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9篇(優)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復習目標:
1、了解修改病句的步驟。
2、知道病句的一些類型。
3、正確判斷病因。
4、正確修改病句。讓學生懂得修改病句的原則.
復習重點:了解修改病句的步驟。正確判斷病因。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難點:正確判斷病因。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準備:小黑板,有關練習題。
復習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引入:有一個外出讀書的女孩子,因為沒有錢了,就寫了一封信寄回給母親說:“媽媽,我的線(錢)已經用完了,請快點寄點線來。……現在,經過幾年的鍛煉,我的肚子(膽子)越來越大了。……”
二、學生聽完故事后,說說那個女孩子的信有什么毛病,然后結合自己實際(比如寫信、寫作文、寫日記)說說出現過什么樣的語病,最后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說說平常常見的'病句類型都有哪些。(學生先同桌討論,然后組長匯報,老師板書:)
常見的病句類型有:
①誤用錯別②用詞不當
③詞序顛倒④前后矛盾
⑤成分殘缺⑥答配不當
⑦誤用標點⑧分類不當
⑨重復啰嗦⑩不合事理
三、老師出示小黑板,學生分析小黑板上病句,找出不當之處應用自己學過的修改符號(刪、補、調、換)進行修改,說說自己是怎樣進行修改的。
1、小黑板練習題:
①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貫徹推廣普通話的號召。
②在文娛晚會上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③這道題最后終于被解答出來了。
④數學作業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題還沒算出得數來。
2、學生說了之后,老師幫助學生歸納修改病句的方法:
①讀:讀懂句子,明確句子表達的意思
②查:查出病因。
③改:對沒有表達清楚的部分進行修改。
④檢查:檢查句子是否改通順,看看還有沒有其它語病,是還改了句子原意。
老師總結出方法之后,再出示一道練習題給學生按照以上方法進行修改。
四、老師出示小黑板已經修改好的病句,讓學生說說這樣修改好不好,為什么?
①星期天,我穿上潔凈的衣服,把臟衣服脫下來。
(修改為:星期天,我穿上潔凈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臺上。
(修改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臺上。)
學生討論之后,老師進行總結:修改病句的原則是不改變原意,同時以最簡潔的方法修改。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論語》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
2、 理解前五則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由《論語》和孔子直接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誦讀感知
1、 學生范讀,讀畢師生評點,明確文言文的朗誦要求
2、 教師范讀
3、 學生齊讀
三、研讀分析
1、“學而時習”章
(1)“學”指的是孔門弟子要學的功課——詩、書、禮、樂等,學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嗎?
不行,還要“時習之”,“習”是實踐,是練習,《〈論語〉十則》簡案,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論語〉十則》簡案》。拖得太久也不行,還要經常、按時練習。這里的'“學”與“習”有什么區別?
好比游泳,先學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學會了,會有什么感覺?(說,高興,同“悅”)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從遠方來,為什么會感到快樂呢?(自由作答,適當引導與學習聯系起來)
孔子有門徒三千,來自全國各地,來的時間也不一樣,有早的有晚的,孔子這句話是對門徒說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認為,什么樣的人才配稱作君子?
(4)這段話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譯時要譯做“不也……嗎”
(5)這一則談的是什么問題?
2、“吾日三省”章
(1)這段話是誰說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說,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講了三件事,同學們能把三句話翻譯一下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學生翻譯,教師糾正問題
(4)講述“曾子殺彘”的典故,問,這個故事大致能照應哪句話?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
重點讀懂課文,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揚之情。
難點感受胡楊的內在
教學程序
基礎知識
1、讀懂課文,解決生字詞。
(1)、給下面的字注音。
堅韌()根莖()聳立()不朽()
祈求()賜給()身軀()炙熱()
滋潤()蒸熬()圍墾()人類()
攝氏度()催肝裂膽()攝氏度()
(2)、形近字組詞。
懇()折()烈()汗()
墾()祈()裂()肝()
(3)、根據意思寫詞語。
a、渾身受傷,傷痕像魚鱗一樣密。()
b、形容風沙破壞力極強。()
c、稍微一放松就過去了,形容時間、機會等容易失去。()
d、指眾多的.平常人。()
e、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無所事事。()
對學群學
1、理解胡楊是一種怎樣的樹。
(1)、閱讀快速課文,找出直接描寫胡楊是一種怎樣的樹的有關段落。
(學習1、2、3、4自然段)
a、從第一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而又()的樹。它生長在()。
哪些詞語能說明它的這個特點?()。
(2)、從第二自然段能體會到胡楊是一種()樹。
哪些詞語能說明它的這個特點?()。
(3)、從第三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的樹。
哪些句子能說明它這個特點?()。
(4)、從第四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的樹。
哪些句子能說明它這個特點?()
2、朗讀5、6自然段
()、胡楊的過去怎么樣?
()、胡楊的現在怎么樣?
當堂反饋
1、看拼音,寫詞語。
Sǒngrènzhì
()立堅()()熱
Yùzhēngáoqū
西()()身()
2、寫出下面詞語的同義詞。
摯愛——()屹立——()
憐憫——()干涸——()
家庭作業
抄寫下列詞語
沙漠堅韌根莖虛浮飄移炙熱聳立挺拔
骨髓鹽堿鋪天蓋地屏障蕓蕓眾生稍縱即逝
奇花異草催肝裂膽千年不朽摯愛孕育覆蓋
蔥郁的胡楊西域文明滋潤拓荒與征戰烈日蒸熬
賜給憐憫攔水造壩開墾噩夢孑然凄立
祈求飽食終日行囊祭奠激勵遍體鱗傷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主要選的是反映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而本課則是在學習過《社戲》、《安塞腰鼓》、《竹影》之后的一篇課文,它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對卡拉瑪姐妹的贊美之情為感情線索,通過生動細膩的描繪,把異國的文化風情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表達作者對卡拉瑪姐妹高超舞技的由衷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積累本課中出現的生字詞,如“靜穆”、“惆悵”、“顰蹙”、“粲然”等;
2、情感目標:通過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要在本課的.學習中,感受優美的舞蹈藝術,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
教學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法學法]
本課仍然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法,利用電教媒體,根據設計好的由淺入深的問題進行有效學習,這樣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在課堂上又能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把不太理解的問題放在課堂上通過相互解答,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多媒體播放印度舞蹈的形式,給學生以清新直觀的感受,在播放之前先給學生提出要求:
細心地觀察,而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再引出本文。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產生一種共鳴,對舞蹈藝術有初步的感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明確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積累本課中出現的生字詞,如“靜穆”、“惆悵”、“顰蹙”、“粲然”等;
2、情感目標:通過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要在本課的學習中,感受優美的舞蹈藝術,提高審美意識。
三、自主學習:
走近作者:
冰心,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語文教案 篇5
1.學業的精進在于勤勉
韓愈在《進學解》中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學業的精深,在于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于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慮,敗毀在于因循茍且。
韓愈所說的勤,表現為口勤(多吟誦),手勤(多翻閱),腦子勤(多咀嚼、多思考),日以繼夜地學習。他說: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勤奮以學,長年不懈,這是他對前人治學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他自己治學多年的`寶貴經驗的結晶。如他所說: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2.在博的基礎上求精
韓愈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領悟到了博與精的辯證關系。博與精是對立的統一,沒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沒有精,博也只不過是一種大雜燴。他一方面強調博學,提出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無遺。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約,提出提其要,鉤其玄。這就是說,學習時要把握住要點,探索其精微之處,融會貫通,領會其精神實質。他一方面強調學習的系統性,反對學雖勤而不由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學習時沉浸醲郁,含英咀華,深入鉆研并沉醉于古籍之中,細細體味其精華。
3.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
韓愈認為師古圣賢人,要師其意不師其辭。以古人為師,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學習其思想、方法,要活學。如果只會背誦,模仿古圣賢人的陳詞濫調,那么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個剽賊罷了。降而不能乃剽賊。他贊成吸取前人的優秀成果,又反對沿襲剽竊,主張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他反對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他主張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閎其中而肆其外。他說: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因循者是也。韓愈在文學上的較深造詣,能夠造語生新,獨具風格,自成一家,就在于他能把學習與獨創結合起來,在于他深入思考: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
韓愈提出的業精于勤提要鉤玄含英咀華由統要中師意不師辭以及閎中肆外心惟其義等學習方法,是一些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見解,可以做為我們進學的參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珍珠鳥因為信賴而與“我”逐漸親近。
3、研讀課文第10段,通過換詞比較,感受作者觀察細致用詞的貼切,感悟珍珠鳥對作者逐漸信賴的變化過程。并聯系上下文,進一步感受作者用詞的貼切。
4、探究珍珠鳥對“我”逐漸信賴的原因,是作者對它的.不打擾,不管它,不傷害。
5、升華“信賴”的內涵并對“信賴”有自己的理解。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鳥語》這一課,懂得了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人和鳥兒友好相處的樂趣。
2、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后說說珍珠鳥的樣子。
(2)師小結:珍珠鳥體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點而得名,是一種觀賞鳥。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2)讀順句子和課文
(3)給課文各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
(1)抽讀生字,讀準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傍蹦膩扭蔓雛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撥開雛兒細膩淘氣扭動
不由自主信賴索性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
四、指導學字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將心比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在這個以“真誠待人”為主題的單元里,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能將心比心,那么,我們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故事顯淺而緊扣生活,在情感態度教育方面,它通過揭示“多為別人著想”這一道理,突現了本組教材“以誠待人”的專題。從知識技能方面,它是“與文中人物進
行對話,感受人物思想品質”這一訓練重點的有利承接。可以說,這是一篇有助于學生獨立閱讀、感悟、理解并從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將心比心,以愛換愛”的呼喚直逼人的心靈深處。本文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在生活中將心比心,寬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這個道理。
二、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通過自主學習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辨別多音字“將”的不同讀音;正確讀出“扎”這個翹舌音字;理解“將心比心”的本義以及在課文中的真正含義;
4.通過品讀人物的語言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以愛換愛。把“將心比心”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關心自己的長輩、朋友,體諒別人的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課文所寫的兩件事,體會將心比心的真正含義。 難點:通過品讀人物的'語言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以愛換愛。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廣告視頻《媽媽,洗腳》,音樂《愛的奉獻》
五、教學時數:一個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幾張圖片。請看大屏幕
(1)如果你細心一點,你會發現,電梯里常常有一面鏡子,那么這面鏡子有什么作用呢?許多人可能回答不上來。當我偶然間知道了真實的答案時,我心里的感動,像微雨似的紛紛落下。這個答案是:當有殘疾人搖著輪椅進來的時候,他(她)不必費力地轉過身來,就可以從鏡子里看到樓層的顯示燈。
(2)一般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
里.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不能理解。為什么
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豐富的食品都不能
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輕而易舉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蹲下來,處在和小孩子同樣的高度環視四周的景象,結果看到的都是大人們的腿。
(3)這兩種現象蘊涵了什么道理?
這兩種現象蘊涵了這樣的道理: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4)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也來題為“將心比心”的課文。(板書:8*將心比心)
全班同學齊讀課題。(“將”是一個多音字,表示動作的時候,讀第一聲;表示名詞的時候讀第四聲,可以根據意思判斷它的讀音,“將”的基本字義: 1.快要2.帶領,扶助
3.拿,持(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形容做事應該替別人設想)
2.你是怎樣理解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呢?這兩個心的意思一樣嗎? 課文中誰將心比心,又是怎樣對待別人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8頁
1.各自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誰來說一說?(指名回答)
3.1)第一件事,主要講了哪兩個人之間的故事? 板書:阿姨 奶奶
( 阿姨幫奶奶推門是作者聽說的事兒)
2)第二件事,又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
板書: 媽媽 護士
(媽媽鼓勵護士給自己扎針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兒)
4.體會作者的心理(溫暖與幸福)
這兩件事都讓作者受到了啟發,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所以作者在每一件事情的結尾,都講到了什么?我們把它讀出來。 第一件事,作者聽奶奶講完以后,她心里——溫暖了許久 第二件事,她親眼目睹之后,她心里——充滿了溫暖與幸福
5.體會詳略寫法
兩件事情,哪一件是詳寫,哪一件是略寫?作者重點寫了哪一件事情?(媽媽鼓勵護士給自己扎針的事)
三、默讀課文,尋找“感動”
1. 現在,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比較一下課文中的兩件事,然后說一說這兩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動了你?
2. 導語:這兩件事情都讓作者感到了幸福和溫暖,我想這也讓同學們心里有所觸動吧?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文中讓你感觸的地方?(指名答)
3. (課件)“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手。”“我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1)阿姨和奶奶,體會“尊重”
(阿姨面對素不相識的老人,卻愿意為她推開大門,用手撐著,一直等到奶奶跟上來才松手。從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個懂得關心尊重別人的人。板書:愛心、尊重) 阿姨為什么要這么做?她想到了誰?
(當阿姨看到了奶奶,她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親,將心比心,因為她希望——我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2)體會“扶幫”,
當奶奶要謝謝阿姨時,阿姨說了什么?讀出來
(當奶奶向她道謝時,那位阿姨輕輕地說——我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3)同學們,現在我有個疑問,我不明白阿姨說的“這個時候”指什么時候?
(我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有人給他開這扇門,也就是說,給他幫助與扶持(板書:幫扶)。人生當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只要我們之間能夠相互幫扶,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
4)理解“門”
當你為別人打開一扇門的時候,別人也為你打開一扇門,文中“開門”僅僅是指簡單的門嗎?這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扇門,而是愛心的門,打開心靈的門,正是這樣的故事,我的心溫暖了許久。“許久”這個詞,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詞來換換?(很久)
5)除了可以幫推門,平時還能為老人做什么?
(展示圖片)比如,公車讓座,扶摔倒的老奶奶、、、、、、 情境創設:
1.場景:在公車上,一名少先隊員見到年邁的老奶奶上車后,主動讓座,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2.表演,仿造文中阿姨與奶奶對話的句子
把你們的對話寫下來
總結:她幫助的不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而是一位素不相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這篇課文的意圖:珍愛童心;用漫畫的藝術形式來“挽留”童心,呼喚童心。
2、指導學生把握關鍵詞語及內涵豐富的句子,進入父親這一角色,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體會父親對孩子們童心的滿腔摯愛。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反思成人的行為的寫作意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誰?什么?
(由“誰”引入作者豐子愷的簡介;由“什么”引入課文的學習)
豐子愷簡介
豐子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音樂教育家。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名仁,又名嬰行。自幼愛好美術。精通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散讀課文
要求:(1)編小結號(養成閱讀習慣)(2)掃除字詞障礙 , 補充注音、釋義 :
【憧(chōng)憬(jǐng)】向往。
【齷(w)齪(chu)】不干凈,臟。
【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親和母親。
【 (chǎn)襪】只穿著襪子著地, ,只,光著。
【鞠躬盡瘁】小心謹慎,貢獻出全精力。
2、再朗讀第一節,把握整體
(1)作者“憧憬于你們的生活”中“你們”指的是誰?請從文中找出來。
明確:從文中第一段找答案: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
(2)孩子們的“生活“為什么值得”憧憬“?
明確:2-4段中關于孩子幾件事的記敘。通過歸納這幾件事,理解孩子的生活為什么值得憧憬。“真率自然與熱情”,“肺肝相示”,“徹底的真實而純潔”等
3、孩子們擁有這么好的童心,大人們能理解嗎?運用文中的事例來談談。
明確:6-9段歸納爸爸媽媽抹煞孩子童心的幾件事,可以看出我們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慢慢破壞阿寶的杰作;我呵斥孩子聰明的學習我裁紙;我不準軟軟弄我的毛筆等等都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4、對大人們的行為反思中表達了作者什么態度?文中哪些語言可以反映出來?
明確:父親是一位具有反思意識,又特別富有愛心的人,同時也對成年人喪失童心童趣真心真性情而痛心,為人的不得已的成長感到無奈。
“愧死”,“摧殘”,“不安心得很”,“野蠻”,“最不安心”
三.品 讀 ? 探 究
1 豐子愷說,孩子“年紀越小,你的世界愈大。”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討論、交流、明確
2 交流文中最精彩的語句欣賞。 交流、感悟
3 作者在文中寫瞻瞻的筆墨最多,而且說:“瞻瞻!你尤其可佩服。”這說明在幾個孩子中,作者有所偏愛,對嗎? 討論、交流
4 在作者看來,兒童是純真的,但他們長大了就不可避免逐步喪失天性玉米得不自然或是虛偽地屈報與順從。有人覺得這種看法太偏激,難道真的每個人都要這樣嗎? 各抒己見
四、質疑,加深理解
1、介紹質疑的方法:詞與句
(1)對于詞與句的質疑可從三方面著手:
a表達了什么意思
b.是怎樣表達的
c.表達效果怎樣
(2)質疑角度
詞:辨析詞義,表達作用,感情色彩
句:句子含義,修辭手法,思想感情
2、再讀課文,提出問題,交流討論
五、總結全文
是一生的黃金時代,童心,純真,創造力是我們所擁有的財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東西漸漸離我們遠去,那么,我們是否應該抓住它,因為“童心不泯”是一種境界,值得我們去追求。
六.板書設計
給我的孩子們
“我”——失去自我 俗務纏身
孩子們——純潔真實 前途光明
七、作業
1、寫一篇《童年趣事》,要求300字以上,敘事完整
2、查閱豐子愷的生平資料有關知識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一、結合時代背景與關于老子的傳說、記載,初步了解老子及其辯證思想。
二、通過精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與成語。
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充分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設想]
一、以逐段講解為基礎,啟發思維,引導學生一起參與課堂討論。
二、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介紹春秋時代背景及老子其人。
二、講解前三節,并就有關思想進行討論。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時代背景及作者簡介(同學介紹,老師補充)
(一)春秋戰國時期
周室東遷以后,奴隸制社會逐漸動搖。到了春秋戰國之交,社會各個階級都在轉化,新興地主階級逐漸代替了奴隸主貴族階級。在這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產生了新型的士,其來源很復雜,屬于中間階層,在統治階級的最下層,同人民比較接近。士的地位雖低,卻大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他們中間有的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有的則是政治、軍事的杰出人才。在學術流派上表現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農家、縱橫家等。當時諸侯無不禮賢下士,延攬如恐不及。士這個階層極為活躍,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軻、荀卿,墨家的墨翟,法家的商鞅、申不害,農家的許行、陳相,縱橫家蘇秦、張儀等,都是在這一社會變革中先后以學者或政論家面貌出現于政治舞臺的。他們出身不同,立場不同,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從代表各自的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出發,對政治提出各種不同的要求和主張,并且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就是春秋末期到戰國時代諸子散文蓬勃發展的基本原因。
百家爭鳴,對活躍我國學術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學術思想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它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前進,對我古代文化的繁榮昌盛從各個方面都作過重要貢獻。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將整個中國哲學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自春秋迄漢初,為子學時代;漢武帝時期起,到康有為、譚嗣同為止的時代稱為經學時代。子學時代的特點是建造,經學時代的特點是闡述。先秦諸子的思想,除了本身具有價值外,也對后世具有巨大的啟發作用。
(二)老子的傳說與簡介
老子是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姓李,名耳,謚曰聃,字伯陽。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據說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即管理圖書的官,當時的圖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檔案),后退隱蒙山著書立說,游歷江南塞北,又西出陜關,不知所終。他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著有《道德經》五千言,但經考證是后人或老子同時代稍后的人根據老子的言行編纂的,又名《老子》,基本上概述了老子的思想。他在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為人們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的獨特視角,他的思想是構筑中華文化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他又是現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爾不群,在當時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神化傳說中的太上老君指的就是他。
也許正是如此,老子才半云半霧,“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好奇。最有代表性的記述是關于孔子求見老子的故事,說孔子見老子問“道”,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也。”孔子又問“仁義”,老子說:“今仁義慘然而汩人心……夫子修道而趨,則以至矣,又何用仁義?……夫子乃亂人之性也。”又說孔子引以為榮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都是因人陳跡,了無新意:“跡者履之出,而跡豈異哉?”這些話對儒學理論進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韃伐與批判。孔子默默無言回來,三天沒有給學生講課。學生怪問,孔子慨嘆:我見什么人做什么事都能猜測揣度其用意,“至于龍,乘云氣,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見老子,其猶龍乎!”老子使名滿天下的孔丘張口結舌,“神錯而不知其所居也”。
二、講解課文前三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斯:則,就。惡:丑,長得難看。已:表示確定語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形:在比較和對照中顯現出來。盈:呈現。
美與惡,有和無,難和易,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后,都是相對的概念,這節選文意在說明事物都是相對而存在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到處顯示著這個道理,譬如動與靜,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物理學中談到運動,都會先假定一個相對靜止的參照物。假如沒有靜止,運動也就無從談起。再推而廣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著一個對立面。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一切事物中都包含著相反的動向,這就是道家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客觀規律總是驅使著事物向它的對立面轉化,雖然細微但卻綿延不絕地持續著。
討論:事物有以上說的運動趨勢,請結合生活實例討論:我們在看待世界時,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態度呢?
以紀律和自由這對概念為例,自由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但是,如果人人都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完全自由,必然會侵害別人的利益,影響別人的自由,而別人為了得到自由,也會侵害你的自由,整個群體就會成為一團混亂。所以,為了得到自由,群體就需要自由的對立面——紀律。遵守紀律就意味著受約束,這表面上看來與追求自由背道而馳,但實際上,每個人都遵守紀律,就會帶給別人自由,而自己也會得到自由,這就是文中表述的道理。
“圣人執一為天下式。”
執:堅守。一:指自身。式:表率,標準。
“執一”就是堅守自身,也就是老子所主張的“無為”,因為事物包含著對立面,“無為”的態度也就會得到“無不為”的效果。所以做天下的表率,并非指事必親躬,而是要無為而治。這是老子的治世理念。與儒家相比,似乎顯得消極,但實際上卻包含著更為深刻的道理。儒家講“躬行”而濟天下,以道德為本,追求大山一樣的仁厚;道家講“無為而無不為”,追求的是智慧,是像水一樣的靈動。后者對于中國哲學思辨精神的發展意義更大。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見:表現。是:正確,引申為認為正確。伐:自夸。長:長進。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世聞道,大笑之。”
討論:如何理解三種“士”對于“道”的不同態度?
老子將“士”分為三種,實際上講的是“聞道”的三種境界:大笑是因為不能窺透天機,只覺得荒謬;半信半疑是因為看明白一些,卻又不能完全弄懂;而上士之高明,就在于他能夠一眼看穿,見出本質,從而勤力行之。這三種境界從側面說明事物(“道”)深藏不露,常常以相反的姿態示人,如文中所舉: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和協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昧:暗,絲線上的疙瘩,引申為不平。建:通“健”,剛健。偷:茍且,懈怠。渝:改變,此處為敗壞。器:才能。貸:施與。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思考:除了文中舉的這些例子,你還能想到類似的情況嗎?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
這一段說明,真正的“大”與“高”,可能不會直接給人這樣的印象,而庸人常常被蒙蔽;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得道。而且,得道之士,也不會直接表現出高明,反而常常會甘居人下,不避塵世。就像后世談到隱士所說:“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背影》的教案05-01
語文教案:春風教案04-30
語文教案:春教案04-30
語文環保教案04-25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教案07-21
語文古詩教案06-19
(經典)語文教案08-24
語文樂園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