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
戴子奇暑假期間,總會有許多的空閑時間。在這期間,閱讀無疑是一項很好的課余活動。有一本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升學與選課》這一章,讓我印象深刻。這一章講述了作者的一位朋友即將要中學畢業,面臨許多問題。作者通過講述一些小事件與他的親身經歷,向他即將...
星期六傍晚,我吃完晚飯,和弟弟一起去散步。剛出門,就看見夕陽染紅了一大片天空,夕陽慢慢西下,光線也越來越暗,我和弟弟走著走著。不一會兒,我發現天已經變暗了,突然一縷皎潔的月光像銀河一樣從天而降,天是藍黑色的,讓我看得入神。天快黑了,我抬頭一看,一輪圓月像玉盤一樣旋掛在天空,星星們陪著孤獨的月亮一起度...
兩萬五千里,那一雙一雙腳踩實了土地,那一片一片血染紅了道路。以那無所畏懼的心,以那堅定虔誠的臉,挽救了新中國,鑄造了東方雄師。他們不是神圣,只是那貧瘠土地中具有錚錚血淚的男兒——年輕稚嫩的青年,肌肉壯碩的壯年,臉上早已結滿溝壑的老年。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樣貌,卻凝聚成了同一條比...
我是一個垃圾桶,我穿著黑色的衣服,矗立在小區的垃圾站邊緣。我有3個兄弟姐妹,他們喜歡穿“紅色”“綠色”“藍色”的衣服。我可是兄弟姐妹們里最受歡迎的,以前,人們不管赤橙黃綠藍靛紫,全都將垃圾扔入我這里,雖然兄弟姐妹們都很羨慕我,但...
下了晚自習,外面的風淅淅瀝瀝的下著,一點停著的意思也沒有。我哼著小曲,走出校園。大街上,人很少,在我正前方,有一個小女孩,有意無意的向后看,眼睛里似乎有一絲驚恐和害怕,莫非她把我當成了壞人?想到這里,心里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可這又怎么能怪她呢?換做我也會害怕的,在現在的電視劇中不是會經常出現這樣的鏡...
“這個字怎么就寫得不好呢?”我無助地望著生抄上的那個字。爸爸走了過來,關心地說道:“怎么了?是不是寫字又遇到困難了?”“天啊!”我著急地感嘆道,“到底怎么寫?我不寫了!”爸爸關愛的神情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
我的家鄉朝陽,位于遼寧省西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起初大凌河的環境特別惡劣。因為人們把污水盡數排放到大凌河中,大凌河的水變得臭氣熏天,有些人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的環境,都搬走了。后來,在市政府領導的規劃下,大凌河呈現出巨大的變化。如今,大凌河里的水變得...
生活的一件件瑣事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樣多,它們數不勝數,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顆繁星,最亮、最閃!那是我的第一次洗碗經歷!我曾經是家中的“大王”,家里人都是圍著我轉,伺候著我。有一陣子,我發現其他同學有的會炒菜、有的會拖地、有的'還會洗衣服……可是我什...
我的好朋友杜雅鑫,她不僅是我兒時的玩伴,還是我的同班同學。說起杜雅鑫呢,她可是個運動達人。一上體育課,她就帶著籃球到籃框下和別人比賽,你經常會在籃球場上看到她不停地拍著籃球,為了尋找"突圍"的身影。只見她一個轉身,猛的一個虎跳,籃球就像一個聽話的小孩,乖乖地進入了籃筐。她可真是個...
大家好,我是一朵云。天空晴朗,在我看來像是一位畫家,不小心打翻了藍色的顏料盒。太陽公公大概是沒有睡醒吧!光束灑在大地上,那么柔和,屋頂上的每一片紅瓦綠磚都被照得亮晶晶的。樹的嫩葉都努力吸收著陽光,小樹踮著腳尖兒,想讓自己更高一些。像小螞蟻的人們逐漸多起來,比人大一些的卡車也只不過像是一些昆蟲罷了。我...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2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是讀者的一位老友,分享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如談寫作時所說的:“文章像其他藝術一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影響我最深的一封信,是首封—《談讀書》;我是一個十分懶惰的人,特別不愛看課外書,每次看書都是被迫無奈。但是閱讀完這封信后,我不禁想到之前的自己有多愚蠢。
書籍好比鑰匙,它能幫助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書籍好比帆船,它能幫助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書籍好比陽光,它能幫助我們掃除內心的黑暗。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自我。“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笔前。≌娴脹]有時間嗎?真就那么忙嗎?每次同學圍成一團,分享自己的閱讀之路時,我卻是滿頭霧水,同坐在一個教室,同樣的環境,那為什么別人有時間,而自己卻沒有呢?
短短的一句話,成為了點金之筆。我不能在繼續荒廢下去了,我要做出行動,改正缺點,閱讀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但我認為我能做到堅持閱讀,這件事就不再平凡。堅持閱讀需要足夠的耐心,正如人生的歷練,在一次次的歷練中成長。
我是一位很敏感的中學生,同時這也成為了我的一大煩惱,一個眼神會讓我幻想出很多事情,無論是對同學,家長還是老師。因此我媽媽天天說我感情太豐富。
談到感情同時就會想起理性,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她是一位理性強的人,如果我說錯了一些事情,她就會與我講起道理,但有時我并非那個意思,所以在理性和感情之間真的有間隔嗎?過度的理性可能會使感情產生裂縫,感情同時也會讓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感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理性控制了我們的行為,就如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這也讓我產生了許多疑惑。
閱讀過朱光潛先生的.《談情與理》中,他認為:“仁”勝于“義”,情感的生活勝于理智的生活。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同時情感也更加豐富,肩負的責任也增多,人生就像在做選擇題,在一次次的選擇中成長。
人的一生中所要面對的事情千千萬萬,誰也預測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人生聚散無常,起落不定,但走過去了,一切便以從容。
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品格和智慧。只有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享受到由痛苦轉換而成的財富。我認為這就如同我們現在的學習,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9年義務教育,再加上高中大學,起碼要16年,那換位思考一下,用16年的努力換今后幾十年的幸福,是否值得?社會是殘酷的,只有站的高才不會被人看不起,所以希望我們能好好讀書。
在尾篇《談人生與我》中,作者將自己當作一條草木蟲魚,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活著,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如果人生一帆風順將變得無趣單調,別再抱怨生活的苦,順其自然,在一次次的改變中成長!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3
四十年代那個艱困的時代,朱先生是武漢大學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國詩歌,卻擅長用中文的經書詩詞去解釋英詩的意象。而這本書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歐8年中,為《中學生》刊物寫的數篇稿件輯結而成。
先生28歲留學愛丁堡大學修英國文學,也修哲學心理學歐洲古代史和藝術史,又到法國巴黎大學修文藝心理學,后又在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修德文。先生是譯過柏拉圖,黑格爾的名滿天下的學者,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得如此平實誠懇,從讀書作文升學社會責任以至于戀愛問作文題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來他的感受,不知不覺撼動你的心靈,激發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樣今日不知明日的戰爭年代,政府為什么還要公費送學生去研究文學哲學,又為什么還有先生那樣不浮躁的學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學問。大抵是堅信詩歌文學對改變心快樂才最重要。在談作文中,我了解到學文如學畫,學畫可臨帖,又可寫生。真正學作文,要特別注意寫生,要寫生,須勤做描寫文和記敘文。
理智不能控制情感,也離不開情感。只有理智的生活是索然無味的,只有情感的世界是過分沖動的。例如說孝不只是一種義務,更是出于情感。這便是我對談情與理的理解。陶淵明做澎澤令,不愿束帶見督郵向縣吏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他擺脫祿位以行吾心所安。人人都想從某些東西中擺脫,但若人人都擺脫不開,生命便成了悲劇,這便是談擺脫后的感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家興。作為青年,任重道遠。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4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感覺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會給人帶來新的感受,很多的話讀來淺顯易懂,卻是我們往日思考的但無法表達出來的。我們只有結合自己的經歷,才能體會出話中含意。在本書中,可以從中發現某一個觸動你內心的句子,雖然里面有些章節可能感覺不太適合現在的步調,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會或多或少能從中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得到你所希望領悟的精華。
閱讀的好處不用多說,只是我們很多都不知道閱讀的方法。最高峰的時候,我兩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書,可是看完以后,收獲只限于當時,后來就逐漸淡忘的。長久如此,我不覺有種讀了也忘記,何必做無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書中提高,我們面對伶俐滿目的書,要學會選擇。按照機會成本來說,你多讀了一本無用的書,就代表你會少讀一本有意義的書。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傾向于選擇經過歷史檢驗的,有價值的書。另外,讀書還在于感受,在于記筆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讀書的時候,是邊思考,邊閱讀,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點痕跡。
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的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心靈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比方一本小說,平時自由拿來消遣,覺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來當課本讀,用預備考試的方法去讀,便不免索然寡味了,興趣要逍遙自在的不受拘束地發展。所以為培養讀書興趣起見,應該從讀課外書入手。
雖然這十二封信我沒有完全讀完,但是我會利用接下來的時間慢慢讀得,雖然里面有些章節感覺可能不太適合現在的步調,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會或多或少能從中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得到你所希望領悟的精華。也希望群里的朋友們能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地讀讀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們來完成某些任務,而只是希望你能從中發現某一個觸動你內心深處的句子足已。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5
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度囊括到十二封信中,指引我們前進。這本書就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寫的書信集。作者在信中的觀點全都用上一系列真實的例子佐證,令人信服。信中語言和藹可親,令讀者在閱讀時感受到一陣陣揮之不散的暖流。
朱光潛先生對于“孝”的看法令我非常贊同。在當今這個時代,孝敬父母早已被納入了法律,成了像他所說的那種“義務”。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深沉的,他們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靶ⅰ币彩且环N愛,一種源自于知恩圖報的理所當然的愛,而不是你給我多少,我還你多少的酬勞。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所以當我們有能力報答他們的時候,請把孝敬當做義務而非報酬,盡心盡力地感恩,就像小時候他們耐心地教我們走路的樣子。
這本書中令我最受益匪淺的是第十封信——“談擺脫”。朱光潛先生認為:如果你對一件事情不感興趣,那就擺脫它;如果“擺脫不開”,生命就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劇。我仔細想了想,覺得的確如此。如果一個人循環往復地做一件不感興趣的事情,就應該立刻果斷放棄。因為做一件明知無聊的事情久了,心會累,熱情會喪失,又有何意義呢?在我看來,擺脫不是喜新厭舊,也不是終結,而是從毫無意義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是美好生活的重新開始,何樂而不為呢?
第十二封信——“談人生與我”也讓我感觸頗深。朱光潛先生曾寫道:“我們所居的世界是完美的,正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句話其實不是不通順,而是蘊含深刻的道理:如果世界是完美的,那人們的審美、生活都將單調無比;正是因為現實世界有完美和不足,才會有成功和失;有富裕和貧窮,才會有不同的生活狀態;有生命的頑強和心靈的'脆弱,才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們……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是有趣的,精彩的,有意義的。我從來不贊同種族歧視、戰爭等令人發指的事情,誰都不想這些壞事發生。但在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里,總避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生。盡管如此,還是有這么一群人,不斷為消除世間不公而努力,那不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嗎?這個有喜有悲、充滿希望的世界,才是值得我們去奮斗、拼搏的!所以,人生的得意和消沉都是正常的,它們給世界帶來了精彩,我們也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像三伏天的涼風、三九天的陽光、新一年的春雨,撫平著、溫暖著、滋潤著讀者的心。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重新認識了人生,讓我更加信心滿滿地走向光明的未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6
九月,我的初中生活伊始,千頭萬緒,我有些焦頭爛額,時有奮進,時有迷茫,時有苦悶……似乎再也回不去童年的簡單快樂,我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探索,想要找到答案。
這個周末,我無意間翻開了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序中有句話是這樣寫的,現代青年的毛病概乎言之“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在這句話里我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
由情而生,從心出發,紙短意長。朱光潛先生在一紙信箋中娓娓道來,親切自然的言語,如春風化雨般溫和,一字一句是長輩充滿慈愛的勸誡,似恩師用心良苦的諄諄教誨,如涓涓細流滲入我的心中,滋養我的心田。我的思想與靈魂深受啟迪,我的內心被點亮了,就像貧瘠干涸的荒漠遇多年不逢的甘霖,有一片綠洲在悄悄生長。
先生的十二封信,談及學業、興趣、人生、社會諸多方面。先生深知青年在自我成長、人生選擇方面所面臨的諸多苦惱與壓力,深諳青年的心理狀態,他細致入微,勸慰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勿隨了世俗圖近利,引導青年應以更為成熟的方式看待和化解成長中的“痛苦”。先生在“談讀書”中寫道:“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我恍然大悟,近期自己讀書量銳減,著實是決心的問題。先生在“給苦悶的'青年朋友們”中寫道:“苦悶不一定就是壞事,它可能由窒息而死,也有可能由透氣而生。若要將苦悶變成奮斗的激發力,掙扎的前序曲,就要完善自己的品格、學識和才能!弊屛颐靼自鯓永斫饪鄲灒绾螌⒖鄲炞兂蓨^斗的力量。先生在“談十字街頭”里鼓勵青年“以冷靜態度,灼見世弊;以深沉思考,規劃方略;以堅強意志,征服障礙。我們要自由伸張自我,不要汩沒在十字街頭的影響里去!弊屛颐靼兹绾螛淞⑦h大高潔的理想,并堅持努力實現……
朱光潛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蘊含深遂哲理,值得細細回味,給青年友人以真誠的建言,引導青年做出正確的抉擇,給予青年一些奔赴夢想的力量。青年的你若心浮氣躁,請靜心品讀這十二封信,定能讓你在淡泊中明志,在寧靜中致遠。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由朱光潛所著的書籍,它主要講述了作者在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信件。這些信件涵蓋了許多主題,包括自我成長、人生價值、人際關系、愛情婚姻等。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所打動。朱光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思考,為青年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啟示。他的文字簡潔明了,深入淺出,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在書中,作者強調了自我成長和人生價值的重要性。他指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且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他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他也提到了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友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之一。
此外,作者還談到了愛情婚姻這個話題。他認為,愛情和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們需要建立在真正的感情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他強調了婚姻的嚴肅性和責任性,認為婚姻不是兒戲,而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人生大事。
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對青年的關愛和期望。他希望青年們能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并且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同時,他也希望青年們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總的來說,《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籍。它不僅為青年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啟示,同時也讓我們這些成年人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我相信這本書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人生導師,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7
近日,我讀了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書是作者以朋友的身份寫給全國青年的十二封信,書中生活氣息濃厚,親切自然。雖是若干年前所寫的信,但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仍然適用。讀完此書,我感受到了朱光潛先生對青年一代的諄諄教誨以及殷切的期望,讓我認識到了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更是啟發我在工作崗位上要用奉獻和服務來磨煉自己,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
奉獻是一種境界,是把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的過程。在看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我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工作中勤懇付出、全心全意服務司乘的信念!坝幸环轃岱乓环莨狻边@雖然是一句口號,但這也是我對于自身的要求,作為青銀高速的一份子,雖然大家的崗位不盡相同,有與朝暉星辰為伴的收費員,有不怕酷暑不畏嚴寒的養護工,但是我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更是我們應該完成的任務。海塞說過,“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崗位上,隨時奉獻自己”,本書中,朱光潛先生也多次提出青年應該為社會奉獻、為人民服務。對我們而言,為過往司乘提供最優質舒心的服務,提供快捷暢通的道路,就是我們的根本宗旨,所以,奉獻精神是我們每一位青銀人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品格和職業操守。
服務是青銀的名片,作為青銀人,我們應該讓這張名片熠熠生輝,讓“滿意在青銀”通過我們的優質服務傳遞給每一位司乘。收費站作為一個服務窗口,收費人員的服務態度顯得尤為重要,親切自然的`微笑,熱情甜美的言語問候,嫻熟規范的肢體語言,是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展現出來的美好行為。我們要用熱情和耐心去服務和幫助司乘人員,用真誠的態度帶給司乘人員溫暖,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為實現“滿意青銀”的奮斗目標,做出自己的努力。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它讓我認識到我們當代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理想和目標去奮斗,用奉獻和服務來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8
讀罷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感觸頗多。對于他所說的關于人生的動與靜的思考,我也頗為贊同。
人生中,我們需要進取的“動”。我們需要大難當前,一往無前,勇于進取的那一份“動”;我們需要敢于沖破世俗眼光,破繭成蝶,從夾縫中靠自己的一番毅力扎根生長的進取。人生,若沒有了進取的“動”,就宛若一攤死水,沒有絲毫意思,仿佛投石進去,也只能蕩起波紋。我們的世界是需要動的,是需要進取的',我們要靠著一份進取的“動”,去認識這個浩大無邊的世界,也是要依靠著這一份力量,實現思想的無數次飛躍進化。如若沒了“動”,我們就如沒了靈魂的死尸,只有空口白話,沒有任何付諸行動,這個世界將會停滯不前,我們只會沉醉在現在,而無法到達更遠的彼岸,去看更大的世界。
在人生中,我們同時需要積蓄的“靜”。我們需要大難當前,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沉穩應付的那一份“靜”;我們需要心神的鎮定,方可領悟事物所傳遞給我們真正的奧秘。“靜”是靈魂的一次洗滌,是我們放松心靈,去感味未知。“靜”是喧嘩與煩躁時一針強有力的鎮定劑。圣人老子曾言“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鼻屐o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在成功的這一條路上,我們缺少不了清凈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走向更遠的彼岸!办o”或許不能使一個人一帆風順取得勝利,但卻會讓人在這場旅途中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進化。
沒有靜的動是盲目,沒有動的靜是消沉。
人生若沒有了積蓄的“靜”,而光有進取的“動”,那這個人生一定不會特別成功。只會一味地奮發向前,而不停下腳步學會冷靜思考,只會盲目。那么就算一個人,擁有金剛不壞之身,他最后也會走向失敗的墳墓。沒有積蓄的“靜”使我們在危急時刻冷靜思考,那么總會成為一盤散沙。同理,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能夠冷靜地思考,而不學會去付諸行動。那么只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止步不前。
動與靜看似是兩個極端,但確是最好的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人生路上,應動靜相宜,讓“動”去實現心中所想,讓“靜”去感悟世界奧秘。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9
四十年代那個艱困的時代,朱先生是武漢大學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國詩歌,卻擅長用中文的經書詩詞去解釋英詩的意象。而這本書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歐8年中,為《中學生》刊物寫的數篇稿件輯結而成。
先生28歲留學愛丁堡大學修英國文學,也修哲學心理學歐洲古代史和藝術史,又到法國巴黎大學修文藝心理學,后又在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修德文。先生是譯過柏拉圖,黑格爾的名滿天下的學者,但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得如此平實誠懇,從讀書作文升學社會責任以至于戀愛問作文題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來他的感受,不知不覺撼動你的心靈,激發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樣今日不知明日的戰爭年代,政府為什么還要公費送學生去研究文學哲學,又為什么還有先生那樣不浮躁的學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學問。大抵是堅信詩歌文學對改變人生改變社會的力量吧。
薄薄一本,多次再版,應該只因為這是一本經過時代淘汰卻巍然獨存的書。40年代,《十二封信》被奉為青年的`開竅之書,大半個世紀之后,對于現在的青年,甚至中年,依然是一本有價值的書。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0
“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選擇哪一條道路,它都是荊棘和鮮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過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前途很遠,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會有路!薄
一提及朱光潛老先生,人們對他的評價便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他是20世紀杰出的美學家代表,在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對于我而言,這是一位活在文獻里,高山仰止的大人物。當我看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突然覺得我和他的距離近了,又近了。我沒料到談談笑笑,跑跑跳跳這類如此歡快的文字,竟也出自他的筆下。每每讀起,讓我不禁點頭,不禁莞爾,不禁心悅誠服。
每每翻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我總會被朱光潛先生平淡而又精煉的文筆所折服,他笑容可掬,目光平和,一位慈祥的老者斜靠在藤椅上,娓娓道來。我認真聆聽,仔細揣摩,朱光潛先生所談的動和靜深得我心。
“動”,充滿活力的一個字。作為青年,應該有的是積極向上,活潑開朗,激情四射。每個生命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細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如果你不運動,你就和組成你的基因相沖突。一有沖突,你的'身體就會出現問題。運動起來可以讓你擺脫不好的情緒,會讓你內心感到充實,會使你感到心情愉悅。正如作者所說:“談談笑笑,跑跑跳跳。”讓生命動起來,不僅讓你體格更健壯,你的生活便會少很多煩惱。
當然,在我們的生命中,除了“動”這樣一種積極向上的波瀾壯闊的大境界之外,還有一種同樣至善至美的大境界,那就是“靜”。古人就有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這種境界,蘊藏著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把最明凈、最澄澈的精神陽光送達我們的靈魂深處。“靜”,是心靈發出的深呼吸,是喧囂的風暴退卻后的一片寧靜的藍天,是人類最后一處精神家園。
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社會多少有些浮躁。各種跟風,追星,崇尚歐美的自由。出現社會熱點事件時,既不知前因也不顧后果。沒有自己的思考,一味跟風,輿論一邊倒的現象屢見不鮮。無論在哪個時代,獨立思考都很重要,而這就是需要內心深處的靜。不僅如此,靜下心來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事物!办o”,是安撫心靈的良藥,讓身心享受愉悅,讓人生呈現坦然。
世間萬物,亦動亦靜,宜動宜靜,動靜結合,動靜相融,生生不息。生命如此,社會亦然。我讀到此,思到此,談到此,我似乎看到了坐在我對面的朱光潛先生笑意盈盈,連連點頭。是啊,讀書本來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靈魂共振,這才是真正相宜的樂事呢!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1
對于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談讀書”、“談動”、“談靜”這三篇。
閱讀的好處不用多說,只是我們很多都不知道閱讀的方法。最高峰的時候,我兩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五百頁的書,可是看完以后,收獲只限于當時,后來就逐漸淡忘的。長久如此,我不覺有種讀了也忘記,何必做無用功的感受?芍煜壬跁刑岣,我們面對伶俐滿目的書,要學會選擇。按照機會成本來說,你多讀了一本無用的書,就代表你會少讀一本有意義的書。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傾向于選擇經過歷史檢驗的,有價值的書。另外,讀書還在于感受,在于記筆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讀書的時候,是邊思考,邊閱讀,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點痕跡。
在《談動》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們之所以煩憂,是因為我們的生機被抑郁,要想快樂,須得使你的生機能舒暢,能宣泄。很多時候,我們一遇到煩惱,我們就會想要一個人,什么都不做。其實現在想起來,這樣好像根本就無濟于事。我們總是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緒。不開心,我們硬要自己堅強不哭;想打電話,我們硬要自己保持尊嚴不打;想瘋想叫,我們硬要自己保持所謂形象。其實情緒是要發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緒,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讓情緒自由發展呢?
《談靜》則講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領略!碑斀竦纳畋冗^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們卻可以常常聽到別人哭喊著“好無聊!”美麗的花草、可愛的小鳥、深刻的知識,都無法提起我的興趣。我們將這歸咎于社會太喧囂,卻沒有發現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無趣,在于你有沒有去為自己尋找樂子。
生活就是這樣,驚心動魄是故事,柴米油鹽才是日子。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2
十二封信,一封封,一沓沓,一筆一劃匯成潺潺教誨,在書中聚集成了一本頗有分量的書——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于20世紀20年代留學期間,用自己的方式,專門寫給青年人的,表達了他對青年人的赤誠關懷和殷切希望。讀罷此書,如同和長者交心,懇切的言辭,語重心長的教誨,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悟與思考,更是溫暖和感動。
—封封書信,流露出的是朱光潛先生的情懇意切。
信中首稱“朋友”末署“你的朋友”,通篇下來,好像一位熟悉你的老朋友與你交心,而不是一位刻板嚴肅的學者再長篇大論。
十二封書信,十二個不同的話題。他會在每封信結束說“再會!”會給與青少年最真誠的.祝福:“就在此祝你,談談笑笑,跑跑跳跳!”會為你加油打氣:“朋友,讓我們一起努力罷!”合上書,腦海中朱光潛的形象仍揮之不去:目光溫和,縱然滿頭銀發,身形消瘦,卻飽含了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
一封封書信,引著我們去思考生活學習。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談讀書。讀書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墒,該讀怎樣的書?“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朱光潛先生給了青年讀者一個滿意的答案:”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特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
讀完后細細深思,信里所寫的,不正是“碎片化閱讀時代”下許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嗎?讀一本書,大多時候囫圇吞棗,只講求讀一遍的快樂與刺激,疏于思考,到頭來讀過的書不少,學到的東西委實不多。
除此之外,朱光潛先生還點出:“讀書是一種樂趣,就像是探險,從書海中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必須經過萬千跋涉所得到的,其中滋味更與何人說。”談讀書,不僅僅是鼓勵我們讀書,我想更深層次的讓我們在書中提升自己的境界。
書信雖然已經歷大半個世紀,青年人的成長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過去的年輕人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煩惱同樣困擾著當代青年,朱先生的文字樸實無華,諄諄勸導,為迷茫的年輕人帶來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感謝在迷茫的歲月,遇到了朱光潛先生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3
動與靜,兩者相對,但又盎然成趣。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于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于感受!边@是朱光潛先生所言,我也皆有感觸。所謂動,能夠賦予我們樂趣。閑愁之時,難以排解內心之愁苦,便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將自身困于其中,心有不暢,事事覺不順。動,便是一種很好的消愁方式,雖有古言“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當古人往往卻都是借酒消愁,這是他們的一種志趣。而動便是探尋這樣的樂趣,去游山玩水,去大哭一場,抑或是,借詩詞,文化,好獲得“天倫之樂!眲颖阍妰刃纳赃h離愁,平靜下來。
有時自己也不免愁悶至極,但巧逢盛夏,喜約好友,去那山林聞之夏蟬,去溪旁漸聞潺潺水聲,去高山鳥瞰城市的平凡。身居在家,也可多做雜事,使內心變得充實。此皆為動,從中獲得了樂趣,我們不必因愁二不動,更應借動化愁,好賞樂。
靜,不代表不動,而是另尋一處生機。諸葛亮有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是他心中所認為的靜:不因外界之紛雜,而擾亂內心之序,只有平靜地對待世事,才能成就遠大的志向。這是一種極高的人生境界。朱光潛先生在書中言:“所謂‘靜’,便是心靈的空靈,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會沉寂的!边@也與諸葛亮所言可見一斑。外事世事紛擾,只有遠離喧囂,秉承著內心的平靜,平靜地對待,才可尋靜。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趣,他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冗雜的官場,向往與追求美好的田園生活,這是他所追求的靜。我們也應亦是如此,心中只有靜,方可難起波瀾,才也有“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敝。
動與靜相結合,對于我們,更有別具一格的含義。我們先是有動,從動中,領會了如何使內心變得恬靜,褪去浮躁與憂愁之心,從中領略到樂趣。久而久之,樂亦無窮已。才變得靜,達到自己從未預料的,人生境界。
雖是世事難料,但如此,也不覺張皇,動之于心,靜之于心,方可達之人生高處,好望山之雄奇,天之蔚藍,海之浩瀚。
經過動靜沉淀,難以沉浮。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4
在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用書信的形式,向青年娓娓道來了讀書、升學與選課、情與理等我們容易困惑的問題。“這十二封信啊,愿對于現在的青年,有些力量!痹谧髡咝蜓缘淖詈笠痪湓挼淖T钢,我抱著汲取知識,獲得力量的態度讀了這十二封信。讀過之后,發現這本書給予了我的心靈極大力量。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在談讀書中,作者說“但是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嗎?”當作者計算著一天都三四頁一年都好幾本書時,我深深感受到了每天抽一點時間讀書的必要性。在《開講了》當中,何鏡堂院士也對我們說過,他每天十一點鐘制完圖開始看書,看到了深夜一點,第二天正常七點鐘起床。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位位巨匠孜孜不倦在書海中遨游的場景。是啊,我們真的抽不出一點時間讀書了嗎?我們有時間刷朋友圈,有時間打游戲,真的就沒有一點時間讀書了嗎,還是對書籍的渴望遠沒有對游戲的渴望強烈呢?這些話語對我的觸動很深,讓我開始思考應當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利用每天的時間讓自己更多吸取書中的精華,每天都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
此外,再談動靜中我明白了要行動起來也要能靜下心來,再談情與理中我明白了應兼顧理智與道德!皢柪淼'道德迫于外力,問心的道德激于衷情,問理而不問心的道德,只能給人類以束縛而不能給人幸福!闭娴暮芨兄x先生的十二封信,讓我懂得在學工科之時也應當持有的那份對文學,對書籍的熱愛。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15
在現代高速度發展的社會,人們的交流,工作,學習越來越快速。雖然說這樣的“高效率”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物產,使我們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讓中國離實現“偉大復興夢”的目標越來越近,但是同時人們也越來越心浮氣躁了。正如朱光潛先生在“談在露浮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這一封信中所說的“我們固然沒有從前人的呆氣,可是我們也沒有從前人的苦心與熱情了”是一樣的。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人都想自己投入與別人相同的時間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成年人希望賺到更多的錢,學生們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又因為“科學愈進步,人類征服環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環境的能力愈大,的.確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時也易生流弊。困難日益少,而人類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輕浮粗率,而堅若卓絕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彼跃蛯е铝恕霸谶@個現世紀忙碌的生活中,哪里還能找出三年不窺園,十年成一賦的人?哪里還能找出深通哲學的磨鏡匠,或者行乞讀書的苦學生?”
沉靜的苦心和長久的熱情,原是藝術創造、成就事業的關鍵所在,但是在如今卻成了極為稀有的品質。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06-03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11-06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4-02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6-28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4-24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06-16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11篇03-15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精選24篇)08-29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精選14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