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心得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階段,作為語文教師要抓住機會引導孩子進行有目的的語言訓練。閱讀教學中蘊藏著豐富的說寫訓練點,利用好這些訓練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陶冶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情操。我在教學《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時就及時抓住孩子們的說話情緒,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了說寫練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個孩子們早就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英明的國王為了挑選一位未來的國王,發給孩子們一些花籽讓他們去種。三個月后這些孩子們帶著自己的成果來了。一群手捧鮮花的孩子讓國王愁眉不展,而一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卻讓他開心不已。原因是這些花籽都是煮過的。因為誠實,國王選中了那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為未來的國王。故事情節淺顯,富有兒童情趣,學生們喜歡聽、愿意學,很容易與孩子的情感世界產生共鳴。
在教學時,我不斷地引導學生自讀、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在讀中去體會、領悟誠實的可貴。這時我問孩子們:“假如你就是那位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說:“高興唄!”
“想一想三個月前,你看著親手中下去的種子沒能發芽,心情怎樣?” 我不失時機地問。
“焦急!”
“難受!”
“怪自己沒有好好地照管”
一陣七嘴八舌的發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我用眼神示意他們安靜。這時卻沒人能感受到,因為他們正在體驗從失敗到成功的復雜情緒。有的孩子還拿起書本再次閱讀。無序的討論延時了5分鐘。我也有意識的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親近”文本。我看時機基本趨于成熟,便對孩子們說:“假如,現在你就是那位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你會怎么把這件事情有頭有尾的將給別人聽聽呢!讓我們先在小組內討論說一說,然后請小組的代表發言。”
沒想到,孩子們有的竟然使用了“選中國王-回憶發放花籽-種下花籽-盼望發芽、開花-失望地參加獻花”的倒敘結構。有的孩子則用了“發放花籽-種花-盼望花籽發芽、開花-失望地獻花-因誠實被選為國王”的順序說法。既然能說,寫也就不成問題。于是在孩子們“尖尖角”的寫話本上,又多了一篇生動有趣的習作《假如我就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通過以第一人稱的說寫訓練,既加深了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更使學生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智能。我相信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當中,“誠實”二字也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記憶當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01-21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設計02-10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12-0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06-05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03-14
有關《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教學反思10-0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教學反思范文10-08
課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12-03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語文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