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蒙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通過觀看音像資料和圖片,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3、對蒙古族產生好奇感。樂意隨著音樂表演蒙古舞蹈。
活動準備:
1、收集關于蒙古族風情的影像資料。
2、中國地圖一張。
3、蒙古音樂舞蹈《小小騎兵》。
活動過程:
1、播放蒙古族影像資料,讓幼兒初步了解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⑴教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他們是哪個民族的人嗎?
⑵他們穿的衣服是怎樣的?他們住的房子又是怎樣的?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一樣嗎?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一樣嗎?
⑶引導幼兒學習一句蒙語,例如:“你好”。
2、分段欣賞,進一步感知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⑴歌曲欣賞。
⑵欣賞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⑶了解蒙古包。
教師:蒙古族住在哪里?蒙古包是什么樣子的?
3、出示圖片,進一步感知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⑴教師(出示食物圖片):你知道蒙古人喜歡吃什么?認識酥油、奶酪等。
⑵教師(出示馬頭琴):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它由什么用?
⑶讓幼兒欣賞一段馬頭琴的彈奏的音樂,讓幼兒感知馬頭琴悠揚的.琴聲。
4、知道蒙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⑴教師出示地圖,找出內蒙古的位置,并貼上標志。
⑵啟發并引導講述自己知道的民族,教師總結。
5、音樂舞蹈:《蒙古舞》。
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學習表演簡單的蒙古舞蹈。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體會書包整齊有序給學習帶來的便利,學習整理、擺放書本的方法,初步養成主動整理書包的習慣。
2.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觀看課件,收集問題,引發思考,積極參與。
上課了,老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看書,而芳芳小朋友卻一直在翻書包找課本。
師: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為什么找不到書?
幼兒:沒有書不能閱讀,沒有整理好書包,書就會丟了,損壞了。沒有整理好書包小朋友都在等。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對,書包是我們的好朋友,是我們的學習工具,不僅要上課擺好還要及時拿出,要是學會整理書包,就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二. 動手實踐,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1. 觀察書包內物品
讓幼兒將書包內的物品拿出,并說出其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書包里有什么?
幼兒:鉛筆盒﹙鉛筆、橡皮﹚語言書,數學書,畫畫書…
師:這些東西混在一起,找起來很不方便,怎么辦?
幼兒:分開放。書和書放一起,鉛筆和橡皮放在鉛筆盒里。
2. 幼兒動手嘗試整理書包。
整理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誰擺放的整齊。
3. 學習辨別,根據需要準備課本。
師:我們平時會根據課程表的安排來取放書本,怎樣可以又快又準的拿出書本?
幼兒:把準備用的書本提前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三.循序漸進,鞏固提高。
1. 做一做,好朋友怎樣進書包。
師:現在開始放,看誰的書本很快進書包。幼兒歡快地收拾書包,形式各異。
師:請你們講講是怎樣整理書包的?幼兒:先放書,再放本,最后放文具盒。
2. 變一變,好朋友很快進書包。
師:把桌上的書本文具盒很快進入書包讓桌面干干凈凈,開始。
3. 查一查,好朋友是不是排好了對?
師:同桌互相看一看,放的讓人看起來舒服嗎?
4. 歸納總結,輕輕松松回家去。
小朋友們都很棒,都學會了整理書包,并且擺放的盡然有序,這樣就不會像課件中的芳芳小朋友那樣上課拿書弄得手忙腳亂找不到書的現象了,老師相信你們上小學后,一定能做個愛學習,好習慣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就孩子們上學遇到的迫切需求,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來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做一做中,孩子們手、腦、眼和各種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樣進書包。在變一變中,孩子們提高了整理書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進行合作,給予評價。在背一背中體會了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目標完成較好。
不足的是:應該有延伸活動,讓幼兒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領給家里人表演,再給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還有再設置區域角,讓幼兒進行整理書包的比賽,這些是需要改進的。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錢來的不容易,學會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懂得要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
1、課前領幼兒去挑野菜,拍下來。準備10元、1元人民幣。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出示兩張10元人民幣,讓幼兒引起興趣。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錢是怎么來的嗎?讓幼兒看錄像就知道了。
錄像中,幼兒在挑野菜,撿野菜,然后集中一起賣到食堂,賣了20元,讓小朋友知道錢是勞動得來的,在這勞動中,看到有的小朋友累的腰酸背痛,有的小朋友汗都流出來了,還有的小朋友手都酸痛了,讓幼兒知道錢是來的`不易的,錢是通過勞動才有的。
2、讓小朋友懂得爸爸媽媽賺錢的辛苦,要維持家用、還要讓小朋友吃好、穿好、要供幼兒生活上的一切及幼兒的學習。
3、師總結:
引導小朋友做個節約用錢的好孩子,不亂買東西,把零花錢存入儲蓄罐,捐給需要幫助的人,提醒幼兒,如果花錢大手大腳,是對父母的勞動缺乏尊重。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把零花錢省下來買東西慰問敬老院的爺爺、奶奶。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于“尊老、敬老”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三、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四、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可是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也讓他們感到幸福溫暖。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五、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活動反思:
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可是,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說孩子們是一無所知的,更不用說重陽節了,更陌生了。但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把孩子不容易懂的知識簡單化后,孩子們容易接受多了。尤其是把重陽節簡化到尊老、愛老的知識上,孩子們一個個說的很投入很認真。
這次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的民族節日的親情和我國悠久的歷史,知道了過重陽節的風俗習慣,也知道了重陽節是老人節,敬老愛老要從我做起,要尊敬老人,愿意為老人獻愛心。同時也使孩子們知道了爺爺奶奶們為了子孫后代的成長,付出了許多心血。我們要尊敬和關心老年人,平時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用自己的方式采訪老師、阿姨和同學。
2、體驗關心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1、出示小樹葉,引起幼兒興趣
2、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引出小樹葉和他們的對話
二、分析討論,引起情感共鳴:
"你們快樂嗎?你們知道老師、阿姨快樂嗎?"
三、幼兒現場采訪,了解別人的快樂。
1、采訪問題: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可以采訪別人,也可以接受別人的采訪
四、幼兒集體分享交流采訪結果:
1、請幼兒互相交流采訪的結果引導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的道理。
活動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快樂的我"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后,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起外出的經驗
2、課件《看望兔奶奶》
[活動過程]
一、進入場景
1、觀看課件 ㈠邊討論。
⑴ 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⑵ 為什么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⑶ 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兔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 ㈡邊討論
⑴ 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⑵ 媽媽為什么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里?
⑶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⑷ 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時候可以走?
⑸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⑹ 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后,教師自編兒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第一。)
4、在情景模擬游戲 “去春游”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⑴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 :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 :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引導幼兒觀察路上潛在的危險因素,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豐富相關經驗,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點評]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識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多媒體課件,場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并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為此,設計了《看望兔奶奶》。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學習用品,知道他們的用途。
2.嘗試學習整理、擺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擺放物品。
3.逐步學習自己整理文具,增強做一名小學生的愿望。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只書包、鉛筆盒、書本等。
2.情境表演:《兩個小朋友》(小學生自己收拾文具盒的情景,一個會自己收拾,一個不會收拾。)
活動過程:
1.談話,書包里有什么。
師(出示書包):小朋友,這是什么啊?(書包)那你們知道書包里有些什么物品?(書、本子、鉛筆盒等等)
2.認識學習用品,并知道它們的用途。
(1)逐一出示書包內的物品:書、鉛筆盒、本子、筆、尺、橡皮等用品,讓幼兒討論各種物品的用處。
(2)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進行歸類。
師小結:鉛筆、文具盒、書包、三角套尺、卷筆刀、橡皮、彩色鉛筆、水筆、簽字筆、沒有用過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3)形成學習用品的概念,知道這些都是小學生學習時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觀看情境表演《兩個小朋友》,比較兩個小學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兒表演,一個幼兒書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個幼兒整理的很亂。
(1)師:兩個小朋友的表演你發現了什么?(一個整理的很快,另一個還沒整理好)
(2)為什么會這樣的,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師小結:大的東西放最下面,有點大的.東西放上一層,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進書包。)你喜歡小明還是小方?(為什么?)
(2)師小結:學會自己收拾文具學具很重要。
3.討論: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
4.幼兒討論收拾文具的方法,學習將自己書包里的學習用品收拾擺放整齊。
(1)請兩至三名幼兒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為什么?收拾的不好,請幼兒指出怎樣改正。
(2)幼兒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學具。
5.創設“上課,下課”情況,幼兒練習擺放整理學習用具,感知體驗收放文具的快樂。
比一比:看誰收得又快又整齊。
活動反思:
教學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買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標價牌上的標價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請同學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你能從這幅圖里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在解讀主題圖的時候找到小數,發現這些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不一樣,不是整數元的,有的不到1元。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有購物的經歷,因此他們對于標價所表示的幾元幾角幾分能夠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時地抓住這個時機,趁熱打鐵,研究這些價格的組成部分,讓他們小組討論這些數的共同特點,從而了解小數的意義:當我們不能用整數表示一個數的時候就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來表示,我們就可以用0.50元來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這些數我們就叫做小數。
鞏固練習時我發現有不少學生對于“貳圓、貳角、壹角、壹分、貳分”小面額的人民幣不認識,其原因:一是因為學生對漢字的“壹、貳、叁……”不認識,二是因為有些小面額的人民幣目前已經很少見了,有的已經不流通了,學生不認識。發現問題后,我及時把“壹、貳、伍、拾”這幾個漢字寫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讓學生讀一讀,這樣學生在完成第三頁“練一練”第一題:用小數寫出具體的幾張錢幣為幾點幾元時錯誤就少多了。我還要求學生這樣表述:“幾個幾元幾個幾角幾個幾分合起來是幾元幾角幾分,寫成幾點幾元。”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用“合起來”的回答方式可以幫助他們今后理解小數加法的算理。
總之,全課圍繞著價錢的兩種表示形式認識小數及小數表示的意義,較好的達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新的知識。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快樂來分享
活動目標:
1、知道快樂的事情可以與,體驗分享的快樂。
2、能與同伴進行有效的交往合作。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扭秧歌的場景),樂曲《喜洋洋》,玩具笑袋(輕輕一捏就能發出哈哈笑聲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快樂的感覺
(1)欣賞樂曲"喜洋洋"。提問:聽到這樣的音樂,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快樂嗎?
(2)你快樂的時候是怎樣的?
(3)再次欣賞樂曲,播放扭秧歌的電腦課件,大家一起快樂地跳舞。
2、快樂的事
(1)你有沒有感到快樂的事兒?能說聽嗎?
(2)你快樂的時候最想做什么?
(3)你認為怎樣才能讓別人覺得快樂?
3、分享快樂
(1)快樂的.方法:我們可以做什么事使自己快樂?怎樣讓別人快樂?
(2)快樂傳遞。請幼兒說說自己快樂的事兒,利用玩具笑袋發出的笑聲體驗快樂是可以傳遞的。
(3)快樂游戲。對好朋友說說自己的快樂,理解說己的快樂可以使自己和別人感到更加快樂。
:生活中有很多讓人高興的事,它能使我們感到快樂。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讓別人知道。使別人也快樂,快樂的事情要與。
區域活動閱讀區:圖書《河里面的彩虹》等。
設計區:小卡紙、剪貼紙,用于設計制作送給好朋友的小禮物。
游戲活動玩身體運動游戲《快樂的感覺真是好》。
日常生活為過生日的幼兒集體慶祝生日,共同分享快樂。
附:游戲兒歌《快樂的感覺真是好》
你快樂呀,我快樂,和你在一起真快樂。
抱一抱呀,抱一抱,快樂的感覺真是好。
你快樂呀,我快樂,和你在一起真快樂。
跳一跳呀,跳一跳,快樂的感覺真是好。
("抱一抱"可以換成"拍一拍、跑一跑、扭一扭"等)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暑假社會教案08-26
大班社會教案:我會做11-22
《認識筷子》大班社會教案09-19
好喝的茶大班社會教案06-29
幼兒大班社會教案《朋友》09-30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送祝福教案08-2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9-05
大班社會教案《我的好鄰居》11-04
說聲對不起大班社會教案09-17
大班社會認知木棉花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