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馮志遠電影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1
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電影《馮志遠》就是最好的詮釋。具有四十七年教齡的教師馮志遠是那么的樸實、簡單。那份教師崇高的職業一精一神,讓無數觀眾為之感動。
影片一開始,退休了的馮老師望著陪伴他教師生涯的沙漏。沙子通過細細瓶頸下落,而他的眼神里則充滿著對往日歲月的渴望。年輕時候的馮志遠,只身一人來到了偏遠沙漠地區的鳴沙中學執教,前途就如同茫茫無際的沙漠,看不見一點指向。由于各種原因,學校輟學的學生增多,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馮老師選擇的是勸導家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讓孩子上學。不負眾望,馮老師教導下的孩子們日益進步,也和學生們打成一片。當得知學生抱怨語文課無聊,就創造條件,進行課堂表演。他們所表演的課文《海燕》在高聲朗誦和富有沖擊力的音樂下,更顯氣勢磅礴,也賦予了馮老師海燕般無畏勇敢一精一神。可惜受到上級領導的指示,馮志遠要調到別處任教。不舍老師的學生手捧蠟燭,夾道送別充滿淚水、不忍離去的馮志遠。
由于先天一性一的疾病,馮志遠的眼睛在教書三十多年后徹底失明。可是,他不顧學校領導的勸告,堅持在課堂上繼續他一直鐘一愛一的職業。最終,公開課《岳一陽一樓記》聲情并茂的朗誦感到了所有在場的師生,與其說是朗誦課文,不如說是道出自己多年教學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緣由。馮志遠這一“生命不息,教書不止”的一精一神鼓舞了學校全體師生,校長還專門為他訂制了黑板,讓他板書時不會“重字”。學生當然也懂得了關心,每次老師的飯碗總會有更多的咸菜。可是,身一子始終還是撐不住,在堅持任教四十七年后,他離開了熟悉的`學校,離開了讓他自豪無比的教書講臺。
在影片中,馮志遠并沒有多少在講臺教學的職業鏡頭,更多的是與學生之間的互助與理解,甚至在失明后幫助困難的學生賣紅棗。老師固然可以教會我們知識,但是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更多課本上沒有的,受益終身的道理。馮志遠是一個以身作則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了所有的學生,讓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還懂得更多,更多……教師,就是應該具有這樣的職業一操一守。無論在講臺上、講臺下,教師更應該學會潛移默化地教導學生,而這些受到影響的品德、思想不是任何知識可以彌補的。
可惜的是,面對一個真實而且不錯的題材,編導并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對電影進行更多的創新改造,與所有先進一性一教育電影一樣平庸,只是講了一個故事,加上說了一點道理。希望日后能看到更為優秀的教師題材影片。希望有更多的優秀電影展現在觀眾面前。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2
今天下午我懷著激動而崇敬的心情,看完了《馮志遠》這部感人肺腑的電影。剎那間,我的心扉受到了一種強烈的震撼。
影片主要講述了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的馮志遠辭別了新婚的妻子與溫馨的小家,帶上簡單的行李,踏上了西去征途,他被分配到中寧縣鳴沙中學承擔教學任務。他含辛茹苦地培養出一萬多名優秀學子,卻因教學環境過于惡劣,長時間的工作,嘔心瀝血,勞累過度,最后造成雙目失明的如此感人的事跡。
當我看到“馮志遠來到了一所坐落于沙丘邊緣的鄉村中學,那兒只有透風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坑,冒煙的土爐子,藥瓶改制的油煤燈,每月十四斤的糧食供應……許多支教的年輕老師悄悄離開了學校。但馮志遠并沒有走,而且承擔了教授語文、歷史、地理、俄語四門課教學任務……”這一幕幕令人感動的鏡頭時,我頓時心潮澎湃,心中一股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有許多支教老師悄悄離開了學校,而馮志遠老師呢?他并沒有走,因為他有著熱愛自己的事業的敬業精神。他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除了這個鏡頭記憶猶新,還有另一幕在我腦海中歷歷在目!霸诮虒W之路上,不知不覺就過了42年了,雙目失明的馮志遠年到七旬了,身體情況越來越糟,他在會堂里為千名學生講完最后一堂課,離開時,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信念就恩,紛紛前來送馮志遠,因工作勞累并且干過多農活而導致眼睛失明的馮志遠感動萬分,舍不得這方水土和千千萬萬個學生……”每當我回憶起這一片段,就熱淚盈眶,一位多么敬職敬業的好老師啊,他為了祖國培養出了幾千個乃至幾萬個優秀人才,卻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他是一個具有為祖國奉獻的崇高精神的人!他的`這種精神難能可貴,真是為更多的年輕教師樹立起一個優秀的榜樣。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像馮志遠老師一樣,有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燭之精神的人。就像常常關心我們的陳老師,她也是個敬職敬業的好老師。∮幸淮危惱蠋焺傋鐾晔中g,還沒完全康復,就不辭辛苦地來為我們上課。課堂上,看見陳老師不是彎腰咳嗽,就是按著做過手術的腹部小聲呻吟,真讓我們感動。雖然陳老師這種小舉動不比馮志遠老師那重大作為,但還是令我深深折服。一看見陳老師,就使我想起這句千古名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看完了《馮志遠》這部電影,我掩卷沉思,這世上最神圣而崇高的事業便是教師,他們為了我們的茁壯成長,不辭勞苦地傳授他們所有的經驗,賦予我們以更高的智慧,更多的知識,鋪就了通往成才道路上的紅地毯。老師,您們太偉大了!作為一名學子,我們應該懂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3
這個星期天,我和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馮志遠》,觀后,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辛勤的園丁,由此啟發到什么叫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真實寫照。
馮志遠老師真像沙漠中一株生命力極強的沙棗樹,他扎根在沙漠地區的中學里工作。為了培育學生成才,他年復一年默默耕耘著,奉獻了自己一生寶貴的青春與年華。
在電影屏幕上,我看到了西北大沙漠上是多么的沉寂,多么的荒涼。一位來自上海年僅28歲的馮志遠老師騎著駱駝,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了鳴沙中學支教。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教師,懷著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息的信念,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怕一切困難,迎難而上,不計較個人的辛勞,滿腔熱情,全身心撲在沙漠地區的教育事業上,培育了一萬多名學生。這仿佛是優良的種子,給沙漠增添了無限的希望!
尤其令人感嘆的是馮志遠老師由于長期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眼睛嚴重受損。是他,每到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一手拿著放大鏡,一邊認真備課,為學生批改作業。最后雙目失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領導為了照顧他,不用他再上課,但馮老師對教育工作”癡心“不改,仍然讓學生攙扶著,他憑著過硬的教學本領,堅持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課,傳授知識,深得學生的尊敬、愛戴。
沙漠地區的生活非常艱苦,在經濟困難時期,他為了不讓學生曠課,把自己唯一的晚餐——(幾個番薯)讓給了學生吃,還有帶著學生在沙漠中艱難跋涉,尋找沙棗樹,把打下的沙棗讓給學生分享。
他艱苦工作42年,在人生的長河上只是一彈指間,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說,42年就是一個人的大半生!馮志遠把他的一生精力都獻給了寧夏的教育事業,獻給了西部的孩子們。他就像沙漠中的一株沙棗樹——頑強、奉獻。
年界70的馮志遠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得不離開講臺,離開他工作了大半生的寧夏。在學校大會堂上,他講的最后一堂課得到了全場的轟動,受到了人們最真摯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馮志遠》這部電影深深地感動了我,教育了我。我也是一位中學生,回想一下,我讀書的中學與沙漠地區的中學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也有像馮志遠一樣的老師教育我們,可我們卻不去珍惜。
現在,我終于知道了,我應學習寧夏學生那種刻苦求學的精神,好好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堪學習上的一切困難,努力奮斗,茁壯成長!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4
我是個感情很脆弱的人,平時最怕看帶有傷感色彩的影視節目,當馮老師的學生王澤娟講到他們幾位同學陪同老師回長春老家的情景時,抑制許久的眼淚奪眶而出,一發不可收拾,都被深深地感動了。當年青春瀟灑、意氣奮發的弟弟,時隔多年再次回來卻是步履蹣跚,雙目失明的老人,他的妹妹驚呆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馮老師患有眼病,但為了他的學生,他放棄了治療,醫生勸他休息,他仍堅持備課、上課。直到雙目失明仍在學生的攙扶下走上講臺,用他淵博的知識澆灌學生的心田,這是世間最無私的愛,是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是對學生的無償關愛。
作為教師,我們也曾信誓旦旦,自認為和學生的關系很融洽,但那只限于對好孩子的欣賞。同馮老師相比,我們缺失的是真正的愛,是對所有孩子的愛。有了馮老師這種對教育事業的執著,有了馮老師這種對學生的真愛,也許我們的學困生就會減少,我們的課堂就會妙趣橫生,我們的學生就會變得更加可愛。
馮志遠老師給我們帶來太多的感動,他為了一種大愛舍棄了小愛:他愛西部,扎根寧夏42年;他愛教育事業,47年的執教生涯桃李滿天下;他愛孩子,失明、癱瘓后,他的第一個愿望仍然是”我愿意一輩子和我的學生在一起“。但是,他舍棄了上海的安逸生活,怠慢了對妻兒的照顧。在他對這種大愛的幾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踐行中,他實現了投身教育的理想,40多年后仍收到他的第一批學生的牽掛,他的故事感動太多太多的人……
感動的后面應該是行動,這是一個我們身邊的英雄。我們應該深刻領會行動所蘊涵所體現的精神,從他的行動中尋找并追隨他與時代相契合的足跡。
以我的粗淺理解,我認為我們要學習馮老師的堅忍、堅韌和堅守。在貧困中,他甘于清貧,樂于奉獻,在家人的不理解中,他把無私的愛和知識傾注給了更多的孩子,他的堅忍使我從內心生發出莫大的尊重和敬意。在疾病的'折磨中,在生活的困難面前,他堅韌的毅力感染著他的學生們,也感染了得知他事跡的所有人。馮老師是東北師大的畢業生,他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他一直記得并在努力踐行著”勤奮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他不僅廣博的知識令四十年前的學生贊嘆至今,他高潔的品質更是影響了一批批學生,無論他們最后成了北大的教授,還是成為工廠的修理工……
馮志遠老師在西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時候去了西部,在西部教育極其需要教師的時候留了下來,在今天看來,學習馮老師也同樣具有時代性。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5
電影《馮志遠》真實記錄了馮志遠老師四十二年如一日把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和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西部邊遠山區的孩子和他所執著熱愛的教育事業。在他雙目失明無法走上三尺講臺之后,仍然堅持在學生們的攙扶下為學生授課直至患病癱瘓不能起身,卻仍惦記著自己的學生、自己的講臺。馮志遠所教過的學生有一萬多人,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但他對自己的生活卻沒有半點奢求,從來沒有為職級待遇向組織上伸過手,這種忠于教育事業,幾十年如一日愛生如子,執著追求的精神,令人震撼!
高爾基說:“誰愛學生,學生就愛他,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自覺,真誠、普遍、持久的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和獻身精神的愛,是人世間的一種極具魅力的特殊之愛!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對教師靈魂的真實寫照,“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老師就是這樣愛著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關愛勝過對自己孩子的關愛。剝下愛的種子,才能萌發愛的嫩芽,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呵護學生脆弱的`心靈。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熱愛學生。師愛是師德之魂,教育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
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從這位偉大的教育奉獻者身上學到什么呢?
首先是我們應該仰視這種教育奉獻精神,走在教育奉獻的這條大路上,馮志遠沒有一絲畏懼,他勇敢地走進他心中所向往的天堂,而我們也應該如此,面對前路的一切挑戰,我們都應該勇敢的揚起心中的風帆,相信自己,只要夢想不滅,心就可以飛翔,帶著梔子的花香,飛向遠方!
其次,他為了國家的教育事業而支教邊疆,將他的青春和才華留給了那個廣袤無垠的大沙漠,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在校大學生學習的。今日的我們坐在明亮而溫暖的教室中安心學習,然而同在一片藍天下的西部兒童,他們大多根本就沒有這個條件,為了生存,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他們只能將渴望學習的愿望埋藏在心底。作為大學生更應該關注這些西部邊遠山區的兒童,給他們帶去關愛、帶去知識、帶去希望!
最后,隨著教師節的來臨,讓我們大家共同向偉大的老師致上深深的敬意,并獻上一句真摯的問候:老師,您辛苦了!
【馮志遠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馮志遠》觀后感11-05
馮志遠觀后感05-01
觀《馮志遠》有感10-10
馮志遠觀后感12篇12-13
《馮志遠》觀后感8篇11-27
《馮志遠》觀后感11篇12-22
馮志遠觀后感11篇11-10
馮志遠觀后感(11篇)11-10
《馮志遠》觀后感1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