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
4月29日天空中細雨紛飛,無聲的滋潤著世間萬物。在這個特殊的天氣和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公司組織青年職工參觀了位于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央大街西側,大慶油田勘探園內,現名叫“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開采”、“科研成果”、“巖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余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萬化的狀況。
走進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猶似置身于一個地質的世界,許多標本,各種化石,奇形怪狀,顏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千米深的地方采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采油工人產生深深的敬意。當我走進地質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勘探、開采、注水工藝,油層、氣層分布情況,油層模型,許多圖表,各種地質圖,大慶油田地面設施模型沙盤,巖心樣本,數十種石油產品等等。
參觀大慶地宮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地質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在這里我獲知:過去的西方石油理論認為,石油一般蘊藏在海相沉積中,而大慶這樣歷史上從未成為海洋的地方,也就是陸相沉積,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大慶的成功開發,宣布了西方落后石油理論的破滅,也促使我國幾乎所有地質條件相同的平原與盆地,均已找到了有開采價值的油田。
在我為中國人的智慧和過硬的科研水平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想到大自然為人類蘊藏珍貴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資源枯竭了我們即使擁有再高新的技術也會無濟于事,應該懂得去珍惜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慨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之余,又被我們的曾奮戰在這片荒原上的石油工人們那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折服,為自己身為大慶人而感到光榮自豪。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義務把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并使其發揚光大,為我們企業、油田能夠日益壯大,和諧穩固的發展而奮斗!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2
一直對省博物館充滿著向往,于是我們宿舍三個娃準備11月8號出發去參觀省博物館,我們在網上仔細查詢了去那的公交車和地鐵路線,心中對于找對地方還算踏實。這是我們宿舍三個第一次一起去廣州,心里還蠻高興的!當然對于這次的參觀我們還帶著一個主要目的 ,那就是在欣賞博物館時為我們的美術鑒賞課的作業——“參觀心得”做準備。
經過幾番波折,我們終于出了APM線,這算是到了目的地吧。映入眼球的是各種唯美的建筑,這都是我第一次見到的,著名的小蠻腰就在我的身后,不自覺的就給她照了一張照片,這還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小蠻腰呢!她很清晰,原來不是實體的,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中空,看到這些心中很是新奇。我們三一直往小蠻腰那個方向走,旁邊是省立中山圖書館,環繞在我們四周的都是一些具有現代藝術感的建筑,它們高矮不一,參差不齊,但是每個建筑都很具有特色,看起來一點都不覺得很突兀,倒像是建筑學家特意這樣安排的,給人不同的視覺享受。走了好一會還是沒有看到博物館的影子,才發現我們早就被這美麗的建筑物吸引都忘了看路標。看到路標后似乎又發現了新大陸,往前幾步然后左轉省博物館就在我們眼前了,與我想象中的樣子完全不同它像是很多個的長方體盒子鑲嵌而成,看似雜亂其實又被設計得很獨特,回來查資料才知道這整個建筑運用“寶盒”了的設計理念,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它的巨型屋面鋼桁架整體滑移總重量達8700噸,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鋼結構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館是由巨型鋼桁架懸吊出來的,中間沒有一根結構柱,為陳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也給了我們參觀者一場美得視覺盛宴。
拿到免費門票后我們就進入了目的地,館內既莊嚴大氣,又顯得藝術典雅。館內參觀的人很多但是每個人都安安靜靜的生怕打擾到別人破壞了這肅穆的氛圍。我先是被踩在我們腳底的的瓷器所吸引,于是拉著她們兩去看地上的這些青瓷,“躺在”地上的瓷器雖然有的`破破爛爛有的殘缺不齊,但是上面的花紋卻極其清晰,花的每一個紋路都被細致描繪而且顏色嬌艷欲滴,不得不讓我感嘆古人制作瓷器精湛的技藝。“躺在”地上的還有其它一些東西,比如說一些很漂亮的海星、貝殼等,這些都是當前在南海“撿回”回來的,每一個都很有特點很漂亮。特別是對于我這個內地的女孩子,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大海更不用說親眼看到這些大大的海星、扇貝看完這些后我們準備上樓去參觀,由于不熟悉關內的陳列,我們采用看到了哪個比較感興趣的展廳就進去參觀的方法參觀這座博物館。一上樓到二樓我們就看了星云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廳,哈哈,雖然我的字寫得就那樣,但是我對書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星云大師一筆字的事跡,展廳中有星云大師的個人簡介,沒有草隸篆,只有楷書、行草書,尺幅大多為縱2尺,橫1尺的鏡芯,少則一字,多則四字,間有對聯、橫幅,各具風神。有好多富有書生氣的長者在這里欣賞流連。舍友問“你看得懂嗎?”我只是對她笑了一笑,個人覺得星云大師的字很樸實、運筆自然不做作,字如其人,我覺得大師就是這樣一位樸實忠厚善良的人吧!
參觀完星云大師書法展廳之后,我們去了“廣東歷史文化陳列”展覽,這幾個字閃著黃光高高鑲嵌在我們眼前,很富有歷史莊嚴威懾感。里面我們看到了許多漂亮的扇子,它們有的是用象牙做成的,有的裝飾有玳瑁,有的用金屬做成,有的用各種有名的木材制作而成,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些扇子上的圖形,它們被描摹得很精致,有花朵有房子建筑有美人,每個對象都被制作得清晰富有情感,好像會從扇子中走出來一樣。當時我還在想這些扇子難道真的是用來扇風的嗎?我覺得它們更像是藝術品作為裝飾欣賞用的吧!這個展廳有很多我很感興趣的東西,比如說模型船、象牙雕、油畫這里我還要說的是古代王公貴族的服飾,他們被制作的好奢華好細致,有戰袍有龍袍有大臣朝服有皇后妃子的服裝,每一件衣服都感覺好高貴,好像是穿越到了那個時代目睹了皇宮的莊嚴一般。真是美輪美奐!
陸陸續續的我們又參觀了一些其他的地方,但大都沒有花太多時間觀摩。最后我們參觀的是 “粵山秀水,豐物嶺南——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這其中也包含有許多專題展館,如地質地貌、礦產、寶玉石、中草藥、陸生野生動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展覽館。哈哈,覺得這個展覽是最貼近我們專業的,因為我們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這些展館中展示的許多東西都是我們書本上學到過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在現實中親眼見到過。參觀這里就仿佛進入了夢幻般的時空,各種奇珍異寶令我們目不暇接;各種從未目睹過的礦藏奇石讓我們嘆為觀止。動植物展館雖只是些模型或標本,但場景布置得十分逼真,燈光設計有種朦朧感,給人安詳舒適的感覺。后面的海洋館等全是懸掛是的線條,藍色的光感,雖不是水族館,確如真的置身其中。那些海洋動物幾乎觸手可摸。令人驚異的恐龍骨架,仿佛回到了億萬年前那蠻荒時代。其實現在又好想去那看看,因為那里實在是太給人以享受了。
最后離開的時候其實還想去參觀書畫展廳的,但是那天剛好書畫展廳有修整并沒有對外開放,所以我們就此錯過了。參觀了3個多小時,我們于樓上樓下走走停停,因為實在是肚子太餓,腿也很乏,我們還是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座充滿智慧的博物館,在離開前我們去了館內的小賣部,店子面積很小但是東西很多,有很多富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品,價格大小不一,但是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大部分紀念品還是很貴的,我們逛逛之后每人花了幾塊錢買了一本小書,覺得書被制作得很精致小巧很吸引眼球,就算是用它來紀念一下這天吧!很充實的一天,其實收獲的也不僅僅只有我上面說到了視覺的盛宴和心靈的感悟,還有我們三個互相幫助、嬉戲打鬧、談天論地、悵古道今的深厚友誼!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3
最近,我參觀了位于廣東珠海市的珠海博物館。這是一次充滿意義和收獲的旅程,我從中深刻地體會到了珠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在這里,我想分享我參觀珠海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珠海博物館的展覽中,讓我最為震撼的是珠海這個港口城市的歷史發展過程。展覽中的文物、圖片、實物等,讓我深刻的感受到珠海從一個小漁村到一個繁華的港口城市的發展歷程。從那些古老的.文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珠海一直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活力的城市。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座城市不斷向前發展,經濟、文化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
此外,珠海博物館的展覽也讓我更加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展覽中,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和勤勞精神,這一切凝聚成了我們的先輩們留下的珍貴遺產。同時,我也更加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那些古老的傳說和故事,在珠海博物館里得到了完美的呈現。
此外,珠海博物館也為我打開了對中國的未來的想象之門。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現代技術和革新的想法,這些創新的事物將幫助中國發展到更高的水平。我相信,只有不斷擁抱變化,貫徹創新,中國才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最后,我想說的是珠海博物館的展覽不僅是歷史和文化的珍貴遺產,它也是一個向未來致敬的展示館。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歷史的變遷,也可以體驗中國文化的精髓。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來參觀珠海博物館,了解中國、了解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時,我們也要在學習、思考、實踐中不斷前進,推動中國不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總之,參觀珠海博物館的心得體會是非常深刻和有意義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以前的歷史和文化,也可以向未來致敬。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這個城市,不妨來珠海博物館看一看,看看這里所展現的精彩和魅力。相信你也會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示和收獲。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4
近日,我有幸參觀了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的順義博物館。在這次參觀中,我不僅欣賞了豐富的展覽和文物,還感受到了人文歷史的厚重與價值。以下是我在參觀順義博物館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順義博物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象。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我就被迎面而來的古典建筑所吸引。紅墻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給人一種寧靜而莊重的感覺。博物館內部的展覽也同樣令人嘆為觀止。在歷史文化展覽區域,我見到了豐富的文物和各種歷史資料。這些文物展示了順義地區悠久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使我更好地理解了這片土地的文化背景。
其次,順義博物館的陳列方式與設計引人入勝。博物館的每個展覽區域都有不同的主題和布局,使參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展覽內容。例如,在“文物保護與修復”展覽區域,我了解到了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方法,深入了解了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在“古代農業生產”展覽區域,我看到了模擬古代農田和農民勞作的場景,使我感受到了古代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勞動方式。
另外,順義博物館也注重互動性和參與性。在博物館的.不少展覽區域,都設置了互動體驗項目,讓參觀者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展覽內容。在“古代手工藝品制作”展覽區域,我親手嘗試了制作傳統花瓶的技藝,了解了古代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和技巧。這種互動性的展陳方式,使我更加投入地參與了博物館的展覽,加深了對文化藝術的理解和欣賞。
此外,順義博物館還通過舉辦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為觀眾提供了更廣闊的交流平臺。在我的參觀過程中,正好碰上了一場書法展和講座。在書法展上,我欣賞到了許多優秀的書法作品,同時還有機會觀摩到大師現場創作。而講座上,專家學者對博物館的展覽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我從中獲得了更多有關歷史與文化的知識。這些豐富的文化活動不僅讓觀眾得到了藝術的熏陶,更促進了文化交流與傳承。
綜上所述,順義博物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參觀,我更加了解了順義地區的歷史與文化,深入體驗了傳統文物的魅力和價值。順義博物館不僅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寶庫,更是一座智慧與藝術的殿堂。相信未來,順義博物館將會繼續以優秀的展覽和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觀眾,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將會堅定地支持這樣的文化機構,將這份藝術之美傳遞給更多的人們。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5
作為山東省東營市獨具特色的一大文化地標,東營博物館是集展覽、收藏、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最近,我有幸參觀了東營博物館,并對其中的展品和陳列安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體會。
第二段:展廳內容
東營博物館以豐富的文物藏品和生動的展陳形式吸引著廣大觀眾。博物館的展廳分為多個主題區域,如自然展廳、人文展廳、歷史展廳等。在自然展廳,我目睹了東營市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包括珍貴的動植物標本,令人嘆為觀止。人文展廳將東營市的歷史文化生活展示得淋漓盡致,使觀眾對這座城市的演進和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歷史展廳彰顯了東營市在乃至山東省的歷史地位,通過歷史文物和圖片的展示,使觀眾感受到了東營的悠久歷史。
第三段:陳列安排
東營博物館在陳列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雙重滿足。每個展廳都根據主題精心設計,通過展品的排列和景觀的布置,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博物館還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如聲光電、多媒體等,為觀眾提供更加立體、多樣化的參觀體驗。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人文展廳中展示的明清時期的民俗風情,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那個年代,感受著那濃厚的歷史氛圍。
第四段:參觀感受
參觀東營博物館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東營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通過對文物的觀賞,我對東營市的發展和變遷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博物館在展品的選取和展陳的.安排上,注重講述故事,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東營的歷史和人文。此外,博物館也注重互動體驗,讓觀眾參與其中,增加了參觀的樂趣和教育性。在博物館里,我追尋著歷史的足跡,感受到了東營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第五段:總結
東營博物館是一座集豐富的文物收藏、生動的展覽和先進的展柜器具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了東營這座城市的的燦爛歷史和文化底蘊。博物館的陳列安排和展品選取都非常考究,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得到視覺和心靈的雙重滿足。參觀東營博物館不僅讓我學到了歷史知識,也加深了我對東營這座城市的熱愛和認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有機會參觀東營博物館,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底蘊。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
廣州是一個擁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的一個亮點,她是南越、南漢、南明三朝都會,是歷史最悠久的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更有千年商都之稱。廣州優越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使其采中原之精粹,納四海之新風,融會貫通,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而我今天要介紹的廣州博物館就是以廣州城的發展為主線的展覽。
廣州博物館成立于1929年2月11日,以始建于1380年的明朝建筑鎮海樓為館舍,在當時,足以將廣州一覽無余。即使曾五度被毀,但如今的頂層正面依舊高懸“鎮海樓”橫匾,兩側對聯更是氣勢磅礴:“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民國初年,有識之士認為:世界文明的國家,均有宏偉博物館設辦,廣州為全國最繁盛的地方,又是“廣東革命策源之地、誕降之省”,所以就選鎮海樓作為博物館館址。而廣州市市立博物院是華南地區第一座公立博物館,也是全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在那個國家危亡的年代,她被賦予了“救亡圖存、開發民智”的歷史
使命。從此,“雄鎮海疆”數百年的鎮海樓成為廣州的老城標。既然大家在暑假的時候都已經參觀過鎮海樓,我就不再對展覽的文物一一介紹了。簡單地說一下我參觀過后的一些想法。正如我剛剛所說的`,廣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商都。依據考古的發現,這里有眾多新石器時期遺存,足以證明數千年前這里就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雖然不及西安等世界古都,但廣州所擁有的文化底蘊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對于某些抨擊廣州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的言論,我是真心覺得發表的人很沒有文化。
反觀我們自身,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關注廣州的文化的。在之前的演講中,很多同學的說,如果不是作業要求,根本就連南越王墓博物館都沒去過。而有的同學則因旅游,參觀過馬王堆、兵馬俑等等省外的博物館,并對此如數家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問作為一個生活在廣州的人都不主動地去了解廣州的歷史文化,又如何要求外來游客挖掘我們的文化呢?所以無論我們是不是廣州人,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城市里,就有義務有責任去愛這個城市去發揚這里的文化,使廣州真正成為所有人眼中的歷史文化名城。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7
軍墾文化是新疆特有的一種魅力文化之一,而石河子將這種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今天,“炫舞天山”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的媒體記者團走近石河子,參觀石河子軍墾博物館,身臨其境感受這種獨特文化。
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籌建于石河子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文物局頒發的`“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石河子軍墾博物館其主要宗旨是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兵團精神,在歷時十年的時間里,石河子軍墾博物館共征集軍墾實物上千件。其中有文字資料數萬字,并在市區周圍建立了“軍墾第一樓”、“軍墾第一井”、“原二十二兵團領導創業舊址”、“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等四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全國唯一的一座軍墾博物館,從開館至今的四年時間里,一直配有專職講解員市技工學校以及部分中小學、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廣泛聯系,許多單位的新黨團員入黨入團宣誓儀式也選擇在這里進行。
石河子軍墾博物館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蘊,為新疆的軍墾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出愈來愈大的作用。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8
在上周的星期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作文學校要帶我們去參觀圖書館和博物館,早上我一路小跑來到了作文學校。
人都到齊了,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注意事項后,就列隊出發了,開始了我們的參觀之旅。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圖書館門前,我們合影后,直接去了三樓——圖書閱覽室。這里的書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挑了一本《宇宙的奧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讀著。大約過了10多分鐘,老師帶我們去四樓了,參觀了很多房間,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文獻室,那里有很多的圖畫、書法和剪紙。
參觀完圖書館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只見博物館的建筑非常壯觀。進入到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的雕像。聽講解員說,這是一個人在送一封十萬火急的.信,說完就讓我們看棚頂,這時我們都吃驚極了,怎么棚頂還有東西呢?這時講解員說這是信的內容,都是非常漂亮的毛筆字。
我們來到了二樓,這是近代的嫩江。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一個古城模型前說:“這是從前的嫩江,名字叫‘墨爾根城’”我們在這個模型前仔細地觀察著。之后我們來到了一個觸摸屏前,這里都是一些關于清代的知識,我便試了試,我的天哪,我竟然一個也不知道。
到了三樓,我看到了現代嫩江的模型。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我的學校——嫩江二小,可是我卻連個影子也沒找到,老師讓我們走時,我還依依不舍地看了幾眼才走,下樓的時候我還在想著那個模型。
這次參觀真的好開心,而且回味去窮。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9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紀念日。十月二十八日會計學院黨總支組織黨員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這是一場空前絕后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并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后的無止盡的奮斗中區。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振聾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說,隨著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于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并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則駐扎于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占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而整部電影中更著重塑造了孫中山的偉人形象,孫中山先生站在時代前列,“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斗爭旗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希望推動中華民族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外國列強侵略,推動中國跟上世界發展進步的步伐、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孫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實現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誓言。在他領導和影響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發動武裝起義,有力推動了革命大勢的形成。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觀看整部電影不僅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更應該以這些民族英雄為自己學習的標桿,以他們當年的無悔斗志作為現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前進的動力。這些烈士中有些也與我們年紀相仿,他們把追求真理、實現共和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在和平年代,我也應該形成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應該把此精神體現在生活學習中的方方面面。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0
4月12日,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來到了大慶博物館。
大慶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東北第四世紀古環境,古動物和古人類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化石和文物,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專業性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化種屬最多的博物館。
一進館我就看見三頭仿真猛犸象和一頭巨型犀牛。來到二樓我看見“東北第四世紀哺乳動物陳列”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猛犸象的化石,它展示了第四世紀哺乳動物分類敘述,進行比對。
在中央大廳我看見了三個大機器,讓我了解了動物的滅絕過程,在樓梯上,我看見了一群大約80頭三角犀牛,現代的'只有一只角或兩只角,同學還給我拍了照呢!在博物館,我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穿越了歷史長河,讓我身臨其境,流連忘返。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認識大慶自然人文歷史滄桑變遷,讓我認識古動物和古人類之美,之趣。使我更加熱愛大慶這座美麗的城市家園。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1
在大學的這段時光里,我有幸參觀了我們國家的一些重要博物館,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學習和體驗。這次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博物館參觀中的心得體會。
我記得第一次走進博物館時,那是一座充滿了歷史沉淀的地方。我仿佛能感覺到每一件展品都在訴說著它們自己的故事。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與過去對話的'橋梁。這次參觀讓我對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博物館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個微觀的世界,它們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科技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了人類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意識到了我們與歷史和文化的緊密聯系。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被一些展品深深吸引。比如一件古代的陶瓷,它的細膩工藝和獨特的美感讓我驚嘆不已;又比如一幅古老的壁畫,它雖然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洗禮,但仍然能夠傳達出那個時代的活力和精神。這些展品讓我感受到了人類創造力和智慧的偉大。
參觀博物館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明白了人類歷史的厚重和豐富,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尊重現在的生活。同時,這次參觀也激發了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希望。
總的來說,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收獲頗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類的歷史和文化,也更加珍惜和尊重我們的文化遺產。我相信這次參觀將會成為我一生中寶貴的記憶,也將會對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2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到浙江自然博物館去參觀。里面的一切好像是真的一樣,四周獨特的燈光與一聲聲亮麗婉轉的鳥叫仿佛給館內又披上了一層清幽,連游人們的說話聲也輕了,生怕蓋過了這美麗的聲音。
我們走進了這美麗的大自然,許多許多的小動物在山坡上,好像是真的一樣,都用水靈靈的眼睛看著我,好像我就是一個森林之王。許多地方,都是完全仿真的!連白天和黑夜都會加上。白天,鳥叫聲一點也不間斷,而晚上也不是毫無生氣的,青蛙呱呱地叫,時而還有一兩聲貓頭鷹的大叫。一個個展館排列得十分有序,一樓是鯨鯊、海龜、翻車魚、灰鯨幾個動物的模型。講解員給我們講了一塊掛在墻上的長方形海百合,這是生活在幾億年前的動物,它分為兩種,一種是扎根在深海底的,而另一種是在大海里飄浮的,所以它不是植物而是動物。
第二層講了生命的演變過程,讓我們做了一次生命的旅行。我們從宇宙大爆炸說起,地球已經有了海洋,但是生命是怎么出現的呢?在這個問題上,有的人說由于地下有海底煙囪,周圍溫底很高,微生
物眾多,很可能出現生命;另外的人則認為地球的生命是來自外星的隕石。這至今也是個謎。我也思考這這個問題,可不知不覺就出現了生命。第一個發現的動物是埃迪卡拉動物群。隨后,澄江動物群也陸續出現,這是寒武紀大爆發的典型代表,有三葉蟲等甲殼類動物。奧陶紀,海螺繁盛,角石、菊石等海螺出現,它們是鸚鵡螺等軟體動物的祖先。泥盆紀,是魚類繁盛時期,泥盆紀晚期,兩棲動物登上了陸地,在陸地上繁衍后代。石炭紀,大片大片地出現了蕨類的森林。二疊紀,最早的爬行動物出出,異齒龍,基龍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別看它們名字后面跟了一個龍,就把它們歸到恐龍那一類,它們只不過是大蜥蜴罷了。三疊紀到白惡紀,是恐龍的天堂,有了恐龍,這可是進化史上的一大飛越哦!漸漸地,我們步入了新生代,哺乳動物出現了。我們也結束了生命之旅。
第三層就是最有意思的模擬野外,在一條條幽徑的深處,有幾個解說器,有一臺機器最有趣了,它可以放出各種鳥叫的聲音了!上面有一個類似雷達的東西,四只小鳥在屏幕上,我點了第一只小鳥,嗚——雷達轉了起來,不一會兒,一聲清脆明亮地鳥叫聲傳出來,咕嚕......克哩,最有趣的是那只大角的聲音:咕嘟嘟嘟嘟......讓人不禁發出笑聲。
繼續向前走,我們走進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土洞,里面黑黑的,什么出看不見,里面發出時斷時續的蝙蝠叫,我感到背后一陣涼,最后還是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四周一片黑乎乎,不遠處突然出現了一個亮點,走近一看,哎!不是出口啊!我嘆了一口氣,是一個展臺的光,那
是五步蛇的產房!里面有只五步蛇標本虎視眈眈地瞪著我,雖是標本,但我也感到了害怕,它為什么那么兇狠呢?原來,它是在保護自己的蛋寶寶啊!雖然是蛇,但也有深深的母愛啊!這次實踐活動給我的收獲真大,讓我明白了許多動物的習性和出現的時間,使我受益匪淺!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3
北京航空館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小湯山,該館以山洞內一個大機庫作為展覽廳,機庫外廣場上有8000平方米的停機坪,庫內外共展出88種型號、200多架飛機。另外還有高炮、導彈、雷達、航空攝影機、炸彈等600余種展品,以及飛機模型等。其中很多系國家珍貴文物、世界航空珍品。航空博物館以豐富的實物史料向人們展示中國航空事業發展的歷程。
此次參觀航空館,不但豐富了我的知識,而且讓我感受頗多。
戰飛行的極限:林白,首次飛越大西洋,揭開了洲際飛行的序幕;埃爾哈特,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女性,雖然最后在飛越太平洋時遇難,卻點燃了女性對飛行的熱情和信心;耶格爾,駕駛實驗機X-1向音速的極限發起沖擊,音障從此不再存在。挑戰熱障、不間斷不加油的環球飛行,一次次的飛行探險譜寫著勇敢者的詩篇。
不列顛空戰,狂妄的德國空軍試圖用轟炸征服英倫三島,為生存而戰的英國人讓德國人第一次嘗到了挫敗的滋味;珍珠港的不宣而戰,日軍的空中偷襲雖然讓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了巨大損失,但也將一個超級大國卷入戰爭,從此改變了二戰格局;中途島,作為二戰的三大轉折點之一,讓驕橫的日本海軍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從此元氣大傷,失去了太平洋戰場的優勢;朝鮮戰爭,剛剛經歷過二戰練兵的美軍在飛機數量質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年輕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飛行員沒有任何空戰經驗,但他們不僅成功粉碎了美軍的絞殺戰,并且在清川江的上空開辟出一條令對手生畏的米格走廊,志愿軍空軍憑借什么戰勝擁有眾多王牌飛行員和先進武器的對手呢
中國的航空業首先是從仿制蘇聯的米格戰機開始,之后經過不斷的努力,已經取得了許多引入注目的成績,到最近的先進的飛豹戰機和殲-10戰機,以及即將開展的大型干線飛機的'研發,所有這些都表明中國正向世界航空大國的方向發展邁進。
作為科研工作者,前面肯定存在艱難險阻,我們唯有勇敢接受挑戰,不斷努力,朝著目標勇往直前,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科技是無國界的,只有被正義的事業所掌握,才能釋放出其巨大的力量,從而促進人類的發展,也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萬里長征、八年抗日以及解放戰爭,有多少先烈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強大而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風雨無阻、萬眾一心,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為建設和諧社會,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4
“起來,起來,快起來,你可別忘了,今日要和應樂天一齊去博物館參觀。”媽媽象只大鬧鐘大聲喊道。我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打了個哈欠,從床上坐了起來。“快點,快點,時間不等人,不要像只小蝸牛。”媽媽催促道。我立刻從床上跳了下來,飛奔到衛生間洗漱,很快就洗瀨好了。我跑到媽媽面前,幽默的對媽媽說:“報告媽媽,張慧燕洗漱完畢,特來報告。”
我和媽媽乘公交車,首先來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和應樂天一家會合。會合后,我們領取了“第二課堂學習競賽場館實踐活動通關卡”和“工藝美術博物館的闖關卡”后,我們直奔三樓參觀并答題。
我們首先來到第三展區—————巧奪天工的織繡工藝,王文瑛的雙面異色異物異景《雷鋒今昔》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我們來到了第四展廳—————經天緯地的編織工藝,趙錫祥的特重工萬縷絲全雕鑲邊床罩給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它是由一個挑繡能手花費4年半時間,用1500萬針精心繡織820朵形態各異的花朵而成的,榮獲20xx年首屆西湖博覽會工藝美術金獎。參觀完展廳我們開始答題,耶!我們兩個都得了一百分。
我們接下來去參觀了運河博物館,杭州運河博物館看起來很神秘的樣貌,里面藏著許許多多我們不明白的秘密。里面共分五個展廳,全方位地反映京杭大運河開鑿、變遷的歷史和重要作用,沿運河主要城市的歷史風貌,以及豐富多彩的運河文化。參觀完運河博物館讓我了解到,在中國古代,運河邊的經濟異常繁榮昌盛,運河是經過好幾個朝代的人才修筑完成。工程浩大,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最終,我們又去參觀了我們最為熟悉的西溪濕地博物館。大門入口種著各種各樣的荷花。進入一樓大廳,到處都是介紹濕地的相關知識的液晶屏和簡介牌。里邊還有兩只可愛而又很逼真的大恐龍,孩子們爭先恐后的爭著坐上去照相。在通往二樓的通道兩則,有全世界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鳥類圖片和簡介。二樓有許多介紹濕地的通關游戲,讓我們了解了很多有關濕地的知識。
經過對三個博物館的參觀,以及三個場館的通關答題學習,我收獲了許多以前我不了解的知識。我下次還要去更多的博物館,了解更豐富的知識。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15
海南省博物館的前身是1984年開始籌建的海南博物館,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成立“海南省博物館”,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掛牌成立,兩者合署辦公。因為當時海南剛建省,百廢待興,政府資金不足,籌建中的博物館遲遲沒有開工。
11月15日開館的海南省博物館是海南省唯一的綜合類現代化博物館,位于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省文化公園東部,是我省重點文化基礎設施。省博物館工程占地面積60余畝,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陳列展廳、文物庫房、技術用房、服務設施、辦公用房。正在規劃設計的二期工程建設面積約7000平方米,將依托“華光礁I號”沉船的保護修復及沉船中出水的近萬件瓷器,重點展示與南海歷史、海上絲路、地緣政治和海洋生物礦產資源等方面有關的文物和標本。
館內設有基本陳列4個,《海南館藏文物陳列》、《海南歷史陳列》、《海南少數民族陳列》及《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對海南的歷史、少數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遺存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已有館藏文物2萬多件。通過琳瑯滿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體手段的展示,觀眾可以全方位、多層次、身臨其境地了解和感受海南獨特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氛圍。
館內還先后舉辦了《開拓二十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成就展)》、《20世紀中國文學大師風采》、《亞洲藝術水彩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國家寶藏展》、《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高新科技成果展》等近20場專題展覽。
近年來,我館各部門的業務骨干對我省的文物資源進行了大量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學術成果:由館長丘同志擔任主編的《海南歷史文化大系文博卷》已于4月正式出版,該卷匯集了大學著名教授、文博研究學者及我館多位業務骨干,向讀者展現了海南古遺址、海南古建筑、海南古墓葬、海南古陶瓷、海南古村落等文物考古的各個領域。此外,我館擬編輯出版《中國文物地圖集海南分冊》、《西沙群島文物普查報告》等;個人學術專著有:《三亞落筆洞》、《古書畫仿制研究》等;參與編寫《中國黎族傳統文化》、《中國黎族》、《海南民族風情》、《黎族傳統織錦》等;發表考古發掘報告、論文及黎族傳統文化研究__等數十篇。這些學術活動的開展為研究海南省的歷史、文物、民族,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作出了貢獻。
海南省博物館的建成開館,不僅是我省重要的社會文明標志,對建設國際旅游島和促進我省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必將對全面推動我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觀博物館08-24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9-10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4-26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0-18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2-15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02-17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11-25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4-27
參觀國家博物館心得體會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