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一章第一節細菌 教學設計
第一章第一節細菌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從細菌的形態、結構、生殖方式、營養方式、對自然界的意義、與人類的關系等方面講述了有關細菌的基礎知識。
在知識方面,細菌的形態、結構只涉及到顯微結構;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個概念,教材還講了物質循環、生物固氮這兩個土壤微生物學的重要主題;在知識的價值方面描述了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法建議
由于細菌很微小,學生缺少對細菌的形態、結構的感性知識,如條件允許,應當讓學生用顯微鏡觀察細菌三型的涂片。至少讓學生看到細菌三型的顯微照片。
可以采用講述法授課。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和加深記憶,授課中應提供一些描述細菌大小的數字。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細菌在自然界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等知識;通過分析細菌與人類的關系,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細菌生命活動的特點;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準備
顯微鏡;細菌三型涂片;細菌三型掛圖(或投影片)、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掛圖(或投影片);根瘤菌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在前一段課程中,我們學習了植物,不管是種子植物還是藻類、苔蘚、蕨類植物,它們的體內一般都含有葉綠素,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植物不論對自然界還是對人類都是很重要的。除植物外,自然界的生物還包括動物以及細菌、真菌和病毒,它們既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也對自然界和人類具有重要作用。學習有關這些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等知識,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很有意義的。
課本的第二部分是細菌、真菌和病毒。今天我們先學習細菌的知識。(板書:第一章細菌)
細菌廣泛地分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土壤里、空氣中、水里,乃至于人和動物的體表、體內都有細菌在生活著。例如:在每克土壤中有幾億到十幾億個細菌。然而我們卻視而不見,為什么?因為它們太小了,要借助于顯微鏡才能看到。
細菌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個表格:(投影)
幾種細菌的大小(單位:微米=1‰毫米)
大約1000千個細菌排起來才有1毫米。現在我們看在高倍顯微鏡下細菌形態。示細菌三態的掛圖(或投影),講解細菌的形態結構。
一、細菌的形態結構
(一)形態
球菌、桿菌、螺旋菌。細菌有球形的(叫球菌)、桿形的(叫桿菌)和螺旋形的(叫螺旋菌),許多細菌可以連接成長鏈或成團,但每個細菌都是獨立生活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細菌的結構。示細菌的結構模式圖(或投影),講解細菌的結構。
(二)結構
單細胞個體。
共有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無成形的細胞核。
有些細菌有:
莢膜,具保護作用;鞭毛,運動作用;
有些細菌可以形成芽胞,是抵抗不良環境的休眠體。
講解細菌的生殖方式。
二、細菌的生殖方式
細菌通過簡單的分裂的方式進行生殖,一個細菌直接分裂成兩個細菌,叫分裂生殖。
在環境條件適宜時(有機物豐富、溫度適宜),經過20-30分鐘細菌就可以分裂一次,速度相當快。但在一般情況下,由于營養、氣體、代謝產物等影響,細菌很難這么快的繁殖。
講解細菌的營養方式。
三、細菌的營養方式
細菌一般不含葉綠素,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這種營養方式叫異養。包括腐生和寄生。
如果細菌是依靠分解植物、動物的遺體而生活,叫腐生。例如:枯草桿菌、乳酸桿菌等。腐生細菌在堆肥、漚肥中起重要作用。
如果細菌是從活的動物、植物體吸取有機物來生活,則叫寄生。例如:結核桿菌寄生在人的肺中,使人患肺結核。
現在我們打開書,把異養、腐生、寄生的概念劃下來。
講解細菌對自然界和人類的關系。
四、細菌與自然界和人類的關系
盡管細菌很小,但在自然界的作用卻很大,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們回想一下光合作用的公式:
水+二氧化碳→有機物+氧氣
植物自出現以來就進行著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有機物。(圖中的箭頭A。)植物被動物吃掉后,有機物又進入了動物體,但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卻很穩定,為什么?
生活著的生物還在進行著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圖中的箭頭B、C。)
動物、植物死了,呼吸就停止了,但在自然界動、植物的遺體并沒有積累起來,而是很快地被分解了,這就是腐生細菌和真菌的功勞。腐生細菌和真菌把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這樣,碳就在生物和環境之間構成了循環(圖中的粗箭頭E)。圖中的有機質還來源于糞便等。除碳以外,其他物質例如氧、氮等也是這樣。所以:
腐生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板書)
對人類來說,大多數的細菌是有益的。例如:制酸牛奶要用乳酸桿菌,制醋要用醋酸桿菌。根瘤菌是與豆科植物共生的細菌,它能產生氮肥,就像化工廠一樣,對農業和自然界都很重要。也有一些細菌對人類不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例如:腐生細菌可使食物腐敗,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但我們掌握了細菌的有關知識,就可以控制細菌的活動,減少或避免細菌給我們帶來的麻煩。用物理、化學方法滅菌,在食品工業、在醫療保健等方面都很重要。
小結:細菌是個體微小的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細菌是單細胞個體,有球菌、桿菌和螺旋菌。細菌的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構成,但無成形的細胞核。有些細菌還有特殊的結構,如:莢膜、鞭毛、芽孢等。細菌營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重要作用。自然界的細菌,大多數對人類是有益的,但有一些細菌也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我們掌握了細菌的知識,就可以利用細菌為人類服務,并減少細菌給我們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一章第一節細菌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從細菌的形態、結構、生殖方式、營養方式、對自然界的意義、與人類的關系等方面講述了有關細菌的基礎知識。
在知識方面,細菌的形態、結構只涉及到顯微結構;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個概念,教材還講了物質循環、生物固氮這兩個土壤微生物學的重要主題;在知識的價值方面描述了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法建議
由于細菌很微小,學生缺少對細菌的形態、結構的感性知識,如條件允許,應當讓學生用顯微鏡觀察細菌三型的涂片。至少讓學生看到細菌三型的顯微照片。
可以采用講述法授課。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和加深記憶,授課中應提供一些描述細菌大小的數字。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細菌在自然界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等知識;通過分析細菌與人類的關系,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細菌生命活動的特點;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準備
顯微鏡;細菌三型涂片;細菌三型掛圖(或投影片)、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掛圖(或投影片);根瘤菌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在前一段課程中,我們學習了植物,不管是種子植物還是藻類、苔蘚、蕨類植物,它們的體內一般都含有葉綠素,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植物不論對自然界還是對人類都是很重要的。除植物外,自然界的生物還包括動物以及細菌、真菌和病毒,它們既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也對自然界和人類具有重要作用。學習有關這些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等知識,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很有意義的。
課本的第二部分是細菌、真菌和病毒。今天我們先學習細菌的知識。(板書:第一章細菌)
細菌廣泛地分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土壤里、空氣中、水里,乃至于人和動物的體表、體內都有細菌在生活著。例如:在每克土壤中有幾億到十幾億個細菌。然而我們卻視而不見,為什么?因為它們太小了,要借助于顯微鏡才能看到。
細菌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個表格:(投影)
幾種細菌的大小(單位:微米=1‰毫米)
大約1000千個細菌排起來才有1毫米。現在我們看在高倍顯微鏡下細菌形態。示細菌三態的掛圖(或投影),講解細菌的形態結構。
一、細菌的形態結構
(一)形態
球菌、桿菌、螺旋菌。細菌有球形的(叫球菌)、桿形的(叫桿菌)和螺旋形的(叫螺旋菌),許多細菌可以連接成長鏈或成團,但每個細菌都是獨立生活的。下面我們來學習細菌的結構。示細菌的結構模式圖(或投影),講解細菌的結構。
(二)結構
單細胞個體。
共有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無成形的細胞核。
有些細菌有:
莢膜,具保護作用;鞭毛,運動作用;
有些細菌可以形成芽胞,是抵抗不良環境的休眠體。
講解細菌的生殖方式。
二、細菌的生殖方式
細菌通過簡單的分裂的方式進行生殖,一個細菌直接分裂成兩個細菌,叫分裂生殖。
在環境條件適宜時(有機物豐富、溫度適宜),經過20-30分鐘細菌就可以分裂一次,速度相當快。但在一般情況下,由于營養、氣體、代謝產物等影響,細菌很難這么快的繁殖。
講解細菌的營養方式。
三、細菌的營養方式
細菌一般不含葉綠素,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這種營養方式叫異養。包括腐生和寄生。
如果細菌是依靠分解植物、動物的遺體而生活,叫腐
【第一章第一節細菌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第五部分第一章第一節細菌 習題精選04-28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教案04-25
《細菌》教學反思01-29
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遺傳 習題精選04-28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細菌真多09-13
細菌04-29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的教學反思12-13
細菌的自述04-30
細菌大戰作文08-08
我是細菌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