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時間:2023-04-01 19:32:26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跡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通用15篇)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

  醫療衛生下鄉和對口支援,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我院作為公立醫院試點醫院,率先將第三人民醫院、藍村中心衛生院、溫泉衛生院和移風店衛生院作為分院進行派專家常駐幫扶,通過醫務科對幫扶的掌握,我院在今年7月份將南泉衛生院、七級衛生院、劉家莊衛生院、龍山衛生院、龍泉衛生院、岙山衛生院等六所衛生院納入幫扶范圍。醫務科在下鄉幫扶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如下:

  1、選派精兵強將派到鄉鎮醫院。

  醫務科派出的常駐鄉鎮醫院人員為主治以上技術職稱的各專業技術人員,每周下鄉幫扶講座人員多是副高以上職稱或科主任級技術人員。這些醫療骨干下去后,通過查房,手術帶教,疑難病例討論、專題講座、培訓鄉村醫生等方式,較好地提升了被幫扶醫院及鄉村醫生的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藍村衛生院、移風店衛生院、溫泉衛生院先行試點的基礎上,3個月后又增加6所鄉鎮衛生院,并且在全院臨床科室推行了對口聯系鄉鎮醫院制度,使對口幫扶工作步步深入,交叉推進。

  2、為基層單位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技術隊伍。

  醫務科針對基層醫療機構臨床經驗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的突出特點,醫務科克服繁重醫療救治工作的困難,主動邀請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到我院學習交流。醫院長期(半年時間為一期)為基層醫院開辦醫療學習班、進修班,近五年先后為基層醫院或衛生院免費培訓醫師136人;同時為全市鄉村醫生舉辦短期培訓班多期,培訓鄉醫800余人次。

  3、根據鄉鎮醫院要求,對鄉鎮醫院中層干部進行系統管理培訓。

  近一年年以來,醫務科分別為藍村衛生院、移風店衛生院、溫泉衛生院等10余家鄉鎮醫院進行干部對口培訓。每期10天,分別到對應科室學習交流。共計培訓30余人。

  4、伸援手,無償為基層醫院提供物資、設備等支持,提升其醫療服務功能。

  醫務科積極協調醫院各部門,根據受援醫院提供的需要幫助的儀器項目,支援藍村衛生院、移風店衛生院、溫泉衛生院等生化檢測儀、輸液泵、消毒柜、手術臺、無影燈等醫療設備100余臺件。支援村衛生室分別贈送了血壓機、聽診器、體溫計等小醫療器械百余件,共價值30萬元。

  5、雙向轉診、集中供應、集中采購、檢驗項目合作互認,提升其整體醫療水平。

  醫務科對雙向轉診,供應室集中管理供應,結算方式等進行集中討論,制定相關流程進行規范管理。受援醫院藥物供應問題,針對現階段鄉鎮衛生院短缺藥品問題,我院可先期供應,集中結算。受援醫院的部分設備,通過我院進行集中采購,受援醫院不能檢查的項目可集中收集送入我院檢驗科,給予集中檢查管理。醫務科與幫扶鄉鎮衛生院加強交流聯系,鄉鎮醫院與我院幫扶辦公室應及時聯系,對政策及要處理的事物進行相關交流。

  6、量身打造工作制度,組織制度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經過前期摸底檢查及醫院自身自查,參與分院辦公會、查房等充分論證,結合分院實際情況,自7月份起在醫務科牽頭,以藍村分院工作制度為模板,為各家分院量身打造包括醫療、護理、院感等工作制度。與分院醫務人員一起,在我院醫務科的幫助下,完善了分院醫療核心制度、護理、院感等相關制度,不斷規范診療行為,切實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監管,規范執業行為,確保醫療安全。從管理理念上發生嬗變的9處鄉鎮衛生院,更加完善的工作制度讓他們工作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2

  我叫趙文兵,曾在青春年少時就有了當一名白衣天使的夢想,在高考擇校時毫不猶豫在選擇了醫學院校,于2001年畢業后進入了淮陰區漁溝衛生院工作,上班以來一直堅守在臨床第一線,從事內兒科、急診工作。本人扎根基層,恪守本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時刻牢記著職業賦予的使命,樹立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一直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設想去指導自己的言行,不僅解決患者身體上的疾苦,同時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基層醫務工作事情多繁雜,每天都要面對臨床上的各種疾病,我在十幾年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每個科的疾病都能做到了解掌握,在x市第二人民醫院及省人民醫院普內科進修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刻苦鉆研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2012年取得了主治醫師的資格,連續5年被淮陰區衛生局評為年度先進個人,優秀醫師稱號。

  幾年前一個深冬的夜晚,天氣寒冷,下著小雪,我在值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求救電話,說敬老院有一孤寡老人,長年的慢性病,好像突然病情加重了,但沒人把他送到醫院,聽到情況危急,我立刻和備班的護士一起趕往老人的住處,發現老人的生命體征很微弱,出現了休克,立即背著老人上了救護車送到了醫院,經通過積極的搶救老人病情好轉了,老人含著眼淚緊握著他的雙手連聲感謝,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年都能碰到幾次,而我從來沒有懈怠過。

  遇到沒錢看病的患者,我會主動替他們交上住院費用。比較危重的病人就診時,由于基層醫院的'診療條件有限,大多數建議轉院,可有些病人經濟困難,沒有能力到上級醫院治療,我努力協調,冒著風險,盡量爭取病人在衛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療。雖然出現了一些醫療環境惡化的事情,接受這樣的住院病人會導致醫護人中心里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但我認為這是必須做的,為病人的切身利益著想是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職責。

  在工作中,本人能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特別是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他時刻警醒自己,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恪守醫德,不為利益所惑。當一些病人以“物質形式”表達感激之情的時候,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婉言謝絕或立即退還,樹立優良的職業道德。

  因為出色的工作及需要,兩年前我被提升為業務副院長,角色的轉變讓他的責任感更加強烈,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仍堅持在醫務工作第一線,堅持每日查房,做門診,指導年輕醫師處理急診、急救工作,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并親自授課,參與全院的會診工作,每月定期組織開展醫療質量檢查,大力促進職工工作作風的提升,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為病患提供更好地服務。

  我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從事著平凡的醫務工作,沒有驚人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榮譽,唯有一份對病人做好服務的執著: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在我心里永遠銘記一句話:解除患者病痛,擔當廣大百姓健康衛士是我終生使命。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3

  她是一名平凡的護士長,用飽滿的熱情、溫暖的語言、真摯的眼神、嫻熟的護理技術、純潔善良的心為患者排憂解難,送去炙熱的愛心。她是一名普通的護士,但以對工作、對病人認真負責的行動,贏來了病人、家屬及各級領導的贊譽,先后獲得了“優秀護士”、“最滿意護士”、“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多年來,她愛崗敬業,關心團體、關心同事,關心病人,是醫生的好幫手,是護士姐妹的好榜樣,更是病人及家屬的生命天使。在開展衛生部、省衛生廳、市衛生局關于創立“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活動中,內二科作為醫院的優質護理示范病區之一,在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9月她帶領全科護理人員積極投入到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活動中。她們用愛心撫慰著患者的傷痛,讓患者感受到她們親情化、人性化、規范化的服務。為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寫下了不平凡的一頁。她就是呼吸消化科的孫婉香護士長。

  一、改變排班模式,加強職責護理

  1、根據工作需要實行職責護士包干患者,確定了四個職責護士,每位職責護士分管8—11位患者,實行職責護士8小時在崗,24小時負責,負責病人的`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治療、康復、健康指導等,為患者供給連續、全程無縫隙的護理。

  2、鼓勵彈性排班,根據科室實際情景靈活掌握,我們增設了整理班,輔助班等。

  3、增加薄弱時間段的護理人員,主要處理中午補液及晚間護理。

  二、夯實基礎護理,在優質護理服務內涵上狠下功夫

  作為友誼醫院的“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剛開始,種種困難擺在她的面前。但憑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孫婉香護士長根據護理部部署的“優質護理示范工程”開展的方案和具體指導思想,利用每一天晨會時間,反復強化每一位護士的服務意識,轉變護士“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的理念,組織進行《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的技能培訓,并安排全體護士分參加護理部組織的優質病房基礎護理技能的再培訓。為了先從晨、晚間護理工作做起,并真正做扎實,做到實處,她身先士卒,每一天早上七點半就到病房,詢問病人睡眠情景,協助病人洗臉、漱口、梳頭、進餐,整理、更換床單元,逐步制定了規范的晨、晚間護理流程。由于科室有很多年輕護士,溝通本事欠缺,不明白怎樣和病人交流。理解不了為病人洗臉、洗頭、擦浴等生活護理。于是,她以身作則,帶領著年輕的護理團隊一頭扎進了病房,每一天親自為病人洗臉、梳頭、剪指甲等,并時時教導年輕護士們做這些基礎護理的意義就是在觀察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科室有很多大便失禁的病人,孫婉香護士長不怕臟,不怕苦,她帶領管床護士,一齊為病人清潔、更換患服和床單,并指導護士怎樣做。到達節力、快速有效清潔。在她的影響下,病區的護理姐妹們也都欣然的轉變了護理觀念,加強了晨晚間護理,固定周二為病人剪指甲,雖然病人比較多,但各項護理規范,獲得了患者的一片贊揚聲。

  三、規范護理服務

  在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室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孫婉香的帶頭和影響下,為了給病人供給更貼心的服務,她及她的護理團隊不斷深化護理服務資料。她積極開動腦筋,將每周二定為了“基礎護理日”,規范了需每周落實的基礎護理時間,如剪指甲等,自開展優質護理以來,工作主動熱情,溫馨護理,微笑服務,接待患者做到“五主動”:主動起立、接物、問候、自我介紹、入院介紹。耐心解釋做到“四個不”:不直呼床號、對詢問不說不明白、對難辦的事不說不行,患者主訴不說沒事。統一規范著裝、儀表行為,做到微笑服務,舉止端莊。使用禮貌禮貌用語,在接聽電話、接待病人或做護理操作時,主動用“您好!”、“請問您有什么需要幫忙嗎”、“對不起,請稍候!”、“多謝您的合作!”等禮貌用語,做到有問必答,隨叫隨到。溫馨的人性化服務,良好的行為儀表,使病人感到親切和溫暖,樹立起護理人員良好的外部形象。晨間護理時,護士都會問候患者“昨晚睡得好嗎今日看起來氣色不錯!”、“今日怎樣樣”開始一天的治療護理工作。輸液了,護士詳細地告訴患者每一瓶藥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消除患者心中的茫然。檢查前,護士把檢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項一一告知,患者內心的恐懼及不解減輕了不少。職責護士每一天主動巡視病房,減少患者的呼叫次數,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總結,及時改善。改變對病人的稱呼,從過去的直呼其名到此刻的“阿姨”,“爺爺”、“王姐”。除此,率先開展了病人出院電話回訪制度,將優質服務延伸到出院病人,主動詢問出院病人的康復情景,指導出院病人用藥、胰島素注射、飲食、運動等,如有需要,還上門為患者進行測血糖、健康教育,讓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全程的優質護理。

  四、言傳身教,確保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

  護理工作中僅有微笑和體貼入微的關懷是遠遠不夠的,要到達溫馨優質護理服務的標準還需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護航。孫婉香為了提高護理組的護理水平,工作中她時時處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除了與同事們共同探討臨床專業知識和技術,她還總是毫無保留地給年輕護士們介紹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教訓和與病人交流溝通的技巧。除了定時組織護理查房、進行護理理論及操作考核外,還積極鼓勵護理參加自學考試,加強英語、電腦知識的學習,以增強臨床知識應用本事。給護士們分任務、壓擔子,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護理工作本事。

  針對科室聘用護士和年輕護士多的特點,分層次加強臨床護理三基、三嚴的培訓和護患溝通培訓工作,指導把和病人溝通及病人的宣教工作巧妙的融入臨床治療護理工作中,在完成很多的臨床護理治療同時能做好每一位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指導工作。內二科室重病人多,護理任務重,每次搶救危重病人,她總是先到現場。一天午時要下班時,一位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忽然發生病情變化,她立即協助當班護士建立靜脈通路、采集血樣標本、實施心電監護、吸痰,帶呼吸機,組織現場搶救護理工作,上特護一向忙到晚上九點多,飯都沒有顧上吃一口,直到病人病情趨于平穩,她才下班休息,早上她又早早來到病房照常上班。每逢節假日,她總是照顧同事們合家團圓,而她卻堅守在工作崗位,她以無言的行動感染和帶動著年輕的護士們,日常引導護士以誠相待、和睦相處,讓每位護士在群體中有歸屬感、親切感,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使護理組堅持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從而提高了護理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科室整體護理水平也不斷提高,病人對護理滿意率達93%。

  “優質護理服務”并非只是護理技術的要求,它更是護理人文關懷的體現。而孫婉香護士長這種視病人如親人、細心、耐心、無微不至地關心病人的事跡,數不勝數。無論多苦多累她總是臉帶微笑以溫暖的雙手和一顆圣潔善良的心,撫慰和挽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驅散了無數患者身心的痛苦和憂傷。她這種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視病人為親人的精神體現了一個白衣天使良好的職業道德。憑著對護士職業的摯愛和追求,她在病人心中有了較高的認可度,病人也因得到了她的服務而心滿意足,有些病人和家屬甚至還與她成了好朋友,她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獻,實現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守護著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愛心讓優質護理服務之花更加絢爛!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4

  田徑,男,39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畢業于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系印江自治縣纏溪鎮方家嶺村人。

  一、義無反顧 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醫 生這個職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不僅是能以肉體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給人安慰,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所在的村衛生室轄區服務四個行政村,共服務3000人口,能愛崗敬業,扎根在農村最基層衛生服務,遵守 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墻,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 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致診查每一例病 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言。有時 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沒輕閑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么沒日沒夜,圖 的`是什么,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衛生任務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期間早出晚歸,整天排查從疫區回歸人員,為他們早晚測一次體溫,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為轄區內兒童檢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區兒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認真篩查轄區內出國回歸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h1n1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所在村衛生室,管理規范,制度健全,資料齊全,去年被評為鎮先進村衛生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后,多次被評為先進鄉村醫生,鎮優秀共產黨員,纏溪鎮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

  在 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防保所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戶。向村民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 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 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規范管理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和康 復方案。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及時通知轄區內孕婦去醫院體檢,向她們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夏秋季產后訪視的同時 宣傳預防產婦中暑。做好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及時發放預防接種和體檢通知單,結核病督導工作一絲不茍,主動與患者達成服藥協議,發現副反應及時報告。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5

  盛偉,男,45歲,中專文化,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姜莊村人,在本村擔任鄉村醫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務鄉鄰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區,四面環山,地廣人稀,衛生室服務的轄區內有十多個自然村,大多數自然村交通極不便利,道路崎嶇,廣大人民群眾打針吃藥極為不便,有的人為了拿一點要就要走一個多小時,看到這種情況,我立志當一名醫生,從而方便廣大人民群眾。

  1988年9月,我進入平邑衛校學習,畢業后,就回到了姜莊村父親的診所,我父親是六十年代的赤腳醫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層的衛生工作,無數次被評為市縣級先進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堅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來。正是父親的影響我才選擇了鄉醫生涯,剛開始,沒有幾個人愿意來找我看病,我并沒有氣餒,日診臨床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盡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問題,經常到鎮衛生院、縣醫院找老師虛心請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人們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診所給家人拿藥,我看他眼瞼浮腫,面色牙齦蒼白,我問他是不是有身體乏力,尿血史,他反問我怎么知道的,后來我建議他去醫院檢查雙腎結石,右腎已無功能。病人家屬來我的診所,對我千恩萬謝,直到今天,病人見到我還一直念叨:“多虧了有盛偉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給救回來的!”

  正是靠著扎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知識、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熱情和藹的服務態度,再加上手腳勤快隨叫隨到、用藥合理價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鄰八鄉逐漸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周邊村甚至外鄉鎮的病人都慕名而來。

  二、風雨行醫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為政策的'原因,全縣進行鄉村組織一體化辦醫管理,整合原來各自為政的個體診所,統一轉變為一體化村衛生室。已經小有名氣的我自愿服從大局,不計個人得失,領頭做出表率,積極配合鎮衛生院,僅用了1天時間,就完成了相關工作,為全鎮一體化村衛生室的順利建設,帶了一個好頭。

  在村衛生室工作期間,我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認真出色,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群眾好評,1996年11月,被推薦為衛生室室長,成了當時全鎮最年輕、在全縣也為數不多的室長之一。為做好工作,我個人投資數萬元,在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建設了一所衛生室,達到了六室分開、布局合理、制度齊全、規范有序的標準,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精誠團結,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個人連續10余年受到縣、鎮主管部門的表彰他鄉醫,村衛生室也多次被命名為縣先進村衛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眾

  當年,轄區內老山頂村有幾十戶人家,地處一座山頂之上,沒有鄉醫,那些年老體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診,需要走十幾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診百余次,無論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個跟頭,擦破點皮,更是家常便飯,記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頂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惡心、嘔吐,我連夜趕往山,頂經診斷患者麥氏點壓痛、反跳痛、發燒39度,我立即給他輸上液體,并幫助抬下山送往鎮醫院。當夜進行了闌尾切除,當夜回到家已經凌晨2點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當年還在老山頂居住的謝恒英老人,她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多年,當時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續高熱,家人極力反對下山診療,我連夜到白彥鎮衛生院咨詢了醫生在山上治療了兩晝夜,老人終于轉危為安。下山的時候摔進了溝里,斷了三根肋骨。

  記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學東,突發上腹疼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前來就診,我通過了仔細檢查,考慮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發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險。在患者無錢的情況下,我帶來現金把他送到了白彥鎮衛生院連夜做了手術,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除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沒有什么太轟動的大事跡,總結起來只有一個“忙”字:23年來日常診治病人二十余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任務多了,壓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診療工作,我還堅持兩月組織一次群眾健康教育活動,堅持每月以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和防病治病衛生常識;要對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檔案》,逐一校對和完善,對60歲以上的老人作重點健康體檢,對孕產婦作定期隨訪,此外,還幾乎天天要為幾個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診病、檢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條山間小道,對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了如指掌: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誰有沒有煙酒嗜好、誰有什么飲食習慣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堅守陣地,無悔人生

  在現今醫無悔患關系緊張的大環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贊美醫生,更多的是口誅筆伐。但是,我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卻一直沒有這種感覺,感受著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賴。因為我不會給人開大處方,能吃藥的決不打針,能打針的決不輸液,我總覺得如果單純地去追求經濟利益,我會良心上過不去,行醫與我不僅是職業,還是一種救助與守護。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堅守在姜莊流域這片熱土,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期間我經歷了太多的變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時也獲得了眾鄉親的呵護和肯定,更獲得了衛生行政部門的無數次的獎勵。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幸福和成就感。無論未來的路多么艱辛和曲折,為了山區的父老鄉親,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走下去。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6

  劉祥,男,40歲,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現任赤城縣中醫院副院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是赤城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

  勤于學習,醫術日精

  1996年本科五年畢業,當其他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時,他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赤城。那時,赤城中醫院骨科是空白,1999年5月—2000年5月在天津中醫學院一附院骨科進修1年。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在進修期間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識,他每天晚上騎車十多里地到天津醫院復位室學習骨折脫位的手法閉合復位,一個夜班之后,早晨再騎車去中醫學院一附院上白班,雖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復的學習機會,使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從頭到腳人體每一處骨折的整復手法一一記在心里。學習結束回到本院后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運用小夾板治療四肢閉合骨折,患者痛苦小,費用低,術后功能恢復好。并逐漸總結出一套治療治療骨科常見病的綜合療法。該法包括推拿、牽引、烤電、小針刀、中藥外敷內服,為我縣許多多年的腰椎病、頸椎病、膝關節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當地和周邊地區群眾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譽。為了全方位運用各種手段為患者治療,又師從于我國骨科前輩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技術大幅提高,逐漸成長為赤城縣一名優秀的骨科醫師,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聯合張家口第二醫院骨科為中醫院帶出了一批骨科技術人員,使骨科成為中醫院重點學科,開展四肢創傷骨折內固定手術,并完成赤城縣第一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2009年該科被確立為河北省農村中醫骨傷科專科重點建設科室。

  深入科研,敢于創新

  他在診療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在繼承傳統治療方法基礎上自己摸索出一種獨特的治療手段——劉氏指針療法。指針療法在我國流傳已久,但近三十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種現代化診斷、治療設備的廣泛應用,臨床治療越來越單純依賴藥物與手術,學術界對于一些傳統治療方法逐漸邊緣化。這樣,患者就診費用越來越高,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還有些患者恐懼手術、穿刺等各種有創治療,使一些臨床大夫束手無策。頸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及部位軟組織損傷是中醫骨傷科常見病,幾乎占骨科門診量的80%,其中絕大部分都具備非手術治療指征,但治療起來病程長,保守治療需要多元化的治療手段。針灸與推拿手法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其療效已被廣泛認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兒童)素來懼針,不敢接受針灸治療。他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治療各種疾病多配合指針療法,有些單純使用指針,均取得滿意療效。為進一步系統、規范的研究指針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范,2008年申請科研課題“針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范”,2009年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批為指導性科研計劃項目。在他的主持下,課題組成員客服了條件與經驗的不足,使課題研究按期完成,達到了預期目標,并發表相關論文三篇。經專家組鑒定,認定該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具有同領域領先水平,2012年6月,獲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歸納,撰寫學術論文6篇,其中5篇發表于國家級核心期刊。

  勤修醫德、無私奉獻

  自2005年8月起擔任赤城縣業務副院長,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任勞任怨、敢于承擔責任。堅持每個工作日出門診,手術、查房等臨床工作不放松。2003年“非典”來襲,北京、廣州大量病例病重死亡,全民設防。醫院自然是第一道防線,每天接觸大量患者并負責發熱篩查。雖然醫院自制了防護服,但是作為醫生我們知道這種所謂“防護服”,其實根本起不到隔離病毒的作用,當面對感染或死亡的危險時一線醫生其實是用生命去博弈。縣里成立抗擊非典搶救小組,報名時他曾經猶豫過,對自己到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去他從不猶豫,因為他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的時候就注定要做人民生命的守護者,哪怕有再多的危險。但是當時他的女兒才剛剛出生1個月,他怕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女兒,所以他猶豫了。但最后他堅決的報了名,并擔任中醫院第一梯隊隊員。他的.選擇是:放棄回家見女兒,直到抗擊非典勝利,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危險。2007年6月的一天,一輛裝滿液態氯的大罐車在我縣境內炭窯溝梁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車傾覆,罐內氯氣泄漏,司機及一名跟車人員生死不明。中醫院接到急診電話后,他作為急救小組組長,立刻組織人員隨救護車抵達現場。距離現場還有4、5百米時就聞到刺鼻的氯氣味,消防人員已經將周圍人員疏散,在距離現場大約1百米的地方幾乎就無法呼吸,戴著防毒面罩仍然被嗆得鼻涕眼淚直流。當得知還有1人在事故現場未被救出生死不明,需要馬上搶救時,邊上有人說:“下面毒氣太濃,下去弄不好就得熏死,給多少錢也不能去”。他說:“只要有需要,我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最后,他帶領另一位急救人員沖進高濃度毒氣里面將傷者抬了出來。每次有類似這樣的場面,他總是沖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他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內涵——奉獻。做一名好醫生,要做到德才兼備而且是以德為先。在治療過程中,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百姓以至于乞丐,他都一視同仁,根據病情需要診治。因為許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而最后恢復的情況也和功能鍛煉有很大關系,所以治療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護理要點。他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治療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獨的器官。因此我們不僅要接好患者的骨頭,更要讓患者擁有好的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頭長得再好也是失敗的。所以治療前確定治療方案時,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及治療后的功能鍛煉他始終貫穿這一思想。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一般他都會盡量少做設備檢查,多做親手查體。一位患者說“我的膝關節炎疼痛,在北京、張家口大小醫院花了7、8千也沒看出什么病,還一天比一天重,沒想到在中醫院花了2百來塊錢就看好了。”還有患者說“在劉大夫這里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別處,沒和大夫說兩句話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錢也沒搞清楚自己是什么病該怎么治。”就這樣通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樹立起來。現在,在縣城及周圍鄉鎮的百姓中許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醫院有一位年輕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準而且態度好。在中醫院劉祥同志也成為年輕醫生的楷模。2010年度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被評為“赤城縣十大杰出青年”。06至12年度連續七年專業技術考核為優秀。

  面對發展中的赤城縣中醫院,他深刻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無止境的追求中,最大的樂趣在“救死扶傷”中,最大的價值在無私奉獻中。他堅信他所選擇的路子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說,今后,他將更加虛心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回報黨,回報人民,努力為赤城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7

  李萍同志沒有干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卻以一件又一件的看似平凡的小事感動著身邊的人:在她工作的科室,曾有一名白血病病人,每次入院都要輸注大量血液,基本靠輸血維持生命,而每每到血站拿血血液都會告急,血站甚至要求病人家屬進行義務獻血,患者聽到要血非常困難的消息后心里非常焦慮,李萍同志聽到這一消息后也很著急,她耐心勸導患者并主動請纓愿意陪同病人家屬到血站獻血,自己也請求獻血。看著自己的血液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她顯得有些激動,心中產生無限感慨。李萍同志身材是矮小的,但人格卻是高尚的,她不光自己進行無償獻血,還鼓勵家人也去無償獻血。

  地處昆明市東郊的航天醫院是一個地道的平民醫院,在她工作的外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數是來自農村的進城務工人員,李萍同志除精心護理病人外,還經常幫助病人買飯。記得有一個左下肢脛腓骨骨折的病人,黑心的老板把病人送到醫院交了住院押金后,就再也沒有見著黑心的'老板工單位人員的蹤影,病人手術后需要臥床休息,不能下床,生活無法自理,李萍同志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經常給病人剃胡須、打洗臉水、洗頭、剪指甲、打飯、端屎倒尿。李萍同志工作是忙的,她做不到每天照看人,但卻忘不了吩咐護士給病人買飯,在病人長達一個多月的住院期間,李萍同志用給病人打了二十多次飯。

  李萍同志對工作是非常敬業,她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即便回家后,只要一接到醫院病房的電話,就匆匆趕去醫院工作。盡管工作瑣碎又辛苦,常常顧不上家庭,但她無怨無悔,作為護士李萍同志是深愛她所從事的職業,但作為父母,李萍同志總是掩飾不住對兒子的愧疚,記得他兒子有一次扁桃腺發炎,高燒到39度,李萍同志在給兒子幾片消炎藥和簡單的對癥處理后,第二天兒子燒還沒退就獨自把兒子留在家里就上班去了,待李萍同志忙完醫院的工作回到家里兒子高燒到40度,都燒糊涂了。作為子女,李萍同志深感對不起年邁的老父老母,每年除往家里寄點錢略表心意外,從沒為家里做點什么,她因為工作的原因從沒有請假回家探望一次父母,每次思念父母的時侯都是打電話叫父母親來看她,可是當父母來了時,她卻沒有時間陪伴她們。她對工作的兢兢業業,無怨無悔是有目共睹的,她從沒因為自己或家里的原因請過一天假。李萍同志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求知者,她修完了護理專科的全部課程,為了提升自己的護理管理水平,曾參加過昆明地區護理管理崗位的培訓班和航天部護理管理崗位培訓班學習。李萍同志對護理知識的刻苦學習和對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不但豐富了她的業務知識和管理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她的學習精神給全科的年輕人起到了一個垂范作用,在她的示范作用下,全科6個中專學業的護士修完了護理專科學業,她所在的團隊也因此而被授予2011年度學習型先進集體的稱號。

  李萍同志正是憑著她對病人無比關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迎得同事們的尊重,她所在的團隊榮獲2010年先進集體稱號,個人摘取的2010年質量技術標兵的稱號,榮獲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兩年優秀護士長的稱號,在前進的道路的上,她是個不知道疲倦的戰士,她將帶領她所在的團隊在護理的崗位上繼續前行。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醫療衛生戰線處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是抗擊疫情的主力軍,他們逆行向前、迎難而上,不顧個人安危、勇挑重擔,以無畏精神與病魔較量,是抗擊疫情一線最耀眼的那顆星。

  我是黨員,我先上。

  “我是共產黨員,也有救治H7N9患者的經歷,我先上。”在新冠肺炎救治最前線,xx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xx堅定地說。他知道,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黨員,理應在組織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在救治患者最關鍵的時刻沖上去。

  他沒有猶豫,也沒有退縮,正如他說的那樣沖在了最前面,任醫院救治組副組長,承擔xx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主診醫生。從接任那一刻起,詢問患者情況、查看CT片、邀請專家討論病情……,全身心投入到醫療救治中去。

  在舉家團聚的春節,隔離病房成了他的駐扎地,新冠肺炎患者成了他的“家人”。1月29日,是他兒子10歲生日,爸爸的生日禮物是電話里頭的祝福,還有一則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離轉到普通病房治療的好消息。

  在xx等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呼吸支持、加強營養、增強免疫、預防并發癥、院感防控等一系列治療,經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病人于2月2日出院。

  “自疫情發生以來,像xx這樣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xx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付茂軍說,先后有300余名醫護人員志愿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已有約160名醫護人員堅守在醫療救治第一線。

  就是這樣一名普通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踐行入黨誓言,堅守醫者初心,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我是黨員,跟我來。

  留在醫學觀察點的群眾都是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疫區回鄉的人員,是最靠近“危險”的地方之一,存在較大感染的`風險,可以稱為“隱形炸彈”。

  面對危險,武勝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唐杰文在武勝縣醫學觀察點的前期建設和運行管理中,他逆向前行、身先士卒,帶領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干部在面對困難時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的初心與使命,展現了醫者甘于奉獻和大愛無疆的精神風貌。

  半個月里,他帶隊奔赴鄉鎮篩選醫學觀察點、指導建設運行。先后指導建立了中心、寶箴塞、紅軍小學等7個集中醫學觀察點和1個備用醫學觀察點。對各醫學觀察點的區域劃分、人員培訓,流程梳理等方面進行全程參與,對各醫學觀察點的醫務人員開展系統性培訓和演練,確保醫學觀察點高效、有序、安全、穩定運行。

  醫學觀察點的建設工作瑣碎而繁重,隨著留觀人員的增多,醫務人員不足,大家都十分辛苦,為避免交叉感染,唐杰文帶領工作人員打掃房間、開展消殺滅工作。同時,還要奔波于各醫學觀察點輪轉指導,應對突發狀況。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讓唐杰文感到頭暈目眩,但他依然堅持工作。每當工作人員勸他休息一會兒,他總是堅定地說:“大家都很辛苦,我是黨員,應該帶頭多做一點,堅持一下就會好的”。留觀群眾看到他的拼命,就給他取了個親切而又讓人心疼的外號“唐三郎”。

  正是這樣一個個“拼命三郎”,把堡壘筑在防控疫情斗爭最前沿,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我是黨員,我不退

  “發熱門診每天三班倒,必須輪流上班,如果我請假的話,科室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就會相應加大,更忙不過來,所以同事間都要相互體諒,只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打贏這場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我是黨員,我不退”她最后堅守地說。

  說話的是xx中醫醫院醫生鄒鑫。疫情突發后,她放棄休假直奔醫院。從正月初四開始,她就在內一科住院病區和發熱門診間來回切換,雖然身患感冒,卻自始至終堅守工作崗位,一邊打著點滴,一邊給患者診療,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咨詢問題。

  疫情面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們爭當最最美“逆行者”,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上,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匯聚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強大力量,堅決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9

  門診護理崗位,原本普通而平凡,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擔負起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門診護理負責人xx在這里堅守著她的崗位,履行著她的職責。

  夜間里微信里熟悉的消息鈴聲驚醒了睡夢中的她,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又加重了?心中的這份不安,讓她忘記了這是夜間,清醒過來的她早已沒有睡意,“大疫”當前,排兵布陣必不可少,“電腦……我的電腦在哪里”?連夜查資料,補功課。提前對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崗位、人員做好安排。

  當把一切都理順了,天也亮了,她早早來到醫院,準備好一天的防護物資,便立即組織科室全體人員召開簡短會議,將防護知識、發熱人員排查、診治引領作為重點,一一進行安排,盡量做到有條不紊,不留遺漏。

  安排好工作后,她便親自參與一線工作,測體溫、分診、抽血……,常常顧不得吃飯,疫區來的發熱病人,更是積極詳細詢問……連續幾天高強度工作,拖垮了她的抵抗力,出現乏力、頭昏等癥狀,化驗血出現白細胞、淋巴細胞明顯下降。門診護理是一個接觸病毒高風險的崗位,她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相關表現,所幸的是核酸檢測陰性,排除了新冠肺炎。抗疫重任在肩,她顧不得身體虛弱,立即向護理部申請復崗,護理部蔣主任關心她說:“你抵抗力低,多休息幾天”,但她擔心科室工作,根本不可能安心休息。“我已經落下幾天工作了,能堅持下去……”,堅定回答后,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又開始了她“穿梭”。

  作為普通人的她,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她的七十多歲父親,剛做完肺部手術,身體未恢復,她也未能有時間照顧。電話那頭經常傳來,你舍我們小家,護衛著大家,我們不怨你,但你也要注意身體啊……“好的,好的……”嘟嘟聲還未停止,便把手機放進了兜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有一種初心叫迎難而上”,在xx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南丁格爾”精神深入靈魂,雖然是平凡崗位,卻書寫出她不平凡的人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0

  我叫趙文兵,曾在青春年少時就有了當一名白衣天使的夢想,在高考擇校時毫不猶豫在選擇了醫學院校,于2001年畢業后進入了淮陰區漁溝衛生院工作,上班以來一直堅守在臨床第一線,從事內兒科、急診工作。本人扎根基層,恪守本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時刻牢記著職業賦予的使命,樹立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一直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設想去指導自己的言行,不僅解決患者身體上的疾苦,同時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基層醫務工作事情多繁雜,每天都要面對臨床上的各種疾病,我在十幾年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每個科的疾病都能做到了解掌握,在x市第二人民醫院及省人民醫院普內科進修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刻苦鉆研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2012年取得了主治醫師的資格,連續5年被淮陰區衛生局評為年度先進個人,優秀醫師稱號。

  幾年前一個深冬的夜晚,天氣寒冷,下著小雪,我在值班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個求救電話,說敬老院有一孤寡老人,長年的慢性病,好像突然病情加重了,但沒人把他送到醫院,聽到情況危急,我立刻和備班的護士一起趕往老人的住處,發現老人的生命體征很微弱,出現了休克,立即背著老人上了救護車送到了醫院,經通過積極的搶救老人病情好轉了,老人含著眼淚緊握著他的雙手連聲感謝,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年都能碰到幾次,而我從來沒有懈怠過。

  遇到沒錢看病的患者,我會主動替他們交上住院費用。比較危重的病人就診時,由于基層醫院的診療條件有限,大多數建議轉院,可有些病人經濟困難,沒有能力到上級醫院治療,我努力協調,冒著風險,盡量爭取病人在衛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療。雖然出現了一些醫療環境惡化的事情,接受這樣的住院病人會導致醫護人中心里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但我認為這是必須做的,為病人的切身利益著想是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職責。

  在工作中,本人能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特別是醫藥購銷領域不正之風。他時刻警醒自己,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恪守醫德,不為利益所惑。當一些病人以“物質形式”表達感激之情的時候,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婉言謝絕或立即退還,樹立優良的'職業道德。

  因為出色的工作及需要,兩年前我被提升為業務副院長,角色的轉變讓他的責任感更加強烈,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仍堅持在醫務工作第一線,堅持每日查房,做門診,指導年輕醫師處理急診、急救工作,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并親自授課,參與全院的會診工作,每月定期組織開展醫療質量檢查,大力促進職工工作作風的提升,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為病患提供更好地服務。

  我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從事著平凡的醫務工作,沒有驚人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榮譽,唯有一份對病人做好服務的執著: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在我心里永遠銘記一句話:解除患者病痛,擔當廣大百姓健康衛士是我終生使命。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1

  一、愛崗敬業, 憑黨性醫德行使職責

  他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 的職業道德標準,憑黨性和醫德做好工作,憑良心和尊嚴行使職責,盡一切可能維護一個醫務工作者的榮譽。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他盡心盡責,從不計個人得失,在多年來的臨床診斷工作中,他凡事為大局著想,為遠處著想,為他人著想,善待弱勢人群,始終憑黨性和良知工作,不管在任何的潮流中,時刻把握自己,工作中一絲不茍,時刻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放在第一位。

  二、積極進取, 在醫學道路上艱辛跋涉

  xx主任從醫35年來,他在影像診斷領域勤奮耕耘,不懈探索,像海綿一樣吸納新知,如釘子一般鉆研新術、精益求精,他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沒有堅強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鉆研精神是不行的。首先,醫學涵蓋面要廣,想速成是當不了好醫生,除基本的醫學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廣泛涉獵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交叉學科,所以醫生必須比其他職業的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其次,醫學是一個新舊理論更替極快的學科,因此,醫生必須利用大量業余時間去查閱資料、了解醫學新動態,要不斷地更新知識。

  三、對患者以真情相待, 醫患和諧

  曾幾何時,醫生這一神圣職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高大,“醫生是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守護神”。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卻流傳著醫生是“白眼狼” 的傳說, 醫生變成了“白衣殺手”、“收錢機器” 的代名詞。個別意志薄弱、缺乏職業道德的醫務人員滋長了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錯誤思想,對“回扣”、“紅包”、“好處費”等趨之若鶩,重利輕德。而xx主任認為,醫德比醫術更重要,他把每一位病人看作親人,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從不以醫謀私,時刻保持廉潔自律,作為科主任,他不但以身作則多次拒收紅包和吃請,而且時常提醒周圍的人自覺提高廉沽行醫的意識, 堅決抵制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真情是愛心的體現,是對事業的執著,只有真情才能忠誠于所從事的職業,才能刻苦鉆研業務,才能不怕風險,全身心救治每一個病人。多年來他一直這樣信守真情,一直這樣對待病人,患者也把他當成了親人。

  四、無私奉獻, 無怨無悔

  在臨床工作中,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獻給了他熱愛的工作和病人。可作為父親、兒子、丈夫,他欠家人的太多了。隨著業務水平的逐步提高, 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雖然行醫多年,無論是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還是深更半夜,只要電話鈴響,他就迅速的趕赴醫院處理病人。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行動,書寫著自己摯愛的醫療事業,用自己的善良執著,平凡而高尚的境界,默默詮釋“醫生”和“人生”的內涵。

  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 高尚職業道德, 樂于奉獻精神和精湛醫術,xx主任不僅贏得了廣大患者的好評,也得到醫院和市衛生局領導的肯定,先后多次榮獲嘉獎和光榮稱號。任職其間所在科室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他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深受同事們的愛戴和敬仰。醫療事業是一項高危職業,在當今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環境下,xx主任仍將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神圣使命,竭盡全力除患者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他不后悔是一名白衣戰戰士,將繼續義無反顧的在自己鐘愛的醫療崗位上拼搏、奮斗,貢獻余熱直到永遠!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2

  我是一名普通的護士,于1995年畢業于xx市第三軍醫大學衛生附屬學校,踏上護理工作崗位已近17余年。隨著自己的成長,我對這份職業有了更廣闊更深刻的感悟。我為我的職業崇高性而感到無尚榮光,更為我的使命和責任而感到無比的榮耀。

  在平時工作中的所有點點滴滴總讓我感到工作中的我是快樂的!每當我輕輕的為病人一針就穿刺上,每當我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危重病人使病人轉危為安時,每當我在巡視病房為露出脊背的病人輕輕的掖好被子時,每當我的安慰和解釋使病人的臉上有了笑容時,每當其他低年資的護士讓我幫助時……我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也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雖然有時也有不開心和不如意,如累的腰酸背痛下不了班,忙的滿頭大汗,在節假休息日別人團聚而自己卻面對繁忙,面對艱辛,但看到病人對我們工作投入贊許的目光,看到病人痊愈時溫暖的笑臉和病人對我們的服務說聲謝謝時,那一點的累,一點的苦和一點的委屈又算的什么呢。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除了仔細認真、要大膽外,更需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細致入微的觀察及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能力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尤其當今社會,病人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病人對醫護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工作中的我要求自己盡量做好每一個細微的環節,繃緊護理安全的'這根弦,對每一次的操作,每一個的護理醫囑的執行仔細認真,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并盡量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在病人對我們有誤解時能細致耐心地傾聽,面帶微笑,用溫和的話語,熱情主動的服務做好病人和家屬的解釋和溝通工作,使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不理解消失在萌芽中。減少了醫患之間的誤解。所以在社區許多反復來看病輸液的老年病人、小孩及小孩家長總會親切地稱我“小李”或者李阿姨,有什么事也愿意找我幫忙。多年的臨床工作使我的靜脈穿刺技術十分成熟,很多血管條件差的老人及患兒家長常常點名要求我為孩子扎針。有一次,一腹瀉患兒來中心看病,當時病情十分重,需要立即建立靜脈通道,但是,孩子的血管條件很差,科室幾個同事穿刺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再看看患兒家長著急的樣子,最后在護士長和家長一番溝通后,經患兒家長同意我仔細觀察患兒的血管,迅速地為患兒建立了靜脈通道,使患兒的治療得到了保障,也得到了家長的稱贊與感激,我的內心卻充滿了欣慰。

  在近17年的護理工作中,我尊敬領導,服從安排,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無私奉獻。與同事團結協作,耐心指導護生及年輕護士的工作,在傳,幫,帶的工作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在工作中我不計較個人得失,愛崗敬業,服務態度好,對病人態度和藹,曾多次受到病人家長的表揚。用真誠的愛心和精湛的護理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送去溫暖。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患者極端熱忱,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履行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醫護人員高尚職責。很幸運地在自己所做過的醫院里多次被評為院級優秀護士。

  平時在工作中盡量把自己所學的有關健康知識傳授給病人,工作中能以身作責,在臨床護理實習生的帶教工作中一絲不茍,嚴肅認真而不失活潑,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更要求實習生仔細認真的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和無菌操作,把臨床的實際經驗和課本知識融會貫通,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時積極,及時地主動和護生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她們的想法和心里思想,使實習生在實習期間能真正學到有用的臨床實際知識。在傳,幫,帶的工作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社區工作不單純是面對醫療安全,還要面對公衛工作,對轄區和來就診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在每天保證醫療安全的情況下還把分配到手的公衛工作加班加點的做完,有時為了聯系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經常在下班后打電話,而居民就問“怎么你們還沒有下班啊小李”,而我則說“哦,這不白天忙沒有時間給你們打電話,現在還打擾你們真是不好意思”。另外我深知科室是一個整體,在平時工作中我積極配合護士長做好科室的管理,協助護士長開展工作,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遇到加班和搶救病人隨叫隨到,在同事之間互幫互學、團結溝通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為科室贏的榮譽和成績。

  在工作中的我努力要求自己,而工作外的我更是經常學習新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新技術,在2011年沙坪壩區衛生局組織的衛生應急救援演練中積極參加培訓比賽,并把學習的內容和知識帶回來,和所有的護士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平時積極鍛煉自己身體,以積極的心態去工作。盡管護理工作很平凡很煩瑣,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一直這樣工作下去,因為我慶幸、我選擇了護理這一神圣的職業。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3

  配制試劑、提取核酸、核酸擴增、核酸檢測、報告分析……

  2月24日,在潛江市疾控中心僅有10多平方米的負壓實驗室內,王麗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密閉醫學隔離服,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王麗是陜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師,有著豐富的微生物檢測經驗。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續上十個小時。

  面對疫情,陜西省第一時間馳援潛江,王麗便是第一批抵達潛江的病毒檢測專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時30分,包括王麗在內的陜西省疾控中心5名專家抵達潛江后,稍事休整便進駐潛江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實驗室,開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隊長劉東立是陜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長,傳染病控制副主任醫師,曾參與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理,有著豐富的流行病學、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經驗。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原,檢測試劑極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結果異常,無法判讀。儀器也時有故障,影響到檢測工作進度。劉東立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團隊反復試驗核對,排除儀器故障,經常工作至凌晨。經過多次摸索,終于優化了檢測試劑,為防控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

  在檢測工作中,病例樣本采集、核酸提取兩個環節最為關鍵,而病毒若通過氣溶膠溢出極易感染檢驗人員。“在這兩個環節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須堅持做完檢驗,忍到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檢驗員游帥喬說,把病毒核酸提取出來后,加入反應體系,再利用儀器將病毒核酸數量進行放大擴增,分析檢測結果,判斷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一批標本按檢測程序順利完成需要近6個小時。

  “實驗室里每個人筋疲力盡,但從來沒有一位同事喊過累。”游帥喬說,只要能準確地檢測出結果,能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這群來自陜西的專家已經在潛江戰斗了25天,他們用專業、敬業贏得潛江人的敬意。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4

  今天,在這兒,我將要為您講述的是一位位在我身邊普普通通的醫務工作者。也許在別人的眼里他們很瑣碎很平凡,可是在我的心里他們是那么的高尚,以至于在我參加工作十年以來還每每被我身邊司空見慣所發生著的事情而感動著。

  記得是那一次,急診監護室收治了一名腦外傷患者,該患者在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的狀態下正要拔除自己身上的補液和導管,當班護士連忙上前阻止,卻被神智不清的患者碰傷以至鼻梁骨折。帶著傷痛、含著淚水護士依然輕言細語地安慰病人,堅持工作,直至下班。直到今天,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才剛20出頭的女孩兒眼里含著淚水的樣子,還該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她卻已經領會了一名護士、一名白衣天使的深刻內涵。

  就在去年那場抗非戰斗中,當我院接到通知,要收治一名曾輾轉于疫區的可疑患者時,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主動向院長請纓求戰。在她踏進隔離病房前給年幼的女兒留下了一封信,并再三叮囑支部書記萬一她出了什么意外,一定要把這封信交給她的女兒。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封信的內容,但我想這封信里一定包含著母親對女兒的`牽掛和歉疚,也一定飽含著那位母親深沉的愛。可為了這神圣的職業,她拋卻了兒女情長,用自己最真實的行動履行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誓言。

  當那一次,德高望重的心內科主任在一群情緒激動的家屬們高聲叫罵中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后,出于感激和內疚患者的家屬們硬要將一個厚厚的紅包塞給主任,推來拉去,患者的愛人急了,這個70多歲的老太太竟一下子跪在了主任的面前,主任扶起了老太太說道:“我夠理解你們當時的心情,但也請你們相信醫生救人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和條件。”

  在我的身邊,這樣的事情經年累月的發生著,從來沒有人覺得這有什么特別有什么突兀,因為在他們的心里救死扶傷不僅僅是穿上白衣時的誓詞而已堂堂正正的融為了赤膽忠心,實實在在的化為了無私奉獻。這就是在我身邊普普通通的醫務工作者,這就是被人們譽為白衣天使的醫務工作者。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 篇15

  全力幫扶百里杜鵑管理區人民醫院(下稱“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建立5個特色專科+1個急救中心及1個重癥監護室(下稱“5+2”任務)是增城區衛健系統的重點工作之一。百里杜鵑人民醫院為一家二級綜合性醫院,開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重癥監護、普外科、骨科、婦產科、中醫科、兒科等臨床科室。目前該院主要存在骨干業務人才、醫療設備缺乏和診療技術相對落后等問題。

  今年8月,增城區衛健系統派出第九批共6名醫務人員,以“組團”的方式,對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開展為期1—6個月的幫扶,全力完成“5+2”任務。截至11月22日,除增城區中醫醫院曾健球仍在當地幫扶外,其余5人已返回增城。以下是他們在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幫扶期間經歷的點點滴滴。

  建立產兒科合作制度開展首例分娩鎮痛手術

  區婦幼保健院劉春蘭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婦產科

  “在人生天命之年這個階段,能成為‘5+2’醫療幫扶組的一員,能為百里杜鵑人民醫院的醫療衛生工作做一點事情,覺得很自豪,很欣慰。一日百里人,一生杜鵑情。”――劉春蘭

  剛到百里杜鵑人民醫院產科幫扶的第一天,正式交班之前,劉春蘭便立馬“上陣”手術室,對一名胎兒宮內缺氧的急診孕婦進行搶救。

  原來,該患者為一位妊娠41+周初產婦,前一天晚上反復胎監評分不好,胎監基線從當晚的140次/分,跌至次日早上的100―108次/分。劉春蘭和科室經過討論后,決定立刻急診手術,術中發現臍帶繞頸兩周,羊水過少,胎兒出生后輕度窒息,阿氏評分一分鐘4分,遂即聯系一起幫扶的兒科主任喬忠祥。經過清理呼吸道、給氧,胎兒5分鐘評分8分,10分鐘評10分,新生兒轉危為安。由這個病例開始,劉春蘭便和其他幫扶專家建立起產兒科合作制度,更好地保障新生兒安全。

  幫扶的第三天,劉春蘭、喬忠祥及幫扶專家姚伯亮共同合作,開展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首例分娩鎮痛手術,成功為一名初產婦施行順產手術,順利產出一名4。2公斤的健康嬰兒。更讓劉春蘭欣慰的是,當天接生的醫生是正式從增城區婦幼保健院進修回來的醫生,而負責麻醉的醫生,也是從區人民醫院進修回來的。“造血的意義,遠大于單純的輸血。”劉春蘭說。

  兩個月的幫扶時間里,劉春蘭先后開展了多次規范的教學查房和業務培訓,從站位到內容一點一滴進行培訓。同時她還在手術中手把手帶教,并更新婦產科常見病診療常規及急救流程,進行全院的產后出血演練,更好地保障母嬰安全。

  組建急救中心提升醫院急救能力

  荔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陳宇斌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急救中心

  “東西部的差距較大,這個差距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要全民共同努力,一批又一批的幫扶工作者不斷付出才能實現。”――陳宇斌

  “一窮二白”,是陳宇斌對百里杜鵑當地醫療衛生的最大感受。“窮”就是當地醫療資源相當的貧瘠,整個百里杜鵑管理區只有一家公立二級醫療機構,醫院業務用房是租用一家酒店改造的,其他配套用房全是臨時搭建。“白”就是人才技術力量及必要醫療設備空白。

  根據“5+2”幫扶內容,陳宇斌負責的是急救中心建設。當時,醫院沒有設置急診科,沒有設備,更沒有人才,急救中心建設基本從零開始。

  如何在緊張的業務用房中擠出適合的場地建設一個急救中心,這是陳宇斌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在推進場地建設過程中,陳宇斌發現各項設施改造都遲遲沒有動工。一打聽,原來是醫院財務非常緊張,沒有多余的資金進行改造。這時,陳宇斌自籌資金,帶領新組建的科室人員從粉墻、辦公用具、生活用具、病房設施、上墻制度、標識等方面親自動手建設,初步建設了一個簡易版的急救中心。

  醫院抽調了16名精英醫護人員組建了急診科,但只有1個主任持有執業醫師證,其他人中有兩位持執業助理醫師證,其余人員均為見習醫生。由于醫院待遇發放不準時,人員流動性較大,人才技術儲備難度大。

  為改變這一局面,陳宇斌認為扶貧必先扶志。他培訓的第一節課是人生規劃,讓大家都認識到與其碌碌無為混日子,不如扎扎實實學本領。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5+2”團隊成員至少每月開展2次以上全院培訓,每天科室交班完均進行小課培訓及實操,全科室人員逐步掌握了應急搶救技術。以前120出車基本就是做搬運工,慢慢地都能進行一般的院前急救,有底氣把病人接回醫院處理,挽救了不少的生命。

  急診科組建時只有一臺老舊的除顫儀、心電監護、心電圖機及洗胃機等搶救設備,醫院并無資金購置設備。為破解這一難題,幫扶臨時黨支部多次與增城區衛健局領導匯報,在區衛健局領導及增城區相關醫院的大力支持下,捐贈了價值300多萬的醫療設備及13多萬資金,基本解決了設備問題。

  全力提升科室診療水平

  區婦幼保健院喬忠祥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兒科

  “建議選擇年輕一些的中級職稱以上輪換、持續幫扶一段時間,提升幫扶地區醫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從而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鞏固幫扶效果。”――喬忠祥

  科室人員配置不全,醫務人員專業不清晰,整個醫療團隊沒有高、中、低年資的配比,隊伍過于年輕,整體學歷不高,醫療器械配置不全,檢驗檢查配套不全……詳細了解過百里杜鵑人民醫院的情況后,喬忠祥覺得,醫院整體醫療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

  具體到他所要幫扶的兒科,更是困難重重。醫院沒有設置兒科專科,只有內兒科(成人內科和兒科),并且和急診科、傳染科、ICU、120、預檢分診等科室同在一個科室。幫扶期間,喬忠祥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將內兒科和中醫科調整在同一層樓,共用同一個護理團隊。

  技術幫扶方面,喬忠祥負責每日早帶教查房,每周四大查房,每周四科室小講課。同時分兩期培訓新生兒高級生命支持,培訓對象包括婦產科醫生、護士、麻醉科醫生、兒科醫生等,手把手操作教學,做到人人動手,人人過關,并打印試卷考試,照相存檔。

  完成兩個月的幫扶后,喬忠祥明顯覺得科室有了很大的改觀,科室管理比以前也有明顯好轉,例如細化了科室員工檔案,科室架構圖張貼在墻上,開始建立科室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等;科室的診療水平也有所提高,醫生們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逐漸規范化,疑難和重癥病可以初步提出自己的診療思路。

  說起幫扶期間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喬忠祥立馬想起了幫扶首個星期與其他科室合作,順利完成1例剖宮產新生兒、1例無痛分娩的巨大兒(體重4。2kg)的監護。

  實現百里杜鵑多項麻醉技術新突破

  區人民醫院姚伯亮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麻醉科

  “幫扶醫院的醫療設備、醫療技術水平和管理理念相對落后,給增城衛健系統醫療援助團隊帶來很大的挑戰。但幫扶團隊一定努力克服困難,對幫扶的科室傾囊相授,不遺余力。”――姚伯亮

  8月26日,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骨科接收了一名40歲男性患者,診斷為右側股骨頭壞死,擬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當時麻醉選擇腰硬聯合麻醉,預計手術時間約4小時,須行頸內靜脈置管保證輸液、用藥,這是該科的第一例頸內靜脈置管。手術由醫療幫扶團成員吳志昌進行,麻醉科醫生姚伯亮負責麻醉方面指導,手術最終順利完成,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8月27日,該院一名孕婦因足月妊娠臨產,得知麻醉科有分娩鎮痛技術,經過幫扶專家劉春蘭主任的評估,強烈推薦分娩鎮痛手術,孕婦對此技術也充滿期待,于是完成了第一例分娩鎮痛手術,順利產出一4。2公斤女嬰。該院由于沒有分娩鎮痛專用的脈沖電子泵,姚伯亮只能用病房的普通輸液泵持續硬膜外加藥,需要他一直在產房觀察,隨時調整給藥速度,過程相當艱辛。

  9月17日,院內有一位急性闌尾炎的男性病人擬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考慮到該手術時間短,姚伯亮與當地麻醉科醫生為患者施行喉罩全麻,這是百里杜鵑管理區人民醫院的第一例喉罩全麻。喉罩全麻無須喉鏡,使用方便,避免氣管黏膜損傷;相對于插管全麻,喉罩全麻麻醉誘導和蘇醒過程血流動力學更平穩。一個半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病人快速清醒、安靜。

  對姚伯亮來說,以上幾項手術在他所工作的區人民醫院麻醉科來說,是一項非常普通的技術,但對百里杜鵑人民醫院來說卻是一次次的零突破。此外,他還幫助手術麻醉科完善規章制度,每周二、四進行業務學習、專業技能培訓等,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首例ERAS快速康復全髖關節置換術

  區新塘醫院吳志昌幫扶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骨科

  “幫扶事業仍在路上,還有很多事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去做,讓當地醫療環境從輸血到造血,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如果有需要,我隨時可再次投身于國家的扶貧事業中。”――吳志昌

  8月24日,剛到百里杜鵑管理區人民醫院不久,吳志昌便接診了一名因雙髖關節疼痛來院治療的中年男性患者。經吳志昌檢查,確診為因長期喝酒引起的酒精性雙側股骨頭壞死,需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該患者一聽就擔憂起來,對吳志昌說:“我很害怕做手術,而且做這手術是不是要到市里的大醫院做,我沒那么多錢做手術!”了解到他的擔憂和難處后,吳志昌耐心解釋:“你不做手術,病情會一天天加重,到某一天可能因為疼痛而走不動。現在這手術很成熟,可以留在這里醫院我親自為你做,費用也低很多,右側股骨頭壞死較嚴重,可以先做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聽了吳志昌的話喜出望外,并得知他是從廣州過來的醫生便安心留在當地進行手術。

  兩天后,吳志昌與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骨科團隊為該患者實施了手術,為該院第一例運用ERAS骨科術后快速康復管理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三天就能扶拐下床行走,大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發生,加速患者康復。

  除開展新技術外,吳志昌還建立增城與百里杜鵑管理區人民醫院骨科聯盟微信群,增進大家的認識和親和力,并利用下班時間通過微信群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和業務問題交流。在日常工作中,還充分利用晨交接班時間進行規章制度學習,讓制度不僅掛在墻上,也讓每一位骨科醫務人員刻在心里,監督執行到位;把握巡查病房、做手術等每一個有利時機,對醫務人員進行手把手教學,教會醫務人員怎樣分析病例、找出“癥結”、制定措施;對新開展的技術進行授課培訓,逐步鞏固并推廣。據不完全統計,幫扶期間,吳志昌開展制度、流程、業務培訓共約20次,教學查房20多次,手術示教20次,為提升百里杜鵑人民醫院骨科整體服務能力和專科特色建設奠定了基礎。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最美基層醫生事跡材料(精選6篇)08-10

基層最美醫生事跡材料(通用14篇)09-06

基層最美醫生事跡材料范文(精選10篇)07-19

基層先進醫務工作者事跡材料(通用12篇)12-13

最美基層環保人物事跡材料(精選15篇)03-21

最美基層醫生主要事跡材料(通用19篇)04-15

先進基層事跡材料12-14

基層勞模事跡材料12-13

基層醫生事跡材料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