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精選31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
今年暑假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正在自責和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當讀到第一首詩《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墻)》時,情不自禁的感動的熱淚盈眶,詩里描述的正是我犯的錯誤,是我親手把語言變成了墻。那時的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傾聽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希望能學習到加深與他人交流的方法。這次再讀,收獲的焦點更加廣闊了,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傾聽自己和愛自己的重要性,只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如何滿足自我的需要,才能明白他人的哪些行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明白自己氣惱責備他人的原因,也才能看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理解和陪伴。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指導手冊,教會我們如何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情況,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并通過傾聽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最后根據這些需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請求,促進自己加強與他人的聯系。
作者以案例和對話的方式,讓讀者在實例中體會觀察和評論、感受和想法、請求和命令的區別(我們所受的教育和成長環境讓我們常常無法區分他們的差異),認識到傾聽和表達的重要性。
書里對觀察、溝通、傾聽的技巧講了很多很多,無法一一贅述,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是一個認識自我的方法,通過“不得不改作我選擇”的練習,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行為和需要,深深的理解了自己曾經說出的話和做出的選擇,也終于看到了一點點真實的自我。
對于溝通這件事,本書能夠幫助人們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理清思路,以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點,需要做什么事情。它都很具體地給出方法。可能這只是獲得有效溝通其中一種方式,你也不需要過于迷戀本書的方法,因為書中知識畢竟是從實踐中得來的。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再次回歸實踐當中去,還是需要我們內化,從而形成我們自己的'溝通風格!
具體方法:
前提:當你聽到什么話,知道什么事情,先不要去比較、判斷、評論、標記是非、道德標準等等,因為他們會蒙蔽我們作為人性愛的一面。
步驟一,觀察,先要對發生的事情客觀的觀察,具體地表述出來,而不是去總結性的評論,因為評論具有判斷色彩,這是一種變向的指責與批評。
步驟二,感受,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或者聽到話,要把自身此時此刻的感受表達出來或者我們做的哪些事情導致他人的感受是什么,讀后感比如,我很難過,我很高興,我很內疚”。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感受,總是說“我覺得”!這樣的主觀看法。因為感受,能讓你體會到他人的狀況,從而更理智地去和他溝通。
步驟三,需要,在表達感受之后,要說出我們內心的需要,我們需要什么,傾聽自己的內心。不是責備自己,也不是責備他人。委曲求全和盛氣凌人都會傷害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
步驟四,請求,明確地具體地提出我們的請求(避免抽象),而不是向別人發號命令(這樣會讓別人覺得,不聽從你,他們會受到懲罰)
步驟五,傾聽,在傾聽之前,我們需要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的真實想法、感受、需要。不要急于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態度,因為此刻,體會他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準確地體會他人的感受,也可能說明你也很少能夠傾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步驟六,釋放憤怒,當我們生氣時,不要指責他人和自己,體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與感受,會讓你的憤怒降溫。
步驟七,愛自己,不要壓抑自己,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當我們想改變某些行為,希望你是因為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羞愧、自責、內疚、義務性的去做某些事情。如果你有負面情緒,你要承認這個是無法避免的,無需責備自己,因為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些事情是你逃脫不掉的,那就告訴自己的內心“這是我選擇做的,而不是不得不做的”。因為在滿足別人需要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感受。
我想這本書將是我經常翻閱的手冊了,因為非暴力溝通是要在生活中、關系中去實踐的,就如作者所說,非暴力溝通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覺察和提醒。只有不斷的去觀察、去傾聽自己和他人,去打開自己體驗更多的互動,才能收獲到我們希望得到的愛和被愛吧。希望今后自己和他人都能愿意去健康的溝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生活中,在工作上,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
之前沒有意識到,語言是一個tricky的工具,這個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帶來多大的誤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于是我尋求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幫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確實收獲很大,讓我對溝通本身有了全新視角的`認識。
這本書不是一本討論語言技巧的書,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話術,不是教你如何說話更好聽。書中強調通過溝通,將對話的重心落在體會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這不正是我們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嗎?同時這本書講的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觀察替代評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層需求,這些都在教我們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
通篇讀下來,我為自己過去溝通中夾雜的暴力和評判感到震驚,為自己拒絕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和傾聽對方需要感到羞愧,這些問題也全都指向我對自身感受的認識不足,自己還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語言就已經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給和我交流設下了重重阻礙。
書中介紹的非暴力溝通模式,還需要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希望自己在未來與人的溝通中能夠做到:1、誠實的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用愛和合作的態度感知彼此,化解問題和沖突。讓身邊的人能夠感受到尊重、理解和關愛,讓自己充滿愛和能量。
《非暴力溝通》一直強調,感受是源于我們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們對其他人言行的看法,所以我們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任。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體會例文參考》,供大家參考學習,歡迎閱讀。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3
文丨孫寧。本周讀了體會和表達感受以及感受的根源,在這幾章里能夠深切的對比出,原來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沒有明確的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的房間很亂,我看到后很惱火,就會馬上氣沖沖地說:“你看看亂糟糟的.,像什么樣。能不能利索點啊。”孩子就會說:“哪樣了?你怎么每次都這樣說,你想讓我怎么樣啊?”我瞬間就崩潰了。
當時確實感覺自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感受并沒有清楚的表達出來,更沒有說出具體的請求,讓他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所以昨天我就試著書中的樣子說:“我看到你的房間有點不整齊,心里不舒服。真希望你能把被子疊好放在床的一邊,再把枕頭放在被子上,看完的書能夠放在書櫥里……”他說:“好的,老媽,畫完畫馬上整理,行嗎?”
我心里有點小得意,原來可以這么簡單的溝通啊!所以,這本書真的需要經常的拿出來讀讀,才能更好的溝通和提高。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4
《非暴力溝通》是一本提升溝通能力的書籍。它的亮點在于:挖掘語言背后蘊含的情感和需要。最重要的是,作者讓我明白了溝通的目的,是讓愛融入生活。書中包含了非暴力溝通的意義、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技巧、如何學會傾聽和如何表達憤怒和感激這4個方面。
首先,要能夠區分暴力溝通和非暴力溝通,明白暴力溝通的危害所在,進而了解非暴力溝通的益處。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提升溝通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它提醒我們關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鼓勵傾聽自己和他人,進而達到雙贏的溝通效果。
其次,非暴力溝通有四個技巧。使用基于觀察結果的評論、體會和表達感受、找到對話雙方需要和正確地表達請求,熟練運用這四個要素,就可以有效地提升溝通效率。
此外,學會傾聽也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內容。傾聽分為兩方面,傾聽他人和傾聽自己。傾聽他人要求我們放下成見,保持對說話者的關注,全心去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在適當的時候給出反饋。傾聽自己則有助于我們平息內心的沖突,給自己更多的關愛。
最后,了解了如何表達憤怒和感激。在表達憤怒前,我們要先了解憤怒的根源。要明確憤怒的根源,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表達憤怒的時候,我們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進一步理性地發覺自身需求,最后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而表達感激的時候,我們要擺正出發點,要表達真正的感激,而不是聽起來別有用心的感激。在表達時,盡可能地突出一些細節,因為這樣更有助于發揮感激的力量。
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來啟發。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5
《非暴力溝通》是我在過去的20xx年所讀的書中最喜歡的一本,也認為,在讀完第一遍后,它確實對于我個人產生了的影響和改變。它是我當初加入《媽媽你聽》全國讀書會大群讀的第一本書,和其他群里的媽媽們每天讀書打卡,每次閱讀都能感受到收獲良多。每天讀書,也會特意留意觀察自己與別人相處的日常,反思了自己與周圍人的相處模式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慢慢懂得了,原來自己與別人的溝通并不是真正的溝通,因為最后的結果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使我們之間矛盾更加激烈化了。以前的我們總以不是你輸就是我贏,或是兩敗俱傷收場。
把書讀了第一遍后我懂得了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是讓非暴力溝通順利進行的四個基本要素。我也把它運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有時孩子無理取鬧,我也多了一份耐心。
有時候,有些話,從老人嘴里說出來,我在以前可能會不高興立馬反駁,但是我現在不會,因為他們說出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或是他們說的不一定就是他們真正想表達的。他們之所以感受到不滿意或憤怒的言論,只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觀察結果,給他們帶來的評價而已。當初因為太喜歡它,迫不及待想更多的人分享它,所以在閱讀完第一遍之后,就在參與的同城讀書會中把它和其他人的書給交換了,目前它還是沒有被交換回來。
很高興,在進精進小組后,我還能再次和大家再次閱讀這本書,但我不想耽誤進度,想跟上和大家一樣的讀書進程,我就再在網上買了一本新的。因為我認為,這本書它是值得反復去讀,多讀多領悟。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6
文丨張捷。今天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第五章,感受的根源。書中第一部分講到,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并不是我們的感受的根源,聽到不中聽的話有四種感受。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只是淺表的意識到前兩種感受,不是內疚就是指責別人,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書中第二部分講到有助于人們健康成長的七種需要,比較具體,我們認識到人們的需要是什么。書中第三部分講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告訴我們非暴力溝通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能關心他人。在生活中,最近我們家的關系比較和諧,我娃她爸以前很不喜歡我說話語氣和方式,以前他做家務什么的,不是很愿意,但還是做了。最近通過學習,改善自己的'說話方式和積極傾聽。周末本來我早上做早餐,誰知孩子她爸七點鐘自己起來做早餐,帶娃的的時間也比往常多了,晚上也給娃講一會繪本故事。
書中說的只用了一點,其它很多部分目前運用到生活中,一下子還有點距離,有時候不忙的時候,會想想剛才的表達是否滿足自己需要和體會到他人感受。通過每天的學習,自己的生活會改變越來越多,同時也謝謝各位同學的每天陪伴,相信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7
時間過得真快,前幾天還在擔心小孩生病一直不好怎么辦,會不會影響期末考試,索性一切都過去了。但過去的幾天確給我了太多的感悟。
孩子得了流感一直反復發燒,把小孩折騰的沒一點精神,什么都不想吃,沒次吃飯都是哄了又哄也只是吃下一點。這種情況如果在平時我肯定會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逼著他在吃一些的,可在此期間我不但沒逼著還在勸他多吃些時為他開脫。孩子生病了我很心疼,感覺他是那么的弱小,我也出奇的有耐心,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我都盡量滿足,無法滿足的.盡量解釋而且非常有耐心的解釋,沒有一點的強迫和不滿。這和我以前的對待方式是不一樣的,至少沒有現在的好脾氣。孩子好了,我也偶爾會反思自己,孩子還是孩子,我還是我,可換個場景我的態度怎么就變了哪?我想,場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類似書中所說是我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個需要,無法為他人負責,更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一顆種子,最開始讓他發芽的,是陽光空氣和水,而不是狂風暴雨。其實,讓一個人變得更強大的,往往不是殘酷的真相,而是愛與呵護。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8
依稀記得,中學時代的我特別頑皮而母親總是“以柔克剛”地訓導我:“瑞漢,看到茶幾下的兩雙臟祙子和電視機旁那三雙,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很看重整潔。”接著,她沉心靜氣地向我問道:“你是否愿意將它們放進房間或洗衣機?”母親期待的眼神使得我立馬收拾好雜物,這種非暴力的溝通方式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可惜現在卻沒有多少機會感受她的“嘮叨”。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溝通方式,但《非暴力溝通》絕對不只是一本提高語言修養的書,經過一個多月的閱讀,我仿佛找到了一個“新大陸”。或許你在工作上感到很懊惱,為什么大家總是不懂我呢?為什么我們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此時,我建議你要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以及它們所反映的需要,包括我們的言語是否給別人帶來傷害?這本書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們內心的和諧、自我理解、改善關系。
美國著名作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蘊含著人與人之間語言的深度和文字的簡潔,勾勒出我閱讀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在腦海中構造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非暴力溝通時刻提醒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的母親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能機緣巧合地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來培育母子間的尊重與愛,懷惴著這份難忘的經歷,站在未婚男士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對孩子語言上的批評,有時候遠勝于他們肢體上受到的傷害。
當我把這本書的內容給悟透后,自己的內心莫名有一種幸福感:一次約會時,我便把它分享給女友楊曉雯,當時我潛意識只想讓她更多地運用于與顧客的語言表達上,畢竟她是做服裝銷售的,一段時間過后,萬萬沒想到的是,她對于我們親密關系的處理上也頗有好轉,不再試圖分析對方有什么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體會我們內心的需要,至此,我們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難得的平和。
我曾經讀過《關健對話》,但《非暴力溝通》用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產生的來源,為什么我們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容易產生暴力的狀況?并且提供很多解決方案,如果說這本書是《關健對話》的升級版,那一點都不為過。實際上此書還可以當作改善國家政治摩擦的潤滑劑,有時候雙方在點燃戰火的前期不妨先冷靜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嘗試站在彼此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尋找需求而不是一味只想著解決紛爭,相信我們采取的這種溝通方式定能改變著當下乃至未來的局勢。
非暴力溝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并根據自己的個人風格及文化環境做出調整,它的精髓在于對其四個要素的覺察,而不在于使用怎樣的字眼進行交流。工作總結靜謐的夜色,一個人進入非暴力溝通的世界,仿佛見到了青春期的母親和現在的情人,她們倍伴著我一起成長,雖不能改變全世界,卻可以讓彼此獲得愛、和諧與幸福。這是一本終生受用書籍,如同一把神奇的刷子,幫助我們更好地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流露真情。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9
在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前,我對非暴力溝通一直沒有一個較為恰當的理解。讀完之后,我才知道,原來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的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十二個方面向我們闡述了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
首先,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讓愛融入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去探尋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們的愛。我們要通過日常的`觀察,找到結果,并清楚的描述下來。要成功的進行非暴力溝通我們還要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感受源于我們自身的需求,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正如文章中所說“如果我們想讓學生經常自查自糾,誠實守信,我們首先要能夠自我反思、誠實守信。如果我們想讓學生知道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我們就要花時間去傾聽他們的聲音、考慮他們的觀點。你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什么樣的學習者,你覺得現實和遠景之間有差距嗎?”如果我們意識到是如何與學生互動的,我們就會覺察,自己是不是在營造一種讓學生覺得安全、信任病鼓勵學生學習的課堂關系。我們與學生的每一次接觸都在傳達對他們的看法,對他們有什么樣的期待。
在培養學生間的關系時,目的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想要營造什么養的課堂關系?一旦目標明確,就很容易找到或創造實施計劃的方法。關于學生之間的關系,作者強調“伙伴互動”關系。這一點我真的好欣慰,我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小組共同體打造系列:循環故事的書寫及相互評價、小組職責承擔、小組自主雙向編座位、小組交流等,以及在班級內開展的課前三分鐘故事演講、班級微博墻,都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動腦筋把對應活動開展到更好。
現在要加強完善的,就是關于“隱形天使”活動,每周要固定時間,讓學生說說自己感覺到的“讓自己覺得很感動的小事情“(不要指出具體的人的名字,就是幸福地講述自己得到的幫助,引導學生學會做“天使”,學會在收到幫助得體的回應和表達謝意。
有效的暴力溝通要求我們借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請求。有時候傾聽比語言更具有力量,傾聽會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學會傾聽尤為重要。讓愛融入生活不僅僅意味著要愛他人,同時還要愛自己。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在情緒低落時,我們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我們才會重獲生活的熱情。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學會非暴力溝通,我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會受益匪淺。也許是讀的速度較快,對其中的某些內容理解的較為淺薄。但我相信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多,我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0
時間過得真快,前幾天還在擔心小孩生病一直不好怎么辦,會不會影響期末考試,索性一切都過去了。但過去的幾天確給我了太多的感悟。
孩子得了流感一直反復發燒,把小孩折騰的沒一點精神,什么都不想吃,沒次吃飯都是哄了又哄也只是吃下一點。這種情況如果在平時我肯定會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逼著他在吃一些的,可在此期間我不但沒逼著還在勸他多吃些時為他開脫。孩子生病了我很心疼,感覺他是那么的弱小,我也出奇的有耐心,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我都盡量滿足,無法滿足的盡量解釋而且非常有耐心的解釋,沒有一點的強迫和不滿。這和我以前的對待方式是不一樣的,至少沒有現在的`好脾氣。孩子好了,我也偶爾會反思自己,孩子還是孩子,我還是我,可換個場景我的態度怎么就變了哪?我想,場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類似書中所說是我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個需要,無法為他人負責,更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一顆種子,最開始讓他發芽的,是陽光空氣和水,而不是狂風暴雨。其實,讓一個人變得更強大的,往往不是殘酷的真相,而是愛與呵護。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1
小孩在做作業,后來因為一道題涂顏色涂錯了讓我修改,我給她修改了一下,可她認為不好看,各種不愿意。一開始我還好脾氣地跟她說:“沒事,因為你涂的顏色太深了,只能這樣修改,這道題做對就行了,下次思想各方面慢慢都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聽聽小孩自己的'想法,不應該是“她應該怎么樣,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受到懲罰”。
當我們兩個人都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并發現我們的關系發生了需求沖突時,讓我們解決每一個沖突,不使用任何一方的權力,以對方失敗為代價來換取自己的勝利,我尊重你的需求,但我也必須尊重我自己的需求。這樣我們就努力尋求解決方案,使雙方都得以滿足,發揮潛能,可以將相互尊重和愛作為雙方的紐帶,友好而和平相處。
我們要做新一代的父母,接受挑戰,學習新的技巧,在家里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2
《非暴力溝通》是由美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第一次聽到《非暴力溝通》這個書名,我就想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暴力指不同的團體或個人之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協調彼此的利益時,常會用強制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稱為暴力。作為一名受過教育的、沒有犯罪記錄的公民,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暴力扯上關系,但是沒有想到過語言暴力也是一種隱性的暴力行為,在不經意間就會傷害到別人。
當我讀完《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我有兩大方面的感受。
一、關注非暴力溝通模式的要素,反思“修身”
作者認為,非暴力溝通模式包含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當發生一件事情,要求我們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接著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后分析自身的哪些需要導致出現那樣的感受,最后表達自己的請求——具體的、細化的請求,當中必須明確是請求而非命令。
例如:一個學生在一個星期內遲到了三次,老師對該生進行批評教育。
情境一:老師:“怎么次次遲到都有你的份?以后按時到校,如若再遲到就把你移交學校處理!”
情境二:老師:“你這個星期已經遲到了三次了,我很不高興。你的遲到行為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所以請你按時到校。”
我國古籍《大學》里有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說明成大事者,必先正心修身。情境一違背了非暴力溝通。但細想一下,絕大多數的人,對每一件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對于經常犯錯的學生,老師就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即使該學生本周遲到的次數比上周少,老師也覺得他是經常遲到,似乎沒有任何改正。想要做到不加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進行復述,必須加強個人修養。
二、對待憤怒與多角度思考
作者認為,當人們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
1、責備自己。
2、指責他人。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當我們選擇指責他人時,我們認為別人應當認錯或受罰,這就是我們的憤怒的原因。
例如:第二次月考過后,級長對我說:“你們班的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
選擇一:責備自己。我說:“是的,都怪我平時沒有好好管理班級”。
選擇二:指責他人。我說:“這班學生太懶散了,平時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做作業和復習”。
選擇三: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說:“總分平均分還是年級最差,但與上次考試對比,與年級總分平均分的差距在縮小,說明有進步”。
選擇四: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級長對我說這事情,主要是關心我班成績,希望我能制訂有效的方法來提高班級成績。
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指責他人,只會使我們的心情變差,而從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出發,沒有產生任何的不愉快。
生活中充滿著矛盾與誤會,通過溝通,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消除誤會。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復雜化。非暴力溝通可以提高人們溝通的品質,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運用非暴力溝通與他人交流。
終于讀完了這本書,雖然今天睡得有點晚。但是很值得,非暴力溝通,也許是一種更加友善,和平的溝通吧!不加敵意的堅決!通過認真傾聽,來觀察別人的行為,感受別人的情感,體會別人的需要,以及別人有什么樣的請求!當自己想要批評和指責別人的時候,可以先靜下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讓后滿足自己未滿足的需要,也就避免了沖突的'發生!有時候頭疼的時候,我會察覺到這一點,我的做法是我為什么會頭疼呢?而不是想到我如何才能緩解頭痛?這個是我親身經歷,如果頭疼可以揉一揉,放松一下就好了。首先愛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不傷害別人!還有就是給饑餓的食物,給患病的人醫藥,要常常懷有一顆慈悲心。
最開始閱讀這樣一本關于溝通交流的書籍時,內心并沒有很在意,總認為這類書都是很泛很虛的內容。但最后發現書里所講的一些內容還算細致到位,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過,畢竟人生遠遠不是停留在知道層面,你的所言所行才是真正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部分。想想平時當自己處于憤怒狀態或者很不耐煩時,就完全沒辦法做到非暴力溝通,那時候自己說出的一些話肯定是有傷害到對方的,并且事后又都很后悔于自己的沖動與暴躁。
我想,當下一次憤怒失控時,我需要深呼吸,想想到底是什么使我生氣,體會自己的真實需要,并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尚未滿足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大吼大叫,那樣的自己看上去應該很傻很不可理喻吧!
此書講述了真正的強大不是你看起來多么厲害,而是你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光芒。你的善解人意、善于傾聽與表達,還有我們幫助他人的熱情以及熱愛生活的品質都是我們的魅力所在。非暴力溝通分三部分:
1、看到、聽到、知道什么現象。
2、對于這些我們的感受是什么?
3、是因為我們看重什么需求才產生了這種感受。
當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時,我們常常會生氣,也會認為是別人惹我們生氣。事實上每個人都想過幸福的生活,都想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沒有誰故意惹怒別人,只是大家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理解水平、思考角度都不同而已。當我們明白我們對事件的解讀才是導致我們情緒波動的原因時,我們就學會了善于思考。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3
之前有一篇流傳很廣、讓我很震撼的微信推文:“你眼中的問題,其實正是別人的解決方案”,當時覺得顛覆了我的認知,看見了自己的自以為是。
大概一個多月前,讀一本《打造團隊正能量》的書,第一次沉下心去理解什么叫“傾聽”,才認知到自己之前的"口頭禪:“我這人說話很直接啊。”“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照見自己多么無知、簡單、粗暴。
然后調整自己,跟公司很看重的同事做了一次比較有建設性的溝通。再到半個月前,在公司工作了五年的一位普通行政人員提起辭職,當時感覺哪里不對,但也認為以她的工作狀態,辭職是對她自己及對公司最好的結果。
客觀評價的話,她這五年積累了很好的中越翻譯功底,但她做事不太上心,經常犯些小錯誤,工作也沒有特別積極進取。她自覺在公司沒有重用的機會,所以選擇離開。對公司而言也有了空缺,能補充新鮮活力,未嘗不是件好事。
只是隱隱有點可惜。我也不想跟她單獨談話,怕一不小心把自己這點小心思流露出來。直到上周四,在她正式離開的前一天,我終于覺察到,公司這種優秀員工—被重用—漲工資—表現更優秀—再漲工資—更努力,和普通員工—安于工資—不被重用—更平庸—不漲工資—更不努力—被淘汰,這兩種循環都是我自己潛意識運作的結果。
而對于普通員工,或許原本并不是平庸的,而是在她/他們拒絕公司給予的機會之后,帶給我的感受就是“拒絕我”“不愛我不愛公司”,所以,“我/公司理直氣壯地不再愛她/他”。
了解到自己的這個模式之后,我釋放了自己“被拒絕”的情緒,跟她做了一次簡短卻發自內心的談話,真誠地表達了我對她五年時間為公司所付出的感恩,也相信她選擇離開對她對公司都是最好的選擇,對于公司目前不能給她更好的平臺表示遺憾,相逢會再有時。她給我補充道“后會有期”。
周五的時候,收到她給全體員工的一封非常誠懇的感謝信,看見彼此感恩的力量。
扯這么多,跟這本書有什么關系呢?當然很有關系啦,因為這本書以及這一系列的五本書都在講如何通過非暴力溝通實現和平,展現出自然流露的愛。
在20xx年寒假拿到的書,終于在20xx年8月份看好了,其實不是覺得厚了,也不是因為沒時間,就是因為第一眼看到就覺得應該是大眾心理學的內容,作為一個學了心理學專業的,自然明白有很多書籍其實就是從專業心理學中吸取一部分而成文的,所以,暫時擱置了。直到,有一天,有個老師告訴我,這本書很好看哦,所以,翻開了。
其實,我一般是看完書籍之后才會去看作者的簡介的,當然除外那些本來就已經很熟悉的作者,這樣就會讓我在看書的同時也一并體會作者的經驗,一同猜測作者是一位怎么樣的人,往往有時候翻看簡介的時候都會讓我大吃一驚,很有幸可以拜讀這么優秀的大師的作品。人本主義的.確是我在本書中第一眼看到的。
我喜歡這些章節,當然每一個章節都是書中必不可少的,都是會給人不同收獲的。區分觀察和評論:感觸很深,因為我們往往會根據觀察自動做出反映,形成自己的想法,最后會用言語或其他形式表達出來,但往往這樣的觀察只是片面的,往往這樣的猜測只是其中之一,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怕的是貼標簽和誤會。
觀察是把你看到真實的行為不含任何情感或情緒不帶任何批判表達出來的,而評論則是根據你自身的價值體系對該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人們對于評論向來是喜歡反駁的。
例如:你想說小紅很懶惰的時候,不妨想想你為什么想這么說,因為你看到她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或許就可以換一種表達,我看到你三天的衣服都沒有洗(基于觀察和事實),這讓我覺得你是一個懶惰的人。
相比你直接說一句你真懶,應當會更讓人能夠接受,能夠意識到為什么人家會這樣說我。這個非常適用于教學中,小孩子往往很在乎家長或者老師同學的評論,尤其是老師,當老師因為學生今天沒有完成作業,直接告訴這個孩子,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我想或許這個孩子以后就這樣自暴自棄了。
或許這個孩子就背負著這樣一句話耿耿于懷,如果告訴他原因,或許下一次他的行為就會有所改變,不會因為個別事件去否認或者判斷一個人的人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4
這個周的學習讓我知道,不僅要體會到自己的需要還要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書中說的家庭主婦的例子就跟現實的我一樣,先把情緒發泄了,事情還得自己做,然后還覺得委屈。
學習以后,可能還是控制不住發泄情緒了,但是我會馬上意識到,會心里問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希望對方做什么或者給我什么樣的反饋。很多時候,我對自己太苛刻了,不寬容和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所以才會出來很多情緒,然后把這些情緒歸責于別人。我應該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動負責。
清楚這一點之后,我們對別人提出請求的話,應該越具體越好,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更加認識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讓對方了解我們的目的,有助于溝通的'進行。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請求和命令的區別,這也有助于我去理解PET這本書中用第三法跟孩子做出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如果我提的方案被孩子說No了,我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使他無法說Yes,除非我充分體會了什么妨礙了他同意,我不會試圖說服他。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5
這周繼續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想到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常說話不經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啊?你就是不孝順。”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會好好說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事后姐姐還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6
非暴力溝通可以引領我們改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溝通時,我們所給他人的觀點或反饋不應該再是間的條件反射,而應該是建立在客觀觀察的基礎之上。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特有的溝通情景,并留意所發生的事情——我們觀察到的結果。不論我們是否喜歡,只需說出觀察的客觀結果。
在觀察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區分觀察和評論,因為如果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更多的聽到批評,令他人反感,排斥溝通。需要強調的是,非暴力溝通并非要求我們做到絕對的客觀,不能用任何的評論,只是說將觀察和評論進行區分是重要的。
尊重人性,傾聽心靈的聲音。
感受是天然的情感體會,想法則是帶有人文色彩的認受主體特有的人文背景影響。 處于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需要我們應該學會努力體會別人的感受并且勇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行為也許會刺激我們,但是我們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是我們的需要和對他人的看法導致了感受。
需要,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
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于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準確的表達并理解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溝通的質量和生活的檔次。明確了觀察的結果,了解了感受,那么就要去揣摩他人的需要,并明確自己的需要。
自身的需要產生請求。
提出請求時,別人所聽到的并不一定是我們想表達的,為了避免誤會和麻煩,提出的請求應該是清晰的、具體的,并且請對方反饋信息以確定對方是否準確的理解了我們。避免請求成為命令。
放下自己的想法與判斷,傾聽他人內心的聲音,體會感受,發現需要,準確的理解并引導,實現與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溝通。讓愛的語言帶來愛的力量,摧毀暴力的溝通,彌補語言這一人類特有卻先天不足的工具,關愛人性。
非暴力生活的關鍵——感激生活的賜予而不貪心。
愛與感恩主導著非暴力生活,這樣的生活中充滿了尊重、理解、欣賞、慈悲等等,將貪婪、憎恨、敵意徹底趕出去。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世界上沒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情,更多的時候“不得不”只是一個看似很完美實則很拙劣的借口。
“我深信,出于對生命純潔的愛而不是出于恐懼、內疚、羞愧、職責或義務來選擇生活,是愛自己的重要體現”。帶著感恩的心態去生活,生活就應該由快樂來支撐,而非被貪欲所奴役。試想,如若馬航MH370航班上的154同胞們此刻能夠安全的降落在北京國際機場,當他們踏上祖國故土的時候還會為事業的坎坷,感情的跌宕而寢食難安嗎?或許不會了。人的悲哀就在于——只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了如此之多,卻不曾珍惜。在攀登頂峰的路上卻沒來得及欣賞沿途的風景,忘記了我們登山的初衷!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系。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于對生命的愛”。愛和感恩是非暴力溝通的靈魂,貫穿始終,是其源泉亦是其終結,是其動機亦是其目的。“如果我們只是想改變別人,以使他們的行動符合我們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溝通并不是適當的工具”,因為動機錯了,目的也不對。
《非暴力溝通》與其說是一部講述溝通技巧的專業書籍,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一部教授積極生活的哲學書籍。因為溝通的技巧無非是服務于社交和事業,而社交和事業也不過是從屬于生命理想的具體目標。生命理想!是什么?幸福、快樂僅此而已。狹隘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有大同社會,今有共產主義,其追求不就是一人之樂,人人之樂,天下之樂嗎?那么大同社會、共產主義的基礎是什么?物質資料的極大豐富嗎?也許更重要的是一顆滿是愛與感恩的心!如果只有貪欲,那么有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無限的需要如何能做的極大地豐富呢?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7
這段時間有點疲憊,心中那個懶惰的小我時常在作怪;期末孩子的學習也讓我焦慮,書讀得也不走心。
前一段時間孩子生病,落了許多課,最近忙著惡補,家里家外判若兩人。在外面和風細雨,在家里一看到兒子不急不憂的神態,心里就極度不舒服,雖不是河東獅吼,勉強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極。兒子說我沒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書桌上寫了“耐心”。看到我寫了“耐心”,自己也寫下了“認真”二字,說:“希望自己寫作業能專心,不讓媽媽生氣了。”當聽到兒子的話,心中滿是悔恨。
其實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對孩子那份直執(我所期望的),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害怕失敗(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發展運行,事情到最后,并沒有獲得“我”預期的結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學習如何讓愛融入生活,世間最大的誤區不是不愛,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觀察,道德評判,比較,強人所難),世間最大的欠缺、比愛還奢侈的,是“懂得”,給予對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給予對方我們想給予的。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心態的建設,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8
理解他人的感覺和需求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可是我發現人一旦處于情緒之中,很難去冷靜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甚至會被情緒所控制。
最近和男朋友處于磨合期,前幾天在相處過程中正好覺得應該溝通一下,我就向他詳細地描述了我當下的感受以及需求,他也誠懇地道歉并表示下次會注意,可是我卻被那一絲絲求而不得的情緒控制住了,我的情緒向我表示對方的.反應還不夠,我接著不停地向他表示他的行為讓我很傷心,可是他翻來覆去還是那幾句話,甚至覺得不知如何做才能讓我滿意,這時候的我已經完全被那種常見的戀愛情緒給控制住了。
為什么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都說了為什么他還是不理解?那天真的是身心俱疲,我就開始崩潰大哭,結果本來想非暴力溝通的我一手變成暴力溝通。
其實第二天冷靜一想,除了被情緒控制之外,還有一點,我沒有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其實我希望他能立刻在我身邊陪陪我,給予我一個擁抱,這是他能做到的,可是我沒有說出來,我只是翻來覆去地表示你這么做我不高興,可是希望對方怎么做卻沒有表達出來。
戀愛中,女生好像被洗腦了一樣,就覺得對方應該在自己不說的情況下懂得自己的心思,應該會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浪漫,但是現實卻不同電視劇。
不說你會收到讓你哭笑不得的直男禮物,在需要擁抱的時候給你來一句“多喝熱水”,自己暗暗郁悶可是對方啥都不知道,還無辜地問你干啥生氣。
后來再一次溝通時,我盡管處于情緒之中,但是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他也立刻做到了,一個坎很快就跨過去了,沒有過多的浪費時間和精力。
我想,在戀愛中多運用非暴力溝通,把話說清楚,會減少很多的苦而增加更多的甜吧。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19
言語之力,可以把生者活埋,把巨無霸徹底打垮。------海涅
有一段時間,感覺生活一團亂麻。為什么那么多煩心事?為什么我說的話總是錯的?為什么我的感受總是被忽略?為什么沒人理解我?無數的為什么,讓我每天愁眉苦臉,躁動不安。
偶然的機會,讀到了一篇介紹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的文章。他告訴我: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語言,不經意間脫口而出的話,在深深地傷害著我們,而我們也總是以條件反射式的不滿傷害別人,于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溫暖,便因此遭到破壞。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人的語言及表達方式對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我所有的問號也許在《非暴力溝通》中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加入了有書共讀營,希望能得到幫助。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就瞅你了怎么地?”
“信不信我削你?”
這是一個網上流行的關于東北人的一個梗,說是百分之五十的沖突都是由這幾句話開始的。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暴力溝通的例子,這樣的對話接下來很可能會引起暴力事件。
大部分語言暴力的'根源,其實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將沖突歸咎于對方。而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所以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尋求心靈的和平。這或許是暴力的蝴蝶效應吧。
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長頸鹿語言”。之所以稱之為“長頸鹿語言”,是因為長頸鹿有一顆大大的心臟,長長的脖子讓它擁有的良好視野。長頸鹿在進食時能夠把刺化為自身的營養,代表著溝通順利進行,最終達成一致。
長頸鹿語言是解決爭端,讓生活和工作的溝通更加順利有效的最好溝通方式。它提醒我們專注于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書中通過一系列生活對話實例,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回應,既能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能尊重與傾聽他人。特別是在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可以促進傾聽、理解和發自內心的互助,讓愛和尊重重新融入生活。
人們常說:愛能使心靈的創傷痊愈。如果你希望周圍充滿愛,讓我們一起學習長頸鹿語言吧。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0
一、《重獲生活的熱情》
傾聽內心的聲音,解決內心的沖突。生活中,有時我們會感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于激烈的內心沖突中,無所適從,沮喪意味著我們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滿足愿望。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苛責別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逐漸平和。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行動,我們將重獲生活的熱情,原來激起對生活的熱愛這么簡單。只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積極行動起來。
所以,別人說什么不重要;所以,外界什么樣子不重要;所以,誰對誰錯不重要。關鍵是,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樣?我自己內心的需求什么?我要變成什么樣子?明了了這些問題,我就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去行動,行動起來,我們就有了生活的熱情。
二、《表達感激》表達感激的方式:
A、對方做了什么事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B、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C、我們的心情怎么樣
表達感謝我們往往說:“謝謝,太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如果我們聽到別人口中說出:“謝謝你,你這么忙還把我送回家,讓我及時看到了孩子,沒再為孩子擔心,太感謝你了!”這樣的感謝和一句“太感謝你了!”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
旁邊餐桌上坐著父女倆,他們一邊吃火鍋一邊等媽媽。媽媽來了之后,垮著張臉不動筷子。爸爸一邊往女兒碗里夾燙好的菜,一邊問媽媽:“你莫樣了撒,做個鬼樣?”孩子媽媽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你一直在跟她夾菜,還管我吃不吃!”孩子爸爸覺得莫名其妙,罵罵咧咧的把筷子一甩,買單走人了。母女倆坐了一會后,也離開了,留下一桌子動都沒動過的飯菜。
夫妻倆看似都很愛孩子,還夾菜給孩子吃。可是他們讓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他們吵架。他們的溝通很失敗。孩子媽媽很想讓爸爸哄一哄她,可是她沒有說出自己的需要,孩子爸爸用憤怒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于是事情一團糟。
大哥莫說二哥,其實我自己說話也這風格。我很想改變這低效的溝通方式,于是我靜下心來,耐心研讀《非暴力溝通》。
正如書中所說,我們經常把對別人的批評錯誤理解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為把別人吼一頓就能改變別人。所以書中安排了好些練習,來就事論事的判斷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感受,了解自己為什么生氣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了,才可能心平氣和的去了解別人的需要。
我身邊有大把的事例可以練習。上課上到一半,有一個同學插嘴,全班大笑。我正準備批評那個插嘴的同學。突然想到了非暴力溝通的步驟。我問自己為什么生氣,是因為自己的`什么需要沒有滿足而生氣。我慢條斯理的說:“我計劃今天把認識人民幣的知識講完,可是沒想到課堂上被這個同學打斷了,我好擔心啊!我擔心其它班會比我們班學得好、學得快。我擔心這個插嘴的同學沒有真的聽到我在說什么,那么他這節課就沒有收獲。”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后發現,就我擔心是沒用的,那是皇帝不急急太監。課堂上花時間批評某一個同學更是沒效率的做法。我應該想其他有效的辦法才行。
雖然,目前我還沒有用這種溝通方式解決任何問題,但是我的心情好了許多。因為我知道我為什么生氣了。
一天早上我還在刷牙,妮妮就起床了。孩子自己起床,當媽的不是應該高興嗎?可是我不高興。因為妮妮發現衣服洗好了,想幫我曬衣服。我反復問自己,為什么看到妮妮曬衣服我這么焦慮,我在擔心什么?我很認真的思考并回答自己的問題。我擔心妮妮不是像我那樣曬衣服,我擔心妮妮不會用晾衣架。我繼續追問自己,我為什么擔心這些?最后我明白了,其實是我自己不知道妮妮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應該怎樣幫助她。想清楚了之后,我不焦慮了,靜靜等待。果然不出我所料,妮妮被晾衣架夾了手。我沒有像平時那樣驚呼著批評她,而是一邊關心的看她被夾到的手指,一邊和妮妮一起研究為什么會被晾衣架夾到。雖然,妮妮最后曬好的衣服我很不滿意。但是我沒有像平時那樣嚷嚷,“不是這樣……不是那樣……”而是先肯定了她做得好的地方,再明確的告訴妮妮,如果她能把牛仔褲抖平整再曬,那么曬干后牛仔褲就是平整的。用了非暴力溝通,我們母女倆渡過了一個沒有吼叫的早晨。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能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說出我的請求。這之后,才能傾聽學生或者女兒的需要。當學生或女兒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時候,事情才可能有轉機。
生活中情急之下,我們通常會選擇自己習慣的溝通方式。而那樣的表達,會讓我們互相傷害。非暴力溝通是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這是種技能,得練。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1
在讀到“充分表達憤怒”這一節時,對為什么我們會生氣的原因,我們會認為“他讓我很生氣”,這種情況下,我們難免就會指責他人,把外在的刺激等同于內在的原因。不看紅綠燈橫沖直撞的路人、不分青紅皂白批評我們的上級、養娃路上不給力的伴侶,都有可能是我們生氣的起因,但如果我們不再指責他們,而是專注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看重并需要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我們需要上級對我們工作的理解、我們需要伴侶在養娃的過程中搭把手,理解我們對家庭的付出。在我們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動之后,雖然我們會有強烈的情緒,但是我們不再會生氣。
在讀到“愛自己”這一節時,讓我聯想到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我會忽視自己需要,對自己苛責。當我了解到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種形式,出于羞愧的行為不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為時,我告訴自己,接納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還沒有變得更好的那一部分,我們的.改變是出于對生命的愛,失誤揭示了我們的局限性,并引導我們成長。有了這種接納和自我寬恕,我們便會擁用更平和的心態,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在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中,我也會遇到生氣的事情一時腦子空白短路,想趕緊去翻書找答案的時候,但當做過練習“生氣不是因為我們的想法,而是因為我們什么樣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來詢問自己,把學習的節奏放慢一些,給自己時間,我們就會適應這樣一個過程。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2
外面在下雨,我在上班,對,在上班的時候寫讀后感有點不太地道。但雨聲加上耳朵里穿來溫馨流淌的輕音樂,內心是滿滿的感動和感恩。
這幾年看了很多書,心變得越來越柔軟,容易幸福的容易感動容易看到美好的'東西。雖然作為人還是有很多難以消滅的弱點。這何嘗不是一種體驗。
本書像是看了第二次,又像是第一次看,把溝通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挖掘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任何人的交往都是有目的的。當時我還說,我不贊同這句話,當我能找到反駁你的理由時我再去反駁你。但,他是對的。無論這句話看起來多么自私。
我們痛苦,難受,傷心,開心,委屈。很多人把讓自己有這種體驗的原因歸結在他人身上,未曾深深的去挖掘自己的內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害怕什么。關閉了走去自己內心的大門,卻在別人面前攪亂是非。于是爭吵,暴力,冷戰。傷害了雙方。
閉上眼睛,好好去問問心里那個聲音。去用手感受一下急促的心房。去深深的呼吸。去接受自己。
再重新感受對方,不帶任何提前預見的標簽去體會對方。全身心的去幫對方找到他內心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用更真誠合理的方式,相信很多僵局會被打開。
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世界會更美好。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3
是聽了同事的推薦買來這本書看。
相信讀了這本書的人都已經熟記: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至于講到非暴力溝通的各種作用,如果所有人都能心平氣和的,理智的來思考問題,那么各種問題自然能夠被更加容易的解決。
我覺得有幾個問題:
1是不能期待談話的對方會聽你在講什么,每個人的教育水平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千差萬別,別指望他們會配合你劇本。
2是我在讀書的過程中會感受到諸如“聽起來,你有些不耐煩,你希望每個人的意見都能得到傾聽?”這類句子。聽起來只會讓我更生氣,因為說話者好像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高度在俯視你。如果是在本就有矛盾的情況下,這種感受更會被放大。
3是雖然人性是相通的,但中美文化有差異,中文和英文的.表達方法也有差異。如何能用中文來表達出相同的意思是我們在應用非暴力溝通的最大障礙。如果按照文中直譯的表達方式,只會讓人以為在看譯制片。
我對書中所表達的關注他人和自身的感受和需要還是非常贊同的。
看完出到能運用,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希望能看到更多適用于本國文化的案例,從中體會。
這本書不是教人們從應用層面上利用他人的心理反應去實現自己目的,這樣的心理學書籍是我認為的好的心理書籍。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4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去更好的修行,這里的暴力不僅僅是行為上的,我們更應該關注在精神層面的體現。
在溝通中做到“非暴力”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用一種平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前提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種情緒有時候是外在的表現,有時候是類似“冷暴力”的狀態,無論哪種都會被對象準確的`接收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其實這種情緒依然在我們心底,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非暴力溝通教會我們如何釋懷,把情緒轉移、化解掉,用愛的語言表達自己。任何關系都需要我們去維系,包括我們最親近的人。當然,在處理情緒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把握原則,堅持自己的底線,不應該一味的仍讓退步,把自己的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并提出明確的要求,讓雙方達到一種最舒服的狀態。
書中也對產生暴力情緒的原因進行了剖析,我們有情緒、甚至生氣根本原因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準確尋找到需求非常關鍵,按照書中所講的方法讓雙方的情緒穩定下來是前提。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溝通,面對一些讓自己情緒不穩定的事情,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發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讓雙方受到更大傷害。靜下心來尋根溯源,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剖析事物本身,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我們要做生活的主人,學會傾聽,培養自己的愛,讓身心得到更好的修行,遇見最好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5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溝通非常常見,站在制高點對他人進行道德評判,一味的比較,威脅他人,以不得不為幌子來回避責任。其造成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痛苦。
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教會我們如何避免出口成傷。第一步是觀察,講事實而非評論。“你根本不照顧這個家庭”比“你一周有五天都晚上十一點才回家”更容易引起對方的反彈,讓溝通失控。基于事實的溝通是尊重,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后的需求,人們感受到生氣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們不該用責備自己或他人的形式來宣泄不滿,這無助于解決你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最后說出自己的請求,明確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更利于直面解決問題。
我們是凡人,皆有七情六欲,在生氣時會自然而然的批評、埋怨他人,這種發泄并不利于我們解決問題,有時候發泄完還會有自責情緒,讓生活更糟糕。可以試試在今后的溝通中用到“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步法,在情緒爆發前給理智留一點思考的時間;“打雷聽聲,聽話聽音”,真誠的傾聽他人的感受,進行反饋。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里,這說明你已經開始準備做出改變了不是嗎?祝愿你既能擺脫情感的束縛,又能不麻木可憎,成為生活的主人,遇見更美好的生活。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6
最近參加了讀書會,連續集中看了《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非暴力溝通》,前兩本書里,我認知到了很多溝通技巧,而《非暴力溝通》卻讓我發現了愛和和諧,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點感動。
我們生活在關系之中,沖突對我們來說在所難免,它帶來兩種結果:更親密的關系或者更壞的關系。在沖突中,我常常被自己的情緒左右,內心的寧靜在沖突中被打破,只有用語言的暴力來維護心中的和平,可是在這個時候,心中已沒有了愛。
而“傾聽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當我心中悠閑的觀察那個“沖突”,用心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我發現我的內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而我就越不怕與對方坦誠的溝通,在溝通中,我感受到了愛與和諧。可是想要獲得這個能力太難,當我內心感到煎熬時,卻要全然放下自我,全身心傾聽對方,我感到異常的痛苦,但是心中的“愛”終究會給我指引,讓我在善中綻放。從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讀書是為了找到努力的方向,而到達彼岸卻是需要時間來修煉的。”
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靈》中寫到:“美是最高的敏感性,不是對自己痛苦和焦慮的感受,而是包含著整個人類的生命。只有在“自我”之流完全枯竭時美才會存在。當“自我”不在時,美就存在了,隨著對自我的放棄,美的激情就生起了。”希望在沖突中,我能努力的洞見事實,傾聽對方,獲得內心的平靜,發現愛和美。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7
這幾天空閑讀了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剛開始僅僅把它當成心靈雞湯類型的書。打算就這樣翻翻就得了,但是實際上看完以后發現確實是一本好書。
作者首先講了問什么要非暴力溝通,作者早年生活在南非,在那個年代,他被白人當成黑人,而黑人又把他當成白人,因此兩頭受欺負。后來作者去了美國,在美國他也沒有因此受到公平的待遇,他經常會被美國人當成猶太人,也會因此經常挨打。他居住的地方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暴力事件,多人在這場沖突中喪生。這讓作者明白原來暴力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讓問題嚴重。
《非暴力溝通》還說明了非暴力溝通的意義。作者在書中的一段話概括了它的意義:雖然我稱非暴力溝通為“溝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于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它只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評論和觀察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非暴力溝通的主要點是表達,比如表達觀察結構,表達感受,表達需求,表達感受,表達請求。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來處理,一切以需求為中心。
總之,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是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學會溝通和表達。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8
之前沒有意識到,語言是一個tricky的工具,這個工具假如運用方法不當,會帶來多大的誤會,造成多大的損害。 于是我尋求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幫助,以期改善自己在溝通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的`確收獲很大,讓我對溝通本身有了全新視角的相識。
這本書不是一本探討語言技巧的書,不是教你更美麗的話術,不是教你如何說話更好聽。書中強調通過溝通,將對話的重心落在體會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這不正是我們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嗎?同時這本書講的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視察替代評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層需求,這些都在教我們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
通篇讀下來,我為自己過去溝通中夾雜的暴力和評判感到震驚,為自己拒絕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和傾聽對方須要感到慚愧,這些問題也全都指向我對自身感受的相識不足,自己還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須要,那些暴力的語言就已經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給和我溝通設下了重重阻礙。 書中介紹的非暴力溝通模式,還須要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希望自己在將來與人的溝通中能夠做到:1、誠懇的表達自己,而不指責、指責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指責或指責。用愛和合作的看法感知彼此,化解問題和沖突。讓身邊的人能夠感受到敬重、理解和關愛,讓自己充溢愛和能量。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29
假期七天,和陳一諾共同閱讀學習了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非暴力溝通讓我學習了神奇而平和的溝通方式,認識到了其實在平時教育中存在的隱蔽式暴力,不僅會加大彼此的矛盾,問題也得不到解決,書中強調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要素讓我受益良多。
首先,充分認識觀察與評論的重要性,可以引導她全面打開自己的感官,通過細致入微地觀察,保持客觀的視角來描述事物,這一過程中,對她語言表達的提升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我自己而言,反思如何正確的觀察她的行為,不應盲目的給她貼上負面標簽,正如那首詩里所說“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其次,印象深刻的第二要素體會和表達感受,重點學習了怎樣引導她敞開心扉,正確的表達她自身當下的感受,包括教會她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這也是以往溝通中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其中也讓我明白了傾聽的'力量,我必須躬下身子全身心的傾聽,才能聽到她發自內心的感受及需求。
非暴力溝通就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溝通之門,同時也架起了家庭表達與傾聽的橋梁,七天時間很短,非暴力溝通中要領悟及實踐的要點及技巧很多,溝通是雙方面的,接下來我們會花時間繼續認真學習,乘著非暴力溝通的翅膀,帶領陳一諾共同到達愛,理解,和諧的教育彼岸。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30
今天讀到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包含的三個部分:
1、對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我們的心情怎么樣。
這讓我想到我們讀的第一本書中所說的贊賞孩子的三個技巧:1、描述你所看到的;2、描述你的感受;3、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的方式就像一個升級版的方法,適用于家庭和人際交往。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充分表達感激,當別人以同樣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感激時,我們可以做到既不自大也不假謙虛。不要讓我們的贊揚成為實現某個目的的工具。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認真感悟書中的內容,讓自己變得更好。
關于懲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孩子的淘氣而對她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有的時候是以暴制暴,也有否定他人的方式,目的性很強,就是要征服她。可事后常常后悔自責,事后看著她熟睡的樣子如此酣甜,就像個天使,真后悔當初去體罰她。有時女兒沒有照我的話去做,我會對她說不尊重父母而冷漠她,可是小家伙過一會主動過來抱我,真是一抱解怨氣。
這一點真要好好向她學習,想想自己很少會在有怨氣的時候主動抱她而化解矛盾。都說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是我們往往會在懲罰的時候忽視事情本身的價值而陷于失敗,導致深省自責,懲罰不僅會疏遠彼此的關系還會適得其反,的確要慎用。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 31
這本書第一次聽說是在樊登讀書會上聽過,印象一般,當時對此類書抱有自然抵觸。這次在微信讀書上聽下來還是有所收獲的。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求和價值觀”。對一本書的評價亦如此。良性的溝通讓人心曠神怡,惡劣的溝通令人暴跳如雷。溝通的技巧不容忽視。只可惜,愿意花時間學習溝通技巧的人并不多。為了突破自己的溝通路徑,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近來有意識地下了點功夫。遺憾的是,學習的初衷往往是尋求有效溝通,但學習之后警醒地運用,卻發現也是另一種累。累,說明還沒有掌握到位,需要不斷提醒自己,反省,改進。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親近的人,學習非暴力溝通,讓你在發怒時換種表達方式,會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而且有些事沒你想的那么糟。
自我反省,溝通不好的原因,尤其是和家人的溝通,很大因素是沒有進行非暴力溝通,急躁易激動,導致溝通失敗,不過要想熟練運用時刻運用非暴力溝通還需要做很多努力,有些章節需要認真復習,做筆記,時刻提醒著自己注意溝通的方式,默認于心,只能說努力改變吧。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與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系。總之,個人覺得非暴力溝通是有效的,但需要看面對的是什么人以及什么場合。在面對可能遭受傷害的情形時,你首先要做的是保護自己,卸下對方的武器。只有在對等的基礎上,溝通才會發揮效用。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09-15
非暴力溝通心得11-05
非暴力溝通心得體會(精選12篇)11-03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24
非暴力溝通心得15篇02-09
非暴力溝通心得(精選24篇)11-28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3-22
非暴力溝通讀后心得體會11-0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精選20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