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
“十五”期間,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xx—20xx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的要求,山東省以創建各級“綠色學校”為依托,深入開展中小學環境教育,切實加強領導、部門協作、嚴格標準、積極創建、規范驗收、強化培訓,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創建學校環境教育日益規范,環保課外活動形式多樣,環境文化豐富多彩,校園優美整潔,師生的環保知識和環境意識不斷提高,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學校帶動和影響社會的環境保護氛圍。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國家級“綠色學校”15所、省級“綠色學校”312所、市級綠色學校700多所。在省環保、教育部門的大力推動下,“綠色學校”的創建已成為帶動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對未成年人進行環境道德教育的主要載體,社會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學校自愿參加到創建活動中來,發展勢頭良好。
一、基本情況
1、加強領導,部門協作。為保證“綠色學校”創建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創建之初,省環保局與省教育廳就聯合成立了省級“綠色學校”表彰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擔任組長,負責標準的制定以及“綠色學校”的表彰和命名。各市也都成立了相應機構,領導市級“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為進一步加強領導,促進環境教育的廣泛深入開展,我們把環境教育普及率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省市長環境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每兩年考核一次,成績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各市也按照這個模式依次簽定了責任書,將環境教育情況統一納入對領導干部的業績考核中。
2、完善標準,鼓勵創建。為提高各級中小學校的創建積極性,確保創建質量,我們不斷完善《省級“綠色學校”創建標準》,細化各項考評指標,增強操作性,便于學校對照自查和組織申報。省里檢查驗收時也以《標準》為依據,逐條打分,及時發現問題,指出努力方向。另外,我們借鑒國家局做法,采取按比例分配省級“綠色學校”名額的辦法,鼓勵各市積極創建市級“綠色學校”,以此為龍頭,帶動各市中小學環境教育工作的開展。
3、嚴格驗收,確保質量。為確保高質量創建,體現出先進性和示范性,我們對申報學校高標準、嚴要求,在各市自查的基礎上,由省環保、教育部門聯合組成檢查驗收小組,隨機挑選學校,現場檢查驗收。驗收組每到一市,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通過聽取學校負責人情況匯報、查看學校創建檔案資料、問卷調查師生環境意識、實地考察校園環境等形式,親身感受學校環境教育氛圍,對學校的環境教育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增強了命名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4、加強培訓,優化師資。實踐證明,創建綠色學校,不僅需要環保和教育部門的領導重視,學校有積極性,更需要有一批掌握環保知識、熱衷于環境教育的教師骨干。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培訓工作,利用參加國家培訓、省里統一集訓、會議典型發言等形式,有重點、有組織地對省級“綠色學校”領導和主管教師進行環保培訓,并將培訓情況作為省級“綠色學校”考核驗收的指標之一。20xx年我省舉辦的省級“綠色學校”環境教育培訓班,有幸請到了國家局“綠色學校”項目負責同志前來授課,專家的講解對參訓人員幫助很大,120余名中小學校領導和教師受到了一次專業、系統的環境教育培訓,大家表示受益匪淺,對環境教育工作目標更加明確、更有信心。
5、拓寬渠道,輔助創建。為推動環境教育的深入開展,提高中小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20xx年,我們和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合開設了網上環保課堂,利用網絡教學信息量大、普及面廣、傳播迅速的優勢,對我省的中小學生進行環保知識教育。各級“綠色學校”的中小學生成為網上環境教育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他們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努力實踐,切實提高了環境意識和環保知識水平,成績突出的還被授予“環境小行家”稱號,極大地調動了中小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熱情,豐富了我省中小學環境教育的形式,推動了“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的開展。
二、主要特點
1、創建覆蓋面廣,學校積極性高。我省的“綠色學校”既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也有面臨高考壓力的高中學校;既有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學校,也有迎著新世紀朝陽誕生的新學校;既有國家出資的公辦學校,也有個人出資的民辦學校。各級各類學校對“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熱情高漲,在創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充分挖掘環境教育資源,拓寬環境教育渠道,把創建“綠色學校”作為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成功構筑起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和社會為載體,學校和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學校環境教育體制。
2、課堂滲透充分,專題教育扎實。我省各級“綠色學校”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保認同感,推動綠色理念的'普及為重點,利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實施環境教育過程中緊扣教材、自然貼近、點滴滲透、潛移默化,把環保知識普及與課堂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為有力地補充課堂教學,各學校廣開思路,積極開展專題環境教育,有的學校在校園網站中開設環保教育網頁,有的學校編寫了環境教育校本教材,還有的學校開展了教師環境教育教案及多媒體課件評比,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活動形式多樣,實踐富有特色。我省各級“綠色學校”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圍繞“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環保紀念日,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吸引學生參與環保實踐,增強了孩子們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的興趣和責任心。日照市第三實驗小學在原有的12枚雛鷹獎章基礎上,增設了“環保章”,在全校掀起了爭做“環保小衛士”的熱潮。青島市福林小學舉行的“我與綠色同行”宣誓活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灑綠色的希望,引領他們走向“綠色人生”。兗州一中不僅在校園內開展環境教育活動,而且要求每個學生向家長傳播環保知識,許多學生既是學校愛護環境的模范,又是家庭環境監督的使者。
4、校園環境優美,內涵更加豐富。我省各級“綠色學校”都十分重視校園建設,整體規劃、分布實施,營造綠化、美化、凈化、現代化的校園環境。各學校在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努力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的同時,賦予“綠色”更深的內涵,由自然環境的綠色擴展到設施環境、人文環境的綠色,發揚健康向上而又充滿生機的“綠色”精神,利用先進的辦學條件和文明的教學手段,精心打造一條龍的“綠色”育人環境,為“綠色學校”注入新的活力。
我省“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如有的學校領導對創建認識不到位,理解有偏差;有的學校檔案不齊全,管理不規范;有的學校領導和環境教師未參加過相應培訓,環境教育管理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學校未按《中小學環境教育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開展專題環境教育,對環境教育情況的考核機制還不健全;東西部“綠色學校”發展不平衡,地區間的經驗交流還比較匱乏等。
三、今后打算
通過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我們深刻體會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環保事業的未來。環境教育從青少年抓起是我們環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十一五”期間,我省將加大各級“綠色學校”創建力度,中小學環境教育力爭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完成由教學自發滲透向教材系統傳授的轉變,增加省編中小學各科教材中環境知識的份量,形成系統全面的環境知識教學體系;二是,完成環境教育由地區差異大、發展失衡向增加交流、共同提高的轉變,多創造觀摩、交流的機會,及時推廣環境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我省環境教育整體實力的提高;三是,完成“綠色學校”數量由少到多、質量不斷提高的轉變,在保證創建質量的前提下,力爭到“十一五”末省級“綠色學校”突破500家;四是,完成環境教師由培訓不足向全面提升從業水平的轉變,在較短時間內,對全省環境教師輪訓一遍,提高他們的環境教育教學水平;五是,完成環境教育形式由較單調向多樣化的轉變,不斷創新環境教育形式,加強環境教育的實踐和考核,保證環境教育的實效。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2
xx鎮中心小學的前身是白玉庵小學,創建于清朝后期,是一所有著百年辦學歷史和良好的社會聲譽的農村寄宿制完全小學。學校地處鎮細峪川腹地,占地25畝,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校園隨坡就勢,布局合理,三區分離,環境宜人,地理條件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學校秉承百年辦學傳統,確立了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讓每一個學生在“綠”的校園中健康、愉快地成長”為辦學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素質,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學校現有8個教學班級,共有學生300余人,教職工20余人。校園總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綠化面積9800平方米,生均綠化占有面積約為32.7余平方米,占校園總面積的58.3%。整個校園布局合理、優美整潔、花木繁茂,綠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氣息,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配置協調,科學精神與育人氛圍相得益彰,是莘莘學子求學、生活的好場所。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以德為先,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學思路,以“勤學習、做真人、善實踐、求創新”為校訓,堅持“以德立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特色強校”的治校方略,逐漸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勤奮、求實”的校風,“靈活創新,善思實干”的教風和“奮發進取”的學風,形成了教與學良性互動、師生教學相長的喜人局面。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以創示范學校為目標,以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為推動力,加快了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學校先后獲得“示范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實驗學校”“文明單位”“平安學校”“鄖縣示范家長學校”“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后勤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校認真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的理念,加大育人環境建設力度,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卓有成效地開始了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重管理,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需要優美的環境,校園環境建設不容停滯;實施素質教育光靠學科及活動性課程不行,環境教育課程不容忽視;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加劇,加強環保教育刻不容緩……于是,全校上下統一認識:“關注明日發展,熏陶綠色心靈”應成為安小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學校十分重視綠色校園建設及管理。首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其他職能部門負責人為主要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一手抓綠色環境建設,一手抓環境教育活動。學校聘請專家規劃學校綠化,把環境建設及環境教育活動納入教育教學計劃,使之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認真制訂了創建計劃,管理工作做到有檢查、有督促、有整改、有總結。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環境教育有聲有色。學校領導和教師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環境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探索環境教育理論及研究。學校環境教育的氛圍十分濃厚,學校設有環境教育宣傳欄,定期對師生進行環保教育宣傳,圖書室添置各種數量的環保教育書刊。
學校環境教育各類檔案管理有條不紊,專人負責。學校環境教育影像資料專門列出目錄。以上這些管理做法,有效地保證了環境建設及環境教育的有效實施,更重要的是讓“綠色理念”深入到每位師生心中。
二、重建設,綠色環境浸潤心靈。
校園物質環境是開展環境教育,建設綠色學校的物質基礎,環境建設本身也是環境教育。學校科學規劃,加大投入,終于形成了今天的綠化格局。目前,校園總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綠化面積9800平方米,生均綠化占有面積約為32.7余平方米,占校園總面積的58.3%。近幾年共投約幾十萬元進行綠化和美化的改建工作。
經過科學規劃和不斷改造推進,我校校園濃濃綠意簇擁著宏偉校舍,姹紫嫣紅點綴綠色校園,學校以高標準、高起點的理念,對校園綠色工程進行規劃和設計。校園環境中文化長廊,花壇、石凳融為一體,生機勃勃,儼然一座“花園式”校園,縱觀全校環境建設,的確處處體現其人文性,處處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環境激發了全校師生對學校,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掀起了我們積極工作,努力學習的熱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榮。校園內色彩明麗,呈現一派生機盎然;鳥語花香,總讓人心曠神怡。孩子們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處處受到美的感染,時時接受美的熏陶。歡迎您訪問
“校園文化”與“綠化”共同承載著“育人”的環境建設的最終目標。我們多年來一直致力提高校園環境建設的文化性、個性、教育性。近年來,尤其重視校園文化品位的提升。首先我們注重“文化”與“綠化”緊密結合。我們根據校園綠化布局建成四大教育區,分別為:重要經典詩文教育區、祖國文化教育區、勵志名言教育區、自創勸誡教育區等。它們時時發揮著教育功效,教導孩子們:強化規則意識,堅持規范行為;賞讀經典詩文,陶冶高尚情操;銘記格言,借力世界經典;品讀偉人名言,塑造美好心靈;鍛煉促進健康,體育給人力量等。——校園文化勸誡牌與青草綠樹相映成趣,以它特有的文化氣息教育著孩子。接著,我們做到“文化”與“建筑”相輔相成。這主要體現在我們在適宜的.地方都是掛了教育勸誡牌,不再舉例。我們真正做到了讓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都生發育人的力量。還有我們注重讓“文化”與“細節”同在。僅舉兩例:樓旁花壇徑時有學生踩踏,我們樹立起“已有陽光大道,何必另辟蹊徑”和“穿越不在此,在此不穿越”的標牌。——學生在具有安小特色的綠化和文化氛圍中生活學習,時刻接受著美的教育,無形的影響,最終必將打下深深的安小“烙印”。
一句話,校園文化品位在我們的重視和推進中不斷提高,這不但豐富了校園環境的文化底蘊,更讓“環境育人”得到了強有力的落實。
三、重實踐,綠色教育成效顯著。
綠色學校的關鍵及重點應是環境教育的實踐。而這實踐應由學科滲透和主題活動兩大方面組成。這樣,綠色環境就成了教材,成為了教育現場;這樣,環境教育才會形成序列化、課程化、活動化,在學科教學中有滲透,在專項教育中有落實,在活動中有安排。近年來,我們在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摸索出了“多管齊下,開展環境教育”的新路。下面作簡要匯報。
1、環境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中。
首先,我們認為學科教學依舊是環境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絕不可以“穿靴帶帽”,只能“滲透”。為提高學科教學中環境教育的實效,我們還定期開設觀摩課,教案評選等,學科教學中的環境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材、有作業、有考核,當然也就很有實效。在我校,“綠化工作”還與學生勞動實踐教育有機融合,環境管理工作不但綠化、美化了環境,還生發出德育、勞技教育、環境教育的實效。再次,依托校園環境進行環境教育在我校隨處可見,這也是我校的特色做法,因為我們具備了這個條件。環境教育與學科教學完美結合,教學活動與物質環境有機結合。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何丈量土地”的數學教學,“如何寫好一處景物”的作文教學,等活動就很好地融入學校環境。戶外美術寫生課總是在校園某個景點開始,集體舞總在校園運動場開跳,運動場上的體育活動更是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孩子們張張笑臉與綠樹紅花相映成趣……廣闊的天地、優美的環境不但讓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環境教育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
2、環境教育落實在主題活動中。
首先我們有計劃開展好各種主題教育活動。每年度,我們都要結合“植樹節”“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愛鳥周”等多種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于是“環保知識競賽”“采集標本”“控制白色污染”主題隊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在少先隊蓬勃開展。
“染綠校園”是我們綠色環境建設成果,“陶冶心靈”是我們創建綠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理想。創建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環境教育建成校本等工作還有許多填補和提升的空間。我們將再接再厲,讓綠色浸潤每位安小師生,讓綠色永駐百年安小。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3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進一步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我校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綠色學校創建,加大學校育人環境建設力度,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卓有成效地開展一系列創建活動,并取得了較好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管理
學校在確立創建“綠色學校”目標后,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以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小組,兩個領導小組制定創建制度,把創建目標分解到學校各部門,使學校各部門分工細致,職責明確。工會、教導處、總務處、少先隊再制定相應工作方案。學校定期召開創建專題會議,研究并解決創建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提出下一步的工作目標。這樣我校的創建“綠色”工作得以有序開展,形成了多角度,高視野的創建效果。
二、在濃郁的氛圍中提高環保意識
創建綠色學校不僅是學校的面貌改變,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師生的環保素養,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為此,學校每學期都要開展環保專題培訓,學校領導和有關教師舉辦環保專題講座,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講座的形式和內容也有所不同。學校還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方法,加強教師環保知識培訓,請進來就是請環保部門的'專家來校傳授環保知識、介紹國內外環境動態,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等。派出去就是選派領導和教師到兄弟學校學習創建經驗。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為我校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工作做好了思想準備。
三、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開展生動的環保教育活動
我們深知培養具有環保意識的現代文明公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把環保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才能使創建工作高效、長期的進行下去,最終培養出具有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習慣的文明小公民。我校的做法是:
1、發揮主渠道作用,滲透環境教育
為了提高環境教育的效果,學校規定,各學科制定教學計劃都要根據教育部下發的《環境教育大綱》要求,增加適合本學科教學要求的環境教育內容。課堂教學要滲透環境教育。在學校開展的課堂教學研究周活動中,環境教育研討課也是其中內容之一。教師的環境教育工作不僅體現在教師的工作總結中,而且也是學校考核教師的一項依據。由于教師在課堂中注重滲透環境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然地得到了環境教育,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開設環境教育專題課,重視活動課在環境教育中的作用。
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環境教育活動課。分別采取主題隊會、掛大幅標語、國旗下講話、開展環保征文、環保手抄報、廣播電臺播環保節目等形式,營造良好的宣傳聲勢,學生受到了教育。
3、開展生動活潑的環境興趣小組和環境實踐活動。
開展了環境實踐教育活動,使環境教育活動成為課堂教育的有力補充。學校成立了兩個環境興趣小組和環保志愿者隊伍。環境興趣小組和環保志愿者隊伍既是興趣小組活動和環境實踐活動的生力軍,也是學校環境教育活動引領者,并在學校環境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學校還組織參觀、走進自然、文體節、環保倡議等。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不僅接受了“人與自然”和諧理念的熏陶,也使學生得到“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人文情懷的教育,同時也推動了學校的德育工作,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容。
4、開展 “小手牽大手”環保進萬家、學生環境征文評比等專題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師生環境素養,拓展了環境教育的內涵,而且把環境教育推到了社會,推到家庭。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從小就能明白自己肩負著環保的責任。
四、拓展創建工作內涵,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我校以創建“綠色”學校為契機,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辦學水平,努力營造代表學校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墻畫、壁畫、專欄等圖文并茂,形式多樣,內容涵蓋了學校辦學理念的各個方面,圖文與綠化交相輝映,突顯了本校獨特的校園文化氣息。我校良好的校園環境,反映了全校師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具有了較高的環保意識,這為最終實現“創英語特色學校,建師生發展樂園”辦學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創建帶來的變化
創建使學校和師生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區教育局領到的話說:“雨山中心小學已經看不出是農村學校了,隨時走進校門,都會有衛生、整潔、美觀的感覺”。雖然這話主要是鼓勵,但我們也確實看到:師生的衛生意識、文明習慣的變化令人欣喜。
通過創建學校從面貌到內涵多有了較大改變,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一定提高。創建“綠色學校”已成為我校科學發展的又一推動力。
六、存在問題與努力方面
雖然我們在創建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清醒看到學校在發展中還有許多問題,如,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環境教育的形式與內容統一、學校的環境教育在推動社區和家庭環保的作用、環境教育在現行課程體制下的開展等方面,都需要提高和完善。
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在繼續深化綠色創建的內涵上下功夫,使師生與環境、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的關系更加和諧,不斷豐富創建的內容,拓展創建的形式,讓綠色創建與學校其它工作進一步融合,以取得更好的教育和行動效果。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4
(一)提到綠色學校,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滿目春意盎然的植被和花園般的校園。但在一校之長的陳勝慶眼里,綠色校園的寓意卻要豐富得多。
為了更好的落實新區與華師大有關共建協議,07年的6、7月份,陳校長就帶領著調研組進駐當時的張江中學,展開了學校更名、提升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陳校長注意到包括學校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esd)項目成員學校在內的原有特色,有意要把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與綠色學校掛上鉤。當然,陳校長眼里的綠色更多的是與學校的長足發展聯系在一起:記得調研組召開的第一次校外專家座談會上,陳校長就提出了自己的綠色學校理念:第一,要把綠色理解為一種可持續的發展觀,第二,要把學校的發展與學校所在的張江地域文化和經濟發展緊密的捆綁在一起,第三,學校要以啟動綠色學校為契機,大力挖掘綠色的`辦學資源,為形成學校的校本化特色和校本化課程奠定基礎。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的等專家的一致首肯。這也為日后學校確定“傳承大學文化、弘揚張江精神、實現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有效的鋪墊。
同時身為地理特級教師和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兼職教授的陳勝慶校長,本身就是一位熱心環保事業的好教師,由他主編的上海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拓展型課程教材《綠色探索者》已經由市教委審定,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教材通過“全球關注的地球變暖”、“能源問題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與3r原則”、“不容忽略的‘地球之腎’”和“21世紀與生態文明”等五個專題對當今世界共同矚目的環保話題作了詳盡且科學的闡述;教材在編排上不僅有“經典閱讀”、“專家觀點”、“讓數據說話”等章節,更設置了“相關鏈接”、“案例聚焦”和“暢想與爭鳴”等教學環節;在教材之首,還特別提示使用者要“為了我們共同心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請珍惜圖書,爭取讓更多的同學循環使用。”
(二)更名后的學校發展千頭萬緒,但學校領導班子團隊始終沒有忘記綠色環保的大事,明確指出,地處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張江實驗中學,責無旁貸地應該肩負起地區環保學校的重任,要把張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精神融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學校不僅在年初提交了創建“綠色學校”的申請,更身體力行的推進學校的綠色環保工作:書記方曉毅率領的學生興趣小組在今年暑假面向整個張江地區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夏令營活動中,指導學生們關注奧運、關注身邊的環境,同學們自己采訪、自己攝制,編輯出了有關宣傳奧運、宣傳環保、宣傳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宣傳教育片,并以此為契機,組織同學深入社區、里弄,展開宣教活動,受到了居民的歡迎,也得到了新區的好評。副校長劉黨生老師更是親自擔綱學校創“綠色學校”的項目負責人,以學校專職環保教師的身份為全校同學開設了多場環保講座,以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環保理念、指導環保行動;劉校長還直接指導學生“環保社團”、“發明創新社團”,率先開設“聚焦張江高科技”、“科學與藝術”等校本課程;在他的帶動下,一批校本課程脫穎而出:“初中化學課外實驗探究”、“多彩的科學實驗”、“綠色校園之化學”、“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監測”、“現代生物技術與社會”、“生活中的微生物”等拓展課,自編教材、開發課件。
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科學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凸現了作為身處張江熱土的學校特點和特色,老師們率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在張江這個最直接、最生動的環境里幫助學生們認識自然規律、辨別科學的雙刃劍作用、挖掘現實中的環保新發現、新革新。同學們圍繞張江高科園區這一大背景,逐漸梳理出了一大批有價值、有創意的科技創新課題,比如:“關于建立‘一校一河’、‘百校百河’水環境監測網的方案”、“張江功能區成為白領宜居區域的軟環境分析”、“以張江高科園區為例,解析、調整和提升高科技園區環境內的常規環境監測指標體系”等多項沖擊英特爾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課題。環保教師還充分利用社會關注的話題和熱點問題,有機的結合到教學之中,比如前段時間的“三聚精胺”事件發生后,老師就運用化學實驗、物理實驗等手段演示和再現了問題的過程,并指導學生確立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誠信意識;事后,這一課例被《教育參考》刊載。
(三)學校還得到了張江鎮政府的支持,與上海市環境教育協調委員會一起發起、承辦了20xx年“張江杯”上海市青少年環保創意大賽活動;承辦了上海市環保教師專題研討會;在張江科技活動月的發起儀式上,來自華東師大二附中和我校的學生代表同臺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了“以實際行動迎接綠色奧運”的倡議,并得到青少年的廣泛響應;在上海市社區水環境治理工作坊研討會上,做了主旨發言……
“張江杯”上海市青少年“綠色”創意大賽于20xx年4月份組織發動,來自全市17個區縣的近百所學校學生,圍繞綠色奧運、科學世博的主題展開智力和智慧的競逐,有17個區遞交了“綠色生活”創意方案274件,“綠色生活”創意作品158件,“綠色生活”創意畫322件,經專家評委的認真把關和細致比較、初審有創意方案217件、創意作品120件,創意畫205件參加復評,最終評審出:創意方案一等獎13件、二等獎30件、三等獎54件;創意作品一等獎8件、二等獎22件、三等獎25件;創意畫一等獎15件、二等獎33件、三等獎53件;同時還評選出優秀組織獎6件,于20xx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在這其中,我校共獲得獎項,有位指導老師受到表彰。我校的組織工作受到了市環境學會、市青少年環保組織、市青少年科技指導中心、市少年宮等上級單位的好評。
(四)學校結合春游秋游活動,把學生的足跡和視點引向現代科技,引向大學校園;近一年來,先后組織了學生參觀華師大的物理中心實驗室、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和凌空現代農業園區;豐富而又多彩的互動形勢和活動內容是同學們新奇,令學生們入迷,幫學生們叩開了一扇扇通向科學的大門。學校還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動,如校園科技節等主題活動來為環保科學教育造勢,為學生的環保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平臺。
學校重視對環保教育的經費投入,僅20xx年,學校的總投入就達到近30萬元。目前與社發局教育處和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協商,意欲在張江建設一個以環保為主題、與科技教育特色項目相對應的工作室或實驗室。
與此同時,校園環境亦積極營造環保科普宣傳教育的良好氛圍;依托社區、依靠社會支持學校開展環保教育;并建立起一支由學校教師和科技輔導員為主組成的熱心于青少年環保教育的社區輔導員隊伍;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科普宣傳活動;而黨員教師帶頭深入社區,開展以宣傳科學為主題的系列宣教活動。
學校利用文廣中心和學校的裝備,為周邊學校的學生和居民廣泛開展科技夏令營、專題咨詢活動和志愿者服務。學校的環保科普教育資源及活動陣地向周邊學校、社區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對照區內外的環保先進學校,我們深感綠色教育工作任重道遠。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條件,在新區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華師大和二附中的榜樣感召下,在全體老師同學的齊心努力下,學校的綠色環保特色一定能堅持下去,并不斷發揚光大。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5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進一步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和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我校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積極參與,加大學校育人環境建設力度,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
一、學校概況
無錫市清揚中心小學是一所新村配套小學,校舍布局合理,校園空氣清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自82開辦以來,一直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現已初具規模。學校占地面積13820平方米,現有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43人,在編教職工66人。學校設有電腦室,實驗室、體育室、衛生室等多種功能室,設施齊全,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還具有明確的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先后獲得了無錫市“園林式單位”稱號,無錫市雙有先進集體、巾幗示范崗等光榮稱號,學校認真貫徹了“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大大提高了師生的健康意識和環境意識,為創建“綠色示范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健全領導機構,加強科學管理。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顯得尤為重要。在人類共同倡導一一保護地球,我們綠色的家園的主旋律下,作為南長區一所中心小學,更應適應潮流的發展。在學校的建設和教育中充分重視環境保護,創建綠色學校,是我們學校的追求目標。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把加強環保教育作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不斷挖掘環保教育新資源。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環境教育,并提出“優化育人環境”,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學校成立了由黨、政、工、團、隊組成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全面規劃學校的環境工作,制定環保教育要求、綠化方案;學校特意聘請綠化行家到校實地考察、規劃,把環境教育納入教育和工作計劃之中,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每學期把環境教育納入到各處組及學校的工作計劃中。學校制訂了一系列的管理規章制度,相應的.檢查監督措施,保證環境教育能按計劃實施.為我校積極創建“綠色學校”提供有力的保證。
三、結合學校實際.多方開發環境教育資源。
l、積極籌措資金,抓好學校校園環境建設。
我校原有陣舊的教學設施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不適應開展素質教育的需要,為此,在區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資400多萬建起一幢具有現代化色彩的綜合大樓,新建塑膠跑道、塑膠籃球場、增設風雨操場,整修校園道路,鋪設廣場磚,全面改造校園環境。
學校領導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全面規劃校園綠化布局,改造了學校的花壇、葡萄長廊、噴水池,增設了全新的校園綠化帶,切實做到樹木與花卉并存,大片綠化與小景布置結合,使校園成為四季長青、月月飄香的花園,整個校園煥然一新,為教師和學生創設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圍。
我校不僅不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學校環境建設,而且加強對師生的規范養成教育,添置了垃圾桶,并實行垃圾分類,創設環境教育宣傳欄;張貼保護環境、愛我校園”等宣傳標語,教育學生做到凈化校園、美化校園、綠化校園,自覺主動保護校園清潔優美,校園可綠化地均能得到綠化,師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講究衛生,愛護花草樹木,無折枝毀木現象。師生食堂美觀整潔,符合衛生標準;廁所干凈、無臭味。師生養成了節水、節電的好習慣,再生資源能夠得到回收并加以利用,校園育人環境優美如畫、清新怡人,學生在花園一樣的校園里身心健康成長。
2、開設環境教育課,各科滲透環境教育。
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較為薄弱,我們深刻認識到環境教育任重而道遠。為此,學校十分注重環境教育的知識傳授和環保意識的宣傳,把環境教育列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由專任教師授課、教育學生了解環境科學基礎知識,關注全球與中國的環境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還充分利用各學科的教育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機滲透環境教育,要求思想品德、語文、自然、社會等學科的科任老師在具體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做到內容正確,結合貼切,潛移默化。
3、開展豐富的社區環保實踐活動。
環境教育不僅要有知識傳授和宣傳教育,還應充分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環保活動,逐漸使學生養成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我校大隊部要求各班成立環保小組,大隊部成立環保督查組、并定期組織各小組在校內或校外進行環保檢查、教育及宣傳活動。
學校積極組織各種環保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參觀上海科技館、揚名科技園、蘆村污水處理廠等,我校的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業余時間采集植物、昆蟲標本,使學生從小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的遠大理想。學校大隊部還組織各班環保活動小組的成員參加社區的環保宣傳活動.定期進行環保宣傳和環保實踐活動,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增強了學生的環保責任感。學校積極開展“愛護綠地”、“愛護一草一木”、“為校園綠化獻愛心”等活動,組織學生動手參與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勞動,同時學校還開展“環保小衛士”
系列活動,學校每學期都能結合“6.5”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樹節、愛鳥周等紀念日,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開展“保持生態環境,拯救地球家園”等班隊活動,利用春游、秋游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祖國江山如此多嬌”的親近大自然的活動,讓學生深刻認識“保護環境、責無旁貸”。教導處廣泛開展“環保小衛士”“惜土杯”征文活動,讓環境保護深入人心。
我校經過幾年卓有成效的建設,已形成現代化“園林式”的格局,在師生的精心管理下,花草樹木長勢茂盛,校園環境每天都是那么整潔明麗、空氣是那么清新,到處鳥語花香。我校以創建綠色學校為突破口,積極推動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質量在全區始終處于領先地位。面對成績,我們信心更足,決心以此為動力,認真總結經驗,深化環境教育,辦出學校的特色,把學校素質教育推上一個更新的臺階。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6
我們于莊小學是一所只有一二年級的兩個教學班,13名學生,2名教師的農村教學點。學校占地面積930㎡,建筑面積325㎡,綠化面積達30%以上。
我們在不大的校園里,在保證孩子活動場地的同時,科學規劃,種植的不但有雪松、快柏、紅葉石楠、冬青和南天竹等四季常青的觀賞植物。還有桃樹、山楂樹、蘋果樹、梨樹、杏樹、李子樹和葡萄樹等落葉結果食用的植物。我們新添置了4個景觀花盆,花盆里種植了花期較長的丑菊和喇叭花。我們努力把于莊小學建成一所四季常青、花果飄香的教學點。
我們在課堂上把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融入課程教育孩子,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熱愛自然教育,通過《日月潭》等課,使學生懂得花草樹木能調節氣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美化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
我們對于低年級學生教育采用直白的.方法,學生更明白怎么做。“手不觸摸花草,腳不踏進花池”、“墻壁不寫不畫,垃圾你撿我拾”的環保理念。“用杯‘節’水”的節約用水理念。“站到臺上尿到池里”的文明入廁理念。
現今,校園內能綠化的地方基本上都得到了綠化,綠樹、各種宣傳欄等交相映襯,形成了一種濃厚的校園環境文化教育氛圍。
總之,環境保護和實施綠色校園,是我們永久的工作,我們將不懈努力,打贏綠色學校創建攻堅戰。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7
為響應國家植樹綠化的號召,使學生充分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及其遠大意義;進一步了解樹木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保護樹木花草的責任感;增強愛護樹木的能力。
在升旗儀式上,團支部向全體隊員介紹綠色植物的作用并發出號召: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并且向全體教師發出倡議:開展“愛樹育人”活動,教師要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在班級中深入開展綠化環保、愛樹護樹教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良好行為,力爭形成人人關心綠化、人人參與綠化、人人爭當文明使者的良好氛圍。
3月9日下午兩節課后,全體黨員和團員率先行動起來,分組成立護綠小組,認養校內綠化植物,并對校園內的花壇開展了揀垃圾、落葉、擦花壇、翻土養護綠化等活動。大家個個精神抖擻,用鐵鍬翻動著花池里的泥土用抹布擦拭著花壇,用雙手揀著壇內的落葉及垃圾,黨員和團員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老師和學生,不時有群眾老師和學生也紛紛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之中,為美化我們的校園出一份力量!
全校以班為單位舉行了一次以“護綠愛綠·美化校園”為主題的班隊活動,深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在活動中學生們以小品、相聲、詩歌朗誦等形式,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及如何愛護綠樹。并且讓學生談談校園里存在著哪些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以及面對這些不良行為,我們應該怎樣做等等,另外學生們還搜集交流了環保宣傳標語。
甚至還有班級發出號召:讓學生利用周末對本學校及自己所居住的小區進行一次自發的愛樹護綠行動為小樹澆水、施肥,除雜草等,這樣既有思想認識又有實踐行動的活動,受到了師生的歡迎。
在“綠色周”活動中,所有老師都結合自己的學科開展了各有特色的活動。如語文教師,讓學生搜集、了解有關樹木的知識、植樹節的來歷及其遠大的意義。美術教師讓學生開展了“我與小樹共同長”為主題的繪畫比賽;思品老師開展了尋找生活中的垃圾等有意義的活動。信息技術課教師讓學生從網上了解樹類知識及相關內容,進行一次樹類知識調查,在班內進行匯報交流。
總之,此次植樹節“綠色周”活動,使學生與老師們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培養學生們愛綠、護綠、養綠的意識。
大家都積極地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實際動行,為了保護地球母親,為了美化綠城太原,也為了美化我們的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8
環境保護是影響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樹立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據《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xx-20xx年)》文件精神,我校深入開展以創建“環境宣傳教育”為主題的環境保護教育,在連續三屆被評為“省綠色學校”和“市綠色學校” 之后,繼續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關注生態環境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健全機構,規范管理,明確環境保護教育的地位。
1、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管理。保護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同樣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校重視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把它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各職能單位為成員的環境保護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年討論制定環境保護教育工作計劃、安排年度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做到“五有”(有計劃、有組織、有師資、有教材、有活動記錄)。開設生態環境教育研究課,成立環境保護興趣小組,把環境保護教育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校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撥出專項經費,添置實驗儀器,建設實踐基地,進行校園植樹、綠化和環境設施建設,為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保證。
2、重視宣傳教育,樹立環保意識。學校把環境保護教育與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我是綠色學校小主人”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早會課、班隊會課,以及宣傳欄、班級板報、年段小報、紅領巾廣播站、校報等為陣地宣傳環境知識;通過開展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征文、演講、書畫比賽,滲透環境保護教育;通過開展班級“五無”、行為規范“月月評”活動,對學生進行保持環境衛生、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等方面的教育;開展“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呼喚明天的綠色”、“綠色小衛士在行動”、“為母親河獻一份愛心”等主題班隊活動,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保護環境習慣,增強學生參與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優化師資,注重教研,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教育水平。
1、學校重視環境保護教育,把生態環境教育引入課堂。為了使環境保護教育真正達到成效,學校做到“六有”,既:有教材——學生人手一冊《環境保護》;有試驗點——以五年段作為生態環境教學試點年段;有時間保證——試驗點每兩個星期安排一節生態環境教育課,其余年段班級根據教材內容利用班隊課進行教學;有組織活動——各學科教師能自覺將環境保護教育有機地滲透于各學科的教學中,把環境保護知識與寫作、小發明、小制作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各種比賽活動,如:“我和小樹一起長大”、“為了地球上的生命”、“‘環保杯’《愛我中華》征文比賽及科幻畫比賽”等;有教研——學校每學期均舉行教學公開課、觀摩課,探討生態環保教育教學方法,不斷總結、提高教學水平;有總結提高——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心得,總結經驗,學期末寫好總結。
2、優化師資結構。把環境保護教育引入課堂,要使教育達到成效,師資水平是關鍵。1994年,我校開始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當時任課教師與環保局的同志一道查閱資料,編寫教材;同時為解決師資問題,我校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教師。學校派出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以及任課老師參加省、市乃至全國的不同層次環境保護教育培訓;為了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我們還邀請市、區環保局的專家到學校講課、培訓。目前,學校已有十位教師參加全國、省、市、區各級教師培訓,已基本能勝任環境保護教育教學工作。
此外,為提高環境保護教育效果,學校長期訂閱《環境與發展報》《三明環境報》《環境教育》《中國環境報》等報刊雜志和環境保護教育的參考資料。除此之外,任課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經常上網查閱有關環境保護教育信息并及時收集整理,對重要的資料按標準檔案管理要求進行歸檔,以便于日后工作時查閱與應用。
三、以課改為契機,開展研究性學習,推進學校生態環境教育。
1、認真貫徹課程改革精神。認真實施學校“課改”實施方案,制定與生態環境教育活動相適應的“課改”專題——《關注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把“課改”研討活動落實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校開設“研究性學習”,每周安排一節課開展活動。三至六年段學生全員參與,以小組合作研究的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要形式,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探究,一般由3—6人自由組成課題組,自己選定研究的課題。為了便于學生的研究,我們原則上要求學生圍繞與學習、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活生生的問題來研究。從選題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選的題都與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如:《沙溪河水質污染調查》《校園周邊環境的調查》《環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怎樣保護環境》等。選定研究的子課題后,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進行分工,各有獨立的任務,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討中,學生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敢于和善于申辯。最后學生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環境意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2、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為了收集到相關資料,學校實驗室、圖書館、市新華書店、市圖書館等成了學生最常去的地方,家里的電腦也成了學生最為常用的搜集資料的工具。校園周邊環境、沙溪河、江濱公園、社區衛生狀況、以及每位學生家居室內裝潢情況等都成為學生關心的問題,這樣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得到了開發。教師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
3、增強課程的整合能力。為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教師通過學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挖掘了自己的潛力,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比如,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如我校教師在上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據》時,讓學生設計一個調查表,記錄自己家庭一周內每天丟棄的塑料袋數量;統計本小組一周內每個家庭每天丟棄的塑料袋的總數量;根據統計數據制作統計圖,并根據收集的數據,估計全校同學的家庭一周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一年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讓學生計算,如果將全班同學的家庭在一周內丟棄的塑料袋全部鋪開,大約占多大面積?可以鋪滿一間教室嗎?這樣的數學學習,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掌握了學習方法,同時也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再如在教學語文課——《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老師除了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外,也能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教育,達到既學到知識又受到生態環境教育的目的,一舉兩得。
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信息處理等能力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同時推動了我校生態環境教育的發展,學生的`許多研究成果與環境保護有關系。20xx年在全國海爾杯科技創新大賽中,我校學生賴俊堯制作的“新式太陽帽”和甘哲隆同學撰寫的研究性小論文《三明市(列東)塑料食品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獲“希望獎”;20xx年5月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姚宇霆同學制作的“帶灑水的掃帚”入圍省賽,經過省級專家的現場答辯,榮獲省級二等獎;20xx年5月在福建省中小學生環境保護科學探究項目成果展示會中,陳鵬同學參展項目“關于洗車店廢水排放對沙溪河水質污染的研究” 榮獲優秀項目獎。
四、豐富課外活動,培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1、加強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學校成立“綠色小衛士”環保小組,設有輔導教師,該小組定期到江濱清理白色垃圾,進行 “護綠”活動,每學期有活動的計劃、總結和記錄。平時能結合環境日、地球日、水日、愛鳥周等紀念日開展演講、征文、書畫展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如:結合水日開展“保護生命之水”演講比賽,舉辦“行動起來,節約每一滴水”主題隊會,通過校園紅領巾廣播站、“荷尖尖”電視臺向學生播放“水——生命之源”的文章和節目;植樹節開展“愛綠護綠”主題隊會;愛鳥周開展“愛護人類的朋友——鳥兒”主題大隊會;環境日舉辦環保綜合知識講座。20xx年6月28日,省綠色校園主題實踐活動在我校舉行,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捐閑置物品,過綠色生活,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省宣教中心主任曾憲華、三明市環保局局長吳鏡祿、三明市教育局副局長邱偉等領導參加此次活動,活動中展示了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成果,學生還進行了一場以廢舊物品制成服裝的時裝表演,開展了“捐閑置物品”和“閑置物品交易”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保護生態環境常識,掌握一些環境保護技能。
2、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生態環境能力。
(1)讓學生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校常組織學生進行衛生大掃除,清理校園花圃里的雜草,人人動手清理墻上的污漬,清理校園周邊亂張貼的小廣告。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堅持開展環保科技夏令營活動。幾年來,我校始終堅持在暑期開展科技環保夏令營活動,舉辦培訓班,聘請市、區科協和環保局的專家作講座,指導學生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寫小論文、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帶領學生考察本地的環境,如考察格氏栲自然保護區、瑞云洞風景區,參觀三明水廠、污水處理廠、市氣象臺等,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知識的影片。每次活動都要求學生寫參觀日記,觀后感、及時收集整理有價值的照片及資料。
(3)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如成立“雛鷹假日小分隊”,上街參加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擦洗護欄,清洗亂張貼;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活動,讓每一位同學動手回收廢舊電池、拾易拉罐、可樂瓶;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演講比賽,喚起孩子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學生人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行動;開展“手拉手,撿回一個希望”為題的保護母親河的捐款活動;開展“還三明一片藍天,一江綠水”的系列活動;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熱愛家園”主題隊會,讓學生通過自排自演節目,深刻領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常識。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組織的環境知識大賽。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喚起孩子的生態環境保護憂患意識,培養孩子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做到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五、改善校園生態環境,重視校園文化的重建。
我校雖然校園占地面積小,但我們十分重視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幾年來,我們不斷投入資金,對校園的綠化進行合理布局,科學安排花草的種植,定期對墻面進行粉刷。校園衛生狀況良好,廁所定期消毒,干凈無臭味。校內無污染源,水溝暢通,垃圾當日清理。98年,學校投入1萬多元在教學樓頂上開辟無土栽培實踐基地,增加綠化面積,并為學生提供一個生態環境教育的場所。20xx年暑期,學校新建了一座教學綜合樓,新樓采用國家新的標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為了提升學校的品味,我校重視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我們要讓每一面墻會說話,讓每面墻都能發揮其育人功能。2005年4月又投入近4萬元,完善校園的德育環境,使學校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幾年來,在各級環保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生態環境教育取得可喜成績:學校先后獲“三明市‘十佳’文明學校”、“三明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五無學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點”、“福建省示范小學”、“全國‘雙有’學校”、黨支部獲“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連續11年被評為梅列區環保先進單位,學校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分別獲全國第三、五屆及省第四、五、六屆青少年科技“生百”、“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優秀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校在生態環境教育方面受各級各類的表彰、獲獎達100多人次。
生態環境教育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需要學校不斷地自我更新,以取得更大的環境績效,使學校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同時使學生、教師的環境倫理觀和價值觀得到培養,立志為學校、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9
我校是區教育局直屬初中,是市級文明校園。學校總面積為3718.8平方米(不含操場面積),現有教學班31個,在校學生1920名,教職工106名。近幾年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衛、創文、創模、創園為契機,綠化美化校園,優化育人環境,加快和諧陳倉建設步伐。我校按照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標準》和《xx初中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規劃》,認真抓好創建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經過自查,已基本達到了標準。現總結如下:
一、 領導重視,抓好組織宣傳
按照市區有關安排,學校把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創衛、創文、創模、創園成果,提升辦學品位,加快和諧陳倉建設步伐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列為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制定了創建規劃,統一了思想認識,成立了以校長xx為組長的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教處,由副校長xxx主管、政教主任xxx具體負責創建計劃的實施。創建工作堅持標準,從學校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狠抓落實。以擴大學校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垂直綠色為重點,營造綠色校園,促進學校環境教育,增強師生綠色文明意識,優化育人環境,加強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促進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加大創建工作宣傳力度。制作環境教育、文明行為教育、榮辱觀教育宣傳專版、橫幅4塊(條),換寫宣傳板報30多塊:利用班(晨)會、集會、校園廣播、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創建氛圍,形成了創建工作人人有責、個個參與的局面。
二、統籌規劃,綠化美化校園
學校在負債20多萬元的情況下,壓縮其它開支,拆擠籌措資金3萬余元用于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學校。邀請園藝師來校實地勘察設計,在多方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統籌規劃,綠化美化校園。一是拆墻透綠。學校對校門及圍墻進行了改造,在校門東側懸掛噴繪宣傳版畫,將西側磚墻推倒修建成不銹鋼透視柵欄墻,并在透視墻外新建一塊119平方米的草坪。二是植樹建綠。在校園原有樹木的基礎上,新栽植雪松4棵,垂柳5棵,龍爪槐2棵,紫薇14棵,大葉女貞14棵,校園綠樹蔥蔥,與校舍輝映成趣,愈顯壯觀。三是修壇造綠。新建草坪2塊,新建花壇7塊,擴大綠地80平方米。四是垂直增綠。在校園可垂直綠化面栽植爬山虎3處50平方米,在校園、各辦公室購買配置(包括自養)盆花500盆。現已完成綠地面積566.5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1364.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6.7%。綠化苗木配置得當,修剪整齊美觀,常綠樹達到60%,生長茂盛,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三、抓好教學,增強環保意識
學校重視環境教育教學工作。成立了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把環境教育納入專題教學計劃,配齊了專兼職環境教育教師,還通過外出參加培訓、校內觀摩教學交流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配齊了環境教育教材,按有關規定開齊了課時,除環境教育課外,還通過理化生史地等相關學科滲透環境教育內容。學校通過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競賽、繪畫、環保手工制作,組織師生參加社會環保宣傳活動,增長了師生的環保知識。學生祁洋、楊皓的環保征文《渭河虢鎮段水質污染調查報告》獲省級二等獎,張濤、祁逸超的《渭河水質調查報告》獲市級二等獎。
學校把環保意識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制定了苗木管護制度,對所有樹木、綠地和盆花實行認養責任制,對師生經常性的進行環保教育,把校園綠化和心靈美化融為一體,把園林環境、文明環境和育人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了師生的綠色文明意識。
四、深化活動,強化文明行為
學校采取多種方式,抓好文明行為規范教育,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一是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建立良好的校風。學校對學生的一日常規要求和儀容儀表,堅持日查、周評、期末匯總評比制度,通過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答卷、成立文明監督崗、辦專欄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文明意識、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二是狠抓校園環境衛生凈化,堅持兩打掃一保持。購置了漂亮的垃圾桶置于校園,學生養成了垃圾歸桶的好習慣,校園干凈整潔。狠抓校園兩打掃一保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保持校園干凈整潔。三是抓好公德教育。學校投資3000元制作了公民道德規范內容的銅字標語懸掛于校園宿辦樓醒目處,每天警省師生的言行。在公德教育活動中,學校提出三點策略,讓學生逐步養成十個好習慣,開展了評比文明誠信好學生活動,現已表彰十佳中學生60名。四是利用寒暑假開展五個一活動,要求每個學生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為特困家庭或學生做一件好事,為美化市容干一件實事,收集一箱廢品(舊電池、廢紙、易拉罐等),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使德育工作做到在校教師教育與假期自我教育有機銜接,同時使一大批學生遠離三廳,免受毒害。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五是借助大型活動,教育培養學生的文明素質。①3月9日,學校組織初一600名學生參加了區上舉辦的文明習慣進萬家萬名學生簽名活動。使文明種子再此播入幼小的心靈。②3月10日,全校師生XX余人參加了寶雞市及陳倉區第十二屆科技之春啟動儀式。讓學生有一次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的重要性。③3月12日植樹節學校發出了每人養一盆花,每周澆一次樹的號召,提高了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④通過組織主題班會,對學生對角度進行教育:地球我們的家園主題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在困難中奮起主題活動激勵了學生意志,呵護生命主題活動讓學生惜時如金、奮發拼搏,人格是最高的學位主題活動純潔了學生品質,凈化了學生心靈。⑤利用母親節,學校發出了每周為母親洗一次衣服、給全家作一次飯、幫鄰居樓層值日一次的三個一號召,在道德實踐中提高文明素質。⑥積極完成每周一次文明示范一條街上街勞動任務。讓學生用辛勤的汗水亮麗街道。用文明的行為影響市民。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被教育局命名為中小學管理示范校和創佳評差活動最佳單位,連續獲得區教育局教學質量考評第一,被區政府授予教育質量優秀學校;被團市委、市林業局評為保護母親河行動-綠色文明園,被市政府評為衛生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校園,去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陜西省示范初中。
我校將繼續高標準地做好示范學校創建工作。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0
為了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本年度幼兒園安排專人負責環保教育,有年級組、班主任教師等一系列環境教育工作者。環保教育工作做到有實施方案、有檢查記錄、有總結評比,活動資料齊全,分類管理,有據可查。
一、宣傳教育
為了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使環保教育深入人心,讓師生真正明確珍惜和愛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把愛護環境和保護環境變為自覺行動。學校把環保教育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做了大量工作:
1、每學期開展一次以環境教育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地懂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小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做環境保護的有心人。開展一次環境教育知識講座,通過環境保護的知識講解,讓幼兒懂得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使幼兒從小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進一步深化環保知識的教育。
2、每學期出一期以環保教育為內容的宣傳專欄,內容包括宣傳環保的文章,幼兒撰寫的環保習作等,讓幼兒處處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校還充分利用廣播,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開展環境教育的宣傳,并結合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充分挖掘校內外各種教育因素,通過宣傳學習,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環境教育氛圍,使環境教育深入人心,培養幼兒自覺環保習慣,促進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學科滲透
學校在抓環境教育的同時,還重視抓好幼兒的素質教育,在各科教學中,教師能結合教材,適時滲透環境教育。如科學課上老師引導幼兒領略優美環境,陶冶性情;結合教材帶領幼兒進行參觀、訪問等;社會課上,教師結合教材開展的“我們居住的地方”的實地考察活動,把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廣闊的空間。手工課上,如何將廢品再利用,制作成精美的手工作品,成了最主要的活動。美術、音樂課,幼兒通過寫生、表演,展示更多環保內容。象這樣把環境教育與其他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更能全面提高幼兒的素質,強化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實踐活動
在環保教育中,學校除了進行宣傳教育外,還注重組織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1、每學期各年級都組織幼兒親自動手編寫環保教育手抄報,手抄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收集了大量的環保知識,學習了大量的環保材料,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同時增強孩子的綜合能力,提高了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
2、環境教育的興趣活動小組有:種植小組、科技組、手工組等。種植小組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花草樹木和作物的栽培,花木的修剪等實踐活動,了解和掌握了花草樹木的栽培和管理的知識技術,親身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養成了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行為習慣;美術和手工制作出了許多環保作品,參加一年一次學校舉辦的美術、手工作品展覽,受到了師生們的好評和贊揚。
3、學校做到每學期開設環境教育課,由班主任利用晨間談話,結合教材、各節假日對幼兒進行各個不同階段的環保教育,讓幼兒在環保課中知道環保知識,學習環保方法,懂得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四、環境衛生
1、幼兒園衛生保潔制度。學校衛生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校園和廁所進行消毒,投放鼠藥。認真組織開展衛生保潔活動,室內衛生天天掃,公共衛生區域實行班級包干負責,每周兩次全校性的大掃除,課間每班都有同學進行保潔,為了營造一個優美、清潔的校園環境,學校衛生管理員對教室和公共區域衛生每天進行檢查,實行量化評分的辦法進行考核評比,認真作好記錄,學期考核結果累計作為文明班級的評比條件之一,由于加強了對環境衛生的督促檢查和文明衛生行為的教育,幼兒已自覺形成了文明衛生的良好習慣,校園經常性保持清潔衛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2、籌集資金加大教學設備和衛生設施的投入。做好水電設備、桌椅和公共區域果皮箱等衛生設備的添置與維修,鞏固校園綠化美化工作。
五、教育效果
校園文化是學校通過校園環境和精神氛圍對幼兒施加影響的教育因素,保護環境是全校師生共同的任務,在校環境教育的推動下,我校的校園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黑板報、宣傳欄、講座等使學校增添了教育氣氛,這些都使幼兒在學校的特有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總之,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將繼續努力為美化和綠化環境創造更好的條件,在保持和發展環境教育特色的同時,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環境教育示范校。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1
提到綠色學校,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滿目春意盎然的植被和花園般的校園。但在一校之長的陳勝慶眼里,綠色校園的寓意卻要豐富得多。為了更好的落實新區與華師大有關共建協議,XX年的6、7月份,陳校長就帶領著調研組進駐當時的張江中學,展開了學校更名、提升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陳校長注意到包括學校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成員學校在內的原有特色,有意要把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與綠色學校掛上鉤。當然,陳校長眼里的綠色的是與學校的長足發展聯系在一起:記得調研組召開的第一次校外專家座談會上,陳校長就提出了自己的綠色學校理念:
第一,要把綠色理解為一種可持續的發展觀,
第二,要把學校的發展與學校所在的張江地域文化和經濟發展緊密的捆綁在一起,
第三,學校要以啟動綠色學校為契機,大力挖掘綠色的辦學資源,為形成學校的校本化特色和校本化課程奠定基礎。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的等專家的'一致首肯。這也為日后學校確定“傳承大學文化、弘揚張江精神、實現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有效的鋪墊。
同時身為地理特級教師和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兼職教授的陳勝慶校長,本身就是一位熱心環保事業的好教師,由他主編的上海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拓展型課程教材《綠色探索者》已經由市教委審定,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教材通過“全球關注的地球變暖”、“能源問題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與3r原則”、“不容忽略的‘地球之腎’”和“21世紀與生態文明”等五個專題對當今世界共同矚目的環保話題作了詳盡且科學的闡述;教材在編排上不僅有“經典閱讀”、“專家觀點”、“讓數據說話”等章節,更設置了“相關”、“案例聚焦”和“暢想與爭鳴”等教學環節;在教材之首,還特別提示使用者要“為了我們共同心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請珍惜圖書,爭取讓的同學循環使用。”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2
為使我校校園文化含量更加豐富,生態環境更加良好,自然景觀宜人,真正為師生提供高標準的游憩娛樂、生活與學習的綠色生態環境,有力地促進了“和諧校園”的建設需要。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真抓實干
我校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普通師生員工都十分重視環境教育和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學校成立了創建“綠色生態校園”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對從校長“第一責任人”到各部門、教師、職工、學生等諸群體進行了責任分工,以期形成環境教育合力,注重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創建生態學校,增強師生的環境意識,提高師生的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整個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我校在校園綠化、美化上舍得投入,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自籌資金,對校園一些景點重新設計、改造。如今走進校園,哪怕是片刻的停留,校園的一景一色,一草一木都會在心中留下一絲回味,注入一抹新綠,讓人感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滋潤和教育。
二、加大環境建設,形成綠色校園
在生態環境建設和綠化清潔方面,學校舍得投入,總計投入10000多元,科學規劃,加強學校綠化、美化、凈化工作。盡管校區面積不大,但校園內都設有專門綠化區,道路兩旁都因地制宜設立了綠化帶,校園綠化面積達1500平方米,其中桂花三十余株,綠化覆蓋率達30.6%。
目前我校的校園環境狀況保持良好,水渠暢通、道路整潔、用水衛生、空氣清新、光線明亮、景點美觀、綠樹成蔭。各個教室、場所的廁所都有專人清潔,空氣流通,干凈而無臭味。校內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按時統一清運,同時設立了垃圾回收箱,回收校園內垃圾物品。學校田徑場組織專人定期整理。學校定期對全校各場所進行消毒、滅蚊滅蠅工作,確保了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校園內無衛生死角,無亂堆放雜物的現象。食堂的餐廳、廚房,符合衛生標準;在餐廳采用非快餐盒餐具;學生宿舍始終保持整潔如新。
學校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創設各種環境教育內容,從知識性內容、提醒語、環保宣傳到學生成果和活動展示,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環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學生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識,讓每個學生成為環保工作的小衛士。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3
我校高度重視和加強“綠色校園”創建工作,緊密圍繞環境保護、節約減排和文明禮儀等核心價值觀展開了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同時,我們結合學校和各班級的實際情況,大力培養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小樹立“節約高尚、浪費可恥”的意識。回顧本次活動,我校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環境保護教育:組織學生參觀當地自然保護區,引導他們了解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并倡導保護環境的責任感。2.節能減排宣傳:通過舉辦節能減排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對節能減排的認識,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到節能行動中去。3.文明禮儀培養:開展文明用餐、文明出行等專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從小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4.垃圾分類推廣:設立垃圾分類示范點,開展宣傳活動,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5.節約資源實踐:組織學生參觀節約資源的模范單位,向他們展示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和成果,激發他們對資源節約的興趣。通過這些工作,我校希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使他們成為綠色社會的建設者和推動者。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共同推動“綠色校園”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1.根據最近的討論會議,我們決定召開一個工作會議,以傳達有關文件的精神。考慮到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決定成立一個“綠色校園”創建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一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方案。
2.統一思想,提升認識。要求全體教師深刻認識到本次活動的重要性,從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明確目標。首先,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獲取與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環境和生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其次,我們要規范學生的環境行為,全面提高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道德素養。最后,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決策行動,成為具備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感的公民。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具備對環境友好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并成為有益于社會和環境的積極力量。
二、加大宣傳力度,全員參與活動。
1.為了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首先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領會了上級有關學校“綠色學校”創建行動的文件、通知精神,并制定了具體、詳細的活動方案。學校通過周一國旗下講話向全校學生發出了建設美麗學校、實施生態教育、創建綠色校園的倡議書,要求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同時帶動父母、長輩及周圍的人也積極響應,共同做好文明小主人。為了加強環境教育和實踐,培養生態道德素養,學校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構建了學校、社會、家長共同參與的環境教育和實踐體系,以增強綠色學校創建行動的實效。
2.為了加強學校的宣傳工作,我校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以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包括校廣播站、宣傳欄、宣傳畫、標語和黑板報等多種渠道。同時,我們還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晨會和家長會等,來開展各種宣傳活動。通過這些努力,我們成功地營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以各項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實施生態教育”活動。
1.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環境知識。
學校決定將《地理》、《道德與法治》、《語文》等納入環境教育的主要學科,旨在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自覺性。為了貫徹這一教學目標,教案中明確融入了環境教育的內容和知識,并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設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對于七年級學生,重點開展關于居住環境和校園環境的教育;對于八年級學生,重點開展有關動植物保護的教育;而對于九年級學生,則將課內教學延伸至課外,開展有關生態、環境、氣象、水源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方面的綠色校園創建教育。
我們創建了一個綠色校園教育課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這個課堂,我們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吃零食,保持個人和教室的衛生,為美化校園做出貢獻,使學生從入學起就能意識到自己與環境息息相關。我們還教育學生要保護動植物,讓他們認識到“植物與環境”的關系,并理解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會明白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動、植物,從而增強他們的生態意識。此外,我們還開展了一些關于生態、環境、氣象、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等方面的小調查,讓學生了解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從而意識到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我們鼓勵學生用彩筆描繪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手抄報,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這些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內容,為我們的綠色校園教育課堂帶來了顯著的效果。
2.教育學生養成環保行為習慣與生態道德觀念。
養成良好習慣是通過體驗和教育逐步培養的,學校在教育中注重持之以恒的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行為習慣,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學校將《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與環保要求相結合,通過檢查和督促,確保學生遵守環保相關的條例和規范。其次,學校利用各種環保宣傳日(如“愛鳥周”、“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等),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此外,學校還開展環保教育活動,擴展學生的環境知識。通過這些努力,學校希望能夠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墻壁、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道德觀念,我們可以在地面、甚至臺階上設置醒目的環保警示語,讓學生每天都能看到并受到熏陶。此外,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宣傳窗櫥、黑板報、廣播站、顯示屏等宣傳教育工具,向學生宣傳環保知識,增強他們的環境意識。同時,我們可以通過文明禮儀檢查評比,并表揚那些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的學生,從而激勵他們更加積極地投身于環境保護事業中。以上措施的實施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并讓他們成為積極的環保行動者。
3.深化“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成果
通過環境教育,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意識到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的行動。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我們生存的環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的環境活動,我們鼓勵他們以自己的行動成為環保小衛士,養成不隨地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班級還開展了垃圾分類的活動,將賣掉垃圾所得的錢用于慈善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對社會和他人有責任感,也更加積極地參與觀音村的環保行動。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取得了“綠色學校,你我共享”的共識。綠色學校教育正在學校內推廣,綠色學校的意識也逐漸融入到家庭中,同時我們也積極行動,將綠色學校理念傳播到社會。這一系列努力初步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我們認為,兒童不僅是接受環境教育的對象,也是向成年人傳達環保知識的“小導師”。許多孩子回家后都成為倡導“綠色家庭”的積極分子。創建“綠色學校”是一項推廣環境教育至全社會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孩子來引領一個家庭,進而影響一個村莊。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4
提高學生現代文明素質和環境意識,普及環境科學知識,發揮綠色環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學生自覺養成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綠色行為是廣大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責任。開展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培養全校師生的環保素養,是一種契機,也是一種希望,它能有效地促進我校的校風、校容、校貌的轉變,是我校師生的一致愿望。
在培養學生環保觀念,創建綠色學校方面,我們金碧小學腳踏實地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落實責任。
保持生態環境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由此,我校領導高度重視環境教育工作,建立了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把環保教育納入全校整體工作中,根據泉州市"綠色學校"標準把創建工作總體規劃,學科教育滲透,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校園環境建設,宣傳活動等工作,具體落實到各部門。制定了《創建綠色學校活動方案》、《護綠愛衛責任區檢查機制》等,由于目標明確,內容清晰,責任落實,各部門開展工作按計劃有步驟,互相配合,井然有序,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如今當你走進我們的校園,展現在眼前的是四季長青的花草樹木,雖不見富麗堂皇的建筑,卻透著沁人心脾的清新和典雅。
(二)、精心設計,讓"創建綠色學校"工作蘊涵在各種實踐活動之中
1、我們采取了讓學生自己教育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小主人
翁作用,召開以環保教育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讓學生討論怎樣去做保護環境的“小天使”。
2、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開“我們共同的家園”隊會,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組織開展“環保”繪畫比賽、演講比賽,“我為環保獻一計”等活動。還利用學校廣播,板報宣傳主題內容,舉行書畫展和環保手抄報比賽;
3、各中隊設立"綠化角",在自己分到的中隊綠化點上進行養護、盆景裝點,適時"綠色班級"的評比。
4、在校長倡導下開展"你丟我撿,丟一撿三"活動,師生們已養成“彎彎腰”的好習慣,學校的環境保持整潔有序。
5、組織隊員們利用節假日,走出校門,走入社會,擦洗街道護欄,清掃衛生死角,澆澆路邊的花草樹木,做好保護花草的宣傳牌,給花草當保鏢;向社會人士發出環保倡議書,使人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衛生。
6、發動小隊隊員,利用廢品搞小發明、小制作,培養隊員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分類收集垃圾,拿到廢品收購站賣,把所得的錢捐贈給災區小朋友,培養隊員的愛心,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7、在學校網站上開辟"綠色學校"專欄,宣傳綠色環保的有關知識,及時反映學校創建工作的最新情況,接受師生的有關建議。
(三)、環保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學校要求各學科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寓環境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上教學中見縫插針,有意識地進行環境教育滲透,加強對學生進行節水、植樹、防污染等環境教育。在課外,各教研組有計劃地對環境教育工作進行研討,學校把環保滲透作為教研組評優的指標之一,要求教師每學期針對學科特點寫出環保滲透論文,使師生滿懷激情地用心用筆去談環保這個人類永恒的話題。
(四)、加強環保行為教育,提倡綠色生活時尚。
環保是一場綠色變革,環保是一種自然回歸,環保更是一種生活時尚。學校把綠色環保教育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要求結合起來,如教育學生在家中種花種草綠化家園,水的重復利用節約水資源,回收廢紙,多使用再生紙,拒用一次性餐具,建議媽媽用無磷洗衣粉等等。在校園,教育學生爭當綠色小先鋒,課間不追趕打鬧,減少噪音。愛護學校一草一木,文明禮貌,也是一種綠色行為。為創造良好的班風校風,為創建綠色學校營造良好的氛圍。課堂中的有機滲透,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使學生所接受的環境教育,從表層開始深入到了內心,再轉化為自覺的行為。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5
創建縣級綠色學校工作總結墊江八中長期注重校園綠化工作建設。特別是近兩年,學校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環境意識為目標,以普及環境科學知識、環境法律法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了一系列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現將創建活動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落實制度,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1、成立創建墊江縣“綠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提高學校的辦學檔次,也為了更好地落實環境教育,學校以此為發展契機,提出創建墊江縣“綠色學校”的目標。為了更好地對校園進行整體規劃,在20xx年墊江縣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下,確定了學校環境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分步實施方案,同時把環境工作納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把環境教育引向深入。20xx年初,學校成立了創建墊江縣綠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何忠明。
副組長:陳良彬。
成員:夏平興寇洪高才物張雨姜有河易列先鄔得勝徐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寇洪主任(兼)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為進一步增強活力,發揮活動組的功能,激發全校師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會成立了愛衛會,我校還成立了綠色環保志愿者組織及課外興趣小組。
2、加強宣傳,引導師生確立綠色環保理念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中小學加強環境教育,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年來,我們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櫥窗、板報等輿論陣地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強廣大師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倡導綠色文明,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在綠色學校的創建活動中,我們不斷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評比與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禮儀、衛生習慣,并明確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把環境教育真正落實到師生行動中,扎根在師生的頭腦里。
3、構建保障體系,確定運行機制,確保創建工作長期有效為了確保創建,學校根據上級要求,聯系我校實際,把環境教育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制訂了創綠、環保教育計劃,確定教育目標和活動內容。各處室根據學校計劃,聯系本處室工作把環境教育納入工作要求,德育處將校園綠化區全部分解到每一個班級,確保校園綠化和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收到實效。
我校健全和完善各種環境教育制度。學校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工作以來,建立和完善了與此相一致的會議制度、學習制度和開展環境教
育的獎勵制度。一方面,學校訂閱了開展環境教育的學習、宣傳資料;另一方面,對在開展環境教育和爭創綠色學校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班級、學生進行表彰。
(二)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管理責任,落實綠色學校創建工作。
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愛護我們學習生活的校園,是我們每個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校園環境是鼓勵和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因此,學校一貫注重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建設。
1、綠化美化高標準規劃建設
為了創建墊江縣綠色學校,我校在墊江縣林業局關懷支持下,以高標準、高起點,對學校校園環境建設工作進行總體的規劃和設計。科學合理布局學校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投入10萬余元,進行校園綠化、美化建設;對部分喬木合理移栽,對教學區的花卉、樹木重新合理栽種,達到了喬木灌木相間,草本木本搭配,每月有花開,每季有花香。擴建了學校餐飲中心二樓工程,解決了師生的用餐和生活困難;建造了高規格的學生公寓,解決了學生住宿的要求。提升了學校形象。
2、加大硬件建設和投入,確保創建工作有實效。
為了進一步營造創建綠色學校,強化環境教育的氛圍,學校十分注重校內環境教育硬件設施設備的建設,以豐富和拓寬學校環境教育宣傳途徑和形式。學校對全部電線線路和水管管道作了全面的整修,一方面保證學生生活用水用電;另一方面作為對學生節能教育的參觀和宣傳點。進一步多方面地開辟創綠、環保教育宣傳櫥窗。校園內的'
垃圾及時清運,除安排班級值日外,學校還安排了專人對學校行政樓、辦公樓、學生公寓的清潔衛生負責清掃。20xx年,我校購化肥400公斤,為花草施肥,制作警示標語50余面,投入資金8000余元。良好整潔的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全校師生熱愛生活、維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和自覺行為。學校的校園網安排創建綠色學校環境教育內容,并通過校園網直接互聯網即使學習和了解國內外有關創建綠色學校和開展各種環境保護的信息措施。
(三)注重學科教育,豐富環保知識,培養師生環保意識。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環保教育的主渠道。環境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工作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因此,我們堅持以立足課堂,增強綠化意識為指導思想,在不增加課時,不增加學生負擔,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針對中學生的思想特點,積極實施環保教育。
1、注重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
注重在學科教學中結合各學科的特點,不斷滲透環境教育的內容和知識,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對環保的認識。學校要求各學科結合學校提出環境教育目標,對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規劃和組合,制訂了各年級環境教育目標和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教學要求。例如:在地理課中結合當前形勢滲透環境生態保護內容;結合勞技課滲透安全用火、節約用水、安全用電的教育;結合化學課滲透制止各種化學污染的教育;結合生物學科滲透生態平衡、保護動植物的內容;結合政治課加強對環境保護重要性、方法、行為和法律法規要
求的了解等。教師首先要自覺地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把大量的各種環保信息融入于教學之中,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對學生也是一個良好的環保教育。這樣的滲透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中,而且也體現在作業和試題中。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大大積累和豐富了學校環境教育的經驗資料。
2、指導學生進行環保“研究性學習”活動
學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認真指導學生積極投身于“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搜集資料、整理文字、形成成果的過程提高學習能力,增長知識,效果顯著。一些教師和學生有意識地以環保為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在各級獲得榮譽。
(四)注重行為實踐,開展綠色活動,增強教育實效。
活動是提高環境教育實效性,增強師生參與環保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在學校統一計劃下,開展了經常性的綠色實踐活動。主要有:
1、課外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大自然中去,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通過觀察、調查,學生們都能普遍感覺到我們的生活中確實存在著許多環境問題,比如工業廢水、醫院用水、居民生活廢水對水質的破壞,使用化肥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城市噪聲對人們身體的影響等問題。
2、進行各項環保比賽
校團委、學生會組織了校園環境美化評比、環保黑板報比賽。各班通過讀書選材,自己規劃,設計版面,編輯文字圖案。通過班級評比,學校總評。還組織各班團支部組織環保主題班會,并組織全校觀
摩優秀項目,如綠色心情、綠色之家、同在一個藍天下等。這些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豐富了環保知識,增強了環保意識和對生命的熱情。
3、結合“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綠色紀念日,通過國旗下講話進行專題教育,并開展“環保月”、“綠地認養”等活動,由每班團支部承包一塊綠地,負責養護工作。
通過創建“綠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我校教職工已形成一致共識:開展環境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是教育工作應盡的職責,而創建綠色學校與提高辦校質量,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是學校教育理念上的進步,創建綠色學校將把學校形象推上了一個更高層次,創建綠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不僅使學生在知識方面獲益,也會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形成,綜合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環保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新,為獲得終身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年來,我校圍繞“綠色學校”創建做了許多工作,收到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的工作離人民群眾對八中的要求還有差距,我們一定在今后工作中努力進取,把校園綠化工作做得更好,向著“森林校園”目標奮斗。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綠色學校創建03-13
【通用】綠色學校創建06-11
創建綠色學校報告05-30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03-25
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總結11-26
綠色學校創建總結必備02-17
學校綠色創建方案(精選11篇)09-18
綠色學校創建總結(精選10篇)08-19
中學創建綠色學校匯報材料08-17
創建學校綠色工作計劃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