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得體會:淺談情境創設
淺談情境創設--讀《小學數學創新型備課》有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倡導學生倡導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第二學段教學建議〉,即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
可見,情境創設已經成為了我們數學新課標的指向之一,創設合適的情境既能體現出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在新課進入的開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情境創設成了教師們最最熱衷思考的導入環節。正如一個教研員問教師們"在教學多位數乘一位數時,您考慮最多的是什么?"答:"考慮最多的是創設一個什么樣的情境。"再問:"那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呢?"答:"還是創設情境。"但應者已寥寥。
情境創設真的有那么重要嗎?是否每一節課都要進行情境創設才是真的跟著新課標走呢?"一個有獨立精神的教師,應該敢于對所有轉變成習慣套路的模式提出尋根問底的質疑,對那些被日;说牟僮鞲拍钸M行教育學意義上的追問。"我們如何來準確地把握新課標,如何做到真正的領悟和理解呢?
丁國忠老師給了我們一些思考,他認為,情境的創設并不時時處處需要,而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有時,我們需要創設現實的生活情境;有時,數學化的情景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還有些時候,通過現實情境引入數學內容卻會引起邏輯的混亂。在選擇是否創設情景或創設什么樣的情景時,應以該情境能夠很好的承載數學知識作為標準,否則將是舍本求末。
數學課堂上的情境,不應只指現實的生活情境,也應包括較為抽象的數學情境。對于有些內容,直接從數學情境引入,用數學的內在魅力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要比創設一些看似熱鬧活潑卻缺乏數學內涵的現實情境好得多。
無獨有偶,在2011-2的《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P4的一篇《減一減加一加--讓計算教學更精彩》(浙江諸暨王志東老師)的文章中,他寫道,新課程下的計算教學過多的強調創設教學情境、自主探究和拓展延伸,這樣就把學生進行基本計算技能訓練的時間給侵占了。他舉了個案例,在引入環節減一些"情境",加一些"鋪墊",也許能使我們的計算課有更高的教學效率,同時更符合我們現在提倡的"減負提質"的方向。
比如在"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中,與其花10來分鐘時間讓大家討論唐僧和他的幾個徒弟經過果園圖愛吃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個桃子,到最后只能由老師提出梨樹蘋果樹一共有多少棵?這樣的無效作業,還不如像教學"三位數乘一位數"時,由舊知入手,從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將這樣的舊知遷移到新知上來,自然地完成新知的學習,雖然沒有情境卻水到渠成。
其實,老師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有關課題的問題,而學生一旦偏離了題目而教師又無法做到很好的引導的話,那么就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在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了,課堂的40分鐘何其寶貴,在情境中花費這么多時間讓學生提問題,這樣的情境是無效的。所以,王志東老師認為,如果情境只是為了追求"熱鬧",而忽視數學的本質,這樣的情境我們應該堅決的"減一減"。
利用學生原有數學知識結構中的"生長點"引入新的數學知識也是數學課的一種有效方式,這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就已經有所滲透,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會百試不爽,很實用的方法,所以新課標和老教材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不是說新課標的實施就是完美的,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定的發展過程。假如給了學生一些"舊知"的鋪墊,也許比創設情境來得更有效果。于是我想到,在一些計算課如《異分母分數的相加減》(《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為鋪墊)、《十幾減幾》(《十幾減9》為鋪墊)等等許多計算課都可以由舊知遷移到新知,可能更利于學生的思考及轉化。
凡事不是絕對的。情境創設在某些計算教學中有時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許在其他一些領域的教學中,我們也能尋找到更有方案。
總之,我們應該明確:情景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是為數學服務的。我們應依據數學知識的線索,努力創設良好的、合適的情境,并充分挖掘情境背后的數學關系,"數學地"理解情境,讓情境多一點"數學味"。
2011年2月
MSN(中國大學網)
【心得體會:淺談情境創設】相關文章: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05-25
創設情境教學學習心得12-02
創設有效數學學習情境04-28
淺談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論文09-04
環境創設心得體會04-16
情境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2篇)09-19
幼兒環境創設心得體會10-18
培訓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