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特大地震,成都市出現強烈震感。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身為醫院黨支部書記、業務副院長的張同志,與該醫院黨政領導反應迅速,沉著冷靜,在第一時間內協調組織兩校區全體醫護人員,按照學校重大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的部署,立即投入地震后我校部分師生員工,因為地震導致受傷的傷員救治工作中。
成都出現強烈震感后,醫院黨政領導立即啟動“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按照上級要求對學校醫療救護工作進行了緊急部署,組織調動醫護人員力量,為確保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對受傷師生員工進行緊急救治。同時迅速進行組織、協調,對震災發生后的醫療救治工作進行了合理分工和安排。
地震發生幾分鐘后,九里校區就有多名因為地震受傷的患者來到校醫院需要搶救。此時,王國平同志和醫院黨政領導以及醫護人員,在余震不斷發生的情況下,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將傷情較重的6位傷員轉送上級醫院救治,同時,該同志又立即協調組織醫護人員對余下的40多位傷員進行清創縫合、止血包扎、對關節崴傷、骨折、脫位等進行復位固定的緊急處理。
與此同時,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區由于地震,受傷學生人數更多,傷情同樣嚴重。由于傷員太多,而犀浦校區校醫院門診部值守的醫護人員相對較少,救治工作告急。此時,校醫院黨政領導立即協調安排,抽調由黨支部書記業務院長王國平帶隊、和副院長祝慶華以及家休班的外科醫生古慶同志,組成增援隊,立即驅車趕往犀浦校區醫院門診部加強醫務人員救治力量,積極應對震災造成的傷害。
大地震后,盡管余震帶來的震感不時發生,而王國平同志和兩校區的醫護人員們不辭辛苦,不懼余震,始終堅守、工作在救治傷員的醫療搶救崗位上,冒著余震隨時可能導致的危險,為每一位傷員包扎、敷藥、縫合、耐心解釋。該同志和醫護人員不僅為患者解除傷痛,還要為他們緩解心中的緊張,疏導傷員的恐懼與焦慮,穩定了傷員的情緒,保障了救治傷員的醫療秩序。
震災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在5月12日晚大約23:00時分,西南交大醫院接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征用救護車和醫護人員的指令后,一直值守在醫院的黨政領導立即向學校、后勤集團領導報告征用指令,同時立即協調安排救護車和醫護人員,與前來執行調度的金牛區衛生局工作人員一道,立即前往地震重災區都江堰市,參加災區醫療救護工作。而此時,醫院黨支部書記業務院長王國平同志和院長賈全芬同志,又24小時值守在醫院,并安排出奔赴都江堰災區,參加救治震災傷員工作的第二、第三、……應急梯隊,目的是為了避免醫護人員和救護車司機的疲勞,以保證抗震救災醫療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災難,地處汶川的阿壩師專也同樣受到了重創,阿壩師專的校舍在地震中變成了危房。
在四川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下,阿壩師專的全體師生要整體轉移至成都體育學院和西南民族大學。
為全面認真的完成四川省教育廳體、衛藝處部署的,為阿壩師專約4000余名師生員工實施震災衛生檢疫和疾病檢疫的工作,醫院黨政領導在我院醫務人員本身就緊張的情況下,組織安排出12名醫護人員,從5月23日開始,先后在四天內,不分白晝,不辭辛勞,默默的奉獻出白衣天使、醫務工作者對災區人民的愛心。而醫院黨支部書記、業務院長王國平同志就在此其中,體現了共產黨員不計較個人得失,特別能戰斗,能吃苦的黨性和拼搏精神。
“5.12”特大地震發生后,給地震災區造成了毀壞性的重創。
按照四川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校――地”對口支援災區汶川的安排和汶川人民抗震救災的緊急需要,王國平同志作為首批“赴汶川專家服務團”后勤保障組副組長的志愿者,肩負著災區人民的企盼,肩負著西南交通大學賦予的神圣使命,歷時七天赴災區工作。
西南交大赴汶川“專家服務團”途徑雅安、瀘定、過丹巴、金川、馬爾康,歷經因地震造成的大面積山體滑坡、飛石、大風、塵霧的重災區米亞羅、古爾溝、理縣,冒著隨時有生命危險的困難到達汶川。
王國平同志除了肩負“專家服務團”所有成員的醫療保健工作外,還要擔負起“專家服務團”的生活保障、食品衛生安全、住行和繁重的后勤服務工作。他不怕吃苦,不怕勞累、不顧危險,與全體“專家服務團”成員共同戰勝困難。在短短三天時間內順利完成了汶川地區縣城和鄉鎮的危房鑒定工作,為災區人民做出了貢獻,為西南交通大學爭得了榮譽,出色的完成了四川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指定我校而下達的危房評估任務。
王國平同志實實在在的經受住了地震災害這一突發事件的考驗。面對地震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積極組織、協調、戰斗、值守在突發事件的最前沿。
作為醫院黨支部書記、醫院業務院長,他不顧個人安危,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辭辛苦,不怕犧牲自己得一切,積極主動要求安排艱巨的任務,履行著醫務人員的天職。在危難時刻,始終發揮著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入和支援抗震救災,志援服務于重災區一線,服務于師生員工生命安全的醫療工作,為學校的安全穩定、為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為抗震救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2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宕昌縣,給全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對原本是國列貧困縣的宕昌人民,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災難使全縣人民面臨十分嚴峻的困難和挑戰。更多的人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人民的關懷,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著,縣委統戰部副部長、民族宗教局局長申愛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抗震救災工作開展以來,他就積極投身于少數民族鄉村和各宗教活動場所,為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深入地震災害第一線,了解災情。申愛平同志作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在地震災害面前,他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想到的是少數民族受災群眾和宗教活動場所的安危。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地震發生的當時,申愛平同志正陪同市縣領導在新城子藏族.鄉開展維穩工作。地震發生后,申愛平同志按照市縣領導安排,本著高度的責任感,迅速到新城子藏族鄉藏族村了解災情,并及時電話聯系全縣民族鄉村和各宗教活動場所,詢問了解地震災害情況,當得知災情嚴重時,他心情很沉重。
地震后第二天上午,申愛平同志在單位召開了短時間的緊急會議,及時安排部署了民族宗教方面的抗震救災工作,會后,他立即帶領單位職工,首先奔赴災情嚴重的新城子藏族鄉和城關鎮喬家藏族村檢查災情,又連續3天深入全縣其他民族宗教鄉村和宗教活動場所認真細致地查看了災情。他用最快的時間向市局和縣委、縣政府匯報了災情。
二、組織宗教界開展了募捐活動。災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動員廣大信教群眾向災區獻愛心,開展了募捐活動,同時自己帶頭捐款,并組織單位職工捐款,共捐資1.72萬元。
三、編制了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按照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和縣委、縣政府安排,申愛平同志組織單位人員在了解少數民族、宗教活動場所地震災害的基礎上,加班加點,編制了宕昌縣少數民族、宗教活動場所地震災害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規劃,上報了市民族宗教局和縣政府。
四、駐村開展了災后重建工作。按照縣上安排,申愛平同志作為第一批駐村抗震救災工作隊員、進駐新城子藏族鄉老樹川村開展了抗震救災工作。一是了解上報了災情.二是制訂了災后重建規劃。三是協助鄉村為易地搬遷戶選址定點,兼備物資,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五、多方爭取了救災物資。申愛平同志心系少數民族受災群眾,他對受災群眾的困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時向市民族宗教局匯報災情,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局長馬超的高度重視,市局馬局長查看了宕昌災情后,通過國內外友人關系,爭取到阿聯酋迪拜酋長基金會捐助宕昌縣抗震救災帳蓬500頂,爭取到香港樂凱公司捐助宕昌縣抗震救災帳蓬40頂。爭取到甘肅省蘭州市捐款8萬元,面粉2500斤、大米2500斤、青油500斤、衣服和鞋2000件。
在這次“5-12”抗震救災中,申愛平同志始終和縣委、縣政府及市局保持一致,時刻想著災民,時刻參與救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一腔熱情,體現了“地震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反映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和感天動地的崇高精神,展示黨和人民的偉大力量。,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必須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3
地震發生后,在災區,平凡的人在災難面前,用團結、堅強、溫情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地震發生時,她用身體為孩子擋住了水泥板;廢墟下,同桌的鼓勵讓她挺過4小時;素不相識的人們,感受到了鄰里間的真情……
有一種瞬間叫震撼;有一種忍耐叫堅強;有一種愛心叫感動。在地震搶險救災現場,有一種純潔叫白色,在塑造著新的生命里程。山高路險,擋不住他們行進的腳步。地動山搖,摧不垮他們必勝的信念。危險面前不拋棄,困難面前不放棄。緊急救援,是醫護工作者的共同天職。
5月24日,接魏家橋鄉衛生院電話,魏家橋鄉長在赴抗震救災現場救援因地震失蹤群眾途中,不幸因山石滑落摔下150余米山坡受傷,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元壩中心衛生院第一時間立即啟動《抗震醫療救護應急預案》,迅速組成了以院長張濤為組長,副院長何林為副組長,瞿正永,侯小輝為成員的應急救援小組。立即準備好藥品器械,同時及時安排魏家橋鄉衛生院院長劉正元,立即組織醫護人員趕赴現場,組織援救,并不時叮囑,進行急救指導和要求。
災情的嚴重程度難以想象。首先由魏家橋鄉梨樹村衛生室村醫巫春秋趕赴救援現場,實施救援。由于事發地點處于魏家橋相芷房村綿長溝原始森林,因地震多處山體滑坡,交通十分不便。村醫巫春秋隨同魏家橋鄉干部及5名村民一同前往,經過兩個多小時艱苦跋涉才到達事發現場,只見山石滑落砸傷的.鄉長渾身黑土,滿臉是血,躺在山坡下的石堆里呻吟,不能動,發現左下肢骨折。時間就是生命,顧不上步行勞累,立即展開了救援。立即對鄉長進行簡單的傷口清理包扎,和骨折部位的簡單固定。隨即跟村民一起用自制的簡易擔架,把受傷的鄉長在陡峭的山路上往下抬。此時見田鄉長傷勢很重,傷情超出了先前的預料,情況十分危機,只想迅速地往山下趕,縣醫院的救護車和醫護人員也積極的在趕往事故現場。所有的人都被鄉長不顧個人安危,步行30多公里去搜尋因地震失蹤群眾所感動,只想能夠快速的把鄉長轉移到山下。經過2個多小時,終于將受傷的鄉長轉移到山下,縣醫院的救護車和救護人員已經到達,立即轉乘救護車到醫院救治。由于組織救援反應迅速、組織得力、措施有效,為傷員的救治贏得了時間。
“我為誰工作?為了自己,為了患者,為了社會……”村醫生巫春秋這樣說。是小事,卻足以給人溫暖,給人力量!透過這件小事,所以醫護人員們也一次次感受到人間真情,一次次接受著靈魂的洗禮。緊急救援,是我們醫護人員共同的天職。
在這里,我們要借此機會介紹一個最平凡最不起眼,而又讓我們心靈感動的鄉村醫生,他就是魏家橋鄉梨樹村衛生室村醫巫春秋。但巫春秋醫生這些都不是讓我們感動的原因,讓我們感動的是災后所有醫護人員奮力搶救傷員。我們想應該把巫春秋放大,讓他成為衛生醫療戰線的典型代表,讓這樣的白衣天使護衛人民健康,讓所有的人都健康!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4
簡旺生,郎溪縣建平鎮鐘西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這位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漢子,將責任與擔當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搶險最前沿,帶領群眾沖鋒陷陣,打響了“家鄉保衛戰”。
以雨為令 奮戰一線
鐘西村歌場圩位于鐘小河北岸,圩內面積4000多畝,埂頭窄,埂身單薄,1999年洪災修復后尚未經過大水考驗。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簡旺生被窗外的雷雨聲吵醒,打年輕就有充足防汛經驗的他,天蒙蒙亮就趕緊起床,組織100多名人員上埂巡查,并劃分2個重要埂段,交由兩個村民組負責,緊急調配樁木、土、砂石、彩條布等防汛器材物資,做好防汛應急準備。
6月24日上午9點30分,歌場圩鐘小河外河段出現險情,簡旺生立即組織搶險隊員和一臺挖掘機,進行打樁搶險。他帶領3名隊員在水中堅持了一個小時,協助挖掘機打完了10多根木樁。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調來一臺挖掘機、五臺拖拉機,加緊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點多才完成除險。此后十天里,簡旺生就帶領突擊隊奮戰在歌場圩,危險發現一處,就及時化解一處,共計化解十幾處險情。
身先士卒 死生考驗
6月21日下午1點多,簡旺生和60多歲的老黨員傅澤元在歌場圩巡埂,突然看見埂下的泄洪溝涵閘在滲水,而且水流越來越大,圩埂有隨時垮塌的跡象,一旦垮塌,3000多畝農田就直接被淹沒,給整個鐘西村4000多百姓帶來的損失簡直不敢估量。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樣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簡旺生不顧勸阻,撿起旁邊的舊水泥板和彩條布,縱身一躍,跳進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緊搶險。老黨員傅澤元被簡旺生的'舉止感動,也一同跳入水中,兩人協助完成堵塞涵閘口的任務。他們在水里奮斗了整整1個多小時,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將涵閘堵住。隨后趕到的搶險突擊隊,開來1臺挖機,在閘口的水泥板上鋪上薄膜,用泥土全部覆蓋,最終確保泄洪溝涵閘安全。
汛情不減 何以為家
為了保障鐘西村兩座排灌站正常運行,簡旺生利用排澇相關專業能力,堅持在排灌站夜間值守。每隔3小時,便出門觀察水情和險情,近20天沒有回過家。3臺機器汛前雖已經過精密檢修,但持續工作導致王村圩一臺機器出現故障,簡旺生及時發現并連夜聯系水利專家,進行徹夜搶修,因處理及時,村里無一處內澇。連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隨時都有破圩危險,正忙著轉移群眾的簡旺生接到妻子電話,要求回家幫忙搬家。簡旺生為了能多轉移一些群眾,毅然掛斷電話,直到將所有群眾安全轉移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搬運家電。在家里一樓進水后,簡旺生為了不占用安置點床位資源,安排妻子和70歲的老父親在家里二樓就地進行安置。
上善若水 厚愛無言
大雨不停歇,險情越來越嚴峻。出于安全考慮,簡旺生提前帶領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告知轉移,通過發動村民投親靠友和安置點安置的方式,安全轉移1000多人。7月3日凌晨,因開發區水庫泄洪,水位居高不下的歌場圩出現漫堤,眼見死守十幾天的圩埂即將淪陷,簡旺生強忍心酸,對住在圩堤上暫無危險的60人也全部實現安全轉移,并安排兩名村婦女干部在敬老院做好后勤工作。
由于防范工作做得到位,鐘西村雖有4座房屋倒塌,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破圩后,簡旺生帶領村“兩委”干部實地查看受災農田,及時統計上報災情,檢查房屋受損情況,避免有老百姓回流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汛情嚴峻后,簡旺生第一時間組織20人的打樁隊和一臺挖掘機,奔赴三岔村積極開展支援,進行裝木和清臟。之后,連續三次帶領5人打樁,將500多根樁木牢牢定在三岔大堤上。考慮到村里嚴重的受災情況,簡旺生又利用微信朋友圈,號召鐘西村走出去的名企業家積極籌資捐款,協助村民做好災后自建工作。
災難面前,簡旺生同志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沖鋒在前,身先士卒,他這種不怕苦、不怕累、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的.行動,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贊譽,譜寫了一首新時期村黨組織書記抗洪救災的壯麗樂章!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5
2021年7月20日始我市遭遇持續強降雨,連日降雨量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值。晚上17時,東大高溫公司領導接到上級通知,為抗洪救險,附近后小屯村村民需要轉移至東大公司緊急避險。接到通知后,東大高溫公司及公司領導積極配合,并組織收容受災的群眾。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于連續強降暴雨,工廠處于停電停水狀態,東大公司領導及管理人員和黨員為安撫好接納到的受災群眾,為了保證受災群眾的食品能夠供應及時,全體后勤管理和黨員一直在堅守崗位對受災群眾噓寒問暖,在斷電斷氣情況下,東大高溫公司黃總親自一鍋一鍋燒熱水為老人和小孩送上溫暖的'茶水。體現企業領導和黨員同志的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博大胸懷,得到了受災群眾的好評。看著人民群眾有飯吃、有地方住,黨支部成員和大東高溫公司領導心感寬慰。
天災無情人有情,黨旗在飄揚,黨徽閃金光,人民群眾利益高于一切這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的宗旨,災情發生大第二天,早餐還無著落,黨支部書記樊奇彬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讓受難的群眾睡不好心情不好再吃不好,況且還有老人和孩子,想到此,黨支部書記樊奇彬急忙召集黨員王亞楠等同志協商辦法趕緊解決受災群眾的吃飯問題,協商后給公司領導匯報,黨員同志帶頭集資捐款,黨員王亞楠主動請纓和司機小李去市區采購食物,跑了很多早餐店才買到熱騰騰包子和稀飯,終于讓受災的群眾吃上熱乎乎的暖心飯。事后統計了在黨支部書記樊奇彬同志的倡議下,支部各黨員、預備黨員及積極分子踴躍捐款,共捐得救災款一千多元。
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在本次抗洪活動中東大公司支部所有人都在用行動踐行使命,用黨性鑄就不倒的鋼鐵長城。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6
舟曲城西的白龍江畔,在一個施工帳篷里有一些技術人員正在用電腦處理災情排查資料,這里是甘肅省地礦局三勘院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院的一個施工點。
與城區內忙亂的情景相比,這里看似比較平靜,給人一種正在施工的場景。你也許不知道,他們是第一時間向省國土資源廳報告泥石流發生信息的先覺者,是最早一批進入災區現場的援救隊伍。
今年5月,他們就在舟曲白龍江邊的鎖兒頭地帶開始施工滑坡治理項目。8月7日這天,項目經理靳軍和2個同事在舟曲縣城的項目辦公點,11點時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同時傳來很大的聲音,停電停水。靳軍投過窗戶發現樓下的汽車看起來越來越小,知道水位開始上漲,可能是地質災害,連忙給鎖兒頭施工現場的負責人長中偉打電話,監測白龍江的水位。長中偉從凌晨一點鐘開始,到白龍江畔定時監測水位,發現水位上漲速度很快。
得知水位上漲的信息后,靳軍馬上給院總工李海軍打電話聯系溝通后,初步判定可能是泥石流堵塞了白龍江。出于職業的敏感和特點,靳軍和同事馬上行動,跳下洪水游泳通過了大水灘,進行實地勘察,踩著泥石流來到了舟曲縣城關區北街一帶。
到現場一看,他驚呆了,特大型泥石流災害,樓房大部分倒塌,縣城被泥石流淹沒了一半,到處一片哭聲,場面十分悲慘。靳軍說,當時看到場景心都碎了,來不及思索,趕緊搶時間救人。他立刻給施工人員打電話,組織一支搶救隊伍迅速趕往廣場、北街一帶。7點鐘,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院由48人組成的搶險隊伍,拿著鐵锨、木棍等簡易工具,從鎖兒頭趕到北街廣場,展開了緊急搶險救災行動。
凌晨5點,在宕昌出差的設計院副院長馬延龍知情后,從宕昌匆匆出發,繞岷縣、臘子口直接趕到了舟曲救災現場。他目測得三眼峪、羅家峪等兩溝的泥石流方量、長度、寬度、水位等初步估計資料通過手機傳給地質所。地質所綜合了他和靳軍、長中偉的'一線資料,最后把三眼峪、羅家峪兩溝泥石流的方量信息上報了省國土資源廳、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和省政府有關部門,為舟曲全面展開搶險救災行動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
靳軍一行48人的搶險隊,在3個小時內,通過簡易的工具,從倒塌、泥石流淹沒的房屋中,挖出18具遺體,并成功搶救出一名30多歲的男子。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7
最先出發、最快抵達,為百姓奉上最安心的保障,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之后,你是社區建設中最亮的光。
他就是海河路街道中鶴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常小平。中鶴社區下轄中鶴國際、龍門逸家2個居民小區,2536戶、9780人,共有52棟居民住宅樓,100個單元,3個地下車庫,防汛形勢嚴峻。常小平聞“汛”而動,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首要任務。
在此次防汛期間,他始終以保護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己任,帶領社區干部查看重點部位防汛情況、督促安全隱患整改、及時疏通排水管道、開展清潔消殺等工作,確保防汛工作有備無患、群眾安全萬無一失。
周密部署工作預案,為抵抗洪水打下堅實基礎
在汛期來臨前期,常小平周密部署,一是第一時間成立由社區書記和各物業公司經理任組長的防汛工作小組,制定防汛工作預案,建立應急隊伍,明確工作責任,強化工作紀律。二是排查整改隱患,儲備防汛物資雨衣40件、雨靴40雙、手電筒30個、沙袋400余袋、鐵锨30把。三是聯合小區物業開展防汛演練工作,搬運沙袋建立防汛隔離帶,針對演練中排查出的問題,快速反應,及時整改,為抵抗強降雨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奮斗在防汛一線,用實際行動為轄區居民安全護航
7月17日至21日,隨著降雨量的`不斷增加,道路及小區積水越來越深,水流湍急。常小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冒雨巡查,對中鶴國際、龍門逸家兩個小區100個單元地下室、75部電梯井、3個地下車庫及52棟樓頂的落水口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巡查,發現堵塞,毫不猶豫將手伸進淤泥里進行疏通;發現積水,利用抽水泵進行排水,他時刻將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捍衛著人民至上的理念。
圖片災后重建刻不容緩,小區環境風雨之后展新顏雨過天晴,這是最好的消息,卻不是最后的勝利。按照災后重建工作部署,為盡快恢復居民正常生活生產。常小平帶頭對兩個小區地下室及電梯井進行抽水,對75部電梯全面復檢。同時有序開展家園清潔工作,鏟除淤泥、沖洗路面,全方位消毒消殺。目前70個單元樓道和重點部位已完成消殺11000平方米,共噴灑消毒水150公斤,出動車輛4次,清掃垃圾5車。
常小平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汛救災的緊要關頭,身體力行,連續7天沒回家,“舍小家、顧大家”,以一名黨員干部的赤子之心,用不畏犧牲的實際行動為黨徽增光、為黨旗添彩!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8
5月19日下午,治安大隊長王凌正在賴村鎮組織開展賴村鎮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接縣局領導指令:緊急護運沖鋒舟赴固村鎮抗洪救災。王凌從賴村鎮火速趕回,與治安大隊副大隊長黃紅勇、民警余水明3人一起,護運團結水庫和消防大隊的2艘沖鋒舟趕赴固村鎮抗洪救災。
到達固村后,經過對災情的簡單分析,由王凌與余水明帶領鎮村干部和團結水庫的工作隊員攜帶20件救生衣等裝備,乘一艘沖鋒舟對固村鎮老街的被洪水圍困群眾展開救援,并安排副大隊長黃紅勇則帶領消防大隊官兵和應急大隊警力,乘另一艘沖鋒舟對固村鎮下河村的被困群眾展開救援。經過一下午地不懈搶險,2艘沖鋒舟共進行了6輪救援,成功救出轉移固村鎮老街、下河村被困群眾60多名。
王凌所指揮的沖鋒舟在轉移老街最后8名受困群眾時,已是晚上6點多了,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上游洪峰漸至,水位不斷升高,洪流也變得越來越湍急。當沖鋒舟通過一個旋渦時,因水流湍急,造成船體失控,撞上固村大橋橋墩,沖鋒舟瞬間被打翻,沖鋒舟上的5名救援人員8名群眾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沖向下游。憑著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掙扎著浮出水面。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鎮定下來,心里記掛著8名群眾和另外4名救援人員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有沒有人啊?有沒有人?”一邊搜尋落水的群眾和戰友。突然,王凌發現一中年男子在離其幾米遠處上下浮沉。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趕緊游過去幫一把。他奮力向那個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個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勁將其托出水面,并大聲的告訴他不要慌張,要鎮靜。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間,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們二人撲打過來,將2人同時卷入了水下。被洪水沖出數里后,王凌浮出水面,隱約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樹,便奮力地游過去并抓住一樹枝,爬到了一棵大樹上。
王凌一個人在瘋狂洪流中的大樹上堅守了2個多小時。當晚8時許,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習水性的群眾駕著一艘沖鋒舟過來,先后找到民警余水明和王凌并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余水明,王凌的心里感到無比的溫暖,眼里閃著晶瑩的淚光。7人乘沖鋒舟欲繼續搜尋,因洪峰沖擊,沖鋒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間,王凌意識到必須將7個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還的可能才會更大。王凌奮力掙出水面,并用手抓住了一名群眾的手臂。這時他發現,另外6個人都在,且相隔不遠。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王凌拉著那名群眾的手,奮力向另外幾個人游去。7人順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樹的樹枝,大家一個拉著一個往大樹靠近。最后,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樹上。
隨后,王凌用一名群眾尚能通話的手機向王華聰局長匯報了當前的情況、被困位置及2次沖鋒舟側翻的情況。在爬到樹上之前,為了減少水流阻力,王凌脫去長褲,只穿著一條褲衩,與群眾和戰友奮戰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來越黑,水越來越冷,只穿褲衩的王凌不斷地打著寒顫。王凌一邊安慰大家,一邊告訴大家局領導正在安排人員即刻前來營救,鼓勵大家抓緊樹枝,堅持住。
5月20日凌晨1時許,王凌、余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群眾等7人被外地調來增援的沖鋒舟找到救回。
王凌獲救后身心出現不適應狀況。僅在縣中醫院住院觀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顧家人的反對與親友的勸說,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抗洪搶險的隊伍中。在搶險救災的同時,通過電話部署賴村鎮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勸王凌保重身體,回家休息,王凌滿含淚水哽咽地說:“大家在抗災,叫我回家休息,我怎么能坐得住?”說完,王凌又沖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爭取各方支援,籌措救災物資2萬余元,將救災物資和慰問金送到固村鎮固村村委會和王坊村委會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9
今年7月中下旬,安陽縣遭受了暴雨的侵襲,再加上水庫泄洪,全縣各鄉鎮都面臨著洪水的威脅,隨時會出現險情。
作為一名教師,李希方校長在收到鄉中心校的緊急通知后,就奔波在學校和家之間,一方面要安排好學校的值班,并能隨時把學校作為安置點,以備在緊急情況下作為群眾的避難點。另一方面,他時刻參加村里的救災,因為他所在的村莊也隨時面臨著洪水的威脅。
7月20日、21日、22日是他們村莊最為艱難的時刻,因為村北面、南面、西面全部被洪水圍困,李希方校長和其他十幾個人組成了一個小組,日夜堅守在村北面的.渠溝旁,一面用土石加固加高護坡,一面時刻關注水位情況。
21日夜里12點,由于水位的升高,村子面臨進水的危險,他們小組和前來支援的其他村民,奮戰近三個小時,終于排除險情。雖然感覺到特別疲憊,但是看到險情的排除,心里依然充滿了喜悅。
22日下午三點,接到村廣播,村民孟某的養雞場即將被淹,李希方校長和其他十幾個人趕緊去支援。等到達地點,趕緊投入到搶救之中。當救出三分之一的時候,堵住的水流沖出了一個缺口,于是人們盡快撤離,沒過十分鐘,養雞場被全部淹沒。看著養雞場主人掩面痛哭的情形,在場的人無不感到心痛,畢竟是投資十幾萬元,轉眼間就成為泡影。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損失,他和其它5個人決定涉水再去救出未被淹沒的雞(養雞場里有一塊高地還未完全淹沒,它們擠在一起),在做了充分的準備后,我們在齊腰深的水中來回奔波,最終又就出了500多只雞,當時圍觀的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為他們點贊。
7月24日,北郭鄉中心校召開緊急會議,在會上,中心校琚玉強校長號召成立北郭鄉災后自愿者救助隊,去其他受災嚴重的鄉鎮去支援幫扶。李希方校長又積極報名,成立第一梯隊自愿者。
第二天上午,在中心校琚玉強校長的帶領下,李希方校長來到了崔家橋鎮,參加救助支援。他們被鎮政府分到了受災嚴重的高村,看著被水淹沒過的農田和房屋,他們的心里都不是滋味。在幫助特殊困難家庭的過程當中,李希方校長不怕苦、不怕累,時刻沖在最前面。一天下來,雖說很累,但是當看到他們的勞動成果后,內心卻充滿了幸福,因為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
在這次災難中,李希方校長時刻牢記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關鍵時刻沖在前,不畏艱難,不顧自我,為抗洪救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相信,通過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戰勝困難,重新建設我們自己美麗的家園。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0
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悄然降臨,四川汶川縣發生了7.8級地震,地處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建筑屋倒塌不計其數。災情發生時,家在都江堰的楊磊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將楊磊所在的網吧倒塌,楊磊被埋其中,只露出一個頭,危急時刻,旁邊的人迅速將楊磊解救了出來。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被解救出來雙手受傷并流血不止的楊磊,雖然極度擔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網吧里還有更多的人被埋,聽到他們的呼救聲音,楊磊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救被埋的群眾。
下定決心后,顧不得自己已受傷的雙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楊磊忍受著傷痛,在塌陷的房屋內尋找呼救者的聲音和被困者。聽到被石板壓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來到他們身邊,由于沒有工具,楊磊便用著受傷的手一點一點撥開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還不停的.安慰他們說:“你們冷靜一點,我們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在他和另外兩人的努力下,一個、兩個、三個……總共五個生還者解救出來了,看到生還者大量流血,考慮到他們的安危,楊磊和其他兩個人一邊呼救,一邊攔車將生還者送到附近醫院。
由于搶救及時,五個人很快就脫離了危險。這時,楊磊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會被埋在廢墟里。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時。不幸中的大幸,雖然外婆家房屋已經倒塌,但家人安然無恙。看到這一切,楊磊這才回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包扎。此時,心存掛念的他想到門店可能發生的情況,在簡單安撫家人后,便回到門店繼續上班,全力保護公司的財物安全。
雖然,楊磊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防損員,但是,在災難面前,他沒有被擊倒,甚至奮不顧身,不顧驚險和勞累,不顧自己也身受創傷,積極地投入到搶救工作中,從未道過一聲苦,也沒說一次累,以一顆普通防損員的火熱之心,敢用生命冒險換甘泉,樹立了防損員的良好形象。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1
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悄然降臨,四川汶川縣發生了7.8級地震,地處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建筑屋倒塌不計其數。災情發生時,家在都江堰的楊磊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將楊磊所在的網吧倒塌,楊磊被埋其中,只露出一個頭,危急時刻,旁邊的人迅速將楊磊解救了出來。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被解救出來雙手受傷并流血不止的楊磊,雖然極度擔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網吧里還有更多的人被埋,聽到他們的呼救聲音,楊磊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救被埋的群眾。
下定決心后,顧不得自己已受傷的雙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楊磊忍受著傷痛,在塌陷的房屋內尋找呼救者的聲音和被困者。聽到被石板壓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來到他們身邊,由于沒有工具,楊磊便用著受傷的手一點一點撥開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還不停的安慰他們說:“你們冷靜一點,我們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在他和另外兩人的努力下,一個、兩個、三個……總共五個生還者解救出來了,看到生還者大量流血,考慮到他們的安危,楊磊和其他兩個人一邊呼救,一邊攔車將生還者送到附近醫院。
由于搶救及時,五個人很快就脫離了危險。這時,楊磊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會被埋在廢墟里。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時。不幸中的大幸,雖然外婆家房屋已經倒塌,但家人安然無恙。看到這一切,楊磊這才回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包扎。此時,心存掛念的他想到門店可能發生的情況,在簡單安撫家人后,便回到門店繼續上班,全力保護公司的財物安全。
雖然,楊磊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防損員,但是,在災難面前,他沒有被擊倒,甚至奮不顧身,不顧驚險和勞累,不顧自己也身受創傷,積極地投入到搶救工作中,從未道過一聲苦,也沒說一次累,以一顆普通防損員的火熱之心,敢用生命冒險換甘泉,樹立了防損員的良好形象。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2
xxx,四川省北川縣一個26歲的青年。他也許一輩子也沒做過什么偉大的事,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在這次地震中,他是無數不幸遇難者之一。他頑強地求生,頑強地相信希望,他的樂觀鼓舞和感染了所有救他的人,也感動了中國網民,他們發帖說他是地震中堅強的男人!一個如此熱愛生命的人,帶給自己和別人希望的平民——就是英雄。
被發現時他埋了72個小時
5月15日下午三點,來自江蘇省消防中隊的救援人員發現了被埋在廢墟下的xxx。當時,他思維清晰,告訴救援人員他已經被埋了72個小時。
xxx的頭被橫著夾在兩塊巨大的水泥板中間,不能活動。他腰部以下側身被幾米厚的水泥板壓住,身子無法正常拉出來。
救援工作陷入困境。救援人員要緊急調來特殊救援工具——雙作用千斤頂。
在等待工具到來的空隙,xxx還很有興致地通過在場的四川電視臺記者跟大家聊天。我要和和睦睦和她過一輩子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說不幸運又是很幸運的人。三塊預制板把我壓在底下,使我不得動彈。我三天三夜沒有吃一顆糧食,只喝點水。我覺得我命還是大,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我不想放棄我家里的任何一個人。我要堅強,我一定要堅強,我必須要堅強,為每一個深愛我的人。一定要頑頑強強地活下去。我要對得起他們。我要對得起他們對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們一樣,不要在任何困難面前被嚇倒。
“頭天晚上,我真的.真的堅持不住了,我很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頭又想,我不能失去他們。我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他的呼吸并不是那么順暢,正如救援工作并不是那么順暢一樣。但他一直在主動地說話。xxx希望能通過電波給他老婆報個平安,記者把電話遞到xxx面前,他說:“我叫xxx,26歲。我老婆叫譚小鳳,我想告訴她我很安全,我會堅持住。我出來以后,我希望能和她和和睦睦地過一輩子??”
xxx說,他結婚一年了,老婆已經懷了小孩。“我不想孩子出生,連父親啥樣都不曉得。我覺得我已經從死神手里逃過來了,我現在啥子(什么)都不懼了。”他說著一口鏗鏘的四川話,能想象出平日里的他是多么健談多么開朗多么自信。
“我是世界上第一個背壓3塊預制板的人。”他開著玩笑,廢墟下的眼神沒有絲毫絕望。障礙一個一個被排除,晚上8點40分左右,情況越來越明朗。救援人員在艱難地進行最后的努力,xxx用微弱的聲音吐出:“一、二、三??一、二、三??”為自己打氣,為救他的人打氣。
快九點的時候,xxx被救出來了!
所有的人都激動不已,然而,就在把他成功救出廢墟后的十分鐘,他就再也不說話了。記者和救援隊員大聲叫xxx的名字。拼命地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他不說話了。
確定xxx已經不行了,救援隊員咬著嘴唇哽咽:“你這個傻子!都堅持這么久了!這個傻子??”轉過頭去。所有的人淚流滿面。女記者失聲痛哭。
他那么樂觀,那么堅強,離生的希望曾經只有一步之遙。他生前的這些話,仍然能讓人感覺到生命的頑強。
他離生的希望只有一步之遙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3
xxx是隴南交警支隊宣傳科科長,他曾從事過炊事員、伙食管理員、會計、人秘科副科長等工作。1976年12月,年僅16歲的xxx高中畢業后,便到武都地區行政公署當了一名炊事員。當時,上大灶的人很多,有二三百人。大灶的伙食管理員叫牛炳成,天水人,人很老實,干活很勤快,人們都叫他“老牛”,每天早上,老牛常常是是第一個起床,然后到大灶仔細查看面袋子、菜籃子,看蔬菜的品種齊全不齊全,面粉還剩多少,蔬菜還剩多少。為了減少開支,老牛每天親自拉著架子車送水送面送菜。這種默默無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xxx,他決心要把老牛的先進事跡用自己的筆寫出來,他通過反復構思醞釀,寫了一篇人物通訊《伙管員老牛》。寫好后,他又反復修改了幾遍,便用粉筆抄寫在黑板報上。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篇小東西竟然在行政公署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許多職工說:“一個大師傅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比那些成天坐辦公室的人還強!”一件小事有時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件小事使他認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從此,便對新聞宣傳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業務工作之余,他常常采寫新聞報道,經常在報刊投稿。由于他在新聞宣傳工作中成績突出,1999年6月,組織上任命他為隴南交警支隊宣傳科副科長,2003年5月組織上又提升為宣傳科科長。
人生價值的實現在于真正找到自己的坐標。xxx在新聞崗位終于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他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筆墨了。他深有感觸地說:“宣傳工作是一項軟投資,看似不直接產生效益,但是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中國大多數災民一樣,王科長對這次大地震也是心有余悸。5月12日中午,他和朋友們到外面飯店一起會餐,席間,他喝了許多酒。2點16分,他吃飽喝足后回到家里,正啟動電腦,突然感覺有一些輕微的震動,他沒有在意,根據以往經驗他認為沒有事的,于是,繼續啟動電腦。屏幕剛打開,又看到電腦在搖晃,他仍然穩坐釣魚臺。正當打開網頁時,第三次地震發生了,這次與上面兩次大不相同。地面發生劇烈震動,電腦顯示屏沖向他的胸前,他抱住電腦,重新扶正。這時,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準備向外逃生。他扶著墻壁向門外走去,客廳的古董、花瓶摔在地板上,發出巨大的響聲。此時他想,一切都完了,他死定了。他知道往樓下跑已經來不及了,還不如索性鉆在桌子下面。正當他要鉆桌子時,地震停了。他便站在陽臺上放眼望南山,整個南山烏煙瘴氣,煙塵滾滾,好象發生火災一樣。家里電視機移動了有一米,差點吊在地上,電冰箱搖著轉了向。他立即給妻子打電話,由于通訊中斷,怎么也聯系不上。
家里狼藉滿地,他心情很郁悶,便沒有收拾,徑直去了單位。辦公樓過道脫落的'墻壁到處都是,房子出現了細小的裂縫。3點種,省交警總隊宣教處羅建宏打來電話,詢問地震損失情況,他詳細做了匯報。剛匯報完畢,人秘科通知他參加抗震救災緊急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了抗震救災臨時指揮部,同時,組建了四個組,王科長具體負責宣傳報道工作。下午他蹲守在帳篷里,給總隊和下面基層大隊上傳信息。
轉眼間到了晚上,他和妻子草草吃了晚飯,便到武都城區來回轉悠,轉到12點鐘,他們覺得又累又餓,就到一家燒雞店買了幾個雞腿和雞抓,她和妻子邊吃邊走,轉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陣,轉到凌晨2點,他對妻子說:“還不如回家睡一陣!”于是,他們回到家里,剛躺在床上,強烈的余震發生了,大約持續了50多秒。妻子把他從睡夢中搖醒,說:“趕緊跑,家里住不成人!”他便又從床上起來,與妻子走出家門,一直轉到天亮。
從5月13日開始,全市城鄉公路沿線和街道兩旁群眾紛紛搭建帳篷,城區內車輛亂停亂放,超速行駛,機動車高聲鳴號,駕駛摩托車不戴安全帽,孩子們嬉戲打鬧現象十分突出。針對這種情況,王科長起草了《抗震救災,莫忘交通安全》的宣傳單,呼吁廣大市民凡在城區內搭建了避震帳篷的群眾,請您出行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避讓車輛,管好自己的孩子,夜間按時休息;機動車駕駛員朋友,請您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不準酒后駕車,嚴禁在城區亂鳴喇叭,非緊急任務的專用車輛嚴禁亂鳴警笛警報,不準占用機動車道停放車輛、干擾過境物資運送車輛通行;摩托車駕駛人員請自覺佩帶安全頭盔,不準超速行駛,不得搭載不滿10歲的孩子,城區行駛須減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王科長帶領宣傳科的同事們,挨家挨戶,將1萬多份宣傳單送進帳篷,他們還出動20名交警,在車站、廣場、長江大道上散發、張貼宣傳單數百份,這一活動有效地維護了交通秩序,防止了意外事故發生,得到市上領導的表揚。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4
鄭xx,男,現年19歲,家住蒼溪縣歧坪鎮旭光村四組,系元廣中學高2008級27班學生。
5.12汶川大地震使蒼溪縣受到嚴重波及,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因為余震不斷,也導致了學校無法正常上課,當元廣中學放假休課后,他擔心自己的家人和家鄉,就早早地回到了家,想幫助家鄉抗震救災。
2008年5月17日,歧坪鎮接到蒼溪縣人武部的命令,命令歧坪鎮人武部應急分隊20人于5月18晚在縣人武部集結,參加抗震救災應急搶險。由于當時正值農業生產雙搶時節,人員十分緊缺,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即告訴父親自己要去參加抗震救災應急搶險,并給父親做思想工作,想父親和自己一起去,可是家中已經成熟的油菜、小麥咋辦?他對父親說:“農活留給母親做,這個時候應急搶險才是第一位的”,父親不想讓兒子失望,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在應急搶險中,他頂烈日冒酷暑,重活難活搶著干。第一天是給蒼溪縣城郊中學搭帳篷,被拆卸的鐵床部件一條就是重100多斤,他一個人扛一件沖在前面,從早上7點直干到晚上8點,他沒說聲苦、叫聲累,歧坪鎮武裝部長見他肩膀都壓成了血痕,心疼不已,必竟他才19歲,一個在校的學生,從來沒干過體力活,為了能完成應急搶險任務,他拼了命地干活,父親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為自己有這么懂事的兒子感到驕傲。在搶蓋歧坪糧庫期間,28度的高溫,烈日當頭,他沒有退縮,在房頂上累得大汗淋漓,因為過度勞累,險些從房項上掉下來,隊員們見他太累,讓他下去休息會,他說我們得搶時間,快變天了,為了國家糧食的'安全,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糧倉蓋完。
鄭xx,來自元廣中學的一名高中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他對國家和人民赤膽忠心和無限熱愛。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 15
5.12地震災難來臨時,有良知、友愛新的人們都不顧個人安危、不計個人得失,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在這危難時刻,愿在唐山的xx、xx兄妹二人及時向災區親伸出援助之手,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友愛精神,為青川縣抗震救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唐山市古冶區的個體運輸戶xx自得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強力地震那刻開始,全家人就通過媒體時時關注著每天抗震救災的動態。通過一周的觀察,xx認識到救災進行中清拆調運設備還有很大的缺口,現自家有大型自卸車正能在地震災區派上用場。想到這里,xx再也坐不住了。她和哥哥xx一商量,兄妹二人都同意去災區救援。5月21日xx兄妹二人開著自己家的2輛自卸車奔赴四川地震災區。
出發的時候,兩輛汽車裝載著唐山市紅十字會運往災區的物資,還裝有xx赴災區人員價值3000余元的食品餅干、面包、方便面、火腿腸、礦泉水等。當時xx心中就有一個念頭:我們既然是去搶險救災,就應該到最危險、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
xx不畏路途艱險,來到了千里之外的青川縣。當時通往青川的山路有三條,其中兩條已經塌毀,只有一條山路算是可以勉強通過。實際通向青川的路按直線距離來說沒多遠,可在那里卻和人想象的大不一樣,去青川需要翻過四座山,而且全是盤山道,在那里行車可真說得上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大山。往山上看,余震不斷,隨時會有山體滑坡崩落的巨石,根本無法防御。往山下望是萬丈深淵,就算沒挨上滾石的砸落,就因路面上灑落的碎石,也會發生車輪打滑,隨時會有車墜深淵的可能。
到地震災區救災和平日里熱心助人不同,單憑熱情不行,還必須具備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xx就是這樣用行動證實了自己的無私無畏!
當xx他們把車開進青川縣城后,眼前的情景讓他們不寒而栗。縣城里近四分之一的房屋被瓦礫磚邱。他們剛剛下車的時候,正處在地震極度悲傷的男女老少一下子就把他們圍攏上來。由于當時被地震毀壞的道路短時間內還不能修通,救災物資還遠遠供應不上。距地震都過了一周的時間了,當災民所得到的食品和水卻還很有限。當體弱的老人還有臉上掛著眼淚的小孩,紛紛伸出手向往愛玲要吃的時,在那一霎間xx他們的心都被這情景震撼了。一貫和困難抗衡的比男人還堅強的女強人xx落淚了。xx帶去的兩輛大型自卸車上裝著他們準備自己使用的總價值三千元的食品在當天全部分給了當地的災民,他們連當天晚上吃的東西都沒有留。當天晚上,xx不但沒有吃東西,也沒有喝水,并在潮濕的地上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xx他們各自都奔向救災最需要的地方。首先用兩輛自卸車清走了成品的廢墟,開發出好幾塊平整的場地,為附近的'災民修建了臨時簡易住所奠定了基礎。xx和哥哥在很短的時間里,也不知慰問了多少災民,為他們送去了多少錢物。他們少則100元,多則上千元,竭盡自己的所能幫助災民。據不完全統計,xx發放災民救助款有五萬多元,其中直接資助了四十多名在小學生。
xx他們承接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里把青川縣中醫醫院廢墟下埋壓的藥品、醫療設備、以及醫院帳目單據、病案資料搶救出來,為當地傷員的后續救治發揮作用。在這次搶救中最艱巨的任務是扒運醫療設備。為了防止有害射線對外界的影響,這樣的特殊的建筑結構墻體厚,并鑲有鉛板這樣的防護層,破拆難度大。xx他們硬是用鐵錘砸用撬棍撬,經過了近一天半的時間,才打開了可以運出醫療設備的通道。有的醫療設備上噸重,他們就用鋼絲繩栓牢,再用自卸車往外拽。xx他們連續四天四夜才把醫院里現存的藥品、醫療設備、器具及賬目票據、病案資料等搶救了出來,解決了救治傷員中所需藥品和器械的不足,在青川開辟了一條醫療綠色通道。
而后,xx一刻也沒有休息,又承接了青川縣城內山珍市場、中橋賓館廢墟清運任務。她早出晚歸,每天堅持工作10個小時以上,從沒有過一句怨言,沒提過一點報酬。組織施工負責人派向哪里,xx就開向哪里。山珍市場、東橋賓館等處到處都是垮塌的廢墟,天氣悶熱,還不時飄來一陣陣惡臭,但xx仍堅持守在第一線,搶救老百姓的財產,運輸出一輛又一輛垃圾。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里,xx等人共運輸建筑垃圾5萬余立方,給縣城擁擠的交通帶來了暢通,使外來的救援車輛更快奔向受災的地方,使受傷的群眾盡快得到了救護,為青川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抗震救災先進工作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抗震救災先進單位事跡材料(通用10篇)09-17
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事跡11-23
抗震救災事跡材料(精選5篇)09-17
消防先進個人先進的事跡材料11-01
學習抗震救災先進事跡的學習心得范文09-11
網格員先進工作事跡材料11-15
先進物業工作者事跡材料01-11
消防安全工作先進的事跡材料03-20
衛生工作先進學校事跡材料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