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看見》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看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看見》有感1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里,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
——來自柴靜的日記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閑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獲了更多的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眾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一個鐘情于圍巾,外表似鄰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聲音中透露著堅持與不可退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與正義,剝絲去繭,退去一層層偽飾的泡沫,向觀眾呈現事實真相。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歷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
于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著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夸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著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后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為是、過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夸大和說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書上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讀《看見》有感2
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么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數事情
都冷靜地發生,只有當自己被生生摁在社會里,才會發現之前的顧影自憐和為賦新詞強說愁有其蒼白和無力的一面,學會說人話的確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這樣的現實里,生活自會顯現出張力,也正是這樣的真實才會給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夠強大,能夠塑造人的品格。每個問題的解開都可以窮盡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為這些問題的解開被賦予了“開拓者”甚至“先驅者”的稱號。作者看見了什么?我又能看見什么?作者不愿看見什么?我又逃避看見什么? 書中多數章節記錄的是調查報道,柴靜看到了一些問題,然后去
調查去報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現了調查與溝通的過程,并試圖在其中尋找意義,或給社會、或給當事人,或給觀眾,或給自己。在“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中展現了社會給人造就的無力感,不僅看見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見中國醫療系統包括信息傳播系統的病癥;在“雙城的創傷”中展現了孩子內心的孤獨,不僅看見了孩子任無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見了中國農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了解與認識而已”中展現了媒體對人與事的審判,不僅看見弱
者的面龐,出現一邊倒的傾向,也要傾聽他者的聲音,給平衡報道一個機會,否則每個人都可能會在媒體面前擺出一種受害者姿態。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等多個章節,柴靜對自己的新聞采訪與報道進行反思,不僅看到了自己種種不足,更看見了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可以改進的地方。她報道的事情有時是微小的,有時卻有著龐大的范圍,但是報道也只是一種探索,只是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雖然有時力量弱小,但總歸是一種看見。
讀完柴靜的這本書,為她不斷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動,為自己培養的看的一種態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懷著一種自以為是的生存哲學假裝看不到,在本該清醒的看到認識到的地方,本該看到后大聲斥責的地方,本該看到后怒氣沖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還有心靈,眼睛這時仍是心靈的窗口,不過早已關閉,里面什么也沒有,除了無邊的黑暗。
在看《看見》這本書時,感覺著柴靜記錄的這些事情在我身邊輪番上演,我看見了嗎?看見了什么?看見的是真實的嗎?這些個問題在我心里打了好幾轉,依然是說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見。看見這些對我有什么影響,我也不敢妄下結論,即使因為我看見了,也不一定會有勇氣去改變,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環顧周圍的看見。當然我不一定能夠看得見,知識的缺乏,對人類同情心的遏制,對周圍環境與人敏感度的丟失,有很多會看不見,當然還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見,內外雙重關閉,看見實屬不易。同時,生活的經歷在時時警醒我“眼見不一定為實”,現在有很多的東西已經分不清真假,實質與表象早已分道揚鑣,真可以用假來掩蓋,假可以用真來裝飾。
只看了第一節我的心情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不知道理由。一種無果的沉重。也許只是從書中她的視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識的影子吧。有時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實離我們是這樣地近。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和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看見過的事啊。還記得2003年那場疫情,藥店的板藍根被人哄搶一空,后來又爆發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遭遇大災,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漸漸成長,90后的孩子好像突然就這樣長大了,開始用我們稚嫩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
柴靜在書中說到,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她說那么多年她才發現自己也是用這種模式來看人。老實說,很多事我們確實總是定要分出個好壞來的,可是漸漸發現,我們該知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東西,從眾心理總是如此泛濫。誰沒年少輕狂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堅持的東西是對的.,輕易就被蒙蔽了雙眼,我們欠缺的是歷練,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離她很遠,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群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其實很多中國的問題都是古來有之的,像土地,中國的農民大多是背朝黃土面朝天成長起來的,你不說一句話強制征了他們的地,他們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樣還叫人怎么生活?常常看到類似上述強制征地這樣的報道,然后我也開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動保護別人的利益,是否最終輪到我們的利益受損時我們還能夠像此刻一樣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談笑風生?國人的性子大多軟弱,喜歡依賴,新的體制只是把我們更加標準化,我這么說并不是要抱怨什么,只是道出我看完后的感慨。也許你也可以說,這也是你的親身感受。
“看見”是一個很質樸的動詞,揚著鞭子,趕著黃牛的鄉間老大爺都懂,伴著原始的動作,簡單而純凈。而今,歲月的變遷,我卻越來越不懂這個詞,它的內涵越來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繹著各種復雜。而我期愿的只是我們從今以后看見的就是一種“看見”,伴著清脆的笑聲,簡簡單單。
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歷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見》中也到處體現著人性的矛盾與光輝,體現著人性中本能的善與惡。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說這么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在理性與感性的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想打人一樣事故而實際,對于青春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得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里一個17、8歲的少年對著全國觀眾說“長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里看著,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著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夸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于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為力。因為,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讀《看見》有感3
恰逢看了柴靜最新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回憶起之前看過她寫的《看見》,便翻出來再回味一遍。結果重讀那些事件,發現仍然感觸頗深。讀完書,閉上眼,那些事件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閃過。
我曾思考過,究竟是什么力量給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終,我在章節題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一句話狠狠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心都為之一震。無論是華南虎照片的真假之爭,采訪排污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質問,還是記者隱瞞教師收留兒童卻收報酬的事情,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力量。"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工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這是一名觀眾在博客上批評柴靜的.話,令我感觸頗深。讀完這句話,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客觀看待一件事物或評判一個人的困難之所在。尤其對于像柴靜這樣的記者身份來說。因此,我認為記者和法官在某個層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公正。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問題,記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去報道真相。一味地批評、抨擊只是嘩眾取寵,只會誤導人們,引起公憤,社會秩序甚至會陷入無限的黑暗當中。因為,記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運工。當人們無法準確了解真相時,只能通過記者來尋找答案。而輿論,往往是無法估量的強大武器。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這句話,我認為是全書的精髓所在。新,即新聞;舊,即舊識。它們之間本無沖突,因為時間車輪不止,新的始終會變為舊的。而真偽,永遠是兩個對立的層面。記者雖總是奔跑在新聞最前線,但讀歷史,卻能鍛煉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贊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不僅是記者,學會不隨聲附和地盲從,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評詆地盲沖動,更應該是我們所應培養的素質,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所在吧。
我的夢想職業是律師。因此,書中的律師郝勁松吸引了我。他并不是什么為大企業大事件辯訴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義,在與這社會上的不公、不合理作斗爭。"我要把他們拖上戰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的確,任何地方出現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都可以說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過程。權利擺在那兒,不是用來做政治題,用來供養,而是切切實實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勇于糾正錯誤,與不公抗爭,這不是反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努力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郝勁松,這個名字讓我認識到了"公民"兩個字的含義,讓我看到了正義,讓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決心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獨立而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柴靜對于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讓我懂得,當真到極致,便不再存在什么無法抹平的矛盾。
讀《看見》有感4
這本書描寫了一位小女孩姬得,在放暑假的時候,她和弟弟到農場度假,卻巧遇一位美麗的少女吉麗的故事得。
想像力豐富的姬得獨自帶著弟弟約翰到伯父的農場過暑假,她為自己和弟弟取了新名字,她叫姬得,弟弟叫腳指男孩。在農場里,他們遇見一位高佻美麗、氣質優雅的養豬女孩吉麗,姬得對她深深著迷,還把她當成偶像!
有一天,姬得在一本老舊的`雜志上看見一張非洲皇室女王的照片,那人長得和吉麗很像。于是她猜想吉麗也是女王,所以她把吉麗的故事告訴村里的每一個孩子,吉麗則是想盡各種方法,再三向姬得解釋自己不是女王,但是姬得還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不聽吉麗任何的解釋,反而覺得吉麗是個偉大的女王,不想讓身分曝光呢!之后的日子里她每天跟蹤吉麗,希望找到更多線索。直到在一次特別的會面中,吉麗告訴姬得自己真的并不是女王,姬得才終于相信坦然回到現實。
故事結束了,雖然吉麗不是真正的女王,不過,在姬得的心目中吉麗仍然是一個女王,是她精神上、心靈上的女王!
我們要分辨夢幻與現實之間的不同,并勇敢面對現實。只要勇敢走出幻想、回歸殘酷的現實、重新肯定自我,相信自己,也必定實現夢想。
讀《看見》有感5
《看見》是記者柴靜所撰的長篇自傳集。它記錄了十年間重大的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等的記錄,更有柴靜個人的精神成長歷程。柴靜首次將十年央視經歷、個人成長心路與中國大事件糅合在一起,傳達了對人的“同情之理解”和對“眾口一詞”的質疑。
有人說柴靜的新聞帶了很強的個人感情,可也許就是這種個人情感,才讓她的新聞看起來比別人有溫度,她的好是內容,文字細密,信息量大,像個電影里的長鏡頭,從從容容地白描。你以為演完了,才不是,她換個角度喘口氣接著來,又是一個新層次,一些更深的東西。文字寫得踏實,文字里沒有戾氣。
這本書應該是新聞專業學生,或者新聞從業者必看的一本書,不管是學習她的'采訪技巧,還是吐槽她的不客觀,總是,黑粉也是粉!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以下節選一些書中句子供大家參考,但是這本書最精彩的應該是故事講述方面,而不是精華句子。
讀《看見》有感6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為其他,只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為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周,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溫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知道。”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回蕩起她的話語“我摸著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著就是活著。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里,“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后,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后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為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里,《山西!山西!》頗有文藝范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于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干,臨汾人民說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為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悲劇的無奈與無能為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悲劇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為著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后記
從非典病房里溫熱而跳動的血管,到雙城創傷中迷情的內心世界;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山西,到真假華南虎的精神檢驗,再從已命名之的“柴靜兩會觀察”,到5-12汶川告急……一件件如數家珍。十年已至,伴隨著柴靜的故事給予我們的震撼與共鳴,我們不假思索的從蒙昧中掙脫,體驗真實的活著,正如她所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何而出發”
讀《看見》有感7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是《看見》這本書中最觸動我的一句話,讀《看見》有感:真相背后。整部書沒有花俏的語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來,讀起來不感到枯燥,有著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覺。有時讀到書中作者與同事的調侃,我也會會心一笑,有時會隨著作者的文筆陷入短暫的思考。我不是個善于思考的人,這部書卻給了我思考的話題,同時也給我打開了一扇窗,從這扇窗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在這個國度里有繁榮,也有衰敗;有光明,也有陰暗;有無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這大概與作者的記者身份有關吧,畢竟常年的實事調查都是在觸及中國社會最底層的痛,而記者在調查之中也親眼見證了這些傷痛,這無疑會改變作者看待社會的角度,也正因為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遠。
《看見》這部書可以算是央視記者柴靜對她記者經歷的一次總結,也是對往日生活的一次紀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話題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屬于冷門,也正因它們冷門,才更加觸動人心。做記者久了,體驗了各種不同的生活,親歷了各種不同的傷痛,才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這部書恰逢中國正在經歷轉型之痛,以往擠壓的社會矛盾因為媒體而幾乎在一瞬間爆發了出來,這些矛盾有的是社會觀念引起的,有的是經濟發展導致的,也有的是突發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劇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傷痛都需要社會勇敢面對。有的問題糾纏不清,像一團拆不開的毛線,卻直指時弊;有的問題顯而易見,像黑暗中閃動的燭火,卻無人在意。
讀完這部書之后,我卻一時間想不出準確的語言來點評它,只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不浮華,很真實,困苦之中滲出快樂的滋味,每一章都有豐富而全面的思考。"回過頭來再看這句評語的時候,我有些責怪自己的膚淺了,讀完一本書最大的成就不是讀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讀后感《讀《看見》有感:真相背后》。而這句評語刻意地避開了書中那些沉甸甸的'現實,還有那些連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書中有很多思考其實普通人也會想到,但這些思考與書中的采訪聯系起來卻顯得更加深刻。只因為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經歷如此多的波折,才對人生少了許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為記者深入非典重癥區采訪之后,她說:"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么幸福。"而當調查農村土地改革問題的時候,她說:"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東西脅迫,包括民意。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地方來看我們自己。"而當討論到中國的民主法治進程時,對合格的公民的闡述可謂精辟。書中說道:"能獨立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參與國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我認為他才算一個真正的公民。""今天你的權利受到損害,你不說話,明天你就會失去更多。"我想,若要普及法治,健全民主制度,最終需要的就是教育國民成為一個真正的公民,而不是讓他們置身事外。而對于山西工業轉型難題的報道也很全面而透徹,書中指出了過去數十年山西經濟發展的通病,并反駁了經濟增長優先的論調。她說:"我們總說國家要體面,如果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灰頭土臉,我不相信這個國家會體面。"當采訪到矛盾突出的拆遷與土改問題時,作者感概:"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經濟問題。"
上述的這些問題由于媒體的報道或者由于自己并不在意,普通人很少去認真思考。面對新聞信息的爆炸性增長,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是應該被媒體引導,去相信媒體需要我們相信的各種"事實",還是擁有主見,理性思考,不致于產生新的偏見?記者的目標是真實呈現,真實意味著公正與尊重,點評應該交給觀眾。那么觀眾的目標就應該是在各種真實之中找到真實背后的真相。我不禁要問,真相背后是什么?是疼痛?是掙扎?是希望?是無奈?真相是殘酷的,也是可貴的。但真相又有許多種呈現的形式,而每一種形式都包含著偏見,卻并不虛假。然而,僅憑一己之力探求全部的真相又談何容易,作者說:"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間。"我們只能希望不斷接近真相,不斷接近人性。因為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
雖然我不是記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記者肩上背負的使命,就是不斷探求真相背后的隱情,正如科學家不斷探索宇宙,哲學家不斷探索真理,藝術家不斷探索美一樣,那都是一次次坎坷而漫長的遠行。
讀《看見》有感8
什么是好文章?我讀了10年的語文,怎么說也有些心得可以入目了。我的老師與我說:“一篇好文章當先抑后揚,人物刻畫,修辭手法,情節當一波三折。”而十年里我靠老師的話寫出來的算是文章的不過一只手的數目。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大概講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在我理解什么是好文章之前,我根本就沒有去理解什么是文章。什么是文章,有人言:先做人,后作文。文由人心生,寫好文。當寫好人。要寫好人,首先應當看見。
《看見》的作者柴靜是一名記者——一種抽出個人感情,挖出真實的血淋淋的職業。柴靜就是這樣赤裸裸的說自己,赤裸裸的說記者。“我并沒有可以選擇標志性時間,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我只是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我試著盡可能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種真實的寫文態度——我并不是刻意的選擇,我只是誠實地寫下。
什么是文章?什么是記者?難道只是發表個人感想,個人看法嗎?就像曾經的踩貓事件一樣。曾經在網上瘋狂的流傳過一個視頻。一個女人穿著細長細長的高跟鞋,白皙美麗的腳踝,圓潤的足尖,腳下是一只小貓,長長的鞋跟捅穿了貓咪的眼眶。白皙的足,鮮紅的血,細長的高跟鞋。貓無力反抗,活生生的被踩死,女人面帶微笑。
這么一個道德底線淪喪的血性視頻,里面的女人當然受到了怒不可遏的網友的全力嘲諷與批評,有網友甚至人肉了他。在這時,給你寫文章,你會怎么做?是以泯滅人性為話題,還是以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為話題?但無論如何,那名女子一定是活生生面目猙獰的反面教材。
在眾人口水紛亂之際,柴靜堅持采訪視頻中的女人。女人最后答應了,于是柴靜問他為什么,很多很多的為什么,她是或不是的.回答。柴靜最后問她自責嗎?她哭了,她說這是她過得最快樂的一天。自從她被人肉出來,女兒無法上學,她一人只好離開家庭,四處游蕩。
什么是文章?就是我想看見全部的真實,我不想不知天高地厚的用文章向你灌輸強硬的對錯觀念。我只想讓你認識與了解,我想讓你透過我的文章看見。
那什么又是好文章呢?我想在引用一個真實的故事。郝勁松——區區一4E2A學法律的大學生而已就是認為地鐵收了公共廁所使用費五毛錢不合理,就把北京地鐵公司告上法庭。兩年,他打了七場官司——與政府。甚至只是為了火車上無法開出的一瓶水的發票而起訴了鐵道部和國家稅務局。柴靜采訪時問為什么?他說他只是像黑人運動前那位不肯為白人讓座的黑人女人一樣。
“我只是討厭屈服。”于是這篇報道被寫成了文章,于是一位農民陳法慶為農民土地上訴,后用了不恰當的激烈詞語而獲刑。柴靜采訪他,他說:“因為我看過一篇文章。是說一個郝勁松的律師,那篇文章叫……叫什么屈服?”“《我只是討厭屈服》”柴靜說。
他略帶驚奇看了柴靜說哎對“在那篇文章里,那個律師說了一句話,他說權利不用來伸張的話,就是一張紙,”一片好文章,就該這樣。能在我看見過真實的內心化為文字后,將文字中漫溢出的力量透過黑白的世界插入別人的心底,將力量傳遞。
《看見》這本書每個字都是真實,每個真實觸動的人心都是好文章。看一百本公式化轉承起合的作文選,不如一本《看見》。它讓你反思,去想象剝開世俗,你最初執筆落下你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個字時,你為什么而寫?什么是文章?什么是好文章?
讀《看見》有感9
“在清水里嗆嗆,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滾滾,十年之后咱們再來討論。”原來,明白一個道理需要好久好久,這就是成長。
柴靜有她的情懷。“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是懷著這樣的想法,才推著她一直關注一些別人不愿意關注的社會問題。柴靜的同事們送她一副對聯:“柴小靜,勇于自省,永遠任性。”柴靜的確也是這樣的人,如對聯上說的一般。柴靜在日記里寫:一個人得被自己的弱點綁架多少次啊。她試著克服自己的些許暴躁,害怕自己在半山腰就號啕大哭,。
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她的情懷和她的弱點。她最初的弱點是不夠客觀,她也一直努力改著。然而,若是一個人不用有如她那般的情懷,那個人極有可能永遠都無法擁有。
書里有句話“實習的醫生都很同情受傷的人,會陪著他們難過,但是如果一個醫生只是握著病人的'胳膊,淚水漣漣,這幫不了他們,冷靜詢問才能求解。”那時的柴靜,不就像一個實習醫生嗎?她有著人們所說的文藝范兒,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天藍得不知所終,頭頂肥大松軟的白云,過好久笨重地翻一個身。傍晚風暴快來滿天黑,只有長云的底部痛痛快快一抹鮮紅。
?“我有一個階段,勒令自己不能在節目中帶著感受,認為客觀的前提是不動聲色,真相會流失在涕淚交加中,但這之后我覺得世間有另一種可能——客觀是對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沖突的感受自會相互克制,達到平衡,呈現出“客觀”的結果,露出世界的本來面目。”所以,文藝和客觀并不矛盾。柴靜可以看見天空的美好,嘆一聲天空湛藍,不知所終,吟一句海子的“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生活就是嚴峻的歷,學的越快越好,我永遠忘不了那一記耳光,對我來說,它就像一個吻。”這句話里,我看到了柴靜的歷練,她也走過艱辛歲月,但的那一句,既說出了艱辛,也看到了孩子般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在柴靜身上,我看見了真正的成長。下面引一段柴靜的采訪:我不感到“輕”,我覺得每天過得快快樂樂,有飯吃,有床睡,三兩知己與我玩耍便已足夠。生活多浪漫,多美好。
“嗯,這沒錯。和豬的本能一樣”!
在柴靜的身上,我看不到懶惰,她永遠追求進步。“風動,樹梢動,月光動,你別動,就會看到端倪。”這句話讓我震驚,我看見了柴靜的決心,那是她的成長總結:永遠堅定不移。
《一代宗師》里宮二對著葉問說了一段話,“我爹常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柴靜做到了。
那是我認識的柴靜,永遠任性,卻堅定不移。
讀《看見》有感10
《看見》的作者是柴靜,她曾在湖南文藝廣播電臺主持“夜色溫柔”,在湖南衛視主持“新青年”。20xx年,她被陳紅選進中央電視臺,先后在“時空連線”“新聞調查”24小時”“面對面”等欄目擔任主持人和記者。
在書中,我們可以通過柴靜的個人經歷,來了解到那特殊的20xx年,不怕死,甘冒危險不顧生命的安危,在非典時期去病房采訪的她;去到小山城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對峙與對抗的性質;做新聞題目過于邊緣而所得到的道理;以及家庭中發生的問題;山西的土地問題;討厭屈服;兩面觀察專欄的事…
柴靜在序言中寫到,她并沒有選擇標志性的事件,只是選擇了在那些事情中,留給她強烈生命影響的人。柴靜說:“想要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柴靜寫《看見》數年,寫寫停停,但總是會帶給我們反映最激烈、最真實的情感。
我個人非常喜歡柴靜,喜歡她的善良,果敢和真實。我們都在嘗試著去不斷地去推翻,不斷地去疑問,不斷地去重建,但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我們要不斷地去實踐,去看見。
走進《看見》,那些一幕幕觸目驚心、令人感觸深刻的事件浮現在眼前,如同往事的云煙,又似昨日的余暉。那真實的筆觸,帶給我們的是最深刻的感觸。
“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用力舒展,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這才是活著。”我也喜歡新聞這項工作,當捧起這本書時,才發現自己的理想是如此的難以實現,如此的艱難與痛苦,這份工作是何等的不易?人們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住心靈的窗,被概念化,被格式化,這些思維,就在那些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常看不見更多的是對自己的熟視無睹。從事新聞工作時苦與累的,更是一種責任與社會性的東西,看見太多,生活的閱歷也會隨之增多,了解的.事物也會更多。但,請記住,不要被灰暗蒙住心靈的眼睛。若你想看見,請先睜開朦朧的眼,用其他的角度來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社會性問題和人生的道理,生命是一個流動性的過程,《看見》教會了我很多,也影響了我,更加的激勵了我。我們要擦拭自己的眼睛,用心去看見這個五彩繽紛卻又是非黑白顛倒的世界,再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這個世界。
讀《看見》有感11
生命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讀《看見》有感1000字:
《看見》是柴靜作為一名記者,對于生命的真實訴說。書里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憤怒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看見》不僅是柴靜采訪的成長記錄,更是對中國社會十年間的變遷的真實注腳。
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志性事件,她的目光投射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通過閱讀才明白,生活在同一城市“那些我知道,卻沒有感覺到他們存在的人”在趙鐵林的鏡頭下,那些黑白鏡頭下拍攝的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蒼白的月光打在她們本該稚嫩但卻蒼老的臉上。她們大多還只是十幾歲的女孩,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沒有天真的`笑意。在破落的街巷里,在生存面前掙扎的無奈,她們從農村懷著希望來到都市,最后卻淪為“風塵女子”。從前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電視上演的那樣美好,可逐漸懂得,沒搬上熒幕上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文字所表現的不及真實的萬分之一,柴靜說:“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我不曾體會過的,卻有人在經受著。生命的尊嚴在生存面前,不過是被無情的踐踏。我們總是習慣忽略邊緣人群的存在,以固有的偏見審視她們,用自以為高尚的道德睥睨她們。她們是社會中不被接受的一部分,更是需要幫助,關懷的一部分。
柴靜在《沉默在尖叫》里采訪了十一位女囚犯,她們皆因殺夫被捕入獄。女囚們大多帶著被家暴后的陰影在獄中服刑,有的臉上還帶著被家暴后的傷疤。影視作品中偶有會拍攝這類題材,折射出的只是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
丈夫在電梯踢踏妻子,揪著妻子的頭發,在地上踹,一次次觸目驚心的新聞也無法止住暴力的拳頭。被家暴的女性往往不敢反抗,害怕自己的丈夫,她們擔心被別人知道,只是穿著長袖擋住身上的淤青。這些創傷,沒有人問那些殺夫的女囚們,法院只判她們的殺夫罪,無期,死緩,無期,死緩……她們的余生只能在獄中,她們的孩子在失去父親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全世界都存在無法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諾給人幸福,但應該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極端的不幸,不幸的是,我們國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家暴體系,制度的不完善,使許多被家暴的人不敢站起來與家庭暴力反抗,她們更多是選擇忍受。
柴靜的采訪把現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逐漸明白,那些深藏在人性中的善與惡,一點一滴滲在這個社會里。生命的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我們能做的是把我們所看見的不公,盡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更好。
讀《看見》有感12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溫情、溫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著這個說這是“表演”,那么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里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溫暖也不那么相信了,仿佛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溫暖才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溫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溫暖的人么?你表達出那么多的溫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于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溫暖充滿信心,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為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讀《看見》有感13
《我看見的臉》一文中,徐則臣收集了許許多多與眾不同的臉,每張臉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每張臉也各不相同,或年輕,或衰老,或快樂,或憤怒,或悲傷……每段不同的經歷,共同構成了這篇別樣的文章。而我,在童年時代里所“夢”見的臉,是所有對自然充滿愛的人們的憧憬。我的母親曾對我說:生意場上小販們的生活經驗與評價一個人的品性好壞的能力,其實不比生活在高端社會中的人們差,因為他們看到過許許多多不同的臉。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人世浮華,潮流涌動,落筆生花,人海相逢。所謂的過眼云煙不過是文藝青年們的眼中世界。我耳朵里的夢是關于東北的大街,關于那條弄堂小巷里的日日瑣事,那悅耳的聲聲叫賣……他們的一切,早已映入我的腦海,繪人我生命中最深的角落。
我的外婆家在東北一個平凡而又溫情的小城里。整個小城四周環山,山上郁郁蔥蔥。一泓清水繞綠樹,白云藍天抱碧草。云朵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張臉,一張觸手可及的臉,甜美而不失溫柔。那些美好只充斥在我的童年時代,如今,也只能在夢里或是相片里細細回私、品味了。
每天清晨,睜眼最先看到的是外婆外公忙碌的身影,那是他們特有的臉,樸實、勤勞的臉。接著是洗漱臺鏡子里睡眼惺忪、頭發蓬松、雙眼無力和之后的神采奕奕、衣冠整潔成鮮明對比的我的臉,是童真、稚氣的臉。接下來到城鎮上的菜市場和小巷里所見的`“臉”雖沒有徐則臣收集的多,印象深刻,但卻也別有一番韻味。對于常年生活在山溝溝里的農民來說,他們的手上肯定是布滿趼子、刀疤的,那專屬于他們的臉,是特有的辛勤的臉。農民們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一條條“壁虎”爬滿了他們黝黑的臉龐,而眼角、嘴角和眉心處則是一道道或深或淺的皺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張張臉,相同卻又與眾不同。
對于他們來說,夏天是他們最忙碌的季節。每天早起全副武裝到山上采藍莓,藍莓個頭大,粒粒飽滿。挑到集市上去賣,十兒元一斤賣掉,一個月也能賺不少錢,至少生活費肯定不成問題。滿足的笑容和汗水布滿他們的臉,樸素、艱辛常常鐫刻在臉上。那兒的黑土地里種滿了土豆、白菜、豆角、蘿卜……它們是冬天地窖里的常駐者。除了它們,冬天里還有不可缺少的大雪,片片飛揚,房檐上又尖又長的冰柱根根垂下。嘴里呼出的白霧模糊了雙眼,孩童們手里的雪球是他們歡樂的源泉。冬天就這樣過得充實而又不失快樂。它們就是農民和孩子們的臉,特有的溫暖的臉。
那個北方小城鎮里的溫情舊事就像是一張大臉,從前的寫滿了稚嫩,終于在星光劃過后變得成熟、大氣,那是一張出現在我夢中的臉,這與我的爺爺奶奶居住的水鄉江南有很大的不同。江南水鄉的臉是一張美麗、溫婉而又細膩的臉,透露出一種迷離、朦朧。而北方的臉卻是那樣的粗擴、質樸、真實。表情不會瞬息變化,但喜怒寫在臉上,它們是靜態生命里的“臉”,充滿了地域風情,直露著別樣的情愫。
歲月就這樣跌宕起伏,最終又平靜而溫情地走過。我終于離開了我短暫而美好的童年,步人了我的青春年華,可是外婆家那些別樣的“臉”,恐怕我今生難以忘懷,那是鐫刻在我心里的鄉韻、鄉情、鄉愁
讀《看見》有感14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蒼穹之下,有人打破平靜大聲呼喊醒來,呼喚看見。看見什么?看見憤怒,看見痛苦,看見勇氣,看見真相,看見通往真實之路上的復雜人性,像森林里抽枝發芽盤根交錯的重重蔭蔽,像無盡波濤下浮沉擺蕩清澈又渾濁的`海底世界,最終我們掙脫蒙昧與刻板化的慣性,看見自己堅固武裝的外殼下脆弱細嫩的內心,看見那些潛伏在無意識里對人和世界的理解。在生命中,我們需要這樣的片刻,停下來想一想正在做什么,正在經歷什么,從而獲得一種震顫的成長的力量,像電光劃破長空,驚蟄的春雷滾過,然后大雨滂沱。
柴靜的文字,像她筆下描述過的四川深山里雪中滿樹的小橘子,小小的鮮紅一粒,是被風雪淬過的甜,是從柔軟心底凝出的鋒銳與剛強,飽含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溫柔。“能夠知道世界是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
讀《看見》有感15
這是一本書打動我的書,幾年前看到話,也許我會覺得是一本普通的雞湯書,不會有太多感覺,但今天看到它,卻給了我很多啟發與收獲,推薦下。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同,人生階段不同,遇到的困惑也不同,還是希望對這本書對你有用。
書中主要觀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她通過多年研究,提出人與人的不同,在于思維模式的選擇不同,成長性思維VS僵化式思維。僵化式思維認為人的思維特征是固定不變的,成功就是要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體現自身的價值;而成長性思維,認為一切都具有發展的特質,人們可以不斷地拓展自己,學習新事物,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
簡單點說,前者認為,能力是固定不變的,人們需要不斷去證明;后者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發展和提升的。
當你進入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就如同進入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僵化式思維的世界里,挫折就意味著失敗,例如考試考砸、比賽失利、被公司炒魷魚、被人拒絕,都意味著你不夠聰明或者沒有才能。而在成長性思維的世界里,沒有成長才是失敗,也就是說,失敗僅僅意味著你沒有充分體現你自身的價值或者沒有完全發揮自身的潛能。前者眼里,努力嘗試被認為不夠聰明,沒有才華;在后者的世界里,努力嘗試和探索正是使你變得更聰明、有能力的必經之路。
啟發與思考
按照書中的說法,我對照了一下,滿頭的汗,在我的思維模式中,原來存在著這么多的僵化式思維,比如我自己就會更多相信人的天賦與才華,內心的獨白也常常會是"評價與被評價",對要如何努力和戰勝挫折沒有太多關注,更多是順其自然。
我記起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們,好多年沒見,再見面或者聽說時,有一些人就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和成長。我也曾疑惑過,在記憶中,原來某某某,看不出來啊,很普通的樣子,現在已經很有成就了。想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更多是來自成長性思維和努力奮斗、戰勝困難的結果,而并不完全是依靠機遇。
你理解和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斷發展的嗎,這對你影響有多大?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曾經認為自己不行但現在卻表現出色的方面?想一想那些你認為普通卻后來發生很大變化的人?這對你教育孩子會有多大影響呢?
商業:領導思維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你是否從內心相信,員工通過努力會發生改變,員工現在的表現,是起點而不是終點。你是否愿意更多的給予員工發展、學習、培養的機會?作為一個領導,你是否從內心里,真的相信員工的能力通過刻意訓練和工作實踐,可以逐步提高?
現實情況是,有很多企業管理者,并不相信人的自我成長能力,對員工判斷也就一直停留在最初的評價上。而具有成長性思維的經理人會認為:擁有天賦固然是件好事,但只意味著他有一個很好的開始,要更多致力于自身和員工的個人發展,給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培訓機會,關注員工的日常表現,歡迎員工提出各種建議。
很多企業開展的培訓沒有成效,是因為企業自身并不相信人內在發展的能力,當人們堅信能力發展的可能性時,很多培訓項目才能發揮作用,把員工變成"人力資源"并且不斷地開發出他們的內在潛力。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你是成長式思維還是僵化式思維?你是為了完成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還是為了證明你個人能力而努力?這個起點的不同,就會帶來很多的不同。還想問問那個老問題,你認為領導才能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習得的?
人際關系:愛的思維
社交能力與其他能力一樣,是一種真正的能力,不要妄加評判,要擁有好的社交技能,通過不斷學習并練習,不斷改進,就會提高這個能力。
在戀愛關系中,僵固式思維認為,戀愛該是上天注定的,完美的,永遠和諧的關系,是心有靈犀的,對任何事情都要達成一致的。就像童話故事結尾中說的:"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成長性思維會認為,兩人之間的關系是需要去經營的;美好而持久的愛情需要靠努力,要不斷磨合兩人之間出現的不可避免的差異。雙方都要付出努力進行好的交流,確切的說法是,"他們從此努力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兩人關系中,成長式思維讓你超越自我,不要總是去追究責任,而是去理解問題,讓這種思維模式帶領你們一起去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思維方式的形成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傳遞著某種信息。從現在開始,要注意對孩子說的話,固定思維模式:你的品質是與生俱來的;成長性思維:你在不斷成長,而我非常看好你所取得的進步。
你是如何給予孩子表揚的?孩子們都喜歡表揚和贊美,尤其喜歡別人表揚他們的智力和才能,而家長們也以為,通過表揚孩子們的頭腦和才華,孩子們就會很自信,但事實上,一旦孩子遇到難題,或事情出了差錯,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自信便很快消失,積極性也沒有了,孩子需要誠實和有建設意見的反饋。如果家長想幫助孩子,應該更關注他的努力和成就,鼓勵孩子熱愛挑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并且不斷學習。
作為家長,你是更注重孩子的長期學習能力,還是更關心才華、外表和名聲?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你是相信孩子的才華是與生俱來的,還是深信這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獲取的品質?好的老師,相信每個孩子通過努力,都可以成長和改變。
覺察一下我自己,記得兒子小時候,家里的親戚,常會夸贊他聰明,比如,大人們并沒有怎么教過他識字,他自己就認識很多字,姥姥也常會夸他非常通人情,小小年紀,就好象了解別人心里想什么,而我自己也常常會夸他真聰明,兒子為此也很得意,認為自己就是非常聰明,認為這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卻在不知不覺中少了一份努力;還記得兒子二年級的時候,去參加學校運動會,他不是很積極,也不太想參加,因為他在體育方面不是很擅長,在其他方面,他會認為自己做得很好。我現在回想,這種體育上的落差也許會讓他自我感覺不好吧,而我那時候應該做的,是從內心里相信孩子,鼓勵他,通過不斷練習去提高,當然,如果他有意愿提高的話。
如何去做
人與人為什么如何此不同,是思維模式的不同,你是有選擇的。思維模式是存在于你腦海中的信念,它們非常強大,可以通過改變自我意識去改變思維模式。書中提供的建議是:
將內在心理獨白由"評判性"轉變為"成長型"
思維模式構建了人們頭腦中的思考過程,引導了對事件的全程解讀。僵固式思維以評判為中心,在接收到信念后,對每件事,每條信念都會作出一個強烈的判斷。如果事情是好的,就給它貼上積極的標簽,如果是壞的,就對它作出負面的判斷。
相比之下,成長性思維模式的人,也在不斷看到所發生的事情,但是他們創建的內在獨白不帶有對自己和其他人的評判性內容,他們對積極的和負面的信念也很敏感,但是卻更注重: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我怎么樣才能提高?我怎么樣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遇到困境,邁出第一步
如果遇到一件事情受挫,想一想你的目標是什么,然后再思考一下你怎么可以達成這個目標?你可以收集到什么信息?你接下來可以采取的第一步是什么?
可以實施的計劃往往是生動而又具體的
每天人們都會計劃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有難度的.事情,但是往往并沒有按計劃去做,而是想:我明天去做吧!甚至發誓:第二天一定會完成這件事。但發誓往往都毫無用處,一天又一天過去,事情仍無進展。
可以實施的計劃往往是生動而又具體的。想一想你要做的事情、你想學的東西或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什么,然后制訂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你什么時候能夠從頭到尾實施你的計劃?你打算在哪里實施?怎樣實施?仔細考慮好細節。包括實施計劃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步驟。這樣的計劃才會有后續的發展和成功概率翻倍。
感覺很糟,但卻可以做得很好
在遭遇挫折以后,感覺很糟糕,但沒有關系,計劃要實施還是得實施,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他們感覺越糟糕,他們就越會去做一些有建設性意義的事情,越不喜歡做,他們越是要做得出色。事關緊要的是,你必須要定出一個具體的、成長式的方案,并且將它實施到底。
對待孩子
你的孩子是天才嗎,不要夸贊他聰明,而是鼓勵他通過努力,戰勝困難,取得進步,才是值得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做什么事了嗎?""你從做錯的這個事中,領悟到了什么?"…把這些問題問問孩子,然后和他一起分享你們所做過的事情,所付出的努力,所采取的方法等等。你們也可以討論一些昨天還不會,但通過今天的練習而學會的技能。
由僵化式思維轉為成長式思維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過程,成長性思維模式會要求你接受一些令你恐懼的事情—挑戰、奮斗、批評與挫折,也許你還會害怕接受你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但是接受成長性思維模式會讓你更接近真正的你。轉變思維模式并不是僅僅聽幾個忠告,學習幾項技巧,而是要用新的方式看待問題,從"評價—被評價"轉向到"學習—互助"的思維上來。要不斷地成長和進取,這需要化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相互支持。
我自己有一個思考,成長式思維模式對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但主觀意愿和有興趣同樣很重要,即"有意愿的刻意練習"。成長性思維是以相信變化為基礎的,你是有選擇的,前提是:你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嗎?
【讀《看見》有感】相關文章:
讀《看見》有感:看見11-11
《看見》讀書心得06-21
看見的作文07-21
看見作文03-05
看見的作文02-27
《看見》心得03-13
看見作文11-13
看見讀后感04-01
看見讀后感05-01
《看見》讀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