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1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用心投身課程改革,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潛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育人為歸宿,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轉變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用心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研促教強質量,培訓培養促成長”的宗旨,圍繞本學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點,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把課題研究、網絡教研作為數學教研的兩大特色。采用多種措施,多種教研形式,致力于課堂教學的研究,致力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致力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實、廣、活、新”,得以有效落實。為此,本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好教學科研工作:
(一)扎實推進教學教研常規工作,增強教研工作的實效性
教學科研是學校的生命線,把科研工作與教師的教學實際緊密聯系,在數學教學教研中嚴格執行《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為保障,扎實推進教學科研工作,增強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
1、繼續堅持每周三一個小時的業務活動,采用理論學習、座談交流、群眾備課研討、專題輔導、課題活動、校本研究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研活動,對教師參加業務活動進行量化考核,并記于教師個人教研積分。
2、繼續堅持群眾備課、周前備課。教案的備寫要規范化,教學資料,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學方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九大要素要齊全。教案的設計要在群眾備課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和教師個人特點設計切實可行,易教易學的教案。要從教學過程的設計中看出教師是如何教的、學生是如何學的、知識是怎樣生成的、基礎知識是怎樣訓練的、潛力是怎樣培養的、學生的積極性是怎樣調動的等等。并堅持群眾備課研討制度,真正體現出每節備課都是大家研討的結晶。學期結束對教師的備課量化打分、評比獎勵。
3、作好課堂教學指導,強化質量意識。課堂教學是落實課改的主渠道,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本學期將嚴把課堂教學質量觀,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我組教師的'重點工作。嚴禁教師無準備上課,無教案上課,努力克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管理,繼續實行推門聽課對教師們的教學狀況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努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嚴把作業質量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對于作業的設計、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批、精講”。嚴格控制作業量及作業時間,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調動學習積極性。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細致、規范,不允許錯批、漏批、學生代批的現象發生。對學困生的作業要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時輔導,以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二)學、研、培結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加強數學教師隊伍建設。
強化教師的學習意識,促進教師知識及時更新,作好課題的研究工作、教師的培訓工作。促進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數學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1、本學期把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理解運用程度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認真組織教師進一步解讀新課標,學習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點,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探索新課程下的課堂教育教學規律。在學習、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實踐中,把課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實實地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2、作好校本培訓工作,提高數學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潛力和科研潛力。利用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有效地開展培訓。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最終在校內構成人人想學、自覺好學、終身學習的學習氛圍。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2
一、原因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不到位,知識之間的聯系沒有理解,基礎概念混淆不清。部分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及時鞏固,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學習態度消極。
2.審題能力不強,缺少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問題與知識點之間建立的聯系無法準確判斷出來,尤其新穎的或者開放性的題目,答非所問。
3.答題語言不規范,缺少政治術語,文字表達能力差,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使用術語答題,語言貧乏,言不達意,甚至語句不通。另外,書寫混亂,錯別字嚴重,尤其一些關鍵字詞。還有個別學生答題卡上的序號沒看清,答案出現在錯誤的位置,考試太粗心。
二、學生現狀
1.實驗班學生總的來說比較穩定,學習態度及氛圍都比較好,但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學以致用恰恰是他們的`弱點,這就需要讓他們知道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不單需要記憶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靈活應用,來解決一些實際案例中存在的問題。
2.普通班學生雖然有尖子生,中等生及中等偏下學生是全班學生的主力軍,差生比例也較高。因此當前要下大力氣培養尖子生,樹立榜樣作用。重視中游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僅教會他們知識,更要提高他們的能力。帶動下游學生,減少差生,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予以表揚,增強其自信心,鼓勵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三、提升措施
繼續發揮集體的智慧,加強集體備課的有效性,分工明確,相互合作。
關注社會熱點,關注時政,關注生活材料,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調動學生積極性。注重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平時注重落實,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要經常提問。
4.教給學生識記的方法,背誦知識點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全方位、多層次理解的基礎上識記。不僅要記憶和理解,而且還要對內容進行加工、提煉,對零散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況,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框架圖。
5.科學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與答題的技巧。作業要精心設計典型例題,平時應注意從答題的每一個環節去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組織答案,學會正確表達。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術語,加強政治語言規范化。
6.學生做完題之后要及時講評,講評時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同時要及時追蹤學生訂正。嚴格要求學生書寫認真規范,有條理性,特別強調主觀題答案書寫序號化,培養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
四、每月工作
1.加強集體備課,按學校要求組織好每一次集體備課。每個人認真鉆研教材,研讀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集體備課要充分討論,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2.每月至少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小測驗,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情況而制定相應的教學工作調整。
3.積極參加各類教研活動,提高業務水平。平時努力撰寫教學論文,積極參加每年市創新杯、科研杯、省師陶杯、省五四杯、省黃浦杯等。
4.按照區教學研討會布置的任務,本學期重點落實學科“四個一”項目即共讀一本書,上一節經典的學講課,組織一次有意義的主題教研活動,出一份優質試卷。
①每人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要求做好讀書筆記,并結合讀書內容和教學實際撰寫學習體會;
②圍繞“學講”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磨活動”;
③研究統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特別是新課程的變化;結合核心素養對課程的學科關鍵能力概念的界定及要素進行分析;結合教學實踐對課程學科關鍵能力培養策略進行探索;對課程學科關鍵能力培養策略進行評價研究。所有教研活動要圍繞這一主題開展,讓教研更聚焦、更有力、更有效。
④教師命題技術研究(學校每個年級備課組提交一份)20xx年3月27日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3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縣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品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上的教學資源庫的素材,積極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四、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期品德教學工作計劃,交流討論,落實計劃目標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課標,結合本學段要求落實教學常規。
十月份: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內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互相學習,加強交流,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師匯報展示課,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老師們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總結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期末評價。
次年一月份:復習,期末測評。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4
在初中教育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最被看重的,因此很多學校只注重對學生教學成績的提升,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是完全失衡的教育。現在社會上有那么多品行不夠端正的小混混,看著就令人氣憤,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學校沒有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所以我歷來主張要把學生的教學成績和思想品德掛鉤,要教學成績和思想品德均衡發展,這樣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正是認識到這種情況后,我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特別指定了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初中二年級三個班思想品德課。從初一年級授課老師的了解和期末考試的情況看,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還算比較高,但分布很不平衡,整體學生的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高。因此,本學期在抓好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強能力素質教學,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二、教學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凸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扶差方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三、實施目標的方法
1、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1)、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
(2)、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3)、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4)、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2、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3、堅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堅持分層次和雙邊教學,教學中注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使每個同學都發揮自己的特長。
4、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四、本學期主要教學工作:
1、認真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充分體現、踐行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2、繼續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學好教學改革新理論,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理論水平。
3、把握好新教材的編寫目的和教學要求,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
4、認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加強教研活動,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做到多聽課、多總結。認真學習他人、他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6、自覺做好教學各項常規工作,按質按量完成備課、上課、改作業、單元測驗等常規教學任務,尤其認真實施課堂目標教學法。
7、切實抓好學科培優工作,通過會議、輔導、談心等方法努力提高優秀率,把學科成績躍上新臺階
學生的思想品德成績上去了,并不代表我的教學成績和能力好,我們需要在生活中給學生做最好的榜樣,讓他們在生活中不斷的進步,尊師重教,那樣的學生才值得我們較矮和自豪。我一直希望能夠教出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都出色的學生,領我欣慰的是,這種學生很多,所以我的教學興致很好,我愿意把所有的一切都教給學生,讓他們做一個思想品德端正的學生,讓他們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之才!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1、在區域化創智課堂理念的引領下,我教研大組以兒童哲學問學課堂為理念,依托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優質教學環境,聚焦道德與法治課程領導力的建設,進行有效的融合和滲透。通過教研組建設、教師個人成長等方面學習、研究與踐行,更大程度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老師的專業發展。
2、結合學校立德樹人育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標準;落實問學課堂教學目標訓練思維、激發情感、形成價值;規范教學流程管理,深入開展課堂教學。
二、工作思路
1、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認真執行學校課程計劃,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工作,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重視學生的成長規律。深入課堂、圍繞質量、潛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學科的根本,促進教學與評價的融合,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領導下,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切入點,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4、繼續推進開展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與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的研究,積極探索課程評價,以數字教材項目推進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培養一支校道德與法治骨干教師隊伍。
三、關注研究
1、研究領域:研究領域要從單純以學科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研究,轉變為學科課程—教學—評價整體性的教學研究。
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從基于經驗的教學研究,轉變為證據與經驗相結合的教學研究。
3、研究路徑:研究路徑要從自上而下培訓式路徑,轉向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參與式路徑。
4、研究起點:研究起點要從理論驗證式教學研究,轉向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式相結合的教學研究。
四、工作要點
(一)聚焦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提高教學研究的有效性
1、根據市教研室推進基于課程標準教學與評價的實施要求,教研大組加強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學科評價指南等文本的研讀,通過專題化的教研大組研訓活動,進一步提升道德與法治學科基標實施的品質。
2、《小學基于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研究與實踐》項目:
(1)繼續推進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
(2)聚焦重難點問題展開實踐研究。
(3)根據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路徑實踐研究的研究目標與任務,全面實施項目實踐研究。
(4)學習領會市教研室作業、命題評比的相關要求,充實小學道德與法治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教學素材資源庫。
(二)有序推進一至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的實施,加強教法與學法的研究、培訓、指導,轉變教學方式。
隨著道德與法治新課程的實施,對小學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本學期,一至五年級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道德哲學的相關內容帶進課堂。執教廣大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網絡教研
a、每次區教研活動后,青年教師將課堂實錄電子稿和mp3傳到六一云盤,將磨課、研課落實到實處。
b、多種形式的教研互補:專題論壇(包括視頻課、主題發言視頻、主題教研學習資料等);自由互動發貼。(自發問題解答、教研提問等)
2、落實作業規準,規范三至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活動練習冊的使用,封面有四章,教師逐題批改,以等第制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將3—5年級每一課的作業以備課組的形式進行研討,然后拍照上傳到六一云盤相關文件夾,完善道德與法治資源庫的積累;發揮青年教師的作用,積累與教材內容相匹配的數字教材資源。
3、每位教師每學期撰寫一篇規范教案。
4、認真做好期末考查工作,正確、規范填寫學生成長手冊。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6
很多年前我還是學生的時候,也曾深深厭惡那些無聊的說教課,認為上一些不考試的課就是浪費時間。可是后來我自己也進入到這個行當,也教別人也被別人嫌的時候,我就開始做了好一陣反思。最終我得出結論,那是雙方修養不夠的原因,而我教的的道德與法治,這里面包含了人類的雙重修養,一層是自由高尚的修養,另一重則是強制修養。為了幫助學生得到更高層次的修養,我決定采取一套更有益的教法,以下就是具體計劃。
1、引導教學
結束了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了學生身上的一些特質,也找到了與他們合作的契機,同時已經摸清了種種的個性細節。在我得到的這么多的信息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便是我找到了他們共同的取向,那便是對美的向往。那么我便從美的角度來引導他們的修養,把審美觀作為一種判斷的依據,從而升華他們的修養層次。
2、授課形式
既然選擇教這門課,當然就要與其他課程的`教法有所不同,一位的嚴肅或者一味的輕松都無法營造合理的課堂張力。而我的課則要體現哪一種柔和的氣氛,沒有聒噪喧鬧的尖聲吵叫,也沒有冷厲無情的呵責。我不跟他們講論是非觀,而是談論追求和渴望,把學生引向美的追求,使他們渴望臻美和善。
3、自我修養
想要達到我所要求的授課境界,講課的人必須要有極高的修養才可以,須從自身的體悟中來釋放課堂的內涵。依托教材和常規的授課流程,唯一不同的是,要把它們給延伸的足夠深遠,遠到恰到好處,剛好能夠抵達學生們憧憬的美的境地。從而令他們對正確的觀念產生高度的認同和信服。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茅箭區工作布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學科科研力度,以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范學生。能聯系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的帶頭人。通過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信息,并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為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礁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思,向成為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后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思能力,形成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并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并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并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饋信息,以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于學生發展。
(三)顯特色
1、做好課題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為思品課注入新的生機。
(1)現代媒體資源
充分利用了學校和家中的現代化設施,收集了思品課堂相關數據等資料,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
(2)圖書資源
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讓學生通過收集,來補充課堂的知識。
(3)家長資源
家長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充分發揮家長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成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1、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將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持續改進教學行為。
2、結合學校育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結合本學科特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二、主要工作
1、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認真執行學校課程計劃,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道法課程教學工作,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結合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開展德育教育和勞育教育,堅持“五育并舉”。深入課堂、潛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學科的根本,促進教學與評價的融合,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
3、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領導下,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切入點,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學習道德與法治基本教學要求,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4、繼續推進開展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與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的研究,積極探索課程評價,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擴大骨干教師隊伍。
三、具體措施
(一)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
道德與法治學科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課程的新天地。
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要求,進一步規范教研組活動,優化教研制度,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說課、研課、新課程知識競賽等活動,也可以采取主題研討等形式加強學習,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聯系生活,以評促教,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本學科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儀式教育、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效益最大化。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德智體美勞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統編教材為契機,轉變教學方式
隨著道德與法治新課程的實施,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本學期,一至五年級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課堂。執教廣大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教研組將組織教師學習道德與法治教學基本要求,加強統編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四)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便于穩定任課教師隊伍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多為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科教興國戰略為指導,以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為方向,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女同學愛學上進,但部分男同學雖很聰明,但學習勁頭不足,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基礎知識及書寫方面對他們來說是弱項,究其原因是認識不到位,這還有待于采取恰當的方法去解決。八年級學生總的來說比較穩定,學習態度及氛圍都比較好,學以致用恰恰是他們的弱點,這就需要讓他們知道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不單需要記憶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靈活應用,來解決一些實際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我對個別的學生不是十分了解,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生活與日常交往中,進一步了解、分析、及時發現,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癥下藥,以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包含四個單元十課的內容,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分為兩課,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網絡生活新空間,善于與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本單元為后三個單元起到鋪墊的作用,所以在整冊教材中舉足輕重。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網絡。教學難點是懂得如何在社會中成長和理解網絡提供的新空間。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分為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秩序、社會生活講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際交往為主題,圍繞學生生活圈的擴展,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尊重他人,做一個誠實的人;學會尊重寬容他人,能夠平等待人,與人為善。他是對上一單元內容的承接,也是本冊教材內容的重點之一。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規則重要性的基礎上自覺遵守規則,禮貌誠信待人,同時也要在理解違法的危害性的基礎上預防犯罪。教學難點是理解各個規則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違。第三單元,承擔社會責任分為兩課責任與角色同在和積極奉獻社會。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品德,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益。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加強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認識到為社會服務。本單元為下一單元的知識提供了理論依據。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共分為三課國家利益至上、
樹立整體國家安全觀、建設美好祖國,本單元是整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是激發學生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的情感。
四,總體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養成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有責任心。樹立規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
(二)能力目標
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控制。逐步掌握交往與溝通的技能,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
(三)我們要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養成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具體情境中與人流暢地交流,溝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我們了解網絡交往,學會自我保護,過健康的網絡生活。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做一個誠信守信的人。自覺遵守社會規則,遵紀守法,能夠利用法律保護自己。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養成親生活的行為,②合理利用網絡
③維護秩序需要規則,④做文明禮貌的人
⑤如何加強自我防范,⑥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⑦正確認識國家利益,⑧實干創造未來
難點
①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維護和改進規則
③踐行誠信,④有勇有謀,應對犯罪
⑤如何關愛他人,⑥如何捍衛國家利益
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六,教學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培養人為目的,為人師表,寓教于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教師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術,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體資源。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精心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2.按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學習。深入鉆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精講多練,及時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提高起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4.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后有作業,并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期中、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5.認真做好后進生的工作。以鼓勵為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10
一、教學目標
了解新環境,適應新課程,迎接新起點,享受學習,發現并正確的認識自己,形成較清晰的自我形象,做更好的自己。
學會自己與他人友好和諧相處,關心和尊重他人,善擇友,選良師益友,與同學之間培養深厚的友誼并且使之變為自己的財富。使學生更快的更好的融入班級生活、校園生活,培養與人溝通、善于表達的能力,讓友誼之樹常青。
培養學生尊師重道的情感態度,走近老師,培養良好的師生情誼,促進學業和情感上的交流。正確理解家的概念,養成家庭小主人的責任感,愛護父母,學會換位思考,體諒父母家人的不易與艱辛,學會感恩家人,讓家更美好。
正確認識生命,并且敬畏生命、珍視生命、守護生命。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學會面對學業上的挫折,敗不餒,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生命的韌性,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了解并感受生命的意義,學會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義,養成正確的生活態度,活出年輕生命的非凡精彩。
二、教學內容分析
初一思想政治下冊教材由《思想品德》改版成《道德與法治》,突出了三個基本理念,它們分別是:
1、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在不斷的深入生活中汲取與同學、老師和家人的親密友好關系的養分。
2、鼓勵初中學生學習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促進學生社會化。
3、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學生積極看待生命,并且珍惜享受生命,活出精彩人生。
三、教學重點
1、走進新時代中學時代
2、學習的重要性
3、發現自己和怎樣做更好的自己
4、如何探尋友誼的真諦,締結真摯的友情
5、如何與朋友良好相處,呵護友誼
6、把握網上交友的適度的正確方法
7、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怎樣的態度
8、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需要做哪些努力
9、了解家的概念,懂得孝道
10、用心感受家的溫暖,學會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父母家人
11、認真思考生命,尋找生命的的意義何在
12、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現和態度
13、為什么會有挫折,怎么應對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
四、教學難點
1、學習的'重要性,如何努力提高學業
2、發現自己,能正確認識自己
3、如何與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
4、懂得如何尊重老師,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5、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及態度
6、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態度
7、增強生命的韌性的方法
五、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絕大多數學習比較自覺,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主動性較強,上課精力相對集中,作業任務能認真完成,這部分學生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也有少數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上課精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不注意聽講,作業任務不能及時很好的完成,教師要多用心。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適時改變教學方法,使這一部分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六、實施目標方法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用活動探索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實踐中體悟道理。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含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中提高教學的實踐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
3、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與法治理解,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4、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根本。
第二,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
第三,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
第四,指導好實踐活動,這是檢驗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生活(社會)研訓工作將繼續以市科研中心學科教研要求及區小學學科研訓計劃為指導,緊密結合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課程建設、提高品德學科育人質量為重點,加強學科課程實施力度,強化學科專業學習與研究,重視學科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教學改革,努力轉變品德課“看圖畫、教課本”的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教學目標,進一步增強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學科課程實施的規范化、教師課堂的專業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加大檢查力度,夯實課程實施方案
1.圍繞“開齊、開足、上好”的課程原則,深入貫徹落實課程實施方案。結合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課堂督查,加大監控頻率,及時反饋監控情況;加強隨堂聽課及推門聽課制度,強化常態課建設,確保每一堂課都能夠上實、上好。
(二)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更新學科教學理念
2.繼續進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系統培訓學習,正確把握學科培養目標及措施。根據本學科教師兼職教師多,流動性大的特點,學期初繼續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培訓與學習指導,使老師們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工作計劃
明確課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確把握培養目標及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水平。認真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對課程理念、教學內容的學習與培訓。充分利用好區級教材培訓的機會,及時進行校級培訓,建立健全參訓通知、到會記錄、學習考核、成績通報等形式,督促教師熟悉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明確課程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3.繼續深化市學科教學策略學習,熟練掌握學科教學流程及實施辦法。以區送教活動、優質課評比活動等為學習平臺,結合網絡優秀課例或者聘請兄弟學校的優質課例觀摩等活動,組織老師們對市學科教學策略進行再研究、再學習、再反思,促進學科教師不斷優化品德課堂教學流程,提升個人教學設計能力。
4.系統學習德育教育知識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三)深化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生本活力課堂
在教學的引領上,繼續以市學科策略落實、學生有效參與、學科課程整合以及信息技術融合為深化著力點,大力推進學科生本活力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學習真正發生、活動體驗真正參與、品德養成真正落地,努力改變部分課堂“看圖畫、教課本”的現象,還真實生活體驗于課堂,讓品德課堂充滿活力。
5.加大生本理念的學習與思考。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法內容,對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自主展示評價交流情況進行研究,真正在課堂放手學生體驗、探索、發現,互相啟迪,自主生成。
6.加強對生本活力課堂流程的反思改進。借助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質課賽課、專題課例研討等形式,對活力課堂尤其是與學科活動性相結合的思考,加強對市、區品德學科“活動體驗式”和“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再學習和再落實,圍繞市、區科研中心“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參與”研討會精神,積極推進學生品德學科學習活動的自主、高效,努力在品德與生
活(社會)課程中,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進一步重視師生之間交往互動、平等共享關系的構建。
7.通過聽課、評課、教學問卷調查等多種評價形式,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整改。在平時的教學評價中,建立互學互幫制度,促進學科教師水平與品位的提升。依托“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及示范課、展示課、達標課等活動,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建議兼、專職本學科的教師有關的品德學科聽課節數本學期不少于3節和6節。
(四)夯實傳統教研,加強創新教研,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8.繼續落實教研教學常規建設,抓好教學的五個環節。老師備課繼續實行電子備課與書頭備課相結合的方式,減輕老師的負擔的同時提高上課的效率。詳案要求環節清晰,教學策略運用得當,內容詳實,問題設計適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簡案實用、有效;認真設計學生作業并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指導課程》,做到要求嚴格,指導有方,批改認真,反饋及時,輔導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嚴禁作業應付、潦草。
9.扎實推進學科問題研究,有效組織針對性強的主題教研活動。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對不同程度課堂呈現的問題進行思考、上報、梳理,并圍繞著共性問題,借助集體教研活動、網絡研修平臺、常規專題研修等形式真正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技能。
10.認真學習區關于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整理項目研究方案,深入解決區域品德教育突出問題。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區教研室提出的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研究方案,依托“問題導向”的德育課程實施研究、在課堂上實施:學生參與度高、活動設計實效性強以及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項目研究,為全區的品德課堂教學研究提供典型課例,推動研究實效。
(五)強化教師梯隊發展,提高整體教師專業水平
11.抓好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區“名師工作室”為平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優質資源,以點帶面,積極培養對象,制定培訓計劃,挖掘與發現事業心強、樂于奉獻、敢于吃苦的教師,多加擔子,多給機會,多加磨礪,讓學科骨干教師迅速成長,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團隊,引領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養綜合評價,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12.不斷完善本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實行課后行為跟蹤評價,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的內容及形式研究,立足學生品德學科素養形成,建立多元科學評價體系。各學校進一步完善階段品德學科質量評價辦法,實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
三、活動安排
九月:
1、制訂并傳達本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品生、品社教材培訓活動;2、學期初教學業務初查;3、參加省遠程研修學習;
4、參加省品德學科教研員培訓,做好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校級培訓工作;十月:
1、組織推門聽課、開展課堂教學研討;2、組織參加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3、參加省遠程研修學習;十一月:
1、參加區“名師送教”活動暨品德學科教學研討會;2、組織參加學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3、組織不同學段質量抽測調研;十二月:
1、組織參加區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2、校常規調研,抽查課程執行情況;3、組織學科作業展覽;
4、組織參加區品德與生活優質課評比活動;一月:
1、期末命題設計,迎接學期末教學調研;2、總結本學期教學工作,制定下學期工作計劃。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12
一、教材結構
七年級(上冊)教材設四個單元,共10課。上冊為1-4單元,每個單元2課或3課,每課一般安排2課時,每冊安排20課時左右,留出一些課時用于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社區活動等實踐活動,每單元實踐活動安排2課時。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了針對適應新的環境和學習生活,解決適應與學會調適的矛盾,設立了四個單元的內容。由“成長的節拍”(中學時代,學習新天地,發現自己)、“友誼的天空”(友誼與成長同行,交友的智慧)、“師長情誼”(師生之間、親情之間)到“生命的思考”(探問生命,珍視生命,綻放生命之花),以成長為核心,涵蓋、整合有關學習、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話題。從引導學生生活、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依據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的相關要求,本冊教材設立了相對獨立的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作為對初中生活開端的理性闡述,具有統領全套教材的意義。既是學生整個初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起點,也是全套教材建構邏輯的起點。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面對生活和學習的變化,學生會有各種感受,也可能會有各種困惑和問題。教材不是讓學生被動去適應這些變化,而是把變化看成是生命成長饋贈給自己的'禮物,認識到新的階段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接納變化,在積極面對中學習、自我探索等課題中成長。本單元以“成長的節拍”為主題,體現了學生初中生活的基調,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學會交往,處理交友中的問題既是學生道德和心理發展在本階段的核心任務,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開后學生實際的需要,在學生生命成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期的同伴關系,不僅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朋友之間親密感也進一步增加。這一方面提高了中學生友誼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交友態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單元:
承接上一單元學會與同伴交往,本單元則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是人際交往的繼續與延伸。“師長”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學生和師長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質量如何。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長可能帶來的沖突與矛盾,在尊重學生獨立愿望、成長需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走近師長,看到沖突背后“愛”的流動,通過主動對話和交流達到相互理解。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學校課改方向不動搖,樹立正確的育人活動原則和堅持創新工作的質量觀、評價觀,堅持以人為本,深化課堂改革,全面貫徹學校教育方針。初中教研要以學生自學,展示,提高學習成績為目標,以深化學生的學習為核心,以推進蒙陽新星學校課改為重點,采用打段式教學方法,扎實開展教研工作,切實提高我校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水平。
二、工作目標
我組教師的發展理念:扎實落實課改理念,著眼學生、服務學生、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把教學的增長點放在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上,而不是靠增加學生負擔上,爭取減負增效,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基礎上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與措施:
1、以研究課題為首。積極開展符合本校實際,體現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動,以提高組內教師的教科研能力與實際的教學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圍。
2、開展課題研究必須以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優化課堂教學流程、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關于如何備課、評課、如何寫教案等問題組織大家進行深入學習與探討。
3、積極開展組內成員上課、相互聽課與評課活動,聽課后要求及時交流各自的想法,互相切磋,真誠以待,互相學習別人優點,同時指出各自的不足,以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組內成員利用公開課的機會,認真磨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寫教學反思。
4、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教學觀摩課的聽課評課活動,借鑒別的學科與別的學校好的模式與做法并積極探索適合自己學科的更好的做法;在此基礎上認真開設本學科的課型研究課,按學校布置的要求總結出完整的教學模式與流程并在教學中盡可能的推廣使用。
5、常規過程材料:定期檢查、不定期跟綜抽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組織好日測、周檢、月考工作。繼續實行備課先簽單后上課,不簽單不上課的`制度。
6、每周必須組織一次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發言人的集體備課。備課中應始終關注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并把每一階段涉及的題型的學法指導整理好進行交流。同年級力求做到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發揮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共同解決教學問題。集體備課不僅要備出教材中的重、難點,還要根據自己任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出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的知識疑惑,講清每一個知識點,更重要還要備學生的思想狀況與學習情緒。
【道德與法治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作文08-21
《道德與法治》教案03-22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05-24
道德與法治教學總結09-24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04-10
“法治”需要相應的道德支持12-10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10-18
道德與法治教研組工作計劃05-12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