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讀了有關講解《黃帝內經》的一些書籍,使我對這部經典的著作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對養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在了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墒牵覀兒芏嗳硕疾恢牢覀兊睦献孀趥鞒邢聛淼倪@筆財富,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輕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透支快樂,還有人以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錢就有了一切,許多人都為追求這些東西而對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長壽,而長壽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樂,才是一個完滿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習慣,決定你是否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養生,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樣才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樂,才是生命的真諦。
其實,養生并不難,養生無處不在,養生存在于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生就是養護我們的生命,保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學到一點,就做到一點,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習慣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你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順應自然,懂得規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你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2
內經是我國古代最早保存下來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是祖國文化的遺產珍貴的一部分。他不但是古代祖先們對于自然災害與疾病邪惡作斗爭的記實,同時也說明人民在實踐中逐漸掌握自然界的規律,認識疾病并逐出提高總結成功經驗,進而能更好地掌握人體的生理病理,更好地提高與疾病作斗爭的能力。
內經全面論述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防治等,不但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中醫學在理論體系與實踐方面繼續發展的基石。被后世尊為“醫學之宗”的《黃帝內經》吸引初出入中醫殿堂的我。
內經中有關人體內臟形態功能的記載很豐富,這都是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實踐總結得出來的。早在先秦西漢時期就有了如此詳細的解剖知識,從此可知我國古代文化的高明與悠久的歷史淵源。在內經中就有“剖而視之”的說法,說明我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人體解剖。內經也提出了關于血脈循環的概況,這比西歐古羅馬名醫蓋倫提出“血液循環的中心是肝臟”的學說要正確,而且也要早得多。與十七世紀英國醫生哈威用科學方法證實血液循環原理早一千幾百年。這為我國在世界醫學領域畫上了璀璨的一頁,是我們的驕傲。
古人對臟腑功能的認識是建立在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運用唯物主義哲學來概括、解析和提高,臟腑學說更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精氣學說等理論基礎上。
人體的各機體內部的各臟腑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同時也是人與外在環境的統一。臟腑的各項活動并不是孤立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認識一下:
1)強調人體內部的統一!秲冉洝吩趶娬{整體觀念時,其特點是不重視人體的內在結構性,而強調功能的聯系性!秲冉洝钒凑崭髋K腑的作用性能而分歸為五臟六腑,并運用陰陽統一法則來解釋臟腑之間的關系。這關系是功能的主臟氣,藏而不瀉屬陰,六腑功能主傳化物,瀉而不藏,屬陽。根據陰陽學說的概念,陽主表,陰主里。這就是臟腑的表里關系。《靈樞》本神篇“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這種臟腑相結合是根據經絡學說的循環路線,每一經都屬一臟或腑。如“手太陰肺之脈,下絡之腸上膈屬肺!痹谏聿±砩线@種相合也是有事實可見的,脾和胃就是經常相互影響而致病。又如小腸有火,口舌生瘡,舌為心之苗,這我們都可以在生活實踐觀察和體驗得到的。此外,內經運用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論來闡述和概括脈腑目的關系。
內經認為“五藏上通七竅外合皮毛血脈肌肉,外通四肢百骸”。這說明內臟與全身各組織也是相關的。
機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功能相互關聯但又各司所職。但都是在心主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的,各骯臟組織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協調!爸髅鲃t下安就是最好的.印證。”
2)機體與環境的統一!秲冉洝访鞔_提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說明人與天地自然的統一性。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指導下。古代醫學家總結出內臟生理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變化有關!八臅r之氣,更傷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又如“風傷筋,燥勝風,熱傷氣,寒生熱……”并認為“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這都強調到了整體觀念。這種整體觀念與現代一些醫學的局部觀點截然不同。
二、內經還指出了七情所生與臟腑有關聯。這說明內經在精神活動方面的內容有較豐富的記載!靶脑谥緸橄,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愛,腎在志為恐”。這說明古代醫家早已觀察到七情的精神活動與臟腑有關。
“怒傷肝,喜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愛傷肺,喜勝愛;恐傷腎,思勝怒。”這說明情志話幼不正?赡苤虏。采婕暗较嗌嗫说膯栴},這更能說明七情不協調對機體有重要的影響。
三、內經的五臟六腑功能與現代醫學體系是不相同的,我認為最明顯的是,心心除了主血脈,是血液運行的動力外,還是君主呢。心還主神明呢,統領其他臟腑功能。同樣,肺除了司呼吸外還主一身之氣,與全身水谷代謝有關,肺還主治節,與皮毛、鼻竅聲音有關。腎臟為五臟六腑之精氣及生殖之精,腎還主骨,生髓通于腦等等,五臟六腑相互關聯顯而易見吧。
內經五臟六腑功能與現代醫學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認為主要還是研究方法不同的結果。古代醫學以生產實踐經驗總結為基礎,而現代醫學以解剖學組織學為基礎,再利用科學儀器作試驗研究得出。
以上是我作為一名初學者讀了《黃帝內經》的內臟學說的幾點體會。當然,初出茅廬肯定有許多的不足,不過,讓我們共同努力,從理論到實踐,全面開展祖國醫學的學習,讓祖國醫學繼承發揚光大,讓中醫的明天更加輝煌!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3
讀《黃帝內經》是大一的這個暑假,我們作為中南大學臨床八年制的學生,這算是科研訓練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一項任務,初讀《黃帝內經》,覺得它很無味,全是古文一兩天之后還沒看完三頁,就放在了那里。一個月后,再次拿起《黃帝內經》,整理心情,一個人靜靜的品讀,終于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它讓我對養生有了全新的理解,我在了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它不像西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么是壞的生活習性,什么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么不生病,怎么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帶給我們的財富。
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輕人覺得自己現在熬熬夜,餓餓肚子,吹吹冷風是小事,可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所認為的這些小事便為他們老來以后的身體留下了疾病的隱患。我的奶奶就是一個例子,奶奶年輕時舉得自己身體好,出去做工吹吹風淋淋雨沒什么大事,現在風濕一直纏著奶奶,每當吹風下雨疾病發作疼痛難忍。所以現在的我們也不要覺得這些事情都是小事,等到疾病發作,后悔莫及。
作為當代大學生,熬夜是每個大學生都有的事情,早則十一點晚則轉鐘四五點甚至是通宵不眠,似乎都為大大小小的事情牽絆著,我們也不乏看到學生熬夜猝死的新聞,睡眠作為身體調節的時間,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如果失眠時間太少將減少你的身體排毒的時間,所以,我們作為大學生應當有適合規律的睡眠時間,為將來的工作打下牢固的身體基礎。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古人規律生活,起居有常,所以很多都是百歲乃去。我想著都是現在所報導的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吧。
“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耗散精氣,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既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的,牛奶為上品,雞鴨魚肉為好東西,同時告訴了我們各種食物都有它的季節,和飲食專家們所提倡的不吃反季節食物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要吃垃圾食品,吃的時候就是垃圾,吃進去更是垃圾,花錢找罪受,F在科技發達,許多反季節蔬果充斥著市場,我覺得每種食物在它該有的季節是大自然給我們安排的規律,在什么季節吃什么蔬菜,對我們的身體都是有不同的益處,但是反季節蔬菜的出現,對與大自然給我們的規律似乎有些違背。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我們應該順應大自然的四時之需來對食物進行攝取,這樣才能與大自然保持同步。
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于身心健康。由此看來,要想有好的身體,也必須有一個很好的心態。所謂浩然正氣也,就是說不能有歪心思,如果說一個人常常懷有壞壞的心思,這樣自己心中就會常常想著,日久而生疾,常言道心病得要心藥醫,就說明心病源于心,所以浩然正氣對于健康是很重要的!疤竦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沒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寧,真氣保存體內,形影不離,病不傷也。從沒有聽說過哪個長壽老人脾氣暴躁的,保持心平氣和,對于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飲食、起居、工作和勞動、精神,這四方面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的。調整好這些方面我相信身體一定會變得很好。所以養生說到底就是在說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只要這四個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黃帝對話當中所說的這樣,人人都能活過一百歲。所以說活到一百歲并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這四個方面貫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到這四點,不是一天兩天就行了,而是一輩子,每時每刻都這么做,把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說完《黃帝內經》有關養生的內容,再來說說有關治病就醫的內容!饵S帝內經》中講到了有關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就是《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
所謂“治未病”,就是防止生病,《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就是說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你想,干脆就不得病了,這來得多么徹底!在當今社會,這種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天冷的.時候多穿一件衣服,少吃些垃圾食品,少喝點酒,這些都屬于“治未病”的內容,現在許多人都不注意自己的身體,以至于老來被疾病所煩憂。
關于陰陽節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想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墒侨巳绻幌騼瓤淳筒涣私庾约,那就無法了解世界更不能為王!作者說身體比頭腦聰明,頭腦是有為而治,身體是無為而治,不做什么能辦好事永遠比費很大力氣辦好事聰明!書里甚至說到一些所謂性格上的缺陷也是由于身體問題所致。比如說一個人很懶,能坐著就不站著,總想睡覺,這好像是脾出了問題。一個人沒耐心,做事三分鐘熱血,是因為肝火太旺,相反磨磨蹭蹭猶豫不決的就是肝火太弱了!
《黃帝內經》不但在健康上給我們提供了辯證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現實社會中,工作壓力大,社會關系復雜,都會給我們的情緒帶來影響,而這本書告訴我們,喜怒悲憂恐等精神情志活動,也是五臟功能的表現,也就是說,五臟出現疾病同樣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疾病,反之,情緒的失常也會影響五臟的健康。大喜傷心,大悲傷肺,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憂思傷脾。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諧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系,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生活工作都有好處。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沒有什么大病,只是時不時會頭痛,肩膀痛,喉嚨痛,眼睛痛,行經腹痛等等,家中常備下火藥,消炎藥之類。
看了《黃帝內經》后得知目赤,咽痛是因為陰虛火旺;肩膀痛,頭痛,行經腹痛是氣血不調;大腿浮腫,脫發是腎功能不太好~氣色發黃,眼睛干澀是肝功能不太好--也就是說現在小毛病不斷的原因是心肝腎的功能不是很好,但是還沒到功能損壞的程度,要是有損壞就會有很多地方生病了!很多人小時候身體很差,經常生病,長期服用藥物,而大多數都是刺激腎臟的,因為生病而胃口很差,嚴重缺乏營養,導致身體虛弱,氣血養的也不足。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飲食,規律起居,鍛煉身體,最重要的是堅持,有個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讓人身體健康,而且還能讓人擁有姣好的容貌,何樂而不為呢?
《黃帝內經》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她告訴我們一年當中我們該怎么去生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就是說春天我們就應該象植物發芽一樣,讓我們人體的氣機生發出來;夏天,我們所有的陽氣浮于體表,同時將一年中代謝所產生的垃圾通過汗液排泄出體外,所以我們夏天的消化能力就相對弱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苦夏,夏天為什么容易拉肚子,為什么夏天吃多了雪糕不好,喝冰鎮的汽水、啤酒不好;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萬物開始收藏了,我們的身體也應該開始收斂了;冬天是閉藏的季節,植物都凋零了,很多動物都冬眠了,水都結冰了,我們也應該象那些動植物一樣避開寒冷的冬天之氣,這也是俗習中提倡冬令進補的原因,這時人體的陽氣全都在體內,吃的東西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她告訴我,人要想健康,要因天之序,也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則,遵循一年的四季之氣,遵循每天的小四季。人的健康在自己,你和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也就越健康。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4
《黃帝內經》這本書是古代第一本醫書,里面詳細的記錄了中醫中藥的很多種類和手法,為后世進行中醫中藥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黃帝內經》分為兩卷,內容是皇帝與岐伯或者雷公或他人對話的形式進行描述,可讀性比較強,理解起來也很簡單,深入淺出的描繪出了古人治病救人的方式方法,然后從側面反映了醫術和疾病的千變萬化。
有喜歡養生的,和注意身體的人,可以看一下這本書,講的非?茖W和奇妙!
《黃帝內經》詳細記錄了人體的脈絡和五臟六腑與天地的聯合關系,加上陰陽的平衡。還有心肝脾肺腎對應的五行屬性,對于扎針的深度和廣度,還有時辰,都有一些明確記載。對于內臟器官在四時(春夏秋冬)應該得病的預防或者得病之后的調養,都會給予指導。
就比如說養生,宜乎順應四時之規律,怎么講呢!譬如,夏天,夏天就應該晚睡早起,然后去出汗,冬天呢,因為寒冷,就要早睡晚起,等到早上寒氣退去再起床。還有,現在的季節是秋天,書中說道,秋傷于濕,冬必咳嗽。什么意思呢?就是現在是秋天,不要吃那些涼的的,不然冬天就會咳嗽。還有一種說法是立秋后不要吃西瓜,西瓜是寒性食物,所以立秋后不應該再吃了。
還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般來講,春天萬物生發(植物發芽),夏天瘋狂生長(小孩子長得特別快),秋收(肅殺和豐收,古代人在秋天打獵比較多,經過夏天的生長小動物長大并且有了后代),冬藏(有的動物冬眠,而人類一般冬天去世比較多,有的人得病,只要扛過了冬天,一般就會沒事了)。
所以,沿著四時的規律去養生,可謂是科學而又高效!
大家都知道十二個時辰,其實分別對應的心肝脾肺腎,還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并且發病的時間也是有例可循的。
還有針灸,也就是所謂的中醫扎針點穴一類的手法。如果有個中醫經驗豐富,看病的時候,不需要吃藥,也許點穴扎針就可以治病救人。
還有號脈,根據脈搏跳動的.頻率,動靜,判斷病人的病情。
依托著陰陽,縱慣著逆從,考驗著表里,所以,一個合格的醫生一定是懂得這些道理的!并且善于利用這些原理,科學而又神奇為大家祛除病痛,拯救世人性命。
作為中醫鼻祖故里——神醫扁鵲封地,河北邢臺內丘神頭村的人,從小深受中醫熏陶,雖然沒有學習醫生這個職業,但是對中醫中藥的熱愛一點不亞于醫生從業者!希望以后還可以多讀幾遍《黃帝內經》,真正的去了解這本醫書。
《黃帝內經》這本書,我強烈的推薦大家去看看!
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到養生長壽的最高境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將這本中醫學之宗盡收囊中吧!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讀書筆記06-28
黃帝內經心得體會12-21
黃帝內經讀書筆記(通用11篇)10-20
中國經典古籍《黃帝內經》03-19
《黃帝內經》讀書心得04-22
黃帝內經讀后感03-19
黃帝內經讀后感04-29
黃帝內經讀后感03-09
《黃帝內經》讀后感范文(通用17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