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霍山縣教研室組織的新課標培訓,為了進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學工作,這段時間以來,我又對新課標進行了深入的學習,通過培訓和自學,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的改變仍是主角
新課標的出臺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對數學概念的界定更加科學;對課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得更加準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進一步細化,由原來的雙基變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特別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標價值取向,這要求廣大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注重體驗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系新是新課標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課標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吃透課標,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采用形式各樣的激勵辦法,開展各項數學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三、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
通過這次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也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總之,我們要不斷總結教學方法,大膽的創新,才能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2
20xx年4月26日,我觀看了王才程專家講解關于20xx年版義務教育的《新課標解讀與作業優化設計》的講座,我在此次講座中學到了很多教學理念和新技能,心里也有很多感觸和體會。
一、新課程標準的變化
1、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解讀:強調素養導向,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棄,品格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2、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解讀:跳出了學科邏輯和知識點羅列的框框,以結構化的方式(如主題、項目、任務等)來組織課程內容,反映了課程內容改革的新動向。
3、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解讀:這是一大創新點,首次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專門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同在作業設計、改革考試評價等多方面呼應了“雙減”的要求。
4、增強了指導性。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5、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初高銜接。
二、選擇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
1、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
2、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整體分析數學內容本質和學生認知規律,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分析主題一單元一課時的數學知識和核心素養主要表現。
3、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注重創設真實情境,重視設計合理問題。
三、優化設計數學作業
1、作業的設計要源于生活,展現作業的趣味性
2、作業的設計要百家爭鳴,倡導作業的多樣性
3、作業的設計要思維提升,體現作業的開放性
4、作業的設計要加強實踐,體現作業的應用性
5、作業的布置要崇尚自主,凸顯作業的'多層性
通過此次講座使我明白,教師要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3
一、新教材的編排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新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符合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接受水平,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學習環境和學習心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消化知識。比如,一年級數學新教材的第一單元是由老教材的一二單元合并而來,第二單元是從一年級下冊抽出來的,這樣的編輯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準備性,也考慮了學生假期剛結束的實際情況,有助于孩子們更好地接收新知識。
同時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識的練習和滲透,練習時既有前面知識的鞏固,又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形成知識滲透。如20以內加減法,就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編排更加的合理。
二、新教材重視知識的整理和復習。
新教材要求我們培養學生整理和復習知識的意識和方法,給予學生一定的線索,根據他們不同的年齡段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完成整理和復習的`能力,如:學會建知識樹、知識鏈等,將所學知識系統地分析出來,而不是將復習課上成單純的練習課。
三、新教材對解決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課標中,關于解決問題增加了兩個能力要求: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多角度數學思維找到生活中的數學關系,再根據所學知識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新教材的編排還要求老師在上課時不要過分注重結果的正確性,還應重視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和一般思路的體驗。在解決問題時,要側重檢驗、回顧環節,形成一定的反思思維,同時讓孩子勇敢的表達出來,形成自己的數學語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解答回顧反思”的解決問題能力。
四、新教材注重學習過程評價。
新教材既要學習結果,也重視學習過程,既要學習水平,也重視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課本內容中,每個單元后面都安排了一個版塊(成長小檔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整理和復習,同時進行學過新知識后情感方面的表達,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教材最后邊還有一個學期自我評價,不要放在期末自評,要定期開展,讓學生發現學習中的自我,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
五、新教材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
使之形象化,具體化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因為只有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
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生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感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數學無處不在,感受數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體會數學的重要性。同時,數學和我們緊密化,由抽象轉變為形象具體,不僅有利學生理解和接受,還有利于促進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數一數這堂課,就可以讓孩子利用已學知識數一數教室里的設備,分一分這堂課,就可以讓孩子利用已學知識整理自己的書包等,不但知識學到手,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人教版數學新教材貼近生活,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4
作為一名新教師,能聆聽到區教研員趙老師的新課標講座分享,是非常可貴的。十分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們一個學習的機會。每一次學習都有收獲。趙老師就新課標講了幾方面的內容:立德樹人、核心素養、結構化教學等等,他有關新課標的思想和理念給了我們亮了燈塔。下面就立德樹人和結構化教學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立德樹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立德”與“樹人”理念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淵源。“立德”最早出現在《左傳》里,是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奮發苦讀的青年“樹人”最在出現在《管子》中,它成為文明社會追求發展與創新的核心要素和最高要求。直至黨的十八大以來“立德樹人”成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是前提、是根本;樹人是目的、是核心。
新課標在“課程性質”明確提出:“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在發揮其獨特育人功能的同時,同樣也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新課標進一步對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進行了較為完整的闡述:“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愿;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那數學學科教學上,如何去實現這種“立德樹人”如何發展“核心素養”?趙老師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中的5個課題:《相交線與垂直》、《認識更大的數》、《年月日》、《百分數》、《圓錐的體積》為例,深刻地詮釋了立德樹人的教學意義,這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作為“學生”,在這五節課里面,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數學本質上的知識,還看到了數學之外的愛國情懷、科技力量、做人做事的堅持和擔當,我也在無意識中去感化、慢慢在潛移默化中種下愛國的種子和做人做事的方法。以《年月日》為例,關于特殊的“日”的立德樹人——日本投降日。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這節特殊的《年月日》告訴大家不忘歷史,牢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感受革命先輩不畏艱辛、不怕困苦的革命意志,讓學生從下種下愛國的種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同時,我在反思,在過去一年的教學里,是否也做到像趙老師這樣,在每一節課堂里,有意識地給我的學生滲透這無意識的“德育”。答案是沒有的。在教學方面,我較于前輩們少了經驗,但似乎也沒有多的新想法,也迷惑過,質疑過,似乎自己在重復著舊人做的事情,忽略掉了數學教育的核心部分,為了教學而教學。在繁忙的工作里,似乎也忘卻了教育本質的內在,活成了一般的教師。感謝趙老師的一節分享課,給了我一盞明燈,照亮教學之路。我知道今后的數學教學該往哪邊走了,借助前輩之力,在其上學習并創新!在學科育人上,首先,我們一定把握住教材內容所有素材背后的價值,吸取中國之優秀文化之精華,聯系時代發展變化,將數學育人價值滲透在教學里。其次,“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我們教師自身一定要做到強專業,知國家事、天下事。趙老師推薦《這就是中國》,也是我曾經很喜歡看的。看一集,勝于“讀十年書”。總之,多學、多問、多思!
二、結構化教學
結構化教學在新課標內容里出現多處,這足以證明它的重要性。所謂結構化,就是一種聯系的思想。而結構化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而且更是一種教育思想,這種教學思想最為重要的是聯系和轉化。從碎片一步一步織成網絡,從個別到整體的過程,就是在新知和舊知之間搭建聯系和互相轉化的過程。趙老師很詳細地分享了他對結構化教學的看法和認識,并以生動形象的關系比喻圖和金字塔關系圖讓我們對結構化教學關系一目了然。再結合實例《長方形周長》、《圓錐的體積》和《分數的混合運算一》詮釋結構化教學的好處。以《長方形周長》為例:教材探究出示以下三個式子(1)5+3+5+3;(2)5x2+3x2;(3)(5+3)x2。他們都是求長方形的周長,那在教學時如何體現結構和關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推理就能掌握長方形周長的求解。(1)到(2)即可以看成2個5相加和2個3相加;(1)到(3)即可以看成2個(5+3)相加;(2)到(3)可以看成5個2加上3個2。如此讓學生以互推,互相轉化的思想來理解長方形的周長。周長的知識結構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分析、提煉等數學學習習慣提供生長環境。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種數學思想,形成整體的意識,那一定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上,尤其是復習課時,我是喜歡用畫知識結構的方式——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體會并領悟其好處。但是由于當時任教的是二年級學生,學生對思維導圖的這種知識結構還處于啟蒙期,所以,我直接性地給學生進行知識結構化,并結合美術這門學科,讓學生喜歡上畫思維導圖。先灌輸孩子這種思想,再讓他們慢慢地接受并學會對知識進行結構化整合。其實,在知識結構上的聯系與轉化,我們也應該將之呈現在板書上。結構化的板書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今天所學,并且能夠清楚地知道彼此的聯系與轉化。
作為時代的新教師,我們不能走老路,為了教學而教學。我們應該強化德育意識,更加重視發揮數學科的教育功能。我們必須加強學習,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應該鉆研當代的基礎教育理論,探求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活動特征,以不斷提高教學與教育水平。我們要提高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的自覺性。其次,“讓學生站在問題開始的地方。”深度思考,思路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這樣的深度思考,不是線性的,而是螺旋深入的。這樣的深度思考,既像剝洋蔥那樣層層展開,也像將軍決策那樣高屋建瓴。
總之,趙老師這節課使我受益匪淺!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5
作為一名一線數學老師,就必須對數學的課程標準完全了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在這一輪小學數學遠程培訓中,通過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二、注重生活數學,切實提高數學素養。
在應試教育面前,我們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抓尖子生,忽視“學困生”的現象,這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嚴重影響著整體數學素養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產實踐,所以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么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學生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使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
三、學習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欲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系,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四、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既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又突出創新精神的鼓勵。學生要好質疑問難,喜歡探究問題,好問“為什么”,能言善辯,不管對、錯,都要真實地吐出心里話,同時形成運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前瞻性和獨創性。善于創設“創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既重視德、智、體、美諸育的整合,又強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數學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新課程實施,而教材和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還要我們教者細心揣摩發現與數學背景相關的素材,使教學內容不斷豐富,逐漸完善,同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程的實施中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只要我們勇于實踐,不斷探究,我們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不斷發生的問題,真正做到“用科學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6
十分有幸參加了本次江蘇省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師網絡培訓,本人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xxxx年版),開闊了視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體驗。《課標》修訂中在繼承我國數學教育注重“雙基”傳統的同時,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認識事物、學習數學的基本依據,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最終通過自身的學習轉化為創造能力。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沉淀,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觀察、重操作,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體驗性經驗。其次要注重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有效地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經歷學生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下面本人就結合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進行淺淡。
例如,數軸的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學舉一個箭頭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學作為原點位置,把o寫在大卡片上,掛在相應的同學的胸前。各人代表數軸上不同的整數點。由教師發出-3,1、大于2的數等指令,符合教師指令的同學要舉手,比賽各個小組的正確性高低。學生通過扮演實數,合作成數軸這一游戲,既掌握了知識,對數軸的數和點有了深刻的了解,又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節課時,本人先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配合演示,給學生視覺的刺激。整個過程不是僅僅為了回憶,而是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知。這樣發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促進知識內化,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多讓學生參與一些數學活動的體驗,遠比我們老師口頭說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認為我們老師應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活動,這是獲得基本活動經驗的前提和核心。沒有經歷數學活動,就談不上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7
肇慶市中小學教師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全員培訓工作從20xx年3月開始進行。根據上級的培訓安排,本人在線觀看新課標、新教材專家解讀視頻,并在線進行學科研討。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也與各學科一樣有序地進行。通過這次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收獲也很大,體會更深。
我們知道,本次修訂的課標是針對第一個十年存在的諸多問題做出了比較明確的修正。修訂后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10個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創新意識。這次修改,在保持原課程標準(實驗稿)基本結構不變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各方面不同意見,力求更加完善、和諧。例如,對于什么是“數學”?將原來“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改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基本理念方面,將原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改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數學課程的目標定位上,《標準》作了“雙基”擴展為“四基”,“兩能”轉化為“四年的重要調整,即:強調在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基本思想”,積累“基本活動經驗”;在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要增強“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些目標的整體的實現,是學生受到良好數學教育的標志,它對學生全面、持續、和詣發展有著重要意思。
十年的課程改革過去了,個人認為:課標很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貫徹和落實,但客觀地看,起色不大,和期望差距還是很大的。為此,這次數學課程標準修訂將“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作為核心概念抽取出來并單獨提出,意在進一步強化,以期引發廣泛重視,并付儲切實有效的行動,產生根本性改變。此次培訓學習,我獲益匪淺。但是,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道遠。我要不斷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善于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勇于創新,積極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而不懈努力。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8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中有很多關于數學教學的新思路,新要求,通過聆聽石頤園老師關于新課標的解讀,引發了我對后續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修訂后課標精神有了諸多思考。
一、關于課程性質與課標理念的調整
《課標(20xx版)》豐富了對課程性質的描述。對數學的總體描述更為具體—數學是抽象的,數學是工具是語言,數學的應用廣泛。另外重點強調數學的育人價值。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應堅持育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品格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標(20xx版)》課程理念中新增核心素養以及課程內容的結構化。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我們應該注意到四基、四能與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課程內容結構化,提出大單元、核心概念、跨學科等。學生的發展是結構的,那么內容就應該結構化,學生的發展不是單一的,一條一條的,是以一個核心為根本,其他知識點串起來織成的一張網,這些用來織網的知識點,不僅是本單元的知識點,更是本領域,其他領域,乃至其他學科的知識點,甚至包含了文化教育的內容,這樣的教育才是一個人完整的教育,所以課程內容的結構化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我們教師要在課程內容結構化調整的基礎上把握好每個內容領域的核心概念,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理解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的三個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數學研究過程是通過抽象得到數學研究對象,通過推理得到數學結論,通過模型搭建數學和現實世界的橋梁。而石老師重點強調了新課標中的“數學核心素養”集中到“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同時解讀了核心素養的整體性、一致性、階段性。因此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應該貫穿學生數學學習的始終,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過程也是數學思想培養的過程,將核心素養學科化、學段化、甚至具體到數學學習的每一個過程當中。課標提出要設計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也是要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站在大單元的臺階上,提煉和牢牢抓住核心基本知識點,從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設計教學活動,從而很好的發展學生。
三、教學目標的設置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教師對學生達到的學習成功或最終行為的`明確闡述。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通過聆聽石教授的解讀,我知道了如何制定教學目標。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課程總目標、學段目標,然后結合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及教學提示。目標設計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要求”的指導下,設置陳述性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成果,注重學生在學習后“四基”“四能”上發生的變化;目標與內容緊密結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測;可以按照“通過(經歷)X,能(會)Y,發展(提高體會)Z”的格式撰寫,其中X表示數學活動過程,Y表示應會解決的問題(顯現目標,主要是具體知識點目標)。Z表示數學思想方法,數學關鍵能力(隱形目標)。
四、新增學業質量
這是一大創新點,首次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專門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在作業設計、改革考試貧家等方面都呼應了“雙減”的要求。
五、研讀教材、教參以及課標
教師要通讀教材,站在核心素養的高度看教材,做題理解教材,
用新課標理念作支撐點解讀教材,解讀教材整體結構即編排體系,了解新舊知識銜接,關注教材中的數學本質,探究數學的精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靈魂-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參其實是幫助教師理解教材每一部分的編寫意圖,因此教師需要反復讀,反復思考。課標明確指出了對某一個知識點學生應該掌握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師需要摘錄并正確理解其中的行為動詞。
六、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促進深度學習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版明確指出“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改變過于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體現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是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把零散的知識整合成一個主題單元,通過對核心知識內容進行集中的深度探究。強調學科大觀念,以大項目或大任務完成學習,更多地關注教學內容的本質、蘊含的思想以及學生素養的培養。
通過本次學習,我不僅了解了新課程標準修改的內容、修改的教學要求,還明確了修改的目的和意圖,更感受到了新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的便捷性與指導性,新課程標準體現了當下教育改革的風向,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更深刻的學習和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宗旨和內涵,力求在我的教學中無限放大它的實際存在性,力求讓我的課堂也充滿著濃濃的新課程情懷。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9
夏季送爽學意濃,跟著專家學課標。今天有幸跟著史寧中教授進一步研讀新課標,讓我對新課標又有了新的理解。
史寧中教授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展開說明。首先,他指出了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這兩個新課標的修訂要點;強調了數學的三個基本思想。其次,具體說明了核心素養三方面的具體表現以及所能培養的能力。聽完這點,讓我能夠將核心素養與數學基本思想聯系起來,同時讓我更加領悟到寫教學目標的方法。最后,史教授具體說明了小學數學四個領域的內容變化。其中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共同點為是將之前的進行整合。特別注意的是方程的`學習變到了初中,百分數移到了“統計與概率”模塊。教授還重點講到了這兩個變化的道理。教授在末尾提到小學抽象的教學應是在形式上去掉名詞,實質上舍去背景,最終抽象出本質。
再一次聆聽新課標解讀,讓我有了一種新的感受。新在讓我知道了核心素養與其他方面有更加緊密地聯系,新在讓我更能厘清新課標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感謝教授帶來的精彩解讀。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0
本次培訓,本人主要有以下幾點深刻的心得:
一、此次學習不但告訴我們“什么”,而且結合實例,告訴我們“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重在提升我們實際的教學本領。
二、此次學習使我們全面了解了小學不同學段、內容的特點,為科學施教找到了“指南針”。
小學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培訓專家各從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既注重“言傳”,又注重“身教”;讓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學段、內容的特征;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
三、此次學習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新”教育全面貫徹實施奠定了基礎。
古人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專家在講解自己的理論觀點時,無不旁征博引,特別是列舉了大量的課堂實例,在實際課堂教學操作中、在過程的引領中傳授知識、講析技法、闡明理念;可以說這些專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點指”的.本領傳授給了我們,讓我們在教學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過程的體會、領悟中內化知識,促進自己實際的教學技能的形成、鞏固。
新課標理念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中心”、“兩性質”、“三維度”,即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數學,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國培”專家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學習后無不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豐實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數學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1
20xx年版新課標在“前言”部分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可見,數學教育需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的四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整體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要有新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應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聽數學”為“做數學”。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這是因為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并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還要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采取邊說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如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中的教材中的“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等都是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關鍵適時引導,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系。對于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要注意“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師生雙方在互動的過程中往往會生
成一些新的教學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調整把握,因勢利導,使教學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
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教師應加強學習,注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有效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得金”,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師德素養和業務素質,勇于面對新課程的挑戰,適時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學生就能輕松愉快地學好數學。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2
為了貫徹《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指導思想,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我利用暑假學習了《新課標》。通過學習,使我對《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這一大塊中說到:“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活躍起來,使學生學會從數學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從而喜歡上數學。同時,教師應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講課時,教師說得多、重復的地方多,給學生說的機會并不多,從而占用了學生發表自己看法的時間,使教師成為課堂上的獨奏者,學生只是聽眾、觀眾,這大大地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在走進課堂前,每個學生的頭腦中都充滿著各自不同的先前經驗和積累,他們有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討、交流,讓他們有可說的問題,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從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并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2、重知識聯系實際
《新課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我們身邊的數學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相信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愿學、想學、樂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
3、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重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數學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利用技術支持平臺將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同時,指導學生利用數字化平臺、工具與資源促進自主學習。
4、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初中數學課程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學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總之,我們必須正確、深入地理解新課標,用新課標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多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3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課標對以后的數學教學有著非常強的指導作用。為了更好地理解新課標,在工作室主持人喬利榮的帶領下,我們認真聆聽了東北師范大學史寧中教授關于《數學課程標準修訂與核心素養》的報告,受益匪淺,現分享我的幾點感受:
一、感悟計數單位的意義,了解運算的一致性。
史寧中教授在講座中說道:“如何在小學階段,體現數的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很重要。對于小學階段的“數與運算”主題,尤其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這種整體性和一致性體主要現在:計數單位的統一。
不禁讓我回憶起:20xx年杭州的“千課萬人”論壇會中,曾聽過特級教師張國良老師的《分數的加減法》這一課。在課堂上,張老師在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完之后,拋出了一個問題:“整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過探索交流,孩子們發現:其實它們的運算本質都是“計數單位保持不變,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盡管形式不同,他們都有著相同的靈魂”。頓時讓聽課的我豁然開朗!從整體上理解數和運算更加清晰,這樣的前聯后沿,讓運算教學更具結構。
以往教學整數、分數、小數的運算教學時,常常都是通過現實意義說明各個運算的道理,缺乏一致性,讓學生認為它們的運算不同,反而容易擾亂學生的思維。因此,20xx年的新課標將重點體現數的認識和運算的一致性。其實也是對我們這些數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為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推理意識等核心素養提供基礎。
二、跨學科教學的挑戰
新課標中提倡把跨學科的內容融于教學之中。通過多學科的橫向聯合,增強學習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比如:近幾年常常出現的數學閱讀理解題,在要求學生基礎扎實的`前提下,還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
面對這樣的改變,雖然讓我覺得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跨學科的教學提升了對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要求。我們不僅需要鉆研數學學科的知識,也同時需要去了解其他學科的內容(尤其是語文、科學、歷史等等),多聽聽其他學科老師的課堂。只有自己勇于“跨界”學習,才能踐行“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全面的培養學生。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也同時增加了跨學科的內容。把原來數與代數領域中常見的量這部分內容以“主題活動”(小學)的形式在綜合與實踐中進行呈現,這也是學習方式的一大重點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靈活的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基于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引導學生們在活動中討論、質疑、交流,最后實現問題解決,有助于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三、傳統文化要有數學
傳統文化要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要踐行在數學學科中,所以數學課程內容將增加了很多傳統文化內容的介紹,比如:“曹沖稱象”、“度量衡的故事”、“圓周率的故事”等等。同時,史寧中教授也提醒數學老師們:要注意數學學科講傳統文化要與其他學科的不同,要教會孩子們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傳統文化的知識。例如:曹沖稱象的故事中,除了介紹重量單位之外,老師們還要講解“等量的等量相等”、“總量等于分量和”的道理。這些都值得我們這些數學老師去探討,在未來的教學中認真的思考。
20xx年新課標中還有很多需要我不斷認真研讀的內容,如:方程移到初中、百分數移入“統計與概率”、強調代數推理和幾何直觀等等。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的理念總是需要富有膽識、敢于創新的人來實踐它。新課標的學習不僅讓我明確了教學方向,也激勵著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研究和成長。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4
上周有幸參加關于新課標解讀的培訓,對新課標又有了進一步的體會。本次培訓,專家圍繞四點展開:
1.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核心素養綜述與課程目標關系;
3.如何認識和實踐結構化教學;
4.學習課標和落實的教學建議。
讓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第一個篇章的內容,要想樹人,就得先立德。教育的初心,是培養人,塑造人,立什么樣的德,就樹什么樣的人。在追求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效課堂一直都是一線老師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教學的最根本目標是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優秀人才,這個優秀不僅指能力強,更指品德要優。立德樹人不僅僅是語文,政治老師,班主任的任務,更是所有老師,包括數學老師應該擺在首位的根本任務,知識的學習是建立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的。因此,如何在高效課堂引入德育滲透,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關心社會熱點和國家的歷史等,把德育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做符合新時代,新課標發展的優秀教師。
當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意識到國家的落后,理解到數學背后的有趣故事,漸漸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變厭倦枯燥的數學學習為欣賞和喜歡,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可比一百句,一千句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們好好學習來得實際和重要。例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垂直的知識上,我們可以引用華為的芯片學習讓同學們知道任正非對數學技術人員的重視;在認識更大的數——億,可以引用當前疫情國內外國家的新冠疫情感染病毒人數對比,增強民族自豪感;在投球命中率中,引出姚明在全明星對戰中的命中率告訴學生們遇到困難時要學會堅持;在學時年月日時引出日本的投降日,告訴孩子們不要忘了國恥等等;這些課前,課中的德育滲透,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真正地體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數學是枯燥的,但又是有趣的,有趣的是,我們會通過數學這個橋梁看到外面更多的精彩,而不是無聊地只懂加減乘除,做幾何圖形的應用題。立德樹人,更應關注學生們的“四感”,通過優化創新教學方式改變孩子的厭倦感,克服唯分論帶來的焦慮感,在故事之美中發現樂趣感,克服困難后獲得成功感。只有把德育工作做活,做實了,我們再去談高質量的課堂,高效率的學習,高科學的方法往往就事半功倍。
當然,立德樹人也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要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評價的語言要積極,當然也不能過度地去表揚學生。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擅長穿越到過去,吸取傳統優秀文化的精華,更要聯系學生當今看得到、聽得到的真實情境中所蘊含的數學科上立德樹人的例子。同時注意情景的設計、題材的設計、教室的布置、校園文化等隱性課程育人價值的滲透。綜述所述,新課標需要的不僅僅是有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的老師,同時更要在立德方面率先垂范,所謂——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樹己。在此建議我們的數學老師要關注國家時政,不僅要做到想題、解題、生說題、題題過關,而且也要數學事、班級事、學校事、社會事、國家事、世界事、事事關心。
除了立德樹人,新課標的核心素養也值得我們關注,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也是新課標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我們國家要培養的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才,因此“三會”成為了我們的培養目標:數學的核心是要培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而對于小學階段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11個核心詞,簡稱(1能2感2觀6意),一能指運算能力,二感指數感和量感,二觀指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六意指符號意識、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結合三會分析,數學眼光指的是數感、量感、幾何直觀、空間觀念、符號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數學思考指的是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的培養,數學語言指的是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和數據意識的培養。
新課標也提到了量感一詞,量感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強調量感?在時代發展迅速,人工智能的普及,課程內容要聚焦于學生的'未來學習、職業和生活,做到知識見識并重,由于測量可以看得到摸得著,但量感卻如同知識,只能體會不能看得見,量感有助于學生養成定量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習慣,例如在學習米,厘米和毫米的課中,學生先通過尺子等測量工具了解到了1米,1厘米和1毫米有多長后,在選擇爸爸身高173的單位上,他就會根據自己的抽象能力和應用意識判斷選擇厘米這個單位。而對于屢次都選錯的學生,證明她的量感相對較弱,則需要反復實踐,加深印象,提高量感能力。就如同我們考科二的車感,需要反復訓練方能提高自己的感覺能力。
另外就是談談我對數學結構化教學的理解,談結構化教學,應該與結構、結構化這兩個詞語區分,結構指的是事物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的搭配與安排,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就是一個結構。結構化就是一種聯系的思想。而結構化教學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方法,而且是一種教育思想。當今我們課堂存在著碎片化的數學知識點,教師講的每個知識點都很認真,但是卻忽略了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忽略了數學的通性通法,強調孤立的解決技巧,沒有從解題技巧的通性通法去尋求聯系。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周長時,老師教了三種計算周長的方法,但是學生只理解其中一種,這就是因為學生沒進行互推,沒有從抽象的數和直觀的形中理解三個公式的關系,導致出現了老師眼中的講透,而學生沒吃透的現象,教師缺少的結構化教學,也讓學生在數學道路上吃了不少苦。知識、方法等都是有聯系的,這種動態的聯系就是一種推理的過程,在這種推理轉化的過程中學生便慢慢形成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促進師生的發展。對于非專業和年輕化的同行,這也要求我們在平常要注重數學教研活動,多進行集體備課,提高自己的學科專業水平。
落實新課標的教學道路上,培訓給了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要熟悉一到六年級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準備幾套不同版本的教材,知道知識的邏輯順序,在難上的課上多爭取突破點,勇于教學實踐創新,多用自己不熟悉的教學方式,比如:結構化教學、大單元教學、主題式學習活動等。這也為我后續的教學有了新的指引和體會:重核心素養,重結構化教學,多引發思考,深耕細作擁抱變化,做一個立德樹人、“心中有人“的教育人!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15
9月29日上午,參加了張麗雪名教師工作室組織的“研行新課標,踐行新課堂”的主題培訓活動。培訓活動上,鄧國強老師為我們作了題為“學習新課標踐行新方法”的新課標培訓講座。鄧老師從核心素養的目標導向、進行知識結構化整合、開展大單元實踐三個方面進行新課標和新課堂的解讀。
一、教學目標最終要指向核心素養。
新課標的目標導向,從原來的知識導向(雙機雙能)到能力導向(四基四能)、再到現在的素養導向(四基四能+核心素養)。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鄧老師指出,要指定凸顯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需要有機整合“四基”、“四能”和“情感態度”三個方面的目標;目標需要指向數學核心素養;分活動進行撰寫;并且目標是有針對性、可操作、可檢測、可達成。鄧老師通過舉出教材中的案例來指導我們如何制定好目標,十分清晰和細致。只有正確定位教學目標,整體課堂才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基調,才能扎實有限落實目標達到數學核心素養。
鄧老師舉出的例子有三年級上冊《捐書活動》一課,正值我剛教完這個內容,鄧老師羅列出來的教學目標十分清晰。第一點是通過活動一,經歷獲取表格信息、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掌握連加運算的方法,發展運算能力和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二點是通過活動二,進一步鞏固三位數連加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和兩種意識。明確表示了通過何種活動,什么方式,發展什么能力和意識,最終的指向是數學核心素養。這樣的目標,能使我們在課堂更加清晰各類活動開展的目標,最終指向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且簡明扼要。
《標準(20xx年版)》總目標以核心素養為統領,并將核心素養的目標貫穿于“四基”“四能”“情感”三個方面,構成三位一體的核心素養課程目標體系。課程總目標不再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進行描述,也不再以三維目標來表述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以核心素養統領的課程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體,防止教師在實施時把目標割裂對待。
二、教學方式要有效實現素養導向。
教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學活動的開展,開展適當的教學活動需要適切的教學方式。“量感”是新課標新增的一個核心素養,以前很多時候講的是“數感”,但是較少提及到“量感”。新課標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及大小關系的`直觀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養成用定量的方法認識和解決問的習慣,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應用意識的經驗基礎。孔企平教授曾經對“量感”提出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量感”是指學生關于量的比較、運算和估計等方面的感悟。
上學期我在執教三年級下冊《面積單位》一課時,為了有效的落實“量感”這一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到底需要組織學生經歷怎樣的活動過程去體會量感?我進行過深思。通過對教材的反復閱讀和分析,并且結合教師實際,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通過讓學生對比用不同“工具”測量數學的面積,體會理解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通過對比不同平面的大小,體會每種面積單位出現的必要性;通過動手“做單位面積”,在實際操作和測量中對比面積單位的大小,發現它們之間的區別等等。有了充分的各種對比感知,才能使得“量感”在學生心中深根發芽。
《標準(20xx年版)》多次提及中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總體上要求教學方式要從應試導向轉向素養導向。小學數學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善于從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出發,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對象,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
從《標準(20xx年版)》到《標準(20xx年版)》,十年的探尋,總頁數從132頁增加到182頁,我想不僅僅只是頁數的增多,其內容也有了進一步的豐富、細化和提升,《標準(20xx年版)》還有很多內容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實踐,并在實踐中去落實。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將不斷思考和踐行,在新課標中探尋教育教學的實質,在新課堂中落實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新課標數學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數學新課標網絡培訓心得03-01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精選5篇)08-24
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02-08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精選16篇)09-03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的心得(精選9篇)09-03
2022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精選15篇)12-08
小學數學新課標培訓學習心得12-10
新課標培訓心得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