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頒獎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頒獎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1
星期五的班會課,老師給我們看了《感動中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廣西桂林的何玥。xx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第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到腦部組織。當時聽醫生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愿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觀后感《《感動中國》觀后感作文》。
在大家的眼里,何玥是個愛學習、有愛心的孩子。做完手術第三天,她就回到學校上課了。她的家里貼著許多她的“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9月中旬,爸爸從廣東打工回來,她第一句就說:“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說,她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她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媽媽姑姑最終同意了孩子的想法,決定幫助她完成遺愿。11月17日凌晨零點10分,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xx年的生命歷程。凌晨4點,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
何玥的愛心感動了我們,大家都稱她“最美女孩”。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2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這部電視,講的是一位浙江語文教師“陳斌強”他的母親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作為兒子的他,沒有因為這樣而嫌棄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著媽媽”去上課,還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給媽媽喂飯、帶她曬太陽,做到了照顧媽媽和工作兩不誤。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可是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師。
“百善孝為先”。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想到媽媽小時候每天送我上學,放學,在我最難過的時候安慰我,還做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她現在這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順父母再早也不為早,再晚也不為晚,我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多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讓他們每天那么忙碌,抽點時間休息,減少父母的負擔。
也許我們做不出感動中國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幫助身邊同學和朋友。可以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在看到有困難的人時捐上自己的零花錢······
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做一個孝敬父母,有愛心的人吧!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3
今天晚上,我在家觀看了《感動中國》。
一開始,我以為成為感動中國的十人之一非常難,就像登上月球一樣。但聽了敬一丹的介紹,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就是那些勇于創新,懂得感恩,頑強拼搏的人就能成為感動中國的人。
在擁有‘隱形翅膀’的劉偉,高義薄云的胡忠,被譽為‘中華之光’的朱光亞等十個人中,我最喜歡和敬佩的是孟佩杰。她小時侯家里窮,媽媽沒錢養她,就把她送給了別人。但是,沒過幾年,小佩杰的養母就癱瘓了,養父無奈,也離開了這個家。從此,年僅8歲的小佩杰擔起了生活的`重擔。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孟佩杰就是一代榜樣。我喜歡她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她懂得感恩,二是因為她說的兩句話‘我不苦,因為我有愛我的媽媽’,‘看前頭,前頭是很陽光的’。
看看小佩杰,再想想我自己,真是和她比都不能比。我的家庭條件良好,卻沒有孟佩杰那種肯吃苦的精神;我有呵護愛護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于媽媽的感情卻沒有孟佩杰深,不懂得感恩。
既然有了這樣一個好榜樣,我就要不斷的學習她的精神,努力成為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4
林俊德,一位軍人院士、在生命即將結來時還在與痛苦折磨作斗爭、他是一位真正的軍人。多年從事核試驗研究,在住院期間還不忘工作,拒絕醫院的手術,拒絕醫院的重癥監護,就為了整理和匯總一項重大發展的科學思路。為了工作,他寧愿死亡。為了工作,都沒有來得及給自己的家屬留言。他還說,他死后要葬在戈壁灘,要安葬在他工作那么多年的基地。為了祖國,他付出了他的一切。
他就像一株馬蘭花,一株不死的`馬蘭花。縱死終令汗竹香,一個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
康乃馨
陳斌強,一位語文老師。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寧肯自己苦一點也要把媽媽帶在身邊。”就是他,一個有孝心的語文老師。他的媽媽老了神志不清,并且一天比一天糊涂,不認識他甚至連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知道他對她好,但陳斌強說只要這樣就夠了。他家里有一根帶子,小時候媽媽用這根帶子來背他,長大了,他用它來背著媽媽。他將媽媽每天都干的事清楚地列了下來,幾時幾分干什么,都記得一清二楚。他的學生也都以他為榜樣。
他就像一株康乃馨。一株母親之花。孝更絕倫足可矜,孝,一種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更是社會的良藥。
一個人一朵花,就這兩朵花,感動中國,感動世界。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5
二月八日這天,我們全校組織觀看了20xx年的《感動中國》,使我記憶憂新。
“叮零零……叮零零……”上課鈴響了,老師打開“班班通”,由學校調試好后,便開始播放了。
片中,一共有10位人物,第一位叫朱光亞,第二位叫胡忠,第三位叫吳孟超,第四位叫劉偉,第五位叫楊善洲,第六位叫阿里木,第七位叫張平宜,第八位叫夢佩杰,第九位叫吳菊萍,第十位叫劉金國。這十位人物的事跡不僅讓人感動,還會讓人深思。
在這十位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要屬劉偉和夢佩杰了。
先說劉偉吧!劉偉本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命運是那么殘酷,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雙臂,但在他的努力下,他學會了游泳,可是,命運又一次的折磨了他,醫生說,他不能游泳了,可是,劉偉一直堅信,自己能行,于是,他學會了用腳彈鋼琴,還上了《中國達人秀》,讓我們為他喝彩!其次,便是大學生夢佩杰了,她8歲便開始照顧養母,如今已20歲了,她日以繼夜的照顧,照顧好了便去上學,她這樣有孝心,我們也要向她學習啊!
從這兩個人身上,我也有很大的感受。劉偉,他堅持不懈,對自己有信心,我要學習,夢佩杰,8歲便擔起了一個家是要有頑強的毅力的`,我更要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取長補短,一定可以成功!
我看完短片后,我想:夢佩杰8歲便學會了獨立生活的本領,并且還照顧養母,而我,已經十歲了,還要奶奶照顧我的洗衣、做飯……想著想著,我低下了頭。我想她8歲獨立,而我10歲了,更要學習獨立,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才!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6
劉偉10歲的時候被十萬伏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12歲去了殘疾人游泳隊。在殘疾人游泳隊,因為他沒有雙臂,無法保持身體的平衡,所以他付出的努力和艱辛要比別人多得多.但是兩年后,他在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拿到了2塊金牌。過了幾年,災難又降臨在他身上,他得了過敏性紫癜,再也不能做劇烈運動了,19歲的時候他又改學音樂。因為劉偉沒有雙手所以沒有一個學院收他,也沒有一個老師愿意教他,他就在家自學,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練。因為腳趾短,沒有手靈活,所以他只能快彈,每天練習7個小時,腳都磨出了血泡,一年后達到用手彈鋼琴的專業七級水平。
看到劉偉的'故事,我很感動,也很震撼,我看到了劉偉永不放棄,身殘志堅的偉大精神;我看到他雖然失去雙臂,但他卻展開自己隱形的翅膀,用自信和汗水去飛翔。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堅強地與困難作斗爭的偉大精神,只要我們心中有夢想,努力去奮斗,相信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7
在《感動中國》中誓言無聲的黃旭華,格桑開花的格桑徳吉,心比金堅的陳俊貴,一秉至公的段愛平,夢想天開的沈家父子……他(她)們一次又一次地堅持,最終將換來的是最初的夢想。
他的高貴和心靈有關。20xx年的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里唯一的`房子,82的他只好回老家,撿垃圾賣錢捐助給失學孩子們,但是還不夠,他就從政府給的補貼金里扣,還從自己的牙縫里擠出錢來,十塊,二十塊,三十塊,四十塊……然而他自己一年的開銷也不過1000元,其中花得最多的還是定報紙,因為不通過報紙,他不知道誰需要幫助。可是就是以他這樣的方式竟捐助了100多名孩子,二十年來捐款額高達十多萬。90歲的他,老了,沒力氣在去撿拾了。幾十年來的堅持與堅守,一路上他都不曾放棄過,間斷過……慢慢積攢著,他不僅是在幫助,他還在播撒愛心,播撒希望,未來的希望,他將這些愛與希望帶給了100多名孩子們。給他的頒獎詞中寫到: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芒,蒼老的手,在人間寫大愛。他的堅持換來了祖國的未來的一些希望,他就是——崇仁厚德的劉盛蘭老人!
她為了村民盡心盡力,完全不顧自己是個癌癥晚期的病人,她的村民這樣評價她說:“她這個人不要命也不要錢啊!”她不僅為村建起了學校還為村里的孤寡老人建起了養老院。她自己卻說:“只有我還有一天生命,就盡一天的力量”我想她就是個頑強與病魔斗爭的女人。她的堅持換來了全村的愛與關心,她就是——一秉至公的段愛平。
一位可能不久與人世的母親,她用愛的信念與堅持換來了一幅六點五米長的《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畫,她是一位母親,她用自己的堅持換來了孱弱的生命,用僅剩的生命換來了兒女們日后的一些伙食費,她就是這樣的一維母親。
我走過得僅僅是十三個春秋,人生的一小段路,也許我不明白什么是堅持,也許我又不知道如何堅持,也許我就是不懂得堅持干什么。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走過,當回頭看時,就能看見自己的腳印,我在想:我走了那么長時間,我到底是為了什么。
他(她)們都是“超人”,他(她)們不管生活怎樣,自身的條件如何,都咬著牙堅持著,毫無怨言地默默奉獻著。
結束了——
一段段心酸的歷史,都不曾消失過。我的心中無盡的感慨,我震撼了。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8
近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播出。其中,有這樣一群融入年輪的追夢人,彷徨時,他們用行動描繪堅定;懷疑時,他們用忠誠表達堅信;迷茫時,他們用擔當書寫堅守。他們的事跡深深敲擊著廣大黨員干部的心靈,他們是中國脊梁,是良知,是責任,是偶像。黨員干部要汲取“感動中國”人物的追夢力量,匯聚成“行動元素”,澆筑追夢之路,真正為人民服務。
總有一種力量令人勇往直前。無論是六年堅守扶貧一線,晝夜奮戰超負荷工作的基層干部張渠偉;還是為孩子們劈柴生火、執鞭上課,用扁擔挑起鄉村未來的80后教師張玉滾;還是無畏戈壁寒暑,無懼野地黃沙的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夢力量,匯聚成忠誠擔當、矢志報國的“行動元素”。
將追夢力量化作為民情懷。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新時代的追夢人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疾苦記掛在心上,以“民”的心態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張渠偉同志,始終懷揣“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之心,“以天下為己任”的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為民熱血,把群眾裝在心里,把扶貧工作扛在肩上。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黨員干部要真正為群眾謀心謀事,察民情、體民苦、排民憂、解民難。
將追夢力量化作責任擔當。從一名放棄城市就業機會的大學生,到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師。幾十年間,張玉滾用心中的追夢力量詮釋了自身的職業價值和人生追求。張玉滾的一根扁擔,挑起的不僅是學生的課本、文具,更是將孩子們對知識對渴求以及對未來的渴望挑進了大山。張玉滾從平凡到非凡的蝶變,啟示著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強化責任擔當,敬業報國。廣大黨員干部對待工作要始終保持火熱的“溫度”,將“溫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滿電”狀態,激情常在線。
將追夢力量化作腳踏實地。每個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是追夢人。正如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將來自黨中央的聲音、四面八方的郵件送往雪域的各個角落。黨員干部要將為民辦實事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眾的需求上,不追求“轟動效應”,多些“細水長流”。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真正把一件件關系民生的事辦出實效。更要從“感動中國”人物中汲取營養,充實追夢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方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感動中國頒獎心得】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精選17篇)03-03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的心得(通用11篇)03-02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學習心得(精選9篇)03-03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啟迪心得(通用11篇)03-02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07-11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完整版01-24
2021《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心得體會(精選12篇)01-15
感動中國2021人物頒獎盛典蘇炳添心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