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精選12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1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縣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品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上的教學資源庫的素材,積極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四、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期品德教學工作計劃,交流討論,落實計劃目標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課標,結合本學段要求落實教學常規。
十月份: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內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互相學習,加強交流,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師匯報展示課,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老師們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總結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期末評價。
次年一月份:復習,期末測評。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2
我作為小學一年級 班主任老師,做好他們的德育工作是我的責任。結合實際情況,特將小學一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一、指導思想: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文化育人,和諧發展”,切實推進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二、重點工作:
(一)班規方面:
1、充分利用晨會、班會的時間強調《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要求各班干部嚴以律己,主動做到模范帶頭作用,督促班中的學生自覺遵守行為規范,力爭上游。
3、培養學生講衛生,重禮儀,守紀律、愛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把每一個習慣的養成落到實處,努力積累“道德資金”。
4、通過班會課,教育學生要端正學習態度,懂得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主動學習,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學雷鋒”、“婦女節”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6、加強家校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使他們全面發展。
(二)家庭教育方面:
1、抓兩頭,促中間。扎扎實實做好家訪工作。對一些特殊家庭學生做到重點家訪,對重點指導的學習型家庭做到上門指導。
2、充分發揮優秀家長的示范、輻射作用,積極培養家長的先進典型。
(三)推進溫馨教室創建和校園文化建設。
1、結合少先隊快樂中隊建設,加強教室物質環境創建,力求凸顯班級特色。
2、充分發揮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黑板報、家校小報、小隊報等宣傳陣地的作用,營造和諧規范、積極進取的育人氛圍。
3、利用我國的重要節日,民族傳統節日,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紀念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紀念日文化作為重要載體,讓學生感受親情和友情,感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國家的認同,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發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爭創年級組、班級特色文化,積極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并利用網絡平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
《小學一年級班規》
朋友們到學校;個個都想學習好。
我們定個新班規;大家自覺來做到。
第一上課要聽講;愛動腦筋不亂想。
第二作業要做好;認真寫字按時交。
第三活動要安全;不要打鬧不要跑。
第四發生困難事;報告老師來幫助。
第五天天來學校;不缺課來不遲到。
最后一條很重要;尊敬師長問聲好。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3
一、準備階段:
1、成立“學校道德講堂”建設領導小組,確保活動組織建設。
學校道德講堂領導小組
組長:沙依班(書記)
副組長:柴利敢(校長)
組員:馬金蓮、楊慧、帕里旦、馬德龍、艾木拉江、王慧麗、馬健、全體班主任
2、制定“學校道德講堂”的實施方案和活動開展的具體計劃,制定活動開展的具體目標。
3、選拔“學校道德講堂”宣講員,宣講員:柴利敢馬金蓮馬德龍沙依班各班主任。
二、展開階段:
1、學校召開“學校道德講堂”建設動員大會,宣傳“學校道德講堂”建設的意義,提高全體師生對“學校道德講堂”的認識。
2、規范道德講堂流程:以“我唱、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學唱一首道德歌,聽身邊道德故事,看一部道德短片,講一則道德故事等。召開啟動儀式并開講,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學道德,人人講道德的氛圍。
3、開展“每周道德一星”評選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發現身邊的道德模范,充分參與“學校道德講堂”建設。
4、開展“十佳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經過推選,全校師生投票,選出20XX年度學校“十佳道德模范”。
三、階段總結反饋:
1、學校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在發揚自身優勢的同時,積極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做法,完善“學校道德講堂”建設,為下一步“學校道德講堂”常態化運行做好準備。
2、通過板報、校園廣播、手抄報、櫥窗,加大對前一階段涌現的典型人物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學校道德講堂”的影響力。
四、常態運行階段:
學校針對“學校道德講堂”階段總結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把“學校道德講堂”引入常態運行階段,使“學校道德講堂”成為全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五、總結表彰階段:
學校對“道德講堂”開展情況進行年度總結,表彰優秀宣講員、“十佳道德模范”“學校道德講堂”建設、先進班級及個人等。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生活(社會)研訓工作將繼續以市科研中心學科教研要求及區小學學科研訓計劃為指導,緊密結合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課程建設、提高品德學科育人質量為重點,加強學科課程實施力度,強化學科專業學習與研究,重視學科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教學改革,努力轉變品德課“看圖畫、教課本”的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教學目標,進一步增強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學科課程實施的規范化、教師課堂的專業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加大檢查力度,夯實課程實施方案
1.圍繞“開齊、開足、上好”的課程原則,深入貫徹落實課程實施方案。結合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課堂督查,加大監控頻率,及時反饋監控情況;加強隨堂聽課及推門聽課制度,強化常態課建設,確保每一堂課都能夠上實、上好。
(二)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更新學科教學理念
2.繼續進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系統培訓學習,正確把握學科培養目標及措施。根據本學科教師兼職教師多,流動性大的特點,學期初繼續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培訓與學習指導,使老師們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工作計劃
明確課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確把握培養目標及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水平。認真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對課程理念、教學內容的學習與培訓。充分利用好區級教材培訓的機會,及時進行校級培訓,建立健全參訓通知、到會記錄、學習考核、成績通報等形式,督促教師熟悉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明確課程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3.繼續深化市學科教學策略學習,熟練掌握學科教學流程及實施辦法。以區送教活動、優質課評比活動等為學習平臺,結合網絡優秀課例或者聘請兄弟學校的優質課例觀摩等活動,組織老師們對市學科教學策略進行再研究、再學習、再反思,促進學科教師不斷優化品德課堂教學流程,提升個人教學設計能力。
4.系統學習德育教育知識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三)深化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生本活力課堂
在教學的引領上,繼續以市學科策略落實、學生有效參與、學科課程整合以及信息技術融合為深化著力點,大力推進學科生本活力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學習真正發生、活動體驗真正參與、品德養成真正落地,努力改變部分課堂“看圖畫、教課本”的現象,還真實生活體驗于課堂,讓品德課堂充滿活力。
5.加大生本理念的學習與思考。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法內容,對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自主展示評價交流情況進行研究,真正在課堂放手學生體驗、探索、發現,互相啟迪,自主生成。
6.加強對生本活力課堂流程的反思改進。借助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質課賽課、專題課例研討等形式,對活力課堂尤其是與學科活動性相結合的思考,加強對市、區品德學科“活動體驗式”和“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再學習和再落實,圍繞市、區科研中心“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參與”研討會精神,積極推進學生品德學科學習活動的自主、高效,努力在品德與生
活(社會)課程中,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進一步重視師生之間交往互動、平等共享關系的構建。
7.通過聽課、評課、教學問卷調查等多種評價形式,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整改。在平時的教學評價中,建立互學互幫制度,促進學科教師水平與品位的提升。依托“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及示范課、展示課、達標課等活動,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建議兼、專職本學科的'教師有關的品德學科聽課節數本學期不少于3節和6節。
(四)夯實傳統教研,加強創新教研,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8.繼續落實教研教學常規建設,抓好教學的五個環節。老師備課繼續實行電子備課與書頭備課相結合的方式,減輕老師的負擔的同時提高上課的效率。詳案要求環節清晰,教學策略運用得當,內容詳實,問題設計適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簡案實用、有效;認真設計學生作業并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指導課程》,做到要求嚴格,指導有方,批改認真,反饋及時,輔導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嚴禁作業應付、潦草。
9.扎實推進學科問題研究,有效組織針對性強的主題教研活動。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對不同程度課堂呈現的問題進行思考、上報、梳理,并圍繞著共性問題,借助集體教研活動、網絡研修平臺、常規專題研修等形式真正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技能。
10.認真學習區關于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整理項目研究方案,深入解決區域品德教育突出問題。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區教研室提出的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研究方案,依托“問題導向”的德育課程實施研究、在課堂上實施:學生參與度高、活動設計實效性強以及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項目研究,為全區的品德課堂教學研究提供典型課例,推動研究實效。
(五)強化教師梯隊發展,提高整體教師專業水平
11.抓好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區“名師工作室”為平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優質資源,以點帶面,積極培養對象,制定培訓計劃,挖掘與發現事業心強、樂于奉獻、敢于吃苦的教師,多加擔子,多給機會,多加磨礪,讓學科骨干教師迅速成長,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團隊,引領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養綜合評價,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12.不斷完善本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實行課后行為跟蹤評價,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的內容及形式研究,立足學生品德學科素養形成,建立多元科學評價體系。各學校進一步完善階段品德學科質量評價辦法,實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
三、活動安排
九月:
1、制訂并傳達本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品生、品社教材培訓活動;
2、學期初教學業務初查;
3、參加省遠程研修學習;
4、參加省品德學科教研員培訓,做好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校級培訓工作;
十月:
1、組織推門聽課、開展課堂教學研討;
2、組織參加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3、參加省遠程研修學習;
十一月:
1、參加區“名師送教”活動暨品德學科教學研討會;
2、組織參加學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
3、組織不同學段質量抽測調研;
十二月:
1、組織參加區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2、校常規調研,抽查課程執行情況;
3、組織學科作業展覽;
4、組織參加區品德與生活優質課評比活動;
一月:
1、期末命題設計,迎接學期末教學調研;
2、總結本學期教學工作,制定下學期工作計劃。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5
為了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根據我校的具體實際,制定我校師德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xx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依據,樹立以人為本的師德建設理念,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
二、培訓內容
《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
三、工作目標
通過活動,在廣大教師中形成“敬業愛生、明禮誠信、平等合作、勤學樂教、廉潔奉獻”的師德風尚。要求全體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建立教師信用承諾制度。廣大教師要切實做到:
1、在政治上要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有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言行。
2、在工作上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指導學生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作出客觀、全面和公正的評價,不單純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和作業量,不準請學生代批作業,不得用作業懲罰學生,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謾罵和歧視學生;嚴格遵守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嚴禁上課遲到、早退、拖堂,不得隨意調課,要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經常家訪,不指責、訓斥學生家長。
3、在紀律上要嚴于律己,廉潔從教;不得向學生推銷任何商品,不得強制讓學生集體購買復習資料、教輔讀物,不得自立名目亂收費、亂罰款;不向學生家長索要財物,不利用職務謀取私利。
4、在社會上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語言規范健康,行為舉止文明禮貌;不參與賭博和迷信活動,不酗酒,言行不違反社會公德;要關心集體,尊重同事;不做有損集體榮譽和不利同志們團結的事。
5、在生活上以師表風范嚴格要求自己,儀表樸素、整潔、端莊和高雅,不得穿奇裝異服或濃妝艷抹進入學校;工作以外、節假日休息時間不做違反師德、師風的事。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和管理,建立健全師德教育的工作機制,把師德教育納入重要議程,將師德教育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統一部署,統一規劃,做到制度落實,組織落實,內容落實。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貫徹實施計劃,切實把師德建設納入教師的考核評優、晉升晉級、職稱評定以及文明單位、文明個人的評選工作中。努力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師德建設重在宣傳,貴在堅持,開學后學校要利用校報、網站、板報、櫥窗、教育畫廊等宣傳陣地大張旗鼓地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師德建設活動中,善于發現和挖掘身邊的先進師德典型,并做好學習和宣傳工作。
3、開展活動、增強效果,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搞好師德建設年的'有效載體。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活動,烘托環境,營造氣氛。學校每月開展主題突出、喜聞樂見的師德建設活動,努力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4、深入學習,樹立典型。廣大教師要繼續深入學習《教育法》《教師法》,進一步樹立依法治教的法制意識,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一步樹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識。認真組織學習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先進事跡,充分利用好身邊的重大典型,在學校、在社會形成自強不息、誠實守信、見義勇為、樂觀進取的精神風貌。學校將組織全校評選師德標兵和優秀班主任活動,努力用先進典型來引導人、鼓舞人、教育人。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基本內容,以培育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為重心,以德育活動為載體,以激勵、評估手段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德育網絡,努力拓展德育途徑,形成德育整體合力,組織未成年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愛國守法、傳統道德、理想信念、勤奮進取”等方面的教育活動,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1.進一步提升未成年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情感;
2.學生“養成教育,愛我碧小”深入開展,校園“三風”進一步好轉;
3.形成更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4.學生心理問題得到社會更高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新突破;
5.進一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學生,幫教措施進一步落實,效果明顯;
6.在校生法律意識進一步提高,違法犯罪案件明顯減少。
三、工作重點
(一)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組織開展好青少年“學雷鋒, 做有道德的人”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系列活動。
2.認真上好“勤儉節約”這一課, 并組織開展好全校少先隊員“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征文活動。
3.組織開展好全校“踐行感恩,共創和諧”主題教育活動。
4.認真組織全體少先隊員深入開展好爭當“四好少年”活動。充分利用櫥窗、廣播站等宣傳陣地,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營造濃厚氛圍;認真開好隊會,通過輔導員講解、隊員交流、尋找身邊好少年等方式,加強對“四好少年”的認識;積極圍繞爭當“四好少年”,開展“3.5學雷鋒”、國旗下講話、社會實踐、雛鷹爭章等活動,創新工作,增強主題活動的教育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繼續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努力實現學校“三風”進一步好轉。
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繼續組織開展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內容的學習教育活動,以《守則》為“養成教育”的總目標,以分解細化、訓練新《規范》為“養成教育”的具體方法,針對不同年級努力實現“養成教育”新突破。積極組織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全校“日常行為規范”學習實踐評價活動。
2.積極開展“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在創建活動中,注重滲透“養成教育”內容,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使學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3.繼續開展一年一度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評選活動。
(三)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更濃的校園德育氛圍,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保持校園環境整潔衛生。通過劃分衛生責任區,明確職責,責任到班、到人,不留死角。全年堅持開展衛生區評比活動,并納入先進班集體等評比活動范圍。把創建整潔、有序、優雅的校園環境作為突破口,使學校成為環境整潔優美、秩序井然、生機勃發的育人場所。
2.加強校園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保持校園環境整潔衛生,積極開展“綠色學校”爭創活動。利用3.12植樹節、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7.11世界人口日、10.4世界動物日等有利時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宣傳環保知識,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3.加強校園走廊連廊文化、墻上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積極參加全縣中小學 “校園文化”評比活動。充分利用學校櫥窗、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網等,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氛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力爭體現本校校園文化特色。
4.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積極開展相關評比活動,激勵學生全員參與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突出教育意義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動手能力。
(四)繼續組織開展好“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預防其違法犯罪。
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著眼點,從規范行為習慣入手,培養未成年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幫助他們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導他們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2.積極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防控工作機制,杜絕青少年兒童校外監管真空。
3.充分發揮校外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的作用,定期邀請他們每學期至少到學校上一次法制課或作一次法制教育講座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未成年學生的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明確幫扶重點,把那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子女,家長沒有能力承擔家庭教育責任的學生作為結對幫扶的重點,明確關愛主體,發動“五老”人員、在職行政干部和心理輔導教師等與“問題學生”結對幫教。要拓寬關愛思路,做到學習上幫輔導,思想上幫解惑,法制上幫解讀,生活上幫解困,心理上幫疏導。
(五)認真抓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和特困生的幫扶工作。
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健全留守兒童與特困生檔案,及時準確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做到底數清,工作有計劃,有措施,肩負起留守兒童的監管責任。
2.積極動員學校黨團員教職工及學生報名參加關愛留守兒童及特困生志愿者行動,與他們“結對子”,開展“關愛、幫扶”活動,激發他們自強自立,樹立起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意識和信心。
3.認真抓好“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按照縣教育局下發的`實施方案及檔案目錄內容開展系列活動,把黨的溫暖、學校師生的關懷及時送到留守兒童心里,努力把“留守兒童之家”辦成留守兒童的“家”。同時,認真做好“留守兒童之家”的檔案建設工作。
4.高度關注未成年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努力做好其疏導工作,并在全班、全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講活動,促進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促進校園和諧。
(六)加強“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德育網絡建設,整合教育資源,多管齊下,提升教育合力。
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1.繼續深入辦好家長學校。通過課堂授課、舉辦講座、開放日等活動,樹立廣大家長的現代家教理念和法律意識,有效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2.充分發揮省、市家教名校的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提高家長學校辦學水平。通過觀摩、交流、研討,學習掌握更好的教學策略、形式與方法,進一步提高家長學校授課水平。
3.重視家訪工作,加強家校溝通。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家訪意識,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學校家訪的有效形式與途徑。對班級每學期的家訪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學校的集中家訪活動做出周密安排,力求取得實效。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經開區工作布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范學生。能聯系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1.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規劃,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采用理論講座、教學沙龍、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道教師的綜合素養,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同時認真參加新教材培訓與研究。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針對課程建設中的核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臺,促進教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二)加強課程管理,推動課程的健康發展。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常州市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并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教研組建設。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科組建設能力。要針對道德與法治教材修訂的實際,科學設計學科過程性研修方案,采取多種方式引導教師加深對課程標準和教材有關內容的理解,提升教師開發教材及課程資源的能力。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
加強新教材的教學研究,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探索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等方面的統整,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一步體現本課程的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和養成性。進一步加強法治教育項目研究,探索法治教育的本土化、特色化、校本化發展,加強對法治教育的過程性管理,加大法治教育推進力度。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擬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2.參加新教材培訓、法制教育培訓;
3.公開課申報
十月份
1.組織觀看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進行討論。
2.年會論文評比;
十一月份
1.法制教育優秀案例評比
2.學生小論文評比;
十二月份
憲法教育活動暨法治教育頒獎
一月份
本學期工作總結。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1、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將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持續改進教學行為。
2、結合學校育人目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落實學科教學建議,深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結合本學科特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二、主要工作
1、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認真執行學校課程計劃,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道法課程教學工作,努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結合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開展德育教育和勞育教育,堅持“五育并舉”。深入課堂、潛心研究是教研立足學科的根本,促進教學與評價的融合,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五育”全面發展。
3、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領導下,以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課程為切入點,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學習道德與法治基本教學要求,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4、繼續推進開展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與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的研究,積極探索課程評價,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擴大骨干教師隊伍。
三、具體措施
(一)基于課程標準,規范教學管理
道德與法治學科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的綜合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課程性質,從教學內容的開發、教學方式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選擇等方面探索課程的新天地。
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要求,進一步規范教研組活動,優化教研制度,除時間、數量上保證外,應注重活動質量和實效。積極創設教研氛圍,開展說課、研課、新課程知識競賽等活動,也可以采取主題研討等形式加強學習,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聯系生活,以評促教,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兒童生活的綜合性決定了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提供的范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本學科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儀式教育、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效益化。
教學評價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德智體美勞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的評價。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評價方式方法。明確以評促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統編教材為契機,轉變教學方式
隨著道德與法治新課程的實施,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本學期,一至五年級全面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將校本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帶進課堂。執教廣大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建立開放的'課程視角,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教研組將組織教師學習道德與法治教學基本要求,加強統編備課規范化,期末整理成檔形成校本化備課。
(四)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1.加強校本培訓與研究
積極開展相應的校本培訓,對本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特點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增強對學科教學的研究,在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師資的配備上努力實現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相對專業化,便于穩定任課教師隊伍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多為青年教師多創設亮相、展示的機會,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
1、校本培訓課程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并要求逐步轉化成廣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了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后評價和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煉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
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并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說課活動。
十月
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
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征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
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思本學期工作。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10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管會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深化研究。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和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扎扎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1、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俘,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系,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2、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3、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并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會精神及《上海教育綜合方案》等重要文件為指引。以市區教研室工作要求為準繩。以《普陀區教育局工作要點》、《普陀區教育學院工作要點》為工作方針,不斷增強意識、局意識、專業意識、服務意識,以統編教材實施為契機。以學科項目推進為抓手,以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為重點,采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路徑,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強化學科教師“立德樹人”意識和能力,切實提升學科教研品質,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價值。
二、情況分析
道法與法治教研組由五十位教師組成,并且都兼任班主任工作,平時能充分地利用道法課程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這樣的工作安排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將品社學科與德育教育很好地融合起來,不足的是老師都是兼職,對于專業的教學有一定的阻礙。教研組內的道法備課組長都是青年教師,都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能主動地承擔校區級的公開教學工作。
三、教研工作要點及措施
1、加強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習的方法,提高教師專業的水平。
(1)向教研組老師每月提供一份學習的書面資料,鼓勵教師自我學習,年輕班主任適當進行一些記錄、摘抄,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
(2)每月一次教研組研討活動,例會活動有主題,有中心發言年級組,通過相互的交流,提高認識。
(3)提供多的機會讓老師參加外校的聽課、研究活動,通過對外的交流來提高認識。
(4)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網絡教研,與校本培訓學分相結合,保證網上學習、交流、推動校本教研的深度。
2、關注課堂日常實踐,保證教學流程的有效落實。
(1)認真備課。本學期開始,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備課時,教師要把握年級和學生年齡的特點和目標,都要認真鉆研教材,搞清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研究教材的前后聯系,結合學校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備課,重視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沒有充分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2)認真上課。本學期,進一步加教研組的教研力度,使教研氛圍更濃郁。有計劃地上好研究課,體現研究課的研究性、合作性,使年級組內的老教師、青年教師共同提高。
(3)認真布置、批改作業。靜心設計活動作業,倡導人文化作業、互動式作業、自主性作業、彈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過程性作業,體現作業的創新性和對學生能力的'發展性。本學期。三到五年級有配套的道法練習冊,老師要根據要求,組織學生完成相應的活動練習。
(4)根據各年級制定的學習習慣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個人表現,利用成長紀錄冊,開展道法學科的全面評價:具體以“評價內容科學化——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評價形式多元化——口頭、書面、解決實際問題。評價時間分散化——日常評價、綜合評價、考查評價。評價結果激勵化——等級”為主要標準。
3、踐行核心價值觀,以教研活動為抓手,聚焦學科德育,提升教師專業的技能。
(1)確立主題——本學期教研組研討的主題是“信息環境下聚焦中年級活動化學習,基于標準的課堂教學實踐與評價”。
(2)年級實踐——分年級圍繞主題進行實踐研究。
(3)課堂呈現——各年級在級組研討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當場思,年級組并進行中心發言。
4、進一步開展《現代公民讀本》(小學版)的推進工作。
開設相應教研課程。啟動《現代公民讀本》(小學版)的資源庫的建設,完成區資源庫任務《在學習中成長》資料積累。在上學期課堂實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二次解讀,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資源建設,形成學校特色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以深化課程為中心,以落實教學常規為基礎,以加強教學研究為重點,堅持充分調動廣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展開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不斷提升“研究、指導、服務和管理”的品質,注重專業指導與學術性、群眾性研討并行,面與點共進,提升全區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水平,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1、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規劃,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
道德與法治學科認真學習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新教材的培訓與研究,研究學科核心素養、課程實施與評價、課程資源建設、教師學科能力建設的關系問題。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針對課程建設中的核心問題,組織開展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問題、困惑提供平臺,促進教學素養的共同提高。
(二)加強課程管理,推動課程的健康發展。
1、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校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學習常州市學科教學建議,引導教師嚴格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并通過加強課程管理,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要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1-2名學科骨干教師,同時穩定兼職教師隊伍,提高兼職教師業務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科組建設能力。要對照先進教研組條件,積極創建學科優秀教研組。
3、加強評價,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常態有效地發展。各校要健全道德與法治學科管理機制,建構與創新課程評價模式,以促進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課程的實施水平。
1、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研究。
道德與法治學科主要加強新教材的教學研究,進一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探索道德與法治課程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公民教育項目、心理輔導課程、學校德育活動等方面的統整,進一步體現本課程的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和養成性。
2、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3、學科基地學校繼續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并向全區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情況。
(四)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開展研訓活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各層面的培訓、研討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組織優質課評比活動、學科專題研討活動新教師課堂展示活動等。各教研協作片召集單位也要重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切實制定好學科教研活動的計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教學研究。特別要重視提高每次活動的有效性、專題性。
2、加強團隊建設,促進骨干教師成長。一是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或名師工作室為平臺,加對青年教師培養力度。二是有目的地開展傳、、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骨干教師健康成長。
三、活動安排
二月份
品德、學科中心組成員會議。
三月份
1、武進區小學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2、學習道德與法治微課堂。
3、武進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專題教研暨新教材教學展示活動。
四月份
1、常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2、常州市小學道德法治學科“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3、沿江七市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
五月份
武進區道德與法治評優課。
六月份
1、常州市公民教育評比活動。
2、常州市小學道德與法治專業員會年會論文評比活動。
七月份
1、本學期工作總結。
2、下學期工作計劃制訂。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范文04-26
道德法制教研組工作計劃范文01-17
小學道德與法制培訓心得09-01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組工作計劃05-15
九上道德與法制教學工作計劃11-12
道德與法治教研組工作計劃05-12
《道德與法制》的教學計劃最新11-25