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農業種植工作總結范文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牧局的精心指導下,我鄉全面貫徹落實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鄉旱作農業以“擴面積、提質量、求效益”為目標,以推廣種植全膜壟側馬鈴薯和優質飼草為重點,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全面完成了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我鄉旱作農業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基本情況
我鄉轄9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805戶,人口10805人。今年縣上下達我鄉6000畝全膜壟側馬鈴薯種植任務,并要求建立一個2000畝示范點,一個1000畝的示范點,一個500畝連片種植示范點。飼草料種植任務2.2萬畝(其中小黑麥種植1萬畝,其他牧草種植0.8萬畝,飼料種植0.4萬畝)。
截止4月15日,我鄉已完成頂凌覆膜面積8015畝,占任務數的133%,戶均覆膜面積達到2.85畝,在村建成了3102畝的馬鈴薯全膜壟側栽培集中連片示范點,村1004畝的示范點。村705畝示范點。全鄉共種植小黑麥、甜燕麥、豌豆等飼草料面積2.2萬畝,其中在村建成千畝優質牧草種植示范點1處。
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完成旱作農業種植任務,鄉上成立了由副鄉長俞樹軍任組長,各村分管領導和包村干部及村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村兩級旱作農業種植工作領導小組,并實行鄉領導包村抓點、一般干部包村包戶、技術干部包技術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與各村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把旱作農業種植工作作為各村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村組,量化到農戶,通過全面丈量面積,核實數據,按丈量面積發放地膜,并建檔立卡、登記造冊,為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宣傳發動。任務下達后,我鄉迅速召開鄉重點工作安排會議,特別將旱作農業作為我鄉當前工作的中心工作來抓,并制定了《鄉2013年旱作農業項目實施方案》,確定了專門領導,抽調精兵強將,全面推進項目實施。同時組織安排包村干部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算賬對比,講政策,做工作,有效地激發和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旱作農業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三是強化技術服務,促進項目實施。項目實施以來,鄉上抽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包村蹲點,全力配合各村開展工作。一是配合各村積極發動群眾、規劃地塊、落實農戶和種植面積。二是加強施肥、起壟、覆膜、點種、病蟲害防治以及后期田間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確保種得好,長勢好。三是狠抓技術培訓,進一步強化旱作區農民科技意識,樹立主動抗旱、科學抗旱的理念,使先進的旱作農業綜合新技術由被動推廣轉變為主動應用,使農民成為全膜壟作種植的行家里手。緊緊圍繞全膜壟作栽培技術,采取現場培訓、播放錄像、印發明白冊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培訓。目前已辦培訓班20場,現場會45場次,發放明白紙2800張,技術手冊1000冊,邀請技術人員1人次,共4428人次農戶參與不同形式的培訓,保證了示范區每戶有1人掌握旱作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技術的宣傳普及率,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是制定補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針對我鄉旱作區群眾經濟收入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的實際,縣上每畝給予60元的良種補貼,加大了對旱作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為切實解決群眾在農資購買、洋芋籽種短缺、人工覆膜緩慢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調運優良籽種164噸,人畜力起壟機1臺,調運地膜48噸,其中;農牧局調運36噸,鄉上自籌12噸,為推動栽培種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加強督促檢查,確保任務落實。項目實施以來,得到了縣上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注與大力支持。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前來我鄉督查指導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種植任務的.落實。鄉上多次召開會議落實頂凌覆膜工作,包村干部蹲點督促頂凌覆膜工作,有效地促進了工作進展。
(二)取得的主要經驗
一是領導重視是前提。在推廣旱作農業的過程中,縣上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到我鄉視察指導農業工作,鄉黨委、政府領導深入到我鄉農業生產一線進行督促指導,為我鄉旱作農業推廣和發展給予了巨大支持。基于此,我鄉農業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規模逐年擴大,效益不斷提高。
二是資金支持是載體。農村群眾特別是旱作農業區群眾生活總體上都比較困難,生產資料購置能力普遍不足,發展規模旱作農業更是缺少資金,通過縣鄉兩級整合資金、爭取雙聯單位幫扶等方式,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和引導,能夠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對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群眾基礎是關鍵。群眾是農業生產的具體實踐者。只有加強對群眾的宣傳講解和效益對比,盡最大可能讓群眾見到農業新技術、新措施帶來的好處,才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才能使群眾主動和愉快地接受農業新技術,接受政府的各項推廣措施。
四是政府推動是動力。由于受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影響,每一項農業科技的推廣起初階段都比較艱難,都會經歷宣傳引導、逐步認知、普遍接受、進而大面積推廣這樣一個過程。這其中,政府的強力推動是一個必備的條件。
五是技術服務是保障。在旱作農業推廣發展過程中,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對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進行專題培訓,有利于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發揮農業科技的綜合效應。
六是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種薯繁育基地。在村調運馬鈴薯微型薯進行連片種植,發展自己的良種和種薯繁育基地。
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鄉旱作農業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群眾種植馬鈴薯積極性較高,縣上統一供應的地膜滿足不了需求,二是連片種植面積增大,超出部分給群眾無法補助。
對此,我們將以這次督查為新的起點,查漏補缺,對旱作農業推廣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確保覆膜質量,為旱作農業項目發揮最大效益奠定堅實基礎。
明年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鄉將緊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一目標,繼續深入推廣旱作農業技術,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我們要緊緊抓住縣上對我鄉旱作農業區投入力度加大的機會,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步伐,將旱作農業生產轉變為當地農民種植業增收的主要途徑,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強種署質量管理,初步建成能夠滿足當地良種供應的繁育基地。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種薯質量管理制度是馬鈴薯產業化健康發展的基礎,沒有健全的種薯繁育體系就很難大幅度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就不能保證馬鈴薯生產的持續發展。從馬鈴薯產業長遠發展的觀點看,必須通過從根本上建立自己的種薯繁育體系,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建立質量穩定的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才能真正促進我鄉馬鈴薯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二是繼續加大推廣力度,提高技術普及率。通過辦班講課、播放錄像、辦板報、搞觀摩、開展田間現場培訓、印發明白紙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培訓形式,讓技術培訓活動走出“點”,面向“面”,切實提高馬鈴薯高產抗旱栽培技術的普及率。
【旱作農業種植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埃及的旱作節水農業07-31
合拍農業--旱作農業的新思路11-11
寧夏旱作農業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07-31
旱作農業與節水灌溉發展調研報告01-01
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的實踐與思考07-06
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實踐與探索07-21
阜新縣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模式探討07-26
樂都縣旱作農業與可持續發展的途徑07-03
種植農業怎么賺錢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