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收集、閱讀了有關描寫祖國自然景觀的文章,想一想:哪處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播放配樂多媒體課件或出示掛圖,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讀交流,感悟語言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讀完后,同座交流,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交流,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投影或錄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體課件,先后配樂展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
(3)齊讀課文,提問: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同時配樂教師范讀;或用多媒體課件,先后播放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
(2)自由練習朗讀,然后組織朗讀比賽,結合賽前提建議、賽后評議,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
(3)指名配樂朗讀。
5、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出現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師由“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導讀課文。或者多媒體課件展示游客乘竹筏暢游桂林山水的.動畫,同時出現文字。
(1)引導學生質疑。
(2)引導朗讀、感悟、解疑。重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再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質疑,拓展延伸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來。
2、分小組交流,然后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內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3、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種處理方法,一是利用集體交流,即時解決;二是存疑,第二課時相機解決;三是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課外書籍(如為什么桂林的山會如此奇特)。
4、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在書上畫下來,抄在本子上;
(2)閱讀有關描寫“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歡的一段摘抄下來;
(3)閱讀其他有關“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整體導入
1、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讓我們也走進這連綿不斷的畫卷,暢游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選擇,品讀課文
1、反復誦讀,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2、集體讀議交流,結合學生的朗讀,相機品賞,抓住重點指導品讀二、三兩個自然段。
品讀第二自然段。
(1)朗讀這段的第二句話,然后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引進其他有關描寫漓江的片斷。
(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以下三點: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綠的純凈可愛。
(3)出示掛圖,放映投影片或錄像,以“漓江真美啊!”作為總起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說段寫段。
(4)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怎么背下來,然后指導背誦。
品讀第三自然段。
(1)朗讀課文的第二句話,然后引進有關描寫桂林的山的資料。
(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想象的豐富,用詞之精妙。
(3)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選一座山峰,發揮想象說話。
(4)比較二、三兩段,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感悟比較襯托的寫法并注意分號的用法,然后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朗讀全文,整體背誦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兩段分別描寫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靜、清、綠的特點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最后將桂林的山水聯系起來,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畫。)
2、練習背誦。
3、提示線索,全班背誦課文。
四、轉換角色,運用語言
1、同學們,桂林山水如此美麗,大家都很喜歡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贊美桂林山水。
喜愛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贊美的話寫在書里的插圖上,也就是題詞,別忘了簽名;喜歡說說的同學可以選擇圖上象鼻山這一景點,練練怎么做導游;喜歡創造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游廣告詞。
2、組織交流,選派代表匯報,師生共同評點。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通過看圖、學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通過品味詞句,反復誦讀積累語言,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設計思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記,教學時,教師先創設優美的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閱讀的愿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然后,通過看圖、學文,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學生隨著有聲有色的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使情和景的自然結合貫穿教學的始終。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搜集到的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桂林山水的投影片。3、制作的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人,激發興趣;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誰去過桂林?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座美麗的城市。因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那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不少文人墨客寫下很多詩文贊美它,唐代詩人韓愈就曾留下“江作青羅帶,山如
碧玉簪”的詩句。
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繼續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先讓我們伴著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演示:“配樂欣賞”。
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著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麗啊!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只多么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
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喲!
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了解美麗的桂林。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作者又為什么要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蕩舟漓江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統領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講解“觀賞”與“欣賞”的異同。
(“觀賞”中的“賞”,就是“欣賞”的'意思,“觀”就是“看”的意思,我們常說“欣賞夜景”“欣賞交響樂”這說明“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聽不看”。而“觀賞”卻非看不可。)
(3)指導朗讀,要讀出贊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四.精讀第二段,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描寫漓江的水的句子用筆劃出來,寫一寫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請學生概括地說特點。(板書:靜、清、綠)
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寫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5、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為什么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
6.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突出了水的靜。
( 2)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五、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品品、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描寫桂林的山的句子。
品品: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扶放結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出示文字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像,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4、請學生概括地說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特點之一“奇”:
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
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
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4、結合畫面,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具體的描述。
5、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的特點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先以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其中運用了十分貼切的比喻和恰當的形容,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
設計意圖: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段的教學由教師“扶”,
第三段“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讓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后,給
學生思維以導向,使他們積極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得以充分體現。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過渡語: 漓江的水靜、清、綠,美得獨特;桂林的山奇、秀、險,與眾不同。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山,又是怎樣的一幅美麗景象呢?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出示課件,同時出現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1、配音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2、小組交流: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學生匯報:
課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3、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說自己的體驗。
4、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邊讀邊想象,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夠使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對語言文字的具體描述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促進學生能夠直觀地、創造性地理解語言文字。
七、總結全文
本課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現在,大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再體會一遍吧。
八、 知識拓展。
1.出示詩
濃碧
是誰將百里漓江,
染成濃碧?
是誰在晶瑩的水底,
鋪下了片片芳草地,
輕軟又柔和?
船行在綠玻璃上,
人影倒在綠玻璃下。
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像是向水面上問:
你下來嗎?
2.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一處景物。
板書總述甲天下
桂林山水 分述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總結美如畫
《桂林山水》 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為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漓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美,讓人百讀不厭。為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采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為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為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峰羅列、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并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后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并發現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精妙之處吧!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想象美景。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后讓學生談感受。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3.體會最后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郁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重點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系起來讀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讀出音樂美、形象美。以一個游覽者從容、輕松語氣語速朗讀,突出幾處強調重音,如卻從沒見過、靜、清、綠、奇、秀、險等。注意以上幾點,分小組讀課文,在讀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感受到一連串意象的美。
2、配樂讀課文使學生審美感受又進一層。
3、展現桂林風光圖畫,讓學生觀賞,學生感嘆啊,這樣美!學生頭腦中意象或與此契合,或沒有想象到,通過互補、印證想象更豐富了
首先讓學生劃出你認為好的語句,并用這句話好,因為______________句式說話。有的說我認為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名不相連,像老人、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這句話好,因為它的比喻真巧妙。
有的同學說我認為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這句話好,因為這句話中峰巒雄偉,紅葉似火詞語用得好。因為為學生創設了非常好的學習氛圍,所以學生能感受美,體驗美,想象美!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自學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系?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1.在了解句與句關系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
六、全班背誦課文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抄寫字詞
板書設計:桂林山水
瀾(微瀾)(波瀾壯闊)
瑕(無瑕)(瑕不掩瑜)
巒(山巒)(峰巒雄偉)
拔(拔蘿卜)(拔地而起)
教學反思:
古人讀書非常重視背誦,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四書五經無一例外要求背誦。背是古人學習千古真經。一些精品應引導學生先吞下去,為其打下精神底子,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豐富積累,培養語感。《桂林山水》其優美語言,豐富詞匯,以及其中表現出的優美意境,是語言中精品,應引導背誦,怎么背誦,有其方法,通過篩選信息,選擇主要信息進入意識是背誦的主要方法。
我想新理念如何與課堂教學結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需要不斷琢磨反思。但我的追求始終不諭,希望能成為新理念通往課堂教學實踐的一座橋梁。
【桂林山水 教案】相關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01-21
桂林山水的教案03-25
《桂林山水》教案01-04
桂林山水教案02-02
《桂林山水》優質教案03-08
關于桂林山水教案01-04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01-11
《桂林山水》的小學教案01-22
課文教案:桂林山水08-26
桂林山水教案設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