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高學校工作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高學校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管理
我校為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全面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管理制度:
一、確立教學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1、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學工作要堅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不放棄一個學生的原則。
3、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把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實到每個年級、每個學科的教學實踐之中。
4、提高畢業年級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建設人才,為各高校輸送合格畢業生,為優秀學生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校長要對教學工作負全責
1、校長要深入課堂了解教學現狀,認真落實校長聽課制度,每學期聽課20節以上。
2、校長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有讀書筆記),至少聽一次有關教學理論、教學改革的報告(有記錄);每學年撰寫一篇教學工作體會或論文,在學校做一次教學工作報告。
3、校長每月主持召開一次研究職業教學工作的專題會,每學期主持召開一次教學研討會(有會議記錄),每學年重點培養、總結、宣傳一個教學先進典型。
三、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1、教學管理干部(教學副校長和教學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兼課30節),并對聽課情況進行分析,期末寫出書面小結;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有讀書筆記),至少聽一次有關教學理論、教學改革的報告(有記錄),撰寫一篇工作體會或論文。
職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較差,學校的德育工作顯得尤其重要,管理干部(教學校長和德育主任)必須要深入課堂研究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的規律,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
2、每學期制定具體可行的教研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有側重地組織中青年骨干教師觀摩課和青年教師研究課,推出不同層次的好課和優秀教師,研究和總結優秀教學案例,積累經驗,固化成果,推進校本教研建設。
3、重視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與教學管理結合,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輔助教學功能,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水平。
4、樹立科學的評價觀,課堂教學評價要針對學校實際,體現課改新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量、評定教師工作的唯一標準,不能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要用等級分制。
5、學校教育科研要制度化,每學年組織一次課題申報,開展一次課題評估,組織一次教學論文評選。
教學管理的核心是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質量應當是教師教學工作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總和,只有實施形成質量全過程的管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我校教學的現狀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對各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予以重點關照,從基本做起,力爭通過有序的管理監控,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教學計劃的管理與監控情況
1、備課
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是備好課,為此我們提出要教師對教材進行仔細分析,做到從課程、單元、課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明確,既備教,又備學,并于每堂課后寫好教后感。教導處每學期安排兩次備課檢查
集體備課:
每學期要求各教研組利用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有針對性地分期、分批對各年級教材的重點、難點予以討論并記錄,便于新教師把握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上課
要求上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學活動的實效,增強教學內容呈現的邏輯性、教學環節過度的銜接性、教學語言表達的流暢性。上課要精講多練,精選例題,體現分層次;加強課堂的及時反饋。每學期教導處要求教師上好每一堂課,每人聽課不少于10節;學校安排優質課評選,要求廣大教師積極參加,通過相互間學習交流,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真正地把課堂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3、作業
布置與批改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檢查教師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我們要求教師:
(1)作業包括書面作業、朗讀背誦、復習、預習等,要目的明確,精心選擇,符合科學性、典型性、啟發性的原則。
(2)作業的量要適當,對于不同的學生應有區別。
(3)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以便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4)每學期教導處于第8和16周進行作業批改檢查,針對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于教研活動時指出;對于質量高的教師予以一定經濟獎勵。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
(1)要求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利用早、中自學課或其它課余時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提優、拔中和補差工作。
(2)要求輔導教師對個別學生做好輔導記錄,便于對輔導效果進行追蹤調查。
5、成績考核成績考核是鞏固學生學習收獲,檢查教學效果,督促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的一個重要環節。我校學期教導處組織兩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第一次月考時間為第6周,第二次為14周,期中考試為第11周,期末考試一般在每學期的假前進行。要求每位任課老師于每次考后進行質量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接下來的教學做出及時調整,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教導處于當次考試之后的教研活動時對每位教師的考試情況予以分析。
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要求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教育學生懂得怎樣抓好學習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加強自己意志、毅力、恒心等學習品質的培養,是與教師教學的全過程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為此,我們要求學生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工作,作業獨立完成,杜絕抄襲現象,要求相關教師提早進教室進行輔導,防止學生在校抄作業。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只有很抓質量,才能使學校得以長足發展,希望通過一個學期的共同努力,使得我們學校的教學質量能有教大提升。
三、推進課程改革的策略、途徑和方法
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強化職業高中課改的推進力度。其主要策略和方法如下:
職業高中階段的課程改革,直接關系到國家職業教育課改成敗的大事。為此,我們從建立健全課程改革工作制度和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兩方面入手,確保課程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初中課改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又完善了職業高中課改工作相關制度,并加以落實。學校還制定細化了各學科課改實施計劃。由于領導重視,制度健全,措施得力,保證了課程改革少走彎路,并朝著穩步、健康的方向發展。
4、學分制、彈性學制的實施情況:
我校目前尚未實行彈性學制。
5、校本教研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我校的校本教研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聽課月廣泛進行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聽取全體教師的課,然后評課,說課,總結經驗。
(2)課例研究;教研組共同拿出一節課作為教研課例,反復聽課、說課、評課,討論得與失,探討新課程下的教學模式,尋求教學方法。
(3)交流體會:學校安排全體教師觀看新課程教學光盤,取經探路,在結合自己的班級和學生寫出心得體會,共同發展。
(4)培訓形式教研:利用講座、報告、座談、交流會等形式教研。
存在問題
經過兩年來的校本教研,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雖然在“轉變教師觀念和角色”和“探索新課程下的教學方法”上有所突破,但還存在很多問題:
(1)骨干教師少,教師缺少領引員,缺乏名師的帶動。對教改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不能正確把握。
(2)校本教研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存在模糊認識,把握不了研訓的方向。
(3)校本教研理論指導不夠,培訓教材匱乏。
(4)教研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5)校本培訓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今后對策:
(1)首先是關于校本培訓的目標定位與培訓內容的思考。我校校本培訓的內容將著重圍繞一下專題開展:師德教育、教師基本功、新課程標準與教材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研究、信息技術、班主任工作、骨干教師培訓、基礎英語培訓等8個專題。
(2)在培訓形式上,設想采取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以研究交流為主的“專題研究式”培訓模式。學校重點培訓內容確定幾個研究專題,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引導、組織教師圍繞“專題”進行學習、實踐、反思、交流,通過參與、互動、多向的研究交流活動,一步步提升理念,提高實踐水平。
(3)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師校本培訓評價制度。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教師參與校本培訓過程的評價。對于終結性評價,將采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即每學期末,由學校主要領導根據教師平時參與校本培訓的情況對每位教師進行量化打分。
二、課程教學
(一)文化基礎課教學
1、文化課開設現狀
我校文化課科目開設較多,主要開設數學、語文、英語、政治、物理等。但課程設置比例不平衡。也有根據師資數量多少來設置課程比例的問題。
2、文化課程實施的難點、對策與成成效。
我校文化課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大多來自普通中學,對授課對象不十分了解,所以不能夠有針對性的對職高學生進行教學。
(2)絕大多數學生在初中階段文化基礎較差,掌握起來要很困難。往往是教師在前面苦口婆心,學生掌握的不多,達不到真正的教學效果。
我們采取的對策主要是加大課時比例,降低教材的難度,讓更多的學生跟上教師的步伐。通過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專業基礎課教學
1學校的專業基礎課主要開設計算機基礎及數據庫。師資隊伍不強,本校專業人才不多,還要去社會上聘請。解決的對策只能是學校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培訓,來提高專業水平。
(三)實驗實訓課教學
我校因座落在市中心,從各方面相比,明顯低于市屬中專校。根據我校實際,采取了以聯合促發展的道路,絕大多數同學通過天津春季高考的優惠政策,能夠到高職院校進一步深造。所以對實驗實訓課安排相對少,今后要在此基礎上,多開設其他專業,加強實驗實習基地的建設。
(四)德育課教學
1學校德育課開設現狀、師資隊伍及教學現狀
我校常規的德育課主要有法律基礎課、職業道德課、禮儀課等。通過這些課程配合政教處開展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2德育課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往往得不到落實,課程與社會現實也有一定的出入。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除了組織教師培訓外,經常請一些專家、學者以及少管所、派出所的有關人員來校講座。收獲不錯。
三、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雙師型”教師的能力建設目前還欠措施,對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的實施也沒有落實,存在的問題較大。
四、綜合調研內容
校園文化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及學校精神、風氣與傳統的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等。它是學校隱性德育的主渠道,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每一所學校都應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時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應與學校的培養目標相適應,創建自己的特色。作為學校工作內容之一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更是滯后,缺乏特色,存在問題較多,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是個性不足,缺乏中職特色。沒有凸顯“職業性”。因循守舊,缺乏現代氣息。我們的校園文化慣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治學格言、立身之道等,一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能補拙”等耳熟能詳的內容充斥板報、櫥窗和宣傳欄,而現代科學的學習方法、成才途徑以及本專業發展的動態等現代信息則少而又少。這與改革年代“時間就是金錢,質量就是生命”、“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企業文化相比,現代氣息實在不足。
貫通“企業性”,注重先進企業文化的引入與整合。職校學生的就業走向大多是企業,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著職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必須親近。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能否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環境,融入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歡迎的員工,是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一是校園文化建設與職業指導工作相結合。以就業為導向,加強職業指導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職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有意識地宣傳先進的企業文化以及行業勞模和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事跡,引入社會上先進的企業文化,使之扎根于校園文化的土壤中。使學生更多的了解社會、了解企業,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強化就業、創業意識。二是加強職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中等職業學校應采取與企業合作辦學的途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一是邀請企業人士、行業勞模和學校優秀畢業生到學校進行就業、創業教育,開辦講座,廣泛宣傳、介紹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管理理念、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等。
學校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創新情況
我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原則上是堅持教師崗位聘任制,如果真的實行,定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實施。學校管理制度主要由人事制度、工作制度和激勵制度所構成,這三種制度必須配套管理模式強調用命令和規章制度對教師進行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管理對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是有效的,但是過分強調制度管理而忽視人的情緒,情感,道德的因素,反過來又會制約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學校管理結構主要實行的是校長負責制應建立和加強制約、監督機制,堅持民主、公開的議事和辦事原則,發揮教代會的監督作用,從而保證教職工的主體性得到發揮,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現。這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職高學校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職高學校數學教學計劃12-14
職高語文工作計劃01-29
職高班主任的工作計劃01-07
職高工作計劃5篇07-18
職高工作計劃(精選14篇)02-22
職高班主任工作計劃08-23
職高班主任工作計劃12-30
實用的職高工作計劃4篇01-08
實用的職高工作計劃四篇01-10
職高工作計劃匯總7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