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4-03-15 11:30:10 禧雯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初中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嘗試。地理科目的新課程改革從教材、課程標準、教學評價機制、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變。經過了為期兩天的培訓,對于初中地理新課改有了些許心得和體會,也發現了新課改的一些不足之處。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1

  在這學期的頂崗實習期間,作為一名八年級的地理教師,我認真學習了初中新《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新《課標》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要求。首先,新《課標》在地理課程目標定位上有了變化,定位于“使學生具有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地理課程所追求的培養地理學科專家那樣去確定目標,這是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升華的本質特征。其次,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的內容升華本質表現為:關注學生生活發展及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內容。第三,地理教育從實踐層面看,在新《課標》中從三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得以升華,其升華本質顯得地理教育越加具活力和魅力。地理新《課標》對我們的要求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

  一、對于教材新的感受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教會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終身有用的地理。新課標地理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學習出發,構建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學科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課程。他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聯系生活,感悟知識。展開一個地理知識內容,首先考慮學生的生活情境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地理。并應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知識解決大問題。新課程標準還特別注重要使學生具有初步地理素養,愛國意識,全球性認識,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構建開放式地理教育。

  二、對于開放式課堂結構的學習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封閉的課堂是學生活動的唯一陣地,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教師預先設計的程序之中,缺乏自主性、積極性,因而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新地理課程理念要求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主張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和價值,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特征,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法,開放課堂,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主動、深入學習地理問題的機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中獲得有用的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鍛練動手、動腦能力,初步獲得了人生的體驗,學得了繼續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學會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這些無疑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三、對于新師生關系感悟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在課堂是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教科書中的知識,教師的講授就是權威的結論,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慢慢地“消化”,師生之間缺乏合作、互動,相互交流,師生關系是一種明顯的不平等關系。

  地理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從而獲得發展的過程,認識活動的承擔者是學生,而初中學生往往具有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的心理特征,往往不能全面評價自己和別人,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合作意識,要“擺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達到新課程強調的師生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互教互學的境界,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以實現教育“雙贏”。課堂上,以微笑對待每一位學生,允許他們提出任何質疑,哪怕是幼稚可笑的問題,以大海一樣的胸懷接納每一位學生的“邪端異說”,以朋友的身份對待他們的“錯誤”。讓學生在寬容、輕松的環境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總之,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勵,一次機會,多給一點關愛,師生間應該建立起平等、親切、和諧的關系。

  四、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地理老師應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課程是教學的載體,是教學存在的依據。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以及實施課程必要而直接的條件。課程需要良好的課程資源來支撐,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而言。因此,新課程強調要積極并合理地利用學習校內外各種地理課程資源,使其為教學服務,提升教學質量。人們常常誤以為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編寫教材、開發課程資源是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就是搬教參、教科書。這樣教師就成了教科書的機械執行者,也就喪失了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力。

  就地理課程而言,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物質和條件的總稱。地理學科所具的物質,使其擁有極其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環境、地理教學設備設施、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這些來自課內外各方面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對教學是大有裨益的。可見,地理教師要承擔起課程資源開發者的角色,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另外,新課程對地理教師還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師只有通過不斷深入地學習,提升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2

  新課標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把學生學習地理從死記硬背和滿堂灌中解放出來,從而地理教學首先體現了教育的功能,關注人的素質的提升和人的發展。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理解和研討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設計教學:

  一、創設感性導入

  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新課開始前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展示感性材料,如:動畫,視頻等,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二、將實際生活融入教學

  感性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隨后的教學活動難免要涉及教材知識,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抵觸或逆反的心情,在教學中盡量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融入課堂,利用地理知識解決,這樣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課堂才能真的活躍,效率才會高,學生也不會感到累。

  三、將知識點進行升華,讓學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1.可以設計一些分歧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例如教材關于北京古城的保護與現代城市的建設之間存在的分歧。

  2.假設性問題的提出;如中東地區的石油豐富,但是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資源,如果石油枯竭之后如何發展?這樣設計可以引入資源的保護,合理利用,新能源的開發,自然也就理解了可持續發展。

  四、教師必須寫好反思

  在平時的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是珍貴的案例,寫好教學反思能夠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自身。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3

  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地理教學新理念的指導下,我認真踐行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收獲了一些淺顯的認識。

  一、運用新理念,實施新課程

  國家新頒布的《地理課程標準》開篇指出:“地理課程的設置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學習對生活又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不難看出,這一理念提出的目的是“改變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教學從單純注重知識的傳授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的方向轉變,從而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在實施地理新課程中,必須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成為“開放式地理課程”的一部分,正確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發現問題、積極探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養成關心社會生活的態度”,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及終身學習打下必要的技能和基礎。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處理地理新課程和現實生活關系時,常注意其間的密切聯系。例如,在“經緯網”教學中,就以學生看電影、找座位的生活經驗來安排教學活動,可讓學生憑電影票上的“幾排”、“幾座”次序,找到自己的座位,借助于這個實例,學習用經線、緯線的交叉點來確定地理位置的方法。當地理知識融入生活情景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很容易突破“經緯網定位”這一難點。

  再如教學“氣候的變化”時,提前布置學生每晚收看電視天氣預報,學習播音員怎樣由衛星云圖預報天氣,分小組討論如何合理安排農事、調整出行計劃,感知氣溫和降水變化對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例,能讓學生認識到:很多地理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地理背景有著密切聯系,從而感到學習地理知識對自己的生活的確有用。在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中,學生獲取了新知識,形成了新經驗,拓寬了他們的地理學習空間。同樣,教學“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時,針對各地農民焚燒秸稈的做法,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農民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對本地空氣質量造成什么影響?如果自己經過這片田地時,你的感受是什么?在田地里燒秸稈會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危害有哪些?進而思考討論有效利用秸稈的方法和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大氣粉塵的措施。在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中,學生獲取了新知識,形成了新經驗,拓寬了他們的地理學習空間。

  二、廢棄舊理念,改變學習方式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要求地理教學應從有利于學生“生活再現”和“終身發展”入手,建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原有角色,從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研究者、開發者,在民主教學氛圍中,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形成互動交流的學習過程,擺脫過去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機會,為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滿懷興致的自主學習;在分享經驗的同時進行有序的合作學習;在體驗地理知識的生成過程中,養成具有創新精神的探究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思維能力。使寬松的課堂環境、和諧的師生關系、充滿生活氣息的地理課程,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可持續成長的沃土。

  具體在組織教學上,充分利用教材中“活動”欄目的文字、圖片、圖表、圖像系統以及質疑性的問題,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讓學生真正“活”起來、“動”起來。使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在“合作”中、在“做”中得到充分發展,并在“參與”中得到快樂和滿足。例如,學習“地球和地圖”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乒乓球制作簡易的地球模型、用橡皮泥制作地形模型;動手繪制校園或教室的平面圖、世界各大洲輪廓圖;動手拼補中國政區圖和大洲分布圖。其他活動還有:與學生一起討論保護“四合院”、“窯洞”等特色民居的方法;調查家庭生活條件在近二三十年來的變化;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農民、開發商、政府人員、環保人士,來探討“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有時引導學生走進本村、本社區調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特點,并能以地理小論文的形式發表自己對人口問題的看法。此外,教師可要求學生編輯地理專題知識墻報、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無不是讓學生走進自己的生活實際,自主體驗,參與實踐。這樣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又體現出探究的樂趣。只有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生的地理視野,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滿足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

  三、善用評價制,促學生發展

  新課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因此實施新課程中應有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如提倡使用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和情景測驗等。一段激勵性的話語、一個豎起的拇指、一種會意的微笑都是我們常用的評價方法。教師要以寬容博大的心胸,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更要樹立每個學生都能成功的信念。“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以考分論英雄,讓“丑小鴨”在不久的將來,都能成為美麗的“白天鵝”

  “地理學習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以及學習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在教學活動中,筆者為激活學生思維,經常創設開放性問題,模擬現實生活情景,加強地理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引導學生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結合每年的“環境日”“氣象日”“地球日”“人口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家庭采訪、實地觀測等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寫下來,以此評價學生參與探索活動能力、評價學生對科學方法的掌握狀況。再如學習“陸地和海洋”一節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了大西洋兩岸的陸地輪廓很吻合這一特點,以此來評價學生觀察、分析、合作、交流的優良品質;還可通過對大陸形狀“北寬南窄”,像倒立三角形的探討、推測,去評價學生想象、猜測的科學探索能力;而由魏格納創建的“大陸漂移說”的過程,又可評價學生對科學知識獲得的艱辛歷程,有個良好的認識,進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師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保護他們求知發問的勇氣和興趣,多鼓勵少指責,淡化不足,適時適度的進行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在學習中取得進步和成績,并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逐步成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主體驗”,“給學生問題,讓學生自主找答案”,“給學生活動空間,促進學生發展”。總之,新的課改實踐呼喚新的教學思路對策,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會在課改實踐中逐步升華與完善。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4

  多年以來,初中地理教育教學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學生地理學習水平處在低谷狀態。特別是地理教學質量不令人滿意,經過多年來的地理課堂教學,特別是一年多來,在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中,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緯度、計算實地距離、判斷方位和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差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的公民意識。就目前來說,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中還是處于“小兒科”、“皮膚科”的地位。初中學生往往剛接觸地理學科積極性還比較高,但越往后,特別是進到八年級時,地理學科在學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現了地理課的“廬山真面目”,絕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不重視。而多年的地理學科的教學使我也體會到,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及《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指導下,以新課標,新環境,高要求進行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課堂教育教學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改革:

  一、在地理教學中應加強“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專業地理的科任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和記憶,缺乏地理情趣。非專業地理的兼課教師更拘泥于課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專業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和強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生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

  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境的氣氛。

  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發揚“民主”。

  二、在地理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

  現在的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并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絡“課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布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的“教學民主”。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在講我國的河流——“黃河”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如何治理?”的問題,學生圍繞著問題的提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我在八年級(1)班上課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有一男生舉手發言,一本正經地提出將黃河“幾”字形拉直,從甘肅的蘭州到河南的洛陽挖一條運河,使黃河上游的水少走彎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中,我也同樣聽到這樣的教學情景,也有學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學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課教師的意料。但教師沒有指責、嘲笑,也沒有回避,而是允許學生繼續發言。在表揚有大膽的學生的設想的同時,教師話鋒一轉: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學住在這“幾”字形地區,是否同意他的建議,為什么? 由此全班同學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共鳴,課堂討論既活躍、又深入,對師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地圖化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

  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學好地圖,并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對地圖的學習和運用則顯得比較薄弱,關鍵在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懂得地理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如此,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個人,不管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圖的幫助,這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此外,學習中也需要地圖。大家都知道,地理學習的主要對象之一就是地圖,而其它學科的學習也需要地圖的幫助。如歷史就離不開地圖和地理知識,語文、體育、美術、外語、數學等課都要有地圖知識,才能學好,事實上所有的`學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開。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是離不開地圖這個必備的工具的。

  所以,在地理教學中牽涉的各種各樣的示意圖、景觀圖、統計圖表等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平時讀書過程中加強對這些圖像的了解,掌握判讀方法。地圖教學能力也是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的主要標志。地圖能力包括觀察、記憶、想象、演繹、分析、比較、判斷等綜合能力,這也是最具有地理學科特點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對地理教師的地圖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如果地理教師本身缺乏地圖能力和地圖教學能力,很難成為一位好的地理教師,也就是說,不懂地理的教師。而一些地理教師不愿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實質是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表現。目前在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現象,恰恰與地理教師不重視提高自己的地圖教學能力有關。所以,地理教師還要努力學習和運用電子地圖等新的地理的教學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勢下的地理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5

  初中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嘗試。地理科目的新課程改革從教材、課程標準、教學評價機制、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變。經過了為期兩天的培訓,對于初中地理新課改有了些許心得和體會,也發現了新課改的一些不足之處。

  一、教材的改變與教輔材料的落后

  (一)教材的改變

  今年初一地理教材與往年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取消了課本中對于重點內容的總結

  新教材中已經取消了舊版本中各個章節重點內容的文字表述。在舊教材中,較易把握,而在新教材中,則需要學生自己去歸納和總結。

  這個改變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冒險的嘗試,其目的應該是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和歸納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的自主學習去總結本課的重點內容。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現在的學生不論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課堂的領悟能力、學習基礎來看都無法達到新教材設計的初衷,再加之高地理的學科地位,這種改變反而加重了教師以及學生在課堂教學上的負擔。

  2、取消了一些基本知識的鋪墊

  在舊教材中,每個章節的第一節課文都會對本單元所要用到的基礎知識先進行學習,再引出更深層次的內容,做到循序漸進,由簡而難,例如:舊教材《世界的海陸分布》中的比較。 新教材中則取消了這些基礎知識的鋪墊,這種內容上難度的突然增加使得學生無法適應學習這么抽象的內容,他們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補充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才能夠較好地理解并掌握,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量和學生課堂的學習量。

  3、案例、活動的增加

  相對于舊教材而言,案例和活動的大量添加則是一個創新之處。新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直觀、生動。另外,個別活動的問題設計不科學,有些問法太簡單。

  (二)練習與課改的不同步

  任何一次教學改革都必須有相應的輔助措施,這次進行的新課改對于教材的改變只能說差強人意,但是練習和配套的地理圖冊則沒有任何的`改變。其中所采用到的圖片、例題可以說和往年沒有不同,沒有體現出新課改的精神,問法還是老一套。因此,沒有一套與新課改相匹配的習題,使得教師在課后的知識鞏固手段上更加捉襟見肘。

  二、教學評價機制的改變

  傳統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評價機制是以考試分數為主要依據,而新課改則改變了這種模式。新課程改革中,對于學生的評定引入了大學的學分模式,除了以卷面測試來評定學生外,還加入了學習過程評價。學習過程評價是根據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平時作業(完成質量)、探究活動、平時測試(進步程度)等確定分數,最終由學習過程評價和模塊考試兩者分數之和來確定學分。

  應該說,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的評價更多地集中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也就是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培養,相對于以前的傳統評價模式更科學、更全面;而且學分制的提出,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今年是海南省再次實行新課改的第一年,各個學校都在實施和探索中,但是每個教師心中都有一個指揮棒,那就是初中地理會考。只有初中地理會考的.改革,才能很好的解放學生和一線教師,才能更好的執行新課改,在會考制度不變的情況之下,新課改也是很難進行下去。

  三、教學方法的改變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基本上課堂屬于滿堂灌。而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更強調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通過教師的逐步啟發,結合課本案例,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獲得知識。

  其出發點,無疑是很好的,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是很高:

  1、學生必須要有充分的知識積累;

  2、要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3、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廣、渠道多。

  而從實際情況看,能符合上述條件的學生是鳳毛麟角,一些重點中學的學生也許能夠達到要求,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中學來說是不切合實際的。

  以上是我對于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初中地理新課改的一些想法,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不妥之處,請指正!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6

  今年開始的初中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嘗試。地理科目的新課程改革從教材、課程標準、教學評價機制、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變。經過暑假對新課標的研讀,使我感觸頗多,特別是聆聽有關專家對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詳細說明,使我對新一輪初中地理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受益良多。以下幾點是我對地理新課標的學習體會:

  一、地理新課標更切合初中學生心理和生活需要

  新課程內從學生社會需要、學生發展的角度去選取內容。更切合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相關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社會,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地理學習更利于自身的發展。

  二、地理新課標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新課標從側重教學結果轉向側重教學過程,教師要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以組織者的身份來參與學生的學習,改變以前的灌輸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學,引導學生分析知識形成的過程等,也就是課堂以學生為主,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中去。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感悟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感性導入

  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新課開始前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展示感性材料,如:動畫,視頻等,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2、將實際生活融入教學

  感性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隨后的教學活動難免要涉及教材知識,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抵觸或逆反的心情,在教學中盡量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融入課堂,利用地理知識解決,這樣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課堂才能真的活躍,效率才會高,學生也不會感到累,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存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將知識點進行升華,讓學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可以設計一些分歧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例如教材關于北京古城的保護與現代城市的建設之間存在的分歧。

  假設性問題的提出;如中東地區的石油豐富,但是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資源,如果石油枯竭之后如何發展?這樣設計可以引入資源的保護,合理利用,新能源的開發,自然也就理解了可持續發展。

  4、教師必須寫好反思

  在平時的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是珍貴的案例,寫好教學反思能夠積累經驗,不斷提升自身。

  三、地理新課標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地理新課程倡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特征的學習方式。要做到這點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題材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別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更能使學生學會學習,體現自我價值。

  總之,地理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努力更新觀念認真去研讀地理新課程標準,用心去教學,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更多、更廣泛、更容易地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7

  本人,由于工作在農村邊遠初中,沒有更好地了解現在教育的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的情況,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

  一、加強合作學習,注重情景教學

  新課改倡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學習,懂得合作。對于學生,伙伴之間通過傾聽、分享、交流、互助與反思,使每個人都可以從同伴那里獲得信息和啟示,進而豐富個體的情感和認識,促進學生順利地自我構建知識和創造知識。但要注意合作學習的誤區,合作學習不能簡單的停留。

  二、教材的分析與運用,為教師們分析了教材,同時還教給了運用方法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人們對教學模式的研究越來越重視,面對著層出不窮的模式,許多人也隨波逐流,失去了自我。然而,要做好教學工作,只擁有教學模式還遠遠不夠。教學模式只不過是一個框架,就好像是一個人的骨架,只有把教學模式充分應用到教學中,讓其指導教學,教學模式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確實推進素質教育,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初中地理教學設計與有效教學,從地位與功能到設計與實施為我們做了具體的講解,再通過各種案例做了現場教學指導

  各位專家在分析教學過程中都明確指出學習要拓展,注重和生活中的現象相結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熱點即關注生活。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是地理課的一大重要特征,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例,補充生活中的地理,采取聯系實際的方法,能更好的增加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認識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

  四、探究型初中地理教學內容選擇與實施:從理論依據到教學目標再到實施步驟,并結合相應的課堂實錄和活動評價做了很好的詮釋

  各位專家強調:實現高效課堂給眾多老師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現在我們推行的模式,就是以構建高效課堂為重點。高效課堂就是要擺脫以前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時間、主動權、思考的空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只要起到主導的作用就可以了。

  五、區域地理教學策略與課程資源開發

  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使得教學雙邊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教師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內容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善于思考、積極參與,并善于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使其能力不斷發展。

  六、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除了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還注重對學生課前預習能力和家里學習作業能力的培養。教給他們自學的方法,引導他們怎樣進行課前預習,把遇到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探討,提高學習效率,使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1、培訓期間這些課程的設置,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專家講解,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課程標準規定,初中地理的目標是通過七、八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通過這次培訓,彌補了我們在課標認識、使用方面的缺口。今后我校初中地理教研思路:1、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鼓勵個性發展。在地理學科教學知識時根據地理的學科特點,教師通過自己的科學邏輯思維,把地理的科學事實、專業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認知邏輯。

  2、拓展視野,多多學習,要求進步,努力上“好”課。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要求,總體而言如果這一堂課,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一點變化,向好的方向變化,那么說明這節課是成功的。怎么看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變化?就是通過拓展訓練,看學生的知識的遷移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所以努力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化解課改下的困惑和煩惱,在以后的教學中將所學的理論不斷實踐,不斷提高。實現高效課堂,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為學生做的更好點。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8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在新課標中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把學生學習地理從死記硬背和滿堂灌中解放出來,目前新課標的改革,無論從改革的理念上,方向上,以及其具體的要求上,都很貼近時代的脈搏,把培養人的核心素養及價值觀的導向作為地理課標目標的理念,加強地球學科、空間科學、海洋科學和國家安全教育,并突出義務教育學段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征,是真正關注人的素質提升和尊重人的發展。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理解得出了以下幾點心得:

  一、夯實基礎——空間感知

  新課標從空間尺度的視角引導學生逐步認識人類地球家園,從太空→地球→地面→世界→中國由遠到近的認識邏輯,將學科知識邏輯與學生學習邏輯很好的結合。地理學科中有許多章節都或多或少涉及對空間的感知。一位法國地理學者提到對于空間感知需要把握的原則有,一是分布的原則:看空間,二是調合的原則:看個體與整體之相關——空間聯系,三是互關的原則:看要素間,人地間相互關系,四是因果的原則:看因果關系,五是演變的.原則:看地理過程。從空間看待一切是地理學的根本思想。

  二、開拓創新

  新課標中提到的“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積極開展地理戶外實踐”這就是讓學生動起來手,例如在“附錄2地理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設計參考示例”中找到了令人興奮的“學習活動設計”,“探索太空,筑夢航天”作為一個對“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延伸,可以結合我國的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幫助學生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同時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情懷,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飛天”的種子。

  三、與時俱進

  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作用。”無論是將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還是地球的演化過程,都會涉及到地理知識,這反映出地理學對科學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因此作為一線教師,除了要將地理知識準確無誤傳授給學生外,還要通過課程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9

  今年學校印發了初中地理新課標,通過學習,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課標帶來的沖擊,對新課標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初中地理課程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理念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初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于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初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二、初中地理課程重視探究,注重過程與結果評價的結合

  初中地理課程又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僅是地理課程而且是這次新一輪課程總體改革的重要理念。

  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長期以來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因而形成了“教師教課本,學生記課本,考試考課本”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結果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心理品質。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歷程”和“經歷”。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條基本理念,除了“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外,還強調“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這是因為,無論是開展野外觀察觀測、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室外實習,或者是開展做實驗、制作學具等室內操作,都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操作、練習、驗證、搜尋、思索、判斷、分析。這樣既可提高地理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初中地理課程基本理念“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三、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

  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理念“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時代性,地理課程要突出時代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包括在地理課程內容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運用和地理教學評價中,都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地理信息技術對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日益顯著。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講,基礎教育階段的地理信息技術素養教育也很緊迫。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加之其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價值,將其納入初中階段的地理課程體系,意義重大。

  四、存在的主要誤區

  1、把課標直接移植成課堂教學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是一種課程終結目標,而課堂教學目標是某節課依據課標,是為達到整個課程目標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可以簡單認為,課標是目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前提。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僅以課標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顯然無法具備明晰的行動綱領,無法彌補教材內容與課標的落差,無法調和教講授與學生活動的矛盾,更無法解決傳統經驗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沖突,困惑與迷茫自然便接踵而至。

  2、課堂教學目標表述機械套用課標結構。

  新課標將總目標從知識與技能、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我們常常不顧具體內容結構,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都按此結構進行表述和執行,機械套用,從而帶來課堂教學目標的模糊與混亂。

  五、有效解讀新課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深入解讀課標表述的內涵,明確學習結果與要求。新課標的表述中,教育術語諸如“說明”“分析”使用次數是最多的。前者需要學生搞清楚“為什么”后,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這種聯系的內涵。后者需要學生能通過分解、辨別、概括形成認知策略。從本質上講,它們預示的結果都是學生要達成的問題解決的能力。下面是我從視頻學習中節選的“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的課堂教學目標,供給大家看一下:

  (1)了解大氣是指低層大氣;

  (2)了解導致大氣受熱的直接熱源;

  (3)辨別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對大氣熱量收支的影響;

  (4)以及大氣對這些輻射的選擇性吸收;

  (5)有繪制示意圖表示大氣熱力環流的技能;

  (6)具有閱讀、分析城郊熱力環流和大氣溫室效應示意圖的技能;

  (7)并且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這些過程。

  2、正確解讀課標的目標指向!明確教材內容的功能定位。

  簡單的講,就是有些內容不是教學目的,就不需要去講授,從而人為加大難度。我們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培養出主動探究的能力。

  3、科學解讀課標內隱的學習層級,明確課堂教學順序。

  學生的各種更高一級的學習可能性隱含在比自身更低一級的學習結果之中,若要獲得某項能力,需以先前已獲得的其他一些前提能力為基礎。從這一角度講,每一個課標都內隱著促使學生形成能力與態度等的學習層級,理清了這一學習順序,教學的基本順序也就明朗了。總之,新課標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和創造的過程,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10

  認真學習了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收獲很多,感悟頗深。義務段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感受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力和適應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應對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初步能力,這將有利于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新課標在地理課程目標定位上有了變化,定位于“使學生具有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地理課程所追求的培養地理學科專家那樣去確定目標,因而,新地理課程把學生學習地理從死記硬背、教師滿堂灌中解放了出來,從而讓地理教育首先體現“教育”的功能,關注人的素質提升和人的發展,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這才是初中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升華的本質特征。

  一、對于教材有了新的感受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教會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終身有用的地理。新課標地理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學習出發,構建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學科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課程。他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聯系生活,感悟知識。展開一個地理知識內容,首先考慮學生的生活情境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地理。并應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知識解決大問題。新課程標準還特別注重要使學生具有初步地理素養,愛國意識,全球性認識,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構建開放式地理教育。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地理課程的性質。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時代賦予中學地理教育的使命。”由此可以看出,地理課并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可有可無,學好地理也并不是想象中劃劃背背就可以吃高分那樣簡單。作為地理教師,如果沒有交給學生應有的地理技能,而只讓學生死記了很多死知識,我們也一定是一個不稱職的地理老師。

  二、對目標有了新的認識按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今后的教育目標是以指向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為核心,培養學生發現、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生存能力,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初中地理課程應該具有多樣性、選擇性,以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的學習需要。倡導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意識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在學生自我發展意識基礎上的能學,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在學生掌握了一定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關注每一位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我們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角色,引導學生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極大提高他們的地理技能。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這就要求地理教學要教給學生與他們的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要教給他們地理技能,增強他們的生存能力。要使學生地理課上所學內容現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我們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他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我們教師應當與時俱進,轉變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策劃者和激勵者。教師要給學的學習活動搭建舞臺,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創造條件。我們應當讓學生在充滿探究欲望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不斷生成地理知識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我們應當放眼學生能力的培養,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使地理課堂成為學生張揚個性、施展才華的沃土。

  三、結合教材特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是看老師講得如何,關鍵看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看學生學得如何。現在學生,正值求知欲、表現欲非常旺盛的時期,在課堂上學生厭煩教師的“滿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有“說”的機會,教學參與意識非常強烈。新課標教材在知識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長的文字敘述,文字表達簡潔明了,從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上看減少了很多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加大了“活動”、“閱讀”、“思考”方面的篇幅內容,使“活動”、“思考”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教材特點,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學生創設“多說”學習情境,師生一起討論,共同完成的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識,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案例:地理學科“降水的分布”的教學。要讓地理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新地理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這就要求我們的地理課堂必須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的現實生活成為“地理課程”的一部分。我們應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積累地理技能。學生回家路上、爬坡淌河、看新聞、看天氣,看體育比賽......,處處都蘊含著地理知識。如果我們能不斷的引導學生用地理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世界,去思考世界上的風云變幻,我們何愁學生學不好地理、我們又何愁學生的地理能力上不去呢?在教學中,我們應盡量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融入課堂,利用地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堂才會充滿活力,真正高效,學生輕松學習,提高能力。新課程標準賦予我們一個諾大的開放的地理大課堂,我們應當把它充分利用好。

  四、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創新精神教材倡導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征,開展探究學習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我們地理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讓現代化教學資源助推我們的高效課堂。新課標指出:“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地理教師努力更新知識,掌握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是我們的課堂形象、直觀、高效。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如果我們能夠嫻熟運用多媒體,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就能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行動中獲取新知。

  五、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培養學生對這門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能力。

  總之,通過學習研讀新課標,使我感到耳目一新。我們將不斷領會新課標精神,讓新課標領航我們的教育教學,引領我們走進真正的高效課堂。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11

  通過緊張而充實的地理新課標培訓學習,特別是聆聽有關專家對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詳細說明,我對新一輪初中地理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受益良多。

  以下是我對地理新課標的培訓心得:

  一、地理新課標更切合初中學生心理和生活需要。

  新課程從學生社會需要、學生發展的角度去選取內容,更切合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相關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現實社會,能夠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師的指導必須與學生自主學習有機地結合。

  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課堂上活動的設計都根據學生的“學情”來設計。

  1.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捕捉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就是在地理教學中聯系生活中的問題,挖掘地理知識的生活內涵,讓地理更多地聯系實際,貼近生活。達到生活材料地理化,地理教學生活化。

  2.轉變學習方式,獲得新知。新課程同樣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對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3.發展個性,創新學習。創新意識的`發展,依托于個性的充分發展。要發展學生個性,就是要發展學生批判思維能力,使他們富于冒險心、好奇心、挑戰心、想象力等。還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問題。允許獨立從事探索活動,不排斥學生的錯誤或失敗,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吃透教材,努力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我。

  4.游戲學習,體驗新知。練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練習內容寓于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更新觀念認真去研讀地理新課程標準,用心去教學,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更多、更廣泛、更容易地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二、地理新課標從空間尺度的視角對課程內容進行組織。

  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國的順序,這和以前的課程內容有所區別,更重視與歷史、語文等學科的聯系,這樣的應用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有趣味。

  三、新課標比較注重將實際生活融入教學。

  通過教師注重提供給學生與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講解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為解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不得不去探究,去了解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最后達到對知識點的掌握。

  總之,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學習,必須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習質量。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12

  暑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2022版地理新課標。新版課標課程內容與2011版內容大體相同,在結構上進行了微調,新課標適應新形式下對于學生的新要求,強調地理實踐力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增設跨學科主題建議與范例,進一步體現了地理學科綜合性。課程標淮圍繞地理學科素養,堅持育人為本,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融入信息技術,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開展學科實踐。地理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

  地理課程從空間尺度的視角對課程內容進行組織,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國”的順序,引導學生認識人類家園。課程內容結構中的“認識全球”部分,將地球整體作為學習對象,認識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地球表層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認識區域”部分,將地球表層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作為學習對象,認識世界大洲、地區、國家等不同區域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認識中國的整體面貌、不同分區及家鄉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球工具”側重地球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應用,“地理實踐”則以多種方式貫穿全部課程內容。

  新課標的“新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強調培育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保護地球環境;

  2.地理工具與地理實踐單獨列出,增加跨學科主題學習;

  3.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入地理教學;

  4.地理教學活動建議更具體,指導性更強;

  5.強調地理教學與命題中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做到:

  1.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的新要求,德育為先,以學科素養的培養為綱,突出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

  2.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地理課程的整體性和學生發展的連續性,體現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發展特點,循序漸進;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差異,以利于因材施教。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重,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及地理實踐能力。

  3.繼承、開展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創設教學情境,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素材和表達方式,以及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多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供機會,引導他們主動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問題。

  例如,在學習“中國自然地理概貌”時,教師可以利用圖像、視頻等展示不同區域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景,并提出問題:不同區域人們的生產生活相同嗎?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地層層追問和思索:不同區域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這些不同與地理環境有關聯嗎?用什么證據說明地理環境是不同的?用什么方法能描述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區域差距?

  4.教學活動要強化基于真實體驗的地理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如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等,使學生有機會在真實環境中經歷體驗式學習。

  同時,地理教師可以與其他課程教師共同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4-14

對初中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心得體會11-23

對初中地理新課標的解讀心得體會11-23

高中地理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05-09

初中地理新課標心得體會(通用5篇)08-21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3-14

初中數學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12-14

淺談新課標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05-02

初中地理新課標心得體會范文(通用8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