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通用12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包括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什么樣的活動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六月,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面臨著畢業進入小學,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面臨這樣的轉變,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周圍所有的人都在為孩子做著充分的準備,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不斷“鼓勵”和“暗示”下似乎也覺得自己能夠真的成為小學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去關注孩子的想法?當我們班級的一個孩子怯怯地說:媽媽讓我去很遠的地方讀書,可是那里我一個人也不認識怎么辦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心理準備是如此的重要。的確,新的環境、新的同伴、新的學習方式,面對如此多的未知數,孩子心理存有擔憂是很正常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準備好如何在新的轉變和處境里減少負面情緒,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去積極適應變化。
二、目的意義
從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學的孩子、家長、教師)反饋:一年級孩子入學,往往出現下述情況,第一天很新鮮、很開心,第二天就有許多小朋友情緒低落,感到小學的生活沒有幼兒園開心。由于活動環境,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業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疲勞、消瘦、厭學的不適應的現象。而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是關鍵。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3—6歲幼兒發展指南》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因此,做好幼小銜接,需要幼兒園、家庭共同重視、努力配合,才會取得效果。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小學適應性教育,必須在幼兒園貫徹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從而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為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指導思想
1、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
2、幼小銜接活動的開展,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并體現后繼學習和未來社會對兒童發展的要求。
3、幼小銜接活動,應充分體現科學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與幼兒園的新課程實施有機結合。
4、幼小銜接活動與小學"學習準備期"綜合活動做到有機結合,特別在兒童發展的評價問題上,體現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四、活動目標
1、有入小學的愿望和興趣,向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2、初步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范,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五、活動時間
6月——7月
六、活動對象
大三班全體幼兒、教師、家長。
七、活動形式
1、專家專題講座
2、幼兒外出參觀
3、模擬小課堂
4、宣傳園地
5、家園共育
八、具體工作幼兒園、幼兒方面
(一)環境準備
1、心理環境:關注良好氛圍的營造。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同時,著力培養幼兒自我服務及自控能力。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發生新的變化。在幼兒園中,幼兒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師提醒和引導,進入小學后,更多的是幼兒的自我管理,能控制沖動,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因此,從思想上讓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升入小學,需要不同于幼兒園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質環境:注意適當調整活動室的布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隔式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到小學去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把她們帶進小學生的課堂,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
(二)知識準備
1、注意水平的銜接小學生上課時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而幼兒園的孩子需要老師的提醒與引導,多為無意注意,容易游離。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游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可經過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
2、思維能力的銜接學習活動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習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入學準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維能力的準備,即學習活動中不但有感知、記憶的過程,更要有歸納、概括、推理活動的參與。從"拉動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精心策劃教學活動。大班幼兒思維異常活躍,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性。
3、知識點的銜接在知識點的銜接上,教師應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語言課上和幼兒玩一些口語化的、感受四聲的語音游戲。根據漢字、字母、數字的基本筆畫進行前書寫練習。幼兒上學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識,上學后容易引起認知共鳴,產生強烈的上學愿望。
(三)實施內容。
主題1——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實施:
1、組織幼兒到小學去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
2、把幼兒帶進小學生課堂,比較兩者教學氛圍與組織形式的不同。
主題2——時間、內容上的銜接與調整實施:
1、內容與技能上的銜接。
(1)學會整理。
(2)學會生活。
(3)學會自主。
(4)學會勞動。
(5)善于傾聽。
(6)自主閱讀。
(7)握筆訓練。
2、物品上的準備每位幼兒堅持每天背小書包來上幼兒園,選擇每天要帶的生活用品。
主題3——結合新課程學習活動的銜接實施:
1、模擬小學課堂教學,在區域活動中創設"小學生之家""小課堂"等區域,創設與小學接近的學習環境,模仿小學生上課、寫字等活動,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2、根據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組織幼兒生活、學習、游戲、運動。
主題4——我們畢業了實施:大班畢業典禮家長方面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幼兒園、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體形式有:
1、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并能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家長園地、成長快樂利用家長園地、幼兒每月一次的成長快樂手冊,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并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配合與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小學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家園互動充分運用好家園互動這一平臺,增加與家長溝通的頻次,把幼兒的情況及時用QQ、微信群中進行反饋與呈現,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家園合作與培養,以求發揮其優勢,改正其習慣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時間與形式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教師方面:
1、結合教研活動開展幼小銜接研討活動。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3、與小學老師座談,了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后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4、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做好幼兒心理疏導聆聽、視頻、記錄提升幼兒的觀察、傾聽和表示能力。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1、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嘗試經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手段多方位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標:
1、經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和諧幼小銜接,幫助孩子向小學順利過渡。
2、本著“真誠、尊重、互動、合作”的原則,增強幼兒園與小學的溝通銜接。(園校行政之間、園校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小學生等。)
3、有效整合家園力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三、活動時間:
5月30日
四、活動地點:
大三班教室
五、參加對象:
全班家長主持:金老師
六、活動準備:
1、班主任寫好方案和發言稿。
2、家長簽到表。
3、提前二天給每位家長發一份邀請函。
4、會場標語:幼小銜接家長會。
七、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辭介紹活動流程。
2、由蔡老師講座《幼小銜接》。
3、由班主任介紹班級情況。
4、有家長填寫反饋表。
5、與家長交流。
附:家長會講話稿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你們從百忙之中抽空來和我們一起共同探導幼小銜接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如果拿孩子離開家庭走向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幾個階段做對比的話,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幼小銜接”。因為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謂幼小銜接,既是幼兒園教育的結束,又是小學教育的開始,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感興趣、活動能合群、生活有條理,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應有一個超前認識,提前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的生活會出現哪些變化?并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
一、首先和大家談談關于幼兒園和小學的區別:
進入小學,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系等都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方面都存在著斷節問題,因此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家長首先必須要明確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一,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觀、形象、富有兒童情趣,有豐富的物質環境,玩具琳瑯滿目;而小學教室只有課本、黑板、桌椅等教學設施,這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場上的運動器械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享用機會也比較少,使剛入學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適應。
第二,生活內容的變化。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我們總是采用“以游戲為基礎活動”來進行。而小學學習則完全不同,因為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你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學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課、完成作業。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和5、6年級學生一樣的每天上午四節課,下午兩節課的課堂學習。而且最后總是以考試來衡量孩子學習的成敗,給孩子造成的壓力很大。
第三,師生關系的變化。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老師像媽媽般地照顧孩子,并參加到孩子們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近似于親情關系,在孩子眼里,老師就像媽媽。三個個老師整天與她們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問老師哪里去了?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老師的角色會有所變化,由于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的比幼兒園老師要相對減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
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小學正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和發現、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方式有較大的區別,比如在散步的時候小朋友發現小草發芽了,于是我們便很隨機的帶孩子在幼兒園里觀察,尋找除了小草發芽了,還有哪些東西也發芽了呢?銀杏樹發芽了、柳樹發芽了、柿子樹也發芽了,小桃樹也發芽了等等,從而得出一個結論,春天來到了。而小學以課堂教學和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堂大多時間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這些都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第五、行為規范的變化
一般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上廁所、說話、玩東西等。舉個例子:我班有個小朋友經常有這種情況,這邊老師的課講得津津有味,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她突然下位請假小便,老師真是左右為難。批準了好好的教學秩序被她打亂了,再有你離開教室老師總不能把課停下來讓其它的小朋友都等你回來再上,說不定后面關鍵的知識你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不批吧,萬一把小便弄在身上怎么辦?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改正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做到上課抱臂坐正、不東張西望、不隨便說話、發言要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一日行為規范中,孩子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孩子在幼兒園里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利將被服從統一要求所替代。
第六、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與同伴相處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考試要95分以上,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橫向比較激烈了。
總而言之,為了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必須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既要重視兒童智力的訓練與培養,又要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力求兒童入學前心理準備的全面性。
接著向在座的家長匯報一下我們兩個班的老師具體已經做了的,還有即將要去做的幾個方面工作:
(一)孩子們的.學習方面
1、寫字時,我們請小朋友將本子放直,眼睛離本子一尺距離,胸離桌沿一拳距離,握筆姿勢正確。
2、看書時,請小朋友把書拿在手里,頭不能靠在桌上,并保持一尺的距離。
3、小中班時,我們是說“小手放在小腿上”。現在我們請小朋友像小學生一樣坐,雙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4、活動的時間延長到30或35分鐘。
5、還有算術時,就像小學生一樣開火車。
6、在活動中有問題要舉手,而且回答問題要響亮。
(二)孩子們的生活方面。
1、每天有小值日生、小老師等“職務”,有了這樣的“權力”,小朋友會很積極地參加班里的活動。
2、每次做完作業后會整理記號筆、油畫棒、并分組擺放整齊。
3、用餐時盡量保持安靜,而且能吃完,有節約糧食的意識。
4、餐后擦嘴巴,并知道餐后不能跑,要參加一些安靜的活動,如:分享玩具,能培養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能力并體驗其中的快樂;閱讀,主要是看圖說話,并讓孩子與小朋友自由地交流;聽故事,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及思維能力;折紙,讓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讓個別能干的小朋友起到帶領作用。
5、午睡時請小朋友安靜地進入午睡室,而且脫穿衣服要有順序,并疊放整齊。午睡起床請小朋友自己折自己的棉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三)孩子們的心理方面
我們已經帶孩子參觀過小學了,活動中既能擴大幼兒園孩子的接觸面,增強她們對學校的興趣,激發求學的欲望,也能夠幫助她們盡快盡早地熟悉校園生活。熟悉校園的環境,了解校園和我們幼兒園的區別,而且看小學生上課,哥哥姐姐坐的姿勢、發言是怎么樣的等等。讓孩子知道我們上課的時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樣,要立正,而且聲音要響亮。我們還要看哥哥、姐姐做操,感覺哥哥、姐姐不像我們小朋友需要老師的帶領。她們是班長帶隊的,心里就在想我以后也要當班長。我們還看哥哥姐姐做眼保健操,知道怎樣保護我們的視力。在孩子們的心中感覺對小學非常向往。
因此作為我們老師現在側重于關注孩子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與能力、學習的情感和態度等;培養想象力、觀察力、表示溝通能力等基本素質,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四)關于幼小銜接的小貼士
幼小銜接并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家長的作用特別不能忽視。因為兒童的生活行為習慣、自理能力、身體素質、學習態度和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等都離不開家長的言傳身教。
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心理定位,走進新華書店經常能看到家長們爭相翻閱哈佛女孩、北大清華狀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往往會照著這些書本像菜譜燒菜一樣逼著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實,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眾的地方,家長對孩子要有個正確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優勢,時刻反問自己希望孩子成為怎樣一個人?如果是我,我會說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個心理定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會變得非理性。
其實激發孩子入學的愿望。孩子上小學,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較重大的轉折點。讓孩子對小學產生向往,盼望早一點上小學。切忌家長對孩子這樣說:“現在開始要吃苦頭了”,“瞧,你這么坐不住,將來上小學可要受罪,讓小學老師好好修理你!”
其實,這一時期的孩子對小學生活處于一種朦朧的狀態,她們對小學的了解都是經過成人的介紹和她們的一些參觀活動,而家長對孩子這樣說,會引起孩子對小學的恐懼,覺得讀書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讀書受到挫折,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適應小學生活。
平時,家長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要有小學生了,我們真開心”,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小學自豪。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3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為了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及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困惑,幫助家長明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長會我們特邀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宋良辰進行“幼小銜接”講座。就孩子入小學前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等內容與家長進行交流和互動。
一、活動宗旨:
1、幼兒入小學前要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老師和幼兒園老師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于入學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實施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3、本著“真誠、尊重、互動、合作”的原則、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4、有效整合家園力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二、活動時間:
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室
四、活動前準備:
家長邀請函、簽到表、相機、班主任代表準備發言稿。
五、人員分工:
1、大班級部主任張新芳負責策劃活動方案,紀金梅準備家長簽到表;
2、副園長李真負責家長邀請函。
3、大班教師孫海英準備發言稿
4、王愛新負責家長會PPT的制作,李園長負責音樂的準備
徐園長主持幼小銜接家長會;
5、大班教師負責家長接待、簽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師提前一天布置會場及會場衛生;
六、活動流程:
1、大班教師負責會場接待家長簽到。
2、會前播放音樂等待家長。
3、大班班主任負責安排家長按規定的順序入座。
4、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宋良辰講座。
6、班主任代表發言。
7、徐園長精彩講座。
8、與家長交流(互動)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再過半年,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實現基礎教育階段的第一次轉折。幼兒入小學是教育過度的關鍵期,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經是幼兒教師和家長們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憂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通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
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活動銜接方案:
(一)教育教學方面:
通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了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1、參觀小學、。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們將組織他們去體驗生活,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參觀小學的環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了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怎樣舉手、怎樣做作業的,并組織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我心目中的小學”,使孩子們對小學產生向往,激發他們上小學的愿望。
2、課間銜接,由于小學與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師跟從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們在小學的課間活動與幼兒園“課間”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為他們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礎。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讓教師進行拍照,回來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課間十分鐘是用來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對?哪些地方不對?為什么?
3、請孩子學做小學生每天背著書包來園,并學著整理自己的書包和學習用品,開展整理書包比賽。
4、和孩子一起制訂作息時間計劃表,養成做事專注有序的習慣。
(二)班級工作方面:
培養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開展《飛快行動》、《一棒接一棒》等動作敏捷的體育游戲。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將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每節課35—40分鐘左右。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講故事、社會實踐等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懂得,成為一名小學生,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時上學。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3)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張張的沙沙》等作品,讓幼兒克服動作拖拉、沒有條理的不良習慣,養成動作敏捷、有條不紊的習慣。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要認真完成作業等。
(2)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一半先生》、《犟龜》、《鵝太太洗澡》等作品,讓幼兒克服丟三落四、缺乏責任心和堅持性的缺點,養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習慣。
(3)知識經驗的積累:
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制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活動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家長工作方面: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共同配合為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1、看著畫面,講述《著急的豆豆》,學會必要的等待。
2、家園同步,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家長科學地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轉變。在家長園地中開辟“家庭教育分享欄”,在上面粘貼幼兒學習內容,讓家長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則對幼兒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點撥,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的培養中來。
入小學是人生成長中的一件大事,幼小銜接是一項艱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大關口。以上這些方案是我們的初步設想,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落實《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指導意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溫州市教育局關于調整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意見》精神。貫徹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引導學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規律和兒童成長規律,切實減輕幼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業負擔,避免幼兒園“小學化”,不斷提高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教育質量。
二、活動目標
1、通過互動活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欲望,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
2、通過觀摩大班學生的.課堂,讓小學教師對大班的學習和生活有所了解,激發幼兒進入小學的愿望。
3、通過活動,讓大班孩子了解上小學需要做的相關準備,為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4、通過參觀小學校園、小朋友們親眼觀察、親耳聆聽、問答互動等形式,對即將踏入的小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激發幼兒的入學愿望和對小學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時也為幼兒適應小學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7日
四、活動準備
1、教科室與橋下鎮府前幼兒園聯系參觀時間、內容以及當天的活動安排。
2、教導處帶領六年級4位班主任,觀摩大班上課,聆聽人員介紹,然后參觀校園,了解學生日常作息和校園活動。
3、參觀的教師與大班孩子互動交流,贈送禮物。
4、5月份、橋下中心小學邀請府前幼兒園大班孩子“走進小學、快樂銜接”活動。
五、活動對象
教學線負責人六年級班主任大班全體幼兒
六、活動過程
1、觀摩大班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讓老師對大班的學習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咨詢大班老師。
2、參觀幼兒園環境,了解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小學老師與大班孩子進行互動,講解上小學的相關事宜,為孩子們上小學做好準備。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6
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并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
準備:
1.參觀小學并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了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征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里看到了什么?(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里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了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1)課間十分鐘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游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試著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了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么?(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游戲。)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幼小銜接活動。例如:參觀小學、請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來園講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小學”等。幼兒在活動中逐漸了解了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對上小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問一些有關小學生的問題,如上小學后還能帶玩具嗎?上課時我想小便怎么辦?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多了解有關小學的知識,我設計了“我快要上小學了”活動。目的是想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以便進入小學后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
活動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了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萌發幼兒對小學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多媒體課件: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3、幼兒把畫好的“我心目中的小學”圖畫粘貼在展板上。
4、《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提問: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誰的歌曲?
2、提問前段時間參觀小學的事情,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
3、出示展板,請小朋友到展板前,講解自己畫的“我心目中的小學”是個什么樣子。
4、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總結并找出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5、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6、幼兒分組討論并說一說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7、教師小結:
①作息時間有了較大的變化。(課間只有10分鐘,小學生要準備好下節課所用的東西、小便等)
②上小學后不能帶玩具,但可以帶體育玩具。
③上小學后,上課時不能隨意喝水、小便。(應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工作,否則,會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④上小學后,放學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7
幼兒升入大班,擺在他們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學,怎樣使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搞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大班學習階段的重點。
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減緩兩個學段的坡度,不搞知識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形成無間隙整體,這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實質所在。因此,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為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們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切入點,家園合作是我們做好銜接工作的有效途徑。我們將以新教材為主要教育內容并適當搞好教學補充,以確保教育、達到預期的目標。其具體如下: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首先,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布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桌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到小學去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把他們帶進小學生的課堂,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回園后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在園創設小學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兒生活意識。
再次,進入小學后,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級加強了值日生的責任意識。
最后,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沖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班內每周評選優秀小榜樣。
二、幼兒入學的知識準備。
重點做好三個銜接。
1、注意水平的銜接。
幼兒階段的注意主要是無意注意,小學生上課時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游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可通過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
2、思維能力的銜接。
學習活動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習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為幼兒入學作準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維能力的準備,即學習活動中不僅有感知、記憶的過程,更要有歸納、概括、推理活動的參與。從”拉動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精心策劃教學活動,因為大班幼兒思維異常活躍,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性。
3、知識點的銜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兒學習小學知識?教師應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語言課上和幼兒玩一些口語化的、感受四聲的語音游戲,根據每天學習的拼音進行游戲,拼拼讀讀鍛煉幼兒的發音。根據漢字、字母、數字的基本筆畫進行前書寫練習。幼兒上學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識,上學后容易引起認知共鳴,產生強烈的上學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銜接,教師要當作重要任務,認真對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措施。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并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8
為了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閻村鎮中心幼兒園幼小銜接: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指導,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3月—7月,活動時間為一學期。
活動班級: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動目標
㈠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㈡有入小學的愿望和興趣,向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㈢初步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范,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啟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啟動、探索階段(2月—3月)
1、成立幼小銜接接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到人。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培訓、討論、等形式,了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
⑴認真學習綱要,深入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任務。
⑵結合各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學習興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過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幼小銜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開“幼小銜接”活動。
⑶大班教師之間分享交流,將自己積累的關于幼小銜接互動指導策略的進行分享。
3、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⑴在家長會上介紹《幼小銜接計劃》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并能積極有效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⑵開展有關幼兒小銜接的系列講座或咨詢活動。
⑶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3月—7月)
1、開展《我上小學了》等主題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活。
2、參觀小學、體驗生活,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
3、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⑴入學前思想準備:通過參觀小學請畢業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欲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向往上小學、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⑵身體方面的準備:
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采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等。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⑶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通過談話、、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⑷學習方面的準備:
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學習工具。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保證措施
㈠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㈡落實目標責任制。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9
活動準備:
繪本PPT、小學生及小學老師的視頻錄像及錄音、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入學前的準備與擔心。
1、欣賞繪本故事第一部分,引發幼兒共鳴,表述自己對入小學的擔憂。
2、關注幼兒入學前的心理狀況,梳理孩子對入學前的擔憂。
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準備好了嗎?做了哪些準備哦?進小學前還有沒有擔心的事呢?
小結:大家都為入小學準備了很多,可是也有那么多的擔憂。
二、解決擔憂并交流分享
1、故事導入:《小阿力上學》
(1)老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引出阿力對入小學的三個擔心。
(2)呈現3幅擔憂的圖片,過程中關幼兒對情景圖片的觀察及合理推斷。提出問題:你能看出阿力在擔心什么嗎?
生活方面:找廁所
情感方面:交朋友
學習方面:做作業
2、嘗試解決
請幼兒想辦法嘗試幫助阿力解決擔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規則:后面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阿力擔心的.問題,每人選一個問題想一想,我們有3分鐘的時間,請把你想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記錄下來,然后貼到黑板上。(認識時鐘,開始記錄)
3、交流匯總
分別對這些“擔憂”進行交流,各組表述出羅列的應對方法,教師加以梳理。
(1)生活方面——先請幼兒介紹記錄,交流后以小學老師的錄音來為幼兒進行小結。
(小學每一層樓都有男、女廁所,根據標志找到廁所,下課時分鐘時能夠去上廁所。)
(2)情感方面——請幼兒解讀記錄卡。
小結:交朋友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能夠去試一試,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3)作業方面
a觀看小學生做作業的視頻,幼兒從中觀察梳理出正確的學習方法。
(視頻中包括的學習方法:抓緊時間,先做作業后玩,做完后自己檢查,完成后整理書包為第二天上學做好準備。)
b幼兒的記錄中是否有視頻中沒有提到的學習方法,請幼兒進行補充。
三、延伸活動
1、告訴幼兒如果有其它的擔憂能夠記錄下來,然后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2、欣賞故事的結尾部分,感受小阿力鼓氣勇氣面對擔心,引發對小學的向往之情!
小結:上小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如果有那么一點點的困難、擔心,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不要把擔心都藏在心里,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都會很樂意幫助你的。辦法總比擔心多。這樣困難會越來越少,本事會越來越大,你們會很快成為快樂的小學生。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10
一、活動時間:20xx年5月8日8:30—11:30
二、活動地點:東方半島小學
三、活動目標:
參觀東方半島小學,體驗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觀察小學
生下課、活動的情況。
四、活動流程:
1、師幼 8:00 在幼兒園班級集中,介紹參觀東方半島小學的活動內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 8:30 整隊一起去東方半島小學。(認識校牌、校名) 在整個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則。
(1)、在參觀過程中要認真聽,仔細看,不脫離隊伍。
(2)、不大聲說話,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
(3)、愛護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觀看東方半島小學升旗儀式
3、帶領幼兒觀看社團活動:
(1)參觀大操場:訪問操場上的老師、小學生,了解各場所的用途。
(2)參觀功能室: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重要的學習場所。
(3)組織觀看小學生做操。
4、在三樓多功能廳參加互動活動
(1)聽小學老師介紹小學的學習模式和生活常規,激發幼兒做一個光榮合格的.小學生的愿望。
(2)觀看“東方半島小學文明禮儀操”或“英語操”互動活動
五、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情況?你發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參觀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了嗎?誰幫助了你?解決了什么問題?到了小學,你準備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小學生。
六、領導及部門人員工作安排
領導:劉芳總負責。
劉芳負責聯系東方半島小學招生辦主任胡春雷、做好參觀小學的工作的安排。
譚艷負責帶領幼兒園師幼、家長到小學。
各班級三位教師和家長義工負責帶好孩子跟著小學教師參觀校園、觀摩升旗儀式、早操、參觀功能室等。
各班級教師負責回園總結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憂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通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活動時間:20XX年3月--20XX年6月
四、活動對象:大班組全體幼兒、教師、家長
五、活動形式:
1、組織觀摩活動
2、幼兒外出參觀小學
3、模擬小課堂
4、宣傳園地
5、家園共育
六、具體活動:
(一)結合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大班下學期最后一個主題是《再見了,幼兒園》,結合主題開展《認識時鐘》《整理小書包》《上小學了》《快樂的向前走》《越長越大》等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時間、學會管理時間。學習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體會我們已經長大,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增強了孩子們入小學的信心,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二)在一日活動各個方面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在時間上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游戲化和幼兒活動的參與性。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靜多動少,并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所以大班下學期我們采取適當延長幼兒上課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縮短午睡時間等方法。在時間上慢慢接近小學的上課時間,讓幼兒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做好準備,以便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
2、學習習慣和要求上互相銜接
(1)利用大(7)空班場地創設模擬課堂,設置小黑板、課桌椅等。使整個環境與小學的課堂非常相似。每個班級協調安排輪流進入小課堂的,在小課堂里,讓幼兒模仿小學生上課,學學小學生上課的坐姿、舉手發言等,感受小學生上課的氛圍,體驗做小學生的快樂。
(2)對幼兒正確的坐姿、書寫方法、握筆姿勢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習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但要求規范。不僅要寫好而且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要求作業有質有量。
(3)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開展"比比誰的記憶好"的活動,活動中需要幼兒帶的材料、要做的一些事情,我們不發短信告知家長,要求幼兒自己記憶,增強他們的任務意識,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3、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
引導幼兒自己穿衣、整理床鋪、輪流做好小值日工作,積極為班集體做事等,提高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三)利用幼兒生活的環境不斷地激發幼兒上小學的熱情和愿望。在活動室中布置《我上小學了》的主題環境,設計布置“上小學倒計時”墻面,讓孩子們了解從現在開始離入小學還有幾天。隨著離園倒計時的越來越近,大班的孩子入小學的意識就更加強烈。萌發孩子上小學的積極情感。
(四)家園配合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工作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為此我們要求家長1、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己用。2、嚴格執行作息時間,養成孩子準時睡覺和按時起床的好習慣。3、為幼兒準備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用品,如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擦、作業本、圖書等,讓幼兒了解這些用品的名稱和作用,每天讓幼兒自己有序安放物品,整理書包。4、規定孩子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些小任務,如畫畫、寫字等.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慢慢知道要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完成任務的意識。
(五)開展“幼小銜接”的實踐活動。
1、第十七周的周三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觀看小學升旗儀式、參觀教室、圖書室、小學生的操場等場地,幫助幼兒熟悉小學學習生活和體育鍛煉的環境。
2、帶領幼兒進入班級,觀看小學生的上課、做作業和下課十分鐘等活動,讓幼兒在小學教室里坐一坐、和一年級小學生一對一的互動交流,請一年級老師來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這樣的互動交流,加深幼兒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了解,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 篇12
一、 指導思想:
以“辦好教育為人民”為宗旨,以保教工作為中心,以教育教學研究,創示范幼兒園和學前教育達標鄉鎮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本地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
二、 日常工作:
1、入園前做好家訪宣傳工作,讓廣大農戶、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2、及時增添、修補課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兒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長按時接送幼兒。
4、開辦家長學校,做好“0---6歲兒童家長和看護人”的培訓工作。
5、規范管理:入園幼兒做好接種預防登記、幼兒體檢表、事故記錄表等裝訂成冊以用備案,并做好幼兒學籍管理卡的登記造冊工作。
6、根據上級精神,做好幼兒園的年檢工作,進行合理調整,積極整改或撤并不規范幼兒園。
三、 教學、安全工作:
1、規范教材。幼兒園一律使用統一的指定教材。
2、課堂教學上一律要改變“小學化”傾向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并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物的教育。培養幼兒初步的團結友愛、誠實、勇敢等優良品德;逐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認知興趣。
3、要求幼兒園園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進修,努力提高保教質量,積極推進教師的學歷進修和培訓,用發展的眼光辦事,對黨的教育事業負責。
4、安全警鐘長鳴。做好幼兒園區的校舍安全和衛生,切實做好幼兒在園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飲用水、食品的衛生和安全。
這個學期是大班的最后一個學期,孩子讀完這個學期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幼小銜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我先將大班幼小銜接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日常活動中進行幼小銜接的一些習慣的培養,讓孩子輕松養成好習慣1、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行小學,更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們認為現在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地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時讓孩子嚴格遵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制度,努力做到不遲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遲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兒都能夠更嚴格地遵守作息時間制度。
二、通過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上面。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各活動區域以及幼兒家庭教育當中。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學中,本學期我們進行了離園倒計時主題,并在這個主題活動中開展了一系列的關于幼小銜接的.課程,如集體教學活動“慌慌張張的莎莎”幫助幼兒意識到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上學前做好準備。如區域活動“我上小學了”,讓孩子進行角色游戲,學系紅領巾,模擬小學課堂,學習整理書包,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正在地像一位小學生一樣去做各項活動了。如實踐活動“特別的參觀“,帶領幼兒參觀小學,去看看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學的生活學習環境,然后進行談話,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一一給予相應的解答,讓孩子排除心中的疑慮。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都對小學充滿了向往,都能以輕松、向往的心情進入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三、重視家園共育
1、鼓勵家長配合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在家長會上進行了關于幼小銜接的專題。首先從幼兒教師的角度出發去說一些該做的事情,然后請兩位小學教師結合她們的工作實際作了介紹。最后一起觀看了幼教專家“錢志亮”關于幼小銜接的專題。讓家長全面的了解關于幼小銜接,作為家長應該怎樣配合幼兒園,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長通過家長會上的介紹,具體了解了孩子馬上要讀小學,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錢志亮教授的一些具體建議做法也很受歡迎,孩子們用下來也非常滿意。
2、每一次的主題活動家長都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為主題的開展提供各種有價值資料,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3、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師能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所存在的問題,這樣家長也能在家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所以孩子們的缺點也得到了及時的糾正。
4、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園里的各項活動,家長們都能夠積極參加,家長與教師間建構起了平等、信任、友誼的橋梁。
以上就是我對于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的總結,希望能總結經驗,以后做的更好。
【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學前教育宣傳活動方案11-12
幼小銜接的教研活動方案08-31
幼小銜接的教研活動方案11-22
幼小銜接的教研活動方案01-09
幼小銜接活動方案01-29
幼小銜接方案04-07
幼小銜接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11-14
幼小銜接教研活動方案(精選18篇)01-31
幼小銜接的活動方案(通用9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