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范文(精選21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
有幸參加貴州省第五屆小學優質課評選交流活動,聆聽了來至全省21位優秀教師各具特色的科學課和專家評委的精典評析。這聚集全省眾多專家、名師結晶的課堂,給在場的各位來賓受益匪淺,不杧此行,同時也帶給現場的各位教師的無限思考。結合自己在一線從事十年之余的科學教學實踐,個人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作手,我們的科學教學會輕松地達到有效,乃至高效。
一、充分理解教材,合理處理教學內容。
常常聽到來自專家這樣的聲音“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尚未如此去做,導致嘮哨不斷,常嘆現在的教材太抽象、太脫離學生的生活,無法組織。其實,這在很大程度是教師未做到用教材教的結果。如果科學科教師要想讓科學課堂教學更如意,教師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弄明白教材編寫的主要意圖,在教學中要達到的目標,可以通過哪些環節、哪些途徑達到,哪些內容是學生已經掌握的,不點據課堂中的時間,哪些內容是校內資源目前解決不了的',這些內容也不用急于去解決;那些需要完成且可以努力去完成的,還要思考用哪種方式,是查閱資料匯報交流間接獲取,還是實驗體驗親自感受?茖W教師只要對教材作如些分析與研究,我們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去面對課堂,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再現、再生。
二、注重課程資源的適度開發與應用。
小學科學課標指出,小學科學的課程性質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是對學生科學思想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這要求教師在設計科學課堂時,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要適度,嚴防無止境地過度使用,導致學與教的困難。如優質課上,一位教師在教學《太陽系大家族》時,把教學止標之一定為“地球上四季形成的成因”,于是收集了許多關于四季形成的視頻資料,還做了不少課件,模擬四季的材料等,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按步就搬地完成了整個活動,可是最終,連在場聽課的許多教師都未明白這個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超了啟蒙教育這一層,欲想達到一個較高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設計課時,一定要圍繞啟蒙教育這一定位來制定目標,相應的準備等。
三、充分了解學生,制定確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不少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非常草帥,直接從一些參考資料中搬來,在教學中花了大量的心血,尚未得到滿意的結果。其中一個較大的貨根是目標不確實際,過高或過低。那么,該如何制定教學目標呢?充分理解教材,充公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前念,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了解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技巧等,進而制定學生需要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例如,在優質課上,有幾位教師教學《各種各樣的巖石》時,他們大部分制定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學習,掌握各種各樣巖石的特征”,其實我只要仔細一想,短短的40分鐘能否做這么多事,面對的是小學生又不是研究生,對巖石的認識用不了要求這么高;而其中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就定得較具體、適度、定位準確,教學中方向準任務明,他是這樣定的“通過認識幾種常見巖石的特征,掌握認識巖石特征的一般方法”。
四、根據探究內容,有效組織探究活動。
課標指出,小學科學教學以探究活動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探究式學習,再現科學家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探究的能力,堅強的品質。其中探究活動要處理好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三個環節,才能讓探究活動落到實處,不是一種走過場,表面的熱鬧,實質沒有什么意義;顒忧耙寣W生清楚地認識活動目,如何開展活動,用哪種研究方法,活動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首次接觸的活動器材使用方法的介紹等,制定確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如:在優質課上,教師們用課件展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注意事項,研究記錄表等,為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活動中,教師要作好活動的指導,指導學生如全合作,怎樣規范操作,如何正確觀察、記錄等。為學生在活動中排憂解難,確保研究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后,引導學生分析活動中的現象,討論交流得出結論,促進研究問題的再次生成,把探究活動推更高層次。
五、注重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嚴防誤導?茖W教學要體現科學思想,科學地培養學生。
正確使用激勵機制,做到為突破教學服務,避免以愉悅為中心。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2
《國家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實驗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親自感知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和變化,通過認真觀察、認真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學課教學中筆者作了如下幾點心得:
一、設計新穎的實驗,培養科學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實驗培養學習科學的興趣,正是學生主動的進行探索活動的基礎。如果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能利用和保護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加以引導,就能引起學生對科學課和科學技術的興趣和熱愛,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二、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潛能。
教學中有些內容不便于直觀講解,特別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就需要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演示實驗,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師運用直觀教具,演示給全體學生的實驗,使學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探究的.潛在能力。
三、創造條件開展分組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學生課堂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現象,驗證一些規律,熟悉一些簡單儀器的使用和性能。為此,在指導學生分組時實驗時,我都提出明確的要求,講清楚實驗的目的和研究的問題,交代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學生自由選材,為學生分組實驗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多種渠道開展實驗,培養學生探究習慣。
學生要開展除課堂實驗以外的多種形式是的科學實驗,實驗內容一般是指那些簡單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沒有危險的,或是長期堅持的,用一些簡單的器材可以獨立完成的實驗,課外實驗和學生生活關系更為密切,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繼而將其培養成習慣?茖W課實驗教學可以使我們的學生成為新課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較強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較長的時間;他們在面對一個科學研究任務前,會提出問題,會制定一個周到的計劃,會付諸研究活動;他們在面對一個科學甚至社會問題的時候,會用質疑的眼光去審視。這些起步教育對于學生、老師,乃至我們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3
這學期我擔任小學3至6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和微機教學,根據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情況,我校具體情況和本人的教學經驗,談談我我這學期的體會。
一、由于中高年段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對科學上課時的要求較苛刻,我們學校沒有實驗室,也實驗器材,但為了充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我讓學生自己帶器材,雖然簡陋了些,但學生興趣濃厚,積極響應。同時平時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尤其高空拋蛋活動,全員學生參加,最大限度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想象能力。
二、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發揮本校優勢資源,去操場參加實踐活動。
三、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我要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教師應從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相應的決策,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4
近十年來,教育教學不斷改革深化,科學教學更是走在改革的前沿。本學期我有幸從事科學教學工作,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親身實踐和總結反思,在此,我淺談自己工作的點滴體會:
一、培養學生興趣,從入門抓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都不錯,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有興趣的東西,他們掌握起來快而牢固,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
二、采用開放實驗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科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于社會,指導于生活,科學學科的每一個概念和規律、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出。在科學教學中我注重把學生引入實驗活動,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觀察,記錄,分析,歸納,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三、創設情境,學以致用。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我突破傳統教室的課桌布局,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形成開放性結構,便于學生們交流合作,教學《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利用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教育是永遠沒有盡頭的路,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經驗積累,改革創新,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長,讓我們攜手共進,把教育事業做得更加美好!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5
20xx年xx月xx日——xx日,我有幸參加了“臨沂市小學科學研討會暨小學生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評比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卻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過的知識。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這次主要培訓了科學教學中“解暗箱”這一課型。通過學習,我明確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課本,而應躍出課本,鼓勵學生親歷、體驗,以促進學科教學有質的飛躍。現將我的心得小結如下:
作為一名初次接觸科學的老師,我感到很迷茫。在科學課上,我究竟該教什么?怎樣教?這些問題時時刻刻縈繞心頭,一直得不到順利的解決。通過這兩天的培訓,使我對科學的課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對教學策略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在這次學習中,我很幸運的聆聽了四位優秀老師的研究課。邢麗梅老師的落落大方、周曉靜老師的溫文爾雅、顏世萍老師的淡定從容、吳士珂老師的幽默詼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均立足于生活實際,關注課堂的生成點,使學生在有趣、有序、有目的的科學學習活動中不知不覺的度過一堂課。課上,授課老師對課堂的掌控,對細節的處理,無不表露出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對三維目標的處理也是恰到好處,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也對科學知識加以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糾正了學生的模糊意識,指導學生通過不斷的實驗,分析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些都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所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
聽課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位老師都很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這是我們很多農村小學普遍容易忽視的問題。“好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培養習慣關鍵在小學時期。四位老師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了我的教學,需要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大會總結時,王玉強老師對科學這一科目提出的“七個注重”使我受益匪淺!捌邆注重”即注重猜想的合理性、注重問題的針對性、注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注重動手操作的科學性、注重小組討論的實效性、注重匯報交流的'深刻性、注重感知材料的豐富性和典型性。很有價值的總結,也給我的科學教學很好的導航。我將認真反思,爭取早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在緊張工作之余,時刻覺得自己有一種被淘汰的緊迫感受,要為自己充充電,特別是作為一名小學的科學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對科學學科教學經驗不足,總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的知識還欠缺,教學上時常遇到一些知識上的難點。所以平時我要抓緊時間給自己“充電”,以防“掉隊”。
這次培訓是充實、忙碌、有序交織在一起的,通過培訓我認識到,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農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6
在市教研室、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我有幸參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區鑫昌路小學舉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學科學教學年會。來自全市的優秀小學科學教師代表嶧城區底閣鎮甘溝小學參加這一盛會。
會議共安排了三項內容:
1.進行小學科學優質課展示,研討課堂教學。
2.進行優秀課堂評課。
3.科學優秀教案經驗交流。
科學,一個崇高的詞語,常常敲擊著我們的心靈!吧衿摺钡膯柼旄俏覈萍剂α康淖詈靡娮C,這是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無比自豪的盛事。
科學教育,一個沉重的話題時時催促著我們的腳步;乜次覀兊慕虒W現狀常令我們嘆息,只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式還時常存在,索然無味的接受式學習,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學生的科學興趣何來?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急待改變的現狀。所以,怎樣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維目標在每節課上得到落實,切實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活動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不斷提升,成為此次研究活動的主題。
作為從事科學教學的我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我倍加珍惜,認真聽取了每一堂課,并做了詳實的記錄,感受深刻,收獲很大。這必將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促進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綜合兩天來的聽課和學習情況,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過程精致。
從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教師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從導入到拓展,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知識的深度、難度的把握上處理的好,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二、重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科學教學的核心。科學探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善于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在所展示的課堂教學中都遵循了這一理念,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研究。教師課前也做了充足的準備,為學生提供了所需的實驗材料,可見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
三、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薛城區臨山小學的陳文老師執教的《地球上有什么》為例:他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探究基本方法為支撐,采用“生活情景—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釋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景,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生活的經驗的反思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類似的生活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其他的科學學習的方法,如:整理處理資料的方法、討論與交流的方法等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所體現。
四、過程扎實有效。
這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課堂比賽中能做到扎扎實實,不走過場,足見教師的課堂教學素質和教學意識在提高。看到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認真細致、反復地觀察、分析、記錄信息數據,將探究活動進行到底,真是難能可貴呀!
五、借助多媒體,豐富了學生的認知。
如:滕州市北關小學張英老師執教的《斜面》。課開始放映怎樣搬運物體。再比如山亭區北莊中心校的陳靜老師執教的《蘋果為什么回落地》,在上課開始時播放了一段關于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視頻,讓生調動各種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發現情形,引發起探究蘋果落地是怎么回事的欲望,F在多媒體已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倍受師生的青睞。
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
如:教師所采用的實驗都是課本上提供的,可自己創新設計實驗,這樣會更出彩。再比如:出現了不少拖堂現象,究其原因是教師指導的過多,過細,恐怕實驗失敗,其實在試驗失敗中發現問題,此時的指導更具有實效性。
如何更有效的發揮課堂四十分鐘的作用,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相信都會得到解決。讓我們共同期待科學教學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7
小學科學是一門容納各個學科基礎階段的課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識,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F在一些專職的教師反映,自己的知識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而兼職的教師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講。我以前是教數學的,說實話,上數學課,沒感覺有什么知識點能把自己難住了,上課也比較順手。自從改教科學后,發現自己缺少的東西太多了。只好邊教邊學。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面開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茖W課教學的重點也從傳授自然科學知識轉移到科學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如:科學實驗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師做演示實驗或由老師提供材料,我覺得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興趣會大降低,于是我就盡量讓學生用隨處可見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比如在教學科學教材《有趣的浮沉現象》一課時,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馬鈴薯、泡沫塊、橡皮、回形針、小木塊、小鐵塊等等),讓學生猜測哪些物體是沉,哪些物體是浮,并把你認為是沉的物體放一堆,浮的物體放一堆。學生探究得興致勃勃。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整個的探究活動,學生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注意自始至終都以一種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既做到關注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又關注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活動,并在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讓學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達成共識,形成結論。對于學生的評價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評價以師生評、生生評、自評等多種形式進行,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為科學課教師的我們,一定會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科學課教學工作的探究之中,為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8
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培養其良好的科學素養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科學課的學習逐步讓學生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能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身邊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做到這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我作為一個科學課教師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通過教學實踐總結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不斷的反思教學中的不足,改善教學摸式探究更合適自己教學的方法。做到教師教的輕松,而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樂于探究學習。
2、“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著”學生只有樂于學習,才能自主探索,才能學好科學課。科學是什么,科學是指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的過程。‘要想讓學生樂于探索,就要提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提一些偏離生活不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特點的問題,只有那樣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們對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樂于自主探索,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教學不是教師唱獨角戲,所有問題的探索過程中,要探究的問題要出自學生本身,讓學生討論并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而事半功倍。
4、深入領會學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要素。
速度———學習時間。
收益———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
安全———學習體驗。
“學習的結果是關鍵,學習的體驗是靈魂。”好的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學習的質量,才是關鍵。恰到好處的利用好課堂四十分鐘,讓學生即有所學,又知所用。教學內容要有層次性,照顧個體之間的差異,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學,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5、三維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方法目標!比咴谡n堂上完整體現才是一堂好課,三者缺一不可。學到課本上的`知識就是實現了知識和技能目標,但不掌握過程和方法就是紙上談兵,科學課的學習,只有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經歷每一次提出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才能使知識和技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為日常生活所用。還要培養他們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品格,激發其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不斷增進其自信心和進取心,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生機的課堂。
總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要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做一個“樂知者”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做為一個科學課教師更應不斷探索,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教學,科學合理的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快樂長大。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9
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這是實現兒童科學探究過程的必要條件。小學科學課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觀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實物材料。如課本、圖冊、課外讀物、媒體信息、兒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熟悉的物品、周圍的環境、實驗儀器、電教媒體材料等等。提供學生科學的實驗儀器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實驗室的儀器容易使學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課后繼續進行科學探究。
在教學中,我盡量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驗材料,學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樂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師們進行科學探究實驗的好材料。比如教學科學教材《聲音的產生》的時候,不是用專門的實驗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給學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學生的塑料直尺,紙張等常見的材料,要求學生想各種辦法使它們發出聲音來。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使直尺等物體發出聲音來,忙得不亦樂乎。
又如,在教學科學教材《溫度計的秘密》實驗的時候,我提供給學生的實驗材料是小藥瓶和學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實驗室的燒瓶和玻璃管,實驗的效果同樣很理想。教學中如果一味使用專門的實驗器材會制約了學生課外的科學探究活動。提供學生隨處可見的生活化的實驗材料,有興趣的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作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了。
如在教學科學教材《有趣的浮沉現象》一課時,我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馬鈴薯、泡沫塊、橡皮、回形針、小木塊、小鐵塊等等),讓學生猜測哪些物體是沉,哪些物體是浮,并把你認為是沉的物體放一堆,浮的物體放一堆。學生探究得興致勃勃。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0
小學科學課要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做“導演”,學生做“演員”。擔任科學課的教學以來,每次上課,我都會有一些新的收獲,以下是本人對科學課教學的幾點心得:
一、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教師在課堂上將知識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給學生,最后將各部分知識組成整體,學生只需聽、練、背,記住教材中的知識即可。教師的角色是教學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材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的評判者。多年來,我們已習慣了這種角色,總是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那么,當代教師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學課程標準》強調:“科學教師應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從這個觀點來看,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們自己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在他們的摸索過程中給予幫助和引導,而不是簡單地傳授系統知識。教師充當的角色應是學生科學探究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
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應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科學的道路上成為學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學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使教師長期以來的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發生變化,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成“學生科學探究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
、艑W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平o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適當的方式,給學生精神上的安慰與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的熱情更加高漲。
、亲⒁馀囵B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同學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
⑷教師應全程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而非代替學生探究,代替學生思考,教師應陪伴學生共同成長,做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啟蒙者。
二、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
科學課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教師得用課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導著自己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從問題入手,使學生帶著渴望知識的愿望去學習,教會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從提出問題,經過一系列的研究過程,運用一系列的科學方法,最后把問題解決了,才是科學教育的全過程。在經歷過程和運用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學生必然會獲得相關的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發展一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都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實現、要達到的目標。
如果學生有了這種尋找知識的辦法,將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就知道到哪兒去尋找知識,就能知道在眾多的知識中,知道怎樣挑選對自己有用的知識,知道用這些知識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培養學生、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希望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畔M瑢W們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提出問題,認真地思考問題,積極地回答問題,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我們共同度過這愉快而又有意義的四十分鐘。
、仆瑢W們開始實驗,在動手之前要先動腦,小組中先研究一下實驗的`步驟和方法,討論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共同制定一份實驗計劃,然后再進行實驗。
、菍嶒灪竽隳芙o大家講講你的想法嗎?
⑷同學們,關于電磁鐵,你想研究哪些問題?
⑸誰能就這個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的這些帶有鼓勵性、啟發性的語言,能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
三、課堂教學要以科學探究為主
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學習中,學生們通過“做科學”來“學科學”,可以把科學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科學的理解。在科學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并把所學的科學內容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的手段、使用證據的規則、形成問題的方式、提出解釋的方法等一系列問題有了親身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聽到或記住有關的知識和結論;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以科學與技術的關系,科學的性質等一系列問題,有了切身的認識和體驗,而不僅僅是獲得了關于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
科學探究的核心是“動手做”,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計劃。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才能活躍,參與度高,課堂研究的興趣才濃厚,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將科學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學中,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指導者,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而我們教師本人,也要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不斷學習,成為新課程的實踐者、研究者和開發者。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1
本學期,學期已經過去近半,我們科學小組開始了教研組活動。每一次的活動對新教師而言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活動之后受益匪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研討了一節課,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空氣的熱脹冷縮》,科學小組進行了三輪磨課:盲備、共備、上課;顒又校總人都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見解,通過自己備課再共同整合每個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諸于實踐。索然過程比較漫長而繁瑣,但是從課堂的反響來說還是顯而易見的。一堂好的科學課,有的時候需要反反復復的備課,試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數人的力量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自己去探究發下科學的奧秘。
第二,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著師傅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后,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睂W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作為年輕的老師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繼續努力吧。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2
經過了這次培訓活動,我在各個方面收獲甚大,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蠡縣教研室提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通過液體,空氣的特點對比,同學們逐步的`發現空氣的流動和液體的流動式不同的。這樣就得到氣體的概念,對于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做課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觀察、體驗空氣的特點。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在學生驗證空氣占據的空間實驗中,學生都較好的進行了實驗操作。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四、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3
一、課前準備是關鍵,教師在充分的準備中教學。
教師的課前準備包括:備課、教具準備、實驗器材、相關課件等。備課時要深挖教材,找準知識點、重點、難點。教學思路清,有藝術性吸引學生,使學生樂學好學。豐富的網絡資源,信息容量非常大。網絡技術的崛起,不但給現代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給現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產生了一次重大飛躍。很多困惑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問題都可以在網絡資源下得到解決。
二、引導觀察,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科學
觀察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最有效的途徑。科學教學應通過觀察實驗制作活動進行探究,要通過使學生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要指導好學生觀察活動,應該注意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準備:
1.觀察活動前,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標要求,使每一位觀察對象都帶著問題去觀察,知道自己在觀察活動中應該觀察什么,不應該觀察什么,重點觀察什么,通過觀察活動應達到什么目的,以防止觀察過程中的盲目性。
2.從實際出發,選準正確的觀察方法。最基本的觀察方法有三:
一、觀察動態變化的事物,要按時間順序進行觀察;
二、觀察靜態事物或比較分散的事物,可按空間順序由上至下或由遠至近進行觀察;
三、對復雜的單體事物進行觀察。教學過程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觀察類型選準科學正確的觀察方法。
3.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學過程中可結合講解中外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例子教育學生觀察時要有“毅力”,“毅力”是養成良好觀察習慣的必要條件;觀察要“手勤”,要善于及時記錄,積累資料;觀察要“多思”,五官并用,手腦協調,要好求甚解,善于質疑。
三、激活思維,讓學生在大膽提出問題中學科學問題是引發思維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洞察力敏銳的一種表現,也是具有創新意識的表現,因此,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激活思維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應積極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都踴躍發言,大膽提出自己要研究的問題和理論假設,并造成學生在認識上的沖突,引發其強烈的問題意識,這樣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是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和探究,因此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指導實驗,讓學生在真正動手動腦中學科學
1.學生實驗前,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有典型和有結構性的.材料,讓孩子們帶著疑問,按自己的想法去選擇材料做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和假設是否正確,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又使他們體驗到科學課學習的樂趣。
2.學生實驗時,教師應使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材料的名稱及在動手操作時應注意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引導學生獨立設計實驗,并精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進行學習研究。同時,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教師還要做好巡回指導,當學生實驗成功時,教師應給予積極表揚,和他們一起分享實驗成功帶給的喜悅,當發現學生實驗失敗時,教師還要給予學生適時的引導與鼓勵,同他們共同分析查找實驗失敗的原因,使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科學中來。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4
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培養的好壞,是檢驗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當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具體體現。因此,把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教學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本人在教學當中,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雖談不上頗有感悟,但也多少領略到它的重要,尤其是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其重要性顯得更為突出。現將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一些粗淺嘗試略談一二。
在小學高年級的科學教學中,當講到光的傳播知識時,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都看到哪些物體能發光?”學生們憑借自己的生活閱歷,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電燈”,有的說“太陽”,有的說“蠟燭”,還有的說是“螢火蟲”(這些都是在以前課本里學過的)。隨后,我又追問:“除此之外,還有什么物體可以發光?”這時又有學生補充說:“還有手電筒、閃電、月亮……”我接著問:“剛才這個同學舉的例子中,有不是發光的物體嗎?”有些學生一聽有些愕然。我又點撥道:“就是說不是自己本身發的光,而是……”話還沒說完,早有一位學生舉起手:“老師,我知道了,我認為月亮就不是發光的物體。”我抓住時機,把話題引向縱深:“為什么?把你的道理講給同學們聽。”他說:“月亮上雖然有光,但不是它自己發的光,而是反射太陽上的光。”“能舉例說明嗎?”“比如燈光照在鏡子上,鏡子就把光反射出去。”我肯定了這個學生的發言。隨后,根據教材中的定義“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澄清了學生的認識。
為了講解光的性質,我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剛才同學們認識了什么叫做光源,那么在所有的光源中,光的性質都一樣嗎?”學生們沉吟片刻,有的舉起了手:“老師,我認為不一樣!薄霸趺床灰粯?”“比如說太陽光和手電筒發的光就不一樣,太陽發的光是熾熱的,而手電筒發的光卻是涼的!蔽矣謫l學生:“說得對。誰還能再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馬上又有許多學生舉手:“蠟燭、日光燈泡發的光都是熱的;螢火蟲、驗鈔機發出的光都是涼的。”最后我進一步啟發學生:“光源有幾種不同的光?”幾乎是異口同聲回答:“有兩種:一種是熱光,一種是涼光!蔽已a充一句:“記住,涼光又叫冷光!痹趯W習關于眼睛的'科學這一知識時,曾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那么外界景物通過晶狀體會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的像,可是我們看到的景物為什么卻是正立的像呢?”這一問題的提出,確實是我始料未及的,但這也正好說明學生的思維是敏捷的,是富有創造性的。幸好,這個問題并未難住我――曾記得在一本書上見過――于是我對他(其實也是對全體學生)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好,說明你是動了腦筋的!蔽沂紫瓤隙诉@個學生提的問題好,接著又向他解釋:“曾經有位科學家,他也知道視網膜的像是倒立的。為了探究其中的奧秘,他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他佩戴了一副凸透鏡,結果出人意料,他眼前的景物都成為倒立的了!停了兩天后,他看到的景物又慢慢變成正立的圖像了。后來,他把凸透鏡干脆摘下來,看到的景物又成倒立的了?墒菚r間不久,眼前的景物又恢復了正常。同學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們聽了,感到很新奇。片刻,有學生說:“老師,那是不是和人的大腦作怪有關系?”我說:“你說得很對。視網膜上的圖像確實是倒立的,可是我們的大腦認為物體都是正立的,于是硬是把視網膜上的圖像給顛倒過來了。不是嗎?科學家的實驗不正好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一名學生,在學習關于凸透鏡這一知識時,發現一個新問題。他說:“老師,我把凸透鏡對著書上的字看,可以把字擴大;我再把凸透鏡遠離書的字時,這些字卻成了倒立的了。這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當然還有深一層的意思,但是對于學生只能用另一種方法解釋。我對他講:“書中講凸透鏡有幾方面的作用?”“有三方面的作用:擴大、聚光和成像!薄澳阍趺纯创惆l現的問題?”“啊,老師我知道了!
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閘門一旦被打開,就像激流一樣迸發出來。有的同學除了在課堂上發問,在課外也會提出許多教材所未涉及的問題。比如有學生問:“凸透鏡能擴大,為什么不能擴大一個角的度數呢?”還有的問:“老師,兩只凸透鏡疊到一塊會發生什么現象呢?”諸如此類的理解,作為教師,只要自己會,只要學生能夠理解,或者說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學會新的知識,教師沒有理由拒絕他們對知識渴求的愿望。不過,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能讓他們自己弄明白的,應盡量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去探索,教師決不能也決不要去包辦。
通過以上幾個例子,我內心深有感觸:只要教師善于啟發誘導,學生經過創造性思維,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結果一旦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認可,便會產生巨大的動力,新的知識也可在短時間內得以升華。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5
本學期已經結束,我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這與學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從學校實際出發,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爭取較高優秀率。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學生在綜合測試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科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于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盡量降低落后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科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復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今年綜合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科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三、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今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科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科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鉆研教學大綱(科學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三年級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五、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
上完課后能與聽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加強實驗教學,實驗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
理直氣壯抓好學有余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造發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扎扎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科學教學的合格率,最后取得較好的優秀率。
通過和學生共同努力,本學期科學教學取得了現有的成績,下學期我將繼續保持,并爭取更大的進步。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6
一、實驗內容要有趣味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動機大都取決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旺,遇到感興趣的問題總要弄個究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這一特點,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的同時,進而使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自覺地投入本節課的學習中去。如在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科學》時,為了激發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就安排了一個“吹泡泡”的游戲實驗,讓學生利用提供的多種材料吹出一個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學生對吹泡泡這項活動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個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對他們又非常具有挑戰性,所以他們的興致極高,認認真真投入實驗探究了。
二、實驗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學教材中實驗部分大多為探究性實驗,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實驗相對于驗證性實驗,兩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們在結果、現象未知的情況下通過實驗設計去探索,進而獲得結論,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發現,因而指向性不強。在實驗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堅持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例如在“螞蟻對不同氣味的反應”實驗中有同學就得到不同的實驗現象與結果,我們就幫助學生,深入探討螞蟻對不同氣味的反應的其它影響因素,以培養學生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同時又培養他們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實驗材料要具多樣化
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科學規律,光靠一張嘴巴、兩根粉筆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讓孩子們自己去觀察、實驗、研究。學生提出的假設是多樣的,教師就要為驗證這些假設提供多樣的材料,而不能把學生框死在幾種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準備多種多樣而且有結構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
1、合理利用小學科學工具箱器材,因為它是與教材配套,而且適合分組實驗(每種材料分十組)。
2、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和力量。在每上一個單元前,我就開出一張材料清單,讓學生提前去收集實驗材料。
3、在前兩種方法無法準備的材料則由教師收集。
通過這三種途徑準備的材料全部匯集起來,設立一個“材料超市”,隨著學習的深入,“超市”內的材料越來越豐富,對學生的探究學習也有更大的幫助。
四、實驗形式應具開放性
科學教材中實驗教學的開放性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體現在實驗內容、方法、設計等方面的開放性,如在學習“擺”一課時,教材中原來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發現擺的秘密,然后再來認識什么是擺及擺擺動快慢與什么有關?而擺、擺動的現象學生在生活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我提供了支架、細線、鉤碼、秒表等材料,讓學生做一個擺,并達到每10秒擺動20下的要求,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完成了擺的制作,而且在制作過程中擺線長短、擺錘輕重的調節與擺擺動快慢的關系也一清二楚。學生做擺的過程、途徑、方法不同,這些獨具個性的經歷、體驗,說明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課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成功的解決問題,這使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愿望獲得滿足,而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這種滿足感、興奮感的體驗又是各不相同的。這些孩子在課堂上研究的經歷遠比原教材中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的結論更重要。
另一方面許多探究性活動,由課堂內向課堂外開放活動空間,學生探索活動的空間除了教室外,更多的應是大自然。因為學生要認識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學課回歸大自然,做到室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如認識螞蟻、蟋蟀,認識葉、花、果實,認識石頭、到校園里去觀察土壤、到學校旁的`鰣漁港研究水污染情況等,都要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學。實驗中許多具體內容(材料、步驟、方法等)都不應作硬性規定,具有靈活性,這有助于進行開放性實驗。
五、實驗實施要小組合作化
科學實驗教學倡導合作性學習方式,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知識、習慣、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應合理搭配,使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大進步,同時也使實驗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得到及時的輔導和幫助,獲得鍛煉與提高。促進實驗小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組合實驗小組并定期交流,充分發揮實驗小組對實驗教學的作用。這有助于集體主義、科學精神和情感等的培養,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體都能導電嗎”實驗中,各小組到“材料超市”選擇感興趣的材料,到組裝好的電路中檢測哪些物體能導電,哪些不能導電,每個小組內材料員、操作員、記錄員、監督員、匯報員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學生開展小組比賽,激發了學生協調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六、實驗操作要體現主體性
科學教學強調學生收集處理、分析總結、觀察和創新等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討論、自主思考來達到自己不斷完善的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實驗全過程的積極狀態,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教師必須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己提出探究實驗的方法,自己動手實驗,通過觀察實驗活動,鍛煉學生,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在學習《彈性》一課時,學生對于彈性已有一定的生活體驗,于是我讓他們在課前就收集自己認為有彈性的物體帶到課堂上來,并且自己設計實驗來證明它有彈性。由于各個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成員間的見解會有所不同,而這些矛盾會在他們進一步的研究中解決。這就是讓學生“真刀實槍”地做科學。
七、實驗信息實現共享化
觀察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發現和認識規律。當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獲取到足夠的感性認識后,教師要啟發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討論,通過分析、綜合的思維加工,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觀察到現象及通過實驗產生的想法。教師要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供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當學生對科學問題進行探討時,不論他們的發言是否正確,教師都不要急于表態,而是要認真傾聽。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別是非,形成共識,得出正確的結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初步形成科學概念。實驗信息交流是科學研究重要環節之一。而探究性的實驗豐富多彩的信息,為學生進行交流創造了廣闊的交流機會和內容空間。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總結、表達等能力,體驗不同觀點的碰撞,經歷人際的交往。
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啟發引導他們動口、動手、動腦、親身經歷科學發現的全過程,自行獲取科學知識,并且不斷地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以適應終身學習和探索的需要。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7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探究,擺脫“紙上談兵”式的學習,這是我一學期上教育研究方法這門課最深的體會。我們小組選的課題是《大學生兼職現狀調查》,下面我就聯系我們小組實際研究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1、把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在我們小組編寫問卷的時候,根據對身邊兼職大學生咨詢和反應情況的在問題的設置維度、順序、表達、選項設置上都經過反復推敲,小組每個人都能針對問卷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
2、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研究過程中有較大優勢。我們組在錄入問卷和分析問卷時,組內成員互相合作配合默契節省了很多時間;在完成報告時,每個人負責一部分,寫完后由組長整合,整合好后再集體討論找出不足。分工明確,且工作效率高;
3、遇到困難不放棄,想辦法去克服。在這門課上學習且切實操作SPSS軟件來分析問卷,第一次接觸純英文的軟件對我們來說有很大困難,但是隨著使用次數增多和自己借書查閱資料慢慢地掌握一些基礎操作;
4、在各小組交流分享時,聽過以訪談法為主的小組調查時,學到了關于訪談的知識。在訪談前的準備工作,設列訪談提綱、簽署保密協議,在訪談過程中及時追問,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出訪談者想要的東西;
5、在展示數據分析方面,用形象的圖表和文字結合呈現出自己研究的結果。而且在成果展示的時候,要明確盡量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結果分析與討論部分都要展出;
在研究過程中有收獲但也有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1、由于問題設置存在不合理,或者是問卷發放數量較少,我們組問卷有效系數為0.211,數值較低,對于研究來說科學性較低;
2、成果展示的.時候很多組存在相似的問題。例如,用比較局限的數字去分析整體,代表大的研究結果;在制作展示PPT時,沒有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數據分析的部分,圖表的字體較。唤ㄗh部分,給出的建議大都是比較空泛模糊的建議,沒有很具體操作性很強的建議。
在寫報告之前,我看了許多關于兼職的文獻,很多文獻研究大學生兼職現狀并對學校、大學生、教師、政府、社會等都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例如,李莉環在《西部地方師范院校學生兼職現狀調查研究———以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中對政府提出“完善相關法規,使學生兼職權益‘有法可依’;李亞玲,廖曉文在《在校大學生兼職現”
狀調查研究———以河南科技學院為例》對社會提出“立法部門要完善大學生兼職立法工作社會在高速發展,現行的《勞動法》已不太適應現實需要,應作即時的修改和補充”。幾乎每篇文獻都會針對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出現的侵權問題對法制建設提出建議,但至今國家并沒有頒布關于兼職的法律,希望國家能夠重視并保護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遇到的侵權問題。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8
通過加強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20xx年11月30日上午在xx學校舉辦xx縣中小學教研(送課到校)活動,我有幸代表xx小學參加此次活動。通過參觀校園文化,進入教室實地聽課等活動,使我對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無不感到震撼。
聽課的教室是在xx學校勵志樓一樓,勵志樓:寓意說明,勵志: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xx學校;顒油ㄖ蟮氖8點30之前到達,我們一行人8點鐘就已經到達了
20xx年12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湛江市教育局舉辦的“南方教研大講座”第二十五場《落實課程核心理念,提高學生科學素養》xx小學科學教研主題研討活動。聆聽了專家的講座。經過了這次觀看活動,對我的觸動很大。在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巧妙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要使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而探究的引入是探究活動的良好開端,學生就有了探究的興趣。因此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想弄明白的欲望。同時也會產生許多遐想。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也要在新課引入上多下點功夫。
二、科學學習應以探究為核心。
通過這次的觀摩和專家的講座,知道了科學學科要求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知識。通過探究活動培養能力并獲得新知;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注重學生知識獲得的過程;重視證據在探究活動中的作用;重視合作式學習;重視形成性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因此,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他以巧妙的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很快以強烈的探究欲投入探究活動活動中氣氛活躍。你一言我一語,述說自己的發現,認真做好記錄。通過探究活動同學們獲得了新知識。這知識不是老師傳授給他們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自己獲得的。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認真細致的觀察并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逐步養成長期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能傾聽別人的發言,敘述自己的發現,并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19
今天聽了常老師關于《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的講解,獲益匪淺,感慨良多。怎樣才能遵循選題,用對的科研方法進行研究,保證論述方向的可信程度,并用準確無誤的語言表達該要表達的事物,我談談自己的體會:論文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論文的寫作應遵循科學性、創造性、理論性、平易性。論文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寫論文一般經過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撰寫論文通常出于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論文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像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論文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論文,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于歸納整理。選定題目后,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有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論文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為撰寫論文時提供有用的資料。
論文的要求是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論文的格式相對多樣,一般都包含: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論文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
前言部分,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其寫法多樣,不管怎樣,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
注意事項
由于論文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論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論文的前提。
、、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用文獻要忠于文獻內容。由于論文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論文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總之,一篇好的論文,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并能準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20
20xx年x月21號,在縣人勞局和縣教育局的聯合安排下,我校26名教職工全部參加了20xx年度《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學習班,全校老師認真學習,針對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原因,掀起了學習科研方法和論文創作的高潮,F將本人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常老師給我會講課長達6小時,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以前從沒有知道的內容和好處,了解到在中小學進行教科研的意義,特別是在鄧濤教授的引領下,我從思想上打破了“教育科研是專家的事,研究人員的事,與我們這些普通教師無關”的認識,認識到課題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創造性實踐活動。即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總結工作,找出一條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科學方法。
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理論進行研究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收集文獻資料和篩選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研究資料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新的教學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也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急需。歷來人們都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認為只要有點文化知識就能夠做教師。不認識也不認可教師的專業地位。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要求。專家精辟獨到的分析,使我意識到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要做一個優秀教師,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
要教好書,必須得有扎實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支撐,在教學業余時間,要多閱讀有關教育理念的書籍、報刊,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還要多上教育網,多看教育頻道,吸取其精華,以此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正如培訓中老師提到的,要教到老,學到老。
第二、要以學生為主體
要向四十分鐘要效率,就得改掉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采用今天的“探究式”、“小組合作式”教學,把“一問一答式”改為今天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式”。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做到以學生占主體地位,以此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要找準問題,寓教于樂
“學生能做的就不要重復,我們要解決學生不能解決又急需解決的問題”。做教師的要善于在學生大聲的.“我會答”、“我能行”中發現快樂。在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多以游戲式教學為主,讓學生愉快學習,健康的成長。
第四、要找準目標,深刻反思
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到課堂教學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結合,沒有目標的教學正如一盤散沙。每天都要做到反思學生、反思課堂設計、反思自己。
第五、要適時獎勵,激發學習興趣
撰寫學科論文,是每個教師的一種追求。因為通過撰寫論文,能促使教師去總結教學經驗,探索科學的教學規律,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但要撰寫一篇有價值的論文,卻讓我感到困惑:自己從事了八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獲曾經獲得榮譽,但要寫成論文就感到無從下手。聽了周萍老師的課,使我明白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點是我沒有掌握撰寫論文的一般要求、方法和規律。要想寫出有好的論文離不開兩點:一是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論文寫作的要求和方法。
常老師告訴我們,論文寫作應抓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這個選題上寫深寫透,這樣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選題也就是選擇課題,包括選擇教育科研課題和論文題目。這兩者有時是一致的,有時又有區別。論文寫作一般是在教育科研課題完成之后進行的,論文可以以整個研究課題的成果作為題目,這時科研課題和論文題目是一致的;論文也可以以研究的部分成果作為題目,這時科研課題和論文題目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因此,科研課題的選擇制約著論文題目的選擇,選定了科研課題,也就確定了論文的題目和大致內容。聽了常老師的課,對于選題,我有了一定的認知。教育科研課題來自于教育的問題。教育問題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一是教育理論問題。當然,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研究時有所側重而已。對于教師來說,在教育實踐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然后再逐漸向理論深度發展。一旦確定選題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查閱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這是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
總之,教師要順應時代的需要,從學習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和論文寫作入手,切實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在研究教學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創造新生,走向成功。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 21
隨著科研誠信工作的不斷開展,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科學研究中,科研誠信是保證科學發現和發明創造的基礎;在科技與經濟結合中,科研誠信直接影響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科學普及中,全社會容不得科技界有絲毫違反科學精神的現象。為了保障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我們必須大力營造鼓勵崇實、唯實、求實的政策環境,科技界必須率先克服虛榮浮躁的不良風氣,建立求真務實的道德風尚。
盡管科研誠信建設工作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許多艱巨的任務。今后需要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法治。包括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研究制定科研不端行為的界定和處罰標準,細化各責任主體的責任和權力,提高可操作性。推動科學共同體,制定完善的科研行為規范,促進科技人員遵守科研誠信規范和科研倫理規范。二是要強化管理。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制度,加強對項目評審、成果驗收、科技經費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和監督;促進項目承擔單位建立調查處理科研不端行為舉報的規定和程序,并將其作為申報條件之一;實行科研誠信承諾書制度,并為參加項目實施和管理咨詢的科研人員建立科技信用檔案;在項目申報和成果驗收中使用抄襲剽竊檢測軟件等技術手段,主動排查科研不端行為。
加強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和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的考核監督,對違反科研誠信規定的要給予紅黃牌警告。在科技獎勵評審過程中,實行三輪公示制度,讓優秀在陽光下閃光,讓不端在陽光下暴露。三是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制度,突出科技評價的創新導向。完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的評價考核制度,建立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和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指標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重數量輕質量的評價傾向。四是加強正面引導。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結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宣傳和專業教育等,將誠實守信的內容納入教育的全過程。
當前,我國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還主要停留在道德譴責和學術懲罰層面,進行行政處罰、追究法律責任還缺乏依據,今后應加強反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法律法規建設,為有關單位懲處學術造假和司法部門介入調查處理提供法律依據和途徑。另一方面,要注意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在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形成民主、寬松的風氣和機制,促進學者自我道德養成,并使學術權力受到監督和制約。
作為沈陽農業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我認為研究生應該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要有注意科研能力的培養,可以借鑒前人的結論,但不能一味地抄襲,要有自自我創新意識。相信只要我們能及時的端正思想,我們的科研風氣一定會是最濃郁的。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心得】相關文章:
對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認識12-08
論居維葉科學研究方法12-13
生物學中的科學研究方法11-07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這門課的心得體會(通用23篇)02-07
關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題12-13
科學研究中的理想實驗方法12-12
管理科學研究方法探討11-09
科學研究的設計和方法中的科學性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