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
子說成是“集體大逃亡”,非常形象,讀來感到情趣盎然。學生通過朗讀后不難理解這兩處的含義,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到這種語言的特色,我讓學生通過比較來加深體會。比如把“太陽系內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這一句改成“太陽系內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學生通過朗讀便能很快地體會到課文語言的形象性、情趣性課文語言有兩大特色,一是準確性,二是形象性。在引導學生讀悟課文時,我不忘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語言。課文多處運用“也許”、“可能”等表示不確定性的詞語,這是因為在還沒有完全確定的情況下所作的一種推測,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詞反而違反了科學性,所以課文用詞非常準確、科學。這一點,我讓學生多次反復朗讀體會。 當然,還有一些語言也是值得我們去積累的。比如第五自然段中寫火星上的水的另一種來源,我設計了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反復練習,盡量能不看書講出來,從而將課本語言吸收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三、課后小練筆“火星的自述”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語言。學習語文,要落實到實處,落實到的具體語言訓練,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筆:
火星的自述。查閱課外資料,再結合課文的知識,讓學生來介紹火星。既是一篇小作文,又使學生對火星的知識有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積累與運用。閱讀課外書,同樣是學習語文,就如我們語文書開頭的“習慣篇”中所講的那樣——多種渠道學語文。 以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自我積累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性。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地理方面知識的豐富,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不足之處在于沒能有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形象的了解。
知識是學生容易獲得的,而作者的情感路線是我們難以把握的,要深入到教材中去,讓五年級的孩子善于讀準作者的情感,讓教材中滲透的正確的人文觀,價值觀,在我們潛移默化的教學中潤物細無聲。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5-0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5-05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4-03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案03-29
五年級語文下冊《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反思05-02
地球VS火星05-02
關于地球與火星的作文05-02
火星撞地球的星座組合03-08
《神奇的地球》教學反思05-06
地球的內部教學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