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

時間:2022-11-02 16:20:40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擬起事跡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歡迎閱讀與收藏。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

  梁榮是內蒙古包頭市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兒,在她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有先天性的血管瘤,兩歲多的時候媽媽又突發腦淤血,導致左半身偏癱,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在爸爸離家出走之后,小梁榮就承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雖然兩個人的日子很難,但是只要在媽媽的身邊,梁榮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在一間只有十多平米的出租屋里,梁榮和媽媽已經在這里生活三年多了,每天上幼兒園前,小梁榮總要幫媽媽梳洗打扮一番。以前,梁榮的頭上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血管瘤,去年在當地政府和一些愛心人士的資助下,通過手術切除了。后來,小梁榮又在大家的幫助下上了幼兒園,幼兒園離出租屋只有300多米,雖然路不遠,但是要穿過一條繁忙的馬路,不放心的媽媽每天都堅持著接送梁榮。

  梁榮的媽媽識字不多,得病后記憶力也不大好,經常把藥記錯,小梁榮在幼兒園學了漢語拼音后,就用字母幫媽媽做標記。每天放學回家,是梁榮最快樂的時光,一邊給媽媽按摩,一邊將幼兒園里的事兒講給她聽。

  這些年,母女倆的生活主要靠低保,還有親戚和好心人的資助,小梁榮每周要入園6天,女兒不在家的時候,煮土豆就成了梁榮媽媽的家常便飯,只有在星期天,她才會和女兒一起做一頓西北人愛吃的湯面片兒。梁榮的.媽媽只有右手可以活動,而且身體沒勁,所以每次和面、搟面,小梁榮都要搶著干。

  這天一早,梁榮媽媽已經做好了送女兒去幼兒園的準備,可小梁榮卻突然提出不去了,因為媽媽發燒了,小梁榮怎么都不去幼兒園,要在家里照顧媽媽,最終,媽媽還是沒有拗過女兒。這天,煮土豆時,梁榮在鍋里放了一個雞蛋,這些就是母女倆一天的早飯和午飯。一個雞蛋,母女倆一人一口,吃了十幾口才吃完。小梁榮又把桌上的土豆挨個剝好皮,才和媽媽一起吃,因為媽媽的手用不上勁,一個土豆突然掉在了地上,因為怕媽媽吃到沾到泥的土豆,小梁榮搶過來就往嘴里塞。

  小梁榮說,因為媽媽有病,在她記憶里,媽媽從來都沒有抱起過自己,也沒給她做過一頓好吃的飯,但她知道,媽媽是最疼愛她的人,只要能和媽媽在一起,她就覺得自己很幸福。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2

  黃維依,女,今年15歲。家住富寧縣阿用鄉阿用谷音村,就讀于富寧縣阿用鄉中心學校九年級(102)班。

  黃維依同學一家5口人,六年級時她爺爺患病去世,當時妹妹才上四年級,奶奶年近70,體弱多病。因為家境不算寬裕,爸爸媽媽常年要到外地打工賺錢養家糊口,供姐妹倆讀書,爸媽的外出,就把整個家丟下了。沒辦法,黃維依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照顧奶奶和妹妹,幫助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等等,爺爺的離去,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媽媽擔心。”

  黃維依奶奶身體不好,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家務仍是要她做:喂豬洗衣做飯,加上幫妹妹洗衣服。即使辛苦,黃維依仍毫無怨言。爺爺離去后,家里生活困難,因為沒有誰照顧奶奶。正值青春年少的她,沒有去與別人比吃比穿的,在學校她省吃儉用,吃的是便宜的飯菜。其她同學一星期要花費100元錢,而她們姐妹倆每月一共才用200元錢,爸爸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你在學校要吃好些,爸爸媽媽在外打工也掙些錢的,別太節約,照顧好自己。”但她知道父母的不易,家庭的困難,望著爸爸媽媽憔悴的面孔和頭上出現的銀絲,黃維依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照顧好奶奶和妹妹。

  爺爺離去后,不管春夏秋冬,黃維依每周末都按時回家去照顧奶奶,回到家,她總要先幫奶奶洗好衣服,打理好家務,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飯。周日忙完家務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晚自習,周五放學又飛快的跑回家幫奶奶做家務。除了學習,做家務、照顧奶奶和妹妹,成了黃維依每周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步入八年級,她的學習任務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照顧奶奶的重任沒有放棄。每周末回家后仍給奶奶洗臉、洗腳,給奶奶講自己在學校一周的收獲,看到奶奶笑,黃維依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黃維依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現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照顧好這個家。

  進入初三之后,學習任務更繁重了,但年邁的奶奶依然是黃維依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回家一心一意幫爸爸媽媽照顧奶奶,可每次都會被爸爸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奶奶有我們照顧,你要好好學,再堅持幾年年,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話,黃維依飽含著淚水,繼續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一年來,黃維依精心照顧奶奶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樸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困境使人勤奮,從小學到中學,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作為學生,她一直知道學習是她的主要任務,她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方法,有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先預習,把書認真的看一遍,記下不懂的地方;課上專心聽講,積極動腦思考;課后獨自完成作業,有不會的問題經常與同學討論,盡快問老師,直到弄懂為止,并認真做好復習工作。就是這樣,她一直都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課余時間,她總是有比別人多的時間去閱讀更多的書籍,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開拓視野,用書籍去豐富頭腦。

  正是因為學習的優秀,她經常被老師們評為小干部,曾擔任班長、學習委員等職務。作為學習委員,她認真負責,積極做本職工作,學生們的每一則學習上不懂的反饋的消息,都能迅速、準確的傳達給班主任及科任老師手里,從沒出現過任何差錯,她真正成為老師的好幫手,同學老師的學校輔導小幫手。她積極協助其她班委做好一系列的班務工作,與此同時,她也在各個方面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希望成為同學們的榜樣,為她們做好模范帶頭的工作。

  在學校,她人緣很好,一直是同學們心中樂于助人的好朋友。在學習上,她經常幫助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有的同學有問題向她請教時,她也會毫不猶豫的、耐心的向她們講解,直到她們弄會為止。為了幫助別人,就算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自己心中也是快樂的,也是值得的。她始終認為,為了班級的榮譽,她應該盡她的一份力,努力為班級爭光。在老師的教導、父母的呵護下,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學生,成為老師、同學和家長們心目中尊師愛生、孝老愛親的典范。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黃維依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她勇敢地幫爸爸媽媽承擔起贍養老人,照顧奶奶的義務,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為爸媽分擔了生活的重擔。我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她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貧困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3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家里,她乖巧、勤快,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幫助父母分擔憂愁;在社會上,她誠實文明,遵守社會公德,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她就是商洛市山陽縣“最美孝心”少年周敏。

  周敏,女,漢族,現年15歲,20xx年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前店子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現就讀于山陽縣信毅中學七年級十班。

  人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寒的家境造就了周敏獨立、勤奮、堅強的品質。小時候由于生活所迫,周敏的父母一直在河南打工,因此年幼的周敏就跟隨父母一起生活,同時也在那邊上學,在學校里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勤奮好學、樂于助人。

  說起周敏的孝心事跡那可是有好多:首先,在學習上,周敏從不讓家長擔心,學習自覺性非常強,總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因為爸爸和媽媽身體都不好,所以她盡量不讓他們操心。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在家里,體貼父母,關注家人的冷暖。在學習好功課的同時,在生活上始終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提高自己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為了讓媽媽少些辛苦,周敏經常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媽媽看到她小小年紀經常累的滿頭大汗,告訴她不用這樣做,可是她說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一定要鍛煉鍛煉自己。對待鄰里,她講文明懂禮貌、與人為善,遇到鄰居,主動問好,經常攙扶老爺爺老奶奶,幫他們拎東西,有時幫鄰居家看小孩,并輔導鄰家小孩學習,深得鄰里喜愛和稱贊。在生活中,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不和不良社會青年交往。

  尊師也是孝順的一種,尊敬老師就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一樣,而周敏也做到了這一點,老師講課,她能認認真真地聽;老師布置的作業,她也能認真細致地完成。她品學兼優,平時雖然話不多,但學習刻苦努力,有問題她會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她的認真刻苦勁是所有同學有目共睹的。她熱愛學習,每次總能在第一時間完成作業,作業完成之后,她還總是不滿足于現狀,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之外,她還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擴大自己的視野。她總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知識,她這樣刻苦努力就是為了完成她的理想----早日成才,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另外,她和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同學們都喜歡她,信任她。因為各方面的原因,班上有幾個同學,成績跟不上,他們很著急,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周敏知道后,就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幫助這些同學,耐心地給他們補習功課,同他們探討學習方法,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在她的帶動下,這些同學學習上有了勁頭,學習成績進步很快。與此同時,這些同學也成為了她的好朋友。周敏還積極參加各種班級、學校活動,做老師的小助手,為班級、學校爭光,為老師和學校添光添彩。轉眼間周敏小學快畢業了,考慮到異地求學以后考學很不方便,等到快要上初中時就回原籍了。

  回到老家的生活很踏實、很平靜,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xx年9月的一天,周敏的媽媽得了很嚴重的病,家人為了給她媽媽治病,先后輾轉到很多醫院,花費了許多錢,后來經查是腦干出血。于是20xx年周敏輟學了,她負責在家照顧媽媽的生活,她的爸爸則又到更遠的地方去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她的爸爸本身也有肝病,就是一直沒有注意治療。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在不輕易間過去,轉眼間到了20xx年,誰知這一年的12月份,噩夢再次降臨她們家,他的父親去醫院檢查時被告知是肝癌晚期,聽到這個消息全家人都像被電擊了一般,頓時感覺天像是要塌下來了一樣,恐慌不已。但是生活還得繼續,于是周敏承擔起了更為沉重的家庭責任,做飯、洗衣服、給媽媽煎藥、找豬草、喂豬......當時家里已經很拮據,而那幾頭豬就成了她們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因此她每天都會去山坡上找豬草,那時候感覺很辛苦,但是她努力堅持著,因為她知道堅持就是勝利。可是突然有一天她發現家人都在忙著做壽衣、棺材,她很疑惑,她當時有想過她的`爸爸可能要離開他們了,但是她不敢去想這個事,也不愿意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然而害怕的事最終還是會降臨,突然有一天周敏的爸爸因為肝癌醫治無效而永遠的離開了她,那個時候她很迷茫,很痛苦,也很無助,當天晚上,一向很堅強的她哭了,哭的很傷心、很悲痛、很絕望。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周敏頓悟了,她想現在爸爸離開了她,那么她就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了。她感覺要用自己稚嫩的雙手撐起這個家,她一定要堅強,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堅持,她要照顧好生活不能自理的媽媽和年幼的妹妹,因為,她愛他們......后來社會上的很多愛心人士聽說了周敏的情況,紛紛伸出援助之手。20xx年的秋天,周敏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來到山陽縣信毅中學上學,并且安排她的媽媽住進了山陽縣敬老院。由于媽媽長期有病,所以暴怒無常,但是從小就聽話懂事的周敏能理解她的母親。她常常利用課余時間和周末去敬老院看望母親,并且帶著媽媽出去曬太陽、散步、談心,向媽媽匯報自己最近的學習、生活情況。母女二人經常聊得很開心。

  “知識改變命運”,天資聰穎好學的周敏深知這個道理,因此現在她非常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她尊敬老師、惜時如金、勤奮努力、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她的同班同學都很喜歡她,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只要她有什么困難,同學們都會積極地幫助她,給她關愛。她常常說“她一定要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長大了報效祖國,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她的好心人。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自己!困難本身并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恒心和毅力。相信周敏將來一定可以成才、并且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社會干出一番有意義的事業!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4

  自馮泳淇4歲那年,叔父觸電身亡后,泳淇的父親深受打擊就染上了酗酒的習慣。喝完酒后,馮泳淇和母親就成了父親撒氣的對象,有時娘倆甚至被打得遍體鱗傷趕出家門。父親由于常年飲酒過量,心情憂郁,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跑醫院和喝酒是父親生活的唯一,也喪失了勞動能力,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親為了能更方便照顧家,就在家附近擺起臨時小攤,夏天賣水,冬天賣鞋墊,趕上淡季,就賣咸菜,給別人修腳,送餐……馮泳淇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開始學著大人的模樣一方面要照顧父親,一方面要安慰母親,為分擔母親的.壓力,她每天天剛亮,就會起來做飯,總是悄悄的,怕影響母親睡覺。飯做好后,馮泳淇也會在桌子上擺一瓶酒,等著父親吃飯,他知道喝酒是對身體不好的,但為了讓父親高興,不難為他和母親,他只能這么做。晚上放學回家會順便買菜,寫好作業做飯,等著母親回來一起吃飯,這也是他一天開心的時候。時間久了,泳淇的雞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絲已經成了她的拿手菜。雙休日和假期,馮泳淇會和母親一起出攤,他從來不覺得丟人,幫著母親一起吆喝:“涼冰冰的水……舒適保暖的鞋墊,純手工制品……酸辣可口的咸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他的叫賣聲常常會吸引很多人駐足。時間一長,馮泳淇成了附近很有名氣的人,只要從這路過的人都會向他豎起大拇指。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5

  姓名:于博

  性別:男

  所屬地區:遼寧鞍山臺安縣第一初級中學

  簡介:自立、自強、自信、陽光、勤奮、好學,這就是他,一個留著短短的學生發,圓圓的臉蛋上總帶著燦爛笑容的男孩。他就是臺安一中八年(2)班的學生 ——于博。

  【孝心故事】

  提起于博同學,認識他的老師、同學無不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老師說,他是一個全面發展、品學兼優的孩子;媽媽說,他是一個自強自立、意志堅強的孩子;鄰居說,他是懂事乖巧、討人喜歡的孩子;同學說,他是一個樂于助人、活潑開朗的孩子;他自己卻說,我只是個普通的孩子。

  于博,今年14歲,四年前爸爸突發多發性腦梗塞,住進了醫院,經醫大診斷為因外傷導致的后遺癥(當兵執行任務時出過車禍),病情非常嚴重,媽媽一心想治好爸爸的病,便帶著爸爸四處求醫,走遍了省內各大醫院,花掉了家里本不多的全部積蓄,還借了好多外債,為了給爸爸繼續治病和還清外債,媽媽賣掉了家里的房子,現在住在一間不足四十平米的廉租房里,如今家里一貧如洗,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和家電,就連于博住的床都是用板子臨時搭建的,現在爸爸仍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媽媽說:“只要爸爸在,家就在”,為了改變生活現狀,多增加一些收入,媽媽不僅要照顧爸爸,還要做幾份小時工,累了一天的媽媽在給爸爸喂飯時,喂著喂著自己卻睡著了。望著疲憊的媽媽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心要幫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于是他開始學著給爸爸洗漱、喂水、喂飯、剪指甲、洗衣服等。起初,做每件事時,動作都很笨拙,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把水弄滿一地,有時給爸爸喂嗆著了,自己非常自責。經過多次的練習,嫻熟的動作,讓爸爸每次都能給他一個微笑,現在,他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幫爸爸把衛生打理一番,給爸爸講一下今天發生有趣的事,哄著爸爸開心,然后才能去完成作業,直到很晚。

  幾年來,生活讓他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照顧爸爸,打理家務等小本領。記得有一次,媽媽去看望生病的爺爺,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一天的勞累,再加上暈車,回到家的媽媽一下子癱軟到床上,他和平時一樣照顧完爸爸,又給媽媽煮了一碗面條,還加了個雞蛋,當媽媽看著熱騰騰的面條時,不禁流下了眼淚,她欣慰的`說:“兒子,你真的長大了!這是媽媽吃的最幸福的一頓飯。”

  為了給家里減輕生活負擔,他從不開口要吃的、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好心人送的,他從不挑剔,自己把衣服洗干凈后,只要能穿就好,懂事的他放學后還經常會幫媽媽打掃小區樓道。這是一項需要有耐心而且很辛苦的活,每次都要掃、擦、拖幾個來回,打掃一次衛生要上下一百多個臺階,再加上外出打水,每次打掃完都是大汗淋漓,經常是手磨破了,衣服弄臟了,但他從不說苦說累,生活中時刻體現出一個小男子漢的勇敢和堅強。

  記得有一次在幫媽媽撿拾廢品時,不小心手被劃破了,出來很多血,媽媽給他包扎時心疼地說,讓他不要再做了,他忍著疼痛,笑著對媽媽說:“沒事的,不用擔心,男子漢沒有那么嬌氣,一會就好了。”說完,就又去幫媽媽把事情做完,就這樣,他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在幫媽媽分擔著,像個“小大人”似的為家里增添著力量。

  在學校,他勤奮好學,熱愛集體,關系同學,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更是勞動的小能手。上學時,有的同學不會騎自行車,他就主動伸出援手,帶他們一起去上學,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生活中,在媽媽的影響下,在老師的教導下,讓他學會了善良做人,誠信做事,學會了自強、自立、自信。20xx年度被評為“臺安好人”稱號。讓父母和老師看到了希望,成為同學們的學校榜樣,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陽光好少年,于博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6

  安中宇,男,漢族,12歲,石島實驗小學五年級六班的學生。校園里,他是一名刻苦學習的小學生;生活中,他是一個充滿孝心的好孩子;同學中,他是一位助人為樂的好朋友。面對父親常年出海打漁,姐姐異地工作常年不能回家,母親又體弱多病的家庭情況,他用愛心和孝心,演繹了一段有關孝心少年的佳話,而這>故事的背后,是安中宇對家庭的愛和呵護,是對母親的愛和孝敬,更是他自己樸素傳統價值觀的體現。孝順,就是把快樂帶給母親。

  安中宇出生在一個普通漁民家庭,父親為了家庭的生計,常年出海打漁,很少回家,姐姐畢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年最多回家一兩次。所以,平時家里只有他和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而母親有嚴重的心臟病,常年靠吃藥維持生命,犯病時常常一臥床就是一整天甚至兩整天的時間。小小年紀的安中宇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去超市也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總是鬧著買玩具,買零食,除了生活上必須要用的學習用品之外,他從不額外要求別的物質上的東西。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但是他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積極的心態和同學們交往,和老師們溝通;在學習上,他也積極進取,用一個個優異的成績回報母親的辛勞和付出,小小年紀的他知道能夠不讓母親多勞心,就是最大的'孝'。而這個家庭,母親勤勞,孩子懂事,從未缺少過歡聲笑語。

  孝順,就是把'好吃的'留給母親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安中宇很小的時候就聽姐姐講過很多關于孝心的故事,并深深的受這些故事的影響。幼兒園大班的一天中午,中宇照例和小朋友排著隊去小餐廳吃飯,剛剛走到餐廳,中宇就聞到了濃郁的肉包子的香味。家里可是好久都沒有吃肉包子了。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中宇的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真想一口氣吃兩個大包子解解饞。可是,在包子拿到手里的這一瞬間,中宇想到了媽媽——這段時間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精神狀態也很差,早上他上學的時候媽媽還在床上躺著。媽媽會不會病了?媽媽吃沒吃飯?中宇的腦海里瞬間掛滿了問號。想到每次自己生病時,媽媽都會做好吃的給他吃,如果媽媽吃了這兩個包子,應該病情馬上就會好起來。想到這里,小小年紀的他悄悄咽下口水,將兩個包子放進書包,自己餓著肚子堅持到晚上放學,一路飛奔回家將兩個包子拿給媽媽。媽媽看到書包里已經被壓得有些變形的包子,感動的留下眼淚。而他一邊給媽媽擦眼淚一邊奶聲奶氣的'說:'媽媽,小朋友們都說很好吃,你吃吧,你吃了身體就變好了,到時候爸爸姐姐回來,我們一家人就都能夠開開心心的了。

  對他來說,孝順媽媽,就是要把'好吃的'留給媽媽,而他小小年紀的想法和舉動,讓我們看到'孝'之情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綠色的種子。

  孝順,就是不亂花家里的錢

  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讓安中宇逐漸成為一個小學生。尤其是上小學之后,他知道自己已經慢慢成為一個小小男子漢,自己不應該在家人的呵護下理所當然的享受,相反,自己應該為母親著想,為這個家庭著想。對小小年紀的安中宇來說,家里條件不是很好,就不應該在物質上要求過多。這么多年來,他也沒有一個自己的小書桌,每天回家后,總是自己趴在炕上寫作業。眼瞅著一天天長大,媽媽覺得有必要給中宇買一張書桌了。

  于是,在幾經權衡后,在中宇生日的這天,媽媽花了一百多元為他買了一張小書桌。本想等他放學后給他個驚喜,沒想到中宇回家看到后,卻跟媽媽生起氣來:'媽媽,跟你說過了,不用學習桌,我自己趴著寫也能做好功課的!一百塊錢省下來,能給你買多少藥吃啊!'這是中宇從小到大第一次跟媽媽鬧脾氣,母親聽了他的話心里既心疼又感動:長這么大,中宇從來沒有一件象樣的生日禮物,但他從來沒有怨言,對比其他的孩子來說,小小的中宇過早的承受了成年人需要承載的家庭重擔。是的,在安中宇小小的內心里,只要母親身體健健康康的,父親出海打漁平平安安的,姐姐工作順利就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幸福。

  光陰有限情無限,孝親敬老是美德。對小小年紀的安中宇來說,大愛無疆,大孝無言。每個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平平淡淡的,自己做的是一些最簡單,最平凡的事情,而自己身為一名小學生,能夠為這個家庭做的還很有限,能夠回饋父母,報答母親的也很有限,但是他一直努力著,在學習上不讓母親勞心,在生活上艱苦樸素,讓自己用內心的懂事來帶給母親快樂和溫暖,雖然這一切都顯得很平凡,但我想生活正是因為這樣的平凡而偉大,因這樣的偉大而精彩。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7

  馬佩瑤,女,1999年出生,商洛市山陽縣十里鎮中學學生(商洛市文明辦推薦)

  馬佩瑤4歲時,母親因為事故癱瘓在床,父親外出打工,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在了4歲的小姑娘身上。她從4歲就開始自己洗衣服、買糧食,給母親揉背,擦褥瘡。別人家小孩都在父母的懷抱撒嬌,而馬佩瑤十歲開始就想盡一切辦法讓母親的身體盡量恢復的.好一些,她便用稚嫩的身體背著母親到院子曬太陽,十歲的孩子,身體都還沒長結實,顫抖的身體讓母親淚如雨下,后來又自制活動門檻,方便母親在自己上學不在家時坐輪椅出去曬太陽。

  20xx年,馬佩瑤的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母女二人的日常花費都成問題,這讓馬佩瑤母女雪上加霜。好在村上為她們辦理了低保。十里鎮也組織商會經常救助她們,才讓母女倆勉強度日。

  為了方便照顧母親,馬佩瑤選擇在自己家門口的學校上學,一放學就往家里跑,給母親做飯、翻身,她說第一時間看到母親心里才踏實。馬佩瑤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成績始終遙遙領先。她的作業本從來都是正面用了反面再用,學習一直都在年級前20名。上學之余,馬佩瑤還在自家門前種上各種蔬菜來節省開支,身上的零花錢也從來不亂用一分錢。就這樣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一晃已經有十個年頭了。如今,隨著中考成績的揭曉,馬佩瑤也夢想著即將到來的開學季,但是面對縣高中離家路途遙遠等一連串的問題讓她很為難。她說電視上不是有背著母親上大學的故事嘛,她也想背著母親到城里上高中,母親在哪兒,哪兒才是她的家。

  20xx年9月16日,馬佩瑤獲評全國特別關注“最美孝心少年”。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8

  姜沅昊,一個來自雙軍人家庭的十一歲男孩,從“小皇帝”到“軍中娃”、從任性到感恩,他用自己的孝心和溫情感恩親人,在濃濃的暖意中完成了美麗的蛻變,詮釋了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軍中的娃兒早當家

  姜沅昊的父母都是部隊的軍人,部隊戰備值班十分繁忙,即使身處駐地,也經常加班加點,無暇給他更多的關心與照顧。方塊被、隊列訓練、聽著軍號安排作息,長期軍隊大院的生活造就了小沅昊獨立自主的堅強個性和聽話懂事的乖巧性格,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從學前班開始,小沅昊就能夠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娛樂和生活,獨立完成作業,像一名戰士一樣精準管理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從來沒有讓父母操過半點心。學習之余,他從來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和提醒,總是自覺地幫助父母做家務,洗碗、掃地、洗衣服、簡單的飯菜,對于已經十一歲的他只是一個個小小的插曲,各類家務早已成為生活的常態并樂在其中。記得一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因為有緊急任務,連續半個多月都是一大早出門晚上十一點才回家,懂事的小沅昊每天都會在做完家務后,邊寫作業邊等爸爸媽媽,有時候累了就趴在桌上睡著了,但是他從來沒有怨言,每一次等到爸爸媽媽都很高興,還會給媽媽講笑話、給爸爸按摩腿。

  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部隊外出執行任務,無奈之下,爸爸媽媽把他托付給鄰里的李叔叔照顧,執行完任務回來,李叔叔一家都舍不得把小沅昊送回家,原來在這一個多月時間里,小沅昊主動承包了李叔叔家掃地、洗碗等家務,李叔叔沒時間的時候還幫著做飯,給家里小弟弟講故事,本應被照顧的孩子卻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曾有老師同學驚訝于他的獨立能干,問他“累不累”,他用自己的.一篇作文給出了答案:“每當有同學興高采烈地講述和父母出去玩的快樂時光,我也很羨慕,也想爸爸媽媽什么時候能夠不值班,陪我出去玩玩呢?但是我更知道,我的爸爸媽媽是光榮的解放軍軍人,他們值班是為了保衛首都、保衛國家,讓更多的同學能夠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媽媽說我是軍人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名小戰士,戰士永遠只能沖鋒在前,為了祖國和人民站崗執勤,不能偷懶,更不能怕苦怕累”。沒有華麗的詞藻,也不需要錚錚的誓言,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孩子對父母最深切的體恤和理解,在上千個獨自成長的日日夜夜,他用自己默默的堅持回報著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他的軍官父母既愧疚,更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外公外婆的小拐杖

  當小沅昊還在襁褓中時,外婆就患了嚴重的帕金森綜合癥,常年臥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外公也患有白塞氏綜合癥,身體虛弱,經常打針輸液,只能吃流食。因為爸爸媽媽工作繁忙,常常顧不上家,無法照顧老人,從小沅昊記事時起,除了學習,做家務、做飯、陪外公去醫院、照顧外婆,成了他每天像吃飯睡覺一樣必須做的事。平時,他每天早上六點就準時起床,先幫外婆洗漱穿衣,趁媽媽做飯的時候預習下當天的功課,有時候飯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地跑回家替爸爸媽媽照顧外公,外婆,因為他知道父母工作太忙經常不在家,需要他來陪伴老人。

  小沅昊的房間掛著一張時間表,是他每個假期鐵打不動的時間安排,早晨6點半起床,7點吃早飯,7點20給外婆洗臉,8點幫外婆翻身,之后每隔兩個小時都要給外婆翻一次身,還要幫外婆端屎接尿、清洗床單衣物、做全身按摩,別的孩子假期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去游樂場、動物園,他卻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繁重的勞動,但是他從無怨言。記得有一段時間,外公因為輸液過多雙手腫的老大,連吃飯喝水都很困難,是小沅昊每天把做好的粥端到他面前,一口一口喂外公,吃完后還幫著洗碗收拾,這一喂就是20多天。有一次,外婆因為吞咽困難,剛好小沅昊準備的飯菜有一點燙,外婆情緒失控,就沖著小沅昊大吼,發起脾氣來,小沅昊一邊跟外婆道歉,一邊用嘴吹著飯菜,哄著外婆把飯吃完。外婆吃完飯,用含糊不清哽咽的聲音也向他道歉,小沅昊抱著外婆說:“外婆乖,外婆不哭,我知道外婆不是故意的,有我在,每天都喂外婆吃飯,外婆你要活到一百歲”,說著說著祖孫倆相對無言、淚流不止。

  如今,兩位老人快70歲了,雖然疾患纏身,但是精神舒暢,鄰居說他們有福氣,他們說:“都是外孫照顧的好”。由于外公外婆生病,家里每年都要花十多萬用于治病,懂事的小沅昊從不與其他同學比吃比穿,其他同學一星期花費100元錢,而他一個月都用不到50元錢,每次爸媽想給他買衣服,他都說:“攢下來給外公外婆看病抓藥吧,我的衣服夠多的了”。到了五年級,他的學習任務開始變得繁重起來,但他仍然堅持每天回到家給外婆翻身,給兩位老人講自己在學校的趣事,每晚都要挽起袖子給外婆做按摩、洗臉洗腳,看到外公外婆燦爛的笑容,小沅昊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身處部隊大院,周圍熱心的叔叔阿姨們,經常會過來看看他們一家,問問小沅昊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他每次都會婉言謝絕,因為他覺得,叔叔阿姨們家里事也多,這么多年來大家對他的幫助已經夠多了,現在他已經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力量做外公外婆的守護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小沅昊用稚嫩的小手詮釋了中華民族“孝”的傳統美德,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樂章。

  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在廊坊市管道局中學附屬小學,小沅昊是老師和同學們公認的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學習上,他求知欲強、好學上進,課堂上敢于發問,善于質疑,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保持在年級前三,連續三年被學校評為校三好學生,小沅昊愛好廣泛,全國音樂等級考試中級,今年暑假還報名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九級的考試,動漫六級,國畫山水六級,跆拳道紅帶,在這幾年中經常在學校的大型活動中擔當主持,曾多次參加市里組織的感恩故事演講比賽,經典誦讀展示活動,曾參加20xx年度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大賽廊坊賽區二等獎。沅昊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每年他都會攢下自己的零花錢,捐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們,有一次,部隊組織“藍天春蕾”活動捐款,爸爸媽媽都捐了款,但是沅昊覺得還不夠,他把自己攢了半年多的200元零花錢也交給爸爸,說:“這是我給‘春蕾工程’的一點小心意,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們能夠上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就是小沅昊最大的快樂。

  獲取愛,只有一個人的快樂,付出愛,卻會讓更多人得到幸福,小沅昊用自己的堅強、獨立樂觀和愛心描繪出一個個溫馨的畫面,一個平凡的小男孩,把感動化為行動,用愛譜寫出一曲動人的孝順之歌。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9

  李淑萍,女,20xx年7月出生,延安市黃龍縣白馬灘鎮初級中學學生

  在她小的時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媽媽、她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記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受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她把飯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

  上小學時,她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提水,做飯等。上了初中后,她只能在節假日幫家人分擔家務。通常到家時,媽媽還在地里干活,或在給別人家幫工。她就先做作業,然后做飯。在家期間,她幫父母劈柴,做飯,照看弟弟,忙個不停,盡力幫助父母分擔家務。

  班上有幾個同學成績比較差,產生了厭學的`情緒。當她發現后,就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幫助他們,并耐心、認真的給他們講解,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同時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在她的帶動下這些同學的學習有了進步,同時也對學習有了新的興趣,與此同時她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聽話、懂事,關注親人的冷暖。對待鄰里,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在學校,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因此同學有了困難總喜歡找她幫忙,她總是樂呵呵地,有求必應。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0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日,我觀看了中央一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榮獲20_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有: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對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可是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他們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們應對生活的.艱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們并沒有退縮,小小的年紀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個年僅11歲的嬌小女孩,和我們年齡相仿,卻要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她3年如一日,孝養外婆和母親,還要照顧妹妹,同時不忘努力學習功課。她的的孝悌之舉、自立自強、進取樂觀的精神感動了深深地打動了我。

  觀后了這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生活在無比的幸福生活中,卻不明白珍惜,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后也必須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1

  姓名:胡云秀

  性別:女

  所屬地區:貴州省龍里縣洗馬鎮大坪村關口組

  簡介:十七歲,人生的花季年齡;十七歲,依偎在母親懷抱里享受著無微不至的親情溫暖的年齡。而她,在十七歲的年齡里,照顧生病的母親,照顧年邁爺爺奶奶生活,煮飯喂豬,打工賺錢求學,幫助爸爸干農活等就成了生活的全部,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生活的的擔子。

  【孝心故事】

  打工妹,用稚嫩的肩膀撐起家庭的天空

  十七歲,人生的花季年齡;十七歲,依偎在母親懷抱里享受著無微不至的親情溫暖的年齡。而她,在十七歲的年齡里,照顧生病的母親,照顧年邁爺爺奶奶生活,煮飯喂豬,打工賺錢求學,幫助爸爸干農活等就成了生活的全部,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生活的的擔子,鄰居都夸這孩子真懂事,真孝順。

  這是一個破舊的農家小院,幾間破舊的磚瓦房,東屋是年已古稀的爺爺奶奶,西屋是患有嚴重顛茄病,毫無勞動能力的母親,患有嚴重骨質增生的父親,還住著14歲的妹妹。這就是故事主人公胡云秀家,一個大山深處貧困的農民家庭。這個三代人家庭的生活壓力全部落在了患有嚴重骨質增生的父親主要勞動力身上,從她記事開始,母親就經常會無緣無故的倒在地上抽搐,有時十幾分鐘,有時半個多小時,這種病叫癲癇。不知在什么時候母親由于發病,倒在火堆中,手被燒殘廢了。爸爸一邊強忍著病痛上坡干活,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還要顧及經常發病的媽媽,幾乎沒有時間顧及她和妹妹的學習,只是經常念到:“孩子啊,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學習,學習才是你唯一的出路,咱們家就是賣牛賣馬,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雖她當時無法理解為什么要賣牛馬,隨著年齡的增大,她對這樸實的話語有了更深的理解。她在六歲時就學會了做飯,喂豬,洗衣服。每天放學后,當小伙伴們都在學校盡情玩耍時,她便急忙往家里趕,因為她害怕媽媽又再一次發病,害怕小豬因沒有豬食而大鬧豬圈。她知道爸爸早上出門上坡干活要到天黑才回來,還等著給他送飯。送飯回來還要先打一背簍豬草,接著還要準備晚飯,因為妹妹已近餓了。

  由于家里勞動力缺少,隨著年齡的增大,家里的開銷更大了,這個生活捉襟見肘的家庭,使得這個年僅十歲的孩子過早地品嘗生活的甘苦,也讓她迅速成長起來。

  暑期時,她總是離開家去打工賺錢,在打工期間,她舍不得到外面餐館吃一頓飯,舍不得給自己買一件漂亮衣服,可是每次回到家,都會給爺爺奶奶買些水果和營養品,為媽媽買點藥,交爸爸帶去幾百塊錢。幾個假期下來,她一共掙了1萬余元,在這五年讀書期間,她沒有向家里要一分錢,節省下來的生活費她會買一些洗衣粉、肥皂、鹽巴、醬油等生活用品帶回家。有一次,家里的包谷已經到了追肥的時節,看到父親因缺錢買化肥而一籌莫展,她遞給了爸爸500塊錢說:“爸爸,您拿這點錢買點肥料給包谷上肥,不然時節過了就不好了。”

  一轉眼就上初中了,學校離家有十余公里,她只能住校,住校期間,她從來不舍不得花一分錢在校外買零食,每個周末她從來舍不得花錢坐車,一個人來往在這十多公里的山路上。一次周末放學回到家,天快黑了,她發現現爺爺不在家,從奶奶哪兒得知,家里沒有柴火了,爺爺上山砍柴去了。她顧不得長途趕路的'疲憊,丟下書包,直奔山上,見爺爺用彎曲的腰板扛著一捆踉蹌地往家里走。她心痛爺爺要扛柴,爺爺也心痛她而不給,她硬是用幼小的身體倔強地搶過柴火一口氣扛回家。

  每個周末,她總會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掃一遍,把爺爺奶奶的衣服被子收來洗,為母親換洗衣服梳頭洗臉,這些年從來沒有間斷過,每次回家,她總是要把學校里的愉快生活和有趣的故事說給母親聽,臉上始終掛著幸福的笑容。一次,母親因為癲癇病發作,摔傷了頭部,病重臥床一個多星期,家人都說母親怕是難逃這次災難。但她堅信,母親只是暫時的摔傷,不會這樣嚴重,她連忙給母親擦洗,有給母親熬煮稀飯,硬是“逼”著母親吃下,在她的精心照料之下,母親一天天好轉又恢復了健康。

  這個個頭不大十七歲的姑娘。她用自己的方式逼著自己堅強起來,逼著自己快速長大。她沒有轟轟烈的感人事跡,但在平淡的生活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樸實而又感動的孝心故事。十七歲的她少了一份嬌氣,多了一份堅強,十七歲的她,已經懂得孝對家人,笑對人生。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2

  名:楊紫琴

  性別:女

  所屬地區:利州區大東英才學校

  簡介:楊紫琴,女,12歲,現就讀于廣元市利州區大東英才學校。她心地善良,勤勞節儉,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以來,她本著孝親敬長,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爺爺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孝心故事】

  打小起,楊紫琴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上小學后,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夸獎。她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外公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晚上,外公外婆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他們在椅子上坐下,先送上一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他們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他們聽,讓他們的勞累因為有了紫琴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

  上小學二年級時,楊紫琴轉到了石埡小學中心校,在街上租房由爺爺照顧。剛沒有多久,爺爺在一次勞動時不慎摔傷了腿,經過治療,雖好了一些,但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生活起居很不便,楊紫琴又成了他的好幫手。三餐前,楊紫琴都要為爺爺備好碗筷,親自為他盛飯、添飯。有段時間,爺爺臥病不起,楊紫琴又總是和奶奶輪流送飯送水送藥。陪爺爺奶奶講故事,唱唱歌,逗爺爺奶奶開心。20xx年暑假,爸爸媽媽把她接到打工的蘇州玩耍。那段時間,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小紫琴就如一只開心的鳥兒,整天在爸爸媽媽的身邊飛來飛去。可就在暑假即將結束的一天下午,噩耗傳來,爸爸在工地上出事了。媽媽帶著她趕到醫院的時候,爸爸已經昏迷不醒了,紫琴看到爸爸躺在急救室的床上一動不動,放聲大哭起來,搖著爸爸的身子叫喊著。哭了半個小時后停住了哭聲,擦干眼淚對同樣哭泣的媽媽說:“我們不哭,不然吵到爸爸了。”在爸爸住院的幾天里,她都堅持守在醫院安慰媽媽,給昏迷的爸爸講故事,在醫院里的幾天小紫琴就像突然長大了,媽媽看到她強裝堅強感覺很心疼。天不遂人愿,最終爸爸還是丟下母女倆自己先離開了。爸爸的不幸去世,給小小的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她并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用她那稚嫩的肩膀默默為撐起這個家而不懈努力。她很快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了,人也變得更懂事了,就像一個小大人。她的學習、生活不需要大人操一點兒心。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就陪媽媽聊天,給媽媽講學校發生的開心事,逗媽媽開心。鄰里都驚嘆一個八九歲的小娃娃是如此的堅強,如此的懂事。

  楊紫琴從小就很節約,當別的孩子都隨意地花錢買零食的時候,她卻把自己的零花錢偷偷地存在起來。她從不吃零食,更不與他人攀比,學習用具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她從生活費中節約出來錢買的'。她怕家人責怪她,從不說起自己悄悄存錢的事,直到祖母一次生病無錢治療時,她才把已存下的200多元錢拿出來給祖母治病。此后,她更注意自己每一分錢是否花得妥當。她常常把親戚給的壓歲錢和自己從牙縫里擠出來的錢交給了母親,用于家庭開支。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親戚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么貴重禮物,而只讓媽媽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今年9月考上了大東英才學校,在學校里,她因踏實認真、積極熱心的態度被全班同學一致選舉為班級自主管理委員會主席。工作上,她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把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學習上,她刻苦勤奮,成績名列前茅,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為她的付出。楊紫琴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勤儉節約的事跡,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贊譽。在石埡小學就讀的四年間,被評為“三好學生”一次,“優秀學生干部”兩次,在七一寶輪小學又獲得“利州區優秀學生干部”“市級美德少年”的光榮稱號,在利州區大東英才學校軍訓期間榮獲“軍訓優秀學員”稱號。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在楊紫琴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勤勞節儉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3

  姓名:楊世業

  性別:男

  所屬地區:納溪區東升學校四年級一班

  簡介:媽媽病重,他細心護理。稚嫩的肩膀,堅強地擔當。他的臉上看不到厄運和苦難,有的是自信和陽光。縱使大海為墨,長空為墨,也寫不完對母親的深情。十歲的小男孩子楊世業,把孝心化為行動,用愛譜寫著一曲動人的孝老愛親之歌。

  【孝心故事】

  五年如一日照顧因病下肢癱瘓的媽媽,為媽媽梳頭、洗臉、喂藥、穿衣服,蓋被子,樣樣事情都打理得妥妥帖帖,他把照顧媽媽當成了每天的習慣,樣樣事情做起來熟練、自如。你會想到這些事情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嗎?他就是納溪區東升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學生楊世業。

  今年十歲的楊世業,媽媽在五年前,因類風濕關節炎不能正常行走。楊爸爸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流汗,中午按時回家做飯給妻小吃,晚上幫妻子擦拭身體、按摩腿關節、洗衣服。在爸爸的榜樣示范下,楊世業也主動加入到照顧媽媽行列中。爸爸喂媽媽吃藥時,他就守在旁邊。僅三四次,就記清楚了,哪些藥該吃多少?按時喂媽媽吃藥、幫媽媽梳頭、給媽媽穿衣服、做飯,慢慢的,這些事情他全學會了。楊爸爸再也不用中午急沖沖地趕回家。

  五年來,楊世業已經把照顧媽媽的各樣事情融入了每天的生活。每天不用提醒,不用暗示,該到吃藥時間,會準時把開水和藥送到媽媽手中;一看電視,就會幫媽媽按摩,捏捏腿。早上楊世業起床時,會麻利地幫媽媽穿上衣服、鞋襪、洗臉、梳頭。待爸爸把早飯做好了,他也把媽媽收拾妥當了。

  如今,楊世業每晚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有起夜的習慣,他會扶起媽媽,把媽媽移到解手的.椅子上,待媽媽解完手上床躺好,為媽媽蓋好被被褥,他去公共廁所把小便倒掉后再回來睡覺。

  當問及楊世業為什么小小的年紀就這么有孝心時,楊世業的回答是:媽媽給了我生命,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應該做的。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4

  今天,我們全班觀看了《十佳孝心少年》,在此我深深受到了特別大的打擊。

  一位張濤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

  說平凡——因為他是縣軸承廠一名普通的職工;

  說偉大——正是因為他的平凡。八年來,張濤用自己的孝心和愛心延續著父親的生命。

  八年里,照顧父親成了張濤的全部生活內容。為讓老人身體感覺舒服點,張濤每天隔半個小時,就幫父親翻身一次,并且給老人按摩;為能讓老人多吃點東西,一日三餐,張濤都親手調制可口的飯菜;每天的'翻身、按摩、擦澡、喂飯、吃藥,張濤從無怨言。每當休息的時候,張濤就陪著父親朗誦詩詞、吟唱詩歌給老人聽,讓老人安然入睡。

  在張濤的父親住院期間,病房里的一位病友一見到記者,就說:“我活了六十多年,就沒見過像小張這樣孝順的兒子,有這樣孝順的好兒子真是好”。

  “只想讓自己的父親多活一天”,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言輕份量重,卻踐行了一個血性男兒的鏗鏘誓言。

  現在我也是一位“孝星敬老”的模范,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記得有一次媽媽不在家,去出差了,我早上,六點起床家里亂糟糟的家里只有我和爸爸和弟弟,我說:“沒媽的日子可真難過啊!”床上還躺著最懶最懶的爸爸和弟弟。我說:“現在就我一個女生我一定要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的。于是,我就帶上了我媽媽打掃衛生的手套,學真媽媽的樣子先洗碗,在掃地,然后又拖地、沒桌,鋪床...一眨眼,一上午就過去了,我該做飯了,于是我就先去買菜再去做飯。我下了樓老下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在玩撲克牌,我說了一聲:“爺爺奶奶好。”我連忙又跑到了小區沒口。我買了一元錢面條,又買了幾元的菜,到了家里我連忙開始做飯了。在我做飯的時候叮咚、叮咚我一開門是媽媽來了,媽媽一看家這么干凈,媽媽親了我一口說:“文冰,長大了。”我笑了笑。自從我下了樓走到小區門口外面做的爺爺奶奶們都說:“孝星”之星來了。

  孝心不在大小,不在年齡。

2016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5

  尹筱琪,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三年前的她有著同齡孩子一樣的愛發小脾氣,愛鬧,不太講理,但是由于家庭的變故,她變了,變得有主見,有想法,有孝心。

  三年前,她的媽媽被診斷為尿毒癥,三年的時間,為了給媽媽治病,家庭的經濟條件一年不如一年。而年僅七歲的她,也想要有自己心愛的玩具,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和漂亮的衣服。但懂事孝順的她,自從她媽媽生病以來,她很少主動提出要買東西!她知道媽媽的病需要很多錢,她想自己把省下的錢給媽媽治病!如果實在需要,很想買的東西,她會問爸爸我想買這個可以嗎?而不是我要買這個。媽媽是個尿毒癥患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而她基本上都能記住,有時候她會回家問媽媽今天吃藥了嗎?今天喝了多少水?今天吃什么東西了?今天有沒有哪里不舒服?腳疼嗎,我給你捶捶……就像一個大人問孩子的語氣了。

  她在一天天長大,她學會了很多。爸媽做飯的時她會主動幫忙洗菜,爸媽洗衣服的時她會把小件的拿到自己的身邊洗,也會自覺地把地掃干凈拖干凈,會把放在床上的衣服疊好放到衣柜里……她就是這樣一個懂事的小女孩,她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孝道……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相關文章:

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11-11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0-13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10-10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優秀10-02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事跡11-06

【精】最美孝心少年事跡06-19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精】06-17

【熱門】最美孝心少年事跡06-17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熱門】06-16

(實用)最美孝心少年事跡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