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生三早成一景 有人憂流于形式有人嘆受益多
昨晨7時許,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操場邊響起朗朗讀書聲,國慶長假后開展的這項活動拉開了新一屆新生“三早”的序幕。所謂“三早”即為早起床、早鍛煉、早讀書,它一直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新生傳統,如今被“借鑒”到文華學院。
隨著新一屆大學生迎來“三早”,華科學生改編的歌曲《我們能不能不三早》又開始走紅網絡,被新生們所熟知。師生們對“三早”究竟如何看待?記者昨日進行了采訪。
早讀早操畫面頗為“壯觀”
清晨的陽光下,在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近百名學子坐在臺階上手捧書本大聲朗讀(如圖)。輔導員付銳平說,早上一二節沒有課的新生,被要求在7點半到8點10分之間進行晨讀。會計專業學生夏若婷介紹,每天7點半,學習委員會進行點名,輔導員也會來“查崗”,如果遇到下雨,大家就會“轉戰”室內。
在華中科技大學,“三早”則是一貫堅持的傳統。該校老師介紹,上世紀90年代,全校的學生每天早上集體做早操,堅持早鍛煉,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今,每一屆大一學生都需要早上6點左右起床,6點半來到操場集體做早操,本月20日左右,該校的“三早”活動也將如期舉行。
學生對“三早”看法不一
學校用心良苦的“三早”,學生們是否樂意接受?一首華科學子改編的歌曲《我們能不能不三早》近期又開始在網上走紅:“我們能不能不三早……夢中手機突然顫抖/外加鬧鈴聲狂號/食堂早點桌前睡著……”
有經歷過一年“三早”的華科高年級同學說,對于大多數而言,大家只是在學校的規定下僅僅做到了“早起床”。而這“早起床”也是打了折扣的:一些早上沒課的學子做完早操再去睡“回籠覺”,即使去上課的學子,也往往會打瞌睡。該同學說,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能否不再“一刀切”。
參與了早讀的市場營銷專業的新生夏金則持不同看法:一開始對“三早”很不習慣,早讀時也進入不了狀態,但過了幾天就好了。早鍛煉能讓大家練就良好的身體素質,早讀則可以加強學習,為今后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如果大家堅持下去,其實會受益匪淺。(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博雷 通訊員陳立園 閔倩 劉通)
【新生三早成一景 有人憂流于形式有人嘆受益多】相關文章:
有人陪伴的句子04-25
目中有人04-30
所有人抵押合法 共有人異議無效論文05-01
深夜有人敲門作文07-22
給所有人的信02-29
嗒嗒,有人敲門了04-29
夢見有人吃甘蔗11-16
《有人臉的器物》教案05-01
當有人敲門時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