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武氏檄的詩人
討武氏檄一般指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xué)家駱賓王創(chuàng)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shù)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并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討武氏檄的詩人,歡迎閱覽。
討武氏檄的詩人是誰的呢,答案是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
《討武瞾檄》,原名為《為徐敬業(yè)討武瞾叫檄》 ,又稱《代徐敬業(yè)傳檄天下文》,作者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駱賓王為李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徐敬業(yè)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fēng)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fēng)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歷史背景:
《討武瞾檄》原名為《為徐敬業(yè)討武瞾叫檄》 作者為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
駱賓王為李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fēng)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fēng)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李敬業(yè)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
個人簡介:
駱賓王(約627—約684) 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其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于任所。他7歲能詩,有“神童”之稱。據(jù)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作:“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于自炫,辭不奉命。后拜奉禮郎,為東臺詳正學(xué)士。因事被謫,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fù)唱酬。儀鳳三年(678),后調(diào)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武則天當(dāng)政,駱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駱在獄詠蟬,有云:“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以抒悲憤。次年,遇赦得釋。調(diào)露二年(680),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棄官游廣陵,作詩明志:“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嗣圣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自立,這年9月,徐敬業(yè)(即李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fēng)起,劍氣沖而南斗平,暗鳴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fēng)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業(yè)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資治通鑒》說他與李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詩》則說:“當(dāng)敬業(yè)之?dāng)。c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shù)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后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yè)得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賓王亦落發(fā),遍游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
在四杰中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dāng)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志,見聞親切。唐中宗復(fù)位后,詔求駱文,得數(shù)百篇。后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駱賓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獄詠蟬》,托物寄興,感慨深微,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送鄭少府入遼》抒寫立功報國的樂觀戰(zhàn)斗精神,格高韻美,詞華朗耀,除了全首平仄聲調(diào)還不協(xié)調(diào),律體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楊炯的《從軍行》、《紫騮馬》并無遜色。絕句小詩,如《于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寥寥20字中,壯志豪情,激蕩著風(fēng)云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fēng)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
“四杰”齊名,原是詩文并稱的。他們的駢文在才華艷發(fā)、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儷葉,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風(fēng),有著明顯的不同。駱賓王《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這種時代新風(fēng)、流傳廣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時代忠義大節(jié)作為理論根據(jù),號召人們起來反對正在籌建中的武周王朝,氣勢充沛,筆端帶有情感。其中“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二句,頗能激發(fā)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據(jù)說武后讀到了這兩句,矍然為之動容,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書》本傳)足見他在政治和文學(xué)上的才能,連敵對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則天,也為之折服。
《駱賓王集》,最早為中宗時郗云卿所輯10卷本,其書已佚。明、清兩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為后人重輯。清人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后出,最為完善,有中華書局排印本。事跡見新、舊《唐書》。
原文: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jié), 穢亂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猶復(fù)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yè)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yè),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fēng)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nèi)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 匡復(fù)之功何遠(yuǎn)!班聲動而北風(fēng)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fēng)云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xié)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zhuǎn)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 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討武氏檄的詩人】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