-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7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幾個十?800里有幾個百?60里有幾個十?600里有幾個百?
(2)300里有幾個十?420里有幾個十?54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學們,星期六淘氣班將要到科技館參觀昆蟲展。他們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輛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列式:60÷2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板書:60÷2=)
請學生說說60÷2的含義。
(三)探究算法
1.60÷2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為60里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所以60÷2=30
4.將答案寫在書上,把答語補充完整。
5.拓展訓練:
⑴如果我們60人,找3輛小汽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小汽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0÷3=20(人)
(2)我們班和一班合起來共120人,如果坐2輛大轎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2=60(人)
6.完成試一試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7.完成試一試第2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⑵組織全班交流
①抽幾個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②讓學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你學到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后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
2.“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結合本題情境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出算式計算。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么?
3.“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依題意獨立解答,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4.“練一練”第4題
先準備好計算卡片,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開展活動,即一位學生做好一題,下一位學生接下去做下一題,看哪個小組先完成題目并且正確率。游戲結束,讓每一位學生把這8道題都獨立做出來,并與同學交流。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8~29例2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用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歷、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出示第21頁的單元主題圖。
師: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時我們看到的一幅圖,那時小朋友們在圖中找到了很多有關方向和位置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再來看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看到一些圖形嗎?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用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來認識圖形。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2
黑板上貼出例1的圖形。
師:這些東西小朋友見過吧,對了,這是同學們經常用到的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歷,我們在前面學習了分類,你能把這些東西分成兩類嗎?
學生可能有多種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顏色分、按形狀分等。分完后讓學生在上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類的,并把分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
師:小朋友們有很多種分法,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形狀分。老師唯獨對按形狀分的這種分法感興趣,像這樣按形狀分的小朋友舉手看一看,能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嗎?
預設一:學生可能說出這邊分出來的是長方形,這邊分出來的是正方形。這時師追問“你怎么知道它是長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學生說出這面的圖形要長一些,這面的圖形要方一些的感覺。
預設二:學生可能說這樣分的依據是這邊的圖形要方一些,這面的圖形沒有這樣方。
師:小朋友們說出了自己分類的想法是這些圖形要方一些,什么叫方呢?小朋友們用這面的方巾或生字卡片對折一下,可以上下對折,也可以斜角對折,看從中你能發現些什么?
學生操作后說自己的發現,四邊都是一樣長的。
師:用算式卡片斜角對折,它們的邊是一樣長的嗎?
學生:不一樣長。
師:對了,方方的圖形四邊都是一樣長的,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正方形;這邊的圖形也有四條邊,但它的邊不是一樣長的,所以這種圖形不是正方形,這種圖形是什么圖形呢?對了,同學們叫它長方形。
師邊講邊把正方形類的和長方形類的分別用橢圓圈起來(如圖)。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兩個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為什么它們都叫正方形呢?
讓學生回答出這兩個圖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條邊都一樣長。
師:還能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正方形的邊都是直直的,還有四個尖尖,師給學生糾正說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師:看看這些長方形的東西呢?它們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直直的邊,都有四個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給人正正方方的感覺;而長方形有的邊不一樣長。
師:如果我們把這些圖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還能認出它們嗎?
把以上的物體的顏色去掉,只留下圖形讓學生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師把上面沒有顏色的圖形移一個下來,在下面標上長方形的字樣;再移一個正方形下來,在下面標上正方形的字樣。
師:我們在上學期學過哪些物體?哪些物體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
引導學生說出上學期學過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估計學生要說長方體和正方體與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
師:既然有關,就把它們請到桌面上來吧。學生拿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看看這些物體,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討論后發言。學生可能說出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這時師拿出一個兩邊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問學生“這個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嗎?”讓學生自己把自己的話糾正為“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
師:既然正方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你能用正方體來畫正方形嗎?畫一個試一試。抽一個學生先到黑板上來做示范,把正方體“印”在黑板上畫正方形;然后學生獨立在本子上用正方體的學具畫正方形。
師:小朋友可以用正方形的學具畫正方形,你還能用長方體的學具畫長方形嗎?試一試。
學生畫長方形后,抽幾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出示下圖。
師:這時應該圈哪個圖形呢?為什么要圈這個圖形?學生回答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說一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是物體的面。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轉好后要求學生看一看自己圍的正方形的每條邊是不是一樣長,并指一指圍成圖形的4個角。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六第2題、第4題和第6題。其中第4,6題都只要求學生完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練習就行了。
(3)指導學生完成思考題的第1小題。
(4)指導學生用長方形和正方形拼圖,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圖形。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怎樣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回答略。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椅子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寶寶們,你們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顏色呀?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不好呀?幼:紅色、黃色、紅色、黃色??.師:黃椅子和紅椅子一個跟著一個排排隊,好看嗎?
師:圖形寶寶也想像它們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排隊.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請小朋友找條小椅子輕輕地坐下來,圖形寶寶來啦!
2哪個圖形寶寶來啦?出示圓形圖形.來了幾個.(1個)
3、教師邊放圓形邊說:圓形寶寶請你排在小花后面,圓形寶寶后面跟著誰?同時出示三角形圖片。三角形寶寶請你排在紅線上,三角形寶寶后面跟著??.出示圓形
4、圓形寶寶請你跟緊三角形哦夷,圓形后面會跟著誰呢?你們猜會是誰?(三角形)
5、圓形和三角形寶寶怎么排排隊的呀?(一個跟著一個)
6、一個跟著一個,誰跟著誰呀,三角形跟著誰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伸出小手說)
7、誰排在最前面呀,圓形后面跟著誰呀,教師指幼兒念完,教師繼續念空位的圖形,哎呀,糟了,還有兩個寶寶掉隊了,我得趕緊把它找回來。
8、手拿圓形和三角形,這兩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呀,像前面的'圓形寶寶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的排。
9、請幼兒來操作,并集體檢查。
三、.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1、記住它們怎么排排隊的嗎?小眼睛遮住,不許偷看哦,師將圓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了?
2、集體檢查,跟著幼兒找一找,邊指邊念。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嗎?圓形寶寶快回來?
3、小眼睛閉起來,請一幼兒將圖形寶寶藏好,哎呀,這次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不見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把它喊回來,集體檢查。
四、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1.師:哎呀,玩到現在一直都是誰排在前面呀,三角形寶寶有一點點不開心了,它說圓形寶寶我也想排在最前面,你能讓我排在最前面嗎?
2、師:圓形寶寶說,好吧,就讓你排在最前面,不過要請你排在小紅花后面,后面的寶寶都要跟著你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
3、師:們猜三角形寶寶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們想不想幫助它們重新排一排?
4、師: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長線是讓誰站在上面的呀,幫助誰排在最前面呀。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五、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到外面找找還有什么是一個一個排排隊的。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面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教學難點: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
同學們,今天有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希望你們在這節課上能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獲快樂。所以,我們的學習口號:(生)快樂學習、學習快樂,耶!
2、口算卡片
3+4=9-5=2+6=3-2=5-4=6-3=2+7=5-3=4+5=1+8
3、我會填
80里面有()個十。
50里面有()個十。
6個十是()。
3個十是()。
4、口答
你知道100以內的整十數有哪些?
5、揭示課題并板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例1。
師:春天來了,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老師要去看花展。你想去嗎?那我們就一起出發吧!
出示掛圖: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紅、黃顏色的花。
師:請你數數看,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幾盆?
學生數數并匯報:紅花10盆,黃花20盆。
師:你能根據花的盆數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試一試。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貼: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
(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求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盆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列式是10+20)。
(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20+10)
得數是多少?板書:20+10=30
你是怎樣想出得數的,請同桌的同學討論
全班交流
1、數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加算減: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十,20里面有2個十,加想來一共是3個十,也就是30。
同學們想出來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你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
學生擺小棒
小結:整十數加整十數,想:幾個十加幾個十等于幾個十,就是幾十。
(二)探究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掛圖出示:紫花有30盆。
師: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試著提問,教師板貼:還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樣列算式?(板書:30-20=)
師:得數是多少?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30-10=2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的?同桌兩人說一說算理,指名匯報。
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小結:整十數減整十數,想:幾個十減幾個十等于幾個十,就是幾十。
(三)歸納總結
全班齊讀:10+20=30,30-10=20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5
課題七練習
課型:練習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八1~3題,口算練習。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內容。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做練習,復習一下我們所學的知識。
二、練習:
1、口算練習(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30+8= 40+3= 55-5= 90+9=
45-5= 60+6= 48-8= 70+2=
80+6= 77-7= 24-4= 50+3=
26-6= 48-8= 80+4= 31-1=
2、完成練習八1~3題。
(1)第1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根據要求在括號里填數。學生獨立完成,訂正。
①所填數中,哪個數最接近100?
②67接近60還是更接近70?62呢?
(2)第2題: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數的題。
把下面的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重新排列,想一想:從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樣數放在最前面?什么樣的數放在最后面?
學生拿出數字卡片,在小組中完成。指名板演訂正。
(3)第3題:這是一道游戲形式的比較大小的題。
幫小蜜蜂回家,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①大于60的數有哪些?
②小于60的數有哪些?
三、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40、63、70、19、29、36、38 19、29、36、38、40、63、70
課后小記:
課題八練習
課型:練習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八4~8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揭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做練習,完成練習八余下的練習。
二、完成練習:
1、第4題:這是一道估數題。
根據小青蛙說的話,估計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蟲。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第5題:這是一道計算題。
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1)教師提出要求:統一計時,完成下面各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學生獨立完成。
(3)訂正答案。
3、第6題:這是一道用數學的題。
(1)教師讀題,學生明確要求。一個學生說:“有40個學生,3個老師。”教師提出問題:“每人一瓶礦泉水,45瓶夠嗎?”
(2)學生根據題目要求獨立思考:要知道45瓶礦泉水夠不夠,要先算出什么?怎樣算?
(3)指名說自己的想法。
4、第7題:這是一道按順序填數的題。
按照數的順序填數,學生獨立完成。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5、第8題:這是一個游戲形式的估數的題。
估一估,猜一猜。
(1)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要求,帶學生猜一個數。
(2)學生在小組中完成該項活動。通過這個游戲,加深學生對數的大小的體會,同時感受一種樸素的“區間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練習
40+3=43(人)43<45
課后小記:
實踐活動擺一擺,想一想
課型:實踐活動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座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
3、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進行初步的歸納。
教學準備:教師:根據學生寫出得出做的.表;學生:數位板,小圓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回憶一下:前邊我們學過了100以內數的認識,誰能告訴大家,數位順序哪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計數器:
個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數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數呢?
計數器的十位和個位都是兩顆珠子,請你說一說這兩顆珠子分別代表多少?
3、下面請你們把計數器放在桌角,把數位表和準備的圓片拿出來,我們來搞一個有趣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們就叫“擺一擺,想一想”(出示課題)。在這個活動中大家要善于動腦筋,找規律,使我們的活動進行的又快又好。
二、學生活動:
1、瞧!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聰聰和明明。)這兩個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呀,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出示問題。)看,聰聰給我們提問題了“你們能用2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
2、小精靈明明他也要給大家提問題(出示問題)。
(1)你能用3個圓片表示不同的數嗎?大家能回答他嗎?
(2)用3個圓片擺數,請動手擺一擺,看能擺出幾個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教師提出要求:作記錄的同學要綜合你們小組這三個同學擺的數,不要有重復的數。比比看,哪一組擺的又快,寫的又好,寫字的同學字要大一些,寫工整,活動開始。
每組4名小朋友3名在數位板上擺圓片,1名小朋友對擺出的結果進行綜合、記錄。
3、全班一起用2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引導學生討論一下問題:
(1)為什么兩個圓片擺在個位上得到的數十2,而擺在十位上得到的數十20?
(2)記錄擺出的數是需要注意什么?
(3)怎樣才能知道擺出的數不遺漏?
4、從剛才小朋友們用圓片擺數的過程,你發現有沒有規律?下面我們不擺圓片,能不能在腦子里想擺圓片的方法,直接寫出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9個圓片都能表示哪些數?好,四個人合作,看哪一組填寫的又快又好!
學生分組活動:分別用3、4、5、6、7、8、9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數。
5、從以上我們所擺的圓片個數和寫出來的數來看,同學們觀察到有什么規律了嗎?誰能說一說。
6、教師根據學生寫出來的數列出下表,讓學生觀察表中哪些數是用1個圓片表示出來的數,哪些是用2個圓片表示出來的數……
0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5474849
5051525354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6869
70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848586878889
90919293949596979899
三、小結:
誰能說一說今天研究的什么?你都有哪些收獲?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擺一擺想一想
0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
40414243444545474849
50515253545556575859
60616263646566676869
70717273747576777879
80818283848586878889
90919293949596979899
課后小記: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6、27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2、了解加、減發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在根據數的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發展思維能力和口算能力。
4、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10+5=,6+10=,10+7=
12-2=,14-10=,19-10=
2、口答:
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 ),5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 )。
4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1、出示32頁情景圖。
2、看圖列式,思考算法。
提問:根據這幅圖,你會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30+4=,4+30=
34-30=,34-4=
提問: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你們是根據數的組成來思考的.。34+4就是把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34-30就是從3個十和4個一里去掉3個十
,還剩4個一,還剩4個一。
3、解答“試一試”。
提問: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樣算?
(1)4個一和3個十和起來是34。
(2)因為30+4=34,所以4+30=34。
談話:“34-4”你會算嗎?填在書上,并輕聲地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紹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稱,在每一個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稱。在加法算式里,像這里的30+4=34中,
相加的兩個數,你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對了,相加的這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做什么呢?
講述: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做“和”。(邊說邊在“30+4=34”的算式下面板書各部分的名稱:加數、加數、和)
提問:誰來說一說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稱。
(2)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減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稱。在34-4=4里,減好前面的數叫做什么?請你猜一猜。
講述:減號前面的數是被減數。(板書:被減數)
那么,減號后面的數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說。
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板書:減數)
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什么呢?請學生試著說說。
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差。(板書:差)
指名說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稱。
(3)提問: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有什么區別?
三、鞏固練習,深化應用
1、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80+5=,56-50=,62-2=,96-90=
3+50=,2+80=,20+6=,28-8=
選擇幾題說說各部分名稱。
2、“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讓學生說圖意。
(2)根據圖意,列出四個算式。
(3)反饋交流。
3、“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同學合作練習,說出得數。
交流:說說怎樣想的?
提問:根據60+3=63能想到其他三個算式嗎?
4、“想想做做”第3題。
(1)同桌合作練習,說出得數。
(2)反饋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5、“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根據表中第一行的名稱說說左表用什么方法計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計算。
(2)算一算兩張表中的得數。
(3)反饋交流。
6、“想想做做”第5題。
(1)“相鄰數”是什么意思?
(2)學生寫數后交流。
7、“想想做做”第6、7題。
(1)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2)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5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節的內容。
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及圓的相關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拓展。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特征,知道圓柱的底面、圓柱的高與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能力目標是通過操作,看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使學生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興趣。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形體,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從直觀人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此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指導學生看書、觀察圓柱實物圖,采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討論,探索圓柱的特征,并利用課件的演示,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了解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征。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系。
3.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設想:
依據教材編排特點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思路為:
1.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2.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中,我們創設了3個學習情境,即創設實踐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探究情境。力爭達到感知圓柱特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3.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新課后,我們設計了針對性和發展性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知基礎。
下面,就第一點、第二點作以簡要介紹:
第一,情趣導入,誘發新知。
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因此,上課伊始,創設學習情境,在游戲中自然引出課題。
第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有效思考,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以及分析、比較,能夠概括出圓柱的特征。
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圓柱側面展開圖的不同情況及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隨機演示學生得出的結論,可能有的學生會剪出不規則的圖形,我們也做了相應準備。
在整個教學中,以師生共同探討“圓柱”的特征為主線,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的合作意識,力爭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團結協作,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真正實踐新課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就做一個摸一摸的游戲好嗎?瞧,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里面裝了幾種物體,其中有我們學過的,也有我們沒學過的,看看準能把我們沒學過的物體摸出來?
師:(一個學生摸出幾個圓柱體。)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沒摸出其他的物體嗎?
生:因為那些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這幾個圓柱有一個曲面,能夠滾動。師:你可真聰明。像這樣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能夠滾動的物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圓柱。
[反思:采用游戲導入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摸一摸的.游戲中初步感受圓柱的特征。然后通過對比、辨析強化對圓柱的認識,使課堂自然、真實、生動。]
2.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想知道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彎曲的那個面究竟是什么形狀的。
生:我想知道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從大家的問題當中,老師看出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孩子。我聽說咱們班級的同學都很聰明,自學能力也很強,所以老師想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你們能行嗎?
……
二、認識圓柱
1.自學并觀察圓柱形狀的實物。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現在就請同學們發揮聰明才智,獨立閱讀數學書74頁和75頁的內容,注意邊讀書中內容,邊用筆畫一畫。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結合你手中的圓柱體,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來感知圓柱的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學要求嚴密性和準確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邊看書邊觀察實物,使知識得到整合。]
2.匯報并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師:看完書的同學請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嗎?(小組交流匯報讀書體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介紹你們所了解的圓柱呢?
生:我知道了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生:我發現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能準確地概括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來。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你是怎樣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認為一模一樣就是完全相同。
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測量底面直徑或半徑來驗證。
生:可以用卷尺或線繩測量周長來驗證。
[反思:讓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發現圓柱的兩個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對圓柱的生活感受,而當他們利用教師提供的學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了自己的發現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興奮的行為狀態,就更容易參與到下面的問題解決中去。]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現在通過課件演示,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大家的發現好嗎?(課件演示:圓柱體上下底面重合圖。)
師:(出示課件。)老師在圓柱的上下底面之間畫了4條線段,這4條線段是否都是圓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說出你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01-27
小班下數學教案02-26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位置》12-17
小班數學教案:上和下02-26
《上和下》小班數學教案12-18
小學五年級下數學教案02-15
六年級下數學教案01-08
三年級下數學教案01-11
二年級下數學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