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孩子的情緒感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父母要貼切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適當地反映出來,就有賴于父母有效的傾聽。下面小編為你帶來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篇1
孩子對秩序感有明顯的欠缺,自我控制力還很弱,家長要必須要清楚。家長必須要首先引導孩子建立秩序感,讓孩子在生活中盡可能遵守規則和秩序。有了規則和秩序感會讓孩子逐漸適應約束。
做好孩子,爭取被老師喜歡。建立一個好孩子的意識,讓孩子清楚:只有認真坐好了,安靜地聽老師講課,才是好孩子,老師是非常喜歡好孩子的。這樣會讓孩子心中有一個努力的目標,即:如果我被老師喜歡,我必須要做了孩子。
家長要教給孩子正確聽課的方法。通過和很多家長交流,發現家長大都忽略給孩子傳授正確的聽課方法,只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不要亂動。可是這樣的說教方式對孩子來講,絲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壞習慣已經養成,孩子會不由自主會隨意亂動。正確的聽課方法:坐姿要保持上身正直,兩小臂要平放在課桌之上,左手掌心朝下按住課本或者作業本,右手執筆自然放于作業本之上。在老師講課時要看著老師的眼睛,保持和老師進行目光交流,同時用耳朵仔細聽老師所講,大腦認真領會內容。如果能這樣做,老師會看在眼里,喜在上心上的,因為老師清楚,你今天做的非常出色,你很棒!當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眼睛要盯著老師寫的字,并做記錄或者認真理解識記。
要利用課余時間做演練,鞏固孩子正確聽課的好習慣。家長教給孩子方法后,不能只滿足于讓孩子將方法帶到課堂上去應用,還必須要在家里進行演練,以鞏固孩子認真聽課意識,提高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如買來一塊黑板(或者白板)持在墻上,由家長和孩子進行上課情景的模擬演練,在“課前”家長要強調一下課堂紀律,讓孩子明確訓練的目標。家長可以扮演老師,孩子扮演學生。或者孩子扮演老師角色,家長扮演學生(家長可以適當破壞一下課堂紀律,讓孩子這位小老師來管理課堂秩序),通過角色互換管理和演練,會讓孩子有切身感受,達到尊重老師,遵守課堂紀律之目的。
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請求老師給予配合。僅靠在家里單方面對孩子進行遵守秩序的訓練還遠遠不夠,家長還必須要把家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這需要家長尋找機會和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把自己的做法告訴孩子,同時請求老師給予配合,在上課的時候給孩子一些善意的提醒和鼓勵與表揚,讓孩子感受到因為自己的努力表現,而得到了老師的注意和肯定。對于孩子們來講,沒有什么比在課堂上受到老師的表揚更讓他們信心百倍的了。如果家長能經常和老師保持交流和溝通,適時掌握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并結合在課余時間的訓練,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定會給孩子養成正確的聽課方法,以及良好的注意力保持。
家長不要忽略對孩子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
1、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有些父母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在孩子身邊“站崗”,這不是有效的.辦法,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應給孩子設置一個合理的時間范圍,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2、對孩子講話不要過多重復。有的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要反復講幾遍,這樣孩子就習慣于一件事要反復聽好幾遍才能弄清。當老師只講一遍時,他似乎沒聽見或沒聽清,這樣聽課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也就談不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3、訓練孩子良好的聽力。“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父母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小說,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所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4、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的順序。研究表明,開始學習的頭幾分鐘一般效率較低,15分鐘后達到頂點。根據這一規律,可建議孩子先做一些較為容易的作業,在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再做較復雜的作業,還可以口頭作業與書寫作業相互交替著做。
5、運用積極目標的力量
這種方法的含義是什么?就是當你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要自覺提高自己注意力和專心能力的目標時,你就會發現,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這種能力有了迅速的發展和變化。
同學們要在訓練中完成這個進步。要有一個目標,就是從現在開始我比過去善于集中注意力。不論做任何事情,一旦進入,能夠迅速地不受干擾。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今天如果對自己有這個要求,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將這一講的內容基本上一次都記憶下來。當你有了這樣一個訓練目標時,你的注意力本身就會高度集中,你就會排除干擾。
千萬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有的家長從小就這樣說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場合都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學自己可能也這樣認為。不要這樣認為,因為這種狀態可以改變。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篇2
靠經濟實力來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個辦法;僅僅靠學校和老師來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往往也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家長能和學校老師相互配合,教育的效果一定會不錯的。其實,老百姓過日子,不是圖的錢財多少,也不是圖的學歷高低,更不是圖的權勢大小,主要圖的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生活。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家庭和諧溫馨的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家庭長期幸福的關鍵。
孩子學習成績高低對家庭,對未來,影響都不大,關鍵是要培養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以備將來在社會上,在家庭中,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能夠把應該做好的事情做好。
孩子的良好品質的培養和教育,關鍵還是靠家長,不僅孩子容易模仿家長,尤其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在心理上,生活上,物質上,都還離不開父母,行為上,觀念上,也就容易受父母的影響。小學生和父母一起的生活時間比較長,如果家長能夠拿出一些時間的話,可以不讓孩子去高收費的學校,父母自己或者配合學校老師來訓練孩子的課堂注意力是完全可行的。
最近在接受家長面詢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和你孩子類似的情況:她的孩子也是剛讀小學四年級,腦子也很靈活,在家里也比較懂事,就是在學校里不太認真學習,聽老師講課愛插話,或者在下面自己做小動作,或者和同學交頭接耳,給人一種坐不住,不會聽,甚至不聽話的感覺,學習成績就不用說了。這個孩子也很讓老師頭疼,經常找家長,家長也無能為力。
通過相互交談,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后,我給她提出一些建議:
第一,從日常生活入手,形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質。
孩子在學校里表現出來的問題,根子不是在學校里,而是在家庭中。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好動和愛插話,并不是在學習上的問題,而是在家庭中與人溝通和交流形成的習慣與態度。
我們家長不可能直接去管理孩子的學習行為,也就無法去改變孩子的學習行為。學習是學校里的事情,比如聽課,我們家長不可能跟著孩子到課堂上去看著孩子聽課,在家里又不可能像老師講課似的.和孩子交流,即使你要求的再嚴厲,說教的再多,也解決不了問題。
小學生一般不存在品德的問題,主要是習慣和態度的問題。比如,孩子聽課時愛說話,可能在平時聊天的時候,孩子就沒有養成認真聽完家長或者他人的說話的習慣,家長平時也允許孩子在自己說話的時候可以隨時插話,有時候可能還會夸獎孩子反應快,話說的有意思。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更希望在別人講話的時候表現自己,尤其是在自己學習上得不到夸獎的時候,他可能更會選擇隨時插話來贏得同學和老師的注意,這時候,無論老師表揚或是批評,都會使孩子獲得他人注意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和強化。
注意力的問題也是一樣。平時在家庭中做事情,或者聊天,不能把一件事或者一個話題做完或者說完,就隨意的轉換,也就是說,說話做事,不能善始善終,有頭有尾,養成了習慣,就不會有定性,上課也不知道應該把老師的話聽完,更不知道需要一直注意老師的講課和演算,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終,說話也不能有頭有尾。
說話的習慣,注意力的習慣,往往都容易形成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對說話的人,和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不夠尊重。經常很隨意的說話做事,他不知道別人說話時,自己不能說,要認真聽,不知道這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所以注意力就會游移,不斷地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注意點。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必須在家庭的生活中解決。我們完全可以在豐富的家庭生活中,利用和孩子交流、玩耍,甚至吃飯、穿衣等事情,教給孩子如何做,大人說話的時候,就不允許隨意插話,要認真聽,我們也要不斷地提問孩子,剛才說了什么,什么意思;做事情,要善始善終,有頭有尾,做不完,就不結束,做不到位,就重新另做,尤其是孩子沒有認真聽,理解錯了的情況下,就一定要重說,重做。等孩子養成了聽家長說話的習慣,并能夠有頭有尾地聽完和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在學校里也就能夠認真聽課,不隨意說話,集中注意力來學習了。
第二,注重做,注重落實;而不是反復嘮叨,只說不做。
教育和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以及習慣,不是靠反復說教的,盡管你能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講,孩子也能夠聽明白,但孩子的問題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尤其是不能形成好習慣。要形成好的習慣,就必須靠行動的落實。你想一想,誰是靠說教變好的?說教只是一種愿望,這種愿望孩子也會有的,如果沒有制度,沒有管理,沒有落實,一切都會亂的。
你和孩子說了,孩子能夠好幾天,這就很不錯了,說明孩子還是能夠聽話的,他也是愿意做好的,只是不能堅持,也只是說明他沒有形成習慣,那么,我們就得從養成習慣入手,就在孩子能夠做到幾天的情況下,繼續和孩子一起做下去。
我們可以在孩子堅持到一定的情況下,再給孩子變換方式提出要求,也可以給與孩子一定的獎勵,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改變了自己的行為的好處,更需要肯定孩子的進步。這些都是激勵孩子繼續努力的方法。
形成一個習慣很難,改變一個習慣,其實就是形成一個新的習慣。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成就、好處、肯定和鼓勵,沒有好處的事情誰也不會愿意做下去的。
第三,養成好的習慣和態度,需要長時間堅持。
我們一時一地的嚴格要求孩子,是很容易做到的,要做到始終如一,長久堅持,形成習慣,往往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這也正是教育孩子的關鍵點。
教育孩子,實際上就是家長與孩子耐力的較量,而不是比嘴皮子。只要家長的要求、態度,尤其是檢查落實,是堅定不移的,孩子還是容易改變的。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篇3
有一天去接兒子時,看見他從家里帶了好幾個玩具正擺在桌子上,幾個男同學圍在他身邊,看見我來了,他準備收拾時發現一個找不到了,我催了幾次后,他還小聲哭起來,看到他這樣,另外我向老師了解到他上課也拿出來玩了,我一下子感覺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對他發了火,平時我比較少去接送他,都是他爸接送的多,而且一般有事我也很少當眾兇他,自己覺得那天有點失控了,做得不是很對,但是我感覺到這個問題得開始想辦法調整了,要不就真的嚴重了,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查了一些資料。
有時我覺得孩子才上幼兒園,不那么循規蹈矩地聽老師講課,這也正常,不過孩子現在上大班了,接下去馬上就是上小學了,現在也離上小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還不會那么地循規蹈矩地聽老師講課,這是很正常的。其實,幼兒園里的老師也不應該像小學里的課堂一樣要求。孩子上課的時候說話,并不是毛病,老師更不應該罰他站著,這是老師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你也知道,孩子在課堂上是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講,也就是說,孩子愿意插話,接話吧,或者不知道課堂規矩,剛五歲的孩子,也真是難為他了。如果為了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停課習慣,探討從現在起家庭教育應該做些什么,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先想一想,別的小朋友為什么在課堂上不會隨便說話。別的小朋友能夠在課堂上不說話,其原因大概有這么幾點:一是他們膽量小,老師講話的時候,就不敢再下面講;二是那些孩子知道說話的規矩,知道先要聽好大人說話,要等大人說完話,才能自己說,或者要等老師讓說的時候再說;三是孩子反應慢,不知道有什么好說的,所以也不會說。那么,對比起來,你的孩子為什么會在課堂上說話呢?我想也不外就是這么幾個原因:一是有話想說,老師一講,他就明白了什么,也就易于想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二是不知道說話的規矩,不知道老師講自己就不能講,即使老師罰他,他也并不會因此罷休,因為要說話的欲望,常常會比記住懲罰要強得多;三是沒有養成尊重師長說話的習慣,可能在家里也是想說就說,不必等家長的允許。分析起來,問題很簡單,教育的方法也不難:
1、孩子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都是好事,這一點一定不要壓抑孩子。
因為,說話,實際上就是人的思維的'反應,小孩子的說話,實際上就是在訓練他的思維能力。無話可說,實際上就是沒有思維;說話不連貫,就是思維不流暢;說話語病太多,說明思維也不夠正確。孩子能夠有話可說,說明孩子是有思維的,他想表達自己的思維。而且能夠多說話,是對思維能力培養的最好方式。
2、不知道說話的規矩,這應該是家長教育的重點。
說話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孩子的說話,也是需要規矩的,盡管在一個只有兩三個人的家庭之中,沒有說話的規矩,溝通就不會暢通。比如,對方說話,自己就一定要認真聽,不要隨意地打斷對方說話,要聽完對方說話;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一邊玩著或者看著別的東西;聽別人說話,一定要聽懂聽明白對方說的什么意思;需要自己說的時候,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的話說給對方聽。這樣的說話規矩,可能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不會注意。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一邊玩著別的東西也不在意;或者是孩子給改變了話題,自己也就跟著轉了;甚至有些孩子,家長在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聽,而是在看電視,玩玩具,家長也不在意,不糾正,隨其自然。這樣的孩子,當然就不會知道說話的規矩了。說話沒有規矩的孩子,不僅上課會受到老師的懲罰,更嚴重的是他聽不完老師的講課,聽不懂老師的講課。我在輔導學生過程中,就發現不少這樣的孩子,看上去很聰明,但實際上卻不會聽話,老師講了一段話之后,問他剛才講了什么,他根本就說不上來。他不是沒有聽見,而是沒有聽進去,原因就是沒有聽話的規矩。他在聽講的時候,常常是在玩小動作,或者和旁邊的人小聲說話,或者在想自己的事情。老師講話的時候,他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聽話的規矩最好是在家庭中有家長來給孩子完成,并不是老師的批評和懲罰就能解決問題的,因為,孩子在家庭中說話的機會最多,也最容易形成規矩,如果家長能夠注意在孩子平時說話的時候,按照規矩來,這樣將來上學聽課,才能跟得上,聽得懂。
3、養成良好的聽話習慣,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
聽話的規矩,不是老師提提要求,或者懲罰幾次就更夠讓孩子形成的,這種規矩必須在日常大量的聽話和說話的過程中養成。而孩子很小的時候,尤其在家庭的生活中,和父母的交流中,是最好的訓練機會。我們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無論是講故事,還是談事情,還是提要求,還是給孩子布置任務,都不要僅僅以孩子是否知道家長說什么了為標準,而要以孩子是否會聽話,是否真正聽明白了,是否能夠尊重說話的人為標準,這既是培養孩子說話能力的機會,也是培養孩子良好品德的機會。當然,我們大人也要為孩子做出一個遵守說話規矩的榜樣。說話,給孩子做出榜樣,看來是很容易很小的事情,我發現很多家長做不到。生活中,不少的家長,一是不尊重孩子的說話,孩子有話要說,自己還是忙自己的事情,有時候還要表示厭煩孩子羅嗦;二是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打斷孩子的說話,忙著下結論,作評價,讓孩子感到很委屈;三是不會認真聽孩子的說話,并且在孩子說得不很完整或者不清楚的時候,也不時提醒孩子糾正和補充,就不了了之。作為家長,我們有教育孩子和培養孩子的義務,特別是在孩子說話方面。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也不要隨意的打斷孩子的說話;更不要在孩子說話的時候,自己又去做別的事情,拿著孩子說話不當回事;當孩子話說得不是很地道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在孩子說完后提醒孩子進行補充。這樣孩子不僅會跟著大人一樣學會學說話的規矩,養成說話聽話的好習慣,還會再說話的能力上不斷提高水平,其實也不斷地提高思維的水平。要提高孩子聽話和說話的水平,養成良好的聽話說話習慣,懂得說話的規矩,家長可以在家庭中做好三件事:
第一,和孩子一起講故事,你講他聽,他講你聽,輪流做聽眾和主講。開始的時候可以短一點,慢慢延長故事。這對培養孩子認真聽大人說話的習慣和培養說話的能力都很有幫助。
第二,給孩子布置事情,要求孩子不僅要認真聽,還要復述一遍。家長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只要家長講話,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放下別的東西,認真聽,聽完后,還要復述一下家長剛才講的事情。經常這樣復述,孩子就會注意聽話,不僅知道聽話的規矩,更知道如何聽明白大人的說話。
第三,專門找出時間,和孩子聊聊天,給孩子一些講話的機會。凡是講話,就一定要圍繞一個話題一直談下去,不能隨意轉變話題,如果發現孩子轉變了話題,也及時提醒拉回來,談完一個事情后,最好回顧和總結一下剛剛談過的事情。時間長了,孩子聽話的習慣就會形成,也會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形成聽課的能力。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篇4
方法/步驟
與孩子談心,與班主任及各科教師溝通,找出自己孩子上課愛講話的原因。大多是以下幾點之一:
(1)授課內容枯燥乏味,教師授課方法太單一,無法激起孩子的興趣;
(2)孩子精力旺盛,表現欲強,一旦想法與老師說的產生共鳴便控制不住說話的欲望;
(3)討厭授課教師,故意講話以示挑釁;
(4)長時間缺少家長陪伴,孩子情感缺失,總想引起他人的注意;
(5)孩子身心發育的特殊性導致的,例如多動癥,自閉癥等(自閉癥的孩子總是自言自語,旁若無人)
選個恰當的時機問孩子兩個問題:
(1)一節課45分鐘,老師講得口干舌燥,站得腰酸背痛,老師這么辛苦是為了什么?
(2)老師正在認真上課,如果這時學生亂講話會造成什么影響?孩子回答完問題,相信他在心里也會慢慢理解了老師工作的`艱辛,盡量會在上課時克制自己想說話的沖動。
與老師約定好,孩子如果哪一堂課沒亂講話,老師給予表揚鼓勵,回家后家長也應該給予表揚,以正面強化孩子上課不亂說話的行為。(不可使用物質獎勵,上課不亂講話是每個學生應該做的)
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交流互動,增進情感。比如晚飯后一起散步,親子閱讀等,也可以利用吃飯時間,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一起談心,引導孩子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發現孩子是因自身發育特殊導致的上課愛講話,家長應趕緊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檢查,對癥治療。
家長多與老師聯系,及時地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尤其是上課時的表現。孩子一旦出現問題,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地面對,多與老師商量,理智地解決,切忌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注意事項
與孩子談心時多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這篇純屬給家長支招的經驗,其實老師肩上的責任也很大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 篇5
注意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情緒感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父母要貼切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適當地反映出來,就有賴于父母有效的傾聽。
成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需要“全神貫注”的功夫,包括看——眼神的接觸與注視,與聽——耳朵的接收及傳遞“我正在聽”的反映信息,適時給予孩子回饋和反應。
捕捉非語言的信息
溝通并不僅是語言的交談,有時候非語言的行為:臉部表情、眼神、手勢、坐姿與音調高低快慢等亦傳遞著溝通的信息,有研究者認為這些非語言的行為所傳遞的信息可能比語言溝通更重要,更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和代表性。
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光憑語言交談的溝通并不容易達到目的,必須對孩子的非語言行為所代表的意義有所洞察。
給孩子良好的反饋
當孩子與父母分享情緒感受時,父母要不時地與孩子眼神接觸,但不是緊盯著不放地注視,同時要避免打斷孩子的說話,要表現出注意、輕松、有興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時地使用“是的”、“嗯”、“我了解”這樣的語言,偶爾點點頭來表示你對他說話內容的注意,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父母的這些表現最能傳遞“我關心、我正在聽”的信息。
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僅僅傾聽和理解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用語言對孩子所說、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應。可以不時地總結、重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導致這種感受產生的情境原因。但是盡量不要逐字地重復孩子的話,應使用相似的語言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對孩子的感受進行命名
在仔細聽取孩子的訴說并觀察其面部表情后,對他的感受進行猜測并試著給予命名。如果第一次的猜測不正確,再試一次。講話時要尊重孩子,保持冷靜,且語速要緩慢。當猜測不正確時,應鼓勵孩子幫助父母糾正。只有在幫助孩子了解其感受之后,父母才能給他提供忠告、建議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情。
【解決孩子上課愛說話的方法解答】相關文章:
解決孩子上課走神的方法02-23
解決孩子受欺負的方法04-26
解決孩子睡眠不足的方法02-17
解決孩子不與人交流的方法02-18
孩子上課愛說話算多動癥嗎10-06
解決孩子免疫力低下的方法02-24
心方法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12-08
老人帶孩子的誤區及解決矛盾的方法04-30
情景說話題的特點及解答要領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