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蓮說》讀書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蓮說》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蓮說》讀書心得1
讀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心境驀然開闊,做人當如白蓮,“出淤泥而不染”。
大地廣博,物產富饒,因此“水陸草木之花”非常多,其中“可愛者”各有千秋。文章收首句可以讓人在腦海里想象出一個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景象。
文章說菊花代表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隱居避世的人,東晉的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但是作者不愿意成為這樣的人。古人有言:小隱隱于林,大隱隱于市。作者希望成為“大隱隱于市”的人。作者把紅塵俗世比作淤泥,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作者把蓮花作為自己最喜愛的花。比起隱逸者,我更加欣賞周敦頤的見地。
文章說牡丹代表富貴。這個世界可以說特別現實,沒有錢寸步難行,餓死都是有可能的。前幾年,我在新聞里看到一個新聞說是在寒冷的冬天,幾個貧窮人家的孩子被凍死在垃圾箱里。如果他們有錢,就會住在旅館里了。還有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見,君子品德高尚,但是沒有錢也會淪落到被隨意羞辱的地步。但是愛錢可以,不可沉迷。因為科舉機制的'存在,我猜想那時的世人多追求功名利祿,掉進了錢眼里,把牡丹當成自己最喜愛的花,放在庭院中,日日觀賞,見它如見錢。也有少數清明人,獨居一小院,吟月賞菊,自得其樂。作者就是其中的清明人。
文章說蓮是君子,“濯清漣而不妖”,君子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正直簡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現在這個時代,多少人為了成名不惜嘩眾取寵,多少人為了利益不惜口蜜腹劍,多少人為了金錢,賣弄風情。這個世界物欲橫流,還有多少人可以保持本心,不被誘惑呢?
前幾年有個節目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這些人在這樣的時代還能心藏高遠,讓人佩服。同時他們的名字也像蓮一樣“香遠益清”了。
作者為官清廉,襟懷淡泊,又文筆卓然,寫出這樣的好文章,使人敬佩。
《愛蓮說》讀書心得2
蓮不比挺拔的松柏,蓮不比傲雪怒放的臘梅,蓮不比勇斗秋風的黃菊,但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愛蓮“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漫步荷田之畔,見荷花各式各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嬌似羞,惹人遐思;盛開的花兒,似笑似舞,讓人駐足;還有的迫不及待蛻去外邊的幾瓣,中間的蓮蓬,讓人想起母親,想起孕育,想起希望。微風吹來,荷花左右搖擺,翩翩起舞。蓮葉托著荷花,有節奏地跳舞。蓮花襯著蓮葉,美麗極了蓮的顏色是淡淡的粉紅,花瓣上略帶點白,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蓮的一生幾經磨難,卻依舊傲然挺立。支撐它的一根纖細而又嬌嫩的莖,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一根不起眼的綠莖,把整朵花抬得穩穩當當。一股狂風吹過,它輕輕地搖曳幾下;一陣暴雨打來,它依舊屹立在雨幕之中。照耀它的不是溫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潤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濁水;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一陣陣的熱浪。蓮的一生不知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卻依舊傲然挺立。面對挫折,開得更燦爛。
愛蓮的文化。《愛蓮說》里,我獨愛那一句“予獨愛蓮之處淤泥而不染”它贏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贊許,贏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強烈的共鳴。再看看詩人李白稱贊荷花,他的眼中,荷花成了艷麗無比的女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頓時散發出無比得絢爛,異常誘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的詩句形容不足為過。當然,寫荷花的詩句還有很多,比如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成了夏日風景的制造者;比如樂府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愛蓮一身的寶貝。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梗、藕節都可藥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蓮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蓮一生都為人們奉獻著。
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愛蓮清幽淡定的君子之美;愛蓮孤芳自賞的清高之雅,愛蓮不懼風雨的堅強之勇。
《愛蓮說》讀書心得3
記得童年的那個夏夜,父親指導我第一次讀《愛蓮說》。說實話,那時還不能全部理解這篇文章的涵義,但我卻愛上了這篇透射著精神光彩的文字,直到我走向社會生活以后,我逐步理解了這篇文章的精神內容,直到現在,我還能背誦出它的全文。
《愛蓮說》的作者是周敦頤,北宋人,而且是我同姓的本家人,我的廬陵家譜也和他有著緊密的聯系。他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黃庭堅語),他的《愛蓮說》可以說是他灑落胸懷的光輝寫照。據史,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縣)羅巖,有詩刻石。后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即作《愛蓮說》相贈。
蓮,俗稱荷花,歷來是古今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文人都是贊美它的清姿素容,而周敦頤的《愛蓮說》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堅貞而高貴的品格,從而表現出作者潔身自愛的高尚人格和瀟灑胸襟。
《愛蓮說》的全文是: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文章的第一部分,寫蓮之美在于一個潔字。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描寫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精神風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蓮里外貫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蓮如傲然君子,而決不被世俗輕慢玩弄。
文章的第二部分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臺詞就是在于感慨,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愛蓮說》的說,即托物言志,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時,文章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麗,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的主題得以深拓,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加深立意的作用,藝術手法極其新穎而高明。并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表達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我們看到,現實世界里的污泥濁水,也不泛蕩滌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但人既不能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也不能像俗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她)們要在污濁的世界中堅定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在古代屈原的代表作
《離騷》中,也有這樣的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詩人為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要穿上用蓮花做成的香氣馥郁的衣服。
我愛荷蓮,不僅愛其品質的高潔和美好,而且愛其精神不落世俗的嬌媚。
《愛蓮說》讀書心得4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眾”。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并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已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精短,鋃鋃上口,實為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容厚實而意境深遠。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后世膾炙人口的傳世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于文中的志節,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愛蓮說》讀書心得5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愛蓮說》?這是宋代的哲學家周敦頤的作品,他的這個作品可以說是贊美的蓮花中的佼佼者了。里面更是有著千古絕句,予唯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話,仔細看上去只是有些古風韻味,可細細讀來,思緒萬千,深意更是頗多。
在沒讀過《愛蓮說》之前,我不是一個不怎么愛花賞花的人。可以說吧,我也算是一個沒有情趣的人吧,可是自從讀過愛蓮說之后,我對于蓮花的喜愛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以前的我,真的不怎么喜歡花,我以為花都是那種嬌嬌弱弱的,一不小心就會把它們玩壞的那種,可后來度過周敦頤的愛蓮說之后,看過他巧妙富有韻味的句子之后,我就深深愛上了蓮花不可自拔。更愛上了他所描述的,蓮花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連話,她不一定是最美麗的花,但一定是最純凈優雅的花。是了,她從淤泥里面長出來,身上卻沒有一點淤泥,這就好比,她沒有與世俗同流合污,鶴立雞群卻又高潔淡雅。讓人不得不側目,深深為蓮花身上的氣質所感嘆。這也就是為什么古往今來,贊美蓮花的句子詩篇如此之多了,因為接觸到她的人,都會被她身上的.氣質所深深折服。她自潔自愛,潔身自好,從不阿諛奉承權貴,正直又表里如一,不拉攏勾結,努力做好一個簡單的自己,哪怕自己就身在淤泥污水之中,可卻能半點不沾染世俗之氣,淡泊名利,端正嚴肅。她的模樣就像一朵高高在上的天山雪蓮,美則美矣,可也正是應對了那句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讓人可以好好的觀賞,卻不能把它摘下來在手中把玩。
不過為什么從古至今寫蓮花的人那么多,唯獨愛蓮說卻一下子成為了千古絕章呢?是了,那就是因為周敦頤描述的蓮花,短短一百一十個字,卻已經把蓮花的美麗,高尚的品質,優雅的姿態全都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描述的蓮花十分優雅動人。愛蓮說里面其實還提到了兩種花朵,一個是菊花,一個是牡丹。以前的我對牡丹也是有點好感的,可是看過愛蓮說之后,更是覺得牡丹俗不可耐,就好像融入了世俗之中,與世俗之人無奈,身上皆是追逐名利,渴望富貴的姿態。如今在這個社會上,恍若牡丹的人也不在少數吧?是了,這個世界上能像菊花一樣的淡泊名利,遠離世俗,可以無視這個世界上富貴的誘惑。可是如今這個社會上像蓮花一樣能夠反抗這個世俗的社會的人更是不在少數。菊花多表示了一種妥協,逃避的態度,雖然沒有與世俗為伍,可卻也沒有反抗這歌社會的世俗不堪,只是逃避了而已。可像蓮花這樣的又能有多少人呢?
學了《愛蓮說》之后,我心里當真也是感慨頗多,思緒萬千,對于蓮花的喜愛突然就達到了一個最高峰,與其說我喜歡蓮花,還不如說我愛極了蓮花身上的一種品質,高潔高貴不可侵犯從不與世俗為伍,默默綻放它自己的獨自的美麗,表里如一,不像這個社會上的人還有一些人表里不一啊。希望,這個社會上能多一些如同蓮花一般的人……
《愛蓮說》讀書心得6
今天,我認真的閱讀周敦頤寫的《愛蓮說》這篇古文,不既使我心潮起伏,而且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大家都見過蓮花。開放的蓮花朵朵清香,打著骨朵的蓮花含苞欲放,楚楚動人。早上的蓮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晚上的蓮花若隱若現,朵朵幽芳。近看蓮花,像一個寧靜素雅的少女;遠看蓮花,好像很多身穿紗裙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對蓮花與牡丹、菊花的對比,表現蓮花的高潔,表達了周敦頤獨特的審美情操,以及對人云赤云之流俗的厭惡。周敦頤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這不正是作者的'孤芳自賞嗎?一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就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可見作者是多么愛慕蓮花啊!
文中說“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她19個月大時,由于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聽力和視力,但她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最終戰勝了命運。她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嗎?雖然她生活在一個全無光明的世界里,沒有自由和力量,但她一直堅持著,永遠沒有放棄的念頭,不被那些“淤泥”而污染。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品格嗎?
社會很復雜,我們要先做好一個學生,長大后進入社會才能做好一個社會公民做一個像蓮一樣的人,高風亮節,清雅脫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 的化身,相信蓮教給我們的品質,一定能讓我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蓮的品質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讓我們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
《愛蓮說》讀書心得7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注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死后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人。是著名的隱士。陶淵明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甚:很,十分。
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之:的。
可愛:值得憐愛。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從。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獨:只,僅僅。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長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穢)。
濯(zhu):洗滌。
清漣(li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通:貫通;通透。
直:挺立的樣子。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空外直。
不蔓(mn)不枝:不生蔓,不長枝
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樹立。
可:只能。
褻玩:玩弄。
褻(xi):親近而不莊重。
焉:句末語氣詞,這里指當于現代漢語的'啊呀,助詞。
謂:認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盛:廣。
君子:指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嘆詞,相當于現在的唉。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應當有很多人吧。
宜乎:當然(應該)。
宜:當。
眾:眾多。
《周元公集》
周子之學以主靜為宗。平生精粹,盡於《太極圖說》、《通書》之中。詞章非所留意,故當時未有文集,《周元公集》為編修朱筠家藏本。
《太極圖說》
《太極圖說》是中國宋代周敦頤為其《太極圖》寫的一篇說明。全文249字。該文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本原,人和萬物都是由于陰陽二氣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構成的。五行統一于陰陽,陰陽統一于太極。文中突出人的價值和作用,該文主張: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在人群中,又特別突出圣人的價值和作用,認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該文對后世影響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錄》、黃宗羲等所編《宋元學案》等盡皆收入。
《愛蓮說》
從襯托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從中表示自己對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通書》
《通書》是周敦頤讀易經的心得。學易經,搞預測的也多,搞風水、看相算命的還不少,但究竟研究得怎么樣?這些預測大師的境界、文化、氣質就未必能高明起來。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他以他的境界,出入于儒釋道三教,在通過學習易經的過程中,將其心得寫了短短四十章。這四十章里,融通了儒釋道的根本精神,把儒釋道的智慧通過易經的讀書心得凝練在一起。
【《愛蓮說》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愛蓮說》讀書筆記04-25
愛蓮說讀書心得03-18
《愛蓮說》讀書心得5篇03-28
《愛蓮說》讀書心得(5篇)03-30
愛蓮說讀書心得6篇04-01
愛蓮說12-08
愛蓮說12-08
愛蓮說課文讀書心得3篇07-06
愛蓮說讀后感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