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航天精神心得(精選17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航天精神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航天精神心得 1
航天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斗、自主創新、廉潔報國。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著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斗、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大慶精神一樣,成為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當代大學生學習航天精神
1、學習航天人的'艱苦奮斗、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由于美國和歐洲頒布的禁令,我國很難從國外獲得關鍵的航天技術,中國也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活動。航天事業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職業,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風險面前,中國航天員表現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頑強拼搏的斗志。航天員這次出艙面臨著失壓、缺氧、輻射和巨大溫差等諸多困難。他們用艱苦奮斗、敢于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優秀品質;用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榜樣。
2、學習航天人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
神舟七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并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宇航員細致的檢查安全系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茍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這種不允許失敗、不準有絲毫瑕疵的嚴謹工作作風,保證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
3、學習航天人志存高遠、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
漫步太空,這個在當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神七”升天意味著將打破這種局面。當我們沉浸在“神七”帶來的歡樂和喜悅時,當我們為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勇于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責任感,學習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志存高遠、為國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的精神。
結束詞:
神七的成功發射不僅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動力,代表航天事業的航天人更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它促使當代青年學生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航天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 2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兩個小時的報告,楊利偉英雄詳細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回首了載人航天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展望了未來。同時也從個人飛天經歷和體會出發,用生動的事例講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在促進載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成就航天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通過觀看學習,我深刻理解了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5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伴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航天科技工業培育形成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和繼承發展,是偉大的民族精神與航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航天事業之魂,也是中國航天企業文化之魂。
1、神舟五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并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
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熒屏中看到的宇航員細致的檢查安全系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茍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
可以說,航天員在訓練和任務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很多情況下沒有一種精神和信仰的支撐是根本無法克服的。
為了適應和耐受航天飛行帶來的超重現象,航天員要在地面進行大量的離心機訓練,最大要承受約8個G的過載,也就是相當于你體重8倍的負荷壓在你身上,整個面部會被拉變形,眼淚會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難受。訓練中,航天員手里都有一個報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時,就可以按響它,讓工作人員把機器停下來,可是直到今天,在18余年的航天員訓練中,沒有任何一個航天員把這個報警器按響過。是什么支撐著他們,我想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而我從事教育職業,應盡心盡責,盡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斷進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我們自身的`能力也才會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善始善終,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滿懷熱情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與信仰,支撐著航天人一路前行、堅持不懈。支撐著航天員忍受一切不適,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退縮。作為一個輔導員,我也應勉勵同學們強化責任意識,建立擔當精神,提升能力素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共建中國夢。
“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英雄出艙后說的第一句話。如果現在回過頭來讓我想一想還有什么語言能夠代替它,我覺得真的沒有語言能夠代替,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你真的是為祖國的偉大感到驕傲。所以當我們執行完任務回來之后,祖國和人民給了我們很多的榮譽,我們真的感覺這些榮譽不是屬于哪一個個人的,它更多的是屬于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屬于全國人民的。”
以上是我提升職業素養,發展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后我將以此為動力,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工作,為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工作。
航天精神心得 3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斗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并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回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么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并舉,還要做到規范與個性共存!
艱苦的條件錘煉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于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學習、鉆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斗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后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于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為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征。身為21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范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并舉,規范與個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學生的話句。
探索無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無止境的事業,學習航天精神是我們接班人的任務。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承載著民族復興的重大責任,更應該把所學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好好學習是我們偉大的使命,建設祖國是我們永遠的目標,任重道遠。團結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學是基石。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里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后,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后于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2021年、2021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著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航天精神心得 4
2021年10月17日7時49分,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神舟十一號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升空以后,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再一次激勵起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航天精神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燈塔,指引著黨員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砥礪前行。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活動之際,更值得各位黨員去學習,去踐行。
黨員要在學上下功夫。航天精神是一種崇高的愛國精神,航天人員把國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為了實現國家利益,個人可以隨時犧牲一切;航天精神是一種高尚的敬業精神,航天人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公關,他們精于業務,善于鉆研,樂于吃苦,勇于創新;航天精神是一種質樸的為民情懷,航天人員特別能奉獻,他們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付出青春與熱血,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鐫刻在星辰大海。身為一名黨員,要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航天人員的愛國精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學習航天人員的敬業精神,敬業樂群,忠于職守,事思敬、執事敬、修己以敬;學習航天人員的為民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黨員要在做上見真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相輔相成、一脈相傳。領會了航天精神,就要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付諸實踐。黨員要秉持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黨性理念,愛黨愛國。工作上要能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夙夜在公,一心為民,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堅定信念,努力實踐,勇于創新。生活中要懂得明辨是非,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堅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航天精神心得 5
“航天人甘當無名英雄,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無怨無悔,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著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奉獻青春年華,奉獻聰明才智,奉獻心血汗水,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報告會上,梁小虹枚舉了錢學森、余夢倫、“大國工匠”高鳳林、“80后”孔凡玲等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感人事跡,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代代航天人秉承忠于祖國、無私奉獻的堅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進取精神,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璀璨的瑰寶。中國航天建立豐功偉績的歷程,也是不斷培育形成偉大精神的歷程。”正是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促使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飛躍,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榮譽。談及未來,梁小虹說:“中國航天事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航天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與航天強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推進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刻不容緩,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實現中國航天夢的使命具有巨大的挑戰。”
講座期間,梁小紅與師生進行了現場互動,并贈送了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航天模型和紀念品給回答問題的師生和學生代表。
機電工程學院的.崔建鵬和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姜琬秋作為優秀在校生代表,上臺接受梁小虹贈送的兩具珍貴航天模型。他們表示,這次的理論學習緊扣愛國主義主線,既是一堂主題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也是一場感人至深的形勢政策報告會。
航天精神心得 6
在最近幾年時間里,中國在航天以及太空探索等領域的整體實力得到了相當明顯的提升,這一情況也讓諸多國人為此感到自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中國的迅速發展,少數西方國家也對中國越發忌憚,甚至想要通過極端行動來遏制中國在這方面實力的進一步提升。而就在最近,美國和日本兩國就傳出了新的消息。
神舟十三號即將發射,美日兩國采取新的行動
需要知道的是,在此前我國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已經順利完成了發射任務,并且三位航天員在我國空間站當中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時間后也成功返回地面。按照此前的計劃來看,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空間站的建設等各項工作,我國在此之后還會進行多次載人飛船等發射任務。而如今即將展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這一點對于后續的工作也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美國的.重點目標,而美國此前更是聲稱中國的部分衛星裝載了機械臂這樣的裝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對其他國家的衛星產生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還強調,面對如今中國在太空領域整體實力的不斷提升,美國為此保持著密切關注并且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擔憂。在此后更是補充道,這種裝載了機械臂的衛星能夠對其他衛星采取行動,從而讓其完全失去作用。
中國此前曾作出明確表態
在作出表態的時候,美國的相關人士還強調,中國將會依靠這樣的手段讓自己在太空當中占據有利地位。這樣的言論顯然是對中國的污蔑和抹黑,并且沒有任何根據。除此之外,作為美國的盟友以及伙伴的日本同樣采取了新的行動。
根據9月22日日本《產經新聞》的消息來看,現如今,日本防衛省的主要目標集中在了所謂電磁波干擾技術的研發上面,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能夠對電磁波進行屏蔽,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阻斷信息的傳送。而日本希望能夠通過對這方面技術的研究,讓敵方部隊和衛星之間的信息傳輸造成阻隔。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在以往也曾出現類似的情況,能夠對衛星電磁波進行干擾,而美日兩國這番表態顯然態度是相當明確的。不過針對這一點,我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早先就曾作出表態:外空是全人類共同財產,中方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更反對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
航天精神心得 7
9月28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航展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正式開幕。
本屆航展將有線上線下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家企業、數千件展品參展;室內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36萬平方米,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區面積12萬平方米。本屆航展展館數量從上屆的.8個增加至11個。
從主辦方處獲悉,105架飛機、30余部雷達等裝備將在航展期間進行動靜態展示。其中,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和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將在本屆航展表演特技飛行,航空工業翼龍Ⅱ無人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首次進行飛行展示。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將展示代表當今先進水平的現役武器裝備,民航系統、航空工業、中國商飛、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國電科、中國航發、中國電子、保利集團等將攜新產品、新技術參展。
除靜態展示外,飛行表演和動態展示一直是中國航展的亮點。本屆航展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外,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將再次亮相珠海航展。
中國航展是由國務院批準舉辦的、帶飛行表演和裝備動態演示的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天展覽,每兩年舉辦一屆。自1996年舉辦首屆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參展裝備水平逐年提高,已經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規模和影響力位居前列的主要航展。
航天精神心得 8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今天(28日)上午將在廣東珠海的國際航展中心開幕。在本屆航展上,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系列高機動、多功能、防空反導、反隱身等先進雷達裝備集中亮相。戰場“千里眼”,各個神通廣大。
在本屆航展上,中國電科展出了預警探測陸海空天全譜系產品。首次亮相的高機動S波段三坐標雷達具有全方位防空目標指示、定向區域目標監視、邊行進邊工作、彈類目標高精度探測等多種應用模式。
這是一款先進的s波段三坐標多功能雷達,這款設備主要用來探測中高空的一些隱形戰斗機、戰術彈道導彈、常規空氣動力目標,同時它還可以給炮兵用來探測敵方火炮的發點和落點,執行這樣的'任務。
此次亮相的s波段三面陣雷低空監視雷達,具有陣地環境適應能力強,跟蹤數據率高等特點,成為“低、慢、小”探測利器。這是一款低空探測雷達,它采用了當今最先進的兩維數字陣列技術,主要是用來探測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速(空)、慢速、小截面積的目標。
在同一展臺,另一款低空監視多功能雷達憑借可升高18米的舉臂,吸引了眾人目光。
這一款YLC—12型C波段中低空型補盲雷達,是在我們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也是目前國際軍貿市場上舉升的雷達,它可以實現天線正面18米的舉升,可以根據陣地的環境,去選擇適當的高度,實現陣地環境的匹配。
在本屆航展上,除了有飛機、火箭、衛星等這些在天上“飛”的展品以外,還有許多在地上“跑”的裝備。
航天精神心得 9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了,就在此時需要回頭總結之際才猛然間意識到半年的時間已經匆匆而過。我曾就讀于南昌理工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大學四年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認真學習專業文化知識,順利地通過了各級專業考試,連續三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暑假,我參加了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擔任鄉村教師,獲得了各位老師與同學的認可,并獲得了“優秀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都是在各位老師的辛勤培養下,使我不斷進步,并且在大學里讓我學會如何獨立的處理各種事情,能愉快地與各位老師、同學相處。
南昌理工學院就是一塊基石,為我奠定了以后成長的道路,在學校領導的培養下,我積極報名競選北京航天城的招聘,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我如愿入選。這是我走出學校的開始,也是我走向社會的開端,我將牢記學校領導及老師對我的教誨,在各方面認真努力,絕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在業余時間我還報讀了第二學位――工商管理專業,今年順利地拿到了第二學位!
昨天我以學校為榮,今天學校以我為傲,無論天涯無論海角,我始終是南昌理工學院的代表!
這段時間里,在館領導及部門主任的正確領導下,在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和工作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現將我的工作、紀律等情況作以回顧和總結。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我館非常重視全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中國航天員中心屬于部隊化單位,我們始終堅持部隊化管理,嚴格遵守保護國家機密的條例,始終繃緊一根弦,更加使我們對偉大祖國充滿了無比的自豪和信心,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社會主義信念!
二、在勞動紀律方面:
我館對所有職工都有著嚴格的勞動紀律約束,我館的所有工作人員也都有著自覺遵守勞動紀律的良好傳統,我嚴格按照我館的各項勞動紀律以及講解員的崗位職責來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我深知講解員是我館的對外開放的窗口,我從自身做起,在日常工作中,服從安排、聽從指揮,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熱情面對觀眾,對待觀眾熱情,有禮貌,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更好地為觀眾服務,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也使我懂得了只有良好的紀律保證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三、在講解工作方面:
自己作為一名講解員,又是中國航天知識的傳授者,通過培訓實踐,深刻體會到講解工作對于一個展覽館的`重要性,講解工作是講解員與觀眾通過講解而發生的情感交流,講解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既應該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說家,又應該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專家,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所以,這項工作不但有熱情和很強的專業技能要求,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求,做到對游客熱情、大方、得體,使我們講解員真正能成為溝通博物館和觀眾的橋梁。我在做好展廳內的講解工作的同時對原有展館的講解詞進行反復琢磨,推陳出新,不斷增加新的講解內容和一些新近發生的與我館展出內容相關的知識和趣聞補充到自己的講解當中,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參觀熱情,同時我還仔細研究觀眾的參觀心理,針對不同的觀眾對講解的內容、方式、方法作出調整,整理出多份不同的講解詞,切實做到“因人施講”。使我國引以為傲的航天知識得到普及所有人。
四、在科普宣傳工作方面:
我館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因此科普工作是我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在科普員的指導下,也幫助科普員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普工作。
我們主要是對全國的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進行科普教育,使同學們對航天事業都有積極反映,產生極大的興趣,造就他們成為未來宇航員的偉大夢想。
在中國航天員中心的短短幾個月里,我先后見到了我國航天員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以及我國的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以及剛剛執行完神十任務的以張曉光和王亞平為代表的出色航天員等,并與他們合了影,近距離地與他們交談升入太空的感受――通過懸窗看到的我們生活的地球就像一顆璀璨的鉆石,非常自豪,感觸頗深。除此之外,我接待了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以及全國婦聯主席,受到了領導的好評!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初步入社會意味著新的起點、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在領導的帶領下我將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我將以更加嶄新的面貌,更加優質的服務讓每一位光臨我們中國航天員中心的觀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航天精神心得 10
1970年4月24日,一顆耀眼的‘星”劃破天際——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誕生了!這是提前為國慶獻上的厚禮,也標志著我國衛星史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此之后,我國航天事業一次次快速躍升: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起飛;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三號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成功發射,并在飛行7天后平安返回。
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稱奇,使億萬中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突破,我們以智慧與努力,彌補了物質技術基礎的不足,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飛躍!此后,中國航天事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神七出艙,“天宮一號”發射成功,“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神九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這些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但是,我國航天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近幾年,美國宇航局每年的預算在170億-180億美元,超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20年的總投入。
在人造衛星領域,我國剛剛達到國際航天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術水平;在飛船研制技術領域,我國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比也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領域,我國與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為10年到15年。
我們是國家的棟梁,祖國的希望。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的'希望,我們惟有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讓祖國的航天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要繼承中國航天人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為了我們的祖國,甘于奉獻!
航天精神心得 11
中國,本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火箭的國家,但由于長期的閉關鎖國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終卻落個火箭幾乎為零的下場。多少人在著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時才能重返故鄉?終于,1960年,中國的火箭將士們,忍著饑餓的肚子,開始了從仿制蘇聯導彈到自己設計導彈的`艱難跋涉,當中國宣布導彈核武器發射成功的消息時,全世界都被震動了。從此,中國航天在艱難中步向輝煌!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制,這項工程后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僅僅7年后,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我國發射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號在完成了空間飛行試驗后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相差4.8公里。
返回艙完好無損。航天英雄楊利偉自主出艙。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全世界震動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在蒸蒸日上,在中國航天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輝煌業績,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長期奮斗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永遠值我們學習。
看到我國的航天事業,這么突飛猛進,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航天精神心得 12
一、相信讀書的力量
他們都是農村出生,可在飛上太空的那一刻:
聶海勝是博士學位,少將軍銜;
劉伯明是碩士學位,少將軍銜;
湯洪波是碩士學位,大校軍銜。
從農村娃,到具有高學歷,再到成為全國人民崇拜的“偶像”,正是讀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他們都出身普通,沒有顯赫家世,但憑借讀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實現了人生的華麗逆襲。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人生的高度,就是你腳下書本的厚度。
“請相信讀書的力量,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它依舊是大部分人改變自己和實現人生跨越的最強大的武器。”
二、人生總要吃苦才能嘗出甜味
一個人想要脫胎換骨,就要學會低頭吃苦。
如今,我們看到他們光芒萬丈,可在背后,他們不僅要吃讀書的苦,要忍受過去艱難的'環境之苦,還要忍受訓練之苦。
聶海勝在成為航天員的前4年左右時間里,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等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劉伯明的父親曾見證過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后,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
湯洪波的父親透露說,兒子訓練后累得“樓都爬不上了”。
湯洪波有句話說得好:“要想向上生長,先要向下扎根。”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三、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網上有張照片很火,是聶海勝在三次擔任“飛天任務”時的對比照。
從41歲到57歲,聶海勝三次登上太空。
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劉伯明55歲,最小的湯洪波也有46歲,他們雖然都不算年輕,但也沒有為年齡設限。
從飛行員到宇航員,他們也沒有為專業設限,在不斷拓寬自身邊界。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成三個區: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真正的高手,都喜歡主動走向恐慌區,面對未知和挑戰,逼迫自己走向更高層次。
走出舒適區的過程,一定充滿了疼痛,但最終你會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你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你會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人生就要不設限,不斷拓寬邊界,大膽嘗試,努力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四、高手都是長期主義
如果你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最后一定會變成真正的高手。
而高手往往都是“又笨又穩”的人,他們耐得住寂寞,不斷將專業技能精進到極致,然后等待一躍飛天的機會。
聶海勝第一次出征太空用了7年,劉伯明用了10年,湯洪波用了11年。
每一種成功的背后,必定都有一個“笨人”在苦苦地熬,傻傻地等。
長久成功者,必然是長期主義者。
為他們點個在看,致敬偉大的航天員。
努力是永遠不會走錯的路。
航天精神心得 13
翻開中國近代史的這幅長卷,有多少悲哀,有多少屈辱,比黃河,更曲折,比大海更苦澀。作為一個來自中國,的人,他不會也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那段被別人嘲笑的可怕的歷史……一切都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是變得越來越清晰和深刻。
神舟五號在他的記憶中有點模糊。也許那時他還是個無知的孩子。他仍然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是什么,覺得有點遙不可及。然而,神六讓人們感覺如此真實和相關,仿佛他是這一偉大壯舉所作貢獻的一部分。是的,我的確是會員。我又擔心又緊張,又興奮又興奮。我編織的.心情網更像是一種祝福。我祝愿神六和中華一切順利。
2005年10月12日,是全國人民期待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媒體密切關注的一天。費俊龍和聶海勝的英雄氣度在雪中變得更加挺拔。人們充滿了向往和渴望。從神五到神六,有多少人努力工作過,有多少人努力工作過,有多少人不停地戰斗過,還有多少人流過血和淚還不得而知。俗話說,“舞臺上一分鐘,舞臺上十年”。宇航員,這個響亮而令人羨慕的名字,背后有多少艱辛和辛酸,需要多少眼淚和汗水,需要多少勇氣和耐力。今天,它們終于成為世界的焦點。龍的傳人化悲痛為力量,逆境帶來才能。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
僅僅把這兩名宇航員描述成英雄是不夠的。把這兩名宇航員描述成已經死亡是不準確的。用智慧和勇氣來描述這兩個宇航員實在是太少太薄了。我的知識實在太膚淺了,我幾乎找不到一個確切的詞來形容中國-費俊龍和聶海勝的英雄。他們身上有太多的亮點。也許我一輩子都完成不了。我很不幸,因為我不能成為一名宇航員去探索天空。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為我來自中國,我是中國人的后代。當“5,4,3,2,1-”神六發布的難忘時刻,我知道每個中國人的生命都有價值,我們不再軟弱或悲傷。
讀完《飛向太空》,我對此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學們,祖國的未來在召喚我們。祖國的航天事業正等待著我們實現新的飛躍。同學們,努力學習。最后,有一天,我們將把明亮的五星紅旗送到空間站,插在月球和火星上,讓它在廣闊的宇宙中飛翔。青少年是中華國家的未來,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希望。同學們,讓我們發揚太空飛行的精神,為美好的未來和燦爛的明天而奮斗。正如歌詞所說,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航天精神心得 14
向后開始:三,二,一!火箭發射!
每當我聽到這個聲音,我的心就忍不住激動起來。
航天工業已經建立了很多年,人們一直向往天空,希望像鳥兒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在空中看世界。我的母親從事航空航天工業,我已經看到航空航天工業在她的身上是多么偉大,我已經成為許多期待它的人之一。現在,我要正式宣布:太空飛行,我的夢想,讓它跳到我的懷里。
我記得我母親說過,第一個登上火箭并把它發射到宇宙的偉人是楊叔叔。我一直很羨慕楊叔叔,因為他不僅是第一個飛向天堂的人,也是第一個向我們展示地球母親和宇宙是多么美麗的人。所以我也想讓更多的人像楊叔叔一樣了解太空。
但是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很大的努力。我從母親那里了解到,火箭發射前,楊叔叔坐在火箭艙內,他的.心跳一點也不快,臉上沒有緊張,而是嚴肅。當我聽到它的時候,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是如何控制自己的?當他是第一個爬上天空的人時,他怎么能不緊張呢?在那之后,我知道了。原來楊叔叔在訓練的時候,每時每刻都很認真,很粗心。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告訴自己,我要以楊叔叔為榜樣,認真學習,認真做事,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最后,我想告訴我媽媽,你曾經問我:“你喜歡太空飛行嗎?你喜歡當宇航員嗎?”當我以前聽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在心里,總是很緊張,因為我想嚴肅地說我非常喜歡它們,但我擔心我不能做好它們。現在我知道太空飛行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宇航員是偉大的。只要我愿意努力工作,更加注重空間的相關知識,并且依靠我對空間的熱愛,我一定會有機會充滿好奇心地探索宇宙。
我將為這個太空夢想努力工作。
三,二,一!發射。
這個激動人心的聲音會促使我繼續努力。
航天精神心得 15
10月22日,天剛朦朦亮,航天二院黨校第36期的干部培訓班的學員就出發了,前往昌平的虎峪園林山莊進行拓展訓練。
在這之前,對拓展訓練的方法早有耳聞,所以心里不太緊張。到達目的地后,作為熱身的第一個解套游戲更加踏實了我的心,我心里早有答案,看他們在那兒繞來繞去,覺得很好玩。就在我覺得他們可能解不了套時,程少明與陳梅的組合解開了,這讓我對程少明同學的聰明才智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在整個一天的訓練中,他更是發揮了他的勇敢、有毅力、甘當人梯的優秀品質。空中抓杠,他第一個上,攀巖也是沖在最前邊,而過電網,他護送了所有的人過去,自己最后一個以靈巧優美的體姿通過了電網,從而使我們取得了12個人20分鐘通過電網的好成績。
背摔是一個考驗個人也考驗集體的項目,我是最后一個上的,前邊十一位同學都成功地倒在了同學們的胳膊上,所以我是堅信我也能。當他們說 準備好了,1,2,3 ,我應聲而倒,身體懸在半空的剎那,我忽然沒了信心,不是對自己,更不是對同學們,而是一種誰都無法支配這時的我,很難過。恍惚間,我已被同學們穩穩地接住,所有人的心都踏實下來,也為集體通過這一項目而歡呼雀躍。作為站在臺上的.人,他需要有把生命交出去的勇氣,又要有對臺下的人充分的信任,并敢于走出這一步;而臺下的人,他們掌握臺上人的生死安全,他們的努力、他們的堅持,是在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還有什么比生命更寶貴的呢?所以,多少個龐大的身軀如石頭一般砸在了他們的胳膊上,他們咬牙忍住了疼痛,堅信一定能讓他們平安。
所以,團結就是力量,堅持就是勝利,這話用在這兒最恰當。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離開了集體,或是集體里的人不夠團結,其中某一個環節不夠嚴謹,都有可能出現危險。在實際生活中,作為領導,要相信下屬的力量,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他們在自己被肯定的同時,一定會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齊心協力地干好所交給他們的任務。而領導要明白,離開了群眾,你就不成為一個領導,你也就沒有發揮你領導才能的場地,你就什么也不是。你的成功,是整個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你能把重任交付給某人,你也是給了他成才的機會。在這個項目進行總結的時候,老師問我們: 你們還記得是誰給你們解開了手上的繩索嗎? 有的人還記得,有的人忘了,其實老師是想提醒大家,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幫助過自己的人,尤其是成功的時候。
航天精神心得 16
鷹擊長空,白虹貫日,我們只能見諸熒屏;神箭洞天,回聲轟隆,我們也許覺不出那震動,但我們的內心卻同樣震撼,中國將在未來的太空中,綻放出最為絢麗的光彩。
一次又一次的遨游太空,我不禁想問,什么才是真正的航天精神?
責任。唯有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件事,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換得神十二的順利升空。“做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便是責任”英國的查爾斯王子這樣說過。也許會有人撇撇嘴,說聲:“無關緊要。”但回顧過往,眺望未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換得國家的昌盛進步,才換得你我衣食無憂,“責任”這個詞對于我們也許很空洞,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中國,我們這一株株幼苗便將長成參天大樹,“責任”這根接力棒便從上代人的手中遞交到我們眼前。從古至今,責任與權利總是并肩并存的,在享受利益的同時,也必須盡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是每個人必需的生存條件,更是航天精神的關鍵。
團結,唯有團結才能使零零散散的一盤沙變成一個擁有高科技技術的信息團隊,一個世界尖端技術的大本營。無論是現在,還是在觸手可及的未來,團結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也許你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孤軍奮戰永遠沒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威力和智慧。取長補短,協調犧牲,神八、神九、神十,中國這條正在崛起的巨龍,正在一步步地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為這個永恒的。飛天夢添上一筆又一筆濃墨重彩的色調。一座座難以克服的科學珠峰,正翹首企盼著一個又一個來自中國的身影,堅持不懈地向上,向上。在不久的.未來,這個重擔便將落到你我的肩上,那么,你準備好了嗎?
很多人喜歡把中國比作步履蹣跚、飽經風霜的老人,但我更想把這個崛起的民族比作與我們一樣的少年,一樣朝氣蓬勃、漸漸成熟的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一個人,美好的時光總像花期般彌足珍貴,從含苞,到凋謝,綻放只有一次,年少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改變過往,卻可以充分地利用少年的時光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精彩絕倫,充實不已;有的人卻一輩子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與其在老年時懊悔“黑發不知勤學早”,不如現在就為自己、為祖國從每一件小事起認真努力,為迎接眼前一座座科學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
航天精神心得 17
振奮人心的消息相繼傳來!截至12月2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著陸器組合已成功月面軟著陸,并開始了最關鍵的“挖土”任務。屆時,著陸器將帶著我們對外星球的向往,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并采集2kg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標志著整個人類向未知宇宙的探索又更近了一步。
在感到振奮的同時,也許很多朋友更多的是好奇:嫦娥五號到底是什么?她是如何實現目標的?又要完成什么樣的研究?這里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說起嫦娥五號就不得不提嫦娥一~四號,畢竟這四代前輩為小五的成功運轉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經驗。
我國探月工程是按照“繞、落、回”的計劃執行的。“繞”即實現衛星在月球自轉軌道繞月巡航;“落”即能夠著陸到月球表面;“回”即能夠著陸到月球表面,并在采集樣本后返回地球。
嫦娥一號和二號實現了“繞”。
嫦娥一號,是一顆“繞月”人造衛星,在月球自轉軌道上繞月飛行,遠距離觀察月球;
嫦娥二號,是一顆升級版的一號;
嫦娥三號和四號實現了“落”。
嫦娥三號,就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微博知名“大V”——玉兔號月球車,小玉兔搭載了探月工程的首個月球“著陸器”,實現了月面軟著陸和巡航研究;
嫦娥四號,是升級版的三號,由玉兔二號、月面著陸器、鵲橋中繼衛星三個部分組成,比三號多了一個用于從月球背面向地球傳遞信號的鵲橋衛星。等于小玉兔帶著“手機”登上了月球,和地球老家聯系更方便啦!
嫦娥五號,既是我們對第三步“回”的初步嘗試。
比起三號和四號,嫦娥五號的結構總體上“胖”了一倍,因為除了要把“小玉兔”送上月球外,在“小玉兔”完成任務后,還得把“小玉兔”采集到的月壤樣本帶地球老家。送去的時候,和三號四號一樣,需要一個月球著陸器;回來的時候則額外還需一個上升器+一個返回器。
所以,剛剛發射升空,還在奔向月球的嫦娥五號,看起來就像一個長長的冰糖葫蘆。
當嫦娥五號到達繞月軌道并調整穩定后。這個長長的冰糖葫蘆就會從中間分成2部分:負責著陸采樣的“上升器”乘坐“著陸器”降落到月球表面收集土壤樣本;負責帶大家回家的“返回器”坐在“軌道器”中繼續繞月巡航,等待“上升器”完成任務。
“上升器”乘坐“著陸器”落到月球表面后,會自動駛出“著陸器”平臺,到月球表面完成樣本采集等一系列科研任務。完成任務后,回到著陸器平臺,通過自身攜帶的“推進器”返回繞月軌道,與等待中的“返回器”對接,將樣本交接給“返回器”。
最后“返回器”搭載“軌道器”歷經38萬公里的太空旅行返回地球。
通過網絡信息我們都知道,嫦娥五號登月的主要目的是帶回一份2kg的`月球土壤樣本。那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挖土”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實“挖土”只是嫦娥五號探月的表面目的。在這個平凡的表面下隱藏著很多能夠促進人類科技的深層次的研究。
首先從發射到回收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系統的大框架科學研究,如果將整個發射過程當成一次科學實驗。這個實驗包含了:力學、熱學、電性能、大系統對接、著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全尺寸羽流導流試驗、全自動采樣封裝試驗、全自動交會對接和樣本轉移試驗、返回器綜合空投試驗、氣動力設計驗證試驗、氣動熱防護試驗等等數十個涉及各類物理學模塊的前沿研究。
就拿“全尺寸羽流導流試驗”來說。“羽流”是一種十分不確定的分子流體運動狀態,它描述的是兩種密度相近的不同介質,其中一種在另一種中自由擴散的方式。比如:吸煙人吐出的香煙煙塵在空氣中的移動方式;點燃柴火后產生的火焰在空氣中的形態模式……
其中,火箭發動機尾部噴射出的尾焰在空氣中的運動方式也是羽流的一種。
通過“羽流導流”試驗,可以進一步觀察和積累羽流的產生、形態變化、擴散模式等,然后通過預設好的的理論模型,對羽流增加外部干擾進行“導流”,使其在限定的數學模式內運轉,讓不可控的羽流變得可控。這樣就能讓火箭發動機的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
而且這些試驗數據還能提供給其他社會應用進行參考。比如:森林防火。前幾年的加州大火,一夜間毀滅了一個小鎮,如果人類擁有成熟的“火羽流”模型,就能通過人為干預“火羽流”的動向,大范圍阻隔火蔓延,達到更好的滅火效果,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傷。
好了,關于嫦娥五號的科普就到這里了。
每一項科學突破都能帶來數個世紀的文明進步,每一個新的科學理論都能促使整個文明從思想到物質上的蛻變。嫦娥五號遠奔38萬公里挖土,代表華夏人走出我們完整訪問外星球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挑戰在等著“五號寶寶”,讓我們一起祝她一帆風順!
【航天精神心得】相關文章:
弘揚航天精神心得體會12-28
發揚航天精神作文(精選23篇)04-24
學習航天精神 推動農機工作12-08
贊美航天精神不怕吃苦的說說收藏10-21
航天精神作文600字(通用8篇)05-11
試論航天精神體系(上)論文(通用6篇)04-24
航天員的奮斗精神作文(通用23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