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北京的春節教案

時間:2023-02-21 16:40:36 教案 我要投稿

北京的春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的春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的春節教案

北京的春節教案1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喜慶。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重點:

  感受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及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今年的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學生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走進他童年時代的北京,看看那個時代的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1、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

  2、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精讀課文,了解風俗。

  1、再次讀課文中印象深的有關段落。同位交流,為什么印象深?

  2、匯報,師生共同交流。

  臘八:

  1)怎樣描寫臘八粥,臘八蒜的?

  2)這樣寫說明什么?

  除夕:

  1)印象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真熱鬧?

  2)除夕有什么風俗?

  3)指導朗讀。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熱鬧的,喜慶的,而正月初一與除夕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解釋截然不同.

  3)了解正月初一的風俗習慣。

  正月十五:

  1)認真讀11、12自然段,從中體會到什么?

  2)具體說說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3)說說我們這兒的元宵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4)指導朗讀。

  3、除了這些日子,作者還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動?(出示童謠)

  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詳略得當的寫法。

  2、閱讀鏈接《過年》,與本文比較,突出寫法。

  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講究的是火爆,熱鬧,祥和,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課后寫下來。

  教學反思:

  要想使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教師自己必須有興趣。我正是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上這節課的。我的情緒也極大地感染了我的學生,大家學得很投入。不足之處是我沒重視學生讀的訓練,學生讀的質量不高。

北京的春節教案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樸素自然、流暢通達的語言,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節日習俗,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隆重與熱鬧,溫馨與美好。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學情分析:

  雖說是六年級的學生,但由于該班基礎極差,只有少部分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本文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語言和北京春節民風民俗的理解,對于南方的孩子們是不容易的。且課文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運用及其好處,學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彩、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

  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德育目標: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為什么喜歡今年的春節你是怎樣過的

  2、播放春晚部分精彩場面的錄像,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3、播放童謠課件,讓學生初步了解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北京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

  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4、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去感受那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民族文化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通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自然段序號。 2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理清順序,感受年味

  1、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畫表示時間的詞。

  2、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匯報交流,在這些日子里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你發現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嗎

  4、自由讀文,品年味。

  5、全班交流匯報,總結年味。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②整個春節都彌漫著爆竹的味道和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的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②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后,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①正月初一逛廟會,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燈會,能使我們體會到人們清閑、娛樂、高興的心情。

  ②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各自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課文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了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你能說說北京的春節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嗎這節課我們著重探究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二、深入閱讀,體會寫法

  1、快速讀課文,想一想:在文中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哪一天畫相關句子,和小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

  2 、深入研讀詳寫部分,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1)、指導品讀“臘八”。邊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①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么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②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

  (2)、指導品讀“除夕”。聯系自己過年時的感覺,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①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②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③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除夕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把它表現來。

  (3)、指導品讀“正月初一”。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①正月初一與除夕的氣氛有什么不同②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③你逛過廟會嗎說說你的感受。

  (4)、指導品讀“元宵”。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熱鬧,那么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課文第11、2自然段,從哪些詞句中可以感受到元宵的燈特別的多①勾畫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幾百盞燈來。燈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②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師小結:第13自然段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每個部分都以表示時間的詞開頭。作者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著力突“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三、提問引導,領悟特點

  1、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2、引導分析:這篇文章為什么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達手法上有什么特點(一是按時間順序進行有條理的敘述;二是詳略得當,詳寫春節中的高潮部分,略寫其他部分;三是語言通俗、簡練。)

北京的春節教案3

  一、激趣導入

  (師:課前放課件。)

  師: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師: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爺爺一起到許多年前的老北京過春節,體會老北京的傳統習俗。(補充課題:老北京的春節。)

  生:齊讀課題。

  師:這是哪兒的春節?(指課件)

  生:老北京(引導學生再讀課題,突出“老北京的”幾個字。)

  師:是現在的北京嗎?不是,是許多年前的北京,所以叫它“老北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想去老北京的春節看看嗎?請同學們翻開書P118小聲的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課后注音,并且把生字多讀幾遍。

  生:自由小聲的讀文。

  師:在讀的過程中有哪些字的讀音,你要提醒大家呢?

  生:提醒大家“色如翡翠”的讀音。

  師:小老師提醒的好,跟著讀/謝謝你對大家的提醒。

  生:全班讀。

  師:課文中的詞語帶上音節,你們會讀嗎?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課件)

  生:自由讀、齊讀。

  師:去掉音節,能讀準確嗎?

  生:開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

  師:認識了新詞,那就高高興興去看看老北京的春節到底怎樣,哪個小組愿意帶我們去看看呢?請同學來讀讀課文。(師隨時糾正讀音錯誤)

  生:開火車讀文。

  師:其他的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聽的過程中有問題請舉手。

  生:讀文,傾聽。

  師:剛才同學讀得很認真,聽的同學也很認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是一種美德,我們同學做得真好。

  隨文指導朗讀:2段---

  師:從臘八開始,經過一個月后,蒜就泡的?醋也有?

  快流口水了吧,我們品品它的色和味吧。 (生齊讀該句)

  3段--- “年假”相當于我們這里的什么假期呢? “年根”是什么時間呢?

  師:(生讀后)讀得真好,聽的也認真,鼓勵他們和自己!

  師:聽了六位同學的朗讀后,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板書“熱鬧無比” )

  師:讓我們走進春節去熱鬧一番。這么熱鬧的春節從臘月初就開始了,持續的時間長,到了正月十九,春節才結束。(課件)在這期間,還有許多重要的日子和特殊的活動。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用橫線勾出還有哪些日子和活動。

  生:勾畫。

  師:同桌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日子和活動。

  生:匯報(師:像老師這樣用簡潔的話勾出來)

  四、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師:(指課件)同學們,看,老北京的春節時間長、活動豐富,你想去體驗嗎?這6個重要的日子里,你喜歡哪一天呢?就讀哪個自然段,邊讀邊勾句子。

  生:讀勾畫

  〈4自然段〉

  師:你為什么喜歡除夕?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嗎?哪個段在描寫除夕呢?(4自然段)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生:“家家、”(生想:春節的這個時候,我們每家也都在準備——臘肉香腸,有什么味? )

  師:還從從哪兒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生:那鞭炮聲徹夜不絕。 (生想:有鞭炮、沖天炮。)

  師:說得非常棒,回答得也很完整。誰還能分別說說?

  師:哦,除夕哪天各種鞭炮聲從十二點開始,一點、直到天亮,響個不停,這就是徹夜不絕,真熱鬧啊!

  生:讀該句“鞭炮聲徹夜不絕”。

  師:除了鞭炮聲,還有什么熱鬧之處?(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

  師: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守歲的習俗,讓我們回到春節的現場一起來守歲,手拿出來,一起倒數迎接新年。(課件,生倒數)

  師:對呀,從零點鐘聲開始一直到天亮,人們圍坐在一起辭舊歲、迎接新年的到來。

  師:孩子們,除夕夜你們一家在做什么?

  師:老北京除夕這天,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看廟會、守歲等等〈板書:熱熱鬧鬧辭舊歲〉。把書拿起來把熱鬧的除夕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來,讀第四自然段。(齊讀)

  師:這才叫讀得有滋有味。

  (小結)老北京的除夕真熱鬧!

  〈5自然段〉

  師:除夕過了,誰再來說說你喜歡什么日子?為什么?老北京的大年處一,你們喜歡嗎?

  師:(配樂插圖)這就是老北京的大年初一。你看到了什么呢?請你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人們可真、!”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師指導有順序的看圖)

  師:你們不僅說話完整,而且想象力也很豐富。

  師:大年初一時,老北京的人們走出家門,有的逛廟會,有的`看美景,還有的去拜年,到處都是熱鬧的味道,老北京春節的味道。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五自然段。

  師:孩子們,你們用朗讀把我和在座的老師帶進了熱鬧的大年初一,謝謝你們。

  師:同學們,大年初一的人們高高興興的逛廟會。除夕時人們忙碌而熱鬧的準備著,這讓我們感受到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

  生:截然不同

  師:真能干!你們的感受和老舍爺爺一樣的,讓我們把自己和老舍爺爺的想法說出來。(生讀句)大年初一,人們(板書:高高興興迎新春)

  〈6自然段〉

  師:領略了熱鬧的除夕和大年初一,還有哪個日子吸引你?為什么?

  生:讀句。

  師:同學們可別停下腳步,一起到元宵節逛逛,

  各種各樣的彩燈都掛起來了,處處喜氣洋洋,你們想去看看嗎?走!(課件)

  生:看燈。

  師:你們想用哪些詞語形容熱鬧的燈景呢?

  生:說詞。

  師:你們真是積累好詞的能手。

  師:除了課文里說到的燈,想像一下還有什么形狀的燈呢?

  生:想象。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啊。元宵節處處張燈結彩,燈火通明,置身五彩繽紛的燈海可真舒服。

  此時,我們雖然不能做燈,但我們能用朗讀來體現燈的美麗。

  生:自由讀、分組讀(4個組),引讀。(看課件)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體會到了老北京的元宵節是如此熱鬧,難怪老舍爺爺說“元宵一上市,春節的?就到了。

  生:讀中心句。

  師:除了看燈,人們還會?(生答)元宵節時我們也要吃元宵,因為預示著......

  師:同學們讀書的熱情這么高,連老師也被感染了,我們一起來讀。(引讀)

  師:在元宵節里,老北京的人們〈板書:快快樂樂逛元宵〉

  〈7自然段〉

  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生答)

  師: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換來快樂的生活。過年了,你們又張大了一歲,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

  師:孩子們,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吧。

  生:讀該段。

  小結:總結全文

  師:老北京的春節結束了,同學們可別遺憾,再過三個月,20xx年的春節就要來到了,同學們到那時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們龍泉的春節。

北京的春節教案4

  第一課時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

  重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難點

  感受老北京的年味兒,體味民俗。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過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播放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說說你的感受。

  3.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時間風俗習慣4.交流匯報,老師板書:臘月初旬→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結束(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5.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兒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十五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中有聲有光地玩耍。)

  ②整個春節都彌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用來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出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拌兒;二十三前幾天,街上就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除夕以前,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正月十五,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啊。)說說自己的'體會。(充足、豐盛。)

  ②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后,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①初一逛廟會,元宵節逛燈會。體會人們清閑、娛樂、高興的心態。

  ②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4)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8自然段,聯系你過年時的感受,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

  3.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徹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出來。

  4.配《恭喜》樂曲朗讀,體現“除夕真熱鬧”。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的本課詞語。

  2.收集各地春節習俗。

北京的春節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萬象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彩、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了解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1.了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么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了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二、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提示:學生可以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談,也可以抓住課文詳細描寫的地方談。

  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初讀課文后可填寫以下表格:

  時間

  風俗習慣

  三、有感悟地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單,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示:這是對課文寫作內容與寫作順序的進一步感知,引導學生充分調用以前的知識儲備,積極進行思考交流。

  本文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從臘月初寫到正月十九,列舉了一系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所以,理清寫作思路是學好本課的關鍵。文章按時間順序安排內容,可分5個時間段來把握:①1—6自然段(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開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節);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結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時間的詞開頭,構成各段的總起句、中心句,緊接著圍繞中心句列舉事例。在教學過程中,初讀課文后,可先讓學生談談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的整體印象,再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結構安排自然流暢、脈絡清晰的特點。

  課文先寫北京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春節的準備。有的民俗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店鋪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個春節高潮。最后簡略交代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讀自悟時間,老師適時點撥,達成這一教學目標。

  關于表達方法的領悟,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并著重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語言表達特點。比如,“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引用俗語說明北京的春節從一年里最冷的時候開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將敘述和描寫融為一體夸贊臘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農業展覽會”,說明粥的材料豐富,表達對豐收的自豪和期盼。另外還有: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

  附詞句理解:

  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②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么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③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

  此處元宵如同南方的“湯圓”。“除夕真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雖“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樣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表現出作者在結構文章、統籌內容上的匠心獨運。

  ④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后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彩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2)對詞語的理解。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幾天。俗稱“過年”。

  臘月:農歷十二月。

  臘八粥:臘八即臘月初八。在臘八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棗、栗、蓮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發出響聲的一種傳統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也稱“上旬”。

  小年:農歷中的節日。在臘月二十三日,舊俗在這天祭灶。

  除夕: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廟會:設在寺廟里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日子舉行。

  嫻熟:熟練。

  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夜晚。因為這一天叫上元節,故晚上叫元宵。課文中指元宵節(又稱燈節)的一種應時食品,南方稱“湯圓”。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正月初一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四、我們國家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內涵——即節日所包蘊的意義,你們能說一說春節的.內涵嗎?

  提示:本文有較多的場景描述,有較強的畫面感,要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想象畫面,領悟表達方法。讓學生多聯系生活實際,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節不一樣的民風民俗,并引領學生理解本課所展示的民俗的內涵——春節代表的親情、鄉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比如,“這些比賽并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這一畫面可以反映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

  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有關節日的內涵。

  五、自讀“閱讀鏈接”,說一說在寫法上與課文中的相關句子的不同,并說一說對你的習作有什么啟發。

  目的一是擴展節日習俗信息;二是訓練瀏覽,提高瀏覽速度,培養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與課文相關部分比較,學習不同的寫法。比如《過年》,“我小時候并不特別喜歡過年”,“天天打掃剩菜”,守歲“困得低枝倒掛,哪有胃口去吃”,寫出了與課文不同的另一種感受。再如《除夕》,介紹了南方福建的過年習俗,可以讓學生和課文中的除夕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后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于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板書設計:

  臘月初旬開始: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

  除夕: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

  北京的春節 正月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

  正月十五宵節: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結束:

  春節的內涵:代表親情、鄉情、祝愿、期盼,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

北京的春節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課文,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填準相應的動詞,根據學情選擇難寫的字詞展開學習。通過瀏覽課文,找出表示時間的重點詞語,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2、通過學習課文,獨立填表,在集體交流中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通過聯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節的風俗習慣。

  3、通過深讀課文,體悟情感,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傳統文化。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并試著遷移運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課文,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填準相應的動詞,根據學情選擇難寫的字詞展開學習。通過瀏覽課文,找出表示時間的重點詞語,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2、通過學習課文,獨立填表,在集體交流中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通過聯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節的風俗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比較揭題

  1、營造氛圍,聊聊春節。

  在兒童歌曲《過年了》中走進課堂,讓學生來聊聊自己是怎么過春節的。請學生把關鍵的詞語(或重要時間、重要事件)板書在黑板的一側。

  2、點明不同,比較揭題。

  剛才,大家交流的是我們家鄉的春節。今天我們要走進的是北京的春節,看看老舍筆下的老北京的春節是什么樣的?(師板書課題)請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脈終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請大家自由、大聲地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讀準多音字:間斷鋪戶正月摻和分外萬象更新

  (3)填準動詞:

  ()臘八粥()臘八蒜()雜拌兒

  ()鞭炮()年菜()對聯

  ()廟會()燈籠

  (4)請學生互相提醒難寫的字詞:如熬、逛、榛子等,并展開書寫練習。

  2、直擊首尾,了解始末。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了解春節開始的時間。

  (2)指名讀課文最后1個自然段,知曉春節結束的時間。

  3、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1)瀏覽課文,畫出春節經歷的幾個時間段。

  (2)交流梳理,按順序排列這幾個時間段,揣摩文章的順序。

  臘月初旬——臘月二十三——過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三、再讀課文,了解風俗

  1、默讀課文,獨立填表。(可聯系剛才填寫動詞的那些事情)

  時間風俗習慣

  臘月初旬

  臘月二十三

  過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2、集體交流,完善內容。

  在讀課文中進一步完善表格填寫,了解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3、同桌合作,梳理內容。

  根據表格,同桌之間互相說說,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

  四、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1、同桌合作,完成填表。

  聯系課始談話內容以及黑板一側的板書,同桌一起合作填寫表格。

  時間風俗習慣

  2、小組合作,完善填寫。

  小組內展開交流,了解本地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在老師的幫助下,把表格內

  容填寫完整。

  五、鞏固訓練

  打開“基礎訓練—《北京的春節》”,一起來闖關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深讀課文,體悟情感,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傳統文化。

  2、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并試著遷移運用。

  一、復習回顧,了解內容

  1、利用表格,想想說說。

  看看填寫好的表格,想一想,說一說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2、簡單回顧,說說讀讀。

  說一說北京人過春節給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有感情地讀讀自己喜歡的那部分內容。

  二、深讀課文,感悟寫法

  1、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北京春節給作者老舍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2、聚焦除夕,感受熱鬧。

  (1)文中具體介紹除夕的活動分別是什么?

  (2)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分組學習,體會寫法。

  分組學習描寫“正月初一”“元宵”部分,試著說說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樣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的。

  4、分清詳略,領悟好處。

  再出示第一課時已填寫完整的“北京的春節”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欄“詳略安排”,繼續填寫。

  討論文章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單,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三、聚焦孩子,體悟情感

  1、跳讀課文,找出內容。

  請大家跳著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孩子過春節的相關句子。

  2、讀讀句子,說說感受。

  認真地讀讀這些句子,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

  3、靜心思考,體悟情感。

  如果課文只寫這些內容,行不行?如果課文不寫這些內容,感覺怎么樣?

  四、聯系生活,遷移運用

  1、聯系表格,安排詳略。

  再出示第一課時已填寫的“家鄉的春節”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欄“詳略安排”,繼續填寫。

  2、圍繞表格,展開交流。

  家鄉人是怎樣過春節的,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利用表格,遷移練筆。

  選擇印象最深的一處,試著寫一寫。

  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寫寫《家鄉的春節》。

  五、鞏固訓練

  打開“閱讀訓練—《北京的春節》”,一起來闖關吧!

北京的春節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和略寫的好處。

  重點難點:

  1、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2、難點:學習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師準備老北京過春節的有關圖片,資料等

  2、學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圖片,資料

  3、生認真預習并完成好本課的導學稿

  4、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難忘的寒假生活

  二、學習“單元導讀”,導入新課

  1、組織學習“單元導讀”,了解本組主題、學習目標。

  2、師談話導入:“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那么,關于春節的來歷、傳說、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關春節的資料。

  4、師小結學生發言導入、揭示并板書課題。

  三、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文中重難點詞語(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詞),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理解新詞的方法。)

  2、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并說說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北京的春節的“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四、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生默讀課文,完善導學稿,做好小組內交流的準備。

  (自學內容以導學稿為藍本,要求學生課前充分自學完成)

  2、小組內討論、交流,確定中心發言人和匯報形式。

  3、小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寫老北京過春節的?重點寫了哪些日子人們的`活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引導歸納:點面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描寫,展示朗讀。

  (重在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對比,感受寫作特點

  1、認真閱讀文后“閱讀鏈接”,思考在寫法上與《北京的春節》與何不同。

  2、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相機點撥學生從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情感、語言的特色等方面來體會。

  3、師小結并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

  課堂小練筆:運用自己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過春節的情景。

  (若時間充足可展示部分學生已完成的練筆作業)

  人教版六年級《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的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筆、“俗白”風格、京味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全文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基于此,課前播放音樂“喜洋洋”,給學生一種直觀的“喜慶”。由于此篇課文描寫的內容和紹興風俗大同小異,在課前讓學生回憶自己過年時的場景,更加激起學生的興趣。由于這篇課文通俗易懂,學生樂于朗讀,因此將朗讀作為了課堂學習的重點。

  課前自由朗讀。通過自由朗讀,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語句,自己好好讀讀,讀準難度字詞,讀通句子,由于是學生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然讀得聲情并茂。

  默讀:通過讓學生找找哪里是北京的春節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快速尋找。默讀找出文章重點節日。得益于前段時間一再努力的培養,孩子們預習完成的很不錯,時間段很容易找的到。之所以分段,一是教學目標中要求;二是有助于下步教學環節。想說下語文習慣的養成。

  此外,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運用快速閱讀、默讀、學生示范讀、小組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將北京別具京城風味兒的春節讀得淋漓盡致。

  另外,結合課外鏈接的資料袋,品析兩篇欣賞文章的特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從小角度出發,著手“除夕”熱鬧場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讓學生寫寫自己過大年三十時候的場景,將書本知識內化,學以致用。

北京的春節教案8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學習重點:

  引領學生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學習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關于古今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2、學生假期拍攝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照片。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導談話:

  同學們,寒假時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語文生活實踐題——“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拍照,很多同學都完成得不錯,都按要求發到了老師的郵箱里,下面我們來展示大家拍攝的照片。(學生欣賞圖片)

  那么,根據我們上節課讀課文了解的情況,你能說說說說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你印象深的有哪些?

  生交流:我印象深的有臘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2、師為什么你對這些內容印象深刻?

  生交流:因為作者詳細的寫出了這幾天包含的春節的習俗。

  3、教師繼續談話:這長達四十多天的春節被作者稱為美好快樂的日子,這節課我們班三個學習小組繼續深入的品讀課文,了解春節的習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感受老舍先生對這些日子的描寫。

  (設計意圖: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對這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根據導學案分小組自學課文

  1、明確學習任務。每四人小組選擇一個日子,讀讀課文,弄明白作者寫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資料,談一談感受。

  2、小組交流自學。

  三、匯報學習成果

  (一)第一學習小組匯報讀書情況

  1、教師談話:哪位同學能選擇一個日子來介紹?

  2、生交流:我們組選擇的是臘八這一天。課文主要講了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這兩樣習俗。并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

  3、師評價補充:你們查找的資料既讓我們了解了知識,又讓家鄉人民感到自豪。還有誰能補充介紹?我想補充一點,臘八粥諧音臘八祝。在民間有祝福農業生產的意味。能讀一讀你們喜歡的句子嗎?

  4、生讀:(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5、教師創設情境引讀:對,正是由于臘八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材料豐富品種眾多,所以,作者說-----這正是老舍語言的特點,我們再讀讀-----

  6、男女比賽讀、師:請你來讀。還有誰想讀?男女賽讀,師評價。大家一起來讀。

  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朗讀,多次與文本交流,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默讀、朗讀能力,對課文內容更加熟悉。其次教師范讀和指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老舍語言的特點。短短幾分鐘學生體會到老舍語言的幽默風趣,不用說教,不用硬塞,一切都順其自然。)

  師: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二)第二學習小組匯報

  1、這個小隊的.代表匯報他們隊喜歡的段落是除夕后,并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小隊一起朗誦除夕全段。

  2、教師談話:當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讓我們繼續體會,誰還能從文中的句子中看出除夕的熱鬧?

  3、生交流: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4、師引導過度:但是這樣的團圓遠遠不如親人回家的溫馨,所以課文上還說——引讀---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5、師播放爆竹聲和喜慶的畫面課件,此刻你想到哪首詩?你似乎看到什么場景?

  生交流:看到人們放鞭炮、歡慶、品嘗美味、玩游戲的場景

  6、師:是啊,這真是“色”“味”“聲”“情”齊全的除夕之夜。讓我們一起讀中體會,師引,生接讀。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有三個環節恰如其分:第一,音像造境、爆竹、音樂將學生很自然的帶入情境中;

  第二,古詩連接與校本課程“古詩文”結合,使背誦的古詩和課堂學習緊密結合,不僅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強化對語言的積累;

  第三展開想象,讓學生充分想像場景結合自身的體驗拉近與文本、與作者的距離,那份熱鬧與喜慶不僅看得見、摸得著,更能用心品悟。)

  (三)熬過了除夕夜,人們通過守歲把美好的祝福贈給了長輩和孩子,于是正月初一到來了。下面請第三學習小組的隊員來介紹介紹。

  1、生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初一的光景,男人拜年,女人招待客人,小孩子逛廟會。通過交流資料,我們發現直到現在初一的過法都差不多。現在人們仍舊是拜年,逛廟會等。

  2、師引導:那么有沒有不同呢?雖然還在拜年但是方式有很多創新對不對?

  3、生交流,現在我們可以用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和電子賀卡,發短信,網聊的方式給遠方的親友拜年。

  4、師評價:你們是多么愛我們的節日——春節,是啊,春節的快樂屬于海內外每一個龍的子孫。-------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1、師: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一說?

  2、生: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

  3、深化主題,課件出示對聯,全班齊誦:

  共賞圓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懷念臺灣同胞。

  4、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

  3、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印象:寫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習作。

  2、春節花絮:編春節的傳說習俗。

  3、精彩再現:摘抄關于春節的詩詞佳句。

  4、節日集錦:調查我國傳統節日知多少。

  (設計意圖:課后作業提升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課堂學習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為學生創造思維拓展積累搭設了階梯。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可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北京的春節教案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梳理思路、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閱讀,能找出描述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法、提取信息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歌謠導入:

  同學們,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象征團結、興旺,是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

  下面請聽一首歌謠: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喇叭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

  請按“名時地評作”的順序一句話介紹作者:

  參考內容: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后,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創作勤奮,解放后寫了20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2、整體感知

  (1)用“圈點勾畫”法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節):描述北京市民在臘月準備過春節的情況。

  第二部分(8—11節):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過節的盛況。

  第三部分(12—16節):描寫北京市民過元宵節的情況。

  第四部分(17節):描寫新舊社會過春節的不同。

  (2)再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熱鬧、隆重、愉快、祥和

  ②作者是以什么為記敘線索的?

  本文以時間(臘月——元宵節)為線索(或是以春節的過程為線索

  ③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

  (開始)——(高潮)——(結束)

  ④本文選取和組織了哪些材料?(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上年貨兒童放假

  春節的“彩排”除夕以前

  除夕正月初一光景

  初六開張元宵節(春節的高潮

  明確:

  時間主要事例

  臘八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放鞭炮大掃除準備年貨

  除夕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懸燈結彩,放花炮

  三、合作探究

  以組為單位,各自談談對下列句子的感受,概括老舍先生文章的語言特點。

  (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明確: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2)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明確: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么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3)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明確: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后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彩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語言特點:

  (1)北京韻味

  (2)通俗明白

  (3)幽默詼諧

  四、延伸梳理

  1、在老舍筆下,老北京的春節是什么樣子?

  2、聯想一下,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是什么樣子?(請回家問問父母,把你看到的、聽到的關于春節的文字寫下來吧)

  五、課堂小結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一起感受了老北京的春節,體會了新社會的美好。相信同學們對中國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覺。那么,請大家上網搜集一下,看你能找到多少關于民俗的內容。

  六、作業

  請大家課后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并把它寫到周記本上。

北京的春節教案10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相信大家對春節再熟悉不過了!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傳統、最熱鬧的節日,想必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過春節吧!那么,你們知道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嗎?你們知道北京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北京的春節》,就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濃縮的展現北京春節民俗風情的文章。

  板書:北京的春節老舍

  2、問:誰查到了關于老舍先生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資料: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老舍先生是一代“語言大師”,有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其是北京話的運用,使其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先生的作品很多,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龍須溝》、《春華秋實》等被譽為“人民藝術家。”1966年,老舍先生去世。(注:資料也可以換成介紹春節的內容)

  二、出示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作者老舍先生和有關春節的`習俗,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熱鬧的喜慶氣氛。

  2、理清文章的脈絡,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三、自學指導:

  1、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想一想:

  (1)、全文主要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你認為課文應該怎樣來分段呢?

  四、匯報

  1、指名讀課文

  思考:全文主要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學生匯報:學生:全文先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之后詳細描述了除夕守歲,正月初一拜年,正月十五鬧花燈,最后些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板書:臘月

北京的春節教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3個。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講的什么。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完成“初顯身手”。

  學生講自己查資料了解的情況。

  2、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⑵、出示13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矩 蒜 醋 假 夕 鞭 戚 逛 驢 恰 盞 預 吉

  (請每組2、4號同學起立教讀)

  ⑶、出示生詞,同桌讀。

  規矩 大蒜 香醋 放假 除夕 鞭炮 親戚 逛街 恰好 幾百盞燈 預示吉祥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老北京的春節怎樣”用一個詞來概括。

  ⑵、指名接讀。

  ⑶、齊讀課文,分組討論:

  老北京的春節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哪些日子是最熱鬧的?勾出這些日子來。

  ⑷、齊讀課文4—6自然段,誰用一名話概括這部分內容。

  ⑸、接讀1—3自然段,誰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部分講了什么?

  ⑹、齊讀1—3自然段。

  ⑺、齊讀7自然段。

  ⑻、朗讀全文。

  ⑼、分小組學生談自己家鄉過年的.情景。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開始(臘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節 初一 高潮

  元宵

  結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學后記

北京的春節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一)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二)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2.梳理文章寫作順序。

  (二)導入

  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老北京春節的魅力吧!

  (三)文化常識

  1.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1951年,因為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勤于創作,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劫模范。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殘霧》《方珍珠》《春華秋實》等,他的作品都收集在《老舍全集》里.我們首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草原》。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有刪改。本文寫于1951年,作者剛從美國回來,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新中國的新面貌、新氣象深深地感染了老舍。他在這段時間寫下了好幾篇歌頌北京的散文,《北京的春節》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四)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加點字。

  初旬(xún)翡翠(fěi)展覽(lǎn)擺攤(tān)栗子(lì)榛子(zhēn)

  眨眼(zhǎ)通宵(xiāo)燃放(rán)小販(fàn)嫻熟(xián)

  蒜瓣(suàn bàn)摻和(chān huo)

  2.多音字辨析。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嫻熟:熟練。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各形各色: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形容種類很多。

  張燈結彩:張掛彩燈、彩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快要結束了。

  (五)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心得,說出“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板書: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2.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可以用筆畫下來,也可以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清除學習上的'障礙,包括字、詞、句等,以便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六)再讀梳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作者圍繞北京的春節都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其寫作順序是什么?自己想好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并仿照示例填寫下表。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明確: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各類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廟會

  初六店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看花燈,小孩子們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和小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節那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讀課文,并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下節課,我們將深入了解北京春節那濃濃的“年味”,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北京春節習俗的,初步感受了北京春節的特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北京的春節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默讀思考

  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為我們展示了許多北京過春節熱鬧的片段,請問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個片段?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三)精讀體悟

  1.在這些片段中,作者詳寫了哪些內容,略寫了哪些內容,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明確:本文詳略安排得當,主次分明。對于最能表現老北京獨特習俗的內容進行了詳寫。如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至初六、正月十五這幾日,作者比較詳細地描寫了人們的各種活動,尤其是元宵節,這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作者進行了重點描繪,凸顯美好快樂的氣氛。在詳寫部分中,作者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分別突出描寫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兩個民俗活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臘八,作者選擇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兩個傳統習俗來寫;除夕,寫了人們穿新衣、貼對聯、趕回家吃團圓飯、守歲等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正月十五,主要寫了賞燈的習俗,吃元宵也被提及,但僅用一句話帶過。其他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并無特殊性,如采買東西、打掃屋子等,作者沒有詳細描述,僅用精練的語言簡單提及,并把這些內容按時間順序,編排在課文的各部分,使得整篇文章完整流暢。

  2.找出課文中描寫孩子們過春節的部分讀一讀,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并說說作者為什么重點描寫這一部分。

  明確:對于第一個問題,只要學生能說出大意即可。第二個問題要緊緊圍繞著更加突出地表現了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特點來表述。

  (四)品讀賞析

  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濃郁的“京味兒”,本文語言也是如此。請大家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并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語句,加以體會。

  1.孩子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能不能改成“零碎的東西”“玩具”)

  2.白云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

  3.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

  明確:

  1.“零七八碎兒”意思就是零零碎碎,“玩意兒”指玩具。這兩個北京人常說的口語詞,表現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也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改用“零碎的東西”“玩具”之類詞語,則缺少了這種“京味兒”。

  2.“老年間”指很早以前、古時候,多用在口語中,且帶有傳統民間習語的色彩。用上這個詞,整個句子顯得親切樸實。

  3.“閑在”指清閑自在,帶有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和地域色彩,質樸平實。

  (五)拓展閱讀

  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想一想其中描寫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么不同,想好后與同學交流。

  明確:斯妤的《除夕》重點寫了“我”對一家人過除夕的一段回憶,表現了閩南老家除夕的習俗,讓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俗風情,感受到除夕闔家團圓、其樂融融、溫馨快樂的氛圍,也感受到作者對親人的思念、懷念之情。老舍筆下的春節,則像是一幅民俗畫卷,表現出傳統節日中,人們共同的活動和體驗,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

  (六)總結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用樸素自然、充滿濃部“京味兒”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生活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贊美之情!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詳略得當“京味兒”十足

北京的春節教案13

  老北京的春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會寫本課9個生字。

  2、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匯,培養語感,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歌謠,激趣導課:

  同學們,我在網上下載了一首歌謠,是關于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的。你們想讀嗎?(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喇叭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老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指導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想辦法認識。

  (2)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三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學能力較差。在課前預習,教師看不到學生預習的過程,不能保證人人參與預習。把預習納入課堂,重在指導預習的方法,培養預習的習慣。)

  2、小組內檢查生字。

  3、教師抽查“規矩、親戚、預示、放假”的讀法。指導“規矩”的寫法。(讀寫結合,分散了寫字的難點。)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同學們,你們能把課文通順的讀下來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天中人們的活動?春節的開始、高潮、結束分別在哪一天?你可以用筆畫下來,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培養學生邊聽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2、交流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

  (開始)(高潮)(結束)

  3、你覺得哪些段落寫得最有趣?自己找出來讀一讀。

  四、創設情景,精讀品味。

  1、我看到很多同學都在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能畫出這一段的的總起句嗎?(到了除夕可真熱鬧。)我為同學們帶來了一段錄像,也體現了除夕的熱鬧情景,愿意欣賞嗎?

  2、放映錄像,請同學們邊看邊想:你從這段錄像上看到了或者聯想到了課文中哪些句子,請你自己在座位上輕輕地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按照自己的體會讀相關句子。)

  (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實際上頗為巧妙。學生在讀“根據錄像所聯想到的句子”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理解課文,而且這種理解是個性化的,是“感悟性”的,而不是機械的。)

  4、你能用你的聲音和表情把除夕的熱鬧情景表現出來嗎?(學生比較辨析三段音樂,認為其中一段活潑歡快,較為合適。然后學生在此背景音樂中朗讀課文。)

  5、剛才的錄像非常有趣,你們想不想自己做導演,拍攝一段錄象?請同學們自讀第六自然段,小組之間討論,要拍攝這樣的錄像需要做哪些準備。

  6、現在,你們就是導演了,請把你們的.計劃告訴大家,好嗎?(有趣的情境,親切的話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生1:我需要準備各種各樣的`燈。

  師:什么樣的,請具體說說。

  生1:這些燈有玻璃的的,有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的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

  生2:還要準備走馬燈、紙燈、宮燈、帶有小鈴鐺的燈。

  師:每樣的準備一盞,準備九盞夠嗎?

  生(激動地):不夠不夠。課本上說,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應該準備很多很多這樣的燈。

  生2:還應該準備荷花燈、猴子燈等。

  師:哦,我怎么沒見書上寫這樣的燈?

  生3:書上有個省略號,省略了很多種形狀

北京的春節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學生回憶剛剛過去的寒假里度過的節日——春節。從而引出老北京的春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簡單了解作者——老舍

  『設計意圖』: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

  (二)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旬熬蒜醋餃翡拌榛栗箏鞭麥寺逛

  (1)指名讀,評議

  (2)學生找出自己易錯的字

  (3)老師強調“熬”字,并用白板演示“熬”的筆順

  2、出示詞語輕聲:餃子榛子栗子風箏規矩摻和紅火兒化:雜拌兒零七八碎兒玩意兒多音:萬象更新正月間斷分外(1)自己讀(2)指名讀,并評議(3)強調“間斷”的“間”讀四聲

  『設計意圖』:詞語是文本構建的基礎,詞語教學變得精彩,為閱讀教學的創新與精彩夯實基礎。

  (三)初讀課文,理清順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1、“照老北京的規矩”,作者在文中依次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2、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匯報,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結束)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依次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幫助學生感知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準備。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師: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帶著要求再大聲朗讀課文精讀要求:1、標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抓住關鍵詞語或句子反復朗讀,理解感悟,并在書的空白處做批注。2、小組討論交流

  3、集體交流預設:

  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農業展覽會”是說粥里的各種豆、米、干干過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著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為了父母延壽。

  (4)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課文,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

  (5)創設情境:播放歌曲《春節序曲加放爆竹聲》,聽著這喜慶的樂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場景?

  (6)花樣讀:I除夕是普天同慶的快樂,大聲讀,出示: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II除夕是通宵達旦的熱鬧,大聲讀,出示: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III除夕是通宵達旦的熱鬧,大聲讀,出示: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才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參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閑著,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松自在。

  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抓住四個“有的”,并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運用“有的”說一句話

  (3)老舍先生著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么?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出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這句話,讓學生體會并感情朗讀。抓住“又”,和前邊的課文相聯系。設計意圖:“默讀——思考——討論——交流——朗讀”這一閱讀過程,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節的喜慶、熱鬧、祥和的氣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默讀、朗讀,多次與文本交流,培養學生默讀、朗讀能力,對課文內容更加熟悉。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學生之間的讀書交流,我們可以看出:學生之間的評價已經不單純去評價別人讀書的好壞,而是伴隨著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感悟來進行評價,把評價與交流閱讀體會結合起來。

  (五)聯系實際,深化感受

  師:過年最高興的就是小朋友們,在過年的時候你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設計意圖』: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

  (六)作業設置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自己的感受或希望。

  『設計意圖』:作業與生活緊密聯系,把書本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延伸了課堂

北京的春節教案15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節》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對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語言簡潔生動,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春節習俗,充溢了民俗文化的風情。

  教學目標

  1.能夠將課文中生字的字音讀準確并在此基礎上,將課文讀流利。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老北京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3.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深入感知課文內容,在不時的考慮交流過程中,感受讀書的樂趣。

  學情分析

  有關老北京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受年齡和認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較少,理解起來相對有一定的難度。但春節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又很喜歡,因此可從學生自身過春節的經驗談起,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思路

  雖然老北京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但春節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學生又很喜歡,教學中,首先運用生動的畫面(圖片和課件)再現春節的熱鬧,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來后,再整體感知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讀課文畫句子的方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思,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在讀書討論中,師生一起參與評價,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熱鬧、大年七年級與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帶領學生走進“作業超市”,從而達到課內課外的有機結合。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感受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蘊,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1.結合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絕”、“守歲”等詞語。

  2.通過反復讀書,從字里行間感受老北京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給大家一段精彩的畫面,快來看看吧!

  錄像播放:春節人們聯歡的局面以和掛燈籠、貼對聯、選購中國結、舞獅子、敲鑼打鼓的局面。

  師:看完畫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來說一下!

  生:過年了,春節到了。

  師:板書:春節春節你熟悉嗎?來說說吧。

  生1:春節可以放鞭炮

  生2:春節要貼對聯

  生3:春節可以收到壓歲錢

  生4:春節有許多好玩的,春節還要回老家探親,和老家的人一起過節。

  師:提起春節,咱們真是有說不完的話,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爺爺一起到許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時候的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課件:老北京過春節的圖片。補充課題:老北京的春節。齊讀課題。)

  師:這是哪兒的春節?

  生:老北京(引導學生再讀課題,突出“老北京的”幾個字。)

  師:想去看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身讀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筆圈出來,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

  點評:導課熱鬧而富有感染力。生動的畫面隨同歡快的音樂,把學生一下子帶進春節特有的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為下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師:課文讀完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1:“色如翡翠”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顏色像翡翠一樣青綠。

  生3:什么是臘八蒜?

  生4:就是在臘八這天泡的蒜,到了年底就可以吃了。

  師:你可真會讀書,你的解答非常正確。

  生5:“截然不同”什么意思?

  (師板書:截然不同)

  生6:就是一點也不相同的意思。

  生7:冰燈是什么?

  生8:用冰做的一種燈,中間放上蠟燭或燈泡。

  生9:“守歲”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師板書:守歲)

  師:看來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明白,那一會兒我們再來看看到底什么是守歲?

  點評:質疑環節,給學生提供了互動的空間和對話的空間,充沛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我們可以看出,學生之間你問我答,配合默契,合作自然。

  (二)學習生字

  師: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請自身讀一下。

  師:看到“假”字,你想提醒同學什么?

  生:有兩種讀法,一種是假,假如;一種是假,放假。

  師:謝謝你對大家的提示。[點評:點撥巧妙,回答精彩,評價親切。]

  師:生字讀得這么好,送同學一串鞭炮吧,來我們一邊放鞭炮一邊讀生字,看誰讀得又快又好。(課件:生字游戲――點爆竹)

  生:搶讀生字。(爆竹爆開,出現詞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初讀課文

  師:老北京的'春節到底怎樣呢?請同學來讀讀課文。

  (指名一排同學按自然段接讀,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錯誤)

  師:剛才同學讀得很認真,聽的同學也很認真,認真傾聽他人說話是一種美德,我們同學做得真好。

  [點評:教師不只關注發言的同學,更關注了聽講的同學。]

  師: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熱鬧。

  生:喜氣洋洋。

  師:板書“熱鬧”

  師:這么熱鬧的春節從臘月初就開始了(板書臘月),一直持續好長時間,到了正月十九,春節就――

  生:結束了。

  (板書:臘月 熱鬧 正月十九)

  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找一找,畫一畫,春節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臘月初八、臘月十九、除夕、大年七年級、元宵節、正月十九)

  師:老師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歷,咱們來看一下,齊讀一下吧。

  (課件:日歷。學生齊讀)

  點評:放手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有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教師借助課件演示,協助學生感知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思路。

  (四)研讀課文

  師:春節有這么多重要的日子,請同學默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局部,畫畫描寫熱鬧的句子。

  生:(默讀課文)

  師:畫完了嗎?把你畫的句子推薦給大家。

  生1:我喜歡除夕這個自然段,我覺得除夕很熱鬧。

  師:把你認為熱鬧的句子讀讀吧。

  生1:到了除夕可真熱鬧……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

  師:看來除夕的事情可真多,除夕的夜晚可真熱鬧。誰來把這個段落讀一下?

  生:讀第4自然段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1: 我覺得××讀得不太好,他的句子讀得不流利,沒有讀出除夕的熱鬧,那個“鞭炮聲日夜不絕”沒有讀好。

  生2:我覺得××讀得還可以,但是他讀得不夠熱鬧。

  生3:我覺得“團圓飯”這一句應該讀得很好吃,叫人很想吃才行。

【北京的春節教案】相關文章:

北京的春節的教案02-25

《北京的春節》教案01-18

《老北京的春節》教案03-31

北京的春節教案15篇05-16

《北京的春節》教案 15篇02-19

《北京的春節》教案15篇02-03

《北京的春節》教案(15篇)02-07

《北京的春節》教案精選15篇02-13

《北京的春節》教案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