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西走廊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西走廊觀后感1
看完此紀錄片,我心中有兩大感受。
一是此紀錄片的制作精良,恢弘大氣,文辭解說優美,邏輯流暢,有趣易懂,對于像我這樣喜歡歷史的朋友,這無疑是一部十分佳作。
二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沉醉,被片中所記錄的西北疆域無限向往和憧憬,被我國從古至今萬千驍勇開疆闊土所感動,更是被那一位位英勇帝王作出的功在千秋的偉績所感懷,萬千思緒縈繞心中。
此片中講述了從漢武帝劉徹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在河西走廊上發生的一系列歷史變革以及繁盛過往,興衰榮辱,起起伏伏,河西走廊用它寬容的姿態和胸襟見證了中國這一古老美麗國家的滄桑變化,見證了千年興衰,也見證了中華兒女復興抗爭的不屈精神。
以河西走廊發展為主題,以朝代跟迭時間為主線,詳細講述了各個朝代帝王以及杰出謀略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對河西走廊的發展,我也在影片中見證了曾經漢朝張騫的堅韌不拔,為絲綢之路的開創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見證了驍勇善戰的霍去病大戰匈奴王,最后收服投降的渾邪王,從而將河西走廊的版圖納入中原,見證了中原鼎盛萬國朝和之景,也見證了河西走廊的包容與豐富多彩,儒道佛三種文化并存,來自西域的商人絡繹不絕,空前繁華,見證了大唐盛世,同時也和河西走廊一起經歷了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他就像一位長者,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巨變之后,仍然屹立于那片廣袤深邃的土地,寬容而博學,身上蘊藏著在歷史的變遷中人類留下的文化瑰寶。
紀錄片雖然只有短短十集內容,但其內容貫穿了從漢代到新中國河西走廊的演變,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使命,從漢到新中國,從出使、戰爭、文化、交流、經貿,到工業化浪潮,再到如今的和平、富饒、“一帶一路”,我想河西走廊貫穿的,不僅僅是這一段歷史,更是對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對經濟貿易的促進和進步。毫無疑問,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著一種歷史、一種文化和一種使命,它是絲綢之路的象征和縮影。
在見證歷史的過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到,即使是從前萬國朝和的中央帝國,閉關鎖國,故步自封,也會使先輩基業開拓的江土被人侵占割據,因此無論何時,吾輩應當自強;但同時我又感懷祖國從1949年建國,從零開始,至今不足百年,便已得今日之泱泱大國風貌,可見我們中國人韌勁是多么強大,開拓創新是多么快速。虎父無犬子,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千古基業何其強大,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國必能實現宏偉構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河西走廊觀后感2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相當好看的記錄片《河西走廊》,是真正的不看后悔系列。
首先,來說說該部記錄片的良好口碑,豆瓣評分9.7,騰訊評分9.5,單憑這么高評分就知道該記錄片的水準是相當高了。該紀錄片不僅拍攝水平上等、配音旁白上等、情景復原上等,收獲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而且最最厲害的是,《河西走廊》紀錄片內容豐富,取材角度經典,記錄的是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河西走廊》紀錄片從漢、三國、兩晉、隋唐、蒙元、明清、民國和新中國,講述了伴隨朝代變遷的中國西部歷史,展示了河西走廊跨越千年的雄壯、輝煌與蒼涼。作為一個歷史小白,通過觀看該紀錄片,將對中國歷史的.縱向脈絡有初步了解。
記錄片從張騫出使西域徐徐道來,通過各階段歷史最具影響人物展開描述,讓人了解到河西走廊金戈鐵馬的征途、商旅綿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絲綢之路等多彩面貌。
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路段,連接著亞歐非三大洲的文化貿易交流。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河西走廊作為佛教東傳的要道,文物品類極其豐富,至今還保存著天梯山石窟、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聞名天下的文物古跡。
通過記錄片的講述,了解到河西走廊還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寶藏之地,擁有玉門石油、鏡鐵山鐵礦、金昌鎳礦等多處大型礦點,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十分豐富。
看完該部紀錄片,對歷史、地理、中西文化、政教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和思考,也為中華子民的探險精神、愛國情懷、人性之美所感嘆!好想從西安啟程,沿著絲綢之路的古道,去看看河西走廊上波瀾壯闊的雄壯輝煌
河西走廊觀后感3
鳳凰視頻同步播放了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河西走廊》,剛看過第一集《使者》,可是不得不說,有點失望,明顯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官樣文章,還是一如既往的宣揚民族自豪感用漢匈戰爭做開篇,站在大漢族的立場上去看待河西走廊,而不是立足于河西走廊本身,將河西走廊自身作為一個原點發散出去,探究這里的歷史和人文、地理、地緣戰略特點,再深度分析下去,和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和當下中國的大戰略相結合,不可以不說是一個遺憾。
個人認為,河西走廊的意義在于,他是一個難得的地理缺口和橋頭堡,讓經過幾千年融合穩定下來的華夏民族可以突破自己的地理局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不斷補充自己和改良自己,讓自己不至于像美洲文明一樣趨于僵化封閉或者說是缺乏憂患意識變得脆弱,避免了面對外來沖擊時消解覆亡的命運。這是河西走廊對于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存續的意義。從更積極的意義上講,張騫鑿空西域就是中國人那個時代的地理大發現。伴隨著張騫通西域,新工具新技術的傳入,新作物的傳入,新族群的'融入,比起明代大航海的鄭和,張騫更有可堪與哥倫布、麥哲倫和庫克船長類比的歷史地位,所不同的只是具體形態。張騫地理大發現的動因,面對的是北方匈奴的威脅而不是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的威脅,走的不是海路而是陸路,探索的是歐亞大陸而不是全球海洋。
就河西走廊本身而言,漢人開拓西域的歷史也并不是真正應該作為紀錄片開端的歷史,在漢人擊敗匈奴建立河西五郡開啟該地區高度漢化的歷史之前,河西走廊就生存著形形色色的族群,有著輝煌不輸于漢地的文明形態,至少我們從史書中看到的就有月氏和烏孫,有羌人,這些人是更早于漢人的河西走廊的原住民,紀錄片的視角和格局觀還是有點low了,所傳達的歷史觀也不利于中華各民族的平等相處和大融合。實際上,即使是對于漢民族而言,形成華夏先民的一部分族群就東遷自河西走廊,如果能從更久遠的年代講述,文明的廣度和深度會大大加深,格局觀也會顯得更加開放。
中華文化要自新,就必須把自己放到更廣大的人類歷史的背景上去看自己,不可以死抱著祖宗的大腿不放。中國人想要文化輸出,就必須先挖掘整理、用開放的眼光整合改造創新自己的文化,不然,面對當今的世界,是難以制作出足夠先進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的,最多不過是像土耳其拍的《征服1453》一樣自娛自樂的作品罷了。中國想要文化輸出,就必須把自己變成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形態,至少也要是之一才行,而我們現在充其量只是“在路上”的狀態,也急不得。文化是經濟社會等等的發展最終的累積和沉淀,不是政治文宣需要隨時可以生產出的商品。
河西走廊觀后感4
河西走廊,西起陜西周至四川,東起甘肅抵達寧夏,橫貫中國西部地區。古老燦爛的歷史、崇山峻嶺的大自然風光、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令人驚嘆不已。
古代從漢、涼、秦修建的蜀、康、婁漢關都可以看出一個層次,乃至于漢代秦觀可以看出先民在治理國家方面是多么的“心思細膩”。
在西部,嘉陵江、大渡河、黃河等國內第一大河川接壤其中,各種綠色植物交相輝映、場面美不勝收,只見它們“眩目生輝,動人淚眸”,宛如一片金碧輝煌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穿越烏桓、貴族、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地方,使我對中華民族的武斷、文明的偉大增加了許多的了解,也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合。
河西走廊讓我受益匪淺,它把古老的.文明與自然的風光連接起來,打開了我的另一代的大門。社會的不平等,走過的地方都讓我覺得知識彌足珍貴,豐富是寶貴的,不斷地追求新知識,總是有新發現。古老文明就像一座充滿神秘氣息的寶庫,不斷地釋放著它強大的力量,不斷地催促著我進步。我會一直追隨著這條路,用最新鮮的眼光去欣賞它。
河西走廊觀后感5
十六國,南北朝,多少盛衰,多少過往;中原士,西北地,那些回望,那些歷史;祁連山,疏勒河,承著千秋,載過萬代……
孝武皇帝把手一揮,河西走廊通道漸開;漢室漸衰,三國逐鹿;權歸司馬,天下又亂;五胡亂華,永嘉之亂;河西走廊,掀開新的篇章。
中原人心惶惶,渡長江,墾江南,涉西北,居河西。走過去的人和物,帶過去的.典與經,存心里的思跟念,永不變的學和問,傳千古的史與籍。郭荷離洛,扎根荒漠,學儒傳儒,潛心為學,埋下了這顆將生長千年的種子。師從郭荷,郭瑀隱世,山洞壁畫,記下那年,流至今朝,培育起了這棵生機勃勃的幼苗;學隨郭瑀,劉昞擔當,永記師誨,一心為儒,河西儒盛,養大了這株幾十年風雨后的藤蔓。
河西多少年滄桑變化,儒學又多少載傳承不變。無論他們是中原來,還是西北去,心里總是扎根中華;不管是大風吹,還是暴雨打,流傳的仍是經典。那些年的過往,在那些河西儒士心里又是如何?我們不曾知道。我們只知道,是他們的使命與指當、他們的傳承與發展,造就了后來的繁華和盛世。
日后千百年,河西安與亂,跌宕不停息,王朝千百代,細說皆中華,文化永不變,傳承到今朝,根起千年前,花花仍在現,西北人才旺,求學人亦多,學古亦問今,回望千百年,接過這大任,再傳千萬代,河西花不落,中華永芬芳!
一根出一苗,一苗生千枝,千枝結萬葉,萬葉連一脈。東西南北中,億萬萬人民,千百年歷史,我等皆為葉,傳此中華根脈!
河西走廊觀后感6
《河西走廊》,一部我認為國產最好的紀錄片,不論是背景音樂還是旁白配音,旁白文案以及演員的演技都做到了非常完美,總共十集不長不短卻最好的介紹了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
戰馬斯鳴,旌旗林立且昂首飄揚,戰士堅毅目光如炬且虎虎生風,北風呼嘯揚起陣陣黃沙,黑云壓境且懸掛于蒼穹,此時無聲勝有聲,巨變即將一觸即發。武帝劉徹凝視著眼前的大漢疆域地圖,眼神堅定的盯著那條狹長的走廊不由的激情豪邁,蕩氣回腸。年輕的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位年輕的將軍十八便皮甲掛帥,他以初生牛犢的氣勢在為國為家的道路上揮斥方遒,二十便封狼居胥,祁連山、焉支山無一不留下他的激情揮灑、理想安家,他的不世之功遍布在河西走廊的每個角落。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夢》不時在我耳邊回響,我總感覺兩千多年前的秣馬厲兵、崢嶸歲月依舊如昔,音樂聲里滲透著每一位為家國浴血奮戰將士理想和忠魂。
張騫背負著國家的使命前進在未知的領域,這個過程,他經歷了滄海桑田也經歷了轉身千年,他的探索歷經了艱險也積累了太多的沉淀,他崇高的使命感,崇高的氣節,對家國崇高的信仰讓河西走廊,讓大漢充滿了意氣風發和無盡的期待,期待精神永存,期待家國永存,期待走廊永存。
這片土地上雖廝殺不斷,但包容也不斷,這里是中外文明交匯的必經之路,這片土地上可以看到各種民族的人,也發生著各種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張國臂腋,揚我軍威,滴酒入泉,盛世敦煌也。佛教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石窟藝術的重要發祥地,馬蹄寺石窟、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大象山石窟等一大批璀璨的石窟藝術在河西走廊,在甘隴大地上生根發芽。這里有著世界上第一次“萬國”博覽會,這片土地首先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大地的盛大容顏,在海權文明未到來之前河西走廊一直是中華文明的`血脈,它的繁榮即是國家的繁榮,漢時的絲綢之路,東漢再次延續開啟,隋時的“萬國會盟”,唐安史之亂以前河西走廊是西域進入中原的第一站,元初蒙古和吐蕃在河西走廊的會談無一不記錄著盛世的變遷。
這片富饒的土地讓資源匱乏的新中國看到了希望,玉門油田,鐵人王進喜等為新中國的石油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意中發現的鎳礦讓新中國一舉成為鎳產業的大國而這次的貢獻者便是河西走廊上的金昌,金川公司和無數為鎳事業做出貢獻的人。還有很多寶貴的資源在河西走廊的大地上被發現,酒鋼,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
遠遠望去祁連山的純凈延續千年,它滋潤著河西走廊這片神奇的土地,緩緩流淌的雪水滲透到每一處足跡。歷史在其中流淌、歲月在其中流淌、激情在其中流淌,或許它經歷了許多變化,但其中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如:夢想,渴望、期待、天下。
如今的河西走廊已經重現往日的期許,它不僅僅是一個名詞,不僅僅是一段歷史,它更多的是中國人內心的激情、使命。
河西走廊觀后感7
震撼又感到驕傲,又重新認識了一次家鄉。做為90后,本身比較喜歡歷史,對甘肅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這部紀錄片如一根線,將以前的歷史知識串聯了起來。河西走廊見證了國家和民族的興衰,也見證了文明的傳承。從強漢到如今,兩千多年的歲月變遷,祖國母親經歷了榮光與苦難,讓人深切的感受到沒有國就沒有家。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這樣的紀錄片,讓我們深入的了解祖國母親的`每一塊土地的人文和歷史,將前輩們積極向上丶頑強不屈丶敢于拼搏丶勇于開拓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一起向著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
河西走廊觀后感8
20xx年,經歷多次心理煎熬和情緒崩潰,把讀書和電影這兩個最大的興趣愛好全都拋擲腦后。值得慶幸的是,周邊的人都在幫助和溫暖自己。既是前輩、領導,又是一位貼心的大姐姐,給我推薦了紀錄片《河西走廊》。向來沒有耐心的我,利用半個月的閑暇時間,終于看完了,震撼感動之余,又羞愧于自己的無知。
恢宏大氣的`磅礴解說,跨越千年的風雨洗禮,驚奇艷麗的敦煌壁畫,河西走廊資源稟賦,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嘉峪關、金昌,從漢代到新中國,從探索到興盛,河西走廊始終作為西部大通道鏈接中國與世界,源源不斷的給予文化滋養與資源輸出。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祁連山脈巍峨屹立,河西走廊的歷史厚重而又深遠。
始于張騫出使西域,茫茫沙漠灘,浩瀚大戈壁,一主一仆,雖滿眼滄桑,腳步卻輕盈穩健。之后霍去病率大軍打通河西走廊大通道,自此,金戈鐵馬的烽煙歲月正在遠去,蜚聲世界的絲綢之路已經啟程。繁榮發達的經濟貿易,來來往往的商人車隊,漫天卷地的飛揚黃沙,共同繪出一幅壯觀的河西走廊大地圖。文化往來,精神傳承,遙遠的大西北給人留下無限遐思。歷史沉浮,通道經濟興起衰敗不斷輪回,但河西走廊作為陸上絲綢之路,毗鄰中亞,成為西部通往歐洲的必經之道。陸運物流價格高于海運,陸上絲綢之路貿易優勢已不在凸顯,但構建中亞歐外循環經濟圈,河西走廊的通道價值意義非凡。
看完十集紀錄片,驚訝于自己的無知與遲鈍,馬踏飛燕、雷臺漢墓…,雖親身所到,但內心卻毫無波瀾,沒有學習與積淀的走馬觀花,似乎是毫無意義的搖搖晃晃。在這里,也立個小小的flag,畢業旅行能夠沿著河西走廊走一遭。
河西走廊觀后感9
本片主要講述了從漢武帝時期至今,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變化。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集、第三集和第九集。第二集中霍去病三度大敗匈奴,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有勇有謀,臨危不懼,奪回河西走廊,這真的是一段波瀾壯闊的鐵血歲月,當他說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時,我真的是血脈賁張。
我也感慨于漢武帝的文韜武略,對河西局勢是如此有遠見,這個邊疆要塞對以后乃至今日的發展都極其重要。我特別喜歡河西四郡的名字與意義。武威,即武功軍威之意,以顯示漢帝國的武功和軍威到達河西。張掖,斷匈奴之臂,張漢朝之臂腋。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沖,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漢武帝選擇以這樣一種方式將他經略西部的夢想留在了河西走廊上,傳承千年的名字似乎仍映射著千年前那個站在黃河邊極目遠眺的身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第三集從懸泉置一個無名的置嗇夫視角,講述了常惠和解憂公主為河西奮斗的'一生,那都是一段生機勃勃的歲月,常惠五次經過懸泉置,每次一都是肩負著重大的使命,當他最后一次途徑懸泉置,他多停留了一天,這是置嗇夫最后一次看到這個老人。曾經的老兄弟相繼離去,常惠舟車一生,輾轉南北,他在懸泉置站在角樓遙望東方時,似乎看到了那座古老的長安城發出陣陣智慧之光,那是眾任先賢櫛風沐雨的一生,也是他,常惠,砥礪奮戰的曾經。
河西走廊觀后感10
最近央視播出了由甘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科教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河西走廊》,共10集,每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題,以歷史時間為序,用寫實的手法,唯美的畫面、極具感染力的音樂,帶著觀眾倘佯于中原地區與西域邊塞連接的必然通道——河西走廊。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揭開了河西走廊的神秘面紗。
透過《河西走廊》,我們再次看到了張騫、霍去病、闊端、八思巴、飛天的`描繪者、穿越古道的中西商賈……通過“復活”了的細節讓我們知道,華夏民族對于河西走廊的最初注視,緣于一個帝國被圍困的命運,年輕皇帝劉徹的一個決定,開啟了對西部的探索和開拓。
透過《河西走廊》,將觀眾頭腦里的歷史常識、詩詞歌賦次第激活,讓歷史變得鮮活可感,讓詩歌變得靈動有根,人們會更好地理解“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哀歌;體味“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理解絲綢之路對溝通東西經濟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河西走廊觀后感11
《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真的值得一看,讓人動容,熱淚盈眶。不僅在于打磨的故事、服化道、配樂、文案,更在于看到兩千多年來,民族自信和堅韌的精神,由衷欽佩和自豪。看完還想再看一遍。
一眼千年,時間從這里走過,留下了歷朝歷代的痕跡,關鍵的里程碑。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打開了對西方世界的認知。13年,堅守初心,歷經磨難,完成使命。漢武帝雄才大略,視野開闊,開疆拓土,并設河西四郡,穩定邊疆,聯通商貿。霍去病像是帶著使命而來的.璀璨英雄,打通河西走廊,奠定西部版圖。外交官常惠,解憂公主為漢帝國西部穩定舍身忘死。開始的屯田戍邊,智慧政策。
三百年大混戰,郭荷、郭瑀、劉昞這些儒家學者展現了獨善其身、兼濟天下。河西文化促使儒家文化得以保留傳承。了解到最早的石窟原來是儒家郭瑀講學的地方。千古一僧鳩摩羅什,曇無讖歷經艱險到河西走廊,佛教文化傳入中原,紛爭中的精神信仰。第一個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隋煬帝,是第一個在中國的土地上組織“世博會”盛況的人。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敦煌220窟,體現了畫工技藝高超。敦煌的石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留下了千年間朝代的痕跡。薩班、八思巴、闊端、忽必烈,促使青藏高原納入中國版圖,藏傳佛教文化傳播。(最震撼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不可思議。但居然因墜馬而死。)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復新疆伊利,決一死戰,讓人動容。外國記者拍下的晚清河西走廊影像,一片衰敗,凄涼。閉關鎖國,落后世界,落后就會挨打,痛心惋惜。深感生活在現在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國家,是多么幸福。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一代代年輕的建設者們執著、堅韌,施展才能,揮灑汗水和熱血,歷經艱難萬險,發掘地質資源,建立工業城市,再度崛起。西氣東輸、西油東送,油田,鐵礦,銅鎳礦和有色金屬,天然氣,風能,太陽能,蘭新鐵路,高鐵等等工業的發展,開拓的是工業,建立的是民族自信心。
彈指間,滄海桑田。一剎那,轉身千年。時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終就在這里,曾經發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來的腳步正在繼續。
河西走廊觀后感12
最近先后看完《覺醒年代》《天道》,又陪孩子一起看完紀錄片《河西走廊》,心中熱血沸騰,感慨萬千,想要寫點什么,摩拳擦掌,即便輸出水平有限,也湊合兩三字說說自己的感受。
今天便先來說說《河西走廊》,以前對大西北的印象非常少,看完這部紀錄片,整體了解了河西走廊從漢朝到如今的一個歷史變遷的過程,紀錄片重點講述了有關河西走廊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從最開始,張賽出使西域,中途兩次被匈奴人扣留先后9年,又歷時2年時間逃回大漢,其所見所聞,對西域的了解給當時正一籌莫展對付西北匈奴的漢武帝注入一劑良藥,可謂是及時雨.張騫出賽可以說對中國國家版圖的開拓,對西北歷史的布局猶如盤古開天辟地之同等的作用。此后,漢武帝,衛青,霍去病征服河西走廊,設置自己的郡縣.隨后的兩位漢朝皇帝,漢昭帝,漢宣帝用和親的方式鞏固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地位.漢朝之后直到隋朝期間,河西走廊不斷經歷朝代的更迭,確實當時繼后晉時期避免最好的世外桃源之地,為逃避戰亂,許多文人大家相繼來到河西走廊避難,當時的文人大家熱衷推廣儒家思想,同時苦心研究儒家和當時他們帶過去的經典著作.因此儒家思想在河西走廊在隋朝統一全國之前的戰亂的300年得到廣泛的推廣.
后隋煬帝楊廣統一全國,他意識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祁連山腳下舉辦歷史上首次的萬國盛會.可謂使東西方的商貿得到空前的繁榮,后唐朝入住中原,成吉思汗橫掃整個中亞和歐洲地區,隨后的幾十年里,當時蒙古國統領闊端和藏族部落首領的班智達進行和談,從此藏族歸于元朝版圖.
縱觀歷史變遷,漢朝開拓,元朝,隋朝,唐朝得到發展的鼎盛時期,而在明朝和清朝時,因政府閉關鎖國政策,河西走廊進入了最為蕭條的幾百年.而這幾百年的歷史,中國從過了文藝復興,也錯過了歐洲的工業革命.即便是當時開放國門,沒有當時很好的國民基礎和卓越的領導統治,中國即便知道文藝復興,估計也是hold不住。
到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需要石油和大量的原材料進行工業改革,而祁連山,這座寶山,給中國源源不斷的輸出了石油,鎳,鐵,玉石,水晶等重要的.核心國家戰略資源.為新中國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和力量。
直至今日,內陸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為振興中國的重要要塞.
讀畢,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嘆歷史風云人物變幻,感嘆祖國的打好山河,感嘆歷史先賢為這片土地注入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感嘆這塊巨大寶藏之地帶給我國人民的用之不竭的財富。
河西走廊觀后感13
最近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看了由央視團隊制作的一部宏大、莊嚴的史詩巨片《河西走廊》。雖然我看的進度比較慢,基本上都是抽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來看,但是每次看后都讓我受益匪淺的同時又驚嘆不已,記錄片所帶來的感官認知要比書籍上更為的形象,它所帶來的視覺、聽覺上的沖擊,無疑是對我在歷史方面知識空缺的最好、最快的填補。
本片共分十集,從第一集的使者到第十集的寶藏,雖然每一集所呈現的歷史內容各不相同,但是縱觀整部紀錄片,卻是給大眾描繪了一部中華文明史高度發展的宏偉巨篇。從歷史、貿易、文化、資源等多方面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漢武帝第一次派遣張騫出駛西域探索河西走廊開始,歷代帝王將相、文儒墨客都與河西走廊緊密相連。兩千多年來,河西走廊一直是溝通中西方文化的交通要道,通過這條道路,中國的絲綢、瓷器、火藥、印刷術等傳入西方文明世界,而西方的葡萄、玉珠、音樂、繪畫、雕塑、雜技等流入中原。最為典型的是西方佛教的傳入和中方儒學的流出,使中西方文明交匯達到了頂峰。兩千多年來在河西走廊里的金戈鐵馬、繁華昌盛的景象,讓這片天然形成的貿易、軍事,文化、資源之道,塑造了多個經典的歷史遺跡。如敦煌莫高窟、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金張掖、銀武威、“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酒泉市等等。
看完這部宏偉的紀錄片后,仿佛也把我帶入了河西走廊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去感受那漢武大帝的開拓、隋煬帝的經治、唐王朝盛世繁華的壁畫、成吉思汗金戈鐵馬的一代雄風,以及那佛學無邊的浩瀚。我想僅憑我的文化功底難以對這部偉大的作品做以深刻的觀感,我只能感激生于這盛世,能讓我利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的腦子里對中國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有一些碎片性的記憶和知識上的積淀,同時也讓我對踏上這片古道,游覽各處景色的愿望充滿了期待……
河西走廊觀后感14
央視用一部大氣磅礴、畫面精良的紀錄片,將河西走廊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演繹出來,展現給我們的是鮮活的歷史。十集的紀錄片,每一集都舍不得跳過片頭,總感覺那滿天的繁星是歷史的見證,通過各種歷史人物與故事的介紹,讓我感覺到中華歷史的厚重、文化的精深以及自己的淺薄。
片中結尾:曾經發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來的腳步正在繼續。確實,正是那些已經發生的,才能鑄就我們的現在包括經濟與文化,正是那些已經發生的,才能鋪就我們走向未來的.道路。歷史總是在現在和未來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演繹著,讀古才能知今。
我對歷史不甚知曉,但卻有著想要了解的心,此紀錄片中,講述的有我熟知的人和事,也有我從不知曉的人和事,也讓我了解了歷史人物不同的一面。
印象最深的為,是多大的毅力和決心才能使在異國他鄉,經歷各種逆境的張騫,仍不忘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還有以前從未聽說過的鳩摩羅什,在被關押17年,仍未不忘弘揚佛法,對我國文化的影響深遠至今;還有那個歷史書中的奢靡浪費的楊廣,原來是一個胸有壯志致力發展經濟的一代有為帝王,正如記錄片中所說,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最讓我震驚的還是古人文化與智慧結晶的石窟,那一座座雕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壁畫,無一不是文明的高峰,看到窟中的古籍,被運往國外而震驚世界時,心中有些許的感傷和無奈。
河西走廊的故事,只是我國歷史的冰山一角,一樣的故事在全國都在不停的上演。歷史的長河正如星空,歷史中的人和故事正如星空中的繁星點點,正是已經發生的這些故事,才構成我們厚重的歷史,才有燦爛的中華文明,才能成為永恒值得銘記。
河西走廊觀后感15
最近看完《河西走廊》被震撼到了,我整理了下筆記,分享給大家。
大西北,20xx的旅行關鍵詞。神秘的西域,廣袤多彩的景觀,璀璨的絲路文明,沒有人不向往。若談及大西北旅行,一千個旅行者有一千種玩法,但要說起河西走廊,除卻地理書上的概念,對它的.認識過于蒼白,只有資深玩家才能道出一二。而大西北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黃金段。
《國家地理》寫道,河西走廊是交通要道,也是景觀大道。戈壁沙灘,丹霞雅丹,雪山草原,除了海洋,匯集所有的地貌。它不僅是地理意義的長廊,更是中華歷史上的文化長廊。從漢武帝開拓疆土,西漢張騫出使西域,西域的神秘面紗就此揭開,繁盛的絲綢之路由此而生。留下20xx年華夏文明的縮影。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華夏文明延續至今,生于華夏長于中華的我如此自豪,因此更想一看河西走廊的文明與足跡,真正地認識什么是中國
【河西走廊觀后感】相關文章:
《河西走廊》觀后感10-18
河西走廊的月亮(黃文山)04-30
河西走廊觀后感(精選15篇)08-30
河西走廊觀后感作文范文06-09
河西走廊心得體會10-09
河西走廊觀后感[優秀]21篇09-25
河西走廊紀錄片觀后感(精選8篇)12-07
河西走廊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05-02
甘肅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高空環流特征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