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1-03-09 13:08:43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2.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3.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

  4.進行資料搜集,了解我國利用生物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進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三、板書設計:

  一、環境污染的防治

  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四、教學設想:

  人類破壞環境,環境報復人類,慘痛的歷史教訓教育著人類,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兩者若能和諧發展,必然相互有利。而和諧發展的局面,關鍵在全體地球公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深刻認識環境污染的生物效應,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認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節的教學可以從破題“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入手,啟發學生思考:“我們”是指誰?如何理解“共同的”的涵義?讓學生感受到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飛船,地球上所有的生靈搭載在這艘飛船上,結伴而行,體驗著同一生命旅程,沒有可以停靠的港灣,沒有可以遷居的綠洲。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相關錄像片,這樣更能使學生產生共鳴。

  由此,引出我們的家園正面臨著威脅的話題。要注意引導學生剖析一些錯誤的認識或觀念。例如,“人定勝天”的觀念:人類具有其他生物無法比擬的智力和能力,能使高峽變平湖,天塹變通途,大山低頭,河水讓路。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大多數是與工業發展有直接關系的,因此,教師要啟發學生辯證地分析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過程

  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教學時,教師可先引入一些具體的實例,例如,據報載(1999年12月6日《文匯報》),素有“北大荒”之稱的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續半個世紀的墾荒,“北大荒”不再開荒。

  這是因為連年的墾荒雖然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了貢獻,卻也使三江平原的濕地面積縮小了60%,丹頂鶴、東方白鸛等一些鳥類在該地區基本絕跡。于是,引出一個重要話題:糧食重要還是鳥類重要?

  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呢?學生對生物多樣性具有的直接價值容易接受和認同。生物物種一旦滅絕,人類就失去了寶貴的資源。例如,冬蟲夏草是珍貴的中藥,云南珍稀植物“紅豆杉”中含有可治療癌癥的有效成分,如果冬蟲夏草和紅豆杉從地球上永遠消失,對人類造成的損失顯然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彌補的。

  在教學中,應當更多地啟發學生思考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生態功能)和潛在價值。例如,教師可以繪制一幅漫畫:衰老的大樹發愁地想:“鳥兒們都死了,誰來替我傳播種子呢?”引導學生思考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物種的滅絕很可能導致一連串物種的滅絕,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種的數量失控。如貓頭鷹、鼬和狐貍的滅絕可能造成田鼠成災。教師提示:保護生物多樣性更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教師應當指出,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和設計,看起來似乎十分完美,但與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總是顯得那么簡單和粗糙。在無法保護自然的原貌時,至少也應當盡可能地模擬自然生態系統,讓環境中的物種數目更多些。

  農田生態系統和人工林生態系統中,物種數目往往過少,物質循環的途徑單一,一旦出現環境因素的變化,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嚴重災難。例如,有的地區營造的防護林,基本上都是白楊樹,引來專門以白楊為食的天牛大舉進攻。人們想盡各種辦法仍然無法控制天牛之害,只好忍痛將剛剛長成林的樹木伐倒,使大片農田重新受到風沙之害。如果當初栽培的'是多樹種、多林種、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復雜的防護林,就不會發生如此慘痛的蟲害。

  本節是必修模塊的最后一節,教師應當結合本節內容作一小結。生物多樣性包含了遺傳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我們說的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指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三個層次上的保護

  主題每層次相關的內容

  基因基因攜帶著遺傳信息,基因控制性狀,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等是遺傳多樣性之源物種種群是進化的單位,突變、基因重組和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庫在代代相傳過程中保持和發展,物種多樣性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結構、成分的多樣性,由物種的多樣性組成。保護生態系統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最后,以“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必然選擇”為題,進一步揭示“穩態與環境”的核心思想:整體、相互作用、動態平衡、協調發展,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和“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哲理,描繪出人類未來美好的前景,在學生的憧憬之中結束本節的教學。

  (1)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

  就地保護是以建立國家或地方自然保護區的方式,對有價值的生態環境(如江河源頭、濱海、灘涂、濕地、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特殊自然景觀(如森林、灌叢、草原、稀樹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種等,在具體地段劃定范圍保護起來,禁伐、禁牧、禁獵。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和保護程度需要,有全封閉式保護,不準人入內;有半封閉式保護,有的地方外人可進入,有的地方外人不準進入。

  根據保護的內容,可以分為:綜合保護區(包括整個環境區域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護區(為了專門保護某一種或幾種珍稀瀕危野生物種的棲息地而建立的保護區,一般范圍較小)。

  (2)遷地保護

  遷地保護就是通過人工的辦法,將要保護的野生物種的部分種群遷移到適當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種群不僅可以繁衍延續,而且不斷擴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動物園、植物園與樹木園或基因庫。目前,飼養在世界各地動物園和其他圈養設施中的脊椎動物已超過3000種,個體數量達5.4×105頭。全世界1500余個植物園和樹木園均承擔著保護植物種質資源的任務。

  (3)離體保護

  離體保護是指利用現代技術,尤其是低溫技術,將生物體的一部分進行長期儲存,以保存物種的種質資源。

  六、教后感:人口、科技進步和資源與環境之間應當是一種相互協調的關系。具體地說,人類不僅要大力加強科技進步,同時要大力加強對廣大民眾的教育。使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態環境不再遭到破壞并且朝著改善的方向發展。人類應當走一條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高中生物教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

  二、教學重點:

  重點——癌細胞的主要特征;難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區別。

  三、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癌癥及其治療的記錄片

  四、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及癌細胞的特征

  提問學生,設置情景:如果你被告知患有癌癥,你會怎么想,怎么做?你在媒體上看到哪里物質、行為具有致癌/誘癌作用,你會怎么做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應變由人們對癌癥的恐懼,設問:什么是癌癥呢?講述癌細胞的概念、主要特征。展示一些癌細胞的圖片,與正常細胞進行比較。

  進入情境,回答問題

  (二)致癌因子

  先讓學生列舉自己了解的致癌物質,再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歸納,致癌因子的種類。補充遺傳因素,遺傳因素也是在外部條件誘發下產生癌細胞的。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適當補充癌癥發展的過程。

  根據生活經驗,列舉致癌物質

  (三)癌癥的防止

  介紹一些生活中避免接觸致癌因子的做法。讓學生說說了解到的哪些癌癥的治療方法,然后介紹現代醫學治療癌癥的方法,展望未來可能采取的治療手段。

  說出自己了解的癌癥治療方法。

  (四)練習

  高中生物教案3

  一、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經過兩年的生物學學習,學生已經儲備了很多生物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本節課主要講述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了重點介紹。本章本節課內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皆與酶的活動有關。在本章節中通過探索驗證酶的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對酶的發展歷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經知道并理解。這些都與接下來的酶的特性緊密相關。也一定程度上反饋了上節課的上課質量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且為接下來的教學作為指導。其次,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說加酶洗衣粉,學生都可能接觸過,那么他們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類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樣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會形成無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欲望,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這方面下手,收集資料,增大信息量,活躍課堂氣氛。再者,酶的生產應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覺得生物對他們來說,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術,某某發現,某某科學家等等,而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見的東西,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這個,那我是不是就相當于令人羨慕的科學家了呢?”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也為以后的擇業多一個選擇。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在這節課中,我打算先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酶的本質,作用。然后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嗎?”其次,給大家展示幾張酶的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看大家反應,并嘗試總結。再者,就用幾個案例來一一說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節課的生物學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別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質。

  2、酶的專一性:酶對所作用的底物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種酶僅能作用于一種物質,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促其進行一定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反應產物。

  3、酶的高效性: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條件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其代表是溫度跟酸堿度。

  三、學習動機的喚起和保持

  1、通過提問一些看似跟學習無關的,其實大有玄機的問題。比如說:“你們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們喜愛的牛仔褲是怎樣子做成的呢?”當然,在眾多的答案中,教師要繞回主題。

  2、展示一些能夠引起注意的圖片,比如說面包,啤酒。也能引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也能激發他們的有意后注意等等。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3、教師的語言當然也要適當地調整,盡量使用貼近學生的,但又不失專業的語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嘗試布置學生去查閱關于酶的資料,并綜合匯報展示。

  四、落實課程目標

  本節課要實現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是:

  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一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并加以分析運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綜合匯總,然后匯報。

  五、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特性。

  (2)能夠準確說出酶的特性包括那個方面,并舉例說明。

  2、能力目標:

  (1)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試圖準確辨認酶在生活生產中(比如說某商品)運用了哪些特性。嘗試搜集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匯總、分析、總結。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虛擬實驗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感受酶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地形成酶在生活中應用多樣,種類多樣,但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它的特性。也形成了一種觀念:生物其實離我們很近,它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也可以當“科學家”。

  (2)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一個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且也使學生養成好奇、勇于質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科學探究精神。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酶的三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及其案例

  教學難點:1酶如何“嬌氣”了?

  2低溫的時候酶失活了嗎,為什么?

  七、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收集相關資料,比如說酶的應用的圖片,案例。

  2、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并加以指導。

  八、課時安排:十分鐘

  九、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

  環節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行為

  教學技能

  教學策略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02-20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11-27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1-12

高中生物教案4篇02-27

高中生物教案8篇02-27

高中生物教案四篇02-27

高中生物教案3篇02-28

高中生物教案15篇04-15

高中生物教案三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