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29 06:20:1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

  在上課一開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來“花瓶分花”,圍繞教學內容創設的情景,充分運用這些情景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學習“4的分成”,孩子們也學得很好,但是在說“4的合成”時,語言組織上都不夠好,說明這個環節,教師設計有缺陷,想得太簡單了,以為學生看著“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說出“4的合成”。數的分與合的教學,滲透了加、減法的意義,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遷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與合”的手指游戲,希望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這樣的方法,同桌之間合作學習,遷移探索學習5的分與合的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遷移能力。 教學中,孩子們的遷移能力都還不錯,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種分成的情況,馬上就填寫出另一種分成情況,但是在教學中我沒有充分發揮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效果,學生交流得不夠,他們能遷移,但是不能表達為什么可以這樣寫,這是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鞏固提高練習,將“3的合成”板書到黑板上,并用糖幫助孩子們再次理解“合成”的意義,這一補救措施,讓孩子們的“合成”意義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學效果而言,這節課從總體上把握過關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合成”的措詞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補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數的合成基于數的分成而存在,教師在分成的時候,也許多次從言語上滲透強調,“這是4朵花,我們把它分放在兩個花瓶里,所以說4分成幾和幾”,這樣也許學生理解分合的意義會更好。

  (2)按一定順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從小到大依次排列這一要求。但我個人認為,學生能“翻動”,看到一種想到另一種,這樣會更好些,為以后的加減法可以作更好的鋪墊,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講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先形成一個表象,感知按順序并不是只有一種順序。但結果我覺得把握得不夠好,沒有講夠,講透。還是有好多學生不能用言語準確表達按一定的順序是按的什么順序。

  總之,課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覺要學習的地方還非常多,比如語言的簡潔,教學形式怎樣更適合低年級的兒童等方面。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還請大家不吝指教!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2

  分與合是第七單元的重點內容,通過把幾個物體分為兩部分,或把兩部分合起來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思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的規律,逐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讓孩子們在練習中、活動中、游戲中記住分與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情景,使學生在發現中學習。根據教材特點,以分桃子為素材,圍繞教學內容創設游戲情景,充分運用這些情景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數的分與合的教學,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加、減的基本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體會,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遷移能力。要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安排了4的分與合的講解,利用遷移能力探索學習5的分與合的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采用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這是我們教育者的責任。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同桌合作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雖然剛剛上學的一年級孩子還不太會合作學習,但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至關重要。但是在教學中我沒有充分發揮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效果,學生交流的不夠。這是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的地方。

  在課堂教學中,我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巧妙的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長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進入積極參與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這節課從總體上把握得過關了,完成了教學任務。我對本課的重點理解是通過操作、合作讓學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與合,而且要讓學生多練習分與合連著說。重點的把握我覺得很好的一點是我讓學生說的機會很多,每一個環節不管是游戲或是練習,都很注重說。課上學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說完整。不足在于:

  (1)設計讓他們用手指擺一擺、分一分效果沒有達到,學生大都都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或者想象來說4與5的各種分成,真正根據手指來分的不多,可能用實物會好一點。

 。2)按一定順序排列,本來教學要求上沒有這一項的,但為了便于以后的教學,我覺得有必要講,使學生先形成一個表象,感知怎樣按順序。但結果我覺得把握得不好,沒有講夠,講透。部分學生能發現1、2、3、4的規律,但不是全部,這有待做深入講。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3

  《分與合》教學反思《分與合》中主要是對4和5的合成進行教學。對于4和5的分與合的掌握,大多數學生已經有比較好的基礎了,那么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他們通過分紅花對4和5的`分與合的合理性進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讓孩子們在練習中、活動中、游戲中記住分與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

  因此,本節課我創設問題情境為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動手把4個桃子分成兩部分,體會分;接著,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從數的分解體會4可以分成幾和幾;然后想想“幾和幾合成4”。讓學生從具體到抽象,是個漸進的過程,是重點,再讓學生知道4可以分成1和3其實和4可以分成3和1是有內在聯系的,為后面的教學打下鋪墊。在說完所有4的分與合之后,我引入了拍手游戲,讓孩子在動手中思考,在說一說中加深記憶,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在教學5的分與合時,我還是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然后進行交流匯報。

  通過知識的遷移,重點引導孩子從實際操作時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一種分法,當學生說出5可以分成1和4時,讓學生說成5還可以分成4和1,再推理出幾和幾合成5。接著讓孩子自己試著用拍手游戲來說,并請孩子一個一個的展示,有節奏感的拍手游戲,讓孩子學得津津有味,拍的動作也強化了孩子腦海中分解與合成的關系。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4

  把數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幾和幾合成4”。教學的第一步是開放的,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一種放法,在交流中出現三種不同放法。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現了放法是多樣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種放法。另一方面,這也為學生記憶4的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體驗分與合,掌握研究數的組成的學習活動。

  通過操作認識數的組成是本單元的教學策略。所有例題和“試一試”都先把若干個物體分成兩部分,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然后從數的分解體會數的組合。不斷地讓學生經歷分與合的活動,感受分與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聯系的。

  第30頁例題教學4的組成,分三步進行。首先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里,讓學生邊操作邊體會“分”;接著把分4個桃抽盤里放3個桃,另一個盤里放1個桃,得出4分成3和1,讓學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著讓學生思考通過中間和右邊的分桃圖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獨立完成4分成2和幾,再獨立完成4分成幾和幾。教學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礎上推理“合”:因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這道例題是本單元的第一道例題,教學任務不局限于4的組成,還有分與合的思想,研究數的組成的`方法,這直接關系其他各數組成的教學。所以,必須讓學生參加分桃的活動,經歷由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的過程。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逐漸提高智力活動的要求。

  在數的分與合中存在一些規律,發現和利用這些規律能提高探索活動的效率和記憶數的組成的水平。

 。1)“分”與“合”是數的組成的兩個方面,是1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學生喜歡計算加法從“合”的角度求和,計算減法從“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分”與“合”的關系。

 、俳虒W4的組成,先認識“分”,再認識“合”,把“分”與“合”分開教學,便于逐個理解含義,初步感受它們是有聯系的。

  ②教學5的組成,同時提出“分”與“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分”立即說出“合”,使兩者成為有機聯系的整體。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5

  本節課的《分與合》知識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中都已經接觸過了,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覺得沒有新鮮感,但是分與合為后面的加法、減法打基礎的,比較重要。所以我在教學時,準備了多種多樣的學具,上課時可以使用輔助教學,并在課中就可以作為獎品及時獎給學生。

  新課程倡導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強調數學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教學中,我以這一單元的主題圖引出幫李奶奶分裝向日葵和玉米棒這一情景貫穿始終。由于班上的多媒體設備還未到位,不能用電腦展示,在上課之前我就打印出來相關的圖片進行展示,并提出有關數學問題,接著讓學生用學具代替實物動手擺一擺、分一分,在操作、觀察、交流中建立4與5的分與合。問題提出時,有些孩子隨口就回答,顯得凌亂,到后來也不知道哪種分法已經說過了,當他們發現問題的時候,有些愛思考的孩子就說應該寫出來,這樣就不會弄混了;還有孩子說要一個個輪著來說,就不會亂了,等等。

  最后出示課本23頁練習四的第3、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回顧這一節課的教學,原有的一些教學設計并未如期進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設想是讓學生同桌合作觀察不同擺法,可是學生不懂得怎樣與人合作學習,基本各自擺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會模仿。怎樣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值得思考。這一環節,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嘗試多種擺法,而不僅限于一種擺法,多給學生一些權力和機會,這樣學生的創造力則得到發展,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6

  昨天晚上在網上看了一些前輩有關這課的反思,收獲很多。課題為分與合,還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了分的過程,忽略了合,而合的過程就是下一節加法的基礎。由于班上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這節課我是以零基礎來給學生上的。從學生的上課狀態、作業情況來看,比前幾節課要好一些,看來備課的第一步還是要備自己的'學生。

  這一節課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層次性的,而且對后面的學習加減法、退位、進位都有影響。比如進位加法,湊十法,就是把兩個數合成事,退位減法就是退一當十,然后把十分成兩個數,減去要減的那個數。

  這節課沒有使用課件,直接用小磁鐵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錯。小磁鐵簡單又熟悉,學生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老師的問題上。而動手分的過程,比課件更加生動、直觀,學生分教師配合板書,學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語言說是這樣,但在數學里為了更加簡潔,我們用這樣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嘴,能夠更多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7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第七單元的2-5 的分與合。在這節課之前我還是做了一定的準備,也反復修改了一些內容與細節的地方。按道理上下來會還不錯,可能是趣味性不夠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習慣仍舊有待提高。

  現在就課堂中的一些教學反思一下:

  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受“ 分與合” 的內容,在此之前雖然有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個別孩子能夠不用具體實物操作能說出2-5 的分與合,但在語言表達上和對分與合本質概念的理解上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教材中例題教學的是4 的'分與合,接下來的“ 試一試” 便是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5 的分與合。教材把2 、3 的分與合放在“ 想想做做”, 可能編者認為內容相對簡單,所以只在練習部分體現了出來。但我卻把這個內容作為課前導入,讓學生在把兩支鉛筆用兩只手來拿的過程中感受什么是分,怎么分成兩部分,建立“ 分” 的初步概念。接下來要他們分三支鉛筆,引導他們交換鉛筆的位置可以變成另外一種分法,為下面“ 一種分法兩種寫法” 做鋪墊。這樣下來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要順利得多。

  接下來的例題是以書中的小猴分桃為背景,要學生自己用學具圓片代替4 個桃子,兩只手來代替兩個盤來分一分,然后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數字的分與合。層層遞進,學生學得輕松,知識掌握得也扎實,特別是語言表達得到了一定的鍛煉。最后安排了一個觀察環節,要學生觀察1 、3 和3 、1 兩種分法有什么聯系,為后面5 的分與合埋下伏筆,同時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5 的分與合中要突破“ 一種分法兩種表達” 這樣一個重點,教材是用的擺圓片,兩個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結果不同。但這有些耗時,而且在課堂上要每個學生觀察到也不是很現實。剛好我們的一只手的手指就有5 根,為教學5 的分與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素材。而且當用手指表示出一種分法后,把手反過來馬上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分法。每個學生都能發現“ 手指是同一種分法,但方向不同,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 。

  在課堂中的每個問題都必須要細化,仔細揣摩,問到點上可節約相當多的時間,為孩子的思考指明一定的方向。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識辨能力、理解能力還不強,問題更要具體而不死板。

  另外在每節課結束后都應有一些總結性的語言,在這堂課中最后不能只說“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2-5 的分與合” 這樣一筆帶過的話,這不是總結,只是陳述而已。可具體到誰分成了幾和幾等,達到進一步鞏固知識的效果。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8

  本單元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有了學生的參與,教師的互動,使得原本比較抽象得教學設想變成了生動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并解決,而且更建立起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經過這節課,我也有不少的體會。

  1、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本節課教學中我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皵祵W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备鶕@一理念,教學中從學生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談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教學5的分與合時,我并沒有直接出示5的“數樓”,而是通過猜一猜,自己設計“數樓”等一系列的活動,逐漸掌握。

  2、重視學生的個體經驗

  新課程標準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也旨在促進學生個體經驗的獲得,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本課例中我也是比較重視學生個體經驗的積累與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并且讓他們在小組中,在班級中把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當然,學生個體經驗的積累不僅需要有“自主探索”的過程,也需要我們在學習活動中加以指導和培養。在本節課中,我就借助小熊貓樂樂的身份不斷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3、不足之處。

  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期待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不僅僅評價只是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最好能評價自己或他人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程度,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等。也許是我對學生的期望過高,也許是學生年齡小,總之我感覺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盡人意。畢竟,他們只是一年級的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不斷的加強指導。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9

  教學反思:

  1、關注學生方法的指導,不但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這是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課堂學習,沒有學習經驗,不會學習。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發展,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尤為重要,這節課我側重了這一方面的教學指導,例如:課中怎樣和同學合作、怎樣把語言說條理等等。

  2、注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說,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從不同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例如:擺一擺,比一比、做游戲等。不但能讓學生靈活的學習掌握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感受的學習的快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0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學生第一次接觸分與合,我想把知識講得很細,便花了兩節課的時間。

  課前我作了很充分的準備工作,自己準備了小棒、例題上的桃子和盤子、各色小圓片等,也讓學生每人準備了小圓片。

  1、教學4的分與合時,讓學生探索不同分法,讓他們充分地展示后,初步認識4可以分成幾和幾,接著讓學生根據分的結果說說幾和幾合成4。

  2、教學5的分與合時,讓學生通過圓片探索不同分法,重點引導孩子從實際操作時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一種分法。

  3、整節課重視讓學生多說。通過“大挑戰”、“找朋友”等活動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記憶這些數的分與合。

  學生對分與合已有一些認識(幼兒園學過),學起來相對比較輕松,于是我便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讓他們按順序記住這些分與合的'式子。兩節課結束,大部分學生能按順序(三種)背4和5的分與合的式子,有的還特別快。個別學生學起來覺得吃力,需個別指導。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1

  首先,10的分與合這部分內容,是今后學習加減法的基礎,用在“湊十法”計算進位加法和“破十法”計算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所以非常重要,比其他的分與合安排的學習時間更多,于是我把它獨立出來,單獨用了一節課來進行專門的教學。本節的教學目標我設了三個: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已得出10的分解與組成。

  2、通過兒歌、對口令、闖關練習等活動熟練掌握10的分與合。

  3、在活動中體會分與合的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六個環節。

  1、復習:以“開火車”的形式訓練口算,并復習9以內數的分與合,為學習10的分與合作鋪墊。

  2、游戲導入:通過一個魔術游戲,使學生從羨慕老師的“高明”到發現其中的秘密,激發孩子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3、小組合作,共同探索10的分與合: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有了9以內分與合的基礎,也已經初步學會了怎樣去有序地分,就是要一個一個地按順序分,應該說知識基礎和操作基礎都已經作好了準備。所以這一部分,我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自己用學具去分,自己來記。既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又能讓學生體會到小組中的分工與合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別人交流相處。

  4、記憶10的分與合:為了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的`知識,我采用了對口令、兒歌等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使學生熟練地掌握了10的分與合,并會有條理地思考。

  5、鞏固練習:在這里我引入了一個“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設了三關練習。自己解釋題意,讓學生獨立做。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根據對10的分與合的理解,自覺、熟練地加以應用。既適應了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的個性特征,寓教于樂,同時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6、總結評價: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使學生養成自己總結歸納的好習慣。最后讓學生給自己打分,滿分是10分,表現好的地方占幾分,表現不好的地方占幾分,使學生在評價自己的同時又一次感受了10的分與合。

  總之,這節課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我在備課的時候靈活的處理了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節,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嘗試體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各位數學老師齊聚在一起,周老師、趙老師、郭老師等老師對這節課進行了討論,在肯定的同時,提出了存在的問題,比如:用魔術游戲導入時可以多進行一次,或者直接運用它進行10的分與合,更多的發揮它的作用等等,還有的老師提出最后要回到導入,揭示魔術的奧秘,讓這節更完整;趙老師還提出,一節課要動靜結合;我們還討論了小組教學,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習數學的學習習慣等等。各位老師都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并給予了改進的建議,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慢慢地改進。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2

  10的分與合這節課我的教學設計是寓學生的自主探索于數學活動之中。全課以猜彩球的游戲開始,讓學生“抓一抓”“數一數”然后教師猜出抓了幾個珠子,提出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展開階段,通過操作學具、涂畫珠子的小組合作活動,自主的探索、發現10的分與合,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合作意識。這一階段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的構建知識結構。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并非如此。第一次在年級中磨課的時侯,我根據學生學習數的分與合的經驗,一步一步按照教學設計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一九班教室順利地上了一節課。當又接到組長讓我在全校數學組上磨課的時候,我認為學生已經學過了,自己也處于放松狀態態,認為學生能牢固的掌握這部分內容,以致于今天在磨課中出現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二次備課不充分,想讓學生主動探索10的分與合,但是課堂氣氛沒有很好的調控到位;

  二、教學設計思路變了,沒整合教學課件,導致的不協調;

  三、沒有很好地去斟酌教師的課堂過度語言,課堂上靈活度不夠;

  總之,今天我自已都感覺很不滿意。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總結反思,上好每一節課。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3

  因為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已經學習過兩個課時的分與合了,所以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因此本節課開始檢查一下大家以前學習過的相關知識點,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演示6、7的分與合,同時也為本節課做好鋪墊。

  在復習的基礎上,一起探究8的分與合。首先,拿出準備好的8個小圓片,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時讓學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數學活動。在學生邊分邊說的同時,記下分的.結果,并及時強調,當8的分法結束以后,帶領大家齊讀一遍,以加強記憶。當探究完8的分與合后,讓學生自主做一下想想做做數的分與合,鞏固知識。接著啟發學生9的分與合該如何思考,當學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準備好的9根小棒,請同學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進一步調動他們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也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最后,總結本節課的所有知識。本節課遺憾的是:學生之前是運用聯想的方法,從5可以分成2和3,聯想到5還可以分成3和2,現在運用按照次序的方法,有個別同學轉不過來思維,容易做錯;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不能很好地調控他們;學生太小,語速稍快,他們可能有時沒反應過來;應該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多思考,多鉆研,有所進步,讓學生愛上數學。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4

  這節課學習的10的分與合,10的分與合對于學習10以內的減法計算,學習20以內的加法進位加和退位減,以及進一步學習認數和計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猜數揭題。上課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幾個花片,讓學生猜一猜信封里還剩幾個,學生開始沒有經驗只能瞎猜,學生獲得一些經驗后,學生有能猜出信封中共有10個花片,并能初步應用分與合說出信封中還有幾個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10的分與合。

  有序思考。學生學習2—9的分與合后,已積累了一定的探索經驗。因此在學習10的分與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讓學生先交流把10個珠子分與兩部分要注意些什么,從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自主分一分,把10顆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讓學生自己得出10的幾種分與合。

  動手操作。通過操作認識數的組成是本單元的教學策略。所有例題和“試一試”都先把若干個物體分成兩部分,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然后從數的分解體會數的組合。不斷地讓學生經歷分與合的活動,感受分與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聯系的。

  巧妙記憶。在數的分與合中存在一些規律,發現和利用這些規律能提高探索活動的效率和記憶數的組成的水平。學生在理解10的分與合的基礎上,出示湊十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鞏固練習。在這里我引入了一個“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設了三關練習。自己解釋題意,讓學生獨立做。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根據對10的分與合的理解,自覺、熟練地加以應用。既適應了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的個性特征,寓教于樂,同時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總之,我在備課的時候靈活的處理了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節,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嘗試體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 篇15

  成功之處:

  本節課是學習10的分與合,由于前面孩子們已經學習了2~9的分與合,再學習今天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沒有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于以上兩個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孩子們多樣化的學習,讓孩子們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的知識。

  課始,我出示一個看不到里面東西的袋子,里面裝了塑料球,讓孩子們玩抓球游戲,并且告訴他們老師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個數。這可樂壞了孩子們——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師。面對每次抓球情況,老師都能準確猜出所剩個數,他們既好奇又欽佩(不過在這過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個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課題。

  前幾次學習分與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去分一分,這次根據例題的題材我讓孩子們在涂畫中學習新知。出示孩子們熟悉的珠子,讓孩子們先數一數共有幾串珠子,每串有幾顆;接著觀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兩部分(左邊1顆涂好了顏色,右邊9顆珠子沒涂色),從哪邊開始涂色的.;在讓孩子們看懂圖意后,再提出問題:“你能把下面幾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嗎?”讓孩子們自己完成接下來的4串珠子。

  不足之處:

  通過讓孩子們動手涂一涂,自己總結出10的分與合的幾種方法。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對孩子們繼續滲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讓孩子們想一想怎樣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的說出來。由于已經學過2~9的分與合,孩子們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個分的式子聯想到另一個式子,一組一組地按順序說,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說,還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從小到大。

  改進措施:

  注意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孩子們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一年級上冊數學《合與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與合教學反思04-02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4-14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4-15

一年級數學上冊《合與分》教學反思(通用11篇)09-25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4-09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4-11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合與分》教學反思(通用10篇)10-1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分與合教案01-02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分與合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