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2021年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精選8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2021年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
本次,感動中國特別致敬中國航天人。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為了實現上天航天器研制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實際工程實踐中,把“嚴慎細實”刻進了骨子里。新時代繼承和發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充分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張藍圖一干到底,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以“特別能戰斗”的姿態,持之以恒做到工作一流、過程一流、成果一流,從全局著眼,把小事做好,不斷以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展,加速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創新。當今世界科技強國的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的力量。“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僅是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中國發展的戰略基石。無論是“天和核心艙”上的機械臂,還是“長征五號”的一飛沖天,它們都見證著中國創新爬坡過坎的`頑強拼搏,見證著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不斷攻關創新的韌勁。征程漫漫,唯有奮斗。新時代繼承和發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堅持目標導向,瞄準瓶頸短板,以“排雷兵”的行動,努力突破更多核心關鍵技術,全面提升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水平,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
在無私奉獻中赤心為國。心懷“國之大者”方能為民族復興立身立行。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航天人心中祖國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為了成就載人航天飛行的偉大事業,中國航天人無私奉獻、默默耕耘,他們不求名利地位,不計個人得失,慷慨地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聰明才智、甚至寶貴生命。愛國,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底色。
筑夢太空,任重道遠,站在開啟“十四五”規劃新征程的重要節點,我們要繼續發揚航天精神,以高昂斗志闊步前行,不斷建設現代化的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助力添彩。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2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中國核動力事業能夠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離不開一大批像彭士祿院士這樣忠于黨、忠于人民、熱愛祖國、熱愛科技事業的科學家。
回望歷史,他們為了國家富強,選擇上草原、進沙漠、蹲山溝、踏海浪,逆風而行,奔波于祖國大地,與炎炎烈日、凜冽風沙做伴,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歷史,他們為了理想信念,選擇隱姓埋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把生命置于危險之中,把國家置于安全之地。
歷史是的老師。全黨目前正集中開展黨史的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科技部明確提出,緊抓三個結合點,把學習領會黨領導我國科技事業創造輝煌成就的歷程、我國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寶貴經驗和科技界創造的'偉大精神融入學黨史的全過程,推動黨史的學習教育細化深化,切實增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科技創新工作的本領。可謂正當其時、針對性強、十分必要,必將為科技創新事業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深切緬懷彭士祿院士,就要把他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的科學家精神匯入到中國力量、中國夢想中,讓我們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3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顧誦芬院士投入航空事業70年,在我國航天事業仍處于“一張白紙”的背景下,直接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70載風雨兼程,從青絲到白發,他將畢生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日日行不怕千萬里的不懈追求。廣大青年干部應以榜樣為標桿,學習榜樣事跡,傳承榜樣精神,立志做“請黨放心”的優秀共產黨員。
信念堅定,傳承一片丹心為祖國的愛國情懷,做青春追夢者。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幼年時,從小小的航模開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飛機!”的錚錚誓言,從青蔥年少到意氣風發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項項難題、一次次試驗中,他一直踐行著自己的誓言,無畏前行,如利劍出鞘般執著而無畏,絲毫不顧高速飛行對身體帶來的影響和潛在的墜機風險,毅然親自帶著望遠鏡、照相機,在萬米高空觀察,拍攝飛機的'動態,解決了一個個飛機技術難題,在科研一線上奮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遼闊藍圖,腳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氣和毅力,踐行心中不變的理念,保持著迎難而上、不怕艱辛的沖鋒姿態,為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信念如磐,一脈相承。作為黨員干部要以“蕩胸生層云”的曠達,以“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的赤誠,凝練堅韌的信念支撐,多打打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做到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讓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4
在吳天一身后,是許許多多跟他一樣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黨員醫務工作者。他們有的一生扎根在艱苦偏遠的邊疆、山村,默默守護當地百姓的健康平安;有的日夜奮戰在寂靜的實驗室里,在技術攻關和藥械研發路上披荊斬棘;有的常年與蚊蟲、釘螺、病毒打交道,用堅韌與汗水筑起防控疾病的銅墻鐵壁……他們心中裝著人民、工作為了人民,在各自崗位上頑強拼搏,不計較個人得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他們都是可愛可敬、值得銘記的平凡英雄。榮光,同樣屬于他們。
致敬英雄,的方式就是向他看齊。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他們用行動證明,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今天,衛生健康事業在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各種風險挑戰,需要黨員醫務工作者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繼續錘煉堅強黨性,牢記初心使命,用忠誠與堅韌,用專業與仁心,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平凡崗位上鑄就醫者的光榮與夢想。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5
公元2021年6月17日上午9點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1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圓滿成功。
觀看了這次直播,讓我對祖國航天事業有了新的認識,對祖國航天專家及航天員更加敬仰!
"神舟十二號"的發射實現了五個突破:首次實現快速自主交會對接技術;首次實施繞飛空間站并與空間站徑向交會;首次實現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對我們中國具有深遠意義,在宇宙太空中遨游著中華民族的常住人口,標志著太空格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必將載入世界航天史冊!進一步表明綜合國力增強,世界地位突顯,東方睡獅正在覺醒。此時,我的心中油然而升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在腦中回蕩起英國哲學家、預言家湯恩比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有來生,我愿生在中國”。
中國率先做到了!
敞開一帶一路廣博的胸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矚目中國大地,中國在經濟、科技、航天、軍事、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都彰顯出泱泱大國的氣魄,包容世界的胸懷!
厲害了,我的國!這騰飛的巨龍已經在七十年的時間里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此次“神十二”發射成功,奏響了中國科技事業的音,必將開創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今天,當我激動地仰望著問鼎蒼穹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心中更加堅定了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的初心。今后,“三大航天”精神將激勵著我繼續對祖國和人民盡心奉獻!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6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15時54分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自1992年項目正式啟動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突破西方國家的重重封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數次在浩瀚蒼穹寫下精彩紛呈、振奮人心的中國故事。
中國夢牽引航天夢,航天夢助力中國夢。筑夢太空,離不開習近平同志對一代又一代廣大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的殷切期盼。
筑夢太空,離不開黨中央的科學決策和堅強領導,靠的就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靠的就是各部門、各地區、各學科的協成作戰。從神舟一號的一飛沖天到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自主交會對接……中國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所取得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神舟載夢,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的飛天夢。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29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29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29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29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實現中國夢、強國夢、航天夢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我們既是偉大航天事業發展征程的觀察員,也必將成為全面建成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者。
感動中國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事跡7
逐夢浩瀚太空,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發射“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首戰”。作為中國空間站的核心組成,“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不僅使我國建設空間站的信心更加堅定,也極大地增強了全體中國人的民族自豪。
在對“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所致的賀電中指出,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后續任務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你們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萬事開頭難,“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是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邁好這一步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下了豐富經驗,更是開拓出諸多創造性實踐。創新創造,是發展航空航天事業重要的“方法理論”。今天的發射成功是一個好開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這個“好”延續下去,讓空間站建設的每一步都能成為下一步的“強心劑”,就要持續不斷用好用足創新創造這個“方法理論”。據報道,未來兩年,“天和核心艙”將會在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陸續與“天舟”“神舟”“問天”“夢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關鍵技術在軌驗證等任務。完成這些任務,不能靠“復制”“粘貼”,只能靠創新創造。只有這樣,空間站的建設,才能走好每一步。
偉大的事業離不開偉大的精神,更離不開一代代為之奮斗拼搏的人。我國的太空站建設從“追趕者”逐漸成為“領跑者”,無數航空航天人為之傾盡心血。今天下午,當李尚福總指揮長宣布“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那一刻,指揮部現場掌聲雷動,還有更多人隔著屏幕深受感動。為什么有掌聲?為什么能感動?因為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一刻來之不易,這一刻凝聚著無數航空航天人奮斗的成果。對星辰大海的探索永無止境,繼續奮斗的火種更要生生不息。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戰線上的奮斗者致敬!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8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剛剛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帶回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1時59分,嫦娥五號帶著1731克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中國人終于實現了千百年來“上九天攬月”的夢想。
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實現“六戰六捷”,“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圓滿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國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條印記。
2021年,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乘組,已完成太空出艙等多項任務,并在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
30年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中國人正一步一個腳印走進屬于自己的太空家園——空間站。伴隨著一次又一次起飛,中國人在太空中走得越來越遠,而我們的夢想卻越來越近。
隨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升空,我國終于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近三十年間,幾代北斗人堅守建設中國人自己衛星導航系統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奔向新時代,北斗人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北斗力量。
嫦娥探月、天問問天、神舟逐夢、北斗環宇。幾十年來,中國航天人從未停下對宇宙探索的腳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不變的情懷與浪漫!未來,中國航天必將走得更穩、更遠!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精選17篇)03-03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的心得(通用11篇)03-02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啟迪心得(通用11篇)03-02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學習心得(精選9篇)03-03
觀看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6篇)03-04
2021年央視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6篇)03-04
感動中國2021人物頒獎盛典蘇炳添心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