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育兒心得
看著小孩天天長大,是喜事,更是樂事,在孩子的身上自然寄托著我們多多的希望,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卻又是一件苦惱的事。特別是現在,一方面小孩也長大了,不再是抱在懷里的嬰兒,牽在手里的幼兒,是十五歲的女孩子了,有自已的知識和自已的思想,一方面又面臨著她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試:中考,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教育和引導她盡自已的最大努力來完成這次重要的考試,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新課題。小孩長大了,不能還是用問答式來進行教育,她有能力同時也需要獨立思考了,所以做為家長也要轉變“職能”了,不能是大包大攬,要開始啟發和引導小孩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已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已的手來做。這過程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和挫折,因此要不斷地予以表揚和鼓勵,才能增強小孩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所以鼓勵和表揚是前進的動力,如當她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我一般不會直接把題目解答給她看,先要她再理解一次題意,接著要她把題目所涉及的知識再復習一遍,然后再一起討論應該怎么來解這道題,通過旁敲側擊,往往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她自已就找到了解題思路和方法,這時候我就及時予以表揚,增強她解決難題的信心,并做為成功的戰例在下次她遇到問題時鼓勵她自己再思考一次,以此培養出她自覺獨立的學習習慣。
當然這種啟發式教育必須建立在對小孩了解的基礎上,而溝通是了解的前提,尊重是理解的基礎。
現在與小孩的溝通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問答式的對話,只在意于她餓了沒,渴了沒,有沒有哪里不舒服了,想要什么等等這樣生活上的照顧了,隨著孩子的長大,她們已不在是滿口的問為什么、也不再是把自己喜怒哀樂全部傾訴出來,現在女兒已經開始有選擇性地跟我們談話、聊天,所以要了解掌握她的思想狀況,要有有效的溝通方法和途徑,我一向注意與女兒的溝通,用心地傾聽,并從她的眼光和思想的角度來領會她所表達的意思,這樣才容易產生共鳴,以此來誘導小孩更多地講敘她的事,學校的事,同學的事,并注重向老師了解她在學校的表現情況,這樣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女兒的思想狀況,了解她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其次幫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溝通方法,如在初三上學期,她的成績有所下降,她總以為是自已練習做得不夠多和考試時緊張造成的,我們進行了多次的交流,分析考前的準備,一起分析考卷,并就一些情況跟老師進行溝通,發現了我們在考前給她的壓力太大,而她自己也太想考好每次的考試,這樣一旦考試中碰到難題,一時沒思路時,便如雷轟頂,腦袋一片空白,反而不能冷靜思考,因此現在我們也改變了以前加壓的做法,反過來鼓勵她考試以平常心參加,而平時做練習時要以考試的態度認真對待,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見有效的溝通能產生有效的成果。
尊重小孩的天性,隨意性和爭強好勝都是小孩的天性,在把握好充分尊重小孩天性的同時注意培養學會安排和處理各種關系。曾有一段時間,我女兒經常會遲到,原因就是她自己以為可以算好時間,在最后的幾秒可以到達教室,這樣每每在臨出發前發現不是東西少拿了,就是衣服穿錯了諸如此類的小問題,慢幾分鐘出門,就遲到了,幾次過后,她終于明白了,她自己的時間計算方法不符合實際,此時她的學習也如翹翹板,這科冒尖了另一科卻下降了,我把兩件事結合起來分析給她聽,她終于很愉快地接受批評,認識到時間安排重要性,并馬上改進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F在基本上不會遲到了,而且成績上的翹翹板現象也不明顯了,更可貴的是這種時間觀念上升到她自覺的行為中,可見先要尊重小孩的天性,而這種尊重最終也會得來一次次進步。
小孩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步中有曲折,在曲折中進步,多給予一份愛的微笑,愛的眼光,愛的信任,就會多一份愛的收獲。相信我女兒能以最大的努力參加中考,并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淺談育兒心得】相關文章:
育兒的心得05-01
育兒的心得05-12
父母育兒心得11-11
禮儀育兒心得04-29
育兒的心得范文05-01
運動育兒心得11-20
育兒心得范文03-14
小學育兒心得03-22
媽媽育兒心得08-18
家庭育兒心得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