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和平觀后感【優秀】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觀看欣賞許多優秀的作品,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了和平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和平觀后感1
最近,爸爸給我買了一本《人民的英模》,看完以后,便被書中的英雄深深吸引住了。《人民的英模》介紹了抗美援朝戰斗中100多個英雄人物的故事,他們為了建設美好的新中國,浴血奮戰,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感染了我。
當我看到邱少云烈火燒身時一動不動,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一聲不吭直到烈火慢慢熄滅;當我看到董存瑞舉著炸藥包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前進!前進!”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敵人的碉堡飛上了天……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沒有硝煙滾滾,沒有子彈紛飛。我們要感謝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建設偉大的祖國。但我看到一些精日分子身穿日軍的軍服招搖過市,耀武揚威時,可恥啊!我還看到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私利,出賣自己的國家利益,可恥啊!沒有國哪有家,認真想一想,你們生活在這個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度了,竟然侮辱國家,對嗎?
想想臺灣當局,為了把臺灣從祖國大陸分裂出去,他們買飛機、導彈……來對付我們的國家,你們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統一是一定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不讓邱少云、董存瑞的事件再次發生。白色的和平鴿飛翔的祖國的上空,祝福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盛。
為了和平觀后感2
《為了和平》是一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戰朝鮮70周年而拍攝的紀錄片,內容要是通過采訪老兵,回憶戰爭的全過程,讓更多中國人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北朝鮮在南韓和美國的夾攻下,節節敗退,美軍越過三八線后,我國的東北地區受到嚴重的威脅,我國領導人毛澤東高瞻遠矚,在諸多將領反對出兵的情況下,及時出兵朝鮮,揭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拔,風頭如刀面似割”,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極寒中,我國志愿軍夜間行軍,大雪滿弓刀,用被冷得失去知覺的雙腿,走在了美軍先進的戰車之前,有一個師為了伏擊美軍,伏在雪中一動不動,全師的人竟全部活活凍得壯烈犧牲了,成了那個時代最可愛雕像。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有這么一批英勇作戰,不畏戰死沙場的烈士,戰爭怎能不勝利?中華民族怎能不強大?黃繼光用生命堵上槍口,九死不悔。邱少云“烈火焚燒若等閑”,毛岸英年僅二十八就馬革裹尸。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魂歸狼煙,亦不隨波逐流,茍活人間。他們不屈不撓,壯心不已,在美軍轟鳴的轟炸機下,發出自己壯烈強音。
在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那些“把百姓的.幸福作為自己最大幸福的人”,正是中華最堅實的棟梁。"紅日初開,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讓我們隨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路高歌猛進,待他日歸來回首,春滿園!
為了和平觀后感3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此刻,我們來追憶6位志愿軍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緒碧,陳曾吉,許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關部門在599位歸國志愿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中,以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為線索,通過查找檔案,發動社會力量,進行DNA檢測等方式,最終確認了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讓他們在闊別半個多世紀后,與家人“團聚”。
只是,時光,已經過去七十年。他們犧牲時,沒有一個人留下后代,他們的生前事,已經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輩的講述中,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很難拼出一個個完整鮮活的人生。
所以,這里記錄下的'故事,不離奇,不曲折,或許,也不生動。但我們還是想如實地呈現給讀者,因為,這6位烈士的身后,還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國懷抱卻仍沒有找到家人的593位無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長眠在異國他鄉的烈骨忠魂。這些幾經轉述的“碎片”,不僅僅是一個個家族的記憶,更是一次穿越時光的回望,可以幫我們勾勒出那段烽火歲月在一代熱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時代印記,讓我們感悟他們在“舍與得”抉擇中映照出的家國情懷。
“煌煌烈士盡忠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在異國他鄉為國捐軀的志愿軍烈士。
為了和平觀后感4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分別從丹東、長甸河口、集安跨過鴨綠江,向朝鮮境內開進,開始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面對敵我裝備的極度懸殊和美軍越過三八線后的形勢,毛澤東與彭德懷在志愿軍出動前的10月13、14日研究確定,志愿軍入朝后,先打防御戰再打反攻戰。可當志愿軍于10月19日開始入朝后,朝鮮戰場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
戰爭指導因勢而變。毛澤東和彭德懷多次往來電報分析形勢,決定改變原定戰役計劃以運動戰方式殲滅敵人,“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同時,中共中央和志愿軍總部判斷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對志愿軍的出動沒有任何察覺,麥克阿瑟根本沒把中國放在眼里,不相信中國真的敢于抵抗。他部署了“圣誕節前凱旋攻勢”,斷言“在圣誕節前讓部隊班師回家”。毛澤東當時說,麥克阿瑟越狂妄、自負、好大喜功,越對我們有利。
隨后,志愿軍迅速把握戰場特點,及時抓住敵人判斷失誤和不適應我軍之夜戰、近戰及包圍迂回作戰等弱點,發揮我軍長處,迅速在局部地區集中優勢兵力,連續行軍、作戰13個晝夜,把瘋狂進攻的敵人從鴨綠江邊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殲敵1。5萬余人。志愿軍粉碎了麥克阿瑟感恩節占領全朝鮮、結束朝鮮戰爭的狂妄企圖,取得了初戰勝利。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我軍制勝的法寶,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劣勢裝備戰勝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有力武器。歷史證明,與強敵較量,必須避其鋒芒,擊其軟肋,因勢而變,借力打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我之長處,以快速聚集的局部優勢打擊和消耗敵人,直至取得勝利。
為了和平觀后感5
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我把多年積淀的情感,落實到實際行動,開始著手宣傳抗美援朝,謳歌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于“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有了這種認知和定位,我開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區周邊有關抗美援朝方面的訊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盤山有大連凌水烈士陵園,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盤山,尋找到了烈士陵園,進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園,向世人展示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內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連參加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遺骨,青山松柏,鮮花簇簇,撫慰烈士的英靈。隨之我寫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園》,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達對英雄烈士們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盤山,再次拜謁凌水烈士陵園,重新拍照和撰文,寫了一個專訪《磨盤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點突出抗美援朝戰爭的著名戰役,英雄人物和相關資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戰爭衍生的經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樣制作了美篇。兩個美篇圖文并茂,配上經典歌曲《英雄戰歌》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蕩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0歲的我,越發激起對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情感。記住中國人民志愿軍舍生忘死的家國情懷,再次致敬最可愛的人!
為了和平觀后感6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跟想法,有一句話咋說:“一千個讀者里面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便會有不同的結果,同一件事有人認為是對的也會有人認為是錯的。在平常的生活中這是無足掛齒的小事,但是倘若是在國家跟國家之間便會引起一場大的波動。
我們中國經歷的戰爭,抗日戰爭不管是哪個國家來看我國都是受害者。但日本卻沒有為這件事情道過一次謙。抗美援朝戰爭也是如此,這場戰爭是我國以志愿軍的身份參加的,因此我國的歷史書中沒有什么記載。參加戰爭的韓國和朝鮮的書中也是找不過記載,不過在美國的教科書中將這件事情描述的卻是非常的詳細。
但是我國跟美國是對立的雙方,這場戰爭美國也是失敗的'一國,不過美國沒有戰敗就篡改歷史,反而把這場戰爭非常詳細的描述了出來。美國的教科書中有這樣的記載:這場戰爭是朝鮮先挑起來的,韓國開始不想參與不過因為蘇聯的推波助瀾因此也參與其中。書中還寫了我國是因為擔心朝鮮淪陷美國之后會偷襲我國,因此我國才會參加戰爭。
我國是為了不被美國偷襲,因此我國必須要保住朝鮮。還有另一種說法:我國當時正是在大力的發展外交朝鮮當時是打不過美國的,于是請求我國幫助,因此我國便出兵幫忙了。
除了這些美國也是用大量的語言來描寫我國戰士的英勇。例如在上甘嶺戰役的時候我國的士兵為了不讓美國的士兵發現即使凍死也不在乎,美國的教科書還對我國的作戰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記錄。美國沒有因為失敗就隨意胡寫亂寫這也是我們應該欣賞的!
為了和平觀后感7
作為一個生活在和平時代的80后,我雖沒機會經歷過那些戰爭,沒有經歷過那些混亂的時代,但在小時候經常會聽爺爺講那些兵荒馬亂的年代,所以我對戰爭也是深惡痛絕,但我也知道,有些戰爭我們不得不參與,有些仗我們國家不得不打。比如抗美援朝戰爭,這場爆發于朝鮮的戰爭夾雜著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陰謀,也讓我國的熱血男兒,血灑異國他鄉。
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里,我們的精神支柱是為了美好的明天而戰斗,甚至可以犧牲,這在如今聽起來似乎像是口號,但是,那個時代的.人呢,只有這樣美好的理想,才能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黨指哪里就打哪里。從來沒有想過失敗,一直充滿了勝利的信心。我們不能親歷戰爭的殘酷,不能親歷抗美援朝的艱辛,我們如今的和平都是有無數英雄負重前行,這些英雄值得我們銘記,值得我們為他們的英雄事跡喝彩。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個激蕩時代的口號,深刻反映出中國人民的家國情懷、愛國精神。朝鮮戰爭爆發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干涉,侵犯中國東北邊境領空,大舉向中朝邊境進犯,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威脅中國安全。保平安,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好兒女高舉愛國主義大旗,團結一致迎戰野心狼。
正是中國的統一,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才讓我們能獲得抗美援朝的勝利。而《為了和平》這部紀錄片讓我們重新回憶起,志愿軍那神一樣的存在,他們在那樣的條件下,卻依然部畏懼、不動搖,已經超越了認知!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那些逝去的英雄!
為了和平觀后感8
紀錄片《為了和平》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連長把蘋果切成小片,送到每個戰士的'手中。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啊!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我從今往后一定會學習八連的“上甘嶺精神”,和同學們友好相處!
讓我們重新撿回那些已經被我們忽視了的東西,讓“上甘嶺精神”一直發揚下去吧!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于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一切困難,想想上甘嶺精神,還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困難呢?我們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在學習生涯上留下閃光的一筆!為學校增光,為祖國增光!
為了和平觀后感9
今天我們為紀念抗美援朝勝利七十周年,便都懷著無比崇敬、自豪的心情觀看《為了和平》的第四集《英雄贊歌》。熒屏上的畫面,都無不讓我驚訝和刻骨銘心!這樣的一場戰役,這樣的一場國與國之間幫助的戰役,傷亡竟如此之多!
我看著熒屏上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好漢人物事跡。28歲的曹玉海同志,28歲的毛岸英同志,28歲的楊根思同志,26歲的邱少云同志,以及年僅21歲的黃繼光同志等,都讓我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那鴨綠江大橋上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情景。
多少先烈為了勝利,不怕烈火;為了勝利,不畏嚴寒;為了勝利,不懼傷痛;為了勝利可以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他們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強的信念和頑強的拼搏,我們才打勝了這場戰役。“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正是因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現在社會進步了,祖國強大了,在中國人歡悅的時刻,我們一定不能忘記曾經有這么一批可愛又偉大的志愿軍戰士們的`付出。
我們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堅強勇敢,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我們無時無刻都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履行著作為國人的義務、領略著作為國人的祖國山川美
為了和平觀后感10
看完《為了和平》記錄片后,我收獲頗多。
在此之前,我對抗美援朝的故事一無所知,一直以為它的含義是對抗美國,救援中國。
因為,在我的潛意識中,朝代表的就是我朝,也就是中國。
這真要說出去,怕會鬧出大笑話。
現在想想,那時的我真是太孤陋寡聞,直到看完紀錄片,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朝指的`是朝鮮,而抗美援朝指的是美國侵犯朝鮮,我國去救援朝鮮。
看來,我的歷史要回爐重造了。
在老師給我們放映之前,我有兩個疑問:一抗美援朝到底發生在什么時間?是抗戰之前還是中國成立之后?二,我們為什么要抗美援朝?
看完后,我的疑惑便解開了。
原來,抗美援朝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不久,是毛主席在思慮了幾天幾夜后與各級領導共同商討出來的結果。
那時的新中國窮困潦倒,祖國正在一心忙于建設。在祖國東三省搞糧食生產,從而這片黑土地成了中國糧食中心。
那么,美國打朝鮮跟我們中國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為什么要犧牲這么多去幫他呢?那是因為,朝鮮跟我國東三省接壤。如果美國吞并了朝鮮,那么東三省便會受到威脅。東三省是我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如果他被敵人侵略,祖國便將受到重創,對于剛剛成立的中國來說是萬萬不能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正義。美國就像一個大老虎,企圖無情地吞噬我們的鄰國,進而以此為跳板,妄想侵犯我中華,這種建立在人民痛苦之上的非正義的戰爭,我們是斷不能坐視不管的,所以中國不得不出手。
通過這次紀錄片的觀看,我在歷史知識,軍事戰略,思維格局,人民意志等多方面都收獲不少。
為了和平觀后感11
百姓生活看中原(金光曉通訊員周曉)為了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內鄉縣王店鎮顯圣廟村小學從11月23日起組織全校師生通過《教育時報》公眾號所發鏈接觀看《為了和平》。
該校要求全體教師深入貫徹落實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四史教育,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立足三尺講臺,努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通過校報校刊、廣播電視、校園網絡、櫥窗板報、微信公眾號等校內外媒體平臺,廣泛刊發教師觀看紀錄片評論和觀后感,及時報道觀看學習情況,充分展示教育戰線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化四史學習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風貌,營造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矢志奮斗奉獻的良好氛圍。
該校要求幼兒園教師要通過講英雄故事、編教英雄兒歌等活動對兒童加強愛國主義啟蒙教育;要求一至六年級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帶領本班學生觀看紀錄片,一、二年級要通過口語交際、寫話的形式談談感受;三至六年級要通過主題班會、作文競賽、手抄報等活動對學生加強價值觀塑造。
為了和平觀后感12
《我的戰爭》改編自巴金的《團圓》,本片導演很巧妙地從一個角色開始切入,縱觀全局,絕大多數戲份都是坦克、轟炸機、戰車和四處飛濺的子彈。
這部影片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孫北川連長帶的九連,在歷經重重磨難、挫折之后,戰士們以英勇不屈、頑強拼搏的意志精神最終贏得勝利。
想當年國內剛剛結束解放戰爭,大批的部隊就被派到了朝鮮的戰場,開啟了又一場的保家衛國反侵略之戰,與其說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志愿軍第一次的越境之戰,不如說這是新中國在向全世界顯示新中國的強大力量和無敵決心。
《我的戰爭》中飾演所有的角色的.演員,它們為了影片的真實,在炮火中堅持完成每場戲,劇中的劉燁盡管胡子拉碴,但這樣是他在我心中最好的印象,他有一股英雄氣概,在戰場中沖鋒陷陣、英勇殺敵,正是這場戰斗中最佳連長人選。
影片中每一場戰斗,都有志愿軍戰士們前仆后繼的壯烈犧牲。那些犧牲在537高地爭奪戰的老梆子、連長孫北川、還有倒下去的志愿軍戰士們。他們哪一個不是共和國的英雄。這部《我的戰爭》,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戰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戰士。
他們,不僅擁有珍貴的情誼,還有著傳奇般的救世情懷,這份正能量,都值得我們這一代繼續傳承、發揚。
感謝為我們守護和平的這些戰士們,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戰斗,才會有現在的美好生活,向這些為我們付出的戰士們致敬!
為了和平觀后感13
今日很榮幸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在美術樓3208教室參加了集中學習,觀看了名為《為了和平》的紀錄片。中朝兩國,一衣帶水,俗同言通,同根同源。文化相通,自古以有,患難與共,抗擊倭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愿英雄,吾輩楷模。
關于抗美援朝,我相信所有生長于60、75、80、90年代的人們都對這場戰爭記憶猶新,包括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歌曲《我的祖國》《英雄贊歌》,但對于00后的我們,接觸這些是始于語文課本里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云……兩天后,便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這是一個值得全中國人民銘記的'日子。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拉開序幕。回顧今晚看過的紀錄片,腦海中浮現的也僅限于幾個詞匯和地名,比如上甘嶺,比如長津湖,比如仁川登陸,比如立國之戰……但我真正記在心里的,是在家與國之間,心愛之人與戰斗勝利之間,選擇了選擇了勝利的“鋼鐵營長”曹玉海;是在戰友雙雙而亡情況下抱起五公斤炸藥包沖向敵人的楊根思,一聲巨響,楊根思與大山化為一體;是那個在烈火里永生的26歲少年邱少云;是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的黃繼光……
75余載,彈指一揮,戰士已老,英雄已逝。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兄弟鬩墻,共御外辱。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
為了和平觀后感14
都是十x歲的青年,都是一個個好小伙子。花一樣的年紀里,戰爭卻沒能給他們綻放的機會。因為,他們是軍人,他們的靈魂是無謂死亡的.,所以,他們大喊:“山可燒,石可碎,陣地不可丟。”
不僅僅是震撼,不僅僅是感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生命的敬畏讓我潸然淚下。我也身著戎裝,但在這和平的年代里,我還是無法想象“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踏著尸體前進”是怎樣一幅血腥、慘烈的畫面?美國軍人說,他們在三種情況下可以投降。投降?對中國人民志愿軍是那么陌生,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詞典里就沒有投降兩字。出征前,鄧華將軍對即將分娩的妻子道別:“瓦罐難免井上碎,將軍難免陣上亡。”面對慘烈的戰斗,軍長秦基偉狠下心:“不在功臣榜上署名,就在烈士碑上留名。”特種戰斗英雄楊根思常說:“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從將軍到戰士,都是將生命置之度外、一心打贏戰爭的氣派。正如毛主席所說,人定勝天。沒有飛機大炮的志愿軍將士硬是在歷史上立了個奇跡,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如今,面對那段剛剛翻過去的、血跡未干的歷史,我們身為中國軍人,就要扛起前輩的旗幟,繼續守衛我國的萬里山河!
為了和平觀后感15
中國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就是出于祖國安全需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0年9月15日,侵朝美軍糾集15個國家的軍隊,組成所謂“聯合國軍”,在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截斷了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并使其腹背受敵。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越過三八線,繼續向中朝邊境進攻。同時派遣空軍侵入我東北領空,進行轟炸、掃射,嚴重威脅中國安全。10月1日,金日成致信:“極盼中國出兵援助人民軍作戰。”
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和祖國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決定抽調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部,由原邊防軍的4個軍及50、60軍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并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為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對敵發起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愿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為了和平觀后感】相關文章:
和平是為了什么?1600字作文11-12
《為了和平》觀后感11-03
為了和平觀后感11-14
《為了和平》觀后感05-15
為了和平觀后感11篇11-29
《為了和平》觀后感(精選22篇)07-26
攜起手來為了和平與安全小學品德教案08-25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11-14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6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