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工作計劃合集7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氣象工作計劃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氣象工作計劃 篇1
為了更好地鞏固我局愛衛工作成果,抓好全局衛生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鞏固發展國衛成果的要求,我局今年的愛衛作主要是加強對愛衛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抓好職工健康教育,強化干部的衛生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職工身體素質,減少病。建立優良的衛生秩序,創建清潔,衛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加強領導,抓好管理。局愛衛工作領導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設立愛衛辦公室,有專人負責愛衛工作。同各科室、中心簽定衛生責任書,明確衛生職責,增強全局職工愛衛意識
二、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首先從建章建的來規范愛衛工作。按照辦公區域衛生管理制度和生活區域衛生管理制度以及衛生公約等進行管理,并不斷完善。
三、 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和衛生宣傳工作。利用宣傳專欄進行衛生知識宣傳,編制衛生知識簡報,請專業教師講授衛生知識,進行衛生知識測試。使全局衛生宣傳面達到100%,健康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5%以上。
四、 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建立定期衛生掃除,定期檢查評比制度,要求全體職工熟悉門前“三包”內容,制定門前“三包”責任制,并按責任的規定,落實衛生責任制區的衛生工作。按要求設置公共衛生設施和衛生標志,建立衛生監督崗,聘請衛生監督員,建立每日小清潔,每周大掃除,每月一評比的制度,積極開展創衛生科室活動,隨時保持全局環境整潔美觀。
五、 在愛衛辦和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經常開展除“四害”工作,認真組織工員完成下達的任務,除“四害”的工作記錄,資料完整。
六、 搞好大院內綠化、美化。對花木進行修枝、治蟲,加強管理,公共廁所經常保持清潔,無蠅、無臭、無尿垢,提高院內環境衛生質量。
七、 繼續做好預防重大疫情的宣傳工作,并成立專門領導工作小組,局領導定期下到縣區局督察預防工作,及時召開防治疫情工作會議,制定規章制度防止疫情病毒傳入。辦公、生活區做好消毒,發放有關預防的資料和相關預防藥品等。高度重視衛生防疫工作,按照上級部署,配合相關部門,完成各項指令性預防任務。
八、 支持街道和居委會的工作,服從監督管理,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愛衛活動,及時向大山坪街道辦事處通報工作信息,按時完成布置的愛衛工作任務。
九、 按照衛生先進單位和省級文明單位的各項要求,嚴格管理,高標準、高要求開展工作,在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的同時,做好對縣區局的指導、檢查工作,幫助做好各縣區氣象局衛生單位升級達標工作。
我局將按照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做好愛衛工作,為鞏固發展國衛成果做出努力。
氣象工作計劃 篇2
1、堅持公共氣象服務方向,完善現代業務服務體系。
一是要切實加強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工作。提高氣象災害預測預報預警業務能力和水平,提升氣象災害防御效益;全面拓展氣象服務領域,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氣候論證和農業氣象服務業務;切實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工作,鞏固完善和擴大“12121”電話、手機短信服務面,擴大其宣傳面。提升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播出質量,擴大氣象信息覆蓋面,建立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機制。
二是進一步加強監測網絡建設,主要是加強自動站建設。按照規劃我市在未來三年內自動氣象站將達48個,結合山洪地質災害非工程措施的實施,明年計劃新建自動氣象站20余個,改造自動氣象站3個。
三是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業務質量。要加強技術學習和培訓,開展崗位練兵、勞動競賽活動,提高業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自動雨量站的監控和管理,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確保自動雨量站的正常運行加強情報服務工作(災情、雨情、農情);繼續抓好長、中、短期及重要氣象信息的發布,做到及時、準確、周到、貼近生活,力爭基礎業務質量進入全市前列。
四是充分發揮氣象科技優勢,積極探索氣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積極開展氣候資源普查,摸清氣候資源家底,建立本地氣候資源數據庫;要積極開展氣象可利用資源即風、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專項調查評估和開發利用工作;要積極開展重大建設項目氣候論證和氣候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2、增強預測預報預警能力,提高公共氣象服務水平。
進一步完善公共氣象服務業務平臺、公共氣象服務信息發布平臺及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提高業務平臺的預測預報預警能力,切實加強和規范氣象志愿者隊伍管理,加大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鄉鎮氣象志愿者(信息員)隊伍的作用。
3、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認真履行行政職能責任。
一是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和《省雷電災害防御條例》,提高全民雷電安全意識。
二是要切實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認真履行行政職能責任。在執法的過程中要做到依法、廉潔、誠信、人性、創新、高效。要完善決策機制,按照行政服務中心的.要求,切實抓好網上審批工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擴大政務公開的范圍,提高行政行為的透明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是要切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爭創優良業績。要教育全局干部職工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弘揚氣象人精神,在服務的過程中要牢固樹立“文明單位”形象,時時處處做到我以“氣象人”為榮,單位以我為榮。
氣象工作計劃 篇3
1、完善氣象綜合觀測系統。
整合現有氣象觀測資源,加強設備配置,優化觀測站網布局,擴大氣象監測范圍。健全由衛星監測、地面觀測、區域氣象觀測為主的自動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加強氣象信息傳輸系統維護,確保安全、高效地收集、整理、上傳、存儲基本氣象資料。加強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與改善,建成技術裝備保障庫,確保綜合觀測系統穩定運行。
2、健全氣象預報預測系統。
按照“業務平臺現代化、預報模式數值化”的要求,進一步建設以天氣監測、信息分析處理、預報會商為主的預報預測系統,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建成新的氣象衛星接收站,更新衛星接收設備,配備高性能計算機,建成大屏幕電子顯示屏、投影幕、液晶顯示屏等視頻會商系統,改造氣象信息網絡速率,滿足大流量的信息傳輸,使預報預測業務現代化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推進數值預報模式的業務化,深入應用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加大對本地客觀化、濾布短時性、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發力度,提高天氣預報特別是災害性天氣預報水平。
3、完善公共氣象服務系統。
以提供及時、主動、準確的氣象服務為目的,依托氣象基本業務系統,建立和完善適應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公共服務體系,為政府決策和公眾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完善包括電視天氣預報、電話“12121”、網站、手機短信、氣象電子顯示屏等公共氣象服務傳輸平臺,實現公共氣象服務的`連續滾動、靈活迅速,提供個性化、數字化及動態跟蹤全程服務。深化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在常規性服務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社會對氣象服務的新要求、新需求,提供相適應的氣象服務,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
4、建立健全人工影響天氣系統。
建立規范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完善炮點建設和作業指揮系統,工業濾布突出為農服務的工作方向,積極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效益。
5、加大為“三農”服務力度。
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工程項目氣象論證,開展農業氣候區劃和農產品種植專題氣候區劃,積極為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在種植密集地建立固定觀測點,獲得適時氣象資料,分析氣象條件對其產生的影響,及時提供服務產品。做好農業產量預報業務,發展農業產量預報技術,開展針對糧食安全的氣象評估。積極發展農村氣象信息員,宣傳普及氣象知識。
6、加強氣象臺站建設。
建成圖書閱覽室、視頻會議室、文體活動室,配備相關設施,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突出氣象科普重點,打造以氣象科技為主的科普場所,為廣大青少年提供科普傳基地。
7、認真配合當地政府做好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在做好氣候資源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為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獻計獻策,充分發揮氣候資源的可持續性、再生性等優勢,為經濟建設提供能量利用參考。
氣象工作計劃 篇4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部門內部安全生產工作及為社會各行各業安全生產開展好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實現預防和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總體目標,根據宿遷市氣象局和縣安全生產責任狀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泗洪縣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一、制定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在20xx年度安全生產責任書檢查、考核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和完善20xx年泗洪縣氣象局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安全生產責任目標。制定安全生產考核辦法。
二、完成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措施
(一)與相關各科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逐級分解落實責任目標,層層落實安全目標管理制度。
(二)建立安全生產督促檢查制度。將安全生產工作列入我局的重要議事日程,召開有關安全生產專題會議,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決定和工作部署。在單位內每季度末和節假日前進行一次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半年進行一次綜合性安全生產大檢查,年終進行考評和總結。督促各科室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隱患和重大問題。對重點工作、重要決定事項、重大事故隱患管理的落實進行跟蹤、督辦。
(三)人影作業持證上崗,定期不定期人影作業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人影作業期間的安全。
(四)組織開展好以6月“安全生產月”為主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在職人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增強全員安全意識,提高職工隊伍素質。
(五)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確保各種隱患整改到位。
(六)加強事故防范:
1、做到安全行車,嚴禁酒后駕車;
2、在人影作業中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和規定。
3、在防雷檢測中嚴禁違反安全要求操作,杜絕出現人員工傷事故。
4、人影、檢測、安裝施工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率達100%。
5、局內房屋防、避雷設施完備,性能良好。
6、人影固定作業點,防、避雷安裝率達100%,并達到國家標準。
氣象工作計劃 篇5
今年上半年,在州氣象局的正確領導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全省、全州氣象局長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州局下達的目標管理任務,強化目標意識,層層分解任務,明確重點工作,制定具體措施。通過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我局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狠抓黨風廉政建設
局黨支部按照州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具體要求,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提高機關工作效率效能,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積極配合縣農辦參與農口戰線爭先創優活動,狠抓了政治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干部職工思想覺悟,開展正反面教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年初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年度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并納入了年度工作目標管理。嚴格執行“三人決策”和辦事公開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上半年沒有出現頂風違紀行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落到了實處。
二、業務質量穩步提高
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干部職工作風明顯好轉。特別是業務人員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明顯提高,他們嚴格執行業務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崗位練兵,認真學習新技術新規定,工作中你追我趕,質量與歷年相比穩步上升,測報上半年無錯,錯情率為0.0‰,各種資料、報表上報及時,尤其是災情報表上報準確及時;我局將總結經驗,繼續加強業務學習,爭取下半年業務質量不滑坡。
三、公益氣象服務準確、及時
(一)加強領導
我局根據本縣實際情況制定了今年春播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從指導思想、組織領導、規章制度等方面作了周密地安排。并嚴格了24小時值班制度、請、銷假制度、災害性天氣集體會商和重大災害性、轉斬性、關鍵性天氣向領導匯報制度。在州局業務科和州氣象臺的指導下,我們積極組織人員對本站觀測儀器、9210衛星接收設備、區域自動氣象站、網絡進行了一次全面巡檢,做到技術裝備和業務系統有保障。
(二)預報準確、服務及時
2月29日我局組織發布了《20xx年春季氣候趨勢預測》:“預計20××年春季播種期間天氣較好,育秧期天氣較差。 春季冷暖變幅大。3月氣溫正常略偏低,4月氣溫略偏高。3月下旬中期至清明前后有一段晴好天氣,適于水稻播種。3月上中旬和4月中旬各有一段低溫連陰雨天氣,部分鄉鎮有春寒或倒春寒發生。預計5月上旬有五月低溫發生。預計春播育秧期總降水量正常略多,其中3月份降水略多,4月降水正常,出現春旱的可能性小。穩定通過8℃初日略偏遲,出現在3月中旬末;穩定通過11℃初日偏早,出現在3月下旬前期。”預報準確。根據農作物主要生長季,及時發布專題氣象預報。將預報情報資料向縣黨政領導匯報,每天與縣政府辦、縣防汛辦、農辦聯系,報送長期、中期、短期天氣預報及實時資料,為縣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據不完全統計,春播期我局發布書面材料達10余次、100余份,電話匯報傳遞氣象信息150次以上,農業氣象專報5次。并將預報情報資料及時傳達給服務單位。由于我局在春播期預報準確、服務及時,受到縣委、政府領導的表揚和服務單位的稱贊。
(三)及時開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
為有效減輕冰雹災害對我縣農業生產尤其煙葉生產的危害,按照州氣象局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部署,我局5月4日召開20××年人影工作培訓會議,傳達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要求氣象員和民兵要增強安全作業意識,提高規范化作業水平。組織民兵操練,溫習操作流程,講解故障排除,為今年人影安全作業打下了良好基礎。5月5日,我局將6門高炮分別在鹽井、松柏、撫志、富坪、石堤、車坪進駐炮點,正式開展人工防雹增雨工作。
(四)抓好區域自動氣象站網維護工作
在入汛前,在州氣象局的領導下,在業務科的指導下,我局對全縣30個鄉鎮42個區域站進行了全面維護,今年下半年我局繼續對采用市電進行供電的區域站進行升級改造,采用太陽能供電現有的購置5套兩要素區域站,將本縣城的單要素進行整改。
四、氣象宣傳廣泛、到位
我局分別在3.23、5.12防災減災日,組織人員上街,大力宣傳了《氣象法》、雷電知識、雷災事故、重大災害應急響應及手機短信和“96121”重點工程包月業務,路過行人紛紛前來咨詢,領取宣傳資料,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氣象工作計劃 篇6
一、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基本情況和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
市地處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臺風、洪澇、干旱、高溫、強對流天氣、寒潮、暴雨、大霧、冰凍、霜凍、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都有發生。據統計,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約占各類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加,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絕對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在以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為主要特點的氣候變化背景下,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加頻繁,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不斷加重。氣象災害防御已經成為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是重要的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指導各級氣象防災體系建設,強化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蘇南現代化示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現狀分析
隨著氣象災害監測預報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氣象衛星、天氣雷達和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初具規模,初步建成較完整的數值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業務體系;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與服務面不斷拓寬,電視、電臺、報紙、手機、網站、電話、電子顯示屏等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廣泛應用于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全市每天接受氣象服務信息的公眾達到95%以上;多部門聯動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建設取得進展,已經探索建立了市區域聯防、上下聯動、部門聯合的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應急處置機制;氣象災害防御的社會經濟效益日益顯著,我國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死亡人數顯著下降,每年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GDP的比例從上世紀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初步構建起氣象災害防御法規制度框架,《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文件以及《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市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陸續頒布實施;氣象災害應急避險科普宣傳不斷深入,通過氣象科普基地、氣象科普館、氣象科普講座、大眾傳媒宣傳,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增強了公眾防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氣象災害防御布局重點不夠明確。一些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和主要戰略經濟區的氣象災害易損性越來越大,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成為氣象災害防御的薄弱環節。
2.氣象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體現在當前氣象業務體系對于突發氣象災害的監測能力弱、預報時效短、預報準確率仍不能滿足氣象災害防御需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尚未完全覆蓋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預警信息的針對性、及時性不夠。
3.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細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重點工程建設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尚未全面開展,氣候可行性論證對城鄉規劃編制工作的支撐仍顯不足。
4.氣象災害防御能力與實際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氣象災害頻發易發的趨勢,氣象災害防御和應急救援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工增雨、雷電防御等氣象服務能力還難以滿足防災減災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需求。
5.全社會氣象災害綜合防御體系不夠健全。部門聯合防御氣象災害的機制不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區、鄉村等基層單位防御氣象災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災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全社會綜合防災體系不完備。
隨著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安全運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更加嚴重威脅。氣象災害對農業、林業、水利、環境、能源、交通運輸、電力、通訊等高敏感行業的影響度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嚴重威脅著這些國民經濟行業的安全運行。同時,氣象災害、氣候變化及其伴生的大氣環境變差等問題都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更加嚴重的影響。
二、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氣象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以防御突發性氣象災害為重點,著力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防災減災、應急處置工作,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和教育在氣象災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強合作與交流,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防(減)災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保障社會穩定,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規劃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氣象災害防御中,把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放在首位,完善緊急救助機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氣象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改善人民生存環境,加強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普及教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堅持預防為主原則。氣象災害防御立足于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非工程性措施與工程性措施相結合。充分發揮氣象現代化建設作用,深入研究氣象災害發生的機理,加強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探索減輕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有效途徑,加強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實行配套綜合治理,發揮各種防災減災工程的整體效益,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造成的損失。
3.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原則。實行“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輕重緩急推進區域防御,逐步完善防災減災體系。集中資金,合理配置各種減災資源,減災與興利并舉,優先安排氣象災害防御基礎性工程,加強重大氣象災害易發區的綜合治理,做到近期與長期結合、局部與整體兼顧。
4.堅持依法科學防災原則。氣象災害的防御要遵循國家和省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劃,并依托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強防災減災的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提高科技減災水平,逐步建立預測、防治、抗御、救援的預警預報和應急救援組織管理體制,不斷提高我市防災減災綜合能力。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20xx—20xx年)
通過加強氣象災害防御法制體系、組織體系、監測預警和防御體系建設,加強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建成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全局性、關鍵性作用的氣象災害防御工程,建立完善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機制,提高全民氣象災害防御意識和知識水平,使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率顯著下降,人員傷亡明顯減少。
2.近期目標(20xx—20xx年)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編制全市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建立健全分災種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成立氣象災害防御指揮協調機構,依法、科學、規范、高效處置各類氣象災害。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建立氣象、水利、民政、新聞和相關社會團體協作開展氣象災害知識科普宣傳教育的合作機制,增強公眾抗御各類氣象災害的能力和信心。初步建成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區非工程性措施與工程性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完善農村氣象綜合探測系統、農村氣象災害監測系統、氣象信息通信網絡系統、氣象災害分析預警系統,提高重大氣象災害的監測能力和氣象災害應急服務能力。完善長江流域防洪排澇和群測群防網絡,全市氣象信息覆蓋率達90%。建設農村防雷示范工程推廣項目,完成氣象條件與優質水稻及特色農業關系研究,建成優質水稻氣象服務示范基地、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加強氣象條件所引發的交通安全、疾病流行等公共安全工作。
3.遠期目標(20xx—20xx年)
按照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任務和要求,全面完善我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防御法規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建成各類突發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積極籌措資金,加速氣象防災減災工程和非工程體系的建設,建成氣象多災種預報預警系統,加大氣象災害易發區域的工程治理力度。開展氣象災害多發區氣象災害風險性評估,為城市建設規劃、重點工程建設等提供科學依據。建立為全社會服務的氣象災害信息網絡。到20xx年實現各類防汛防旱、城市防洪、交通防災等工程性建設基本適應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推動我市氣象防災減災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氣象災害防御的主要任務(非工程性措施)
(一)氣象災害監測監控系統
1.建立氣象綜合監測網。組建5—10公里格距自動氣象監測網,實現鄉鎮全覆蓋;在寧滬高速和沿江航道段建立包括能見度要素的自動站;在沿江和京杭運河及句容丘陵山區等洪澇、干旱等自然災易發區域建立多要素自動氣象監測點;優質水稻、小麥生產基地、設施農業生產基地、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含地溫、墑情等要素的自動氣象站和小氣候監測站;在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建設含水溫、溶氧量等要素的自動氣象站和小氣候監測站;在沿江地區建立梯度風觀測站;在中心鄉鎮等防雷電重點區域建設大氣電場監測點。
2.建立遠程監控系統。全市設立若干個氣象災害實景視頻遠程監控系統,在氣象災害高風險區,建立加密視頻實況監測點。
3.建設衛星和雷達信息接收處理系統。建設氣象衛星信息接收處理系統。依托國家和省雷達觀測網,建立我市雷達信息共享系統。
4.改造高空氣象探測系統。著力推進市風廓線雷達建設,提高我市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能力,彌補高空觀測站點的不足。
(二)氣象災害預測預警
1.開展精細化氣象災害預報服務。應用各種實時觀測資料,對上級臺站的預報進行小空間尺度的訂正,提高氣象災害的精細化預報警報質量。實時發布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的種類、強度、落區的警報,開展跨部門、跨地區氣象災害聯防。
2.建設氣象災害預警綜合業務平臺。進一步整合完善寒潮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大霧預警系統、中小流域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城市內澇預警系統以及暴雨、低溫冰凍、高溫熱浪、霜凍等預報預警系統,建設針對我市臺風、暴雨、干旱、高溫、雷電、大風、冰雹、大雪、低溫冷害、雨雪冰凍、霧、霾等主要氣象災害和重點防御區域的多災種早期預警綜合業務平臺。
3.建設氣象數據分析處理系統。主要開展氣象災害市級實時業務災難備份系統建設,提高氣象業務數據安全保障能力;開展觀測資料的實時質量控制系統、實時評價系統、資料處理和診斷分析系統建設,增強不同來源資料的綜合處理能力;規劃建設海量氣象信息存儲與共享系統,建成全市氣象信息共享網絡,確保氣象信息和相關災害信息暢通和準確、及時傳遞。
(三)公共氣象服務
1.氣象服務產品制作平臺建設。開展氣象災害孕育、發生、發展、演變、時空分布規律和致災機理的研究,研發面向氣象災害防御全過程的監測分析、預警預報和影響評估產品,建立完善公共氣象服務產品和為農服務產品的制作平臺,實現信息的高效采集與應用、服務產品快速制作與分發。開展氣象災害高影響行業服務需求調查評估,建立專業化的行業服務產品制作平臺,增強服務產品的針對性和科技含量。
2.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整合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基于多渠道傳播的多災種預警信息匯集、制作與分發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綜合業務平臺。推進實施氣象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組織建設人員密集場所、氣象災害多發重發地區和其他重要場所的電子顯示屏等固定接收設施和氣象信息接入工程;建立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綠色通道”,應用廣播、電視、移動通訊發布技術和手段,實現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高效、快速的發布和傳播。
3.氣象服務效益收集、評估、反饋系統建設。依托基層氣象災害防御隊伍,組織收集氣象服務典型事例;研究服務效益評估技術和方法,科學評估氣象服務綜合效益;收集社會服務需求,及時反饋服務情況,更新改進服務產品、手段和方法。
(四)災害風險評估和重建技術研究
氣象災害評估是全面反映災情、確定減災目標、優化防御措施、評價減災效益、進行減災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參考。成立由氣象、水利、農業、規劃等部門專家組成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專家隊伍,利用先進技術,全面考慮當地氣候資源,加強氣象災害對環境、資源、生態、建設項目以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的預評估、跟蹤評估和后評估。加強災害重建相關理論和技術的研究,特別是災后重建的重大工程技術研究,如工程建筑技術、受災體探傷技術、質量檢驗技術、信息處理傳輸技術等。
四、氣象災害防御工程性措施
(一)城市氣象災害防御工程
建設完善市近地邊界層大氣物理、化學成分立體觀測和自動化探測系統,發展城市區域精細化數值預報,完善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和城市突發事件氣象緊急響應系統,建立氣象災害實時業務災難備份系統。
(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程
開展農村氣象及相關災害普查。建立健全精細化的氣象預報預測系統,提高農村易發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建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農業影響的監測評估體系。發展鄉鎮氣象服務站,依靠鄉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和建設成果解決預警信息發布到農村的瓶頸問題。
(三)人工影響天氣工程
受氣候變化和環境影響,近年來我市高溫熱浪、旱情發生頻繁。政府加大“人工影響天氣”工程建設投入力度,配備必要的增雨作業裝備,建立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的市、縣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技術體系,為防災減災、合理開發和利用空中水資源、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提供保障。
參與建設寧鎮揚人工增雨示范基地。開展以森林防火、增加水庫蓄水量等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業,進行以對流云、地形云為主的調蓄型人工增雨技術研究和示范。
(四)雷電防御工程
加強雷電探測、預警預報和防雷裝置建設,覆蓋率要求達100%。針對不同的建(構)筑物或場所,不同的信息系統及電子設備、電氣設備,不同的地質、地理和氣象環境條件,開展雷擊風險評估,定制雷電防護方案與防雷措施。重視農村地區的防雷工作,規范和加強農村地區的防雷安全監督和檢測工作。按計劃推進農村防雷示范村和示范工程建設。
(五)氣象防災科普教育工程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立完善氣象科普館和氣象科普展室。派發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產品、系列防災減災科普讀物、掛圖和音像制品。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各種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氣象災害防御宣傳教育活動。
五、氣象災害防御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組織領導
加強市、轄市(區)、鎮(街道)三級政府對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領導。地方各級政府要將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氣象災害防御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層層落實氣象災害防御的各項責任制,把氣象災害防御任務切實落到實處。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氣象災害防御工程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建立災害性天氣信息通報與協調機制。
(二)推進氣象災害防御法制建設
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建立完善氣象災害防御行政執法管理和監督機制,規范全社會的氣象災害防御活動,提高依法防災減災的水平。開展有關氣象防災減災執法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總結推廣經驗,促進防災減災工作深入開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對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由于失職、瀆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健全氣象災害綜合防御機制
切實加強市與各轄市(區)、鎮及各有關部門協作,實行一級管一級的方針,確保上下聯動,通力合作,及時解決防災減災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區域間、部門間、部門和地方、部門和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合作領域和層次。合理配置各種防災減災資源,加強氣象災害防御信息資源共享,聯合組織實施相關重大工程、科研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
(四)加大氣象災害防御科技創新力度
切實加強我市氣象災害成災規律、成災條件、發生機理、預報預測、風險評估、防御對策和各種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災害防御工程標準等的科學技術和標準研究。開展氣象災害防御和應急響應仿真實驗,制訂應對氣象災害的戰略和政策。加快科技成果在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的應用,大力提升氣象災害防御能力。深入開展氣候變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經濟社會發展及能源、水資源、糧食生產、生態環境等的影響評估和應對措施研究,實現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的新突破。
(五)強化氣象災害防御隊伍建設
加快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氣象災害防御隊伍。培養高素質防災專業技術隊伍,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專業人才培訓,優化隊伍結構,建立良好的人才引進、培養、流動和評價機制,多渠道發展氣象災害防御人才隊伍。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專家隊伍建設,為防范和應對氣象災害提供決策咨詢。同時還要加強災害管理隊伍建設,開展不同層次的減災專業教育,提高災害管理人員水平。加強防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充分依靠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和各部門(行業)搶險隊伍,形成氣象災害應急救援骨干力量。積極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加強基層防災志愿者隊伍和鄉鎮、社區、鄉村氣象災害防御隊伍建設,在鄉鎮設立氣象協理員,協助氣象災害防御管理工作,在社區、鄉村設立兼職或專職災害信息員,及時接收和傳遞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和災害信息,報告災害性天氣實況和災情,參與本社區、鄉村氣象災害防御方案的制訂和氣象災害防御的科普宣傳、應急處置和調查評估等工作。
(六)完善氣象災害防御經費投入機制
充分發揮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性,進一步加大對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布、應急指揮及織等各方面對氣象災害防御經費的投入,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氣象災害防御資金的募集,多渠道籌集氣象防災減災資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誰受益,誰投入”的原則,建設專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快氣象災害保險和再保險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充分發揮金融保險行業對氣象災害受災單位和群眾的救助、損失轉移及分擔作用。
(七)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御意識
大力推動氣象科普創新,不斷完善和規范氣象科普網絡。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各級氣象臺站要全部建成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強對全社會尤其是對重點地區和人群的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將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自救互救能力。組織開展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區公眾廣泛參與的防災避災演練。加強社會輿論宣傳引導,做好相關科學解釋和說明工作,增強公眾抗御氣象災害的信心。
(八)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區域合作
積極開展臨近區域合作和交流。參加區域減災及相關領域的有關科研、業務計劃,發起和參與全國性、區域性氣象災害防御等合作計劃。廣泛開發利用國內、國際氣象科技資源,完善雙邊多邊科技合作機制,加強智力引進和人才外送培養力度,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氣象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我市氣象災害防御的整體水平。
氣象工作計劃 篇7
四月工作總結
1、積極完成各種媒體和網站投稿任務。
2、組織廉政月活動及學習,完成知識競賽。
3、完成對子洲局的基建審計任務。
4、完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完善任職條件,制作各類報表。
5、組織完成全市項目建設、財務管理、黨風廉政建設培訓班。
五月工作計劃
1、做好各項宣傳報道工作
2、完成各單位20xx年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工作。
3、組強職工政治學習,開展領導干部講黨課活動。
4、完成XX市XX區、XX區交叉審計工作。
5、重點做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
6、完成全市檔案整理工作。
【氣象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氣象工作計劃07-18
氣象04-29
氣象工作計劃合集5篇05-02
氣象工作計劃合集九篇04-28
氣象工作計劃七篇05-02
氣象工作計劃合集七篇12-04
氣象的諺語12-07
氣象的諺語12-14
氣象的諺語05-02
氣象代碼過渡及其對氣象業務的影響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