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了解生氣時變開心的方法,知道生氣不利于身體健康。
2、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續編故事的結尾。
3、萌發寬容、不計較小事的處世態度。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連環畫,氣球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氣球讓幼兒猜測它的作用,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1)出示氣球,師: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引出連環畫《生氣袋》
師:氣球的作用可真多,今天我們來認識氣球的另一種神奇的作用:做生氣袋!那氣球是怎么來做生氣袋的呢?讓我們一起到連環畫《生氣袋》中去尋找答案吧!看的時候,請大家想一想,故事中是誰發明了生氣袋?是誰使用了生氣袋?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自由閱讀。
師:我們應該怎樣看書?介紹看書規則。
①小椅子放正。
②一頁一頁輕輕翻,一邊看可以一邊輕輕地講:故事里講了什么?
(2)對連環畫中不易被幼兒理解的內容進行著重講述。
師:好,連環畫都看完了,剛才你們在看的'時候,老師也在看,可是老師還有幾頁沒看懂,小朋友們,你們能來幫幫我嗎?
師:小朋友真能干,看得很仔細,想得也很不錯,謝謝你們!
(3)幼兒講述。
幼兒之間相互講述。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講講這個故事吧!
個別幼兒講述。師:誰愿意來把你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組織幼兒討論生氣時該怎么辦?
生氣是一種壞情緒,它對我們的身體是不好的。在這個故事里,小老鼠使用了生氣袋,讓自己在生氣的時候變得高興,當我們小朋友今后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變得開心起來呢?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今后我們就可以用這些方法讓自己高興起來了!
4、引導幼兒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1)故事里還有一個小動物在生氣呢!它是誰呀?
(2)它怎么會生氣的?
(3)它能隨便打開別人的東西嗎?
(4)那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讓它也高興起來呢?
大家可以將自己想到的幫助小貓的辦法編到我們的故事里去講一講吧!
活動延伸:
1、講自己編的方法畫到連環畫中去。
2、給連環畫涂色。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裝飾、拼搭的方式表現自己想象中的家。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二、活動重點:根據紙盒外形想象裝飾。
三、活動難點:用裝飾、拼搭的形式表現出自己的家。
四、活動材料:收集大小、形狀各異的廢舊紙盒若干。提供一些進行裝飾用的輔助材料,如雙面膠、剪刀、透明膠帶等。
五、設計思路: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各類商品包裝也越來越顯得美觀、精致,深受顧客的喜歡,如化裝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實用價值,又可供欣賞和游戲,常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因此,我選擇了孩子們非常熟悉的'廢舊紙盒設計了本次活動“家”。通過收集大小、形狀各異的廢舊紙盒,為幼兒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與拼搭“家”的表現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讓幼兒根據紙盒的形狀變化想象出形態各異的“家”的外形。這為幼兒的創造性表現創設了一定的基礎。
另一方面,運用個別設計——鼓勵合作拼搭出想象中的內容。既有發散又有集中,從而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
六、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展開想象——各別創作——合作拼搭、交流介紹——分享快樂
七、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幼兒在配樂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中玩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1、交流討論,想象設計。
剛才我們玩了《請到我家來做客》的游戲,現在,老師想請你們每人設計出自己的“家”,然后請老師去做客,怎么樣?
2、觀察外形,大膽想象。
(出示大小、形狀各異的紙盒)這些都是你們最近收集的廢舊紙盒,現在請你們來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方;有的綠、有的紅……)
它們的樣子像什么呢?(幼兒根據紙盒外形發散想象)
(二)個別創作,大膽表現。
1、鼓勵幼兒根據想象大膽地利用廢舊紙盒的造型加工、粘貼或適當添加其它材料,剪貼一些細節,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家”。
2、支持與幫助。根據能力差異對紙盒的造型自由想象、設計。
(三)合作拼搭,體驗成功。
1、與同伴一起交流、介紹自己設計的“家”。
2、鼓勵幼兒將自己設計的“家”合作拼擺成“幸福家園”。
3、請老師一起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設計的“幸福家園”。
(四)分享快樂,結束活動。
邀請老師去“幸福家園”做客。(與老師同伴一起手拉手圍著“幸福家園”邊拍手邊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附歌詞: 我愛我的爸爸,也愛我的媽媽,爸爸媽媽都愛我,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擦地板”實質上就是四肢支撐和向前推的動作,因此我設計了體育活動以海綿代替生活中的抹布,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推的動作,鍛煉四腳力量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在前期的初步感受中,當小朋友興趣非常高,本節活動我們進一步挖掘擦的多種方法,在探索與嘗試中,使我們的身體得到更好的鍛煉與提高。
活動目標:
1.練習推的基本動作,鍛煉上肢與下肢的力量,加強幼兒的肢體的協調能力。
2.遵守游戲規則,增強競爭意識。
3.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海綿。
2.長板凳和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在教師引導下做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
二、探索擦地板的方法:
1.游戲:地板擦擦擦
2.探索不同擦地板的方法。
3.幼兒展示自己擦地板的方法與同伴分享。
4.探索符合生活擦地板的方法。
5.與同伴分享。
三、障礙物下擦地板:
1.從拱形門下擦過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眼睛看前方)
2.從不同高度的`長板凳下擦過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放松活動:
1.游戲:海綿擺高樓。(收拾海面)
2.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活動反思:
活動在前期的初步感受中,小朋友興趣非常高,本活動挖掘擦的多種方法,在探索與嘗試中,使我們的身體得到更好的鍛煉與提高。
在二十一世紀的信息時代里,社會所需的人才已不是墨守陳規、守株待兔之人,而是能舉一反三,具有創新思維的人。而社會上的事物都是隨時變換、更新的,需要我們幼兒去不斷辨別、選擇。《綱要》中的健康要求也不僅僅只是注重發展幼兒的動作技能,而是要“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因此在活動中我不但強調幼兒對動作的創造性,還讓幼兒在較自由的環境中自主選擇游戲。使幼兒在操作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讓幼兒對一些未知的、沒發現的事物規律進行探索,并通過合作形成團隊精神,這就是科學教育。也強調規則,不把愉快教育當成一種目的。因為孩子到了小學、社會中,他們必須得遵照一定的要求和規則去做。
在勞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在勞動中培養合作探究精神。正確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領。明確地板清潔是家庭衛生的重要標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三種分類及其標志。
2、不隨便亂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能按照垃圾的分類標志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兒歌的視頻,一些圖片 (整潔和臟亂小區的環境圖片、垃圾分類的圖片)。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活動重難點
能按照垃圾的分類標志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垃圾分類小兒歌"導入活動,使幼兒能夠盡快融入課堂氛圍。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
1.教師出示兩個對比鮮明的的圖片:整潔美麗的小區.又臟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組織幼兒對比觀察、討論。
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么 ? ""垃圾從哪里來?""垃圾有什么危害?"
(二)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1.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幼兒一起討論
師:"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么做?"
2.在幼兒初步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師:"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么它們有不同的顏色?"
"可回收垃圾的標志是什么顏色的?"
"不可回收垃圾的標志是什么顏色的?"
"有害垃圾的標志又是什么顏色的?"
(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
(三)送垃圾"回家"
1.讓幼兒親身嘗試送垃圾"回家"。
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垃圾混放在一起。然后,把三個標志以及代表他們的.三個垃圾桶依次排開,讓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游戲。
"小朋友們現在我們開始游戲了!"
游戲結束后,請沒有參與游戲的幼兒進行判斷,看看這些垃圾分得對不對。
三、結束部分
(一)美麗的垃圾桶
師:"小朋友們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
"那現在我們來爭做一個"小小環保宣傳員"。
"請小朋友們裝扮垃圾桶,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宣傳畫"。
活動延伸
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我將在美工區中投放可樂瓶、紙盒、果凍盒、各種玻璃瓶、掛件、裝飾瓶子等用來制作環保服裝、環保宣傳畫展等。在音樂區中投放各種罐子、瓶子、制作成樂器。
活動反思
《指南》社會領域目標中指出應讓幼兒學會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幼兒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需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扔垃圾是幼兒每天都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幼兒園仍然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垃圾被丟在了地上,因此,需要教師們圍繞這個主題聯系生活對孩子進行引導.另外,生活質量提高,不同垃圾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垃圾在不同條件下也有不同的扔的方法,因此作為大力提倡文明素質、垃圾分類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應該掌握了解最基本的扔垃圾方法,嘗試垃圾分類,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從我做起,讓環境變得更加美麗!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2.創設問題情境,嘗試用多種方法取出乒乓球;
3. 能夠相互協商,分工合作完成接力比賽。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鐵絲、吸管、報紙(小組一份);幼兒記錄單,大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嘗試操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師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嗎?有什么辦法呢?(幼兒相互交流)并引導幼兒嘗試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二、交流討論
1、提出問題:你是用什么工具成功取出乒乓球的?兩種工具選哪種更好?老師還有一種方法,吹,三種辦法只能選一種,哪種最好呢?用比賽的方法來驗證哪種方法最好。
2、吸管有兩頭,應該用哪頭來吸乒乓球?
3、幼兒操作驗證吸管哪一頭合適,驗證完畢后進行小組接力賽,師交待比賽規則后幼兒進行比賽。
4、再次進行分組接力賽。
5、會跳舞的乒乓球展示
6、小結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美術教案:織網 大班藝術教案09-09
大班體育教案:傳球_大班體育教案07-13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01-02
音樂教案大班教案02-01
大班其他教案:區域活動_大班其他教案07-04
大班其他教案:春天來了_大班其他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