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09 10:06:19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集錦6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再次欣賞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增進對故事的理解,并對故事形象進行分析、嘗試用肢體動作表演故事的內容

  2、借助音樂,較好的表演水的循環過程

  3、有合作意識,能大膽、愉快的表演,體驗集體表演帶來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事先欣賞過《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

  2、布置場景

  3、自制角色胸飾、道具等

  4、音樂

  5、話筒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回憶故事內容

  1、 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師:這是誰?(小水滴)他要去旅行了,邀請你們一起前往

  2、 欣賞童話(教師邊播放圖片,邊講故事)

  二、嘗試用語言、表情和動作來表現角色

  師:小水滴要去旅行了,他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師:小水滴旅行的路上遇見了誰?

  如果你是小水滴,你會怎么說?

  師:太陽公公照著小水滴,小水滴怎么了?

  長翅膀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呢?

  我們都長出翅膀了,來轉一圈,跳個舞吧。

  師:飛到很高的地方,小水滴碰到了風爺爺,小水滴害怕極了,它會對風爺爺怎么說的呢?

  我們聽出了發抖的聲音,除了聲音有些發抖,身體還可以怎么去表現呢?

  師: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飄飄來飄去,變成了什么?它心情是怎么樣的呀?

  我們著急的時候表情會怎么樣,語氣還會發生變化呢,我們說說看。

  師:最后,小水滴變成了什么?

  師:小水滴在旅行的過程中變成水蒸汽,又從水蒸汽變成白云,最后變成小雨滴落了下來,回到了自己的家

  重點:學說水發生變化時的語言,嘗試用動作來表現水發生變化時的樣子

  三、幼兒表演

  1、教師旁白,幼兒完整練習

  師:現在,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角色來表演小水滴旅行記吧

  輪到你選擇的角色的時候你再出來表演

  3、 欣賞音樂,嘗試表演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音樂,聽聽哪些是小水滴的音樂,哪些是水蒸氣的'音樂,哪些是白云的音樂

  (邊聽音樂邊提示)

  2、幼兒完整表演

  師:現在我們表演小水滴旅行記啦,輪到誰的音樂誰就出來表演,沒有輪到就請待在自己的家里,好嗎?這是小水滴的家,這是水蒸氣的家,這是白云的家,哦,為了讓我們的表演更加精彩,老師準備了表演的道具,(出示三個胸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打扮吧,待會兒我們表演給大家看,我們要加上好聽的話、漂亮的動作,別忘記啦!

  四、小結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棒,下次我們再表演給別的班小朋友看,好嗎?

  附:小水滴旅行記

  我們是小水滴,我們的家是小河,我們很想去旅行,可是沒有翅膀,苦惱極了,一天,太陽公公出來了,我們連忙對他說:“太陽公公,我們要去旅行,可是沒有翅膀,請你幫個忙吧。”]

  太陽公公點點頭,照得我們暖烘烘的,身子變輕了,向空中飛去。大家快樂的叫起來:“我們長翅膀啦!我們長翅膀啦!”原來,我們都變成了水蒸氣了。我們飛呀,飛呀,這兒飛飛,那兒飛飛,飛得多高啊!忽然,聽到“呼——呼——”的聲音, “風爺爺,風爺爺,我們覺得有點冷了,越來越冷,越來越冷”。我們緊緊地抱在一起,越抱越緊,風爺爺帶著我們在空中飄來飄去,變成了白云。“啊呀,我們的身體怎么這么沉呀,越飛越慢,都有點飛不動了”這時,我們當中有些大胖子,變成小雨滴落了下去。大伙排著隊伍,落進了小河,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緒。

  2、能夠大膽表現對散文的理解。

  3、豐富詞匯:害羞、清香、撲面而來。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散文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若干橘子、托盤、小盤、濕毛巾、背景圖一幅、磁帶

  活動過程:

  一、操作感知,激發興趣 現在是什么季節?哪些水果成熟了?

  1、幼兒和老師共同制作橘子花。

  2、幼兒在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橘子花過程中,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豐富詞匯。

  二、欣賞散文,體驗理解作品的語言美

  1、幼兒傾聽教師配樂朗誦,回答提問:自己聽到了什么?

  2、幼兒再次欣賞配樂朗誦,回答:自己喜歡散文里的哪句話,并愿意用語言講出來,用動作做出來,喜歡學習散文中的優美語句。

  3、師幼共同有表情的朗誦。

  4、自編動作進行朗誦。

  幼兒之間合作表演再次表現對散文的理解。

  三、內化遷移,大膽講述

  1、橘子花真美,你還想到可以做哪些水果花?

  2、小組討論,用香蕉、蘋果也來編幾句散文詩。

  四、延伸活動:

  回家后把自己學的《橘子花》和自己編的散文詩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準備了一些教學材料,幫助孩子們更形象、具體地體會這篇散文。同時還準備了一個橘子進行示范,在優美的意境中,慢慢地脫去橘子的外衣,讓孩子們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優美的語句。大多數孩子能夠豎起小耳朵和我一起去聆聽去感受,但是有些注意力不大集中的孩子,完全找不到重點,這也是我忽略的一點。比如在我邊朗誦文章邊進行示范剝橘子的時候,就有孩子一個勁的在旁邊說,“老師,我要吃橘子”,由于我經驗的缺乏,當時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只能忽略不計,但其實不管是對其他孩子還是對于我而言,在我好不容易創設出來的情景中,冒出來那么煞風景的話,其實是很受打擊的,而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會被轉移。這是我的`一個疑惑,是我考慮不周到的一點,但是我在想如果下次還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的我到底該怎么處理這件事情呢? 其次,我感覺我們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傾聽的習慣也是重點培養目標。 當然,不管怎么樣,這是我第一次讓孩子接觸散文這種形式,進行美文欣賞,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以及我未曾預料到的狀況,有我的疏忽也有我的疑問,希望在這樣的不斷總結經驗中,對我、對孩子都能有一定的經驗的提升。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2、學習句型“xxx給奶牛吃xxx,就擠出xxx,xxx喝了變成了xxx。”

  準備:

  1、小白兔、小花貓、小花鹿、小狐貍圖片;

  2、小橙兔、小綠貓、小紫鹿、紅狐貍圖片;

  3、奶牛圖片,橙、綠、紫、紅的牛奶圖片各一。

  4、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過程:

  一、話題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都喝過牛奶吧?你們喝的牛奶是什么顏色的?你 們有沒有喝過彩色的牛奶呢?

  2、(出示奶牛圖片)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頭神奇的.奶牛,只要喂給它什么顏色的蔬菜就會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

  二、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神奇的奶牛。

  (1)、師(出示小白兔):小白兔給奶牛吃了什么?什么樣的胡蘿卜?小白兔吃了橙色的胡蘿卜就擠出什么樣的牛奶?為什么?

  (2)、小白兔喝了橙色的牛奶變成了小橙兔提問:這是為什么?

  (3)、教師用一句話講述小白兔的故事。幼兒跟著教師講述。

  (4)、小花貓看見了(出示小貓圖片):給奶牛吃了什么?什么樣的青菜?擠出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小花貓喝了變成了什么?

  (5)、請個別幼兒用一句好聽的話講述小花貓的故事。

  (6)、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7)、(出示一組圖片)。提問:誰來了?小花鹿給奶牛吃了什么?什么樣的茄子?擠出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小花鹿喝了變成了什么?

  (8)、請個別幼兒講述。

  (9)、師幼共同講述。

  (10)、梳理回億上面的內容

  提問:剛才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師引導幼兒回憶復述。

  (1)、最后,又有只小動物想來試試,會是誰呢?(師出示一組圖片)

  (2)、請個別幼兒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3)、師幼共同復述故事。

  三、幼兒操作

  1、教師示范操作方法。

  2、請幼兒在操作前看清楚給他們吃的是什么顏色的蔬菜,會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喝過后會變成什么顏色。

  四、作品展示

  1、請幼兒把作品貼到黑板上然后一起交流說一說小動物發生的變化。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五、延伸

  小朋友,我們把我們的作品放入語言角,再說說彩色的奶牛的故事吧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聲音的變化,練習運用"XX越X越X"的句型說話。

  2、感受競賽性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鼓一面,幼兒小樂器若干。播放器、錄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以及快慢、強弱、高低、尖細等不同變化的聲音)。在黑板和小圖卡上畫(或貼)兩座樓房的底座,水筆每組一支。

  2、材料配套:親子手冊《領域活動。看誰的樓房高》。

  活動過程:

  1、傾聽鼓聲引入,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1)教師擊鼓,鼓聲由弱到強、由慢到快。引導幼兒傾聽: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聽,這鼓聲有什么變化?請你們用"鼓聲越×越×,,來說一句話。

  (2)引導語:接下來,我們要分組進行比賽,誰贏了就能添一層樓房,看誰的樓房高。請大家注意聽仔細,說完整。

  2、講解游戲的玩法,強調游戲的規則。

  (1)玩法:游戲分兩組開展比賽,先仔細傾聽播放器的聲音,然后分別請各組的幼兒運用"××越×越×"的句型說一句話。講得正確又不重復別人句子的,在他們組的樓房上添加一層(兩座樓房分別貼在黑板上以記錄幼兒的成績)。最后比-比,哪組的`樓房蓋得高,給最高的樓房插上一面紅旗。

  (2)規則:要仔細聽清楚,要用"××越×越×"句型說一句話;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句子。

  3、組織幼兒集體開展競賽游戲。

  (1)第一遍:先請兩個小組(每組6名幼兒)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裁判,為樓房加層。

  (2)第二遍:分男孩、女孩組,分別選出6名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裁判,為樓房加層。

  (3)第三遍:以小組為單位,先統一傾聽,再分別運用句型說話,同時開展游戲。

  4、改變游戲的玩法,開展聽音游戲。

  (1)請個別幼兒敲擊樂器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其他幼兒進行聽音說話。

  (2)集體玩一遍,熟悉游戲的玩法。

  (3)分組開展游戲,進行分工合作和比賽活動。

  5、組合身體動作,分組開展游戲。

  請幼兒結合身體動作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分組開展聽音說話游戲。如:掌聲越拍越響,越拍越大聲;口哨越吹越輕,越吹越小聲;歌聲越唱越響,越唱越好聽;腳步越踏越整齊,越踏越雄壯;等等。

  6、分享交流,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交流:游戲中,哪些組的樓房高?這些組的樓房為什么會蓋得高?游戲中,你們覺得什么很有越?在什么時候最快樂?

  活動延伸:

  1、游戲中聽音說話也可改為看圖說話,讓幼兒以抽卡片的形式,根據圖片內容運用"XX越X越X"的句型進行表達。

  2、區域活動:在語言和表演區中,讓幼兒自由結伴以抽卡片、表演動作的形式開展聽說游戲。

  3、家園共育:請家長結合親子手冊《看誰的樓房高》和幼兒一起抽卡片、表演動作。變換不同句型進行聽說游戲。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在完整講述的基礎上,學習對畫面細節進行描述,運用語言豐富對圖畫的講述。

  2、感知日記中小蚯蚓的快樂生活,并喜歡它調皮可愛的形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多媒體PPT、《蚯蚓日記》四張、底板若干、標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對蚯蚓日記的興趣

  1、喚醒幼兒對蚯蚓的經驗

  T: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蚯蚓嗎?在哪里見過蚯蚓?

  二、教師精讀日記,逐步引導幼兒學習完整講述畫面

  1.教師精讀日記四篇請你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聽,并記住日記里你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

  2.個別幼兒嘗試講述,教師提問:A.哪篇日記你最感興趣?

  B.誰來完整的來說一說你喜歡的日記?

  3.教師小結提升:要把蚯蚓日記講的完整,必須要把日記中的時間、地點、小蚯蚓和誰,發生了什么故事說清楚)

  三、分組講述,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細節,豐富對日記畫面的描述

  1、教師提要求,引發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把它說的好玩呢?你有什么好辦法?(觀察畫面的細節)

  2、幼兒分組練習豐富講述,教師巡回指導。

  3、大家傾聽并相互評論,師生小結豐富講述的要求。

  四、遷移講述經驗,創編蚯蚓日記

  1.介紹材料和做法,讓幼兒了解材料。

  T:小蚯蚓每天都在寫日記,那么他還會在什么時間,在哪里,和誰,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邊說一邊出示圖片材料)

  2.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現在兩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完成一篇日記,記住哦,每篇日記上都應該有:發生的時間、在哪里、小蚯蚓會和誰,發生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呢?)

  3.幼兒講述:A先編完日記的小朋友,拿著日記講給課人老師聽,也可以和你身邊的好朋友說一說。比比看誰說的既完整又好玩?

  B展示幼兒作品,并進行講述(3個孩子,選擇小蚯蚓表情比較復雜的講)

  C評價幼兒作品,給予表揚和鼓勵

  五、教師小結,出示圖畫書《蚯蚓的日記》

  其實小蚯蚓還寫很多有趣好玩的日記呢,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這本日記里的一部分。你們想不想跟像蚯蚓一樣,也擁有一本自己的日記本呢?通過蚯蚓日記我們知道了可以用畫畫的形式把你們生活中好玩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這樣等你們到小學了學會寫很多字以后,你也可以看著你畫的日記,再把日記里的發生的事情用文字或者拼音寫下來。

  活動反思: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面、封底還是環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這堂課選擇了蚯蚓和好朋友之間的日記,引導仔細觀察,圖文結合的繪本閱讀方式。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內容:欣賞散文----------夢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理解散文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感受其語言和意境的美。

  2、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喜愛。

  3、豐富詞:披、逗。

  活動準備:

  1、立體教具一座。

  2、布娃娃一個。

  3、配樂磁帶、錄音機各一。

  活動指導: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做過的夢以及心里的感受。

  2、出示娃娃“小妮妮”,引出散文名稱,讓幼兒完整欣賞配樂散文。

  欣賞后提問:

  (1)散文的名稱叫什么?

  (2)聽了這篇散文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3、教師邊操作立體教具,邊引導幼兒再次完整欣賞配樂散文。

  欣賞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小妮妮夢見些什么?

  4、讓幼兒分段欣賞散文,并借助立體教具和提問引導幼兒感受語言和意境的美,豐富有關詞匯。

  (1)欣賞第1段后提問:小妮妮在夢中變成什么?她在散文中是用哪些優美的句子來說的?

  (2)欣賞第2段后提問:a、小妮妮夢見什么真美麗?(豐富詞:披)

  b、小妮妮夢見什么真有趣?她為什么這樣說?(啟發幼兒想象小妮妮跳舞的形象,并做一做、說一說)

  c、小妮妮為什么咯咯地笑?(豐富詞:逗)

  d、誰把小妮妮抱在懷里?讓小妮妮聽誰唱歌?

  (3)欣賞第3段后提問:小妮妮夢醒了,鏡子對她說什么?小妮妮怎么說?(結合幼兒回答,滲透熱愛和珍惜生活的教育,幼兒教案《欣賞散文----------夢》。)

  5、讓幼兒第三次完整欣賞配樂散文,欣賞后啟發幼兒想想,說說自己做過什么甜美的夢。

  6、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散文,啟發幼兒用適當的動作表現作品的內容。

  7、活動結束。

  附:散文

  夢

  在夢里,我是這樣甜蜜。一朵朵花兒,粉紅粉紅的,花瓣上閃著露珠,那就是我呀,是我,小妮妮。

  暖暖的太陽給我披上金黃色的舞衣,啊!真美麗!輕輕的風教會我跳舞,啊!真有趣!細細的雨給我快樂的'沐浴,雨點兒逗得我身上癢癢的,真調皮!靜靜的大地真像我的媽媽,把我抱在懷里,讓我聽小溪唱出來的歌曲。

  我的夢醒了,鏡子說:“你在笑呢,小妮妮。”我呀,在笑我的夢,它是真的,我在祖國溫暖的懷抱里,幸福的生活著,一切都象夢一樣甜蜜。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1-08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方案09-29

大班語言活動兒歌教案03-26

幼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8-25

大班語言活動《落葉》教案09-05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01-10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05-23

大班優秀語言活動教案01-21

大班冬天語言活動教案01-25

大班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