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教案(共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實驗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實驗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手機的功能和用途,學會在生活中觀察、發現。
2、通過小組討論激發幼兒的研究性學習意識,啟動幼兒主動探究問題的愿望。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手機廣告的報紙、關于手機資料的書籍、記錄紙、筆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出示嘉興手機城群眾搶購手機的畫面
2、多媒體出示一群人在車上、家里談論關于手機的話題
3、投影出示關于手機廣告的報紙
提問: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一些錄象、投影都與什么有關?;你對手機熟悉嗎?你對手機又知道些什么?
(二)小組討論。
(三)集體交流。
讓幼兒暢所欲言。把對手機的一些了解由教師匯總(用表格形式)
(四)揭示本次活動主題,布置任務
1、師:小朋友,剛才大家都說到你對手機的一些了解,但關于手機的知識還有很多,例如:發展史、機型、品種、使用注意點等等,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關于手機的問題。
2、發放填寫關于幼兒想了解手機的.哪些知識的表格
3、集體匯總,確立研究小組預設成立四個小組。
4、幼兒共同討論、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問題的解決
5、展示幼兒活動的成果
(五)教師總結:本次幼兒活動情況。
四、活動反思:
手機是現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而且手機的樣子和功能吸引了很多很多的孩子。他們非常喜歡、愛不釋手,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滿足每個不同幼兒的合理需要。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引導幼兒生動活潑的主動活動,重視幼兒自身的實踐過程,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學習、探索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科學實驗教案2
活動來源:
小班科學活動《夾心冰塊》,選自于建構式課程《熱和冷》的一個活動。該活動選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冰作為活動內容,又因為冰的涼讓幼兒有著最真切的體會,幼兒對此活動的熱情是非常高漲的。該活動讓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冰的涼和易融化的一個特點,可以說活動的選材非常貼近于幼兒的生活和興趣。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征。
2會借助工具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原來目標是:
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能夠借助工具解決簡單的'問題。可以說這樣的修改,使得目標更加的具體可行,使教師方便操作,也更貼近幼兒的生活。】
活動準備:
⒈輔助工具:吸管、鵝卵石、溫水
⒉事先將一些小禮物,如雪花片、各種形狀的小紙片放于冰塊中。
【本次活動的冰是幼兒容易接觸到的事物,吸管、鵝軟石、溫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可以活動的材料來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同時注意吸管要用號的奶茶吸管,這樣方便幼兒較快地達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點。
原課程中活動準備⒈輔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頭等。⒉事先將一些小禮物,如雪花片、小粘紙等,凍在冰塊中。
說明:冰塊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將粘紙夾在中間就不太容易了。我們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將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會浮在上面,等有些許冰住的時候再放滿水,這樣夾心冰塊就完成了。】
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征難點:怎樣將禮物從冰中取出
活動過程:
⒈體驗冰塊的特征
⑴今天老師給家每人準備了一塊冰,請你去摸摸、看看、說說,冰塊是怎樣的?
⑵幼兒自由體驗⑶集中:這些冰塊是怎樣的?(硬硬的、涼涼的)這些冰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里面都有小東西)【該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體驗冰涼的特點,其實這是冰給人最明顯的一個特征。該活動也是幼兒在家中經常玩的一件事情。】
⒉嘗試用各種方法取出小禮物
⑴冰塊里的這些東西其實是我送給你們的小禮物,可怎么把冰塊里的小禮物取出來呢?老師給家準備了鵝卵石、吸管、溫水,請選擇其中的一件,想一想、試一試,將小禮物取出來。
⑵幼兒操作⑶集中:你有沒有取出我送給你的小禮物?(請你將小禮物放在自己口袋里)你是怎樣取出來的?(鼓勵幼兒膽講述,師現場演示)
師小結:鵝卵石可以將冰塊擊碎將小禮物取出來。吸管可以吹出風將冰塊融化取出小禮物;放在溫水里,冰塊受熱融化掉了。
【該環節是讓幼兒利用鵝軟石、吸管、溫水,嘗試將冰塊中的禮物取出來。選用的這三種材料都是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觸到的,同時這三種材料代表著將禮物取出的三種方法即鵝軟石是擊碎法、吸管是靠風力加速冰的融化、溫水是遇熱融化。這三種方法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容易使并融化的方法。這樣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一方面獲得成功的體驗,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⒊經驗遷移
⑴冰融化的方法還有許多種呢,請你想想那除了剛剛我們用到的這些工具,還可以利用什么也可以將冰塊融化?(在太陽下曬、用吹風機吹、用手悟)
⑵那接下來家說的這些方法請你在家和幼兒園去試一試,將結果告訴我們。
【此環節是一個經驗的延伸,上兩個環節雖說利用了生活中的材料解決了生活中的事情,但是畢竟還是在學習的活動中。該環節可以說充分地回到生活中,即請幼兒想想:還可以用生活中的哪些方法使冰融化,這樣就讓幼兒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試一試,讓幼兒感受到了冰易融化的特點。】
教學思:
在這次教育活動中,一方面夾心冰塊里有孩子們喜愛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對于冰塊孩子們又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幼兒對此活動極具興趣,便于教育活動的開展。同時,教師對幼兒的適當示弱,又使幼兒充滿自信,樂于挑戰,積極動腦思考如何將玩具從冰塊中取出,調動了幼兒動手的積極性。最后利用熱水,勺子,吹風機等方法將冰塊成功取出,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科學實驗教案3
實驗過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現就如何搞好小學科學實驗操作,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科學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科的特點
一切科學都來自實踐,都是從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中總結發展起來的,小學科學也不例外。科學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實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實驗。
二、 實驗操作
新課改后,有的科學課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采取了牧羊式教學法,把實驗過程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隨意操作,自由發揮。
1、規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實驗時,通過規范化操作和準確的觀察,能使學生獲得最典型,最真實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思維活動順利地形成概念。
2、規范化操作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都是最基本、最簡單淺顯的實驗,如《使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實驗。
總之,教學的實踐過程也是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過程,好的實驗方法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義務教材內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師更進一步地探索研究。
[教學反思】
科學課是少年兒童了解自然現象、探索自然科學規律的啟蒙學科。怎樣能有效提高農村小學科學課的教學質量呢?我在積極的教學探索研究中認為:
1、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課涉及面廣,揭示的自然現象復雜,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自然科學知識
2、科學課堂教學要“實際”。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向學生展示實物,出示直觀教具。
3、科學教學演示實驗要“落實”.教師要認真做好實驗操作。一方面,要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維、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認識自然規律。
科學實驗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水果,能準確的說出兩種水果的名稱。
2、懂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水果實物、切好的.果盤、神秘袋兩個、美猴王頭飾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客人,大家猜猜他是誰?(出示美猴王頭飾)美猴王呀今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禮物呦!你們看。
1、摸一摸老師出示神秘袋
師:“寶貝們,看。今天老師帶來兩個神秘的袋子,里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師:“那你們知道里面裝的什么好吃的嗎?”(通過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例如,桔子)
師:“呀,這是什么啊?桔子。那大家猜對了沒有?拍拍手吧。
師:“誰能告訴我這個桔子是什么顏色的呀?它長什么樣子的?”(如圓圓的、長長的)。 運用此方法,逐個拿出認識蘋果,香蕉。
2、觀看PPT,認識更多的水果及水果顏色、形狀。
3、嘗一嘗
師:“你們今天表現得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樣才可以吃啊?”(蘋果洗洗吃、桔子剝皮吃,香蕉剝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過程中,引導幼兒復習水果的名稱。)
師:“老師這兒給你們準備了洗干凈、切好的水果,我們一起來嘗一嘗,聞一聞,看看他們是什么味道的。”
二、小結
師:“寶寶我們今天認識了這么多水果,你們開心嗎?美猴王還要帶我們去果園摘果子,我們坐上火車去吧!”和幼兒去戶外,結束活動。
科學實驗教案5
一、活動名稱
奇妙的傳聲筒——科學活動
二、活動對象
小班幼兒
三、活動設計意圖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們自由看圖書時,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何不做些“聲筒”給孩子們玩,讓他們在玩中獲得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產生了該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的方案設計。我用薄的硬紙板卷成一些“聲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通過游戲傳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聲筒傳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這樣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話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3、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
五、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一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一個。
3、音樂樂曲。
六、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紙棒)
師:老師用紙給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他是什么樣子的?
幼:它是長長的。
幼:它是圓圓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游戲
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很有興趣地拿起紙棒玩,有的把它當馬騎著跑;有的把它當望遠鏡;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滾……
3、總結幼兒游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的的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幼XX:放在地上滾。
幼XX:當望遠鏡玩。
幼XXX:拿在手里拍。
(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玩紙棒,既體現了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又為每個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使幼兒以自己的探索方式產生對紙棒游戲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啟發幼兒玩“傳聲筒”游戲
師: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游戲,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游戲,你們想學嗎?
幼:想(齊聲高呼)
師:請XX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游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幼XX: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嗎?
幼:沒有。(齊聲說)
師:請XX小朋友把剛才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幼XX:老師叫了我的名字XX。
2、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游戲嗎?
幼:想。(齊聲說)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后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么?活動時要相互謙讓,相互合作好。
幼:自由結伴開始活動,有的幼兒在邊聽邊笑,有的幼兒邊聽邊點頭……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什么了嗎?
幼XX:XX說星期天和爸爸去夫子廟玩。
幼XX:XX說媽媽給她買了大吊車。
(評析:開始部分幼兒對紙棒已充滿了興趣,經過老師的示范,而且對紙棒說些“神奇”的悄悄話后,幼兒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心得玩法。而且,在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游戲,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充分分享探索的經過和結果。)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傳聲筒
師:剛才玩的游戲,你覺的開心嗎?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只見此時幼兒的表現:有的在搖頭,有的在大聲說“聽不清,聽不清”……
師:你聽到好朋友的話嗎?
幼XX:聽不清楚。
幼XX: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師:為什么剛才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幼XX:哎呀,這根里有紙團。
幼XX:剛才那一根是空的。
師:剛才,小朋友發現有的紙棒里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著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有什么不同。
幼:自由結伴游戲,有的幼兒不時把兩根紙棒當望遠鏡看……
3、總結
師:你們能將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嗎?
幼XX:空心的傳出的聲音清楚。
幼XXX:有紙團的傳不出聲音。
幼XX:有紙團的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師:小朋友門真能干,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傳聲筒”。
幼:傳聲筒。(齊聲說)
(評析:這一部分是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眼觀察,有的幼兒用手拍打,有的幼兒用嘴吹紙棒,他們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是再次玩空心和實心的紙棒時,幼兒情趣高漲,雖然有的幼兒叫活躍,但他們都體驗著發現的樂趣,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拓展延伸
師: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他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現嗎?
(播放音樂)
幼:自由探索交流。
七、總評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的手中變得奇妙,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后”、“發現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感知科學現象、在玩中發現問題,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現、有所發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盡量以鼓勵為主,幼兒盡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并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悅。
科學實驗教案6
設計意圖:
孩子的學習要來源于游戲,來源于生活。糖果是幼兒熟悉、喜愛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裝、形態各異的外形、鮮艷美麗的色彩、奇特豐富的口味,都對幼兒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對年齡幼小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設計《糖果小屋》這個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內容,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經驗。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各種糖果的特征,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初步知道按形狀分類擺放物品。
3、愿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重、難點:
重點:知道按形狀分類擺放物品。
難點:了解各種糖果的特征,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小糖果若干,糖果盒圓形、方形各一個,布袋2個,課件,糖果小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開始)提問:小朋友吃過糖嗎?那你吃過什么糖?
(二)展開部分
1、認識各種糖果:
糖果小屋里住著好多的糖果寶寶,看誰先說出它的名字。
2、送糖果寶寶回家(按形狀分類)幼兒動手操作:每位幼兒拿一塊糖,分別將圓圓的糖和方方的糖送回圓圓的家和方方的家。
檢驗:糖果寶寶你有沒有去別人家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3、判斷數量,軟硬。
出示布袋,布袋里也有糖果寶寶哦,布袋里的糖果寶寶可不一樣哦。
判斷數量:幼兒用手摸摸,哪個多,哪個少?
判斷軟硬:哎,怎么感覺哪里不一樣呢?為什么感覺不一樣呢?摸上去什么感覺?
小結:一邊多,一邊少,一邊軟,一邊硬。
(三)結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好,老師請你們吃糖,想不想吃?
每人拿一塊糖果,說說自己的是什么樣的,并分享糖果帶來的樂趣。
2、延伸:用糖紙一起裝扮糖果小屋。
教學反思:
幼兒在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品嘗糖果,制作糖果的過程中,好奇心、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也讓孩子們進行了大膽地探索、感知、想象。
科學實驗教案7
設計評析:
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仍然處于直覺行動階段,所以他們常常停留于游戲的表面,而忽略了實驗內在的教育價值。本設計創設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引導給了幼兒積極、大膽參與和猜想、假設的空間。
小班幼兒記錄的意識還未建立,記錄能力相對較弱。設計中提供的記錄表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支架。
鼓勵學生尊重與傾聽他人的觀點,幫助他們學會互相學習。
活動設計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處充滿著寒意。盡管北風呼呼地吹著,也擋不住小朋友們對冬天的熱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車等等,玩的不亦樂乎。這節課的設計是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冬季”這個季節。探索“冰”的'奧秘。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若干干凈的冰塊、不同形狀的容器、裝飾物品:彩色顏料,毛線繩
活動過程
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那就是水寶寶。你們知道水寶寶在什么時候會變成冰寶寶嗎?
1、幼兒了解水會結冰,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幼兒自選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的變化。
4、教師與幼兒合作制作冰燈。
5、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都很高。孩子們親眼見證了水結成冰,冰化成水的過程。激發了孩子們的求職欲望。
科學實驗教案8
淘氣的小水滴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
2.初步學會按要求完成任務,嘗試對物品進行分類。
3.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飲料,牛奶、椰奶、咖啡、啤酒、香水、啫喱水、洗發水。與幼兒人數相等。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問好。吸引幼兒注意。
小朋友,在我們的身體里有一樣東西,(看自己的身體)它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是什么?(耳朵)現在你聽這是什么聲音?
(教師拍手、跺腳、敲桌子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有什么聲音?仔細聽。滴答滴答什么聲音?(幼兒自由回答。)二.淘氣的水滴我們(一)今天,小水滴來了還想和大家做游戲吶!
出示課件:播放小水滴話。(大家好!我是小水滴,我最喜歡捉迷藏了,今天就請你們來找找我吧!)1.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看看小水滴有沒有躲在里面。
(幼兒看圖片,了解哪里有水。)2.你還在哪里見過水滴?
(二)今天,我們這里也藏了許多小水滴,請小朋友們把它找出來。但是聽好老師的要求。當老師開始唱歌時再去找,找到還要回到座位上做好。當老師的歌唱完了就要找到并座好了。沒有找到就要取消游戲資格了。
(老師清唱:小小的水滴真淘氣。忽然不見了。你躲在那里了,讓我找一找)(1)你們都找到了嗎?它躲在那里呀?
它躲在那里呀?它躲在可樂里。
它躲在那里呀?它躲在鮮橙多里。
(2)剛剛小朋友們一下就找到了。下面我們還要再來找。聽好老師的要求,這次找要和現在手里的不一樣的東西。(提示可以換)現在你的手里是什么水?(香水,橘子水,葡萄水)它是什么顏色的?
小水滴還會變不同的顏色。
(3)再次換,換自己喜歡的水。
換好了,可是有人不高興了,因為沒有換到自己喜歡的水。
(4)那我們讓這些水到前面來排排隊,排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告訴我你喜歡什么水,為什么喜歡它?
那在這些水當中,你不喜歡什么水?為什么?
(三)分類練習。
在這么多水中有的'是可以喝的,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還有些水是不可以喝,但是是可以用的。請小朋友們找一找。
二、要節約用水。
水可以喝,還可以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我們平時也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
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洗手時怎樣可以節約用水。
三、活動延生。
課件,小水滴說:中班的小朋友真棒,一下就找到我了。我還要再躲好一點,讓你們找不到我。來找我吧!
出示蘋果圖片。
我把你找出來。(出示實物蘋果一個。)看看好像沒有水,蘋果里有水嗎?
小水滴真淘氣,到處躲,我們小朋友回去以后再找找,還有那些東西看起來沒有水,其實有水的,好不好?
再見,離開活動室。
科學實驗教案9
教學目標:
1. 在經歷測量的過程中感受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 在操作中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3. 培養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連接網絡、一盒自動鉛筆的筆芯;學生每人直尺一把、一角硬幣一個(或一張卡)
教學過程:
一、感受毫米產生的過程
1.用手比劃:1米 1厘米 10厘米
2.小組比賽,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記錄估計值→反饋估計值→“怎樣驗證?”)
3.分組測量,驗證估計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測量值→全班交流)
4.評議學生記錄方法,引出“當測量長度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表示。”<課題:毫米>
二、認識“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毫米”是個多大的長度單位,你能把它介紹給大家嗎?(學生介紹)
2.1厘米=10毫米:在直尺上數給同桌瞧瞧→課件演示(可選0到刻度1,也可選其它相鄰的兩個刻度)板書刻度關系式。
3.還可以這樣介紹:2厘米=()毫米 50毫米=()厘米()厘米=()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用手比劃出1毫米,與直尺上的1毫米對照;再與同桌比比,看誰比劃得準。
2.找找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長或寬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預設:1分硬幣、電話卡的厚度等)
3.從課本中數出幾張,捏緊后的厚度約為1毫米?(先估計,再驗證)
4.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預設:降雨量、自動鉛筆的筆芯等)
5.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100毫米的長度。
四、小結
1.你學到了什么?
2.再次測量,準確讀出我們數學書的厚度,以及長度和寬度。(不同的記錄方法)
3.課外延伸:毫米的英文寫法——mm
在河南鄭州被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書,長約25毫米,寬約19毫米,厚9毫米。(請用手比劃,可以借數學書的一角進行比較)
五、練習鞏固:
書P3:“做一做”。
書P5:1、2。
六、作業:《課堂作業本》P1~2。
板書設計:
長 寬 厚
估計值:
測量值: 1厘米=10毫米
回家作業:找找生活中更多的用毫米作單位的物品,記錄下來。
調查今年七月份杭州地區的降水量是()毫米。
教學后記:
科學實驗教案10
設計意圖
氣球因其色彩鮮艷,玩法多樣,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慶祝節日吹氣球時,孩子們都會興奮不已。由此我聯想到最近我們將要進行的“離不開的空氣”這個主題,何不利用氣球進行有關空氣知識的教育呢?于是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從玩氣球的游戲中體驗快樂。
2.使幼兒感知空氣能流動的特點。
3.知道被污染的空氣會影響人的健康,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氣球若干,在場地一角布置小樹林、氣球的家。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有一個快樂的開始
師:“孩子們,你們手里拿的是什么?”
師:“氣球真好玩,我們進來和氣球一起做游戲吧!”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師:“找個能活動開的地方站好,我們和氣球一起跳舞了。”
師幼一起手拿氣球做律動。
師:“氣球等不及了,要和小朋友玩游戲,我們一起玩吧。”
幼兒自由玩氣球。
師:“氣球累了,要回家休息一下,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
二、讓幼兒感知空氣的流動性
師:“看別的氣球和你們玩得很高興,這個氣球要親親小朋友。”
教師出示吃飽空氣的氣球朝每位幼兒臉上噴一噴,邊親小臉蛋兒邊說:“親親小鼻子,鼻子聳一聳;親親小耳朵,耳朵躲一躲;親親小眼睛,眼睛瞇一瞇。”
師:“氣球在用什么親你們?”單個提問幼兒。
師小結:氣球吃的是空氣,里面的空氣在我松手的時候就會跑出來親你們的小臉蛋兒,原來空氣是會跑,會流動的.。
三、讓幼兒了解被污染的空氣會損害人體健康,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師:“還有一位氣球寶寶也要來親親你們的小臉兒。”
教師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氣的氣球。
師:“咦?這位氣球寶寶好難過,為什么呢?”
氣球(師學說):“我想吃飽了和你們玩,可是卻吃進了被污染的空氣。我覺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癢癢的,呼吸很困難,渾身都難受。醫生說我得了空氣污染綜合癥,我不能親小朋友,真難過。”
師:“這個氣球寶寶為什么不能親你們?”
師:“你們見過或者感受過被污染的空氣嗎?”幼兒回答完后看課件。
師:“怎樣保護空氣不受污染,什么能凈化空氣?”幼兒回答完后放課件。
師:“現在啊我們把氣球送到小樹林里去,讓他把臟空氣吐出來,讓樹林把這些受污染的空氣凈化一下,然后再吃點兒新鮮的空氣,他的病就好了。”
教師和孩子一起把氣球放到“小樹林”中,“氣球寶寶,等你好了我們再來接你!”
師:“我心里感到特別的高興,因為我幫助了別人,你們呢?”
四、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空氣的流動性,體驗玩氣球的快樂
1.氣球小老鼠
教師吹起一個氣球,突然松開手氣球跑出去。
師:“氣球怎么會跑呢?噢,原來是空氣等不及要出來,就把氣球給擠跑了。我的氣球變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氣球也變成小老鼠吧!”
幼兒將氣球吹起來后,突然松開手,氣球會像小老鼠一樣四處亂跑,幼兒追趕。
“我是一只大花貓,專捉氣球小老鼠。”教師邊說邊把幼兒的氣球收起來。
2.吹“氣球”
師:“老師覺得你們吹氣球吹得特別有勁,現在我們來變成一個大氣球。”
幼兒手拉手圍成圈,一起吹,“砰”的一聲,“氣球”爆破。重復4~5遍。
五、結束活動
師:“我們去小樹林里看一看生病的氣球寶寶好了沒有。你們看,氣球寶寶的哭臉已變成笑臉,他的病好了,我們和他一起到外面玩游戲吧!”
科學實驗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實驗與發現。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帶幼兒到戶外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
2、 物質準備:泡泡水、瓶子、用鐵線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圓形吹泡泡工具,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吹泡泡喚起幼兒的回憶。
2、師:圓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一) 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的形狀。
(二) 幼兒猜想:“你們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樣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一)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泡泡的形狀。
(二)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猜想記錄表上。
(三)交流分享:
1、你發現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
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4、和你原來想的一樣嗎?
(四)教師小結: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活動延伸】
一、區域活動
師:其它形狀的工具(正方形、長方形)吹出的泡泡是不是也是圓形的呢?小朋友們在科學區里繼續探索吧。
二、家庭延展:請幼兒利用周末的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能吹出泡泡的工具。
[幼兒園科學實驗教案]
科學實驗教案12
科常活動——吹泡泡
教學目的:1、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掌握配制泡泡水的方法。
2、學會觀察泡泡的大小與泡泡水的濃度及材料口大小的關系。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探索實踐的需要。
教學準備:
1、提供洗潔精、水、塑料杯、小勺、小盆子等。
2、粗細不同的吸管和單孔、多孔、斜孔、口開叉的吸管。
3、每人一份圖表,筆
4、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泡泡水秘密。
1、教師吹泡泡,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玩過吹泡泡嗎?吹泡泡要用什么材料?(泡泡水、吸管)
2、老師給你們提供了三種泡泡水,請你們去試試,我看看誰
能發現他們的秘密。
3、讓幼兒嘗試用三種不同的泡泡水吹泡泡。
4、小結
教師:小朋友這三種泡泡水有什么不同?(1號吹的泡泡有時吹不出有時吹得很小,2號吹的泡泡一次只能吹一個泡泡,3吹的泡泡每次可以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這是為什么?其實1號泡泡水老師加了一點點洗潔精和很多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小,2號泡泡水老師加的洗潔精和水是對半的。3號泡泡水老師加了很多的洗潔精和很少的水洗潔精的濃度大。原來洗潔精的濃度越大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
5、小朋友都知道怎樣調配泡泡水了吧?請你們自己去調一杯泡泡水。
二、用不同管口的吸管吹泡泡進行比較。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不同管口的吸管有細吸管、粗吸管、斜口的、口開叉的和多孔吸管。小朋友都去試一試,看看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同,并用記錄卡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
2、幼兒吹泡泡,教師指導。
3、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細吸管和粗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一串串的泡泡。提問:為什么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呢?(因為管子的孔眼大,吹出的泡泡就大)。
4、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用一樣粗的平口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提問:為什么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呢?(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
5、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小朋友出來用一樣粗的口開叉吸管和斜口吸管比賽吹泡泡看看那種吹得大,幼兒進行比較。了解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
6、小朋友看幻燈片,后請兩個幼兒出來表演吹一串串的泡泡,讓幼兒了解一串串的泡泡是用多孔的吸管吹出的。
7、教師小結:
粗吸管吹的泡泡比細吸管吹的泡泡大是因為管子的孔眼大,所以吹出的泡泡就大。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吹出的泡泡大也是因為斜口吸管比平口吸管的管口大。而口開叉的吸管管口最大所以吹的泡泡最大。原來吸管口越大吹的泡泡就越大。
三、想一想
教師說:小朋友們剛才你們是用洗潔精調的泡泡水,你們再想想還有什么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還有這么多東西可以調出泡泡水的,那請小朋友晚上回家去試一試,看看你所想的到底能不能調出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來。現在我們到外面一起來玩泡泡吧!
科學實驗教案13
一、概述與目標本活動是一個實驗、觀察、探索發現的科學活動。
幼兒通過觀察鹽溶解到水里及蒸發、結晶的過程,了解使鹽結晶的方法,感知鹽的結晶現象,進而探究鹽結晶過程中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感知水的三態變化現象。
二、活動準備準備食鹽、小玻璃罐、釘子、細繩、湯匙、小木條、一杯鹽水、一杯淡水。
三、內容、活動形式與方法本活動分兩部分:
1、觀察鹽的結晶
2、探究鹽結晶過程中水到哪里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鹽水變成了鹽。
1、嘗一嘗出示一杯鹽水和一杯淡水,讓幼兒品嘗,說說它們的不同味道,知道水咸是因為水里有鹽。
2、做一做(1)在小玻璃罐中裝滿熱水,一次放入一湯匙鹽并加以攪拌,使鹽水全部溶化。反復這樣操作,直到鹽不能再溶化為止。(2)在細繩一端綁上重物(如釘子),使之垂直浸入鹽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條中間,把小木條橫放在罐口上,然后把罐子放到陽光下。
3、看一看(1)請小朋友每天觀察,看罐子里水位的變化,并在罐子外用彩筆做標記,直到水完全蒸發掉為止。(2)觀察繩子的變化,細細的繩子上出現了許多白色的東西,嘗起來咸咸的。
(二)想一想
1、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實驗觀察水蒸發為水蒸汽的現象。(1)引導幼兒觀察熱水中冒出的熱氣。(2)試一試,把一塊玻璃罩在熱水杯上,引導幼兒觀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交流討論:水變成水蒸氣,遇到玻璃,又變成了水。
小結:罐子里的水蒸發成水蒸氣,跑掉了。(在討論時,引導幼兒回憶冬天嘴里呼出的氣體,水開時壺上冒出來的熱氣,冷天房間玻璃上的水珠等。)
2、試一試,想一想,繩子上的白塊是什么?探究問題:(1)水到哪里了。(2)繩子上怎么會有鹽。在組織幼兒觀察鹽結晶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同時把鹽水滴在鏡子上,等水蒸發后,讓幼兒觀察鏡子上留下了什么。(引導幼兒嘗一嘗,再用放大鏡觀察鹽的結晶體,并把觀察到的鹽晶體畫下來。)
四、活動建議
1、本活動也可用糖水代替鹽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實驗,制作糖的晶體,并在放大鏡下觀察糖的晶體。
2、觀察活動應選擇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進行。溫度越高,蒸發得越快,鹽結晶得也越快;鹽水的濃度越大,繩子上結晶的鹽越明顯。
3、夏季氣溫高時,蒸發時間需3″5小時,就可看到結晶的過程。
4、本活動可與水的三態組成系列活動,以探究問題水跑到哪里去了為線索,使幼兒通過實驗觀察活動探索發現水蒸發的科學現象。編輯:elain
科學實驗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有光線的地方就有影子,光被物體擋住就會出現影子,影子與運動有關系。
2、啟發幼兒創造性的玩影子游戲,通過實驗理解影子的形成。學習用表格記錄自己的發現,并與同伴交流。
3、激發幼兒對影子的各種變化產生好奇,愿意探索,大膽提問。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有探究影子這一自然現象的欲望,體驗影子帶來的樂趣,能用記錄、與同伴交流等方式表征。
難點:理解影子的形成,初步了解影子與物體與光的關系。
活動準備:
手電筒、玩具、記錄筆、記錄表、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
觀看圖片
問題:圖片上的人在做什么?
請小朋友也玩一玩手影游戲。
2、探究影子產生的原因。
(1)問題:為什么會有影子?
小結:光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就產生了影子。
(2)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
3、探索發現影子的變化。
(1)引導幼兒變換手電筒的位置、變換玩具的位置,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照射玩具。
請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2)探究影子的大小變化。
小結:物體離光近,影子變大;離光遠,影子變小。
4、記錄實驗結果。
出示表格,探究后記錄。分享記錄結果。
活動延伸:
觀察在一天中太陽底下小朋友影子的大小變化。
教學反思
這一課,目標要求畫自己的影子,課前,我躊躇滿志地告訴學生: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到教室外面作畫!每個孩子都很興奮,也很期盼,我也很期盼。終于,這一天的天氣不錯,陽光很好,適合到室外去畫影子。一年三趕上了好時候,這節課我便帶領學生來到了操場上。應該說,同學們的表現還不錯,在我課前一再的叮囑下,在操場上沒有混亂的局面,可也是問題百出:孩子們散在操場上在陽光下做著各種的動作,觀察著影子的、或者做起了踩影子的游戲,這下可好,就有幾個孩子跑的遠了,影響到正在上著的體育課了,一下子發現:有部分的學生在樓房的`陰影里作畫,又擔心孩子們冷,挨著個的告訴孩子:到有陽光的地方去,有個別的孩子跪在地上了,怕他們的膝蓋受不了,也有的孩子作畫時一邊討論著一邊畫著,雖然是討論著作畫的內容,但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同學等等的問題。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里,同學們的情緒仍然很激動,這一課的作業效果也很不錯的。
回到辦公室,我反思著,孩子們在陽光下做影子的游戲,觀察著影子,這些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了組織上,課前,我一再的強調學生要遵守紀律,萬不可出現讓老師扯著嗓子喊的現象,卻沒有對具體的細節做更多的思考。經過總結,后面的三個班要注意:除了繼續強調紀律之外還要做更細致的要求:
1、指定好活動的位置和范圍;
2、分成活動組,選出組長,由組長具體協助老師管理;
3、畫畫時不能夠吵吵;
4、畫畫時不可以跪在地上;
5、不在陰涼處活動;
6、千萬不可影響到正在進行的體育課等。
另外這節課對光線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是上午的時間比較好。原本許諾好每個班的孩子都到操場上畫影子的,可是受天氣的影響,另外的三個班到現在還沒能去,孩子們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我不能讓學生認為我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老師。
科學實驗教案15
活動目標:
1、發現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重點:
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難點:
能夠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總結出產生氣體多少和材料用量有關。
活動準備:
每組一份活動材料:杯子、小蘇打、鹽、白糖、雞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氣球,課前幼兒學會套氣球。
活動過程:
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激發探索的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個好玩的科學游戲,游戲的名稱是《瓶子吹氣球》,你們看……出示瓶子吹起的氣球,思考:氣球里面的氣體是從哪里來的?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二、以趣激學--尋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師:瓶子里裝的不是水,是由兩種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這兩種材料是什么?
1、出示材料,幼兒聞一聞、看一看:醋、鹽、白糖、味精、小蘇打2、出示實驗表格,集體猜想哪兩種材料在一起會產生氣體?鼓勵幼兒用多種記錄方式表達自己的猜想。
3、幼兒探索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會產生氣體。猜想有時很不可靠,遇到問題最好動手試一試。
三、學以致用--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了氣體。
師:我們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這兩種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
1、討論怎樣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操作過程要注意什么?
2、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3、展示結果,分享經驗:你們組剛才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氣球有的大、有的小?
四、快樂體驗--讓氣球吹得更大,進一步驗證產生氣體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關。
師: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樣才能把你們組的氣球吹得更大呢?
1、幼兒討論:
多用材料、套氣球速度快點、用手捂一捂瓶口……2、再次實驗瓶子吹氣球,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3、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產生的氣體能吹起氣球,而且兩種材料用的.越多,氣球就會吹得越大。嘗試的次數越多,實驗結果就會越成功。
五、拓展延伸--吹起氣球的神奇氣體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激發繼續探索的愿望。
師:你們知道今天用來吹起氣球的這種氣體叫什么名字,在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用處嗎?
(各種各樣的飲料中有它、醫生幫助病人緩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員滅火要用到它……)
【活動反思】
《瓶子氣球》這是一節陸慕中心園王葉青老師上的大班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猜測、探索、試驗,發現氣球吹不大的原因。
王老師在第一環節就是讓幼兒玩吹氣球比賽,試一試,吹一吹,看誰的氣球吹的最大。部分孩子能夠用嘴巴吹氣球,并把氣球吹大。緊接著王老師便出示裝有氣球的瓶子,讓幼兒猜一猜氣球裝在瓶子里能否吹大?這一提問的出現,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很多孩子都是充滿信心覺得氣球能夠吹大,還有一部分幼兒認為氣球吹不大。王老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問題一出來,很快得到了幼兒的回應“我們要試一試,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結果。”這樣一來的效果比起直接讓孩子去操作好多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為什么氣球在瓶中吹不大?是貫穿整個活動的關鍵。有的孩子認為是瓶子太小了,有的孩子認為是沒有力氣?當孩子們出現了一系列的猜測后,王老師展示自己的瓶子氣球,并吹給孩子們看,然后請小朋友們觀察,為什么老師的能夠吹大,你們的不行。讓幼兒自主探索,尋找答案。在孩子們找到答案后,再請孩子們去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孩子們通過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氣球,而且能夠成功地將氣球吹大時,個個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王老師這一節活動報告,讓我了解到了我們不管在任何時都要從幼兒出發去考慮問題,給孩子足夠思索、探究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科學。
【科學實驗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實驗教案06-30
科學實驗教案02-26
科學實驗活動教案02-02
科學實驗教案15篇02-26
小班科學實驗教案03-11
中班科學實驗教案04-01
大班科學實驗教案03-31
小班科學實驗教案05-16
(精選)中班科學實驗教案11-08
幼兒大班科學實驗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