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醫院重癥醫學科進修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1-09-09 12:21:17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醫院重癥醫學科進修的心得體會

  長治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李俊:從一滴水中看見太陽,從一片葉子感知春天。王楊周進修歸來,從協和帶回來一滴水和一片葉子。

醫院重癥醫學科進修的心得體會

  就"救死扶傷,勤業敬業,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雪芳精神與"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在內涵及本質上沒有區別。但協和人對待責任的選擇和對待細節的態度,卻不能不引發我們深深的思考。

  醫院有大小,但面對的是同樣的生命,我們承擔著同樣的責任。將病人的血壓維持在140-150/60-80mmHg,從生命指標上看沒錯,但協和精神讓他們選擇了提高10mmHg,進而拯救了患者的生命。責任從對生命的生理指標達到了對生命本質責任的高度。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協和人開始思考,什么決定細節?他們的回答是:態度!由此,我們應該得到深刻啟迪:把雪芳精神從宏觀的理論具體化、實踐化,取決于我們的職業態度和人生態度。作為醫生,與其說是一種職業選擇,更是一種人生選擇。職業有節假日,有上下班,但生命的鐘擺卻不能停歇。因此,醫生的生命里有了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命讓醫生的生命有了高于其他人的意義。于是協和人說:"救活一個生命就有這樣的成就,生活中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你曾經救活了一個人,你的心情就好了".協和人突破了上下班的規定,不是遲到早退,而是提前或延遲,奉獻了自己的節假日。王楊周問為什么?他們回答:我們都去問病人,這是所有問題的起點和終點。

  我的結論是:因為協和精神,已經融入協和人的血液和生命,協和人在醫生這個當今"高危"的職業中,成就了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貴人生。——王楊周從協和帶回的這片葉子和這滴水,反映的宏大主題,帶給我們的是深刻的啟迪和思考,值得全院干部職工為她"點贊"!

  赴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的契機是 20XX年一個危重病例的專家會診。一個車禍導致肋骨骨折、腹部閉合傷的病人,住院期間突發呼吸困難、循環衰竭轉入我所在的長治市人民醫院ICU,我科迅速診斷為張力性氣胸并積極搶救,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之后一周,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及臟器功能均趨于穩定的同時,其腎功能卻在進行性惡化,與腹部閉合傷有關?經腹部B超、CT等檢查及普外科會診,迅速排除了這一可能性。那么,是突發張力性氣胸時的缺血缺氧導致的后果?由于搶救及時,患者缺氧及低血壓時間并不長,之后各項生命體征都維持于正常水平。腎損傷為什么沒有糾正?醫源性?因為入科患者就存在急性腎損傷,并沒有使用腎損傷的藥物。

  再惡化下去就需要使用腎替代治療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我院請到了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的王小亭副教授會診。匯報病例后王老師親自向病人詳細詢問了病史,對搶救關鍵時間段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搶救措施的核實,精確到了分鐘,同時做了幾項令我們不解的化驗,借了超聲機親自在患者身上幾個擺弄,測得幾個我院超聲科并未常規開展的數值,得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醫源性,我們的血壓目標不合理。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平時沒有規律服藥及監測,所以我們將血壓維持在了略高于正常的140-150/60-80mmHg,會診意見居然是讓我們將血壓再提高10mmHg,我不理解,但還是照做了。回北京后,王老師依然每日來電詢問患者的病情,追問"上腔靜脈氧飽和度"等"奇怪"的指標。盡管不解,但患者的腎功能次日就開始好轉,不到一周就恢復正常,轉出了ICU,最終痊愈。王小亭老師的嚴謹令我感動,結論讓我不解,卻又是不爭的正確,臨床醫生要自己做超聲,那諸多"奇怪"的指標又說明了什么?……太多的不解堅定了我到協和醫院進修的決心。20XX年10月終于成行。這一年的經歷,打開了我醫學生涯的另一扇門,而我如初生的嬰兒,滿眼都是驚喜。

  北京協和醫院,擁有內分泌、風濕免疫、婦產科等諸多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擁有林巧稚、張孝騫、陳德昌教授等多個醫學領域的奠基人,百年來始終在中國醫學界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重癥醫學是現代醫學的一門新興學科,是醫學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陳德昌教授于1982年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加強醫療病房,將重癥醫學較早地、系統地介紹到中國,成為中國重癥醫學最重要的奠基者和開拓者。而北京協和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則是中國最重要的重癥醫學中心之一。從入科第一天,我們就被協和以 "嚴謹、求精、勤奮、奉獻" 的精神嚴格要求著。

  協和精神最先給了我下馬威的是其勤奮與奉獻。科室每日7:50交班,作為學生,第一天我趕在7:30匆匆走進病房,想要提前熟悉一下病人,然而,協和本院的住院醫已經詳細檢查了所有病人,記錄了檢驗檢查結果,帶組教授們也已經查完了重點病人,正在討論些什么,我有點懵……然后慢慢習慣,協和人的一天并不是從所謂上班時間開始的。而每日早晨、下午兩次主治醫師查房,上午的教授查房,午間的帶教培訓,下午的文獻討論,下班后的科研數據采集,始終貫穿于診治病人的過程當中,風雨無阻,教授們即使到各地開會、會診也不能耽誤病房的診療和學習。起初的兩個月,年紀輕輕的我就像臺老舊的機器,始終處于腰酸背痛兩眼酸澀腦袋發昏的邊緣,一旦坐下,分分鐘就能睡著,待到身體適應了協和生活,始終緊繃的神經仍然讓我每日下班后都有如一灘爛泥一般,而協和的老師們,則開始了文獻查閱、科研數據采集和分析、會議及教學課件整理等工作……更不必說所有醫師都已習慣的24小時×7天×365天的待機狀態,以及協和的總住院醫師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日的魔鬼式訓練。帶教老師偶爾交給我一篇文獻討論,就讓我熬夜三四天做翻譯、查資料,做成課件不過十余分鐘的內容。做科研助手時的近距離接觸,我看到每位醫師桌面除了電腦、文獻,只有各式各樣的茶和咖啡點綴其中,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可樂可以提神……終于發現他們也不是超人,更想知道他們的生活是靠什么支持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繼續下去的,崔娜醫生在《生命緣》中給了我答案:"救活一個病人就是這樣有成就,能讓你在未來一年的時間里,哪怕碰到很多很多糟糕的事情,一想到他,你的心情就好了".劉大為主任在查房時也給了我答案:"為什么?為什么?那么多為什么,不是你問我,也不是我問你,我們都要問病人,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所有問題的起點和終點".至今我對他們的工作方式仍然充滿敬畏,病人至上的原則也扎根在心底。

  協和醫院的ICU擁有一流的監護系統;PB、Drager、Maquet等各種類型功能配置齊全的頂級呼吸機;Braun、Alaris等各種微量泵、輸液泵以及輸液管理系統;可常規進行肺動脈導管、PiCCO、經食道超聲心動、經胸壁超聲心動等血流動力學監測;可開展CRRT、IABP、HFOV、ECMO等先進的治療手段。然而在對我們的教學中,強調最多的卻是細節。劉大為主任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細節決定成敗,什么決定細節?態度!"嚴謹求精就是協和人的態度。在工作中,病人生命體征的采集常規是以小時為單位,遇到病情不平穩時,如血壓、心率等變化,則要求精確到實時,每一個異常的指標都必須馬上發現,必須有想法,有想法就必須有行動,每次一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要立即評估效果,來判斷是繼續目前思路治療還是改變處理方向,甚至在患者出現少尿時,等不及每小時一總結的尿量,趴到床邊一滴一滴的數尿的滴數來判斷處理的效果。一個容量過負荷導致心衰、呼衰,依賴很高條件呼吸機支持的病例,利尿效果很好,夜班經利尿、糾正電解質紊亂、同時還要保證有效循環灌注等工作,一夜間利尿達到8000ml,呼吸機支持條件迅速減低,查房時上級醫師的意見則是:"病人為什么沒能脫機?利尿8000ml?為什么不是10000ml?你知道這樣病人的脫機目標就會減慢幾小時甚至一天嗎?你知道因此之后所有的`治療進度都要推后嗎?你知道所有的治療都如你一般拖沓的話也許病人要多住院一周、一月,甚至會失去搶救的時機嗎?"夜班醫生委屈嗎?委屈,也不委屈,一代一代協和人就是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培養出來的。協和人能做到,我為什么不能?我們為什么不能?自此,每日我們都安心守在病床前觀察病人的癥狀,詳細列表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檢驗結果的動態變化,我們的處置,以及效果,在交接班以及上級醫師查房時備用。查房時,上級醫師總會提前看過病人,有時甚至能糾正我們匯報中某個數值的小失誤,有疑問時,往往立即調閱監護系統或聯系當班醫護核實,查房內容有時重點突出,有時輪廓分明,有時事無巨細,有問必答,每個病例都是我們活生生的教科書。偶爾遇到老師不能確定時,沒有遮掩,沒有架子,他們會現場查閱資料或留下討論作業,次日大家一起討論。我非常自信自己對病人的觀察,也相信自己匯報的準確性,老師們為什么總是要花時間親自看過所有原始數據?這曾讓我感到不被信任,某天,王郝老師對我們解釋:"你匯報時的所謂正常/異常指標,在這個病人身上,在經過我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分析后也許就不是正常/異常指標,每個細節都很重要,都不能放過。"我釋然了,也被嚴謹、求精的協和精神深深感動了。

  一年中許許多多的小故事令我難忘,然而最震撼的還是協和的團隊意識。一個人精力有限,也難免有惰性,難免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在看護病人的過程中,尤其值班期間,難免會更關注自己主管的病人;在科研、會議、教學方面,難免有工作量的分擔問題;在科室與科室間,難免有責任分攤、風險承擔的問題,諸如此類。但是在協和的一年,我見到的是在老師之間,互相幫忙看護病人,分析病情;在值班期間,每一個病人的進度都不能落下;在一個人任務重時,另一個主動無私地補上;在搶救病人時,瞬間沒有了病區,沒有了組別,只有誰在這一環節最精通,誰就出現在這個位置……我見到在感控方面,責任醫師不怕得罪人地制定出了"責任到人"、"獎懲分明"的制度,陸續制定出各種"麻煩"的制度,如重點病人的所有操作都必須醫護雙人"check",從意識到行動上提醒所有醫護人員無菌操作、手衛生的重要性;如中心靜脈穿刺時限制病房人數,全身鋪單,操作范圍鋪雙層以上無菌單;如感控小組每日交班提醒大家重點病人易感因素,護理要點;如每一例院內感染必須在每周的例會中討論原因,制定改進措施,推廣實施,甚至提醒其他科室做相應改進……這些無疑增加了每個人的工作量,然而沒有人抱怨,反而積極配合,分析不足,提供改進思路,結果是院內感染率被控制在極低的水平,病人的安全多了一重保障。我見到值班醫師了解科室內所有病人都如自己主管的病人一樣細致,所有病人推進的檢查治療手段都可以以最快速度完成,所有病人病情變化和調整都有明確的分析和責任人,下班時或假期,我可以放心的埋頭苦睡,在微信群詢問病人狀況時,總有當班或剛下班的醫師可以詳盡回復;我見到在需要多科配合處理的病人中,沒有人推諉,疑難危重高風險病例自己沒有把握時,總會有更高一級醫師站出來,總會有其他兄弟科室的醫師伸出援手;我見到在進修醫師的周末沙龍,總有本院的帶教老師犧牲個人的休息時間為我們答疑解惑,或就某個小專題進行講座,沒有人藏著掖著,沒有人笑話我們的問題幼稚;我見到在文獻討論時、教授查房時,前一刻還嘻嘻哈哈的老師們往往會就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火花四濺,但是討論一結束,或有一個大多數人的共識達成時,執行力可以不需要有絲毫懷疑。我看到的是一個大家庭,有家長有孩子,有兄弟有姐妹,互相分擔,互相包容,互相提醒,互相激勵。

  都說協和有三寶:教授、病案、圖書館。然而在我的心中,協和精神才是真正的寶,是協和百年不衰的生命源泉,他培養出一代代協和人,激勵他們創建出今天的協和,傳承了醫療技術、經驗、臨床思維過程的積累,也豐富和繼承了協和精神,代代相傳。陳德昌教授告訴我們:面對醫學新挑戰,我們不能囿于"今日之真理",創新思維的步子永遠不能停歇。如此,突破可能就在下一個站臺等著我們。

  能有一整年的時間融入這樣的大家庭,我是幸運的。這一年,我擁有了取之不盡的學習資源,每天、每時、每刻都有的各種查房,各種教學、講座,各種會議、論壇,免費的數據庫和文獻檢索系統,更有活生生的有問必答的"老師團".在老師們身體力行的教導下,我對醫學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重癥醫學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當初那些奇奇怪怪的指標成為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共抗病魔;對各種高大上的機器設備、監測手段、治療手段部分熟練掌握,部分有了初步了解;對嚴謹的科研過程初窺門徑。一年間,有些惰怠的我,逐漸跟上協和的節奏,從"見習生"成為"副班"開始管理病人,又經考核升至"主班"帶著"副班"管理更多病人,承擔更多責任,并在結業時得到"優秀進修生"的鼓勵,這是協和的大家庭帶給我的巨大改變和提升。然而,更讓我刻骨銘心的卻是協和精神,病人第一、細節無止盡、創新無邊界,我將他們深深刻在了心上。

  今天,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協和,帶著學到的一點學習的方法,帶著更多待解的難題,帶著協和人的精神回了家鄉,回到了我的工作單位,希望可以一起走到我們自己的下一個站臺,鑄起捍衛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醫院重癥醫學科進修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進修有感03-02

醫院進修心得體會03-15

重癥醫學科自我鑒定03-05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體會08-21

醫院進修心得08-16

重癥醫學科護士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04-01

重癥醫學科疫情防控總結01-30

醫院進修總結范文06-13

醫院護士進修總結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