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通用12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1
一、指導思想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賦予了家長工作全新的內涵家園共育。家園共育則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幼兒園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
這一學年,我園家長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繼續認真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家長工作精神,以我園的《園務計劃》為指導,以新觀念、新視角、新舉措實現家園共育,提高家教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二、工作目標
倡導家園合作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家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達成共識,實現家園同步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工作措施
1、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提高家長工作的藝術性
(1)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使合作意識深入人心。進一步確立為孩子服務、為家長服務的新觀念,在家園交流中,把握好教師與家長互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關系。
(2)組織家長工作經驗交流或家長工作案例研討會,通過交流、研討、共同分享家長工作的好經驗、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長工作的樂趣和成效,促進每位保教人員不斷提高家長工作的水平。
2、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溝通既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突出,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
(1)舉辦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家教講座。
(2)做好家訪工作。入園前對每個新生進行家訪,入園后進行不定期家訪。
(3)組織并改進家長開放日活動,把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共育好時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調動家長把所觀、所思、所想反饋出來,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家園如何進行教育。使開放活動更深入,更有價值。
(4)充分發揮家委會在家園溝通中的作用,通過家委會幫全體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與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系。
(5)通過電話、班級QQ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與家長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取得家園溝通與合作。
3、注重家長的參與,使幼兒教育更添色彩,為幼兒園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增強教育合力。
(1)發揮家委會的作用,使家委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在幼兒園管理、教育、家長工作、后勤等方面的目標、措施等各項工作獻計獻策。
(2)發放家長調查表,請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開展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使家長與幼兒同樂,使家園關系更為密切。
4、注重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形成暢通的家園雙通道。
(1)利用家教園地向家長介紹幼兒衛生保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宣傳家庭教育的經驗與信息;報道幼兒園活動動態及成果;而且可組織家長開展一些專題討論,從而增進家長與教師的有效互動。
(2)豐富《家長園地》的形式、內容,一方面向家長宣傳科學育而知識,另一方面注重與家長互動,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
(3)把家長會改為參與對話式的家園交流會,家長、老師互拋育兒問題和經驗,闡發自己的意見,相互碰撞,共討科學育兒的實施策略。
(4)開展書香校園閱讀活動,營造家園濃厚的文化氛圍。
(5)進一步發揮家園聯系冊的功能,使家園聯系冊成為家園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渠道。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家訪,接待新生及家長來園熟悉環境
2、制訂家長工作計劃
3、召開期初家長會
4、簽訂家長安全責任書
十月份:
1、舉行小班年段自理能力比賽。
2、建立幼兒園各班qq群,使家園溝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十一月份:
1、家園讀書活動
2、家長開放日活動
十二月份——元月份:
1、迎新家園同樂親子活動。
2、幼兒寒假生活指導告家長書。
3、撰寫家長工作總結。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2
一、幼兒正確的書寫習慣的培養
(一)、很多幼兒在書寫時,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端正、書面零亂,這已經是孩子們的普遍現象。面對這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老師的重視。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很多孩子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因此,我們家園合作,在家讓家長監督幼兒的書寫姿勢,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并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就會漸漸的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具體要求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要求我們大班級幼兒在書寫方面養成好的習慣:
(1)書寫時坐姿要端正。
(2)書寫時眼睛和書保持適當的距離。
(3)正確的握筆姿勢。
二、養成活動課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一)在活動課上很多孩子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重力很難集中,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無終,一會兒這兒,一會兒那兒,輕易分心。自控力差,情緒不穩定,易變化,不能較久控制自己的反應,無法克制說話或動作,想要什么就去拿,無法遵守規范或指示或是無法按照要求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我班張新雨小朋友,他經常離開座位去撿地上的小東西,對老師的提問也是糊糊涂涂。
(二)具體要求我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要求大班幼兒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1)不東張西望,不做小動作。
(2)會認真聽老師講課,理解活動內容
(3)會認真注意聽同伴發言,同伴在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
三、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一)時間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不陌生了,他們雖然還沒開始學,認識鐘表,但是他們已經認識數字了,不管是上課、就餐、還是睡覺,常常讓幼兒先看一下時間,要讓他們知道在規定的時間里做規定的事。像是就餐,每到分針指到數字八,吃完的孩子就會主動搬凳子到外面站隊,而沒吃完的孩子就會自覺地加快速度。因此,合理安排時間這也是不可少的學習習慣。
(二)具體要求讓幼兒學會看表。
例如:孩子還不認識鐘表,我指著時鐘告訴他們,長針指著5我們開始吃飯,等指到8的時候我們要準備收小碗,時間久了自然就養成了習慣。
(三)培養孩子任務意識。
例如:有的孩子當值日生的時候不想擦桌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有意識告訴孩子,擦桌子是愛勞動的表現,不斷表揚當值日生的孩子,并給予鼓勵,讓其充滿信心。一段時間后,取消獎勵,讓幼兒逐步養成習慣,同時覺得當值日生也是自己的任務。
四、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因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親合力、感染力更強。而且家庭教育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最早、最持久。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在幼兒園幼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惜幼兒的好習慣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兒園有較嚴格的規范,有良好的激勵機制。幼兒的.習慣是具有不穩定的特點,但主要還在于家里家長沒有制定嚴格的規范。家長對子女溺愛、嬌寵,使之規定往往難以執行,而某項規定一旦破例,便會前功盡棄,良好的習慣再也難以形成了。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適當地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等強化手段。制定規范不能有例外。為了培養好習慣,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直到好習慣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時幼兒在家要培養他們學習認真的習慣,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任務。有些家長面對幼兒園布置的任務不當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殊不知,一些習慣都是在幼兒園時期就形成了,到時要改也難,真是悔之晚已。在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父母還要注重對孩子進行指導。指導對年齡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是不夠的,還必須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幼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指導的本質是家長認識提高的過程,根本目標是促進幼兒發展。將家庭教育融入幼兒教育范疇,是為了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高;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提高家長對幼兒關心的程度;強化家長教育動機;提高家教素質和家教質量,為家園共育提供基礎。
二、情況分析:
上學期,我班開展了較多的家長工作形式,如:家長會、家長義工進課堂、家長講堂、及親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過一學期的家長工作,原先對幼兒不關心、無所謂的觀念已有很大改變,家長們紛紛主動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對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活動區活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給予了我們許多的配合。對一些不明白的事能進行電話聯系,請假制度也開展得很好。但了解到班里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家長工作繁忙,都由祖父母帶,存在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節假日不午睡等一系列不良習慣。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各方面能力還待培養。針對上述情況加強家園合作顯的尤為重要 。
三、目標:
(一)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的聯系、交往,力爭讓每位家長都能時刻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滿意放心。
(二)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請家長務必關心家園欄,關心主題教學,做好家園配合工作,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三)請家長獻計獻策,共同商討教育良方。
(四)根據家長的需要,提供便利服務。
四、本學期家園共育工作安排:
(一)召開新學期家長會,對本園的教育理念和主要活動安排對家長進行宣講;公布熱線電話,對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了解,及時解決。
(二)班級教師對每一位幼兒家長進行懇談,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根據每個幼兒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更好的發展幼兒潛能。
(三)成立家長委員會、伙食委員會。使家長在遇到困惑和疑難問題時,及時的與園方溝通,對幼兒園工作起到監督和檢查的作用,促進幼兒園不斷的發展。
(四)繼續開展家長義工工作。對有意向參加義工的家長安排時間進班進行保育員工作,了解幼兒園工作,更加理解幼兒園老師。
(五)開展幼兒園半日開放活動,把家長請進課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
(六)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活動,比如:親子戶外拓展活動、21天讀書計劃等增進親子關系,讓更多的父母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來。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4
一、現狀分析
家園共育,其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幼兒園既要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指導家長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向家長宣傳幼兒園教育的目標、要求,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
我園是一所縣級幼兒園,由于受農村傳統方式和教育觀的影響,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技能仍然停留在較低水平狀態,為了幫助農村家長改變學前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指導水平,營造“家園共育”的氛圍,我園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以“家長學校”、“親子活動”、“家長志愿活動”、“版面宣傳”等為載體的“家園共育”活動,引導家長切實轉變觀念,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孩子的早期優質發展。
二、達成目標
我園根據家園合作共育工作的總體計劃,不斷創新和改進工作舉措,使家長對家園共育工作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共同營造較為完善的'“家園共育”機制和氛圍,為更好地實施幼兒的素質教育提供基礎保障。
1.幼兒園家長參與家長學校活動率爭取達到60%,幼兒家長學校參與率達到80%。
2.引導更多的家長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每2月開展1次會議檢查或交流活動,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滿意率爭取達70%。
3.爭取一學期開展“家長助教”2次,
4.親子活動率爭取達到60%。
三、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成立“家園合作共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以園長張秀蘭為組長、郝曉梅為副組長、各科室與個班教師代表、家委會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分工落實活動組織和總結分析工作。
組長職責:全面負責制定“家園共育”工作的實施方案。
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具體負責制定系列活動的組織及資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組織協調具體事務工作。
2.制度保障
(1)會議制度:定期組織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制定家園共育工作各項制度。同時研究制定年度和學期家園共育工作計劃,根據工作的開展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措施,保障家園共育工作目標的落實。
(2)學習制度:組織教師學習家園共育工作實施方案,了解本年度工作目標和實施措施,使各層面的組織根據本組工作特點與實際情況,研究有效落實家園共育工作的舉措。
(3)交流制度:定期組織全園教師匯報交流本組家園共育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反饋和改進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3.激勵機制
將合作共育工作落實到教職工學期考核工作中,根據各組各班家長共育工作的落實和目標達成情況開展考核獎勵。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5
一、現狀分析:
三歲之前,在家庭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不僅可以傳授孩子做人的道理,還能分享生活的點滴經驗。然而,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一些家長可能過于專注于事業和財富的積累,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長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或者請保姆代為照料,甚至將所有教育責任都交給了幼兒園。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重大,不能推卸。我班也有一些家長面臨類似問題,他們或許認為幼兒園只是照顧孩子的地方,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不大。甚至有些家長很少來幼兒園,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缺乏了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了一些目標和措施,希望能夠引導家長改變觀念,促進家園合作,讓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茁壯成長,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1、建立與家長聯系的多層橋梁,做好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
措施:
(1)通過家園宣傳欄、召開家長會、個別交流、電話聯系、舉辦親子活動、觀摩半日活動、發放親子單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共同學習幼兒教育、切磋育兒經驗,了解教育新動向,使家長了解一些與時代相符的教育思想觀念。
(2)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真誠、熱情地對待每個孩子,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贏得家長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比如,我們會特別關注體弱的幼兒,確保他們得到額外關懷;如果幼兒缺課,我們會及時電話詢問家長情況。這樣的細致關懷和關注,希望能讓家長們感受到我們對孩子們的用心和關愛。
2、建立家長資源 信息 庫,發揮家長專長,做好家長的助教及親職工作。
措施:
(1)通過組織家長會議,了解家長們的專長和興趣愛好,建立家長資源信息庫,鼓勵家長們積極報名參與園所的助教和義工活動。
(2)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動態,與家長共同探討班內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助教、親子小制作、親子游戲等形式,給予家長一定的實踐指導,引發家長積極體驗、主動參與,讓家長人人參與主題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及家長的積極性。
三、具體活動安排
2—3月份
召開家長會、建立家長資源信息庫
發放親子手冊,家長委員參加會議、親子制作
4—5月份
家長來園助教、家長撰寫心得、個別幼兒家長會
家長觀摩半日活動、親子活動:黃山湖沙雕秀
6—7月份
家長來園助教、家長義工活動、親子制作
家長撰寫心得投稿、家長參加幼兒畢業典禮、評出優秀家長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6
一、工作目標
1. 增強家園溝通: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確保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同時收集家長意見和建議,共同解決幼兒成長中的問題。
2. 促進家園共育理念:推廣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幫助家長理解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形成家園一致的'教育觀念。
3. 豐富教育資源:整合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資源,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和生活經歷。
4. 提升家長參與度: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二、工作策略
1. 建立定期溝通機制:
設立家長開放日,每月至少一次,讓家長親身體驗幼兒在園生活。
利用微信群、家園聯系冊等工具,每周至少一次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表現。
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學期至少兩次,分享教育心得,討論幼兒成長問題。
2. 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組織專家講座,每學期至少兩次,邀請育兒專家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制作家庭教育手冊,提供實用的育兒技巧和建議。
開展線上家長課堂,定期推送育兒文章和視頻教程。
3. 實施家園合作項目:
舉辦親子活動,如親子運動會、親子閱讀日等,增進親子關系,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鼓勵家長志愿者參與幼兒園的日常管理和活動組織,如協助布置環境、參與安全監督等。
開展家園共建項目,如共同打造幼兒園的自然角、圖書角等。
4. 建立評估與反饋機制:
設計家園共育滿意度調查問卷,每學期末進行一次,收集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定期評估家園共育活動的成效,根據反饋調整工作計劃。
三、活動安排
第一季度:啟動家園共育項目,召開首次家長會,制定家園聯系冊,開展第一次家長開放日。
第二季度:組織專家講座,舉辦親子運動會,開展線上家長課堂,進行第一次家園共育滿意度調查。
第三季度:實施家園共建項目,如打造自然角,舉辦親子閱讀日,進行中期評估與調整。
第四季度:總結全年工作,舉辦年度親子活動,進行第二次家園共育滿意度調查,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
四、評估與改進
定期評估:通過問卷調查、家長訪談、幼兒發展評估等方式,定期評估家園共育工作的效果。
持續改進: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活動內容,確保家園共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分享經驗:定期總結家園共育的成功案例和經驗,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平臺進行分享,促進家園之間的學習和交流。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7
一、背景
家園共育是指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共同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與實踐活動。本工作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加強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積極、富有啟發性的成長環境。
二、工作目標
1. 增強家園溝通:建立定期、有效的家園溝通機制,確保雙方信息的及時傳遞與反饋。
2. 共享教育資源:整合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
3. 促進家長參與: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類活動,增進親子關系,提升家長育兒能力。
4. 共同關注幼兒發展:家園雙方共同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及時識別并支持幼兒的需求與潛能。
5. 構建和諧教育生態:營造尊重、理解、支持的家園關系,共同構建和諧的幼兒教育生態系統。
三、具體措施
1. 建立家園聯系制度
設立家長信箱/微信群/APP等線上溝通平臺,每周至少發布一次幼兒園動態、教育資訊及幼兒成長記錄。
每月舉行一次家長會,分享幼兒學習與生活情況,討論教育熱點問題。
學期初與期末進行家訪,深入了解幼兒家庭背景,收集家長意見與建議。
2. 開展家長教育工作坊
定期邀請教育專家舉辦育兒講座,內容涵蓋兒童心理學、營養健康、安全教育等。
組織親子閱讀、手工制作、戶外探險等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系,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3. 資源共享與活動合作
鼓勵家長分享個人專長,如邀請家長作為志愿者參與幼兒園活動,或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
利用家庭資源,如組織參觀博物館、圖書館、農場等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幼兒視野。
4. 個性化成長支持計劃
根據幼兒發展需要,與家長共同制定個性化成長計劃,包括興趣培養、行為習慣養成等。
定期評估幼兒發展,與家長共同分析評估結果,調整教育策略。
5. 建立家園反饋與評估機制
設計家園互動問卷,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收集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滿意度與建議。
設立家園共育委員會,由家長代表與教師組成,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并解決家園共育中的問題。
四、時間表與責任分配
第一季度:完成家園聯系制度的建立,啟動家長教育工作坊。
第二季度:實施資源共享與活動合作計劃,開展第一次親子活動。
第三季度:與每位幼兒家長共同完成個性化成長計劃的'制定與初步實施。
第四季度:進行家園互動問卷調查,召開家園共育委員會總結會議,規劃下一年度工作。
責任分配上,園長負責總體規劃與監督,各班班主任負責日常溝通與活動組織,家長代表參與決策與反饋收集。
五、預期效果與評估
預期通過本計劃的實施,能夠顯著增強家園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提升家長的教育參與度與滿意度,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每學期末,將通過對幼兒發展評估、家長反饋及教師自評等多維度進行效果評估,及時調整策略,確保家園共育工作的持續優化與提升。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8
一、課題研究背景:
當前世界教育觀念變革的主題是:人的發展。只有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的人,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收獲一種習慣,就收獲一個成功”,一個人習慣的培養往往在兒童時期的養成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期是人的一生身心發展尤其大腦結構和機能發展最為旺盛的時期,更是各種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這是由于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這一時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自我保護、品行、健康心理等習慣,能讓孩子終生受益。
目前的獨生子女,由于受家長的寵愛和溺愛,養成了各種不良的習慣,這不僅關系到幼兒的身體健康,而且關系到對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品質、交往能力、自我保護等方面的培養。隨著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造成人口流動性大,我園地處經濟發達地區,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入我園學習,據統計流動人口孩子已占我園幼兒人數的30%以上,這些孩子大多較聰明,有靈氣,但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證明,在學前階段家庭對兒童發展的貢獻大大高于幼兒教育機構。因而,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機的家園合作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徑。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
行為習慣,是行為和習慣的總稱。綜合心理學家解釋,行為習慣有如下特點:習慣是自動化的行為方式,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它與人后天條件反射系統的建立有密切關系,習慣不僅僅是自動化了的動作或行為,也可以包括思維的、情感的內容。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較為穩定的行為傾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指幼兒在科學引導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練習所形成的、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的良好的生活常規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課題界定:
行為習慣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方式,其實這也是一種條件反射,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
家園共育是指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于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我們這里借鑒“家園共育”概念,并不是純粹“教學管理”與“家庭教育技術”層面的含義,而是指幼兒自然智能開發課堂教學向“教后”延伸,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過家園教育資源的整合,實現教學雙方智慧潛能整合。《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旨在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學習借鑒他人對相關該內容的探索和實踐。收集整合教育資源,密切加強家園聯系,進一步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通過一定階段的研究,讓在園幼兒能形成該年齡段所具備的良好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領域現狀、本課題研究價值與創新之處
研究領域現狀:
就國內外現有研究看,在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關于兒童行為習慣的研究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國外,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已相當成熟,產生了一些影響廣泛的理論成果。這些理論一般都注重兒童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視行為習慣研究。它們大都以一些設計精巧的實驗為基礎,內容涉及兒童道德發展過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過程,而且“知、情、意”最終都要落實在“行”上。如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詳細研究了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和形成。柯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對皮亞杰的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研究,著重研究了兒童道德認知問題。國外的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開展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參考。可喜的是,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國心理學界的一些學者介紹到國內,并進行了相關研究。如早期的陳鶴琴關于兒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賢等人對兒童心理的研究等。
近年來,研究兒童行為習慣也開始受到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如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王極盛教授進行過關于1560例少年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的研究;北京教育學院關鴻羽副教授進行過關于兒童養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辦了“道德教育與習慣養成”大型論壇。來自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等領域的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并深入地探討了兒童德育與習慣養成的問題,提出了諸多有價值的見解。
本課題研究價值與創新之處:
1、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
幼兒期是人的社會性行為、情緒情感、性格和認知等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尤其是對幼兒來說,他們剛從家庭個體生活轉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最有利于扭轉和改變孩子以往不良的行為習慣,形成新的更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行為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對他們一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它是一個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石。
2、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本課題的提出,給幼兒園的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內涵,如何在課題研究和常規教育相結合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是我園全體教師關注和探索的永恒課題,它能最大限度激活教師的工作熱情。在教育實踐與課題研究中,我園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促進幼兒家庭素質提高的需要。
家庭教育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及其重要,而幼兒作為家庭中的個體,家長良好的榜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引導幼兒,而幼兒良好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也可以反過來教育家長,使他們頓悟和反思。通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自身素質超越其家庭素質,以幼兒良好的行為舉止來影響家長,促進其家庭教養素質的提高,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目的所在。
4、對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幼兒教育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有著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催著我們奮發向上。我們雖有一流的硬件設施,但我們的師資水平和保教質量也要不斷的提升,我們愿意通過不斷地努力,在課題研究中走出一條具有本土本園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路,使我園真正成為幼兒教育戰線上一道亮麗的綠色風景線!
本研究擬在這些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行為習慣的一般理論和具體實施策略做進一步的理論總結和實踐研究,來探索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方法和途徑;為幼兒園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觀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層面上,提供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四、理論依據
理論研究表明,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10歲之前是各種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幼兒:“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要培養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等等。《綱要》的頒布,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堅定了我們的信心,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華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兒童的各種習慣。人的各種習慣綜合成系統,就形成了“人格”。而習慣的培養主要取決于后天的環境和教育,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成為一個快樂、自由、獨立、有毅力、有誠意、有創造力、沒有怯懦自卑心理的人。
五、研究的目標、內容(或子課題設計)與重點
研究目標:根據幼兒年齡、身心特征,針對我園獨生子女以及外來人口子女在各種習慣上出現的新問題,學習借鑒他人對相關該內容的探索和實踐。收集整合教育資源,密切加強家園聯系,進一步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通過一定階段的研究,讓在園幼兒能形成該年齡段所具備的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
研究內容:本課題主要通過實踐研究,探索符合時代要求的積極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良好習慣培養對策。讓更多的人明確良好行為習慣不僅是一定階段的目標,而且是每個社會成員終身追求的目標,是當今社會每個成員努力奮斗獲得成功的基礎。
研究重點:
結合幼兒園實際以及幼兒年齡特征,重點培養幼兒以下幾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1、小班幼兒,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其中良好的生活習慣主要指導良好的飲食飲水習慣、睡眠習慣、排便習慣,盡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良好衛生習慣主要包括飯前便后正確洗手,飯后漱口,保持五官清潔,正確使用毛巾,保持身體清潔,保持環境整潔等。
2、中班幼兒,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見人能主動熱情地打招呼,禮貌地回答別人的問話;舉止文明,懂得謙讓,與人友好相處;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簡單的交往禮儀等。
3、大班幼兒,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喜歡學習,對學習活動有興趣,能集中注意力專心于某一項活動;有正確的讀、寫、坐和握筆的姿勢;會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閱圖書,能愛護圖書文具,會整理玩具用品等。
六、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研究思路和過程:
1、運用調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閱有關的理論與資料,確定課題研究的內容。
2、建立課題組,確立課題組核心成員及分工。
3、構思設計課題論證報告,完成課題研究的申報工作。
4、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專家進行開題論證。
5、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調查法、文獻法、觀察法和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來帶領教師開展各種理論學習的分享活動、觀摩研討活動,鼓勵教師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學中獲得的經驗以及發現的問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實施策略,使課題實施與課題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
6、優化園內環境,幼兒園的全體教職工和家長作好孩子們的榜樣,開設“衛生之星”、“文明禮儀之星”等評比活動、舉辦“大手拉小手”、“我能自己干”、“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是班級小雷鋒”等活動,讓幼兒培養和鞏固所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
7、廣泛收集第一手過程資料,并及時進行整理分析,總結積累,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適時地開展過程評價。
8、運用經驗總結法回顧、反省、分析、總結本課題研究的過程與資料,鼓勵教師不斷挖掘,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活動經驗,撰寫有關的經驗論文。
9、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為做好推廣工作和開展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10、增強教師的教科研意識,提高教科研能力,將課題研究成果與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不斷延伸課題活動,使《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研究不斷深化,力求成為我園的又一辦學特色。
研究方法: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法為主,綜合運用調查法、文獻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實效性。
1、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分析我園目前幼兒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實驗研究。把教師搜集、觀察、調查到的信息,運用到她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并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作出分析、評價。
2、調查法、文獻法:采用問卷和家訪的方式,調查不同教養環境方式對幼兒不同個性的影響。收集國內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法,借鑒其研究成果,針對我園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
3、觀察法:有目的、有步驟地觀察幼兒一日活動中的言語和行為表現,從而了解已有的行為習慣,加以分析、研究、評價其發展情況,并作好觀察記錄與分析。
4、情境測驗法:設置一個具體情境,觀察幼兒在這一情境中作出的反應,從而測定幼兒的發展水平。
5、談話法:通過循循善誘、耐心交談,幫助幼兒明確是非,增強觀念意識,從而作出積極的行為表現。
6、經驗總結法:對課題分階段實施情況定期分析總結,并通過分析來認識規律,尋找新方法。
七、研究對象
幼兒園小、中、大班全體在園幼兒。
八、研究階段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在這一階段主要運用調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閱有關的理論與資料,確定課題研究方向和內容,申報課題。申報成功后制定方案,開題論證。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觀察法、情境測試法和談話法等質的研究方法來帶領教師和家長開展各種行為習慣理論的學習分享活動、行為習慣觀摩研討活動,鼓勵教師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學中獲得的經驗以及發現的問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實施策略,使課題實施與課題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運用經驗總結法回顧、反省、分析、總結本課題研究的過程與資料,鼓勵教師不斷挖掘,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活動經驗,撰寫有關的經驗論文。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為做好推廣工作和開展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九、課題研究措施:
1、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指導的高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及發展越來越重視,而在幼兒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無疑是邁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好的習慣是人們走向成功的鑰匙,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其重要性并不亞于有一個好的成績。
俗話說,沒有理論的高度,就沒有研究的深度。為使實驗課題的研究深入有效,我們加強理論學習,每周向實驗教師推薦一篇理論學習的內容,學校出資訂閱《學前教育》、《幼教導讀》、《幼兒教育》、《幼教博覽》等雜志,采取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講座、輔導與總結交流相結合,檢查與評比相結合的辦法,形成學習制度、更新觀念,增強科研意識。
2、制訂幼兒行為習慣常規,引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依賴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常規來作保證。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行為特點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擬制訂以下幾項常規制度: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幼兒日常行為規范、幼兒文明禮儀常規等,每周上好一節養成教育課,每學期至少追蹤調查一名幼兒,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要收集或自編一條養成教育的名言,一首兒歌,一首歌曲,或者一幅圖片,一個謎語等,同時發放到每個家長手中,讓孩子在園在家對照執行。幼兒園要在知與行的統一上下功夫,長抓不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使這些常規成為幼兒的習慣永久地保留下來。
3、改善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環境。
許多孩子在園在家表現不一,這主要是家長比較寵愛的緣由。這加大了教師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習慣的難度。因此,我們變利用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為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貫穿于一日活動之中,并利用環境布置促進對孩子的熏陶。
4、運用各種方法,家園形成合力。
(1)、組織召開家長會,向家長系統講授科學育兒的知識,定期開展咨詢活動,提高家長育兒水平,共同教育好幼兒。
(2)、發放各類常規細則說明書,把幼兒園每次主題教育活動告知家長,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從而形成合力。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嚴格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開辦家長園地和家長信箱欄目,家長園地是老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專欄。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家長信箱主要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老師。
(4)、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同樂活動。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十、預期研究成果:
1、總結出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多樣化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和組織管理模式;
2、使幼兒園形成特色氛圍,班班有良好的班風,人人有良好的習慣。
十一、研究成果形式
1、階段性研究成果以論文、行為規范、教育個案的形式體現。
2、課題研究結題,形成一篇終期成果報告。
3、在研究過程中,做好會議記錄、理論學習筆記、個案研究分析、中期鑒定實錄、教師論文匯編、教案匯編、問卷調查情況分析、教師觀察筆記等資料,將開展與課題研究有關的一系列研討、觀摩活動和論文交流會,以此豐富課題的研究過程。
十二、研究成員
課題主持人:
課題組核心成員:
成員:全體教師
十三、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及保證措施
1、課題負責人何嬌老師是我園保教主任,學前教育本專學歷,認真負責的管理者能夠確保我園教育科研課題的順利進行。
2、課題組的主要成員都是學校輔導組的教學能手,都是多年從事幼兒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師,多位老師曾在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并在教育刊物發表各類文章。參與該課題研究的課題組其他成員學歷高、思想意識新,具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經驗,在教學改革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績。課題組成員們業務素質過硬,有較高的教科研工作熱情,對該課題的研究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實施該課題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已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
3、我園是鄖西縣優質幼兒園,幼兒園發展得到鎮領導的大力支持,一直以來重視幼兒園硬件設施的投入。我園教學資料豐富,教學設備齊全,隨時能上網查找資料、收發郵件,能夠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一把手園長在教科研方面舍得投資,建立了教科研的專項獎勵制度等,硬件的投入為課題的研究作了物質上的保障。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9
在新的學期, 依據新頒布的《綱要》,我們三位老師經過了討論制定了一系列的家長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充分利用家長園地
1、制作主題活動網,展示主題名稱、主題教育目標、分題的名稱、各分題目標。目的是使家長能夠對多元只能創意課程的主題活動的性質有個初步的了解。
2、設立名為“家園面對面”的展板,在展板中設立“心心橋”、“活動分題網”、“溫馨小貼士”、“今日活動”四個欄目。 其中“心心橋”是幼兒園與家長聯系的窗口, 設立這個欄目的目的是向家長開放的一個窗口,在這個窗口中我們向家長配合主題活動的一些要求,例如配合分題活動或主題活動家長需要做的事,帶的材料等等。“活動分題網”是以生動活潑的配有圖片的分題網絡圖向家長展示我們整個分題活動所要進行的活動的名稱以及各個活動的目標。“溫馨小貼士”是科學育兒的一個宣傳的欄目。“今日
活動”是向家長出示一日活動計劃和主題活動的教案, 目的是向家長宣傳多元智能創意課程,使家長了解主題活動進行的過程和活動的方式也是向家長進行宣傳的一種手段。
3、設立“與孩子一起飛”的展板,其中有“誰最棒”、“大家都來學”、“小小意見箱”。其中“誰最棒”是表揚家園配合工作做得好的'家長,在這里會有一些表揚信,家長作業做得好的作業展等等。“大家都來學”是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多元智能的解釋、課題的說明等等。“小小意見箱”是展示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我們對家長提出的建議或意見的一個欄目。
二、填寫幼兒進餐情況記錄表、幼兒飲水情況登記表、并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午睡情況。
通過這些手段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況。
三、幼兒檔案的設立
我們對幼兒檔案的設立有了初步的想法, 那就是依據時間的順序積累材料。 材料的內容可以是幼兒的作品、幼兒活動的照片、老師對幼兒的評價、家長對幼兒的評價等等。那么開學之初“幼兒情況調查表”就是幼兒的第一份的檔案材料。
幼兒檔案的使用方面,我們也打算把它充分的應用到家園聯系的工作中,可以向家長開放,使家長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變化。為我們家園工作的順利地開展奠定基礎, 也是對幼兒進行學期末和學年末總評估的依據。
四、家園聯系冊的填寫
改變家園練習冊以往地填寫方式,做到隨時填寫,其中可以是隨時觀察到的幼兒的進步、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提醒家長應注意的事項等等。
以上是我們大一班目前制定的家園工作計劃,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將認真細致地完成計劃內的內容。但是一切都是在摸索中,有許多的情況是我們所沒有預料到的,所以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做出調整。但是任何工作的原則是:以孩子為中心,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取得共識,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發展空間。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10
一、現狀分析:
三歲之前,孩子生活在家里,與家長如影隨形。孩子學做人是從家長身上開始的,孩子除了接受家長的人格感染之外,還可以學習生活知識和經驗,但是,在當今這樣一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里,不少父母求助于金錢的積累或事業的發展,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他們不是把孩子放在老人身邊,就是請保姆帶,少數放在身邊帶的也無暇去顧及,上了幼兒園更是把教學任務一股腦的丟給幼兒園,認為這些都是幼兒園的事,要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職能,是義不容辭的,是永無假期的。我班許多家長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的家長甚至到現在還認為幼兒園只是關關孩子的,上不上幼兒園無所謂,三年了,至今有幾位幼兒的爸爸從來沒來過幼兒園,針對這些情況,為了使這一學期的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我們制定了一些目標措施及具體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家長的觀念能有所改變,孩子們能在家園雙方的密切配合下,快樂成長,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1、建立與家長聯系的多層橋梁,做好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
措施:
(1)通過家園宣傳欄、召開家長會,個別交流、電話聯系、親子活動、觀摩半日活動、發放親子單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共同學習幼兒教育、切磋育兒經驗,了解教育新動向,使家長了解一些與時代相符的教育思想觀念。
(2)通過教師的真誠、熱情、對孩子的關心、愛心換取家長對我們工作的理解、支持。如:關注體弱幼兒,幼兒缺課電話詢問等。
2、建立家長資源信息庫,發揮家長專長,做好家長的助教及親職工作。
措施:
(1)通過召開家長會,了解家長的專長,建立家長資源信息庫,呼吁家長來園報名參加助教和義工活動。
(2)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動態,與家長共同探討班內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助教、親子小制作、親子游戲等形式,給予家長一定的實踐指導,引發家長積極體驗、主動參與,讓家長人人參與主題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及家長的積極性。
三、具體活動安排
2—3月份
召開家長會、建立家長資源信息庫
發放親子手冊,家長委員參加會議、親子制作
4—5月份
家長來園助教、家長撰寫心得、個別幼兒家長會
家長觀摩半日活動、親子活動:黃山湖沙雕秀
6—7月份
家長來園助教、家長義工活動、親子制作
家長撰寫心得投稿、家長參加幼兒畢業典禮、評出優秀家長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11
一、背景和概述
幼兒園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階段,而幼兒園家園聯系工作則是家庭和教育機構之間的重要橋梁。幼兒園加強家園聯系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更好地服務于孩子的發展。
二、目標和任務
1.目標
幼兒園加強家園聯系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互動模式,讓家長和幼兒園老師互相理解并協作,共同為孩子的教育成長貢獻力量。
2.任務
(1)建立有效的家長群體
建立家長群體是幼兒園家園聯系工作的基礎,需要通過多種途徑與家長建立聯系。可以通過微信、QQ群等網絡平臺建立家長群,利用網絡平臺信息的快捷性和交流的便利性,加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
(2)組織親子活動
通過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更好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組織一些寓教于樂的親子活動如親子體驗、親子DIY等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其中,更有效地開展家園聯系工作。
(3)定期開展家長會
家長會是幼兒園家園聯系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形式,可以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學情況、孩子的生活情況等。同時家長可以向幼兒園反映孩子的個別情況,教育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
(4)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表現
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表現是家園聯系中的重要一環,為使家長準確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幼兒園老師需要通過班級通訊錄、家校通等方式將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成長。
三、實施計劃
1.建立有效的家長群體
(1)班級微信群建設
針對每個班級建立微信群,讓家長加入到微信群中,方便各班級之間及時溝通。班級微信群用途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老師可以在群里發通知、照片、視頻等,讓家長更真實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二是家長可借助這個平臺與家長互通信息,交流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習慣等。
(2)定期班級家長會
班級家長會是家長與教師之間溝通的一個平臺,可以讓家長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發展情況以及慢性子、怯場等問題。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教育方針、教育內容等。
(3)家長小組建設
每個班級成立家長小組,小組成員由每個班級的家長代表擔任,小組組織親子活動、家校合作等,匯聚家長的力量,促進家長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也更好地服務于孩子的教育成長。 2.組織親子活動
(1)親子DIY
親子DIY活動是一種很好的帶動孩子和家長一起互動、學習、創造的.方式。可以通過各種手工、繪畫、制作等方式讓孩子和家長一同創建,增強合作意識、互動和團結精神。
(2)更好的親子沉浸體驗
此類活動對于孩子和家長的身體健康和社交能力有利,能夠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和社交能力,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更好地與家長互動,種下樂在園丁。
(3)優美的徒步小旅行
優美的徒步小旅行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同走進大自然,近距離接觸大自然,領略其美麗和魅力。在徒步過程中,孩子和家長可以互相攙扶,幫助對方,增進感情。
3.定期開展家長會
(1)開會時間和方式
為了方便家長們的參與,開展家長會需要選擇在工作日之后或周末舉行,能夠讓家長們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同時,也要準確掌握家長到會情況,可以在班級微信群里發布征求家長到會情況的消息。
(2)家長會的主導人
家長會的主導人可以是幼兒園園長、班主任或是專門的家園聯絡員。主持人需要在會議時介紹幼兒園的一些情況以及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同時介紹本次會議的重點。
(3)家長意見征集
家長會中要以家長需求為主,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并進行征集,可以通過反饋表格等方式征集家長對幼兒園建設的建議。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是幫助幼兒園更好地服務于幼兒教育的重要力量。
4.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的表現
(1)定期發布教育新聞
幼兒園定期發布教育新聞是家園聯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可以在微信群、APP上進行發布,及時更新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和最新情況。讓家長隨時獲得孩子在幼兒園的最新動態,進一步掌握孩子的成長情況。
(2)公開課
公開課是讓家長更具體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一個好方法。幼兒園老師可以在公開課上講述孩子們學習情況、課堂上的表現等。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在上課時的表現來了解孩子在班上的狀態。
(3)遺留問題
盡管家園聯系工作已經完成,但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之間可能仍有遺留問題。用QQ、短信、微信等方式主動向家長詢問孩子在家是否有不良的習慣和行為,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出的優點和不足之處,進一步建立起良好的家園聯系關系。
四、總結
幼兒園加強家園聯系工作計劃的制定是基于孩子成長的需求和幼兒園發展的要求,通過加強家園聯系工作,既能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質量,又能縮短幼兒園和家長的距離,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計劃的實施需要所有幼兒園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情況,以求達到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效果。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 12
一、適應幼兒園生活
為了讓新入園的孩子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對老師和環境不陌生,我們在開學前就已經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愉快的環境。為了能更快的記住孩子們的名字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給每一個孩子準備了一個漂亮的名字掛飾,還向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詢問了他們平時有哪些生活習慣并將它記錄下來。為了讓他們能在情感上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在平時就親親、抱抱孩子,還允許他們帶喜歡吃的食物和玩具來幼兒園。
二、從生活的點滴做起(生活及保育)
我班孩子的整體年齡偏小,xx年出生的孩子只有8個,有3個孩子只有托班年齡。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吃飯、挑食偏食現象嚴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只有6個);不會自己大小便,經常有孩子小便小在褲子里;不會睡覺,少數孩子還不睡覺;不會自己穿鞋,多數幼兒還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我們兩位老師,在學期初的第一個月,沒好好的吃過一次飯。從生活的點滴開始,耐心、細心的不斷重復、引導孩子,對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還進行個別的指導,如:手把手的教孩子穿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帶孩子入廁、洗手、擦毛巾(我班許展碩小朋友從來不會自己小便,為了幫助他每次小便時,我們都會有一個老師在旁邊指導他),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認真進餐,學習戶外鍛煉和操節等。
本學期天氣變化較大,一會高溫,一會冷空氣,這給小班的保育工作帶來了難度,但我們沒有因為困難就回避。我們積極做好孩子的衣服添換工作,并及時提醒家長做好預防工作。對于體弱和生病的`孩子,我們對他們加強關注,并按時為他們服藥及提醒他們多喝水。午睡時為每個孩子蓋好被子,并在午睡期間多次巡視,檢查及幫助孩子蓋好被子。在用餐時,孩子們每次能將自己的飯菜吃完,少數孩子還要添飯;在吃點心時每次都能把所有點心都吃完。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身高、體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少數幼兒增長明顯。在我們的努力下,我們班的出勤率一直能保持在93%以上。
三、班級管理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中我們得知,我班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三代同堂及平時日常起居由老人照顧的占多數。個別幼兒曾上過托班,有一定的知識準備。但由于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在日常生活及學習常規方面差距較大。另外,年齡的差距也造成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上相差甚遠,給常規活動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本學期我們在充分觀察、了解孩子的基礎上,依據《綱要》,以整合的理念去組織孩子的一日活動,并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從培養最基本的游戲常規、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入手,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活潑開朗、樂于交往、友好相處、禮貌謙讓、愛學習的好孩子。”如:為了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洗手習慣,我們在每次洗手時都會用獎小紅花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洗手能力及興趣。同時在常規的培養上,我們兩位老師仔細觀察,堅持統一原則,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種較自覺的行為,如:為了能讓孩子養成按小組活動的習慣,我們給每個小組都取了一個好聽的水果名字,讓孩子在喜歡名字的同時養成這一習慣。在教育教學的實施中,從活動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的采用,都力求以“人文教育”為出發點。環境是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在環境創設中我們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和本班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一些有特點的裝飾布置,并根據每個主題設計出與主題活動密切相關的主題墻。同時為了節約紙張,在布置時還利用了一些廢舊物品。在布置中,我們讓孩子們參與到其中,鼓勵他們多動手、多操作,既體現了孩子才是環境布置的主體也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我們帶著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一方面,體現出老師對自己的教育觀念進行著不斷的調整和更新;另一方面,我們在仔細觀察著孩子與我們的互動情況,有時孩子們的某些話語或動作就是我們一個新活動的開始。用孩子的眼光去看,用孩子的去體會,把視線放低,讓孩子在幼兒園除了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更能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四、家園共育
小班的家長是幼兒園的新成員,一切工作從頭開始。首先,讓家長充分了解我們的“園本”課程,和教育思想、觀念,了解每位老師對孩子的一片愛心。
學期初,我班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大部分孩子由于沒上過托班,所以各方面的表現較弱。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將班級前期工作重點放在與家長一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上,特別是針對能力弱的孩子重點培養。我們在家園聯系欄中、寶寶成長錄中、班級論壇中積極和家長溝通,立足于向家長傳遞先進、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老師們的密切,更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持。為此,我班把家園配合工作作為重點來抓。通過家訪、家園聯系欄、寶寶成長錄、網上交流等活動,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我們以家長園地為穿、窗口,及時介紹班級主題活動開展的情況,將孩子在園的情緒、飲食、學習等情況以“明星寶寶”的形式向家長匯報,幫助家長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工作。為了讓家長更好的與我們溝通,我們還向家長告知了我們的電話號碼。在早晚接待中,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針對我們班級里有一半的孩子是由老人帶的情況,我們更是做到主動的、積極的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情況,凡事耐心、細心地回答他們的疑惑,讓老人們放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來。在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在園、在家表現,耐心、細致的解決問題,統一教育目的、方法中,我們取得了家長的信任及配合。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家園共育工作計劃04-25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11-08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05-22
家園共育心得10-26
家園共育小組計劃07-08
家園共育“調皮”兒05-10
家園共育的活動方案03-24
幼兒園大班家園共育總結10-21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4篇)06-03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計劃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