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
一、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有人說“懶惰促進了科技的發展”,這話很有道理,因為懶得洗衣服所以發明了洗衣機,因為懶得做飯所以發明了電飯鍋,因為懶得走路所以發明了各種先進的交通工具……我也是一樣,因為懶得陪孩子學習,所以想方設法教孩子學會自己學習,從而培養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他的學習完全是由他自主進行的。
上初中以后,我只給他做過兩件事,一件是在寫完的作業上簽字,一件是檢查英語單詞的朗讀,因為我的英語學得還可以,所以能夠給他一定的指導。他也曾經讓我給他聽寫或提問,但我都拒絕了,我說我很忙,沒有時間,他問我該怎么辦,我告訴他辦法很多,比如可以用書擋住聽寫的內容,也可以用復讀機把單詞或問題錄下來,再聽寫或回答,他恍然大悟,從那以后,這樣的事情他都自己去做。
那么,我是怎樣教會孩子自主學習的呢?這還是他小學五年級時的事情。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由于我工作很忙,孩子一直住在他的爺爺奶奶家,學習上我很少管,孩子在班級的成績都在二十多名,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感覺到再不管就晚了,所以把他接回家,開始管教他的學習。我和他爸爸整整陪了他一年。我負責文科的輔導,他爸爸負責理科的輔導,從那以后學習成績也上升到班級的前3名直到現在初中畢業。
但是,我們陪孩子學習與許多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方法不一樣。許多家長陪孩子學習,是和孩子一起學,孩子不會就給講,家長成了孩子的陪讀和家庭教師,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沒有家長陪,孩子就學不進去,家長不給講,孩子就不會,家長成了孩子的拐棍兒,孩子不但沒有學會自己走路,反而成了離不開拐棍兒的殘疾人,一旦有一天失去了拐棍兒,孩子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陪孩子學習不是和孩子一起學,而是教會他學習的方法。比如學語文要大聲朗讀課文,好的段落要出聲地背,要字典詞典不離身,要多閱讀多積累;學英語要大聲朗讀課文,要多背,要動用眼耳口手腦等各種感覺器官,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理科要做題,建立錯題本,一題多做勝過題海戰術;回家要先復習,后寫作業;還有怎么學歷史,怎么學地理,怎么預習,怎么復習等等。把這些學習方法教給他之后,進入六年級基本上就不用我們管了。
所以,今天陪孩子學習是為了明天不用陪孩子學習,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
二、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一,告訴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性。
從孩子上學那天起,我就經常給他強調課堂聽講的重要性。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與他課堂聽講的狀況是成正比的。一個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學生一旦在家長和老師的教導下轉變了,他各科的平均分可以輕松地提高十分。
第二,告訴孩子上課要積極發言。
積極發言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提高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奮度。尤其是不會的科目、不會的題,更要爭取發言,答錯了沒關系,就是為了積極思考,加深印象,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第三,告訴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老師這個寶貴的資源。
我發現許多學生有問題不敢問老師,我的孩子曾經也是這樣,問他為什么,他說怕老師批評。細想一下也對,有的學生問老師題時,有的老師會說“這么簡單的題你都不會呀”,或者“我剛才剛講完,你都聽什么了”,或者“我現在很忙,等我有時間你再來吧”等等。學生受不了這些話,就不敢再問了。
我告訴孩子,老師有這些表現是人之常情,如果你當老師,你也會有這些反應,你應該理解老師。對于老師的態度你不用太在意,你只要把你的問題弄明白,就達到目的了。我還告訴孩子,百分之百的老師都喜歡勤學好問的學生,如果你經常問問題,老師一定會喜歡你、支持你、更加關注你的。
作為家長,也應該利用好老師這個寶貴的資源。如果你的孩子哪一科學得不好,或者學習有困難,你最好到學校去找到這一科的老師,讓他像醫生一樣給自己的孩子好好地診斷一下,為什么你的孩子這一科學得不好,你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這比到社會上去找家教,找補習班要見效得多。
家長也要告訴孩子經常和各科老師溝通。比如說,考試結束后,孩子可以拿著試卷找到這一科的老師,讓他專門給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試卷上存在的問題是什么,以后應該怎樣改正,朝什么方向努力,這對孩子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精選一些習題讓孩子做,找一些好的學習方法給孩子 。
我在網上精選了一些習題讓孩子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像在第一好題網就有很多這樣的習題。。
第五,要求孩子吸收豐富的課外知識。
我非常注重讓孩子廣泛地學習各種課外知識。因為僅僅掌握課內知識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學生一定要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并且要有較高的獲取信息的能力。現在的考試也越來越傾向于考察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知識的豐富程度,過去那種學好書本知識即可獲得高分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告訴孩子多看一些課外書和電視中比較好的欄目,比如“全紀實”、“科技頻道”、“文化中國”等等。
三、對孩子學習興趣的保護
第一, 不因為學習打罵孩子。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那么什么樣的人自尊心強?就是被別人尊重的人。他想,我的父母這么尊重我,那么我一定要好好的,這樣我才會維護住別人對我的尊重。這樣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如果父母總是責罵他,毆打他,他就會想,我父母都不尊重我,我就沒有必要好了,我就破罐子破摔了,這樣的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尊、自信。所以,家長不要毆打責罵孩子,這樣才能保護住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第二,不給孩子增加過多的課外負擔。
我發現許多孩子從上幼兒園時起,就開始不停地補課,課外時間幾乎都被補課占滿了。小小年紀就被各種學習搞得筋疲力盡,不但充足的精力被消磨光了,連本應有的求知欲也消退了,這樣的孩子怎么能愛學習呢?怎么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呢?怎么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學習呢?
所以,我認為家長不應隨便給孩子補課,課內的學習要讓孩子在學校解決好,有問題找老師幫忙。補課要學那些課內學不到,又很有必要,或者孩子很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既不會過多影響孩子的精力,又能夠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效拓寬孩子的知識面,何樂而不為呢?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2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曾榮獲1953年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贊作者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然而,我認為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刻畫了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
面對遠比自己強壯有力的對手,老人并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調集手頭僅有的物資為保衛戰力品與鯊魚奮力一搏。也許這一群又一群打不完的鯊魚贏了,因為它們奪走了全部魚肉,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為他在這場與整個大自然的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么險惡,面對的敵人多么強大,身邊的物資多么缺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或放棄為理想奮斗。“我會誓死奉陪到底”、“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這兩句嘹亮的口號體現出了
他在逆境中爆發出的可怕的巨大能量。圣地亞哥是精神上的圣者,理想上的贏家,他在這場心靈之戰中完勝!至于物質上的利益,可以忽略不計了。
老人的鋼鐵意志讓我聯想到了體內埋藏著幾百塊彈片的作者;聯想到了慘遭臏刑的軍事家孫臏;聯想到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又丟了手稿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們告訴了人們人性的強悍和生命的硬度,他們是永遠不能被打敗的英雄。
人生的道路荊棘叢生、溝壑縱橫,數不清的困難正等待著我們。面對它們我們必須拿出人類意志中最強硬的部分,毫不畏懼地前進,正如圣地亞哥所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篇三:讀書心得800字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3
從我們可愛的女兒呱呱墜地起的那一瞬起,我們就覺得肩負重任。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自己是70后,在那個溫飽剛剛解決的年代,讀書也不太重要,走上工作崗位后,才發現自己的書讀得太少,與人交流、處世、寫工作總結時,總像趕鴨子上架,很困難,所以,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良好讀書習慣。初為人母的我,不知道教育從哪里著手,于是便買來《科學育兒知識手冊》,邊學邊用,書中說:“好的讀書習慣,得從小培養。”當女兒牙牙學語時,我們就給她看五顏六色的畫報、畫冊,誰知一開始還覺得新奇,目不轉睛,可一小會兒,便動手撕書,撕完后放進嘴里,我們看了又好氣又好笑,我不禁想:完了,這孩子不愛看書。但轉念一想:孩子還小,不要太悲觀了。我深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轉眼到了上學的年齡,女兒整天嚷著要上學,這讓人感到一絲安慰。幼兒園里發了花花綠綠的幾本書,那期間,只要她一放學,就召集我們全家坐成一排,畢恭畢敬,聽她上課,只見她一手指書,一手背在身后,踱著方步,搖頭晃腦,儼然一副小老師模樣,常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看來我女兒不是根朽木,我與老公竊喜。于是,趁機買來一些童話故事彩印書,聲形并茂地講給她聽,就這樣一個個優美的童話故事伴隨她進入夢鄉。
然而,事情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當女兒讀三年級后,由于學習任務重、內容加深,再加上迷戀上看電視,每晚的閱讀幾乎成了空白,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在路上碰巧遇到女兒學校的語文老師衛老師,我就向她請教,她告訴我說:“要讓孩子讀有趣的書,要激發起孩子的讀書興趣,我這兒有幾本書推薦給你,有《五三班的壞小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芝麻開門》,《我要做好孩子》等等。我拿著書,如獲至寶,心生一計:何不來一場讀書比賽呢?我們比速度,比質量,我還為比賽設立了獎品,女兒讀書的欲望完全被激發出來了,我們每讀完一本書都進行討論,唇槍舌劍,書一本一本的讀完,最終以女兒獲勝告終。
看著女兒高漲的情緒,我趁熱打鐵,鼓勵她自己到圖書館借自己喜歡的書,一本曹文軒的《草房子》又讓女兒了解了六十年代的孩子是如何成長的,結識了校長的兒子桑桑是何等的'聰明、頑皮、搞笑,殘疾兒童禿鶴是多么渴望自己與正常孩子一樣得到重用。曹文軒的一篇篇純美小說已經讀完,我問女兒:“曹文軒寫得最多、最好的景物是什么?”女兒脫口而出:“壯觀的蘆葦蕩。”我高興地一把摟過女兒。
日子在一天一天過去,我們的閱讀還在堅持,女兒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挑戰,愿她在新的征程中一帆風順!愿她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4
賈梅和林曉梅是最要好的朋友,一次班上競選英語課代表,賈梅卻不小心把林曉梅的試卷弄丟了,兩人都對英語老師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情況,用誠信共同奪得了英語課代表的職務。
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是否誠實守信,是否放得下自己的私心,不為非法取得的利益所動搖。如果一個人連誠信也不講,那怎么會重視友情,和別人間的關系一定會日益減退。沒有了朋友,形單影只的,多孤單啊!
離株洲不遠的.長沙就有那么一家米粉店,餐后都是客人主動付錢,老板只負責做米粉。大家明知道可以逃單,可卻都交了錢,這就是誠信的力量。自開店18年以來,從沒有人吃霸王餐”真真切切地講誠信,從不貪圖一點兒便宜。
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共同創建一個誠信的社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5
《如何閱讀一本書》全書分為四篇,主要是介紹四個層次閱讀的區別和聯系以及具體的閱讀技巧,這里的聯系是指四個層次的閱讀不是沒有聯系的,相反是層層層遞進的。從第一篇《閱讀的層次》開始作者就提出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大概定義和關系,并開始具體介紹前兩個層次,即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
作者在第一篇第一章先是向大家說明了“主動閱讀”的重要性,另外還指出兩種閱讀目標的不同,即“為獲得資訊而讀”和“求得理解而讀”,當然為“求得理解而讀”更為深層次一點。在接下來的第三第四章,作者分別畫筆墨介紹了“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第三章中,作者通過簡單地舉例將基礎閱讀又分為“閱讀準備階段”、“識字”、“詞匯增長及對課文的運用”和“成熟”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可以用一個人在基礎教育求學的不同階段來形容,但并不代表基礎閱讀就是小孩子的閱讀方法。如上所上,層層遞進的關系使作者在第四章談到了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檢視閱讀也被作者分為兩種,即“有系統的略讀和粗讀”和“粗淺的閱讀”。在說到略讀時,作者也向大家提了幾點建議,如看序、看目錄等;而在說到粗讀時,作者也提出了一項很關鍵的因素,即第一遍粗讀時要毫不猶豫、一氣呵成地讀完整本書,即使有很多疑問,在這里作者特別強調了速度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者繼續了第一章對“主動閱讀”的敘述,繼續告誡讀者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并提出了始終貫穿本書的“四個問題”——“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作者系說了什么,怎么說的?”、“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和“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另外作者還簡單提醒了讀者幾種做筆記的方法和做筆記在幫助理解上的重要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6
住咯咯的笑了起來,這本書實在是太有意思了。當我讀累了,她馬上接過書去,學著我的樣子有滋有味的演繹著書中的情節,甚至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這本我們連讀了好幾天。一到下午,我們交替著讀上一段成為了必備功課。當讀到最后,夏洛拖著她那虛弱而疲憊的身體,還要堅持著幫小豬威爾伯到集市上爭取特別獎,最后終于孤獨得死在集市上時,我心里酸酸的,感覺好凄涼啊!抬頭看了眼女兒,孩子的眼圈紅了,不一會眼淚掉了下來,足足哭了有十多分鐘。我沒有去阻止和安慰她,她哭說明她被夏洛無私偉大的精神感動了,這也是我想讓孩子去感受的東西。夏洛對朋友的無私。忠誠和奉獻影響了讀這本書的.每一個人,其中就有我和我的女兒。我希望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少一些紛爭,多一些關懷,就像《夏洛的網》那樣,去除自私。丑惡,那該是多么純凈美好的世界啊!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7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親子活動是少之再少,大多是父母長期工作,工作下班后又給料理飯菜,而孩子放學就是做作業,根本沒有一點時間來陪孩子,更不要說在一起學習讀書了,所以這次學校組織親子共讀,我們要好好珍惜。
讀書,是人生的一大積累,它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錘煉堅韌拼搏的意志,更能豐富課外學問與大腦的才智積累,它可能影響我們新一代的一生。一個不重視讀書的學生,是一個難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關切孩子學習的家長,是一個不稱職的家長。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并不能做到每天陪兒子共讀,但我每星期至少能陪孩子兩次共讀。自從起先親子共讀,在與兒子的一同閱讀、一同學習中,我又重新找回了那種奇妙與奇妙,每次親子共讀都是樂在其中,回味無窮!
我們在讀《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時,一起享受書中人物的喜怒與哀樂,一起感受到主子公堅韌不息的`精神和超強的生存實力,給孩子講解遇到困難時,要象魯濱孫在困難環境中堅韌不息的精神,不行以遇到困難就躲避,而是想方設法的去克服解決它。
我在觀賞孩子的成長中也收獲了歡樂,書中的童真童趣拂去了我心靈上的塵埃,讓我有幸走進孩子的世界,懂得如何去親近這些純真的天使。
20xx年,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樂在其中的我會將親子共讀進行究竟,讓孩子和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精彩無比!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8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曾榮獲1953年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贊作者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然而,我認為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刻畫了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
面對遠比自己強壯有力的對手,老人并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調集手頭僅有的物資為保衛戰力品與鯊魚奮力一搏。也許這一群又一群打不完的鯊魚贏了,因為它們奪走了全部魚肉,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為他在這場與整個大自然的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么險惡,面對的敵人多么強大,身邊的物資多么缺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并閱讀了多部名著。這些知識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梁!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知識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于人類、有益于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著這種追求,懷著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看來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將受益一生。親子閱讀,給我們家長和孩子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多了交流的平臺。與好書交朋友,與孩子共讀好書,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讓書香飄滿我們的家庭。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9
暑假期間一直想給孩子尋一本有意義的書,讓她看完以后能留下深刻印象。偶然一次在書城找資料時瞥見了這本由美國作家。懷特著作的《夏洛的網》。這本書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但從來沒有閱讀過,聽說風行世界五十年,感動了一大批讀者。我翻了幾頁,不由得被書中濃郁而樸實的鄉村農場氣息給吸引住了,最后決定就買它了。
把書拿回家后,我先讓孩子閱讀前兩頁,如我所料,她根本就看不進去。因國外作家的作品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他們語言隨意、顛倒、繁瑣,也許一開始讀它不太習慣,但穩下心來慢慢品讀,你會感覺它像一瓶沉香的酒,越品越有味道。這本書講的是農場主朱克曼家的谷倉里,快樂地生活著一群動物,其中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摯的友誼。然而,一個最丑惡的消息打破了谷倉的平靜:威爾伯未來的命運是成為熏肉火腿。悲痛絕望的威爾伯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運。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卻說:“我救你”。
于是,夏洛用自己的絲在豬欄上方織出了被人類視為神跡的網上文字,徹底逆轉了威爾伯的命運,讓它在集市的大賽上贏得了特別獎,不再成為人類迫害的對象,得到一個安享天命的未來。但,蜘蛛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于是我決定讀給孩子聽,或許會引起她得興趣。我通過模仿各種農場小動物的聲音,把書中的各個角色繪聲繪色的表達出來。孩子聽得很入迷,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我,恐怕錯過每一個細節。我一看目的達到了,讀的更起勁了。當讀到一些幽默的細節時,我們都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來,這本書實在是太有意思了。當我讀累了,她馬上接過書去,學著我的樣子有滋有味的演繹著書中的情節,甚至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這本我們連讀了好幾天。一到下午,我們交替著讀上一段成為了必備功課。當讀到最后,夏洛拖著她那虛弱而疲憊的身體,還要堅持著幫小豬威爾伯到集市上爭取特別獎,最后終于孤獨得死在集市上時,我心里酸酸的,感覺好凄涼啊!抬頭看了眼女兒,孩子的.眼圈紅了,不一會眼淚掉了下來,足足哭了有十多分鐘。我沒有去阻止和安慰她,她哭說明她被夏洛無私偉大的精神感動了,這也是我想讓孩子去感受的東西。夏洛對朋友的無私、忠誠和奉獻影響了讀這本書的每一個人,其中就有我和我的女兒。我希望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少一些紛爭,多一些關懷,就像《夏洛的網》那樣,去除自私、丑惡,那該是多么純凈美好的世界啊!
與父母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 篇父母是嚴厲的,總是望子成龍,因此,不準我看電視,不準玩,不準看閑書等總成為他們的口頭禪。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本書令我和父母成為了好朋友。
有一次,放學晚了,我媽媽來學校接我回家。我回家后突然想起我上次買的《童話故事集》,便想拿出來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于是我從書架上一取下,連看也沒看一下,就拿到了媽媽面前。媽媽一看書,便說:“寶貝兒,你什么時候想看這種類型的書了?”我一瞧書,原來我粗心拿錯了,這是《給您的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對媽媽說了我拿錯了,可媽媽卻說:“寶貝兒,既然拿來了,就看一看吧。”
我雖然對這本書沒興趣,但媽媽開了口,就只好一起看看。十分鐘,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媽媽和我把書看完了。看完書后,媽媽對我一反常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以前是她錯了,她不該處處管著我,經常不給我自由,她還說自己會改正!我聽了,感動極了!媽媽態度的改變,多虧了這本書呀!
是呀!書中說得好。做為父母不該處處管著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自由藏起來,不要讓孩子沒有童年,讓他們理直氣壯做孩子,因為,孩子終究是孩子呀!自由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的童年。童年是孩子的,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自由,孩子玩累了,自然會學習,說不定,還能考一個意想不到好成績呢!
我和父母共讀了《給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這本書,這本書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離,同時,我父母通過這本書也進一步的了解了我。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0
假期,學校倡導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兒子選了一本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書《胡小鬧日記—再見,馬虎和拖拉》。出于無奈,我也讀了這本書。讀后覺得這本書確實寫得非常好,至今讓人回味無窮。
事情是這樣的,樂多多小學五(3)班來了一位轉校生,高高瘦瘦的像根麻桿,他的名字叫做馬小虎。可是他跟胡小鬧、長安一樣,剛一入學,便成了辦公室的常客。他和長安、胡小鬧“結為”兄弟。可是好景不長,“馬虎拖拉斯基”三人組就惹出了事:在一次值日后,他們應為粗心大意,竟造成教學樓失火,連警察都出動了,沒想到長安的爸爸長江也是警察。把他們統統帶到了警察局。絲毫沒有半點手下留情。審問完后,果然是馬虎而惹得禍——水龍頭沒有關!事后,班主任吳英杰請了洪興先生來班里做演講,演講完后洪興叔叔讓胡小鬧、長安和馬小虎到他那邊去授課。去學習如何改掉馬虎和拖拉的毛病,第一次去,三個人都遲到了,到時間了他們一點收獲也沒有。那次以后三個人,一次也沒遲到過。他們在洪興叔叔那,跟著洪興叔叔一起坐起了“馬上行動”的熱身運動。周一早上,馬小虎還在教室里做起了“馬上行動”的熱身操。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很快迎來了春游。同學們都坐上了車,開著開著,小櫻桃突然暈車了。有人問有沒有暈車藥,過了一會兒,從后面走過來一個人,遞上一粒暈車藥。小櫻桃轉頭一看,原來是馬小虎。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這么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你太馬虎了!”
“千萬不要再拖拉了,小心鑄成大錯!”
……
仔細回想一下,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是不是時常這樣教導我們呢?在他們嘴里,拖拉和馬虎猶如洪水猛獸,一旦被它們吞噬將貽害無窮。
事實真的如此嗎?拖拉和馬虎真的如此可怕嗎?在這里,我嚴肅而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拖拉和馬虎這兩個壞習慣確實害人不淺。
想想看,如果一名醫生因為馬虎為病人拿錯藥,很可能不僅不能醫病,反而會讓患者病上加病。還以醫生為例,對于手術臺上生命垂危的病人來說,救護工作必須分秒必爭。如果主刀醫生拖拖拉拉,那病人就會多一分危險。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它確確實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也許很多小朋友仍舊不以為然,認為平時拖拉、馬虎一點沒關系,關鍵時刻改正不就行了嗎?這種說法聽上去很有道理,然而,那可行嗎?答案是否定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正!實不相瞞,我們這本書的主人公馬小虎就是持有這種想法的同學,而且他還把自己的這種想法告訴了胡小鬧和長安,長安和胡小鬧覺得甚有道理,欣然接受。所以,對于自身的`拖拉和馬虎,他們不以為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結果,因為值日時忘記關水龍頭,釀成了大禍——教學樓險些被燒。
原本潔白的教學樓變得黑黢黢的,還向下滴著水。學生們不能進教室上課,只能站在操場上……
這件事驚動了警察。當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后,在眾目睽睽之下,三位“肇事者”被請上了警車。
警察會如何處理他們呢?經過這件事情,他們認識到馬虎和拖拉的危害了嗎?又該如何改正呢?
答案就在書中,趕快去解開謎團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1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們母子讀書的故事。
我家孩兒三年級,熱愛閱讀,愛體育,愛科學,是一枚標準的暖男。兒子的閱讀經歷從肚子里開始,親子共讀繪本6000本次。今年,兒子的閱讀目標是200萬字,目標已經完成大半。現在我還會讀書給兒子聽,讀一些有難度的書。比如,一年級時,每晚我讀《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給兒子聽,從中發現他唯對物理學者那篇文章記憶深刻。之后,陸續買來物理科普書,開展一系列趣味物理叢書閱讀。
一、把孩子“扔”進圖書館
無論孩子多大,都保持每月進入圖書館閱讀的習慣。好比練習游泳,誰會在自己家洗臉盆里練呢?至少去游泳館練吧!我家娃從2歲2個月開始泡圖書館,至今……;開始時只能安靜的聽10分鐘故事,到現在投入而專注的閱讀兩個小時,一點一滴貴在堅持。圖書館的好處太多啦!那里是書的海洋,孩子總能找到他感興趣的書。在那里都是愛看書的人,孩子有認同感。也能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二、固定時間閱讀
我家9年如一日堅持和保證孩子的'閱讀時間。上小學以前,睡前30分鐘。上小學后,調整到晚餐后30分鐘,周末起床后1—2小時。每周保證最少5小時閱讀時間。每個家庭生活習慣不同,只要固定下時間,堅持做,就是最好。
三、重視精讀
我家的精讀:語文課文和每年1—2本書。每篇課文,我都會聽兒子給我講,我們也會一起看全解,品味詞語與句子。課文是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短文,所以我們很重視它。找到一本好書細細品,受用一生。比如《佐賀的超級阿嬤》,既有趣味,又蘊藏生活哲理。并且大道至簡,孩子易于理解和接納。
四、泛讀原則:看愛看的書
為啥說看愛看的書呢?
其一,兒子讀的書,均來自圖書館和我購買,所以隨便看也不會有不好的書出現。這里再一次強調圖書館的好處,哈哈~
其二,在兒童階段,閱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興趣的培養。
其實閱讀是個長力,是終身閱讀。并且孩子的黃金閱讀期在14歲之后,閱讀是心智成長、生活經歷、興趣偏好、閱讀能力等級的總和。
所以,我家主張讓娃看他愛看的書,同時我會選擇時機推薦好書。
比如娃從小就不喜歡看動物類的科普,以及故事書。我試著給兒子讀過一些,也推薦過一些,反響都不強烈。按照我家的原則那就只能放下。
最近,娃看了一本《讓我陪你重返狼群》的動物小說,對里面的情節唏噓不已,我抓住時機推薦了沈石溪、椋鳩十,姜戎的動物小說,和DK的科普書。我家的習慣就是這樣,讀就把這一類的書讀透了。
所以我想,閱讀涉獵廣泛,還要以一段時間,一年或者幾年來衡量。這個時間維度可以放長一些。
由此及彼,我作為一個閱讀者,也是一段時間內,沉浸在一個類別的書里,當我把這一類題材的好書讀完之后,內心會有躍于天空的喜悅。
也會從一本書中一個線索為索引,去看另一本書,從而又開啟了另一個系列的閱讀。比如我愛看《圍城》,又將楊絳先生的書都讀了,不知怎的,又去讀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書。
真的不要為了一本好書,孩子不愛看,就毀了孩子的閱讀興趣。不愛讀有以上總和中的諸多原因,給孩子讀一讀精彩章節,也許就愛看了;或是先放一放,孩子再大一點兒就愛讀了。因為閱讀理解能力是螺旋上升的。
五、適時的推一把
兒子的閱讀經歷了幾個階段:繪本(6歲前)—橋梁書(一年級)—短片小說(二年級)—長篇章節書(三年級)。
從繪本到橋梁書,讓《笨狼的故事》開啟自主閱讀之旅;從橋梁書到章節書,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挑戰自我;如何升級閱讀能力?《讓我陪你重返狼群》讀的愛不釋手。每個閱讀能力上升的階段,我都會選一本,讓兒子蹦一蹦摸得到的書,增強他的信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2
讀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
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3
1、目標明確,全面詳細。
明確、詳細、全面的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教學實效的重中之重。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詳細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節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到達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課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展教學。
2、要“整合學生的問題”進入課堂,而不能零散破裂,一一作答。這樣的課堂能包涵大量的共同問題,能引起學生的群體探究,針對性強、效率高。
3、巧設活動,落到實處
巧設教學活動,細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
4、高效課堂多樣化的.評價形式。看教師,表達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處在引導地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題進展。看學生,以學生來評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看學生是否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詳細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愛到喜愛,從不喜愛到喜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潑,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布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力量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高。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情愿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總之,高效課堂,要努力追求用最簡約的方法和手段,引領學生走近簡單豐富的課堂,讓學生學得輕松、扎實、有效。我正朝著這方面努力。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4
作為一名學生的家長,對于學校開展的這次親子共讀讓我感觸萬千,讓我受益頗多,同時也對我的女兒有著一種歉意。
我的女兒一直是比較喜歡閱讀的,很多的課外閱讀書籍都會深深地吸引住她,讓她一遍遍的津津有味的閱讀。還經常模仿文中的小主人翁向我們家長交流,她希望我們家長也能進入那充滿童話幻境的故事中,和她一起達到書中所描述的故事實現在現實中。可是我和孩子媽媽有時總是以一種不厭煩的姿態和語氣對她說:怎么總是看這些書,多點時間去看你的語文和數學書不行嗎?想起女兒當時的那種失落的表情現在心里難受極了。其實我們捫心自問,當時那樣回拒女兒。
我經常會回想起類似這樣的事件,比如孩子經常問我讀過的書籍中的一些角色,可是我能記得的并不多。舉個例子,像馬小跳、海爾兄弟、小豆豆等這些小人物一提起,我就感到一頭霧水精神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啊!為什么現在不多陪女兒一起讀更多的書呢?為什么不讓女兒從中獲得更多的童趣、學到更多的知識、領悟更多的道理呢?
和女兒共讀,我發現自己以前熟悉的一些詩詞,現在記憶有些模糊了,有時候也不能準確地表達出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比如和女兒一起讀的《弟子規》,我心里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但在女兒面前卻無法清楚地解釋。于是我和女兒一起去思考、分析,引導她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意思和傳遞的道理。每當我們達成共識時,女兒都會笑得燦爛,并說:“哈哈,我明白了!”這讓我心里開心極了。同時,我感覺自己的臉有些微微發燙:這是多么有教育意義的對話啊!雖然我們在生活中可能不自覺地去實踐這些道理,或者努力去做到,但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來真正領悟。每次這種時刻,我都會鄭重其事地對女兒說:“蕊蕊,理解這些道理需要我們一生的時間去實踐。”女兒睜著大大的眼睛,甜甜地回答我:“嗯,我會的。老師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爸爸,你真棒,你和我們老師說的話都是一樣的。”看著女兒天真無邪的表情,聽著她童趣的話語,我的心都沉醉其中。
是啊,就像李老師所言,父母和教師是孩子的引導者。孩子能否在成長中順利前行,取決于這兩個角色是否協調配合。家庭共讀實際上也是一個促進家長和教師合作的平臺。
親子共讀讓我這個爸爸連讀書也難以全讀,下筆容易走神的毛病也變得啰嗦起來。不過,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意義和魅力,心中也產生了無法言喻的感動。相信每位家長都會有自己的領悟和共鳴,只是很難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5
我讀書的愛好,應該是從我讀小學的時侯開始。
那是一個知識匱乏的年代,找本書很難。姐夫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教師,早年大學畢業,他家中有很多諸如《史記》《論語》《資治通鑒》之類我看不懂的書。能夠讀懂的就是《歐陽海之歌》《雷鋒的故事》《紅巖》《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野火春風斗古城》等等,都是一些印著時代痕跡的小說。那時侯,小學生基本沒有作業。我把能看懂的每本書,翻來復去地不知看過多少遍。
書讀多了,慢慢地就有了收獲。我上初中之后,作文水平明顯進步。每篇作文后面,都有一位名叫胡孔文的老先生的批語,用紅筆圈圈點點,溢美之詞,多是鼓勵。越是鼓勵,越是得意,越有信心,越是喜歡。繼而上了高中之后,作文經常被一位名叫吳福德的語文老師,在班上朗讀。及至畢業以后多年,吳老師還在埋怨:怎么不考文科?
70年代末,我漂泊到了外地。接觸的第一本文學作品是《第二次握手》。此書的作者張揚,是一位18歲的高中學生,《第二次握手》起初叫《浪花》,后題名《歸來》。在不許描寫愛情的年代,作者以真誠、直率、大膽的筆觸,細膩描寫了丁潔瓊、蘇冠蘭、葉玉菡三人之間的愛情糾葛及其獨特命運的跌宕起伏,歌頌了他們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小說像一陣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喚醒了無數人對新生活的向往和對愛情的渴望。
我記得,當時我是在長江大堤的路燈下,連續幾個晚上讀完這本小說的。讀完之后,沉思良久,發誓當一位作家。第一次真正感覺到文學的力量和文字的魅力。
于是,我開始想法買書。雖然生活困難,但我依然對書情有獨鐘。硬是從家里寄來很少的'零用錢里,積攢一點零頭,寧愿餓著肚子,也要去買本《老人與海》。參加工作后,到上海、廣州、南京、長沙、大連、天津、北京、武漢等城市出差,新華書店總是我首先要去的地方。
后來,慢慢發現花錢買新書不值得:一是錢不夠用,二是沒有必要。于是,就想方設法淘書。在上海南京路、武漢沿江大道、廣州火車站、南京新街口、北京地鐵出站口以及宜昌的大街小巷,我都像一個淘寶者,孜孜不倦地淘我喜歡的書:托爾斯泰《苦難的歷程》、葉辛《蹉跎歲月》、《契柯夫小說選》、《拜倫舒情詩七十首》、雨果《九三年》、米切爾《飄》、賈平凹《靜水深流》、林白文集《寂靜與芬芳》,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小仲馬的《茶花女》都是我從地攤上淘的。
沒事的時侯,就一個人關起房門,捧著書,靜靜地讀著那些帶有音符的文字。情到深處,或扼腕長嘆,或捶胸頓足,或抑天望月,或淚灑衣襟與書中的主人同悲同樂,癡迷到忘我境界。讀書,漸漸地成了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書讀多了,視野開闊了,就有寫作的沖動,總想把身邊的人或事記錄下來。當一篇篇文章變成鉛字的時侯,喜悅也隨之而來,心胸也頓時為之開闊。誰說:讀書沒有快樂呢?
找到了讀書的樂趣,于是,我不再郁悶和糾結。每讀一本書,就像乘一葉扁舟,在歷史的長河中溯江而上,與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握手重逢。
真想,天天都能捧一本書,在清風習習的秋夜,沐浴屋外溫柔的月光,放飛心情的故事。
書,就這樣不離不棄,充實了我的生活內涵,豐富了我的人生,成了我朝夕相伴的朋友。喜歡讀書,愛我所愛。我很難想像:假如人生不讀書,會是什么樣子?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05-04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02-27
讀一本書心得體會12-30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5篇05-04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4篇06-09
與父母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11-27
讀一本書作文03-07
初中作文:讀一本書11-05
同讀一本書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