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生產工作總結范文
嫩江縣伊拉哈鎮新化村是第三批實施的省級重點貧困村,全村有856戶,3086口人,耕地面積3萬畝,人均耕地8.5畝,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低于全縣平均水平21%。受到土地少、農業科技含量低、自然災害多等因素的影響,嚴重制約了新化村的經濟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新化村大力推廣農場模式化生產,積極組織引導村民外出務工,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9年新化村農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3%。
一、加快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
近年來,全村有400戶流轉土地,占總戶數的47%,流轉土地面積1萬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1/3。全村有30%的'農戶通過內轉外包成為了土地規模經營大戶,種植20公頃以上的大戶有35戶。土地經營權向懂科學、善經營、會管理的種田能手、農機大戶手中流轉,土地規模種植、集約化經營數量逐步增加,農業生產技術廣泛普及,增產增收效果顯著。一些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戶積極發展特色養殖及其他產業,其中8戶農民,在九三農業示范園區承包25棟日光節能溫室,種植滑子磨,每棟大棚純收入5萬元,年收入可達125萬元。
二、組建農機合作社,實行農場模式化栽培
為了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進標準化作業,20xx年4月在鎮政府和縣農機局的幫助和支持下,新化村組建了農機合作社。購置了2臺1048聯合收獲機、1臺1302東方紅機車和3臺福田1254拖拉機。再加上原有的3臺802拖拉機,農機合作社擁有7臺大型機械。農機合作社實行股份制管理,按照“統一管理、單車核算、自負盈虧、利后分紅”的模式經營。農機合作社的組建,為全村實行農場模式化栽培奠定了基礎。農機合作社采取統一整地、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技術、統一測土配方施肥,分戶收割的作業方式,大大提高了畝產量。20xx年實現連片種植6450畝,2007年實現連片種植9421畝。通過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享用農場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了作物產量和質量,達到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效果。每公頃產大豆可提高產量近1000斤;節省機耕費115元,節省種子40元,節省化肥款130元,累計節本增收近2000元。
三、加快勞動力轉移步伐,促進農民增收
實施農場模式化栽培,部分村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新化村干部積極引導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增加村民收入。全村共有勞動力1960人,目前已轉移勞動力1480人,占總勞動力的76%,整戶外出務工的有313戶,占全村總戶數的37%,每轉移一個勞動力,按最低標準每人每年凈賺6000元,全村實現增收880萬元。前些年全村就有近千人外出務工,在山東文登有新化一條街。一些農民離土、離鄉,棄農經商,經過多年在城市打拼,增長了才干,學會了經商之道,積累了很多資本,成為資產超百萬、近千萬的企業老板。村民王連燕,在山東煙臺從事汽車維修裝潢,資產超千萬,年收入上百萬。孫忠文在大連開照相館,年收入10萬元左右。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從昔日的打工仔變成了大老板,融入了都市生活,實現了農村人口的永久性轉移,成為了新型農民的典范。
【農村經濟生產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村經濟局工作總結 -總結01-01
農村經濟局種植業科工作總結 -總結01-01
農村經濟增長的因素調研報告01-01
環境保護農村經濟的論文12-19
農村經濟合作服務中心工作總結范文12-20
生產部安全生產工作總結01-01
農業農村經濟考察報告 -報告01-01
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02-25
發展特色農業振興新疆農村經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