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研題泄露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
12月27日晚間,教育部公開表示,收到剛剛結束的考研考試有泄題的舉報,已經報請公安機關調查,將嚴厲打擊國家教育考試刑事犯罪,
考研題泄露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
。考研如此重要的考試,也出現了考題泄露問題,著實讓人吃驚。
但仔細回想起來,我們又多少會產生見多不怪的心理。面對這起作弊事件,首先值得我們追問的,顯然是“誰這么大膽”“誰如此神通廣大”等問題。
2015年8月底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經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確相關考試作弊行為將被追究刑責。
比如“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如此嚴厲的懲罰措施,何以就剎不住一些人考試作弊的僥幸之心與行為?
問題的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作弊入刑依然有人作弊,說明懲罰措施與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相關違法判例還不足夠多,不足以警示一些心存僥幸之人。但最主要的一點,即考試之所以有作弊,是因為有作弊的需求與市場,
資料共享平臺
《考研題泄露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http://salifelink.com)。這種需求與市場,與教育的功利化有關。
比如高考,很多學生十多年寒窗苦讀,參加考試為的并不是贏得進入高校深造的機會,而是考取名校,以便日后能夠謀得好工作。為此,很多學生考前徹夜奮戰,但一旦進入理想中的大學,則出現“山坡放羊”的現象。
再比如研究生考試,考生考前進行相關知識惡補,費盡心力,但考上之后,能夠真正研究學術、潛心完善自我者,又有幾人?
因此,面對考研題“泄漏”舉報,除了要從嚴查處、從重懲罰相關違法犯罪分子,還必須從考試與教育的目的等方面進行反思與改進,消除人們對教育的功利化認知,避免受教育者和教育事業因過于功利化而走偏方向。
比如在社會上形成更綜合的人才評價體系,不去過度關注考試,不以分數論英雄,讓所有考生都能擺正心態,自覺摒棄想走捷徑、拿錢辦事的行為邏輯,以扎扎實實的奮斗換來深造之機。
【考研題泄露背后的教育功利化更值得警惕】相關文章:
面試背后的故事09-17
非制度化教育階段06-19
招聘“陷阱”多求職當警惕09-28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06-20
郎平背后的小故事08-17
冬季保暖要警惕暖氣病10-02
入職心理疾患企業需警惕07-31
年前中斷求職,警惕三大隱患07-16
值得珍藏的格言08-10
生活比我更了解我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