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氫氧化鈉的探究教案(王桂枝)

時間:2023-04-25 05:08: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氫氧化鈉的探究教案(王桂枝)

氫氧化鈉的探究教案(王桂枝) 高效課堂 2010-03-23 11:04:01 閱讀49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教學設想: 本課圍繞氫氧化鈉固體或溶液變質的問題,引導學生派生出“它是否變質?變成了什么的物質?如何檢驗燒堿固體或溶液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如果變質,如何將雜質除去?如果變質,變質的程度是多少?”通過這些真實問題的解決,學生的自我探究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得到了發展,使學生再一次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的鍛煉。 教學目標: 進一步深化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性質及相關物質的性質和轉化關系的認識,并且可以復習鞏固酸堿鹽的部分化學性質和學會一些除雜的方法。 培養學生綜合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能力。 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與實驗探究的能力。 激發學生開展科學探究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探究方法:創設情境、興趣引導、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把一瓶敞口放置了幾天的NaOH展示給學生觀察,觀察完后學生對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①這瓶NaOH固體是否變質了?如果變質了,變成了什么物質?怎么檢驗是否變質?②這瓶NaOH固體是否全部變質了?③如果未全部變質,如何除去雜質得到較純凈的NaOH?④如果變質,變質程度是多少? 探究過程: 問題一:這瓶NaOH固體是否變質?如果變質了,變成了什么物質?怎么檢驗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這瓶NaOH固體已經變質。(根據氫氧化鈉的性質,NaOH固體易潮解,然后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即2NaOH+CO2== Na2CO3+H2O) 設計實驗:因為變質后生成了Na2CO3,所以是否變質關鍵就是是否含有Na2CO3。根據Na2CO3和NaOH的性質區別,如何使用不同類型的試劑來加以鑒別。 完成實驗:   操作   現象   1.取少量敞口放置的NaOH固體于燒杯中,加水溶解,取少量于試管中。   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2.用滴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鑒別的所需的各試種劑   學生紀錄所產生的現象   分析總結:從實驗現象上分析固體變質生成了碳酸鈉,所以氫氧化鈉變質了。 實驗情景:將已經變質的氫氧化鈉固體配成溶液后,滴入少量稀鹽酸,并沒有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小紅百思不得其解,請你幫她想想問題的所在。 問題二:如果變質,那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呢? 猜想與假設:由于只是放置了一段時間,有可能是部分變質也可能是全部變質。 設計實驗:碳酸鈉溶液是呈堿性的,不管有沒有變質,溶液都呈堿性,所以不可以用酚酞。因此,要檢驗有氫氧化鈉,必須先除去碳酸鈉,如果溶液還顯堿性,那么肯定是含氫氧化鈉。但是在除去碳酸鈉的同時不能引進新的堿性的物質,否則就不能確定是氫氧化鈉使得溶液呈堿性。 完成實驗:   操作   現象   1取一定量的變質的NaOH固體于試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   得到無色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或硝酸鋇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   有白色沉淀生成   3.將2中的溶液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   無色酚酞變紅或不變紅   分析總結:根據滴加無色的酚酞是否變紅,得出其中是否含有NaOH,從而確定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 問題三:某變質的NaOH固體中含Na2CO3,如何除去NaOH固體中的Na2CO3?  設計實驗:由于NaOH和Na2CO3在組成上的不同,可加某種試劑除去其中的CO32-即可。除雜不能引進新的陰離子,所以一般采用可溶性堿溶液。 完成實驗:   操作   現象   1.將部分變質的NaOH固體倒入燒瓶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   無色溶液   2.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或澄清的飽和石灰水直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   白色沉淀     3.將2中溶液靜置后過濾。   沉淀留在濾紙上,得無色濾液   4.將3中濾液蒸發結晶。   白色固體   問題四:NaOH固體變質了多少,即變質程度。 設計實驗:甲組同學:稱取16.40g樣品,放入足量的鹽酸直到反應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乙組同學:稱取16.40g樣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過濾、洗滌、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 【解決問題】 (1)乙組同學判斷石灰水是否過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2)根據兩組同學的實驗結果,請你幫助他們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Ca:40 C:12  O:16 H:1  Na:23) 拓展應用 1:研究性學習課題: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NaOH的變質程度。 [研究方案]先稱取13.3克的NaOH樣品(雜質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漸滴加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根據生成CO2的質量測定Na2CO3的質量.從而進一步確定樣品中NaOH的變質程度。 [解決問題]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CO2氣體的質量 關系如右圖所示。填寫下表:(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NaCO3質量/g       變質NaOH的質量/g       NaOH變質的程度 (用質量分數表示)        m(CO2)/g    NaCO3質量/g       變質NaOH的質量/g       NaOH變質的程度 (用質量分數表示)       2.2       0  25 50 75 m(鹽酸)/g 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變質的氫氧化鈉的質量,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 [繼續探究]計算實驗過程中與NaOH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 [發現問題] 根據“與NaOH反應消耗鹽酸的質量”,對照圖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2:小剛在化學實驗室發現,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了白色粉末。小剛叫來小軍和小紅,共同探究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們依據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發現:Na2CO3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常用BaCl2溶液來檢驗CO32-的存在。 為了驗證猜想,他們分別做了下面的實驗。 (1)小剛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鹽酸,有氣體生成。由此小剛認為白色粉末是Na2CO3。請判斷小剛所得結論是否正確,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軍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成紅色。由此小軍認為白色粉末是NaOH。請判斷小軍所得結論是否正確,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紅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由此判斷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為了驗證猜想③,小紅繼續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然后過濾。你認為她接下來還應進行的實驗是_________;在小紅所做的實驗中,若把BaCl2溶液換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的探究教案(王桂枝)】相關文章:

桂枝香賞析08-25

科學探究活動教案彩虹08-26

中班科學探究教案02-25

小班科學探究教案01-17

桂枝柏葉湯的功效與作用09-16

《王幾何》教案02-27

初中物理探究水的沸騰教案12-30

小班科學探究活動教案01-06

桂枝香·吹簫人去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中班科學探究教案(12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