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6-27 07:31:4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基本理解詩歌所展現地想象意境,感受詩歌中小朋友熱愛生活、感受大自然的情感。

  2、 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動重點:理解詩的內容。

  活動難點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配樂詩歌朗誦磁帶、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快樂的小屋》。

  活動過程:

  1、 激發導入:

  (1)教師出示背景圖配上音樂,師生共同交流對森林美好的感覺:“大森林美嗎?你們喜歡大森林嗎?”

  (2)教師提問,幼兒想象交流。

  “小朋友用鵝卵石搭了一間小屋,你們說會是什么樣的呢?”

  2、 欣賞理解:

  (1)、幼兒邊聽錄音邊看圖片,欣賞詩歌。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詩歌內容,教師用詩歌語言概括、表述:

  “這間快樂的小屋是什么樣的.呢?”

  “這間小屋快樂嗎?你認為快樂在哪兒呢?”

  “為什么用螢火蟲做燈,用蜘蛛網做窗簾?”

  (1)、再次欣賞,幼兒可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快樂的小屋。

  (2)、嘗試和著音樂朗誦詩歌。

  3、 想像表達:

  (1)、教師出示快樂小屋的整體圖像,幼兒欣賞感受。

  (2)、啟發想像,大膽交流:“快樂的小屋里都會發生哪些快樂的事情?”

  (3)、教師、幼兒共同小結想像中快樂的事。

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的果園里結滿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水果,和黃色、綠色相間的樹葉一起在陽光下搖曳,農民伯伯們樂呵呵地帶著工具來到果園采摘果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繪畫創作素材,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視覺盛宴。在《秋天的果園》這個活動中,我帶著孩子們充分感受秋天果園的美,感受采摘果實的喜悅和勞動的快樂,并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感受通過畫筆表現出來。發展他們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陶冶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愛勞動的美好情操。在這個過程中萌發幼兒感受周圍事物和環境中的美,讓他們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為建立健全的人格的人格打好基礎。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繪畫形式上,我嘗試讓孩子們分工合作,分享共同創造美、表現美的快樂。

  二、活動方案

  ㈠活動目標:

  1、嘗試和同伴分工合作表現出秋天果園里繁忙的景象,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豐收的喜悅。

  2、表現秋天果園的色彩美,嘗試繪畫側面的人物。

  ㈡活動準備:

  色彩美和勞動景象有針對性的范畫PPT、大卡紙4張、記號筆、油畫棒、電腦、邊框裝飾籬笆的展板。

  ㈢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回憶。

  師:秋天是一個美麗、豐收的季節,秋天的果園可熱鬧了,你們知道秋天的果園里會有什么嗎?

  2、欣賞范畫PPT感受果園里的色彩美、人們勞動的'繁忙。

  ⑴觀察發現色彩美(五顏六色、相似色、對比色)

  師:這幅畫沒嗎?為什么覺得美?

  師:有什么果樹?什么顏色?顏色與顏色是什么關系?

  ⑵觀察發現人物的姿態,并學一學。

  觀察發現正面人物的特征,重點引導觀察面部表情、四肢,感受豐收的喜悅。

  觀察發現側面人物的頭部、四肢和身體是什么樣的,和正面的有什么不同。

  師:你覺得可以先畫什么部位?然后呢?

  教師示范繪畫,先畫。

  個別幼兒嘗試繪畫,教師根據幼兒繪畫情況講解。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⑴提醒幼兒作畫前合理分工,相互協商。

  ⑵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不同的人物動態。

  ⑶啟發幼兒添畫背景,大膽用色。

  4、展示、欣賞作品,體驗合作繪畫的成就感。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展板上。

  師:哪個果園最漂亮?為什么?他們用到了哪些顏色,他們是什么關系?

  師:這么美的果園你們是怎么分工合作的?誰畫的果樹、誰畫的農民伯伯?

  師:你如何繪畫側面的農民伯伯的?

  5、結束

  師:秋天的果園美嗎?農民伯伯的笑容美嗎?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事物,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就能發現!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蘊藏的各種節奏,體驗節奏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能創造性的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節奏。

  3、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表現不同的節奏。

  活動準備:

  1、兒童經驗基礎:幼兒對節奏感興趣。

  2、材料準備:塑料袋、可樂罐、瓶子、筷子、盒子若干、臉盆、鍋子、鏟子、碗、菜刀菜板、算盤、小板凳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發現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初步感受節奏

  (一)傾聽風聲——“呼、呼、呼!”

  1、聽到了什么聲音?里面藏著什么節奏?你能拍手告訴大家嗎?

  2、教師記錄幼兒的發現,并引導幼兒大家一起拍出這個節奏。

  3、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動作表現這個節奏。(跺腳、拍腿等)

  (二)傾聽小狗叫的.聲音

  1、小狗的叫聲也是有節奏的,請你學學看?

  2、教師記錄同上方法記錄,并引導幼兒用其他動作表現。

  (三)傾聽教師吹哨子的聲音

  1、這是什么聲音?請你學一學哨子的節奏。

  2、教師記錄。

  3、小結:真有趣,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聲音都是有節奏的。有的長,“噠——噠——噠——”,有的短“噠噠噠”,還有的長長短短連在一起,“噠——噠——噠噠噠”,都是不一樣的,真有趣。

  二、幼兒嘗試用不同方法及材料表現節奏。

  1、請個別幼兒示范用不同材料表現節奏,引導幼兒一起學拍同伴的節奏。

  2、鼓勵其他孩子用相同材料打出不一樣的節奏,教師分別進行記錄。

  3、啟發孩子找出兩種節奏的不同,從而知道節奏可以是長長的,也可以是短短。

  4、幼兒自由挑選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各種節奏結伴,一人用材料打一人進行模仿,鼓勵幼兒敲出長短不同的節奏。

  5、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表現找到的節奏,教師記錄。

  6、組織幼兒用手里的材料將幼兒找到的節奏一起敲一遍。

  7、小結:今天,我們玩節奏真是開心啊,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不一樣的節奏,節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三、讓幼兒嘗試集體為歌曲伴奏。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節奏變化。

  2、引導幼兒跟著歌曲的節奏來表現,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奏,提醒幼兒跟上節奏。

  3、集體面向大家再次為歌曲配節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聽動物叫聲,引發幼兒運用已有的語言經驗,借助圖片創編故事。

  2、發展幼兒連貫、完整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因多果的發散思維能力,想象創造的重組能力。

  3、培養幼兒注意傾聽,愿意表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森林、草地背景圖各一張,動物圖片、頭飾若干,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聽錄音讓幼兒辨別、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1、游戲《猜猜我是誰》。

  你是怎樣猜出他(她)的?讓幼兒感知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每個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

  2、聽錄音辨別聲音,引起幼兒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放錄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除了這些聲音外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動物為什么要叫呢?引導幼兒了解動物的叫聲就是動物的語言。

  教師小結:原來動物的叫聲就是小動物們在說話呀。

  二、學動物叫聲,想象動物語言,說一句完整話。

  1、師幼共同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叫。

  “小青蛙在說什么呢?”幼兒自由想象說一句完整話。

  2、教師扮演小羊,(痛苦地)咩咩咩叫。

  讓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表情、動作想象小羊怎么啦?它在說什么呢?

  三、聽動物叫聲編故事。

  1、你們聽誰在說話?它們在說什么?{放錄音,聲音錄制:鳥叫(悠閑的)――老虎叫――鳥叫(急促的)――大象叫――老虎叫――大象叫――鳥叫(悠閑的)},這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出示森林背景圖)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它們都在說什么呢?師幼共同創編故事。

  2、(出示草地背景圖)這是什么地方?這三座房子是誰的家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錄音,聲音錄制:小雞叫――小貓叫――小狗叫――小雞、小狗、小貓交替叫)剛才它們在說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提醒幼兒創編故事的條件,請幼兒把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共同感受編故事的喜悅,從而激發幼兒對創編故事及講述故事的興趣。

  五、活動延伸

  把錄有幾組動物叫聲組合的磁帶放在語言活動區,為幼兒繼續創編故事提供條件。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在乘坐游覽上海的游戲情境中,試著跟隨歌曲旋律速度變化開車,了解讓座的歌曲的內容,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2、 萌發感受關心他人,爭做世博小公民的積極情感。

  活動內容

  一、 天車游上海

  1、 世界各地的游客來讓海旅游,因為上海將要舉辦世博會。

  出示各種車輛,請幼兒為游客選擇適合的車輛游覽上海

  2、 幼兒做小司機,聽音樂律動

  按照音樂的節奏,勻速律動開車。

  按照音樂快慢變化速度,律動開車。

  3、 究竟有幾個人在讓座?為什么?

  :叔叔讓我座,我讓抱孩子的阿姨坐,這就是相互關心。

  4、 讓我們一起到車廂里去看看。(邊聽歌曲,邊看課件)

  還有哪些人需要幫助?還要給哪些人讓座?

  (出示牌子:“老弱病殘孕“并理解其中的'含義)

  5、 跟唱歌曲

  介紹歌曲的名字:讓座

  讓我們都來并心身邊的人,爭做世博小公民,為世博會出一份力量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

  2、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啟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么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3、出示各類風箏讓幼兒欣賞。如鳥形風箏:仙鶴;蟲形風箏:蝴蝶;水族風箏:金魚;人物風箏:孫悟空;器物風箏:宮燈;變形幾何圖形風箏:五角星等。

  ①教師邊出示各類風箏邊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色彩、結構,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②讓幼兒了解風箏的制作材料(紙、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繪畫),并自制一個風箏。

  4、游戲“放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煉跑的能力。玩法:

  幼兒成四路縱隊在場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進行放風箏接力賽。教師發出信號后,四隊排頭手拉風箏線往前跑,跑回時將風箏線交到第二個幼兒手中,第二個幼兒拿準風箏線后接著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隊的幼兒都參與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隊為勝。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作品的語言簡潔明快,多重復,富有韻律感,其中運用了大量的象聲詞,更增加了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因此,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和理解。

  童話《放風箏》描繪的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日常生活中放風箏的游戲,非常巧妙的將小白云想象成風箏,又有著無窮無盡變化的風箏,既符合幼兒的思維的特點,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內容具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小兔在放一只胡蘿卜風箏,小貓在放一只金魚放在風箏,小豬空著手跑來,如果沒有風箏他會多么不開心呀!小白云的幫助,讓他獲得了最有意思的`、最會變化的風箏,極大的滿足了小豬放風箏的心愿,也留給小讀者無限的遐想。

  活動設計的第1環節,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與幼兒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戲,自然的將“放風箏“引入活動,引發幼兒對“放風箏”經驗的聯想。第2環節,引導幼兒邊看畫面邊聽教師將故事,同時讓幼兒通過動作參與,初步感知故事的內容。第3環節,教師運用留空讓幼兒填充的方式,引導幼兒較完整的講述故事。第4環節,教師應積極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創編新的故事內容。

  在最后一環節中,可能由于教師的語言不夠生動活潑,無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以致于幼兒的思想開小差,活動無法順利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多加強。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學習快跑拾物及平穩走過小橋的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水雷(4---5個八寶粥罐子捆綁在一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場:

  2、前方布滿了水雷,不小心把水雷把水雷弄破了就會爆炸,讓我們一起把水雷運到安全的地帶吧!看誰運的水雷最多最快最安全!

  3、游戲:

  (1)開始,幼兒分成六組,站在起點。

  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玩法:第一位幼兒快速跑到水雷區,迅速抱起一個水雷,走過小橋,送到安全地帶,然后迅速從兩邊直線返回,第二位幼兒接著出發,依次游戲。

  (2)教師交代規則:

  幼兒抱緊水雷,不讓水雷落地。

  必須把水雷放入安全地帶,掉在外面的必須撿起來放到規定的地方。

  結束:數一數,哪隊的小朋友運的.水雷最多?哪隊的小朋友運的水雷最少?少幾個?

  (3)幼兒游戲,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初步聽懂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與詼諧,理解“貧困、富裕、勤勞、懶惰”的詞義。

  2、知道農作物的果實長在不同的部位。

  重點難點

  聽懂故事,理解“貧困、富裕、勤勞、懶惰”的詞義。

  知道農作物的果實長在不同的部位。

  教學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對“貧困、富裕、勤勞、懶惰”幾組詞的詞義有所理解。

  材料準備《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磁帶及錄音機。

  引導策略

  一、播放故事《熊和兔子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1、幼兒完整聽一遍故事。

  2、提問:這個故事是講誰的故事?熊是一只怎樣的熊?兔子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事?

  二、結合《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3頁“熊和兔子的故事”,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理解兔子一家向大熊借地耕種的原因及大熊的第一次選擇。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熊,就這樣,說定了”。

  提問:為什么小兔一家要向大熊借地耕種?(學詞“貧困”)大熊是個怎樣的人?(學詞“懶惰”)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大熊的生活狀況和兔子這個人呢?(學詞“富裕”,知道“富裕”與“貧困”是反義詞;學詞“勤勞”,知道“勤勞”與“懶惰”是反義詞)兔子想到什么方法度過貧困的生活?大熊第一次選擇農作物哪個部位?

  2、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頁,教師提問:大熊怎么了?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上面收獲了什么,下面收獲了什么,哪部分更有食用價值)第二次大熊要選擇農作物的哪個部位?你覺得他會得到上面呢?

  3、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2頁,教師提問: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次兔子種植了什么?(幫助幼兒理解這里的農作物哪部分更有食用價值)你猜第三次大熊會選什么呢?這次會如愿以償嗎?為什么?

  4、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3頁,教師提問:你看懂畫面了嗎?結果怎樣?

  5、理解自己勞動收獲幸福的道理。教師講述故事最后部分,提問:大熊變得怎樣了?它和兔子一家最后的生活是怎樣的?(學詞“幸福”)

  三、師幼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大熊一共選擇了三次,第一次選擇了什么?第二次選擇了什么?第三次選擇了什么?

  2、第一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嗎?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食物的果實是長在地下面的?

  3、第二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嗎?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食物的果實是長在地上面的?

  4、第三次選擇大熊又怎樣了?為什么?

  四、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你喜歡熊還是兔子,為什么?聽了故事,你還有什么想法?

  教學反思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看圖片來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猜想故事的發展情節。充分引起了幼兒的興趣與學習欲望,使得幼兒對故事理解掌握的更好。能夠更好地掌握好故事中要吃苦耐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游戲過程中嘗試側身穩穩地走過獨木橋,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

  2、能積極與同伴商量,探索合作走獨木橋的方法。

  3、能勇敢地完成任務,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竹梯、輪胎、水桶、紅綠標記

  活動過程:

  1、好朋友做游戲,感受朋友間合作游戲的快樂。(熱身運動)

  2、過獨木橋(探索如何合作側身走過獨木橋)

  (1)幼兒兩兩合作自由探索①師:你們走過獨木橋嗎?走在獨木橋上是什么感覺?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合作走獨木橋嗎?(請幼兒嘗試,并討論過獨木橋的方法)②討論:怎樣才能穩穩地過獨木橋呢?腳踩在什么地方比較穩?

  小結:兩個好朋友面對面,手拉手,把腳同時跨出去,踩在交叉的地方,慢慢的向前走。

  (2)幼兒運用方法嘗試穩穩地走過獨木橋

  3、運水

  (1)師: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把水從獨木橋上運過去嗎?(請個別幼兒嘗試)

  (2)討論:怎樣才能把水又穩又快又多的運過去?

  (3)游戲:獨木橋上運水交代游戲規則:①紅隊和綠隊要來運水比賽,比一比哪一隊運的.水最多。

  (運水多的一隊被評為:團結合作隊。另一隊被評為:互幫互助隊)②聽口令:預備開始,一人舀水,兩人同時過獨木橋,把水倒進桶里后返回。

  (4)評選團結合作隊和互幫互助隊

  4、過高架橋

  (1)師:有沒有信心在高架橋上運水?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把吧!

  (2)師:你們真勇敢,合作的非常棒,在和小朋友時有什么感覺?

  總結:今天我們在一起合作了運水,到教室里以后我們還要和更多的人合作抬桌子、擦桌子和合作看書、合作觀察、合作學習,讓我們把合作帶到生活中去,讓合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5、結束、放松、整理場地。

大班教案 篇10

  目標、

  幼兒通過完成一系列的玩梯游戲,發展幼兒的跳、鉆、翻、越等技能,培養幼兒勇敢、團結的精神。

  器械準備、

  梯子四架、玩具城堡四座、滾筒四個、桌子兩張、小旗若干。

  一、準備活動

  配樂旗操

  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旗,找好空地隨著音樂跟老師一起做小旗操。

  2、做完一段后要求幼兒左右手交換繼續做,使肢體平衡發展。

  動作:

  1、上方搖旗要求、氣宇軒昂,充滿自信。

  2、左右體前甩旗要求、象警察叔叔一樣指揮交通。

  3、左右蹬腳甩旗要求、就象遠處的伙伴招手似的,蹬腳有力。

  4、向上推旗要求、采用馬步跳,做馬步時立腰,目視前方。

  5、左右舞花甩旗要求、舞花時旗子要貼著身體,甩旗有力。

  6、長隊舞龍要求、幼兒迅速排好一路縱隊,跟老師學舞龍。

  二、基本部分

  玩具放置講解、兩架竹梯子分別側立橫架于四座城堡中代表“山河”(城堡在此又起固定作用),在“山河”的另一頭分別對應放置兩張桌子。回來的路線上兩邊分別用滾筒架起兩架梯子。整個活動要求幼兒兩路縱隊進行游戲。

  游戲1翻跳城堡。幼兒逐個用老師規定的`方法翻過兩座城堡。方法、(以左手左腳為例)幼兒左手支撐于城堡上方,右腳踩在城堡的上沿,然后左腳從右腳的內側穿過。再踏跳過兩張桌子后分別從兩邊通過滾筒與梯子搭建成的障礙歸隊。

  游戲2幼兒從梯子的下方鉆。方法、一手支撐地面,身體側滑過去,盡量不接觸梯子;然后兩側原路返回。此處對場地要求較高,最好在較光滑的地面進行,而且梯子的高度控制得當。兩邊歸隊。

  游戲3幼兒鉆梯子孔。方法、要求幼兒先用一腳穿進梯子孔,然后在身體后轉的同時縮緊全身后順勢鉆過梯子孔;兩邊歸隊。

  游戲4支撐踏跳。方法、幼兒兩手抓住梯子上方的一根橫桿后,用一腳踩在梯子的下一橫桿上并蹬踏,同時另一腳順勢擺過梯子,身體也隨之越過。兩邊歸隊。

  游戲5支撐蹬地跳。方法、在游戲4的基礎上幼兒的腳不踩梯子直接從地上蹬起越過。能力差的幼兒可繼續用支撐踏跳,以照顧全體幼兒。兩邊歸隊。

  游戲6扶梯連續踩跳。方法、幼兒雙手扶梯連續踩到梯子的上下橫桿后跳過梯子。要求連續踩梯有節奏,盡量不要停頓,以保證動作的順利完成。兩邊歸隊。

  游戲7脫手連續踩跳。方法、在游戲6的基礎上幼兒不扶梯子連續踩梯跳過梯子,能力差的幼兒可繼續用扶梯連續踩跳方法,以照顧全體幼兒。兩邊歸隊。

  三、結束部分

  配樂放松操,略。主要以放松下肢為主。

  四、建議

  A、幼兒完成規定的1、2、3、4、5、6、7游戲后,鼓勵用自己的方法嘗試完成。

  B、歸隊路線上的障礙可改變,如、完成動作后拔小旗為勝,以增加趣味性。

  C、基本部分的游戲配上適當的背景音樂,以渲染氣氛,效果更加。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美術教案:織網 大班藝術教案09-09

大班體育教案:傳球_大班體育教案07-13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01-02

音樂教案大班教案02-01

大班其他教案:區域活動_大班其他教案07-04

大班其他教案:春天來了_大班其他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